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聚焦】乘“一带一路”东风,书写中国茶全球故事

赵光辉 茶周刊
2024-09-07


2013年,共建“一带一路”倡议正式提出,给当今整个世界的发展都带来巨大的、积极的影响,“一带一路”成为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公共产品,携手共建、合作发展的一大批共建“一带一路”合作项目造福各国民众,经贸成果引人注目。在10月举行的第三届“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论坛主旨演讲中总结了共建“一带一路”十年的成绩和经验,还宣布了中国支持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的八项行动。共建“一带一路”开启了高质量发展的新纪元。



总结既往、开辟未来

行业媒体责任在肩


“过去十年取得的成绩弥足珍贵,经验值得总结。”


在这个共建“一带一路”继往开来的关键节点,回顾和总结共建“一带一路”十年来茶行业的发展变化和共建经验,无疑是非常及时和有意义的。作为全国茶行业的主流媒体,《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携手中国食品土畜进出口商会茶叶专业委员会共同编写《“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正是源于这样的初心和出发点。


《“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启动仪式现场。


10月26日,《案例集》征集启动仪式在第十届中国西部国际茶产业博览会暨第五届丝路陕茶文化推广周开幕式上举行。《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负责人安明霞表示,在这个重要时间点上,《“一带一路”十周年茶产业典型案例集》可谓应运而生。《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组织发起这项活动,目的就是要发掘过去十年产茶县和出口企业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市场中涌现的先进典型,总结他们取得的实践经验,展示市场策略及引领价值,树立产业标杆和时代典范;同时,向国际茶叶组织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宣传、推荐有出口潜力的产茶县及茶叶企业,更好推进中国茶及茶文化在下一个十年“走出去”“扎下根”“结硕果”。



茶产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成果丰富


过去十年,“一带一路” 国际合作从无到有,蓬勃发展,取得丰硕成果,150多个国家、30多个国际组织加入共建“一带一路”合作大家庭。得益于此,中国茶产业也在这个大家庭中收获了许许多多的成果和友谊。


首先,我们从历史延续中寻找“一带一路”的新成就、新发展。湖北省赤壁市羊楼洞古镇,是17世纪以来以茶叶为主要货物的、横跨欧亚大陆的国际贸易通道“万里茶道”的重要源头之一。响应共建“一带一路”倡议,近年来,赤壁市提出“打造百亿级茶业,擦亮千年品牌,重振‘万里茶道’,造福亿万民众”愿景,推进茶产业融合化、工艺现代化、品牌高端化。以茶为媒,赤壁市与俄罗斯、哈萨克斯坦、蒙古国等20多个国家先后建立合作关系。为了让赤壁青砖茶更好地“走出去”,赤壁市在“一带一路”参与国设立青砖茶展示营销窗口,设立2家跨国砖茶销售公司。历史悠久的青砖茶,积极融入“一带一路”,持续擦亮公共品牌,打造赤壁青砖茶百亿级产业链。


六堡镇“茶船古道”码头。(资料图)


早在数百年前,“侨销茶”六堡茶就从广西壮族自治区梧州市沿西江出发,通过联通桂、粤、港、澳,直通南洋的“茶船古道”,远销东南亚,成为“海上丝绸之路”重要的商品之一。十年来,借助新丝路上的合作共赢氛围与无限商机,六堡茶也再度“一叶风行”下南洋,借助马来西亚、新加坡等市场,让中国茶叶飘香世界。据悉,即使在疫情冲击下,2021年六堡茶出口均价仍保持在同年全国出口茶叶均价的2.35倍水平上。目前,六堡茶重走“茶船古道”,对接“海上丝绸之路”,不断开拓日本、韩国等签订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国家以及法国、秘鲁等海外市场。同时,还赴阿联酋、沙特开拓市场,把六堡茶品牌在中东市场做大做强。


福建是我国主要产茶区之一,全省300多万亩茶园盛产红白绿青多种茶类,历史上,福建茶沿着“海上丝绸之路”走向世界、蜚声中外。近年来,福建大力推动做大做强做优茶叶出口业务,多彩闽茶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不断拓宽市场。据统计,2022年,福建全省茶叶出口金额超35亿元,同比增长6.9%,品牌化、高端化初现端倪。福建省安溪县是著名的铁观音之乡,也是茶叶出口大县。2022年,全县茶叶出口近1.5万吨,销往全球65个国家和地区。通过参加国际展会、开设专卖店、进行品牌巡展,越来越多的福建茶叶品牌沿着“一带一路”走出国门。



茶产业参与“一带一路”共建

经验生动鲜活


其次,共建“一带一路”带给中国茶产业的收获还不只这些。那些曾经深藏大山的茶资源,借助“一带一路”东风翻山越岭、飘洋过海,香飘世界,造福中外。


石阡县藏身贵州大山深处,其特产石阡苔茶,枝多苔壮,叶芽浓绿,内质优良,20世纪50年代,石阡县“功夫红茶”就销往苏联和东欧国家。如今,巧借“一带一路”东风,石阡县夜郎苔茶有限公司、贵州芊指岭生态茶业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加入“一带一路”国际市场。今年,石阡苔茶销往俄罗斯、马来西亚、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外贸产值有望突破500万美元。


黄山—合肥—塔什干茶叶专列。  刘  晨  摄


2021年,黄山—合肥—塔什干茶叶专列的顺利开通,为安徽茶叶出口开辟了一条全新的陆路物流通道。安徽省黄山市的茶企通过中欧班列抱团出口,降低了整体运费,也节省了时间。同时,中欧班列的开通也加强了黄山绿茶的国际市场竞争力,进一步巩固了黄山地区作为中国绿茶出口集散地的地位。据海关统计显示,今年前7个月,黄山市绿茶出口额8.3亿元,同比增长10%,占该市茶叶出口总值的98.1%;从出口地区看,黄山市茶叶出口遍及亚、非、欧、美洲,非洲始终为主要出口市场。今年前7个月,黄山茶企出口非洲的茶叶总额为7.9亿元,同比增长17.5%,占92.8%。


凯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的外贸茶生产车间自动化包装线。

本报记者  赵光辉  摄


“一带一路”还催生出许多新型的外贸茶企,使茶区的优质资源和世界大市场对接,创造出新的增长空间。位于湖北省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鹤峰县走马镇的凯荣实业发展有限公司,短短几年时间,迅速发展成为湖北省茶叶出口龙头企业。不久前,首批56吨“恩施硒茶”发往摩洛哥卡萨布兰卡,后续还有900吨货值360万美元的茶叶,搭乘铁海联运陆续发往摩洛哥、塞内加尔等国家。2022年,鹤峰县茶叶出口8000吨,创汇3200万美元,分别占湖北省茶叶出口总量和创汇总量的32.6%和16%。



中国茶产业与“一带一路”

“化学反应”还在继续


最后,共建“一带一路”是一个长期的伟大工程。中国茶产业参与其中,还将更多“化学反应”以多种形式呈现出来。


中国茶品牌在世界闪光。近年来,以恩施玉露、利川红这“一红一绿”为代表的湖北茶在海外叫响了品牌,知名度、竞争力显著增强,促进了茶业增效、茶农增收。恩施州茶产业负责人表示,未来,恩施名茶将以全球视野开展市场营销,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做大品牌,拓展海外市场。


作为“安化黑茶”的排头兵,白沙溪在马来西亚吸粉无数。


中国茶科技造福国际茶消费人群。比如刘仲华院士团队研究黑茶20年,研发的“诱导调控发花”“散茶发花”“茯砖茶数控全发花”新技术,构建起清洁化、机械化、标准化现代黑茶加工技术体系。中国黑茶科技新品走进蒙古、阿联酋、德国、美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除传统的“三尖三砖一花卷”外,黑茶企业还研制了龙珠、袋泡天尖等新品,满足国外市场多元需求。据悉,蒙古国市场上,70%的青砖茶来自中国,其中的7成来自黑茶科技创新企业。


茶博会上,国际友人对陈皮产生了浓厚兴趣。

本报记者  梁  妍 摄


随着,参与共建“一带一路”共建的国家和朋友越来越多,发展空间越来越广阔,中国茶业的科技交流、文化传播也将在新时代开出越来越鲜艳的花朵。在这个领域,依托茶叶、又超越茶叶的民间交往、民心相通会越来越多,茶文化必将大行其道,为世界带来文化交融文明互鉴的新篇章;中国茶产业的成熟技术、丰富产品和特色服务,还将在共建“一带一路”中带来学术交流、科学传播、人才流动、技术转移等更丰富的融合发展,提升我国在国际茶叶治理体系和科技领域的地位和影响力。

出品:中华合作时报·茶周刊全媒体

总监制 / 赵光辉    监制 / 陈  浩    制作 / 梁  妍


“往期好文”哪一个吸引到你了?点一下试试?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茶周刊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