其他

周六,深圳开始降温,狂风呼啸,天气阴沉,终于开始有了冬天的意味。

周末,两件事同时开始刷屏,关于朴树唱《送别》落泪和中兴员工跳楼。


一首《送别》让朴树数度哽噎。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z0520h7n9n4&width=500&height=375&auto=0


搜索一看,朴树竟然是1973年出生,而今已经44岁。《那些花儿》、《白桦林》这些在21世纪之初风行一时的歌曲,已然是17年前的作品。

行至中年,吟唱此曲,必是无数离合翻涌于心头。


谁的成长,不是伴随着一次次的告别呢?

告别故乡、告别旧友、告别至亲、告别青涩,最终迎来了 “人到中年”。



很多人在到达中年之前,都不曾想本该不惑的40岁,竟然还会遇上中年危机。


从中兴楼上跳下的欧某,从湖南农村考到北航,那一定是当年全村的骄傲;曾经服务过华为、中兴,任研发负责人,也可谓业界佼佼者。

由于企业经营状况不佳,被劝离职,有N+1的补偿,有股权的回购 —— 这在劝退的补偿政策里已经不错了。

但这完全无法弥补家庭的巨大创伤 —— 留下了做全职妈妈的太太、分别为9岁和2岁的一儿一女,四个老人。女人中年丧夫,孩子们幼年丧父,双亲年迈失子。还有二套在供的房子。





不知道这个事件会以什么样的结果收尾,但显然后面的时光对于这一家人会有些难过。

原来的骄傲与安心,倾刻化为乌有;生存的压力地明晃晃地放在眼前。


在中兴服务6年,N+1就是7个月的工资,按网传的40万工资+60万年终奖,能够获得的补偿是58万;股票以2元每股回购,不知其拥有的数量,假设与工资补偿一样多,总补偿也就120万。

这笔钱,供房 + 养一家老小,支撑不了太久。也许因为新闻发酵,能够让赔偿翻倍,但肯定依然坚持不到二个儿女成年。何况中兴按法律要求解约,其实并无过失,能否加大赔偿另说。


就算给你300万,也没几个40岁的人敢解甲归田 —— 身上的担子太沉重!



裁员常有,精英行业也难幸免


中兴员工的跳楼事件让众多IT从业者心有戚戚然。如果记忆好一点,应该知道中年中产被裁并不是孤例。


曾经风光无二的摩托罗拉、诺基亚、夏普、阿尔卡特,都经历过从巅峰陨落的过程。


2011年,摩托罗拉业务被谷歌收购。2012年,摩托罗拉全球裁员4000余人,其中中国区就裁员1000余人,涉及北京、上海、南京、杭州、天津五大地区。

2016年,已被联想从谷歌手中收购的摩托罗拉手机业务再次裁员1000余人。曾听业内人说,不少40多岁被裁的人就在家里炒股或开店了,没办法再找工作。




曾经在手机市场一骑绝尘的诺基亚,在金融危机前后达到业务顶峰,2007年诞生的iPhone在5年后将它打进尘埃里。

2012年中诺基亚全球大裁员,中国区未能幸免;2014年,被微软收购的诺基亚再次裁员,中国区已经剩不下几人。



早年能够进入MOTO、NOKIA的,均是行业精英级人选,教育背景、技术水平、英语能力无疑都是前10%,但裁员说来就来。

如果不是中年被裁求职艰难,也不会这样拉横幅表达不满了。


放眼全球,离我们最近的便是2008年的金融危机,那一年年末,美国失业率上升到8.2%,一千多万人失业。之后在2009、2010年失业率持续上升,峰值到达9.6%。而在金融危机之前的10年时间里,美国的失业率都在4.5-4.8%左右。危机那几年,欧洲、亚洲各国的状况都好不到哪里去,欧洲到现在都还没翻过身来。


可能这正是很多人依然希望进入体制内的原因,总觉得大型国企、事业单位、政府机关能够保障无风险的工作到退休。但相信很多90后的父母都了解九十年代末的那一场扫荡全国的国企下岗。


我们就业市场充分流动的时间还并不长,但这个趋势不会变。未来,因为企业经营不力或行业萧条、经济下行带来的裁员、失业,还会一次次出现在新闻中,甚至就出现在我们身边。



青春并不长,中年并不远


《那些花儿》传唱街头巷尾,仿佛就是不久前的事,但已然17年,正好可以把一个大学毕业生送进中年。


2004年来深圳工作,年底招聘第一批应届生,当时面试的情景还历历在目,而当时所招的的硕士们马上就要40岁了。


上学那会儿,觉得大学四年挺漫长;工作后,17年也不过恍惚之间。


17年时间够做什么呢?

从23 - 40岁的职业角色变迁路径

工作1-5年,找到适合的行业、公司、岗位,积累基本经验。

工作6-8年,获得一次晋升,成为初阶或中层管理者。

工作9-12年,巩固中级管理角色,为再次晋升积累能量。

工作12-15年,再次获得晋升,成为总监、副总等角色。

工作17年,最出色的那20%左右,在企业中高层,其它的在中层等待机会。


没错,职业发展最顺利的极少数,在高层待着;略逊色的在中层,同时还有不少一直被Senior Manager 头衔锁定的群体,在高级的专业岗位难以改变了;剩下不如意的一些人,一直不得志。


除了最出色的小部分人,剩余的绝大多数都与中年危机有着或远或近的关系。


位于中层的大多数,上升期带来不少得意,不知觉就把房子、车子、孩子的压力全放在了肩上,但行业影响力与收入水平都还有限,一旦出现突发情况,基本无力还手。


不得志的那一批,由于一直不得志,可能反而少了些欲望膨胀带来的压力。但年龄增长将越来越没有市场竞争力,一旦离开原工作,将很难获得新机会。


发展最顺利的那部分,如果行业保持增长、企业发展顺利还好,如果万一出现如MOTO、NOKIA那样的系统性危机,高层也将很难再次同岗位就业。



当我们把时间摊开放在面前仔细端详时,会发现年轻的时光太短太短了,个人能做的太少太少,危机却一直在周边虎视耽耽。


这是为什么大批40岁上下的朋友转发朴树唱哭的《送别》。人生过半,送走了亲朋伙伴、送走了青春岁月,壮志未酬,危机已来。


怎么办?怎么办?怎么办?



未雨绸缪,做好全方位准备


就像年少时候,父母总说不要谈恋爱耽误学习;成年后一看,不好好谈恋爱的都耽误了成家。

大学毕业后,父母和老板又告诉你,要一心一意专注把工作做好才能成大器,等到裁员危机到来的时候,才发现自己除了会本职工作什么都不懂,而公司,除了N+1外不为你的未来买单。


那么应该怎样呢? 一是思想准备,二是财务准备,三是技能准备。



    思想准备    


永远不要假设糟糕的事情不会轮到自己。


全球金融危机前夕,那么多高智商人士聚集的投行也没预料到厄运会一夜降临;传统纸媒以前也从没想过突然之间被微博、微信抢了大半壁江山。

思想准备需要的是整个家庭的思想统一。


看中兴的这个例子,欧某的百万年收入,税后剩下75万左右,绝对值看起来还不错,但与深圳的生活成本一比立即低头。

他的百万收入要供二个房(月供应该在2~3万)、三代人(8人),太太全职在家,一年下来积蓄不了太多。


有人说卖掉一个房子,还掉所有贷款。但那样至少有一方父母要回到老家,谁来照顾?70后的父母多数已在70上下,万一生病,腿脚不便,两地奔波,岂是一个愁字了得?不身处其中的人确实无法体会其中的滋味。


所以,思想准备应该来自全家老小。万一家里有人失业,生活能否继续?


目前能够社保能够提供的失业救济,可能连一个人都养不活不了,更不要说养活全家,如果有可能,尽量让太太保持工作状态,这也是一种风险共担机制。


养娃不易,在生二胎的问题上,不要只想着未来能够承欢膝下,还是要考虑经济上与精力上是否准备充分。孩子一旦来到世上,不仅有海淘的假奶粉在等着,也有三色的幼儿园在等着,你以为社会化分工已经足够精细,但它依然不能让你通过花钱买到一份安心。


老人多照顾好自己,不要老跟媳妇女婿过意不去,别给他们本就忙乱的生活添麻烦。那个让你们骄傲多年的孩子,现在上有老、下有小,同时还要辛苦工作才能换来一点面上的风光,而现在的工作早已经不是铁饭碗。


全家注意身体健康,特别是处于青壮年的核心 —— 夫妻俩。现在所谓的白领工作,拼到最后都是在拼体力,拼不动的时候最容易被公司做为裁员的首选;夫妻俩人中一旦因为健康问题倒下一个,家庭生活将急转直下进入危机状态。



    财务准备    


任何时候都不要只会一门心思的工作,一定要抽时间关心各种投资渠道,学习各种理财知识。一定要尽早建立自己的理财意识,按自己的资金能力设定合理的投资组合。

这一点和公司运作颇有相似之处:公司小的时候,全心全力抓业务,老板也不例外;但公司越长越大,财务与资本的份量就越来越重了,没有这一点,公司不安全。


先提醒,投资并不限于买房,从2006年到2016年十年间,除个别地区外,绝大多数地区投资买房获得的回报率都很不错,但这条规律不再适用于以后。


在经济运行平稳时期,在高流动性的资产上,要保证三个月的生活支出所需金额。高流动性资产,包括银行存款和能够立即兑付的理财产品。

比如每月基本支出构成:

还贷:房贷8000 +车贷3000 = 11000

生活:6000

赡养老人:2000

每月基本支出总额1.9万,高流动性资产应该在6万左右


但如果出现了明显的经济下行或行业衰退,这部分资产应该覆盖至少六个月的支出所需。


其他的投资应该做好长短期结合,多产品类型组合,不要把鸡蛋全放在一个篮子里。特别是高杠杆买房的人群,万一出现市场的波动,对家庭的财务会产生致命影响。


投资千万要避开高回报的理财陷阱,否则将是无尽的灾难。高回报的陷井,不仅有回报18%、20%的金融产品,也有自以为无敌的炒股能力。


我身边,一些投资准备做得好的70后,已经财务自由乐享人生了。


    技能准备    


说到技能准备,再强调一次职业规划。


职业规划并不能做一次用一辈子,经济技术发展的变化、个人成长速度的变化,都是在规划时无法充分预料的。至少每隔五年,做一次深度的回顾,认真想一想未来的路还能走多远,怎么走?不要把未来完全寄托于公司的职级体系上,能够主动做选择的时候不要轻易放弃机会。


只有当你想清楚了要往哪里走,才会清楚的知道应该做哪些技能或能力的补充。


每隔一段时间,我都会收到一两条求职的短信,都是若干年前的老同事发来的,其中有些我其实并不太熟,发短信的人通常都是四五十岁上下,与同龄人、和年轻人相比,都没有技能上的优势,倒是年龄上的劣势很明显。为什么会这样呢?


仔细看一下这强图就会明白。


五种职业发展的曲线中,除了最顺风顺水的1号曲线,其它的都会在40-50岁之间开始下行。


而40岁之后就变得非常难找工作的,多数是在4号线上。他们完成了毕业到工作初始阶段的经验积累之后,不再有长进;等到40岁时他们的经验能力与刚毕业的年轻人差别不大,但年轻人的旺盛精力他们却不再有了,当然面临淘汰。




30岁,是完成专业角色向管理角色转换的重要阶段,不是非要在30岁成为霸道总裁,但至少有能力带一个任务小组。


做专业人员是凭一己之力完成产出,带领团队是凭团队所有人的能量达成目标,获得管理能力,是让你在未来“体力”不再具备优势的时候,可以借助团队的力量达成个人的职业价值。

30岁的这一转换做好了,有可能进入1、2号曲线,如果没有及时准备好,至少在35岁之前努力一把,争取进入3号曲线,即后来居上。


此外,无论什么行业,不要满足于已有的知识结构Keep hungry, keep foolish,主动获取关于行业和职业的最近知识与动态(而不是只等公司的培训),是让你持续保持竞争优势的基础 —— 又有经验,又有新意。



所以,从现在开始关注【职场行走】,踏好个人发展的每一步,拥有一个从容的中年和未来。



最后,愿逝者安息,愿他留下的家庭尽快走出困境。


他们都老了吧?

他们在哪里呀?

     我们就这样各自奔天涯 。


    —— 朴树 《那些花儿》





———————————————————

【职场行走】 每期一图: 圣塔莫尼卡海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