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乡大别山:春节回乡琐记
正月一过,我即年近半百。年少时的“诗和远方”亦渐行渐远,回乡次数亦越来越多。节日的年味,人味和情味,凝聚成一声问候:故乡好吧?家乡人都好吧?这,才是我今天的“诗和远方”!
一、考棚街46号
腊月廿四,黄冈人在过小年,我和老公这一天先坐高铁再转城际铁路回到家乡。两年来,高铁的商务座、一等座、二等座都坐过,大半天的时间就能从深圳回到黄州。这段路,我体验深刻。仅仅十多年的时间里,我的祖国和我处的时代也如同驶上高铁,突飞猛进。
34岁那年即2002年,立春刚过,我作出了人生的重大决定,把儿子寄放在罗田我父母家,告别身心憔悴的乡镇干部我老公,独自一人上了杨鹰岭南下的火车,透过车窗看了看黄昏中的黄冈,从此把她定义为“故乡”。然后,爬上中铺,流了一会儿眼泪。就这样放下,穿过一个黄昏黑夜和白昼,走向了另一方天地。而今天,高铁线,自深圳抵达黄州,日当正午,阳光正好!
在黄州生活了十四年,对老城区有深厚的感情。于十字街的教委老院子里结婚生子,单位分一间12平米的格子房,装着我的人生希望。1989年倾尽所有,到处借钱,凑足2700元,托物资公司的朋友,好不容易才买到一台21英寸康佳彩电,塞进一套组合柜里,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好多好多个夜晚,我就坐在床沿织毛衣,看电视,心满意足。电视剧《康德的第七个保镖》,有歌唱道:
红萝卜的胳臂,白萝卜的腿
花芯芯的眼睛,红嘟嘟的嘴
因为人缘不错,楼道里的邻居,也爱来我的小屋里,拥在小沙发上看电视,简易的五人沙发常常挤下六七个,老的抱着小的,一起看,一起推断故事情节,小的困了,老小一起离开。沙发下面是储物柜,放着我的书,随手掀开坐垫和盖板,就可拿出《红楼梦》。而我坐在床上,从容看电视,从容聊天,手上飞针走线,织着毛衣,毛线团团在床上翻滚来、翻滚去……在黄州的日子,一季秋冬,少说也要给家人织出五六件毛衣毛裤,各种花色的,我熟悉毛线,含羊毛多的,织成经典款,保暖,多穿几年。不含毛的膨体沙,色艳价低,翻成花样,织成外套,随意换洗……
这些琐事都留在黄州考棚街46号。今天回看,大门还是那个大门,院子还是那个院子,老楼房还在!出门向右,仍然是濠沟路菜市场,我曾在此直面经济民生大课题,研究蛋肉菜的各种关系。比喻某个季节,路口镇的水库鱼倾销处理,邻居婆婆在楼道里喊一声,大家出动,直奔鱼摊。在一堆鲢子鱼或胖头鱼前,来自陈潭秋故里的张婆婆,教我挑鱼:脊背黑黝黝的、肚皮亮闪闪的,好鱼!再砍价,买几条,红烧、汆汤、淹成卤心鱼儿。傍晚时分,楼道里各家各户的煤气灶闪着幽绿的火焰,楼梯间弥漫着各种鱼香,大家欢欢喜喜有说有笑。在人间烟火里,去理解苏轼当年发配黄州路上的欢欣:
长江绕廓知鱼美
好竹连山觉笋香
作为一名中学语文教师,这是对诗文最感性最亲密的解读。又因为这一笔理性而果断的开销,接下来几天的蛋白质有了保障,省下些肉菜钱,再算计一下,何时可添一样美容美发奢侈品……这小日子里总包含着小小希望。
考棚街46号
曾经的无数个小小希望,才铸就今天。
而今,作为个体的人,身心返乡,激活自我,唤醒力量。来自地域的回顾,跨时空,接地气,一种天然的自我修炼,不用吹的,如同孙悟空身上的汗毛,仿佛也有无数个我,让单薄的个体,活得像一支队伍!
二、相见,聊什么
回乡走亲访友,日子是真的越过越好。年节食品是丰盛的,看着就亲切:罗田的腊鱼腊肉、麻城的肉糕老米酒,黄州的鱼面,英山的茶叶,武穴的糖果……近看居家装饰,又有了新的改善。单就卫生洗漱而言,花两千多元装一套日式马桶盖,似乎比较普遍了,长江边的冬天,这个实用。名叫日式马桶盖,实则为国产,试用一下,性能极好。我还留意到多家梳妆台上摆的,是产自不同国度、印着不同文字的护肤品,听说现在拥有这些不难,一是因为可以出境旅游,二是因为有代购。
这些着实让人欣慰,我们这代人,慢慢告别了当年那种为吃穿算计、抠门过日子的心态。物质上,慢慢走向简单从容,亲友相见,话题切换到养生健身、国家形势、人生观价值及个人追求上。
相见欢,坐下,喝茶,聊天!记实几段聊天内容及感受:
她60多了,气色不错,多年前下岗,退休金有着落,生活有保障,现负责带孙子。孙子长得很结实,马上要上初中了。她最关心的是孙子能不能进启黄中学,即黄冈中学初中部。她在说着这些的时候,眼里闪着光泽,黄冈人特有的一种光泽。
黄冈人对教育的重视超乎想象!我佩服她,身为奶奶,精力充沛,她能清楚地说出孙子最近几次小测试的分数;看不太明白,也每天检查作业;虽然小学不准排年级名次,但她清楚地知道孙子的班级名次且能大致推断出年级名次来;她还多方打听到,启黄中学将招多少人,附近有多少小学生参加考试,录取比例大概怎样,这样一算,底气不足,所以她有忧虑又有希望。她反复说,伢儿上学就是要有个好环境,好环境太重要了……
这是怎样的黄冈奶奶啊!我们有血亲关系,却帮不上什么忙。从内心来说,我过去虽然也曾干过“黄冈试题密卷”之类的剪贴组合工作,其实,哪有什么黄冈密卷?!业余创收的代名词而已!老公在本地教育部门工作过,听出了她的忧虑,也只能宽慰她:现在都是网上录取,不用为此事太劳心,上学读书也是普通生活,顺其自然好,您多保重身体,孩子多努力,实实在在去争取,这就够了,学习的路,长得很……
上世纪八十年代末,政府部门需要人才,一批刚从院校毕业的年青人,直接被挑进各局委机关当办事员。若干年后,正常升职提拔为各部委负责人。多年来,他们通透政策、执行政策,是作具体决策的中间力量。A就是其中一员,本来我老公也属之一,只因我,而中道改弦更张,成为打工经商一族。我们与A交往多年,彼此非常信任,老朋友相见,客套话不多,从政的与经商的,各说各的难处。
老公说的难处,是中国中小型私企的难处,几百号人要生存,要养家,生意难做。不正当竞争的事情还时有发生,市场规则被愚弄,受损一方,首当其冲是私企。
A说的难处,是近年来人们对政府部门的公信力日渐消解,这个后果却由具体执行政务的公务员们去承担。现在当公务员,缺少尊严,有时简单成了出气筒。关键的问题,解决不了,情绪却积怨太多。致使公务员辞职不少,这职业越来越不受待见了……但是基层,又是最需要秩序的,人与自然的秩序,人与人的秩序,现阶段,有效的秩序还远远不够,指望依靠人的自觉性,那还是一个漫长的过程,目前能直接维护秩序的,还是得公务员出面。而少数公务员素质不够,言行不合规范,媒体一曝光,众人一炒作,基层工作就更难做了……
A的话让我和老公很有感触,到了一定的年龄,看到的问题,面对的困境,很多是近似的。我们也深知,任何事情的发展和改进都是一个过程,也慢慢练就出以足够的耐心,去看待和等待。
一次偶然机会,又听到几位基层年轻公务员在一起,八卦本年度的奇葩事儿。上岗不久的B说2016年她抄党章成绩显著,上班抄,下班抄,写了几大本,写字速度超过高中时。问她是发自内心的虔诚而抄吗,她说反正上面要检查,一页页地翻,不抄会受批评。我们问她批评的理由是什么,她也说不清楚。C说他在创建文明城市的活动中带头去某公共场所捡烟头。问他捡烟头可是他的本职,他说不是,就是要带头搞,不然一票否决要来问责的。D说最难搞的事是“包保”,为了保证某人不去上访,不出去惹事,对某人的行踪实行三包。我很吃惊,还有这样的工作?!不是上演东德国家警察片吧?问他是怎么做到的,他说哪能真的去做,不过是常打电话问候一下,真的去跟踪人家,那不是违法么。
这些事情无法一一证实,能拿出来调侃,说明这些年轻的公务员,并没有把这类事情当成一种事业去追求,这个价值观的共识,还是有的!
在我印象中,公务员仍然是家乡的高素质群体。暑期带父母办证件,进出多个公务部门,接触到年轻公务员,他们亲和有度,办事有序。有一次因为公务短信发错了对象,大热天我带着父母白跑了一趟,年青人弄清后,本不是他的错,他主动代为道歉,沟通真诚而融洽!
大年初一,表姐来了,短暂叙旧,一堆数据,几多感叹。
我亲表姐,曾是代课教师,从1983年开始在乡村小学代课,由村里发代课津贴。到她2004年离职时,代课津贴从每月的十几元涨到了100元,而那时,刚分配的在编教师,工资每月2000多。这期间,代课教师有几次转正机会,但次次都僧多粥少,多数仍是代课身份。2014年前后,组织上终于用7000多元,一次性地买断了表姐21年的所有心血和付出!这样算来,表姐21年的任教生涯,全部所得,加起来有4万多,不超过5万。
21年与5万元。此处,当沉默片刻,再感动!虽无缘上电视感动中国,但请允许我以一名语文教师的身份,在这时节交替、万象更新之时,给我的表姐及同命运的乡村代课教师们,写几句颁奖辞:
默无声息,填补乡村教育,
以黄金年华背负着沉重的时代空碗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
装载拼音字母,装载加减乘除,装载道义与明天
自我,被岁月里打磨成砂砾,夯进泥土
浓缩在中国迈向现代化、市场化的剪影里
然后疲惫而深情地看着时代列车
远去
当然,表姐今天生活得很好,有能干的姐夫,加上她的勤劳,2004年离职后经营小店,生意红火,日子幸福。她跟我提起这些既成事实、已成往事的数据时,语气是平和的。
趁节日相聚,多与家族的下一代聊聊。法学研究生,说他如何一边苦学专业,一边抽空写作,既拿奖学金,又赚些稿费;学金融的大一学生纠正我对GDP概念的理解,还就《肖申克的救赎》与我探讨体制对人的束缚,就《楚门的世界》讨论什么是人权与隐私。侄儿侄女是高中生,天气很冷,侄儿一个呆在房间写寒假作业,拿数学题问我,我也不会,拍照在微信上请教,他同时也抓紧点滴时间蹭大人手机玩游戏。侄女喜欢安静地画动漫插图,听到我与她爷爷聊春联,她试着提起毛笔,写了两副,感觉跟画动漫一样有些意思。跨年,我与儿子视频,问他可有想家,他说研究的内容越来越难,整天忙实验、忙查资料、忙写paper,还要健身,哪有精力惦记节日啊乡愁啊。嗯,少年不识愁滋味,多情反被无情恼。我承认代沟,也是时代进步的产物。
高中生第一次写春联
三、路 VS 途径
进大别山的公路,是我妹老三的自豪,她身为交通部门的一员,一边开车,一边告诉我们:这是2011年底开通的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全长462公里,惠及230万群众,贯穿红安、麻城、罗田、英山、浠水、蕲春、黄梅七个老县市,行业内叫“一线穿珠,连网成片”,形成具有黄冈特色的农村客运网络。
大别山红色旅游公路某路段
这一线七珠的红色旅游公路,近年又与省道“麻阳高速”(麻城至阳逻)接通。这样,驾车进山,一路坦途,穿洞过桥,好不惬意。当年电影《挺进大别山》中唱的“大别山,高过天,小路弯弯绕云端”、“挺进挺进挺进,狭路相逢勇者胜”的路况,已搁进了历史书堆。
但是,路况改善,不全等同于交通状况的改善。下了高速,到各城镇乡村,私家车越来越多,加上节日的返乡车,堵,成了常态。在黄州城内,在浠水县郊,在多个乡镇,都亲历过长时间塞车,还好,心情不那么坏,似乎预示一种繁荣。
春节期间罗田县胜利镇街头
等我们快进村时,遇到一件小事。进村的路原有两条,但家乡人电话告知我们,有一条路目前因为一些事情在扯皮,让我们走另一条路。
事情有些来头。村村通,路面硬化普及,但6月份长江流域特大洪灾,山村的排水问题又突现出来。路面低处的民房,因排水不畅,山洪长时间浸泡冲洗,危及屋基。主人又长期在外打工,未能及时汇报,春节前回村,找村干部诉说,但春节回乡村民多,各种事务积在一起,又多又杂,一时也难以解决。主人只好自己用水泥在路面上筑起了一道拦水埂,以便日后下雨引导水流改变方向,直接流进池塘,不至于继续危及房屋。但拦水埂有一定坡度,一些私家车开过,又会伤到底板,村里有车一族,当面不说,却在某个时间,一起出动,把小小拦水埂敲碎、铲平了。房屋受损人家,得知后,责骂有车一族不顾他人难处……于是,产生了矛盾,路,堵起来了,双方在僵持之中。
还好,事情并没有扩大,很快,村支书来了,答应尽快解决路面低洼危及房屋的问题。路,通了!
路面不平,低洼积水,危及房屋,自行筑埂,伤及车辆,邻里相争,伤及感情……乡村的很多事情就是这样,千头万绪,一举一动,都触及到村民最基本的生存问题。
路,也是途径。显形的、看得见的路面,改善不少。但遇事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途径、章程却是一条隐形的路,还需要规范,用什么方法、如何及时协调沟通,切实有效地解决,这些还有待于进一步的改善,还有待于多方面的努力。总之,乡村的发展,也一直在路上!相信自己!相信时间!
四、疑难杂症
这是我多次返乡遇到的难事!
西医里把血糖指数异常称为糖尿病,在中医里属疑难杂症。我父亲退休后患上糖尿病,得天天注射胰岛素。据我了解,目前治糖尿病,都是控制血糖,外加适当保健。这也是为什么我不管走到哪里,只要有药妆,都留意一下与糖尿糖病有关的保健品。我研究过、也从实地正规市场上购买过国产苦瓜粉、台湾的番石榴冲剂、日本的糖解锭、美国的一氧化氮胶囊等……希望能对稳定血糖、缓解症状,起到一点保健作用。
我害怕的,是目前针对老年人的各种名目繁多的、非市场化的、并宣称疗效显著的天价保健药品,它们以各种渠道对老年人进行信息和情感轰炸,让老人上钩,让老人不好意思不买!
看家里一堆冠以科学名词术语,打着科研基地的牌子研制、监制出来的保健品,它们的共性:尖端科技、长期使用或服用,价格不菲,马上要打入市场,现在做活动……
我就知道这些名目的背后,离不开:大量的个人信息被转手倒卖、旷日持久的长途电话实体追踪、系统性的分步发布消息、各种所谓关爱老年人的优惠活动、贴心贴肉的关心问候话语……
我更知道,它们骗取的是我父母有限的退休金!!
千万不要小看网络信息时代的天价保健品,他们的威力和手段无孔不入。我就亲眼见过:几百元一组的药粉,用来充水泡脚;一千五百元一副的床垫,据说可防辐射;几千元一部的摇摆机,负责左右摆腿;一万两千五百元的按摩床,嵌有石子,通电发热;一万多块钱一组的饱含人体黄金元素的药用胶囊……这些奇葩产品,一旦正规市场上出现了规范价格后的相关产品后,它们马上就销声匿迹了。
这类推销,过去深圳也多,某楼下,大街边,突然无端地排起了长蛇阵来,多数是老年人,据说都是前来“抢购”某特效保健品的,也有年轻人,据说是特来帮父母岳父母抢购,总之,火得不行,迟一步就抢不到了,个别人手上还有意无意地显出一叠叠现金来。你无法得知,这长蛇阵里,有多少老手托儿,有多少待宰羊羔。
自吹自擂,自行定价,自做广告,不走正规的药检、物价渠道,直接去轰炸缺乏鉴别能力的消费者。近年来,各骗局越来越多地针对山区县乡镇一级的老人。
有一次,又有长途电话打到我家来,我让父亲免提,对方是年青人,大意是:肖叔,根据电脑记录你的病情症状,我们把它提交给了某某留学专家,他认为,你的病情现在怎样怎样,最好能进入到下一个疗程,这个疗程我们有新的对策,经过几个人的试用,效果非常好,北京某某老人,原来患了并发症,都不能走路,现在他能上楼梯能爬山,你要不要听一听他的录音……
我忍不住接过电话,请对方报出公司详细地址、法定名称及他本人姓名,问他们:何时何地见过我父亲,对我父亲做过哪些检查问诊。他支支吾吾,说都是长途电话聊系,电脑有记录。我很无语,然后语气很不好,告诫他们:你们仅凭口口相传,就可诊断我父亲的病情?世上竟有你们这样的高人?你们这样千方百计地诈骗老人,良心上过得去?晚上能睡得安稳么?……我知道说这些没用,只有劝自家人多比较多了解,用科学态度和市场规则去看待周边世界。
但是,如果这样的电话天天有,日日有,不仅是电话,打开电视,多少地方台,多少卫视,大量的保健养生节目,同时又是大量的推销产品节目,各类衣着光鲜的人物,现身说疗效,声音宏亮,反复宣扬。还有快递普及,各类印刷精美的推销杂志,醒目广告,直接送到手上……
鱼龙混杂,信用堪忧,这也是当今各领域的疑难杂症!
各类市场方兴未艾,而市场规则还不完全到位。现实生活中,广大受众,还缺少思辨平台,缺乏逻辑推断事理的能力,理性鉴别还不够,一旦遇到无良商家花招百出,即可被骗,更何况年愈古稀的老人!
在此,我个人非常希望县乡一级的行政部门,能对“看不见的市场”进行一定的监管和规范,当然,难度很大!若能定期组织一些与老年人相关的保健学习活动、正规渠道了解保健品的活动,若能得到老干部门、物价局、工商局的过问,能得到卫生保健部门提供的知识链接,那就太好了。
五、燕儿谷:寄放诗意与乡愁
当我在深圳高楼上敲着这篇返乡纪实的时候,2月12号晚上,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春满人间,美丽生态谱新篇”节目,将我千里之外的故乡罗田搬上了屏幕,我又看见燕儿谷漫山怒放的梅花和茶梅花,看见谷主徐志新的白发和信心,听见了志愿工作者退休老人地地道道的罗田乡音……
“在湖北罗田,12公里长的燕儿谷,几万株茶梅花争奇斗艳。人们不负春约,踏青而来。村里敞亮的小路、干净的农家院,也都成了游客眼中的风景……”
游客眼中的远方风景,是我的故乡!
人们互为游子,对故乡的感念和对诗和远方的向往如此合二为一。关于故乡话题也从未停歇,鲁迅当年的《故乡》已凋敝,故乡人的麻木和世故也渐渐成为过去;新的时代,新的思考,近年来,各种返乡笔记,更体现仁人志士对小故乡、大家国何去何从的热切关注和深情解读。
而我,一介普通妇人,眼之所及,还是自己周身亲历的人和事,自从讲了一堆大别山陈年旧闻后,也常被问及对今天故乡的感受。
如果故乡也有标准长相,我想,她的样子应该是燕儿谷的模样!
我眼里的乡土生活是一种珍爱山水、顺应自然、天人合一式的生活!云彩与星光常在,土地与四时相随,花草树木,飞禽走兽,炊烟袅袅……日月有时,万物有序。
我眼里的故乡人,是一群在自己的土地上、为自己的幸福和明天而劳作的人!
我眼里的故乡,是游子随时可回得去的故乡!
正月初三,我们一大家人又进了燕儿谷。相比清明时,谷里的游人多了很多,进出谷口,车来车往,人头攒动。年节时分的喜庆氛围,亲朋好友的聚游佳处。梅花和茶梅花竞相开放,人们的欢声笑语,正应了本地民间古老的祝福:喜上梅(眉)梢!
梅岭上,梅花开得姹紫嫣红,近看花色各异,花形小巧别致,雅淡透着清香,远看则是一岭繁花似锦,树下花径弯弯,盘旋而上,又绕道迂回,“遇见”石前,游人种种摆拍。
茶梅园里,近看枝头大朵大朵的,红艳艳地簇拥着,热烈而奔放,树下落红缠绵。远看恋桥依依,流水脉脉,这里是年轻的姑娘们张扬青春的好地方,未入花丛心已醉,人面茶梅相映红!
茶梅园 恋桥
人们在此,手机、相机、单反,自拍、他拍、航拍,各种角度、各种造型,都一个主题:诗意生活,彰显自我!
也因此,近年来,燕儿谷成了各摄影爱好者经常光顾的地方,通过网络,我常看到燕儿谷里各种光与影的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外在与内心的和谐。常看到罗田人的各种文艺活动,闲暇之时,群贤毕至,少长咸集,写诗作赋,填词作画,琴棋书法,十足的兰亭风尚!不论创作水平,单就文艺气息,就好过千家万户的麻将声。还记得夏天洪水退后,燕儿谷盛开的是紫薇花,景观煞是醒目,也引得外地家乡人纷纷来一次舞文弄墨式的诗词返乡。先是徐志新即景题诗:
当时桃李今何在
极目紫薇一岭红
度尽洪灾见碧空
鸟鸣蝉噪我匆匆
远在新疆的军人张首长和:
燕儿谷幽夏意浓
豪雨过后郁葱葱
不闻鸟语不听蝉
独爱紫薇一抹红
我也在深圳另起一韵:
花神款款逛徐门,
撒下灵仙巧无痕。
晓风拂来千般秀,
山洪难改一段情。
紫铸精神常傲贵,
薇到极致见诗魂。
独倚燕儿如有意,
何不谷中度晨昏?
这样的雅趣,经常有!
这次因为在梅岭拍照,我迷路了,问身边一个修理树枝的人:汪副总理栽的致富树在哪儿?么样走?他听了,叫我跟着他,上坡,绕过小池塘,折进另一个山头,边走边聊,原来他就是燕儿谷村民,他告诉我梅岭一共有多少棵梅树,有腊梅、红梅、白梅、还本地少见的绿萼梅和美人梅。黄色的就是腊梅,腊月就开花了,花期长,一直开到现今正月,与刚开的红梅白梅一起,你们来的正是时候……那边的池塘里岸,原本打算建一个度假宾馆,考虑到对水土有影响,不建了,以养护水土为主,钱,再慢慢赚……
梅岭花径
我教语言文字,对言语有职业性的敏感,曾几何时,我印象中的农民对他人表达美好生活时,常常是感恩戴德式的,是匍匐在某种恩赐下的激动与欢欣,而他的话语中,我感觉了一种土地主人的从容、自信及责任,这感觉真好!
在燕儿谷半天时间,还意外遇见外地回乡的游子。从北京回来的张总编,开着京N牌照的车,带着家小,长途返乡;在梅花丛中,又遇见从澳洲回来的柳姐,她从岭上下来,脸上红朴朴的。这样的遇见,高兴之余,又感叹故乡亘古而来的凝聚力!
徐志新很忙,午饭吃吊锅菜时匆匆见了一面。我印象深的,是他小时候的样子,在柳林河畔的外婆家,拦水凼、捉鱼儿灵动欢跃的顽童形象。而今,把当年对土地、对自然的相依相恋之情,延展铺就成中年的事业和追求,他,做到了!
今天的燕儿谷,除了回归山清水秀、花红柳绿的自然环境外,还根据时节,实地实物地再现罗田这块古老的土地上我们先祖的生存生活乐趣。
不论空间怎么转换,世界怎么改变,四季依旧轮回更替,人类依旧需要心灵抚慰,年节,年味,人心,人情,总是在天地黄土之间,在民俗文化仪式之中,寻求一种归宿。
看看老屋墙上挂满的腊鱼腊肉,阳光下泛着土红色泽,一如土地古老的颂歌,唤起了人们内心的富足感,像我们祖先一样,我们需要这样的富足感,需要这劳作后的幸福光泽。
徐家老屋门前的石臼,用来打糍粑的。把蒸得透亮的糯米倒进去,四人一组,轮起木杵:
你一下啊我一下
打糍粑啊打糍粑
这是我们儿时唱过的童谣,那时大人会把刚打出来软绵绵的糍粑,揪成小块,粘上香喷喷的芝麻,塞进孩子的口里,让甜甜蜜蜜的生活理念代代相传。在今天电子网络游戏时代,在年近半百之时,再哼唱一下儿时歌谣,也是一次纯真的自然之旅,一种幸福的时空回归!
传承的民俗文化节气,除了春节,还有上元节、花朝节、端午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
徐家老屋前吃吊锅
总之,路很长,梦很美!而此时,正月里,让我们团团圆圆,围坐吊锅,喝老米酒,吃肉糕,祝我们、祝我们的家乡、祝我们的祖国,步步高升,鹏程万里!
一切,都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