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对话林君超:实习生视角下的NBA China | 围炉 · CityU

薛凯文 围炉 2021-05-27

林君超,上海纽约大学IMA(交互媒体艺术)大四学生。2017年暑假在近乎严酷的选拔下进入NBA China实习,加入Youth Development部门。作为实习工作的一部分,他参与了2017年的实习生Think Tank Project,并作为project leader和团队获得冠军。他亦服务于社会,参加了Jr. NBA组织的青训营、NBA关怀行动等活动,在此过程中,他收获颇多。


前言

NBA作为一个商业联盟,其真实的运转情况和在广大篮球爱好者的眼里赢球为王的逻辑是截然不同的,而NBA China又是一个该行业在中国市场寻求扩张的载体。几个月的实习,足够让一个善于观察的人对其中的商业性质、人文环境做出充分的思考与评价。本篇即以此角度切入,并扩展到主人公自身的历程,让读者对这个行业的本性,以及其适合怎样的人参与做出一定了解。



K = 薛凯文,Kevin

D = 林君超,David


K | 林学长,你可以介绍以下你在实习生选拔阶段的经历吗?

 

D | 每年NBA全球官网都会在二月至三月开放实习生岗位的申请,在那里会有具体对每个项目的要求。我直接把我的简历发给了HR,提交简历半小时后,就收到了NBA的面试通知。第一轮是HR的面试,这个时候的主要问题是关于我对NBA和NBA中国的了解,问完问题以后他们要求我用英文做自我介绍。在这一轮面试结束以后,是manager来面我,能到达这一轮说明我想去的部门也很想要我了。这个面试我的manager是做游戏这一块的,比如NBA 2K之类。他认为我个人的专业背景和他们游戏非常相似,但很可惜的是我不玩游戏,因此不是特别感兴趣进他们的部门。最后就是终面了,基本上NBA所有的终面都是相同的形式,两位高层领导来问你问题。我记得我是在恒隆广场面试了四十分钟,期间讲了我很多年的过往经历,以及我想进入NBA的理由。我当时觉得是很稳的,因为一方面我渴望加入NBA,事先准备很充分;另一方面是NYU Shanghai的全英文授课和study away经历让我的英语表达沟通能力强于同龄人。

 

K | 在Jr. NBA的那段时间,你的具体工作内容有哪些?

 

D | 我觉得Jr. NBA这个部门在整个NBA中都是十分特殊的,它没有像其他部门那样大的绩效压力,更是像一个做公益的推广部门。从内部角度而言,NBA希望通过这个部门让孩子们从小能够有接触篮球、接触NBA的机会,把NBA引领的篮球文化理念带给他们。我进入的Youth Development主要做的是青少年发展。在中国是两种形式的结合,一个是青少年训练营,它辅助的一个重要实体项目是Jr. NBA联赛,目前在上海、北京和四川都有Jr. NBA比赛。另外一个是对高中篮球培养体系的建设,我们都知道现时中国高中的篮球教练自身素养严重不足,并且我们从小被灌输的理念就导致体育训练遭到边缘化的困境,在美国篮球人看来,我们国家有很多方面都做得不是很正规,这样并不利于青少年的发展,于是这个部门就针对篮球教师进行了一些培训,并做了一些其他的事情帮助青少年在篮球上的成长,顺带扩宽了他们对NBA的了解。我记得Jr. NBA的教材有初级和中级两个版本:初级是基础投篮动作的教学,还有站位、发力,和其他一些关于篮球的小游戏;中级侧重于团队战术训练。我感觉这样一整套的教学,如果能够落实,对整个青少年人群的篮球素养提升都是巨大的。另外我们部门还有零零散散的工作,主要是执行美国总部发来的指令,比如今年要办一个全球性的Jr. NBA世界杯,我们部门便负责在中国进行宣传、制定选拔方式。

 

在部门之外,我身为leader参与的最重要项目名为Think Tank Project。这是一个每年都由15位实习生完成的重要项目。我们十五个人被分为三组,每组五个人,在两个mentor的带领下做一个创新型项目。这个项目的主要内容就是想出一个NBA在中国市场发展的新理念,三个队分别思考一个方法,交由senior leader评价,然后他们会评估这个项目的可行性,然后考虑是否将此项目付诸实践。在前几年,一个Think Tank队做出来的项目就是现在你能看到的League Pass,它应该是至今最优秀最可行的项目。


冠军组和NBA中国区总裁舒德伟

 

K | 我初中就开始看NBA,但说实话,我对NBA China的了解仅限于他们的官网,还有他们在微博上发的视频集锦。你可以从一个在他们那里现时工作过的人的角度,讲一下它与美国的NBA总部的工作内容和分别吗?

 

D | 其实在这里具体的工作内容和我想象中的内容区别是很大的。其实我个人最喜欢的体育运动是网球,而不是篮球,我对网球运动中ATP(职业网球联合会,举办了世界上最重大的网球巡回赛)的职能十分感兴趣,就是关于球队管理、规则制定、裁判尺度之类。原本我以为NBA China的工作内容也就是这些。但事实上真正进入工作了以后,我发现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因为在中国,NBA球员现在只有周琦一个人,而且跟中国本土联系并不紧密,球队更是一个都没有。因此,NBA在中国做的事,更偏向于开拓市场的传递手段和沟通途径。在中国,我看到的是,他们更注重于与中国的企业合作拓展,比如新浪、腾讯合作进行直播或新闻宣传;以及通过线下的辅助,将NBA的品牌效应在中国国内进一步扩大,比如和康师傅等公司的合作,可以切实地让他们在中国盈利,并进一步吸引中国市场的用户。在营销学里,有一个术语叫Content,意思是一个公司想要做成一笔生意,在于它是否有提供与这笔生意相关服务的基础能力。NBA的Content就是球队、球员和比赛,可是这些在中国都是没有的。因此,NBA在中国只能自己创造新的Content,比如上海湖滨道的NBA Playzone,大人带着小孩在那里玩,这就打起了品牌效应。另一个例子是科比真人秀,这件事已经传了很久,但是都没有定下来,这说明在中国想要做出Content是一件十分困难的事情。所以在NBA China的工作其实和本部工作能接触到的内容区别挺大。

 

但是这绝不是说NBA China没什么意思。当时我比较想在上海发展,而NBA给我的最终实习岗位工作地点在北京,在那里工作的头两三周我曾一度想退出。Think Tank Project的开始让我眼前一亮,因为它能够让我学到很多东西,比如问题分析、团队合作。此外我是比较喜欢当leader的,在这个项目中当leader的经历同样使我的人际关系处理能力得到了非常大的提升,比如如何和teammate沟通,如何和senior leader协调等等。在这个项目中遇到的很多问题,我想我日后真实工作中也很可能会遇到,这对我而言是非常难得的机会。因此,即便NBA China和本部的工作有诸多不同,如果你是抱着真心要学到些什么的实干精神来的,一定能够有所收获。


Think Tank团队合照,右侧是最棒的mentors

 

K | 你认为在整个实习的过程中,有什么难忘的经历,以及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D | 如之前所言,我觉得最大的收获来源于Think Tank(当然由于部门职能不同,很多实习伙伴的感受可能不一样)。它真的教会了我很多技能,从领导力到用户分析。我们相当于是一个从零到一的过程,把一个概念上升到了一个完整的计划。我们的概念是创办一个中国大学生联盟,但与NCAA(美国大学体育协会,为北美大学生举办体育赛事,最著名的是上半年的篮球比赛及下半年的橄榄球比赛)不同,它只有篮球一个项目,而且由NBA亲自领导。我们从这个概念出发,做了很多市场调研,走访了很多所高校,我当时在北京,走访了清华、北大、北航等,上海这边的同学去了复旦、交大、财大等,通过走访的结果,我们从真正的大学生使用角度出发,制定了一些十分具体的计划,比如这个联盟的具体发展方式,它应该怎么吸引大学生加入,怎么让不同年龄,不同性别的人都融入到这个联盟中,因此这个计划是非常复杂的。在一步步走下来试图实现它的时候,我觉得收获很大,因为我们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先做加法,再做减法,这是相当考验人的。

 

另一个难忘的经历是Jr. NBA的全国营,它邀请全中国大部分篮球传统省份,他们的高中代表队都会来到北京,开展一个为期一周的训练营。他们大部分时间都在训练,训练结束后,会办一场比赛,训练请的是美国直接来的专业教练,他们所推崇的是一种比现在国内大多数中学更系统的训练模式。事实上,在那些传统篮球强省,比如陕西、山东、山西、北京的教练大多都是国家队或国青队退下来的,应该能代表我们国家非常先进的训练理念了。但是,我在与外教合作的过程中,我发现外教认为很多教育内容依然有很大的改进空间,我记得当时一个外教,她一直在强调一件事,即是这些小孩的对篮球的领悟力尚未被完全激发出来,他们的团队协作意识还不够强,在场上总有种个人主义的感觉,另外那位教练还说,若要激发一个人最大的求胜欲,因发自他内心对篮球的热爱,而不是现在很多人提倡的团队荣耀。之所以这位教练一直在说我们的学生还未有被激发出所有潜能,是因为他看到了一个非常优秀的山东来的男生。他只有高一还是高二,身高一米九,和杜兰特体型很像,教练对他相当欣赏,甚至说他就是中国未来的杜兰特。为什么呢?因为第一个是他在球场上有领导力,懂团结协作,打球“有血性”;另外就是他对篮球的热情,他每天自己会花很多时间在课余进行训练,经常来教练这里与他讨论技战术细节。我看到了这些,真的对教练的观点也深感认同,我们国家的青年完全有能力和美国人做得一样优秀,但由于很多复杂的因素,这样的潜力很难被完全激发出来。在Jr. NBA,我切实地体会到了应该以何种方式激发他们的潜能,这非常令我感动。


全国训练营的Jr. NBA教练在对营员进行指导

 

K | 你说你在青训营里看到了中国青少年篮球能力未被激发出来的遗憾,那么,你认为目前中国青少年的篮球能力具体出于一种怎么样的状态?

 

D | 我确实很赞同那个外教的观点,我们有很大的潜力,但还没有发挥出来。我们的教育体制决定了我们很难使得青少年把体育放在一个相当重要的环节。体育好不能让你上一个好大学,导致了很多人拥有一种“想专攻好体就要去上体校”的成见。但事实情况是完全不同的,在纽约读书的那段时间,我看到了很多街头的篮球场,各个年龄段的人都在到处打篮球。甚至有一个说法:“纽约街头上随便找个不起眼的人就有可能有能力在球场上隔扣你”。但是回到上海,就会发现真的差很远,洛克公园有很多,但很多都是已经工作的大叔,甚至“勾手老大爷”在那里打球,从我的观察来看,爱打球的学生,中国人比美国人少很多。另外,我发现大学生的运动意识不高,他们觉得比起体育锻炼,自己还有更多事要做,这也是一个导致青年打篮球较少的原因。对于小朋友而言,缺少专业篮球理念提供的专业训练,还有设施不够健全,是两大限制其篮球兴趣发展的首要因素。但是,从变化的角度来看,这些都在朝积极的方向发展。像我现在回高中,就发现国家教育部搞的阳光体育项目是很有帮助的,设施得到了很大提升,学生变得比以前更喜欢体育了;在专业方面的问题,现任的篮协主席姚明在美国打了这么多年球,理念上也是比很多人先进不少的,我想,由他把这种世界领先的现今理念带回中国发展,是非常有成功的希望的。

 

K | 我们最后谈一下你的个人经历吧!你能简单的介绍一下IMA是一个怎样的专业,以及其课程传授的知识给你的实习经历带来了什么帮助吗?

 

D | 好的。IMA的全称是Interactive Media Art,中文名叫交互媒体艺术。它强调人机交互,涉及领域很广泛,从传媒知识,到网页设计,到Arduino智能设计,甚至AR和VR。它非常鼓励创新,学生可以在任何自己喜欢的领域自由探索。我自己是一个喜欢讲故事的人,因此我喜欢把和讲故事有关的内容融入到我的每个项目中,这使得我的每个项目背后都有一个故事。比如,之前我做了一个项目,是一个讲了关于宝钢故事的交互纪录片,目前它被放在万象城展出;另外我还做了一个用Photogrammety技术在VR环境还原石库门场景的项目,一个可伸展的呼吸灯的项目,一个服务于自行车爱好者的代步车项目等等。这些大致就是我在本科期间做的事情。

 

IMA是一个很有美国特色的专业。它的目的是让你变得见多识广,以找到自己真正感兴趣的方向。在这个过程中,我逐渐培养了一种对创新更加敏感的能力,能够更快地想到更好的方式来展现一个故事,或呈现一个设计理念,这些能力不论是在做校内项目或者实习的时候,都对我产生了极大的帮助,它们可以让我更加发散性的去设想一些创新点。比如在做NBA项目的时候,我们要发问卷,一开始我的同伴们拟定了初稿,虽然内容很易懂,但我觉得不够有趣,于是我们就商量着加了一些大学生们喜欢的流行梗,这样这份问卷整体上就变得更受学生们欢迎。另外呢,我感觉NYU Shanghai的GPS课程也对我们的视野提升有极大的帮助,我们在这门课中广泛地阅读世界各地各时代哲人的思想,包括一些极端的,如马克思和利维坦。这让我们在接触不同人群时能够用不那么狭隘的眼光看待,能够去从他人的角度了解他人的价值,我想这一点的帮助也是极大的。另外呢,我感觉沟通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在学习的过程中,我必须多与人交流,这一点也锻炼了我的领导能力,让我在实习中发挥得更出色。


NBA关怀活动照片,圣安东尼奥马刺球星科怀·伦纳德、于嘉老师与小营员们击掌


后记

很多喜欢篮球的男生都把进入NBA作为自己的梦想。但是,到了读大学的年龄,从现实考虑也是相当重要的,NBA内部的运营情况究竟符不符合自己的预期?自己到底能不能进去做自己真正想做的事情?林君超的实习经历就能为他本人以及很多想进入NBA或NBA China的人提供一个很好的参考。如果一个人是真正对篮球感到热爱,可能更加现实的方法是在中国帮助促进中国篮球文化的发展,姚明主席的努力有目共睹,相信只要更多对篮球爱好的人出一份力,就总有一天有希望看见我们国家青年人的篮球水准从量变到质变。

 

非常感谢有耐心读到这里的你。



文 | 薛凯文

图 | 林君超

编辑 | 李兆贞

围炉 (ID:weilu_flame)

文中图片未经同意,请勿用作其他用途

欢迎您在文章下方评论,与围炉团队和其他读者交流讨论

欲了解围炉、阅读更多文章,请关注本公众号并在公众号页面点击相应菜单栏目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