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朗读者】蓝彬:我把《茶经》念给你听

编辑部 茶周刊 2023-08-29

茶周刊《朗读者》通过阅读关于茶的美文、好诗、精彩故事,为您展现茶文化的独特魅力,让您在忙碌的工作生活中找到可以沉淀心情的一隅。期待在《朗读者》栏目中,听到您的声音!

《茶经》研究专家蓝彬将在本期节目中朗读分享《茶经》(节选)


《茶经》(节选)

陆羽/文    蓝彬/朗读


四之器

风炉(灰承)

风炉,以铜铁铸之,如古鼎形,厚三分,缘阔九分,令六分虚中,致其圬墁。凡三足,古文书二十一字,一足云:“坎上巽下离于中”,一足云:“体均五行去百疾”,一足云:“圣唐灭胡明年铸”,其三足之间,设三窗,底一窗以为通飚漏烬之所。上并古文书六字,一窗之上书“伊公”二字,一窗之上书“羹陆”二字,一窗之上书“氏茶”二字,所谓“伊公羹,陆氏茶”也。置墆㙞(niè)于其内,设三格:其一格有翟焉,翟(dí)者,火禽也,画一卦曰离;其一格有彪焉,彪者,风兽也,画一卦曰巽;其一格有鱼焉,鱼者,水虫也,画一卦曰坎。巽主风,离主火,坎主水,风能兴火,火能熟水,故备其三卦焉。其饰以连葩、垂蔓,曲水、方文之类。其炉,或锻铁为之,或运泥为之。其灰承,作三足,铁柈(pán)抬之。


筥(jǔ)

筥,以竹织之。高一尺二寸,径阔七寸,或用藤作木楦,如筥形织之,六出圆眼,其底盖若利箧(qiè),口铄之。


炭檛(zhuā)

炭檛,以铁六棱制之,长一尺,锐一丰中,执细头系一小𨫀,以饰檛也,若今之河陇军人木吾也。或作锤,或作斧,随其便也。


火筴

火筴,一名箸。若常用者,圆直一尺三寸,顶平截,无葱台勾锁之属,以铁或熟铜制之。


鍑(fǔ)

鍑,以生铁为之。今人有业冶者,所谓急铁,其铁以耕刀之趄,炼而铸之。内摸(mú)土而外摸沙,土滑于内,易其摩涤;沙涩于外,吸其炎焰。方其耳,以正令也,广其缘,以务远也,长其脐,以守中也。脐长则沸中,沸中则末易扬,末易扬则其味淳也。洪州以瓷为之,莱州以石为之,瓷与石皆雅器也,性非坚实,难可持久。用银为之,至洁,但涉于侈丽。雅则雅矣,洁亦洁矣,若用之恒,而卒归于铁也。


交床

交床,以十字交之,剜(wān)中令虚,以支鍑也。


夹,以小青竹为之,长一尺二寸,令一寸有节,节已上剖之,以炙茶也。彼竹之筱(xiǎo),津润于火,假其香洁以益茶味,恐非林谷间莫之致。或用精铁熟铜之类,取其久也。


纸囊

纸囊,以剡(shàn)藤纸白厚者夹缝之。以贮所炙茶,使不泄其香也。


碾(拂末)

碾,以橘木为之,次以梨、桑、桐、柘为之。内圆而外方,内圆备于运行也,外方制其倾危也。内容堕而外无余,木堕,形如车轮,不辐而轴焉。长九寸,阔一寸七分,堕径三寸八分,中厚一寸,边厚半寸,轴中方而执圆,其拂末,以鸟羽制之。


罗合

罗末以合盖贮之,以则置合中。用巨竹剖而屈之,以纱绢衣之。其合,以竹节为之,或屈杉以漆之。高三寸,盖一寸,底二寸,口径四寸。


则,以海贝、蛎蛤之属,或以铜、铁、竹匕、策之类。则者,量也,准也,度也。凡煮水一升,用末方寸匕,若好薄者减,嗜浓者增之,故云则也。


水方

水方,以椆木、槐、楸、梓等合之,其里并外缝漆之,受一斗。


漉水囊

漉水囊,若常用者,其格以生铜铸之,以备水湿,无有苔秽腥涩意,以熟铜苔秽、铁腥涩也。林栖谷隐者,或用之竹木,木与竹非持久涉远之具,故用之生铜。其囊织青竹以卷之,裁碧缣以缝之,纽翠钿以缀之。又作绿油囊以贮之。圆径五寸,柄一寸五分。


瓢,一曰牺(suō)杓,剖瓠(hù)为之,或刊木为之。晋舍人杜毓《荈(chuǎn)赋》云:“酌之以匏。”匏,瓢也。口阔,胫薄,柄短。永嘉中,余姚人虞洪入瀑布山采茗,遇一道士云:“吾,丹丘子,祈子他日瓯牺之余,乞相遗也。”牺,木杓也,今常用以梨木为之。


竹夹

竹夹,或以桃、柳、蒲葵木为之,或以柿心木为之。长一尺,银裹两头。

    

鹾簋(cuó guǐ)(揭)

鹾簋,以瓷为之。圆径四寸,若合形,或瓶或罍(léi),贮盐花也。其揭,竹制,长四寸一分,阔九分。揭,策也。


熟盂

熟盂,以贮熟水,或瓷或沙,受二升。


碗,越州上,鼎州次,婺州次,岳州上,寿州、洪州次。或者以邢州处越州上,殊为不然。若邢瓷类银,越瓷类玉,邢不如越一也;若邢瓷类雪,则越瓷类冰,邢不如越二也;邢瓷白而茶色丹,越瓷青而茶色绿,邢不如越三也。晋·杜毓《荈赋》所谓“器择陶拣,出自东瓯”。瓯,越也。瓯,越州上,口唇不卷,底卷而浅,受半升已下。越州瓷、岳瓷皆青,青则益茶,茶作白红之色。邢州瓷白,茶色红;寿州瓷黄,茶色紫;洪州瓷褐,茶色黑。悉不宜茶。

    

畚(běn)

畚,以白蒲卷而编之,可贮碗十枚。或用筥,其纸帊(pà)以剡(shàn)纸夹缝令方,亦十之也。

   

札,缉栟榈(lǘ)皮,以茱萸木夹而缚之,或截竹束而管之,若巨笔形。

    

涤方

涤方,以贮涤洗之余,用楸木合之,制如水方,受八升。

    

滓(zǐ)方

滓方,以集诸滓,制如涤方,处五升。

    

巾,以絁(shǐ)布为之,长二尺,作二枚互用之,以洁诸器。

    

具列

具列,或作床,或作架。或纯木、纯竹而制之,或木法竹。黄黑可扃而漆者。长三尺,阔二尺,高六寸。其列者,悉敛诸器物,悉以陈列也。

    

都篮

都篮,以悉设诸器而名之。以竹篾,内作三角方眼,外以双篾阔者经之,以单篾纤者缚之,递压双经,作方眼,使玲珑。高一尺五寸,底阔一尺,高二寸,长二尺四寸,阔二尺。

 

五之煮


凡炙茶,慎勿于风烬间炙。熛焰如钻,使炎凉不均。持以逼火,屡其翻正,候炮出培塿,状虾蟆背,然后去火五寸,卷而舒,则本其始,又炙之。若火干者,以气熟止;日干者,以柔止。


其始,若茶之至嫩者,蒸罢热捣,叶烂而牙笋存焉。假以力者,持千钧杵,亦不之烂。如漆科珠,壮士接之,不能驻其指。及就,则似无穰骨也。炙之,则其节若倪倪如婴儿之臂耳。


既而承热用纸囊贮之,精华之气,无所散越,候寒末之。


其火,用炭,次用劲薪。其炭,曾经燔炙,为膻腻所及,及膏木、败器不用之。古人有劳薪之味,信哉!


其水,用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其山水,拣乳泉、石池慢流者上;其瀑涌湍漱,勿食之,久食,令人有颈疾。又水流于山谷者,澄浸不泄,自火天至霜郊以前,或潜龙畜毒于其间,饮者可决之,以流其恶,使新泉涓涓然,酌之。其江水,取去人远者。井,取汲多者。


其沸,如鱼目,微有声,为一沸;缘边如涌泉连珠,为二沸;腾波鼓浪,为三沸。已上水老不可食也。


初沸,则水合量,调之以盐味,谓弃其啜余,无乃卤臽卤监(gàn tàn)而钟其一味乎?第二沸,出水一瓢,以竹筴环激汤心,则量末当中心而下。有顷,势若奔涛溅沫,以所出水止之,而育其华也。


凡酌,置诸碗,令沫饽均。沫饽,汤之华也。华之薄者曰沫,厚者曰饽,细轻者曰花。如枣花漂漂然于环池之上,又如回潭曲渚青萍之始生,又如晴天爽朗有浮云鳞然。其沫者,若绿钱浮于水渭,又如菊英堕于鐏俎之中。饽者,以滓煮之,及沸,则重华累沫,皤皤然若积雪耳。《荈赋》所谓“焕如积雪,烨若春敷”,有之。


第一煮水沸,而弃其沫之上有水膜如黑云母,饮之则其味不正。其第一者为隽永,或留熟盂以贮之,以备育华救沸之用。诸第一与第二,第三碗次第之,第四、第五碗外,非渴甚莫之饮。


凡煮水一升,酌分五碗,乘热连饮之。以重浊凝其下,精英浮其上。如冷,则精英随气而竭,饮啜不消亦然矣。


茶性俭,不宜广,广则其味黯澹。且如一满碗,啜半而味寡,况其广乎!


其色缃也,其馨(shǐ)也。其味甘,槚也;不甘而苦,荈也;啜苦咽甘,茶也。

 

六之饮 


翼而飞,毛而走,呿而言,此三者俱生于天地间,饮啄以活,饮之时义远矣哉!至若救渴,饮之以浆;蠲忧忿,饮之以酒;荡昏寐,饮之以茶。


茶之为饮,发乎神农氏,间于鲁周公。齐有晏婴,汉有扬雄、司马相如,吴有韦曜,晋有刘琨、张载、远祖纳,谢安、左思之徒,皆饮焉。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渝间,以为比屋之饮。


饮有粗茶、散茶、末茶、饼茶者,乃斫,乃熬,乃炀,乃舂,贮于瓶缶之中,以汤沃焉,谓之痷茶。或用葱、姜、枣、橘皮、茱萸、薄荷之等,煮之百沸,或扬令滑,或煮去沫,斯沟渠间弃水耳,而习俗不已。


於戏!天育万物,皆有至妙。人之所工,但猎浅易。所庇者屋,屋精极;所着者衣,衣精极;所饱者饮食,食与酒皆精极之。茶有九难:一曰造,二曰别,三曰器,四曰火,五曰水,六曰炙,七曰末,八曰煮,九曰饮。阴采夜焙,非造也;嚼味嗅香,非别也;膻鼎腥瓯,非器也;膏薪庖炭,非火也;飞湍壅潦,非水也;外熟内生,非炙也;碧粉缥尘,非末也;操艰搅遽,非煮也;夏兴冬废,非饮也。


夫珍鲜馥烈者,其碗数三;次之者,碗数五。若坐客数至五,行三碗;至七,行五碗;若六人已下,不约碗数,但阙一人而已,其隽永补所阙人。


蓝彬

《茶经》研究专家

《茶经》文化推广者

致力于茶文化创意产业研究

擅长组织策划茶会


读者朋友们:

欢迎您为本栏目投稿!

如果您对播音感兴趣,也可以将您的录音小样推荐给本栏目!

本栏目投稿(投样)邮箱:

hzchazhoukan@163.com

请您在投稿(投样)时,以“文章名称+工作单位名称+姓名”的形式命名文件,并附上您的生活照!

茶周刊敬上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

监制/ 安明霞  本期编辑/ 梁妍

电话:010—63744187

投稿信箱:hzchazhoukan@163.com


往期好文推荐

【朗读者】蓝彬:我把《茶经》念给你听

【朗读者】林徽因 · 昆明 · 茶铺

【朗读者】林淑芬:来自宝岛的茶故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