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潮随感:乡情诚可贵,多元价更高
作者简介:网络ID布蕉绿,居于潮汕小城,常常各种折腾。曾在本土集团公司从事媒介公关工作,现为自由职业。主业为新媒体营销,亦致力于活跃潮汕本土文化,推动文化类、公益类、生活创新类项目在新媒体领域进行传播。
这是我三年以来第一次在听潮现场,也是大学毕业回到家乡的第9个年头。今年听潮给我的触动,既有乡土情,也有个人认为比乡土情更珍贵的多元化。
于故乡,我只是一个旁观者
同一场听潮,一千人听,会有一千人的感受。
而感受往往和经历有关。所以先费一点篇幅说说个人的经历。
毕业后工作的前八年,我从事的是一份在集团公司的媒介公关工作,所以对潮汕当地的人情世故和工作模式并没有太强烈的感受,大多数朋友也是在全国各地或海外。
我毕业后前面几年并没有那种回到家乡好不好之类的纠结,实际上也并没有太刻意去了解潮汕文化。只是和外界的交往多了,才慢慢地意识到,潮汕这片土地,确实是有不一样。一些我们习以为常的事情,常常被外地的朋友所拍掌惊奇。一些我们觉得刻骨铭心的记忆,非潮汕人却很难有共鸣。那个时候才意识到,潮汕人,和其他地方的人似乎有一些不一样。
那么,我们究竟是怎么样的一个族群,我们生活的地方究竟是怎么样的?它的过去如何,它的未来又在哪里?
带着这种好奇,又为了填补精神交流上的空虚,这几年,自己也陆陆续续地在业余时间折腾过一些活动,因为关注领域比较芜杂,所以到了最后就讲不清楚自己究竟在干嘛,但也有一个好处就是可以把一些原本不相干的人连接起来。看到连接产生效果的心情,好比做了红娘又看到人家和睦相处幸福美满的心情。
而与听潮的缘分,也是在第二届的时候主动给主办方发了邮件谈了一些想法,后来便加了梓新哥,断断续续地分享一些在本地发现的有趣的人和事。那些像候鸟一样只在重要节庆回乡的朋友都说,佩服我可以常年累月地在潮汕工作生活,但其实我个人的心态上,和家乡实际上更多时候是保持一种旁观者的抽离,身于其中却更多是一种观察者的态度。
也许是因为某种天生的钝感,我总是相信办法总比困难多,世间难两全,只是取舍而已。所以实际上我个人很难体会在许多人在“回与不回”之间的矛盾与纠结,也比较难共鸣那种“怕被别人说”的畏惧与无奈。
于乡情,我读到了太多的“自恋”
这些年的经验里,每一次凡是和潮汕元素相关的活动,都会引发一个并没有标准答案的讨论:“我们要不要回家乡?”一些有情怀的朋友,还会把这句话表述为“我们要不要回来建设家乡?”
潮汕人对“乡土”二字,总怀有特别的感情。
往往带有潮汕、潮人、故乡、故土、家乡等字眼的词语,特别容易激起内心的涟漪。再加上一些特定的词语,比如“为家乡做一点什么”"让家乡更好”这样的情怀用词,更是会特别容易获得一些关注和追随。
就以往办活动的经验而言,只要含有潮汕元素,即使在一些活动中,经常只是一些泛泛而谈,或者是没有落地计划的粗糙想法,都参与者众,而且参与者能够从中感受到某种自豪的情愫的滋养。
所以,我经常在反思,潮汕人是不是太自恋了?
实际上潮汕文化也仅仅是闽南文化的一个分支,中华文化的一小部分。这里虽然有我们难以忘怀的乡土记忆,但客观上这里就是一个四五线城市。我们的小吃固然品种多样口味丰盛,但实际上也存在很多对非潮汕人来说界面不友好的地方:比如一些小店扔得遍地的用过的纸巾,没有菜单,没有标价,没有吃法介绍。我们在这里长大自然不觉异样,但对于很多初到潮汕的人说,他们口中的“排外感”就是我们习以为常的这些日常细节所造成的。
所以,很大程度上,听潮满足了我们的“自恋感”的指数飙升。听,这是潮汕大锣鼓,看,这是潮汕本土音乐人。还有,这么多各行各业优秀的潮汕人在一起讲述他们的故事。颇有一种“你看,潮汕人多牛,我们潮汕人多牛”的自豪感,顺带着觉得为自己是潮汕的一份子感到特别骄傲的欢畅感。
于内心,多元是更重要的
但,听潮连接我们的,仅仅是乡情吗?
在场有一个小调查,潮字大叔问来“听潮”的人,有多少人是在外地工作的?结果举手的有三分之二。这些好不容易回家一次的人,如果要说热爱故乡,为什么不就在故乡多走走多看看,多陪陪亲人多看看亲戚,非要来“听潮”?
很多人都说听潮拥有很多的资源,得天独厚,自然可以办得很好。但事实上听潮的第一届的场地实际上存在诸多不如意,开始引起广泛关注的第二届实际上很多事情也是在摸索,即便是今年浩浩荡荡的千人第三届,实际上也并非是天上掉下来的眷顾,中间经历着太多的坚持、连接和尝试。
作为一个还算小有组织活动经验的人来说,太知道这样的一场活动,意味着组织者需要付出什么。需要在客观上减少和家人相处的时间,需要各个环节的磨合和协调,需要在宏观和微观上去综合考虑。在现场,组织者并没有办法静下心来听听讲者在讲什么,头脑里只有流程、分工和时间。往往需要在活动过后,才靠视频或者文字记录去体会。
那么,究竟是什么,驱动一群人,在回家乡的短短几天里面,还有抽时间去组织一个明显比较累人累己的活动?
在我个人的解读里面,在发起人梓新哥的心中,在很多不计个人得失的志愿者心中,在一些忙里偷闲赶来听潮的人心中——乡情诚可贵,多元价更高。
有一个很有趣的现象,我们总说故乡是最亲切的,但很多外归的人不得不承认自己和家乡既有空间上的隔阂,也有心理上的隔阂。这座城市让外归的潮汕人熟悉又陌生,面对亲人和朋友实际上很难找到可以沟通的语言体系。和故乡的心理连接很多是小时候的美好记忆,或者是对家庭父母的一种责任。但实际上,行走于小城之间,是有那些一些让人觉得甚为不适的元素。
这些不适是什么的呢?我想,就是“多元”的缺失。
目前很多从小城出走的年轻人的情况是,父母和朋友理解不了你在做什么,觉得你是一个怪人,反正就是和别人不一样。以一种反对或者忧虑的姿态,去面对你在从事的事业或者爱好。他们会从个人情感上期望你做的是稳定工作,拿的是稳定的收入,尽快结婚尽快生育,诸事顺顺,合家平安,就是对整个家族最好的交代。
至于梦想、追求、事业、理想,这都是一些“不实在”的东西。
长辈们这样想有错吗?并没有。
自古以来,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实际上已经延绵若干年。个人可以发挥的空间实际上非常有限,你要跳舞,也是要在程式之内,戴着镣铐去跳。“多元”, 是一个太奢求的词语。
用长辈们的话来说,就是——
“勿物有物无。”(潮汕话,意为不要折腾些有的没的。)
可是,偏偏这个时代又给了当下年轻人们更多“多元”的机会。我们需要庆幸自己还有选择的烦恼,很多长辈们当年更加不多元的环境里,只有四个字“别无选择”。
当今的世界在互联网和交通发展之下已经非常扁平。任何有机会体会过“多元”的人,都会被它的包容、接纳所深深打动和吸引。
这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呢?
就我个人的感受而言,多元,简单来说,就是没有人因为你和别人不一样而对你投来不满和怀疑的目光。
你可以富,可以穷。可以聪明,可以笨拙。可以体制内,也可以体制外。可以说要,也可以说不要。
而听潮,从一开始,它除了乡情,对多元更有一种近乎执着的坚持。
春节回家只能吃吃喝喝走走亲戚吗?不,还可以听潮。
在台上讲的一定要是传统意义上的成功人士吗?不,他们也很成功,但他们更可贵的是独特。
所以,听潮的嘉宾的包括万象的,文化、商业、科学、公益均有涉及。形式上从单一的演说,要增加创业对谈,到今年的穿插节目表演和系列活动。听众从单一的年轻人为主,到慢慢的一些长辈也会列席其中。嘉宾从潮汕籍贯,到包括了潮汕女婿。
这一点一滴的变化,都是“多元”最落地的注解。
所以,从心里爱听潮的人,我想自然是内心对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定义,并且有捍卫自己生活模式的决心和能力。他们的生活不一定是违背主流或者非主流,但起码,并不是那么地固定程式,不是仅仅是稳定工作早日结婚生子。所以,才有了“创新生活”这个词。
于未来,到底要不要回乡?
最后,再绕回这个话题“要不要回到家乡”,有一些人也甚为主观地建议,听潮能不能更积极地去推动更多的人回到家乡工作?
但我想,听潮的魅力,在于呈现、连接。而至于选择什么,还是要每个人自己去决定。
实际上,“回乡”也是一种需要多元价值观去包容的选择。人都有趋利避害的本能,大多数人都不会抗拒舒适的生活和优越的资源,而大城市往往集中的更多的资本和人才,潮汕人心中所想的“乡”,不管你再怎么在内心把它想得温情脉脉,都绕不开这就是一个四五线城市的事实。
所以不妨把“要不要回乡”这个问题,简化为你想不想、能不能在一个四五线城市愉快地、高质量地生活。
至于心系故乡、照顾父母的考虑,很多时候也是道德捆绑。父母也和我们一样,并不会拒绝更好的生活。他们如果希望你回来或者希望你不回来,都是基于他们的判断,认为这种选择会让你过得更好。
但大家都是成年人了,你对自己的选择会产生什么样的结果,应该拥有自己的判断。
当然有些人还是要说,不是的,我想回到家乡是因为家乡让我牵挂,父母让我牵挂,只要在这里,我就有一种归属感,所以,我现在只是无奈地在外,总有一天,我要回来,我要让家乡更美好。
但实际上,家乡是否美好,在大方向上实际上个人可以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甚至父母是否幸福,你在不在他们身边也仅仅是因素之一。要靠一个听潮,就改善潮汕就业环境,改善潮汕的发展环境,改善家庭两代人或N代人的和谐度,看起来是有点期待过高。
但是,我们可以在这样的相聚与沟通中,看到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生活,不同的选择有不同的精彩,不同的取舍有不同的收获……
如果要站在个人的角度上去表述这个感受的话,我想是这样的——
我在听潮找到了共鸣,起码知道了,如果要论奇怪,我其实还算不上最奇怪的那一个,以此便有了继续前行和探索的信心。
至于建设家乡回报社会这种宏大命题,有理想值得佩服,有行动也需要支持。但每个人过好自己的生活,就是对社会最大的贡献了。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听潮精彩图集,也欢迎你提交你对听潮的感想、评价、吐槽等等。发邮件至 heartide@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