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三下乡·直播间 |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青年扛起“倡导绿色生命教育”的旗帜,助力健康环保!

生命科学学院团委 辽宁师范大学团委 2023-04-13

字数:3652  音频:12:51  阅读时间:22min


(点击音频,收听三下乡·直播间▲)


导语


 为深入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关爱绿色生命·助力健康环保”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队深入庄河、丹东、朝阳等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试点地区开展生命教育主题宣讲活动,对目前民众最为关注的内容做出专门的讲解,并深度讲解相关政策理念,积极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团队成员望通过生命教育专题实践不断提升群众文明素养,建设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同时,结合疫情的特殊形势,助力当前防疫常态化的新举措,培养人们防控意识,学习防疫新知识。

“关爱绿色生命·助力健康环保”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队成员利用专业优势、结合专业特色让微生物知识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用公益课堂培养孩子们的生物思维、提升他们对于生物学的兴趣。通过线上标本制作教学等新颖活动,孩子们能够有机会动手动脑,能更加真实的了解生物。团队成员还开展了多个专题活动,从生命科学的多个维度进行宣传,望借此方式提高公众的生态环保意识。


团队介绍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关爱绿色生命·助力健康环保”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队作为学院重点社会实践团队之一,在生命科学学院团委书记路西昆老师的指导下,由十名学院学生组成,根据成员所在地分为庄河、丹东、沈阳三个暑期实践小队,团队于8月1日全面开展暑期“三下乡”实践活动。

实践主要内容有:五大发展理念与政策宣讲、专业教授在线生命教育、微生物科普公益课堂、庄河市垃圾分类线下实践、推进垃圾分类政策宣传、新冠知识科普宣讲、“与艾同行”艾滋病线下科普宣传进校园等活动。



实践纪实



“垃圾分类小课堂”



8月21日下午,实践团队携手庄河团市委、青年志愿者服务站,来到庄河市东风社区进行垃圾分类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为进一步增强社区居民垃圾分类意识,为大家派发《大连市城市垃圾分类投放指南》、《垃圾分类倡议书》,倡导大家积极参与到垃圾分类中来,以实际行动践行绿色低碳生活。

与此同时,团队成员邀请新华路小学的学生及家长进行了“垃圾分类小课堂”活动。活动由团队成员代表姜来主讲,他为学生和家长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知识课,其讲解的认真细致,语言的幽默风趣,让现场气氛活跃异常。讲解结束后,孩子们和家长一同加入到捡拾垃圾的队伍中去,学以致用,按照分类要求将垃圾投放到正确的垃圾桶中。

推行垃圾分类工作,对改善生态环境、发展循环经济、建设低碳城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提高垃圾分类意识,普及垃圾分类知识,进一步倡导文明、节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团队代表将持续推进垃圾分类志愿服务工作,为全市垃圾分类工作贡献自己青春力量和智慧。





“垃圾分类放,绿色伴我行”



在“垃圾分类放,绿色伴我行”系列活动中,由实践团队成员宋英杰带领的朝阳市实践小分队与朝阳市金百灵幼儿园院长提前沟通后,于8月7日上午9点给孩子们上了一堂生动有趣的“垃圾分类”互动式小课。

活动前实践团队成员进行了充分的活动准备,积极查阅并学习了关于垃圾分类的知识,对本次活动群体制定了特定的教案,根据小朋友们的实际接受能力设计了相应的教学互动环节,作为教具的分类卡片,富有趣味性。

到达金百灵幼儿园后,小分队成员首先进行了体温测量的安全防范工作,与院长交流了宣讲的主题,随后开始了本次活动,通过提问的方式与小朋友们进行了互动,效果良好;利用卡片进行讲解的形式,讲解了垃圾分类的相应标识,让小朋友们能更好的理解垃圾分类。

活动结束后团队成员与院长进行了沟通交流,对本次宣讲的内容和情况进行了总结,并合影留念。





“五大发展理念,政策我知道”



8月9日上午10点,丹东市实践小分队来到东港市三联书社开展“五大发展理念,政策我知道”线下科普宣讲活动。

活动前团队制作了五大发展理念传单,积极查阅了五大发展理念的背景、内容、发展历史,进行了学习,了解了五大发展理念的主要措施,在五大发展理念的传单打印完成后,确定了发放传单的活动时间和地点。

团队成员在丹东市东港市三联书社门口集合完毕,在进行体温测量等安全防范工作后,团队代表宣读了本次活动的注意事项,随后发放五大发展理念科普传单,在发放过程中,团队成员就五大发展理念与书社里的人员进行了交流与知识科普。通过发放传单和讲解的形式,让更多的人了解到了五大发展理念,也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更加深入人心。






“创文明城,你我同行”



8月7日下午,为贯彻庄河团市委“创文明城,你我同行”的活动方针,庄河市小分队于庄河市分队与其他青年志愿者一同来到大连市庄河市桂云花乡,对桂云花乡一老街开展了“垃圾分类”清扫活动。

在活动前期准备阶段,团队对每一位志愿者进行了相关的培训。团队各成员与另一名返乡大学生“结对子”共同完成本次志愿活动。志愿者们按照前期分工,分别赶赴志愿服务地点开展志愿服务活动,以实际行动引导市民爱护环境卫生。在活动过程中,志愿者们统一服装,拿着垃圾袋、垃圾夹,开始清理路边的垃圾、清扫辅道及人行道路面,拾捡烟头、纸屑、果皮等垃圾。 

 结束志愿服务后,同学们大汗淋漓,但通过此次活动,志愿者对志愿活动有了更深地体会:服务无终点,奉献无终点。

而只有从小到大、从易到难、从近到远,实实在在地下功夫,认认真真地做好垃圾分类,才能打造出干净整洁生态有序的城区。






“疫情防控志愿宣传”



虽然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在中国已经得到控制,确诊人数持续降低,涉及地域不断减少,多个中风险地区已经解除封锁。但是防疫常态化仍旧是重中之重。为了让孩子了解更多有关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的知识,保护孩子的生命健康和安全,提高孩子们的防控意识,团队成员积极行动、主动作为,投入到志愿宣传的队伍中去。

8月15日上午,丹东市实践小分队领队杨雯静在辽宁省丹东市振兴区辅导机构中,针对小学生开学返校后如何做好防疫卫生、如何正确有效的保护个人安全,开展了新冠病毒防控知识宣传志愿服务活动。团队成员早早到达培训机构中,于展板上粘贴了新冠病毒的知识宣传画。

首先,成员讲解了新冠肺炎的主要传播途径为飞沫传播,近距离接触患者会吸入患者喷嚏、咳嗽、说话的飞沫,由此导致感染;其次,咳嗽、饭前便后、接触动物后,都要用流水洗手,或者使用含酒精成分的免洗洗手液进行杀菌消毒;在家期间要保持室内空气的流通,外出时避免到封闭、空气不流通的公众场所和人多集中地方,出门必须佩戴口罩等内容。最后,成员还教导孩子们如何用“七步法”洗手。

此次活动让更多孩子进一步认识到新冠肺炎,让孩子们增强“防”的意识。从自身做起,养成科学的生活卫生习惯。





“见微知著”微生物科普公益课堂



8月14日至8月21日,实践团队顺利地完成了“见微知著”微生物科普公益课堂的内容敲定和文字教案的编写,目前视频课程录制接近尾声,已完成的八节课程以不同专题的形式上传至腾讯视频中,并将会在8月28日投放在合作村镇的小学中,让学生们看到不一样的、生动有趣的微生物世界。

团队成员让微生物科普知识走进中小学生课堂,用公益课堂培养孩子们的生物思维,望提升孩子们对于生物学的浓厚兴趣。







“与艾同行,我们都在”



8月25日,实践团队来到辽宁市丹东市振兴区汤池镇中心小学进行“与艾同行,我们都在”艾滋病预防科普活动。在与学校进行沟通后,为了能够在校园内外大力地宣传有关于防艾的知识,团队成员通过传单来科普艾滋病知识,希望减少大家对艾滋病的歧视心理,并利用学校滚动字幕以及广播站的方式进行艾滋病宣传。团队成员还与孩子们共同制作了艾滋病手绘小报。

通过此次宣传,身边有更多人开始了解艾滋,重视艾滋,同时提高了有效预防艾滋的意识,并减少对艾滋患者的歧视。团队成员望通过此举呼吁人们用一颗善良的心关爱关心“艾滋群体”。 





“叶脉标本生产车间”



在线上“叶脉标本生产车间”活动中,团队认真进行了前期学习和准备工作,并于团队公众号上发送了第一篇活动推送《叶脉标本生产车间》,在推送中团队详细展示了叶脉标本的制作流程,并配上流程图及最后标本成品图,重点突出我校生命科学学院的专业特色。




总结


我校生命科学学院“关爱绿色生命,助力健康环保”新时代文明实践科普志愿服务队从8月5日至8月25日围绕“助力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坚持绿色生命教育”的主题共开展了八个专题实践活动。团队秉持着公益理念,分别从线上线下两个维度进行生命教育实践活动,让更多人能够接触到生物知识,让学生群体能够接收到有趣又生动的生物知识,这也为国家培养富有生物学头脑和兴趣的后备力量做了一定的准备。

去影响和改变缺乏生物知识但热爱生物的学生们的生活,让更多的人接触到生物的世界,为“绿色、健康”生活助力!

猜你喜欢

我校校级团学干部热议全国青联十三届全委会、全国学联二十七大

古人怎么消暑?让我们去一起看看消暑神器的前世今生!

辽师大社会实践简报(第二期)来袭!爱国教育、支教课堂......停不下来的精彩!

@LNNUers,投身志愿服务的机会来了!

身心健康 | 暑去秋来,愿你在这个秋天收获满满,不负时光!

编辑 | 于乔 梁凌婕 张美琦 周芳旭

审核 | 闫鑫磊

审定 | 武玉鹏 路西昆

出品 | 青年融媒体中心校团委工作室

你的每一个“点赞”和“在看”,都在我心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