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环保扶贫故事 | 卢祥明:用脚丈量乡村,用心思量民情

今年40出头的卢祥明曾经是一名从业16年的中学高级教师,2018年2月调到泸州市龙马潭区生态环境局工作,2018年7月被组织部选派到凉山州普格县参加援彝扶贫驻村工作。驻村一年多以来,他把身子扑在脱贫攻坚的任务上,克服家庭困难,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精神,坚定久久为功的恒心,真正为民出实招、想硬招,紧紧盯住脱贫攻坚目标不放松,切实抓好每项工作的落实,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将心比心

卢祥明认为,要做好脱贫攻坚工作,首先就要以百姓心为心,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他是这样认为也是这样践行的,在工作中他心怀一颗真心为人民,从最困难的群众入手,不断为群众办实事,解忧难。


卢祥明在驻村工作中走遍了村里的每一家每一户,深入群众中去了解村民致富项目进展情况、生活需求及困难,每到一户都做好了该户情况的详细记录并并做到了然于心。在走访中他得知建卡户久尔虫一家房屋电线私拉乱接严重,线路老化,存在严重的安全隐患,他自掏腰包重新购买电线和开关插座对该屋重新布线,使久尔虫用上了安全电源。



同时卢祥明积极履行帮扶人责任,想贫困户之所想,急贫困户之所急,经常到结对帮扶的四户农户家中嘘寒问暖,针对每一户的实际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帮扶措施,为他们争取政策支持,送去急需的生活物资,将温暖送进贫困户的心中。建卡户阿波莫日牛因患有骨病不能行走,缺乏劳动力,家里还有年幼的三个孩子需要照顾,得知情况后,他把阿波莫日牛的就医检查病历传给医生朋友,委托朋友帮忙找专家诊疗。村里的贫困户说:“每次看到卢老师,就觉得他就是我们的亲人。”

扎根基层调研

产业扶贫是脱贫攻坚中的重要环节。久史村基础条件差,产业单一,村民收入主要来源以外出务工和养殖牛羊为主。


如何通过发展产业来促成贫困户增收,是当前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为此,卢祥明深入田间地头进行调研、广泛征求专家和农户意见,结合当地的土质情况和产业环境,通过“基地+医药公司+贫困户”的模式,帮助久史村发展种植中药材续段100亩,并经常走到田间地头去了解种植进展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将自己上网了解到的中药材种植技术和农户们分享。


种植户说:“卢专员就是一名腿上沾泥、手上沾土、身上流汗,把双脚扎进泥土里的城里干部。"

以身作则塑造新风貌

新农村建设的关键也在于乡村陈风陋习的改变。在久史村,当地村民的卫生和生活习惯较差,如不洗脸洗澡、不打扫卫生、穿脏衣服、饮食卫生不注重等,长此以往,将对村民的身体和生活带来极坏的影响。


为此他深入贯彻党委政府安排,开展“五洗四好”创建活动,以身作则,严格要求自己,带头示范整治环境卫生,亲自打扫厕所、院坝,转变畜禽宰杀方式。当村民对于“五洗教育”不以为然时,他能以情动人,春风化雨,既坚持原则,又讲究方法和策略,耐心细致地说服劝导。慢慢地当村民逐步改变饮食卫生习惯,形成了农村生活新风貌。

胸怀志诚

在久史村,卢祥明是一名村民爱戴的扶贫干部,但是在生活中他也是一名普通的丈夫和父亲。驻村以后家庭的责任只能压在妻子身上。


他的妻子是一名普通教师,既要教书育人,又要照顾两个正在上初三的双胞胎女儿,初三是学业上的重要转折点,其他家长正在为孩子的学业操心劳碌的时候,他可能正在田间地头忙扶贫。


但是他说既然选择了扶贫事业,就只能舍小家,为大家。心有大我,就不会囿于小我;胸怀至诚,就会选择奉献担当。卢祥明用脚丈量乡村,用心思量民情,以自己的辛苦指数换取群众的幸福指数,用实际行动践行了新时代扶贫攻坚路上驻村干部的初心和使命。

来源丨泸州市龙马潭生态环境局

编辑丨王兴权  刘宇洲


杨林兴:坚持铁腕治污,以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1月11日零时,泸州将启动重污染天气黄色预警

2021年首场!泸州市企业环境信用评价工作新闻发布会召开

美丽泸州“十三五” | 龙马潭区:守护蓝天碧水 让风景更迷人

非必要不出泸丨泸州疾控最新提示:提倡就地过年,减少聚餐聚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