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芽科普丨关于塑料污染治理,你要知道这些事儿(一)
根据党中央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和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重大决策部署,市发展改革委、市生态环境局印发了《泸州市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实施方案》《关于建立泸州市塑料污染治理专项工作机制的通知》,对当前及今后一段时期加强塑料污染治理作出了具体安排,提出了我市塑料制品禁限阶段性目标,要求各地禁止生产和销售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禁止以医疗废物为原料制造塑料制品,全面禁止废塑料进口;到2020年底,禁止生产和销售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一次性塑料棉签;禁止生产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城市建成区的商场、超市、药店等场所,以及餐饮打包外卖服务、各类展会活动规范和限制使用不可降解塑料袋;全市范围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吸管;中心城区范围内的城市建成区的餐饮堂食服务,禁止使用不可降解一次性塑料餐具。
那么,
关于塑料污染
你了解多少?
接下来,小编就来给大家介绍,
关于塑料污染治理的一些小知识!
01
为什么要禁限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
“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超薄塑料购物袋”是国家相关部门经过多次试验和调查后,决定使用的标准。在实验和调查过程中,发现所谓的“白色污染”,“塑料袋满天飞”的状况主要是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薄塑料袋造成的。厚塑料袋虽然也污染环境,但人们会进行多次的再利用,相对来说,要好的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限制生产销售使用塑料购物袋的通知》(国办发﹝2007﹞72号)规定,从2008年6月1日起,在全国范围内禁止生产、销售、使用厚度小于0.025毫米的塑料购物袋。2011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发布了《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1年本)》,将厚度小于0.025毫米塑料购物袋纳入淘汰类产品目录,并于2011年6月1日起施行。
02
为什么要禁限厚度小于0.01毫米的聚乙烯农用地膜?
农膜是农业增产的重要保障之一,但存在的问题也很突出。据统计,2015年我国地膜用量达145.5万吨,覆盖面积近3亿亩。地膜覆盖技术能有效提高农作物产量,特别是在干旱少雨的西北地区,可使粮食、棉花等作物增产20%—30%。但是,随着农膜用量和使用年限的不断增加,农田残膜越积越多,覆膜农田土壤均有不同程度的残留,局部地区亩均残膜量达20公斤。大量的残留地膜破坏土壤结构,危害作物正常生长发育并造成农作物减产,进而影响到农业环境。2017年10月,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颁布了《聚乙烯吹塑农用地面覆盖薄膜》新国家标准,并于2018年5月1日正式实施。作为强制标准,与原标准对比,新标准实现了“三提高一标识”,即提高了地膜厚度(标称厚度不能小于0.01毫米)、拉伸强度和断裂伸长率,要求在产品合格证上明显位置标有“使用后请回收利用,减少环境污染”的字样,从源头上促进了地膜的可回收性,对于解决地膜残留问题、减少农田“白色污染”、逐步改善土壤环境质量等具有重要意义。
03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禁限历程?
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是指以聚苯乙烯树脂为原料,在挤出机中经过高温加热熔融后加入发泡剂(丁烷)挤出拉片,将片材收卷后在通风潮湿的环境中放置再进行二次加热吸塑成型,制成的各种餐饮具如快餐盒、汤碗、方便面碗、生鲜托盘等。发泡餐具因具有保温(1—2小时)、耐压(3公斤不易变形)、重量轻(一般快餐盒5克左右)以及便宜(每个餐盒8分钱左右)等优点而被大量使用。发泡餐具最早于1986年开始在中国铁路上使用,由于废弃的塑料垃圾给铁路沿线生态以及景观造成了严重破坏,铁道部于1991年开始研究治理铁路沿线白色污染的对策,并于1995年5月起全面禁止在铁路站车使用发泡餐具,代之以可降解餐具。我国曾于1999年、2005年以及2011年三次将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列入工艺落后或产品落后目录,2013年解禁,2019年再次将其列入淘汰类产品。
04
为什么要禁限含塑料微珠的日化产品?
塑料微珠,通常是一种由石油副产品聚乙烯或聚丙烯制成的固体塑料颗粒,由于其成本低、易制造,广泛应用于化妆品中的很多牙膏、沐浴露、眼影、磨砂去角质洗面奶等系列产品之中。其磨砂功能能够起到去死皮、角质、按摩皮肤、祛皱等效果,成为近年来化妆品中最为普遍的原料。有关数据显示,添加在洗浴用品中的塑料微珠,使得每次淋浴就可导致10万个塑料微珠进入环境水体。由于塑料微珠不溶于水,难降解且体积极小,难以完全被污水处理系统过滤,若进入土壤或流入海洋,进入食物链并最终进入人类餐盘,不仅是对自然生物,对人类健康来说都是极大的隐患。此外,塑料微珠还能从环境中吸附有机污染物和重金属,成为有害有毒物质输移载体。据了解,如今世界上多个国家发布了禁止在化妆品内添加微型塑料颗粒的条例,如美国于2016年3月签署了《2015年无微珠水域法案》,禁止在美国境内生产和销售添加了塑料微珠的清洁类化妆品;韩国于2016年10月全面禁止在化妆品中使用塑料微珠,于2018年7月开始禁止销售含有塑料微珠的化妆品;意大利也宣布将于2020年起全面禁止在化妆品中添加微型塑料颗粒等。我国2017年将塑料微珠以及含有塑料微珠的化妆品和化学药品列入高污染、高环境风险清单,而此次直接发布关于塑料微珠的“禁令”,一方面是促进环保事业的发展,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另一方面也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化妆品企业的生产标准,促进与国际接轨,加快本土化妆品出口步伐。需要说明的是,作为日化产品常用物质,塑料微珠并非无可替代。调查发现,如今塑料微珠在化妆品中的使用量已经有所减少,在销量排名靠前的牙膏、洗面奶、沐浴露等磨砂类的洗护品牌中,大多使用贝壳、海盐、岩泥、坚果壳等替代塑料颗粒,可降解、零污染。相比于塑料微珠,天然的磨砂原料通常能被赋予更多的功效性,这也有利于品牌的宣传。比如,用于洗面奶的深海泥宣称含有多种矿物质和天然的去污功效,用于磨砂沐浴露的海盐宣称具有美白功效。这与单纯只具有磨砂、清洁功能的塑料微珠比起来更具有卖点,在成本上也没有较大负担,这也是近些年个护类产品纷纷摒弃塑料微珠的原因。
End
推荐阅读
●四川生态环境系统两大影响力政务新媒体,其中一个是“泸州生态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