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湘教版三年级音乐上全册教案
本平台导航:点击以下科目查看
第一课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能用轻快活泼的声音,充满童趣地演唱《猜谜谣》,并拓宽学生对各种动物的知识,从而激发对动物的热爱之情。
2.通过用不同的速度和节奏念绕口令,知道不同的节奏对速度对表现情绪的气氛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学唱歌曲《猜谜谣》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学生听《猜谜谣》的伴奏音乐进入教室入座。
2、安定情绪,师生问好。
二、学习乐曲《猜谜谣》
1.导入
师:今天在上课之前,老师给大家猜一个谜语:
两个角,抱着头。 上树顶,爬树头。
扁扁嘴,细长的脖。坐着高,站着低。
师:在这个谜面中,每一句都可以猜一种动物。
生根据谜面猜谜底,对说出不常见的动物答案的人给予肯定与表扬。
师:同学们到底猜得对不对呢?听听人家是怎样回答的。
2.播放录音泛唱,生整体感受歌曲。
师:哦,原来每句谜面都有几种答案呢。
3、把歌词以儿歌的形式来朗读
4、按歌曲的节奏齐读歌词
5、用一问一答的形式朗读歌词
三、学唱歌曲
1、跟着范唱反复学唱乐曲,并用动作模仿该种动物。
2、学生分成两组,一组问一组答,后两句齐唱,并交换演唱内容。
3、给予学生上台表演的机会,请两人一组进行对唱,并让学生评价,如认为有不足的地方,就用自己的表演来纠正。
四、课堂小结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学唱了给歌曲《猜谜谣》进行表演唱,老师感到非常高兴,你们都是“巧嘴巴,会说唱,开口吐出一串花。你也练,我也练,个个都是巧嘴巴”。
学生随音乐《猜谜谣》律动出教室。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通过欣赏,学生进一步熟悉我国民族吹管乐器中,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特征,感受音乐,并通过音乐启发学生能够提高想象力。 。
教学重难点:
唢呐的音色及其表现力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新课教学
1、导入:
师:同学们,每月的5号、10号、15号等是姚家坝街道的什么日子?(赶集)
师:谁能向大家来描述一下你在集场上所看到的情景呢?(生上台模仿叫卖、购物的情景)(板书:叫卖购物)
师:你瞧,XXX同学模仿的多像,老师相信十年以后我们班肯定会诞生许多优秀的推销员和优秀的企业家。但是,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有一种乐器同样能把人叫卖、购物的声音模仿出来,大家想感受一下吗?
2、初听录音:(出示课题)
师:请大家在听赏中,注意认真听,这首乐曲中什么地方有叫卖和购物声呢?假如你听出来了,举手向大家示意一下,好吗?
师:同学们听得真细心,确实乐曲当中有一段展现了叫卖、购物的情景,是什么乐器如此神奇,能把人们的活动情景告诉我们呢?能猜出来吗?(唢呐)(出示唢呐图片)大家有兴趣来认识这件乐器吗?
师:介绍唢呐。(出示唢呐图片)
A:谁知道这是什么,能向大家介绍一下吗?(生介绍,师组合,出示唢呐的历史、特点、构造图片)
B:唢呐我们已经初步了解了,那么,刚才我们在听赏中,哪一句给你印象最深呢?
C:学习叫卖句:(出示乐句)
3、介绍乐曲:
师:这首《山村来了售货员》是一首唢呐独奏曲,这我们已经知道,那么,通过第一遍的欣赏,你还想象到了一些什么呢?或者你还想知道一些什么呢?
(乐曲的时代背景)
这首曲子创作于上个世纪七十年代,也就是老师出生的年代,那个时候我们的国家还比较贫穷、落后,经济不发达,货物紧缺,就象有一年春节联欢晚会上演的那个小品一样,(大家知道是一个什么小品吗?《粮票的故事》),是的,那时候,买什么东西都得凭票供应,买粮要粮票,买布要布票,买油要油票,有时有了票还不一定买得到,那像我们现在,超市、小卖部、批发部等到处都是,只愁没钱买,不愁买不到。那时只有在城镇和县城才有小卖部。我们来想想,经济不发达,交通也就很落后,所以生活在山村里的人们非常缺物。于是,城镇上的售货员每隔一段时间就挑着货物上山,上门服务,把货物送到山民的手中。
4、再听录音、分析曲式结构:
这首乐曲比较长,刚才,我们已经听出乐曲有一段向我们描绘了叫卖购物的情景,那么,除了这些,你是否还感觉到、或者还想象到了其他的一些情景呢?让我们来逐段欣赏。
(1)欣赏A段:
A、我们已经听第二遍了,我们的眼前会出现了什么样的情景呢?(生回答)
B、同学们的想象力真丰富,有谁愿意上来表演一番呢?(生表演行走)
C、谁能给这一段起一个好听一点的名字呢?(出示:A段 挑货上山)
(2)欣赏B段:
A、售货员转了几道弯,翻了几座山,终于来到了目的地,他会干什么呢?让我们仔细听。(出示B段,听B段)
B、解释回声。
C、乐曲中唢呐与乐队的对答,使你想到了什么?(学生表现讨价还价的情景)
(3)欣赏C段
A、终于,山民们把自己需要的货物都买了,山村又恢复了以往的平静,这时候售货员又会怎么办呢?
B、听赏C段
C、我们有没有发现,这一段跟第几段有些相同?(第一段),所以,我们把这一段叫做第一段的变化再现。(出示A’段)
D、一段我们给它起个什么名字呢?(出示:继续赶路)
5、复听全曲:
A、通过分段欣赏,我们知道乐曲可分三个乐段,向我们描绘了挑货上山、叫卖购物、继续赶路这一系列情景。现在,老师请你们小组合作,随着音乐的变化表演挑货上山、叫卖购物、继续赶路的情景,大家愿意吗?
B、小组分工合作。
C、随着音乐表演、请听课老师做评委,评选最佳表演者
三、拓展欣赏:
师:同学们,马上就要下课了,但是唢呐的吆喝叫卖声、讨价还价声仿佛还在我们耳边回荡。你们知道吗,唢呐还能成套的模仿戏曲、歌曲的任务唱腔,甚至连模仿念白台词都十分逼真,大家还想一饱耳福吗?播放《打枣》
师: 同学们,我们中国的民族乐器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一只小小的唢呐,竟然有这么大的魅力,它带着我们在音乐的海洋里畅游,让我们在音乐的天堂里翱翔,使我们 乐不思蜀,流连忘返。让我们热爱我们中国的民乐吧,知道吗,中国的民族乐器正等着你们去进一步开发、研究,创造,要靠你们去发扬光大,扬名四海。
第二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每当我走过老师的窗前 》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让学生熟悉曲调,体会意境的基础上学唱歌曲,感受歌曲中的旋律起伏特点,解决歌曲中同音反复的难点。
2、学唱歌曲,激发学生热爱老师的情感,以情带声,能用自然、有感情的声音演唱歌曲,注意气息的连贯性。
教学重、难点:
1、能用感恩的声音来演唱歌曲,感受歌曲中蕴含的爱师情怀。
2、知道人声的分类:男声、女声、童声三类。
教具准备: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自从我们走进校园,我们最熟悉的人是谁? 生:老师
师:我们一起去看看老师是怎么关心爱护我们的? 1、 图片欣赏
师:此时此刻,你想对老师说点什么呢? 师生交流,诉说感动
(师表扬,你真是个懂事的孩子,说的真好等等)刚才同学们用真挚的语言表达出了对老师深深的谢意和感激之情。
(二)学唱歌曲
1、导入
有一位作家把这种感激之情化成了一首小诗,这首诗的题目是《每当我走过老师窗前》,我请两位小小朗诵家为大家朗诵朗诵,掌声欢迎。
师:真不愧是小小朗诵家呀!大家也听得非常仔细,老师想送你们一件礼物作为奖励,这件礼物就是把咋们刚才朗诵的诗歌配上了动听的旋律送给大家。听一听哪一句最能抒发对老师深厚感情的? 师范唱,出示大歌单 生:“啊。”
师:为了更好的唱好这一句,我们先来学习这几个小节的节奏。
2、节奏训练
3、师:下面我们加上旋律用LU来唱唱。发声训练
孩子们的声音真好听,我们填上这几个小节的歌词来抒发对老师的感情
师:每当想起您,敬爱的好老师,一阵阵暖流心中激荡,我们完整的来唱唱。
4、出示旋律,齐唱谱
师:同学们唱的真准,接下来我们学习歌曲的旋律。
师:同学们,真能干,能准确的唱好这首歌的旋律,现在我们填上第一段歌词,一起来唱一唱。 夜深人静了,人们都入睡了,老师还在辛勤的工作,想想我们该怎样来演唱第一段呢?
“啊”的地方渐强,(一字多音)抒发感情,这个部分旋律上下起伏,注意连贯,师手势引导,“一阵阵。。”弱收。 不断提醒歌唱的状态坐姿
5、孩子们第一段唱得真好,那我们接着学习第二段歌词,请同学们们看看红色字体的那句歌词,谁能试着唱唱(给伴奏) 师:深夜了,呕心沥血,老师您还在写教材,看到这种情景,你心中会想到什么? 生:老师,真辛苦。
师:让我们带着这样的心情完整的来唱唱第二段歌词,让优美的旋律伴随在老师的身边。
6、 出示第三段歌词
7、 孩子们唱得真好,那我们接着学习第三段歌词,先跟琴演唱 师:这一段写的是老师为祖国的明天培养了一代代新的接班人,我们应该用什么样的心情来演唱呢?
感激的,那我们带着这种感激的心情来唱唱歌曲的第三段 8、 完整演唱全曲
师:孩子们唱得真好,我们为有这样的老师感到怎么样啊?生:自豪。我们应该对他们心怀感激,请大家把这种感激之情化作歌声送给老师,我们加上前奏完整得来唱唱。
8、分领唱和齐唱
师:同学们,这首歌曲分为了领唱和齐唱,下面我请两位同学为大家领唱。。。
9、同学们我们人演唱时声音分为三种,童声、男声、女声,请问这首歌曲属于哪种声音、哪种形式的演唱?(童声独唱)
师:回答得真棒,老师还想请你们再听手歌曲《老师我想你》属于什么形式什么声音的演唱形式?(男声独唱)
(三)总结
师:同学们,其实在我们的心中一定会有许多让你觉得很尊敬的好老师,哪怕是你一个小小的进步都是给予老师最好的回报,如果有同学把这首歌曲送给你的老师,相信她一定会非常感动,非常幸福,最后让我们在歌声中结束我们的音乐四十分,同学们,再见!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教学目标:
学唱《老师呀请你别生气》歌曲,鼓励班里的顽皮孩子向老师、同学说说心理话,以增进师生、同学间的相互理解。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增进师生、同学间相互理解、相互团结。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1. 听“小小少年”歌曲,模仿坚强、乐观的少年,精神饱满的走进音乐教室。(律动)
2. 刚才你们听着“小小少年”歌曲来到了音乐教室,想一想,你们在成长的过程中,有哪些喜悦和烦恼呢?
3. 现在请你们观赏有一群小男生的喜悦情景。(课件)
二、节奏儿歌
1. 谁来说一说,这群男生有没有烦恼?他们在干什么?
2. 谁能根据这几幅画面按节奏来说一说?
3. 请全班同学一起来感受一下节奏。(快板)
4. 全班按节奏来说出他们的喜悦。
三、感受歌曲
1. 请你们听赏有一位小男生是怎样跟老师说的?(老师表演)
2. 请你们说一说,刚才这位小男生跟老师说了什么?我们是否也想和老师说说心里话?让我们先来感受一首歌曲《老师呀请你别生气》
3. 感受音乐:
1)我们先听着音乐感受节奏。
2)听音乐拍节奏,请小朋友找出相同的节奏型。
3)用哼鸣熟悉旋律。
4)唱一唱歌谱,师生对唱。
5)学生独立视唱旋律。
4. 学唱歌曲
1)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歌词。
2)听老师唱,学生默唱;学生跟琴学唱。
3)请你们边唱边用动作进行表演,男生扮演学生,女生扮演老师,同座位互相合作。
四、创编歌词
1. 给你们介绍另一位小男生,是我们班的同学,先看他的作业本(展示),他是谁呢?现在请他把上课、下课及排队的习惯表现给大家观赏,然后请大家根据他的表演来创编歌词。
2. 集体创编“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我是三年级的小男生,老师呀老师,看你真高兴,三年级的小男生小男生。作业本上真整齐、队列集合站的齐、下课铃声一响起、课前的准备最积极,急忙跑回教室里。老师心里真高兴,看我已经长大了,老师心里真高心,看我已经长大了,长大了。”学生根据歌词的内容,先读后唱。
3. 表演:全班男生进行表演,请一位女生扮演老师,其他女生拍手伴唱,演一演班里的男生平时的学习习惯,根据两段歌词表演。
五、小结
第三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乃呦乃》
教学目标:
1、能以准确的节奏和音准,欢快动听的声音,完整的演唱歌曲。初步感受土家族儿歌的特点,体验土家族民歌的风格和韵味。
2、引领学生走进土家族的山寨,再说一说、听一听、唱一唱、演一演中丰富音乐体验,感受音乐带来的快乐。
3、能够主动参与小组的活动,在活动中拉近于音乐的距离,感受学习的快乐和合作的快乐。
教学重、难点:
感受并表现土家族歌曲的特点。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组织教学,创设情境。
1、师生问好。
听音乐进教室,肢体语言渲染。
2、导入新课,聆听体验。
师:同学们,咱们祖国有56个少数民族兄弟姐妹,其中有个少数民族叫土家族。今天呀,老师就带你们去看一看,你们想去吗?他们有一个像我们过年一样非常热闹的节日叫社巴节。今天老师就带大家去土家族的社巴节上看一看,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课件)(聆听歌曲1)
师:他们是怎样庆祝自己的节日的?你来说
生:唱歌
师:你说(用歌声来庆祝)
生:摆手舞(用舞蹈表达自己欢快的心情)
师:摆手舞,这是社巴节里最热闹的一个活动了。大家一起跳摆手舞,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土家的摆手舞好不好?(师生跳摆手舞)(聆听2)
师:你们想不想再试试?(聆听3)
3、揭示课题。
师:我们一起用舞蹈感受了土家人的欢乐,耳边还回荡着他们欢乐的歌声,刚才我们听到的这首歌就是土家族有名的儿童歌曲歌曲的曲名叫《乃呦乃》
4、简单介绍土家语“乃呦乃”
师:《乃呦乃》好奇怪的名字呀,你猜猜他会是什么意思呢?
师:谁来猜猜?
生:少数民族。
师:噢,真勇敢!大胆的说出了自己的想法,谁还来猜猜
生:跳舞
师:让我们来看谜底就是?
生:快快来
师:哦,快快来,乃呦乃,它是一句土家语,翻译成汉语就是快快来。其实,聪明的土家人在“乃哟乃”的基础上,还创造了许多类似的语言。象“乃乃哟”和“乃哟嗬”,他们都是快快来的意思,都表达了热闹的气氛和幸福快乐的心情!
师:你看这个土家族小朋友在招呼我们快来呀一起跳摆手舞,你们想不想学一学,也来体验一下土家族小朋友的快乐!我们一起学一学这句土家语好不好,谁来试一试,学一学?大家一起学一学,如果你要想招呼更多的小朋友来呀,你会怎样说?来我们试试。“乃呦乃”“快快来”。
师:好热闹呀,真是一群快乐的孩子,土家族小朋友这么热情邀请我们,我们赶快去看一看吧。
二、歌曲教学。
1、歌词。
师:我们感受了土家族小朋友的热情、快乐,我们一起去听听他们的歌声,用小耳朵仔细听。
师:谁的小耳朵最灵,听出唱什么了吗?
师:让我们来看看第一句“乃呦乃、乃呦嗬,乃乃呦、乃呦嗬”
师:你们发现吗?这四个词有哪个是相同的?请你说
生:乃呦嗬
师:乃呦嗬分别出现在第二次和第四次对不对?嗯,让我们来一起读一下,“”
师:记住了吗?他把乃呦乃,重复着说,变化着说,还是让我们快快来,让我们快快来干什么呢?
师:来干什么呢?
生:来唱歌
师:大家一起读一下,“唱起歌儿乃呦乃乃呦嗬”
师:再大声一点。“唱起歌儿乃呦乃乃呦嗬”
师:除了唱歌还干什么呢?(跳舞)没错,还跳舞
师:大家一起读一遍。“跳起舞来真快乐,乃呦嗬”
师:真快乐,你们快乐的时候表情是什么样的?哦,笑的,那第四句啊就是嘻嘻哈哈乃呦乃,乃呦嗬。再读一遍
师:做一个嘻嘻哈哈给老师看一下,真好看,笑得像花儿一样。好,看谁呀,最先记住这些歌词
师:歌声、笑声都让我们感受到他们的快乐!他们好开心阿。让我们一起读一遍好吗?(学生读一遍)
2、学唱歌曲,处理歌曲。
师:现在我们能不能来轻声唱唱这首歌(随多媒体课件轻声唱歌曲)。 师:让我们仔细听一听看能发现什么?(曲调一致)
师:在山寨里人们经常用一领众和的方式来唱歌,下面我来领,请同学门在每一句最后“乃呦嗬”的地方跟我和一和,一起感受山寨人的心情。好不好?然后换过来试一试,同学们来领我来和
师:同学们唱得都这么带劲。
师:坐直了你的歌声会更美
师:哦,我看很多小朋友都已经会唱了,我们一起来唱一遍行不行啊?
师:这回老师加前奏了
师:有个问题想问小朋友,你觉得唱这首歌的时候情绪应该是怎么样的?请你说
生:情绪是很欢快活泼,为什么呢?
师:噢你说的可真好。大家同意他的意见吗
师:让我们快乐一点来唱这首歌好吗?
师:带着活泼欢快的情绪(唱)
师:我还有一个问题想问大家,这里面哪一句歌词出现的最多,你说。“乃呦嗬”
师:那你觉得在这个地方唱强一些好还是弱一些好。
师:有不同意见吗?这样吧我们来试试,你们两个组的小朋友就唱弱一些,这组小朋友就唱强一些,好不好。
师:先你们来试试。
师:先不急着说,先听听着变得小朋友用强一些的声音来表现,好吗?
师:你们觉得哪一种更适合表达社巴节。哦弱,你觉得呢?
师:你感觉强,为什么呢?哦你是这样理解的
师:那我们觉得社巴节的时候啊,大家都来到摆手堂,非常的热闹,那更强一些是不是跟适合这热闹的气氛
师:强一些,是不是情绪上会更热烈,那我们把大家的快乐都唱出来,起立!(唱)
3、节奏为歌曲伴奏。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土家族传说中的小歌仙来迎接我们了,但是他还给我们带来了好朋友,让我们来认识一下他吧
①XX X | XX X |XX X | XX X |
②XX XX | XX X |XX X ‖
师:谁来试一试。
师:哎呀,你们表演得可真好,老师也想加入你们的队伍好吗?
你们看看老师是怎么为歌曲伴奏的。
0 XX | 0 XX |
师:小朋友们唱得可真棒啊,那你们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再过一次社巴节,跳个摆手舞
师:天亮了,太阳公公起床了,寨子里的小朋友你们醒了吗?伸伸懒腰今天是我们的节日,让我们一起去唱歌跳舞吧。来让我们一起来呼唤同伴吧。这个山寨的小朋友呼唤“乃呦乃”对着这个山头喊,“乃呦乃”,这个山寨的小朋友你们听到了没有,回应一下,“乃呦嗬”这边“乃乃呦” 乃呦嗬
师:过节喽,让我们来到摆手堂,围上圈跳摆手舞吧,来我们一起围成一个大圆,土家族的小朋友,摆起你的小手
师:今天我们在土家的山寨里感受到山寨人的快乐,大家唱着土家人欢快的歌,跳着土家人欢快的舞,尽情的享受节日的快乐。我国少数民族的音乐丰富多彩,富有自己的特点,以后我们还要多了解。快乐的时光真是短暂,我们要和土家族的小朋友说再见了!我们一起说再见!
师:好,谢谢孩子们!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苗岭的早晨》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苗族的风土人情,感受苗族音乐特色。
2.引导学生结合音乐要素听赏音乐,引导学生想象音乐描绘的内容和场景,进一步培养音乐感受和欣赏能力。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氛围,通过奏音乐、演音乐、唱音乐、划音乐、听音乐等欣赏的形式,探究感受音乐作品的情绪及特色。
教学重、难点:
听赏《苗岭的早晨》,综合表现。聆听速度和节拍的变化产生不同音乐情绪。
教学设计亮点:
1.能运用新课程理念来设计整堂课,融入多种表现形式来丰富课堂;
2.通过引导学生律动,做声势动作,让学生来体会音乐节奏和节拍的不同,获得实践经验。
教具准备:
钢琴、课件、卡片、打击乐器等
教学过程:
一、熟悉和表现乐曲第二音乐主题
1.第一遍:随音乐节奏点头或轻拍手——感受恒拍。
2.第二遍:听音乐拍半掌感受节奏速度、情绪。
3.第三遍:画图谱,提出要求,有几个乐句?每句有几拍?
4.学生画图谱,并哼唱音乐。
5.老师根据音乐做几个简单的律动动作(如摆手、摇手等),学生模唱。
6.师生共舞,根据音乐跳出节奏感和韵律感。
7.安静聆听,教师提问:这段旋律用什么乐器演奏的?
8.模仿拉小提琴的手势,最后来一遍主题音乐。
二、整体欣赏乐曲第二乐段
1.揭示课题。
师导言:大家知道我们刚才听到的那段音乐是哪个民族的吗?对了,就是苗族的,今天老师想和大家一起来听赏一首《苗岭的早晨》,刚才我们听到的欢快、热闹的就是乐曲的第二乐段的片段,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完整地聆听歌曲的第二乐段,看看第二乐段老师是怎么表现出来?
2.欣赏第二乐段,老师随乐画第二乐段图谱。
3.师生共同表现第二乐段,采用通关的形式将此乐段表现出来,每个片段配上合适的情境设计,显得颇具趣味性,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聆听乐曲第一乐段
1.初次聆听乐曲第一乐段。设问:大家边听边想第一乐段和第二乐段情绪有什么不同?
2.第二次聆听乐曲第一乐段。设问:这段缓慢又舒展的旋律使你联想到苗岭的早晨是什么样的画面?感受到什么样的气氛呢? (播放第一乐段音乐,师念旁白引导学生想象,并作出相应的动作。)
3.第二次聆听乐曲第一乐段。参与活动:用身体动作随乐表现。
四、欣赏乐曲第三乐段
1.聆听第三段主题音乐。设问:刚才我们已欣赏了乐曲的两个第一和第二乐段,接下来我们一起听一听第三乐段,第三乐段的音乐和哪乐段相似呢?
2.师生探讨并小结:感受到苗家儿女的勤劳、热情、苗家山寨的秀丽;还发现速度、力度在表现音乐形象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五、学唱苗族飞歌《歌唱美丽的家乡》
1.师导言:同学们,刚才我们聆听的这首乐曲改编自一首非常好听的苗族民歌《歌唱美丽的家乡》,接下来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2.聆听老师的演唱,感受歌曲与所欣赏的乐曲的异曲同工之处。
3.学唱,出示歌词,老师通过带唱让孩子们感受歌曲的魅力
六、完整听全曲
1.完整聆听欣赏全曲,
2.分析乐曲的曲式结构。(A+B+A’)
3.完整欣赏全曲,随乐用演唱、动作和打击乐器等多种形式参与表现乐曲。
七、小结下课
“美丽的民族之花鲜艳芬芳,今天我们只采撷了其中的一朵,可爱的苗族之花,《苗岭的早晨》这首广为流传的艺术奇葩,带我们走进了古老的苗家山寨,让我们领略了这一民族的动人魅力。今后,我们将继续领略其他民族的风采。
第四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多年以前》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能用自然、亲切的声音学会唱《多年以 前》
2、过程与方法:体会歌曲中音乐记号的情绪表达,有感情地表现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参与《多年以前》的学习活动,并领悟其中蕴含的环保意识、保护自然环境,热爱自然生活是人和动物和谐共处的深刻道理。
教学重、难点:
学唱歌曲《多年以前》,体会歌曲中音乐记号的情绪表达,有感情地表现歌曲,并能主动地参与表演。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师生问好!
(一)情境创设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么?如果让你有一个机会,你想变成什么动物去了解它们的生活?为什么?
生:自由畅言
师:老师非常想变成一只小鸟,飞去一个叫“音乐”的森林,听说那里的鸟儿生活的非常快乐,你们想跟老师一起去么?
(二)学习新识
1、学习强、弱记号
师: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聆听老师所发出的声音?两次声音有何不同?
生:(引导生回答)一个强 一个弱
出示:f强 p弱
2、学习渐强、渐弱记号、四分休止符
师:接着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老师发出的两串声音,有何不同?
生:(引导生回答)声音变大、变小的区别
出示:渐强 < 渐弱 >
师讲解渐强 渐弱记号
互动:寻找生活中的渐强 渐弱(可用拍手、演唱方式来表达)
1 2 3 4︱5 4 3 2 ︳1- - -¬ ︳
1 2 3 O︱5 4 3 O ︳1 - - O¬ ︳
师: 同学们,你们演唱的两条旋律有何不同呢?
生:有一个用O表示的地方没有发音
师:同学们观察很仔细,这个O是音乐中的红灯,它的名字叫做四分休止符。
出示:O 四分休止符
巩固练习 1 O 3 O︱5 O 3 O ︳1 O O¬ O ︳
(三)情境引导,学习歌曲
1、听一听
师:同学们,大家都玩累了,我们带着这几个音乐符号一起去小鸟的家园休息,听听小鸟的歌唱吧!
(音响播放:歌曲《多年以前》第一段,生听后说说歌描绘画面)
生:画面为森林深处,蓝天下一群美丽的小鸟在欢乐地歌唱。
2、唱唱(学习歌曲第一段)
师:小鸟的家园美不美呀?我们一起用声音来描绘一下美丽的树林和蓝天下翱翔的小鸟好吗?
(1)跟随歌曲,引导学生用歌谱演唱。
(2)看课本第一段歌词,学生朗读第一段歌词。
(3)师:现在我们来合作一下,我唱歌谱,你们帮我填词好不好?
(4)师:小朋友们真棒,小鸟都喜欢上你们了呢,它邀请我们一起去森里里歌唱,老师给你们伴奏,我们一起去吧!(教师播放伴奏,学生演唱)
3、唱一唱(学习歌曲第二段)
(1)体验鸟儿失去家园的悲伤心情,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二段歌词,
(2)感受渴望鸟儿归来的心情,依谱填第二段歌词。
(3)教师教唱第二段歌词。
4、演唱全曲
师:现在春天又来到了,到处是绿树成荫,鲜花满园,让我们随小鸟一起欢乐地歌唱吧!
(教师组织、指挥,全班学生有表情地演唱整首歌曲,并原地用身势动作或拍手拍腿等动作进行表演和伴奏。)
(四)评价总结
师:今天你们和小鸟成了好朋友,以后大家要更加爱护花草树木,爱护所有的小动物,让大自然成为我们最亲密的伙伴,让它们和我们一样开心、快乐!
本平台导航:点击以下科目查看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森林的歌声》
教学目标:
1、聆听乐曲《森林的歌声》,感受大自然丰富的音响世界,体验音乐对大自然的描绘功能,从中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2、介绍和感受乐曲中三种主要乐器(竹笛、小提琴、吉他)的音色特点,在聆听中展开想象,尝试用各种表现方法与手段描绘音乐主题及其变化。
3、在欣赏的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顺序,并能通过聆听旋律,来模仿乐器的演奏,通过师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
1、通过聆听,了解笛子、小提琴、吉他三种乐器的音色,介绍其乐器特征,并随音乐模仿各种乐器的演奏姿势。
2、模唱主题旋律并分析体验不同主题带来的不同感受。
3、通过聆听丰富的大自然的音响,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
教学难点:
1、在欣赏《森林的歌声》过程中,记忆各段主题旋律的演奏顺序和演奏乐器。
2、在模唱旋律时,引导学生用轻盈而富有弹性的声音进行演唱。
3、在音乐活动中引导学生发挥学生合作的能力与自我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道具:
钢琴、多媒体、卡片。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听过音乐会吗?都听过谁演唱或演奏的音乐会呢?(学生回答)
今天,老师想用特殊的方式带你们去一个神秘的地方去听场音乐会,你们好奇吗?那在听的过程中,请同学们闭着眼睛,听一听你都听到了哪些小动物的叫声和哪些乐器的音色?(学生回答)
二、初次聆听:
(一)、初次整体聆听。
1、第一部分A:要求学生闭着眼睛静心聆听,教师以音乐为背景创设情境,进行初次的情感体验。
2、第二部分B:请同学们随着音乐慢慢睁开眼睛,随教师一起律动,感受乐曲的对比和变化,为后面的曲式分析做铺垫。(三种动作,一个主题一个动作。)
3、讨论交流。
1)问:这是在哪里举办的音乐会?(学生回答)
2)同学们听完这首乐曲你们的感受是怎样?(学生回答)
3)在这场音乐会中你们都听到了什么?
4、通过观看PPT认识这些珍稀动物。
中国树蟾:有名“中国雨蛙”,背部黄绿色,可随栖地改变颜色,腹部为淡黄色,是一种十分可爱的青蛙。
白腹秧鸡:,背面从头顶至尾尖、两翼都是深色,嘴及脚为土黄色,额、脸及腹皆为白色,故命名之。通常单独出现于沼泽、池塘、边畔觅食、游荡。
山羌:是台湾鹿科动物中最小的一种,外型很像狗,为草食性动物。
5、介绍主要演奏乐器。
1)让学生聆听竹笛的音色,了解乐器特点及出示演奏竹笛姿势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模仿。
教师介绍:竹笛,民族吹奏乐器,天然竹制,音色明亮、高亢,常用来模仿大自然的声音。
2)、让学生聆听小提琴的音色,了解乐器的特点及出示演奏小提琴姿势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模仿。
教师介绍:小提琴,属于拉弦乐器,西洋管弦乐器中最重要的乐器,是提琴家族中体积最小、音域最高的乐器,被誉为“乐器女皇”。
3)让学生聆听吉他的音色,了解乐器的特点及出示演奏吉他姿势的图片并让学生进行模仿。
教师介绍:吉他,也称六弦琴,属弹拨乐器,是流行音乐和摇滚乐的主要乐器。
6、介绍乐曲。这是一首器乐合奏曲,乐曲将大自然中的真实音响(小动物的鸣叫声)与笛子、提琴、吉他等乐器的优美音色相交织,把我们带进了这片神奇美妙的森林,使我们享受到大自然给予我们的无穷乐趣。
三、对乐曲中各个主题的旋律分别进行聆听、模唱与分析。
(一)聆听第一主题:
1)学生带动作,感受第一主题的情绪,教师加以讲述。
2)用母音DI模唱旋律。
要求:舌头放松,面部表情自然,声音轻巧。
3)教师弹唱乐谱,学生聆听有几个乐句?哪个音出现的次数最多?
4)这两句的变化在哪里?
(二)聆听第二主题:
1)学生带动作,感受第二主题的情绪,教师加以讲述。
2)用母音LV模唱旋律。
要求:提起笑肌,舌头放松,声音连贯。
3)随教师演唱难点乐句的乐谱,感受旋律的流畅与抒情。
4)体验最后一句与第一主题最后一句的旋律是相同的。
(三)聆听第三主题:
1)听赏第三主题的旋律,学生用“拍手和弹舌”给予伴奏。
四、带着问题分小组再次完整聆听。
1)小动物们的叫声都出现在乐曲的什么地方?
2)请同学们仔细聆听并记录整理出这三个主题的演奏顺序?
3)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在黑板上出示曲式分析图)
引子-a-b-a-b-c-a-间奏- a-b-a-b-c-a-尾声
五、走进森林音乐会,一起共欢乐。
1、再次完整聆听,师生合作。
学生模唱各个主题音乐并用肢体语言模仿所听到的演奏乐器。教师的葫芦丝适时加入其中。
2、师生进行互评。
六、总结提升。
今天,老师带你们来到森林里感受了这么独特一场的器乐合奏音乐会,我们知道,正是有了可爱的小动物和花草树木的存在,才有我们美丽的地球,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保护大自然,爱护地球,就让我们一起讴歌人类永恒的主题:尊崇自然,敬畏生命!
第五课
教学内容:
《小猫钓鱼》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以活泼、欢快的歌声表现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并使他们懂得做事必须“一心一意”的道理。
2、指导学生凭借童话剧《小猫钓鱼》的音乐,积极参与表演,富有创意地自编剧情,进行创造性的表演。充分感受音乐美、剧情美,享受表演的快乐。
教学重点、难点
1、唱准六度、七度大跳,停准歌曲中出现的休止符,掌握p、mp、f的力度变化。
2、音乐童话剧《小猫钓鱼》的表演。
教学准备:
小猫头饰、各种道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播放《小猫钓鱼》的音乐,学生随着音乐的律动进教室。
二、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喜欢看动画片吗?今天我给大家带来了一部音乐动画。让我们一起来欣赏,请同学们边看动画,边听歌曲。(播放动画)
2、说一说
师:动画好看吗?歌曲好听吗?
这部动画讲述了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寓言故事《小猫钓鱼》。同学们,以前我们是讲故事,而今天,我们是用歌曲表现《小猫钓鱼》的故事。那你们想不想用歌声演唱这个故事呢?
今天我们就学习歌曲——小猫钓鱼。
下面请同学们专心听一遍歌曲,体会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特点.
三、唱一唱
1、聆听歌曲
学生讨论歌曲的情绪、速度、节奏及音乐形象特点。
师:这是一首活泼、风趣的歌曲,塑造了一只活泼、调皮的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我们就按小猫钓鱼的经过来学唱这首歌。
2、分段学唱。采用听唱法,学生聆听歌曲,并轻声哼唱、跟唱。
(1)学唱第一段
a、第一遍聆听。听听这一段有什么特点?
师:有没有发现我们的一个老朋友。
b、学习休止符
带有休止符的旋律要唱得短促、跳跃。歌曲用休止符惟妙惟肖的表现小猫轻盈的脚步,我们要把小猫走路轻盈、弹性的感觉唱出来。
c、第二遍教师范唱。听听哪一句有力度变化?
d、学习力度记号:为什么有力度变化呢?谁能表演一下小猫的动作。
(2)学唱第二段
体会歌曲情绪。重点处理“唉”
(3)小组合作学习歌曲第二段歌词
a、第一遍聆听。与第一段比较旋律相同,歌词不同。
b、听录音学唱。我们分组来展示学唱情况,一组演唱,另一组听听有什么问题
c、学生评价,发现问题。
师:同学们学习的非常认真,刚才出现的问题,我们都已经解决了。下面让我们完整的演唱一遍歌曲。
3、完整演唱歌曲
引导学生用轻快、活泼的声音演唱歌曲,准确地表现歌曲每一部分地情绪。注意休止符、力度等
四、演一演
师:同学们,歌儿唱的非常好,动画片也看了,这个故事有人物、有情节,小猫、蝴蝶、蜻蜓等形象非常生动。那我们在唱好歌曲的基础上,能不能自己当小演员把故事表演出来?
老师给大家准备了道具,那位同学想来试一试?
让我们用掌声来鼓励她们,同学们边唱边用自己喜欢的动作表演。
五、小结
师: 同学们你们今天表现真棒!能用轻松、活泼的歌声表现小猫钓鱼的有趣情景,并积极参加了歌表演。同时,我们从歌曲中明白了一个道理:谁能告诉我?
做任何事情都不能三心二意,要一心一意才能成功。你们高兴吗?
现在,让我们提着战利品——小鱼儿,回家吧。
第六课
教学内容:
《读书郎》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富有童趣地,用轻松有弹性的声音演唱《读书郎》,表现读书郎活泼天真的形象。
2. 培养自身勤奋学习的精神,明确学习目的。
教学重点、难点 :
能唱好歌曲《读书郎》
教学准备:
钢琴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师:“行万里路,读万卷书”。十年寒窗,伴着馥郁的书香,我们一天天长大了。请你坦诚地告诉大家:你喜欢书吗?你读过那些书?读书的过程你有那些感悟?
2、同学们,每天清晨,我们背着书包,迎着朝阳,来到美丽的校园里上学,学知识,同学们,你们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考大学。
生:为了孝敬爸爸妈妈。……
3.师:今天我们少年儿童幸福地生活在祖国的怀抱里,但是在旧社会,孩子的生活就完全不一样了。
4.师:他们穿的破烂,经常吃不饱,他们用短小的铅笔写字,买不起纸,甚至在地上书写。
师:看了旧社会的孩子们的生活,你有什么感想吗?
生:我觉得我们现在真的是太幸福了。……
5.师:他们读书是为了什么呢?
生欣赏MTV《读书郎》。
师:旧社会的孩子读书是为了什么?
生:为了自己能够翻身,有出息。
生:为了不受地主欺负。
二、学唱歌曲。
1、师:他们真有志气,今天,我们就来唱唱读书郎。
2、师:你对歌谱有什么不懂的地方吗?
生:歌谱中有向下的箭头,有小小的音符。
3、出示课件:下滑音和前倚音的知识和示范唱。
生学唱“小嘛小儿郎”,“进学堂”。
4、师范唱第一段歌词。
5、学生跟琴唱第二段歌词。
师:歌曲末的朗里格朗里呀朗格里格朗是什么?
生:是衬词。
师:这些衬词在歌曲可以让歌曲情绪怎样?
生:情绪开朗活跃些。
6、师:是的,虽然小儿郎的生活很苦,但是他仍然热爱读书,他仍乐观开朗,仍然对未来,对自己满怀理想!我们应该用怎样的情绪、什么声音演唱这首歌?
生:天真,活泼的情绪唱。
7、师:让我们完整地唱这首歌曲,唱出小儿郎的活泼向上的精神。
三、展示与拓展。
1、师:我们学了歌曲《读书郎》,下面请大家寻找伙伴结成小组,根据自己的感受自练自演自唱《读书郎》。
2、师:现在我们这些读书郎可真幸福哦,我们读书郎的歌声也更欢快了,听!
3、学生欣赏合唱版的《读书郎》。
4、师总结:让我们为了我们的祖国更强大,为了自己的理想,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第七课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打秋千》
教学目标:
1、通过学唱歌曲《打秋千》,培养学生的合唱能力,在 合唱中学会与人合作。
2、正确掌握歌曲的旋律、节奏。引导学生用自然、和谐的声音表现歌曲,体验和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和二声部的和声美。
3、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感受到童年生活的乐趣,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在合唱中能相互配合,倾听另一声部,唱准自己的声部。
教具准备:
钢琴、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律动:
同学们好,很高兴和大家一起来上这节音乐课,让我们随着欢快的音乐跳起来吧!(放音乐,带领学生跳起来。)
(二)发声练习: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段非常好听的旋律,想请同学们用“Lu”来哼唱。我们先来找一下“Lu”的声音位置,听老师来唱(范唱)。“Lu”的声音是不是从脑门上发出来的?跟着老师来唱一唱。
师:听老师配上旋律唱一唱,是什么感觉?(多媒体出示旋律,生:很有弹性,像跳起来一样等)。你们在唱时也要唱的像拍皮球一样有弹性。(带领学生用Lu模唱旋律。)
师:同学们唱得真棒,老师特别高兴,给大家带来了一件礼物,就在你们的板凳下面。(学生拿出串铃)。串铃发出什么声音呀?(生:叮叮当当的声音)。我们就用串铃的“叮当”声来表现这段旋律。先听听老师是怎样唱的。
合唱,要想唱好,需要很好的音高概念,很好的声音掌握能力,更需要同学之间的相互配合。音乐课程也要求不但培养学生的音乐能力,同时还要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促进人的全面发展。所以最后进行合唱时,我要求学生不但要唱准自己的声部,不要喊唱、抢唱,还要注意倾听别的声部,在合唱中能相互配合。
(三)学唱《打秋千》第一声部
师:告诉你们一个小秘密,老师像你们这样大的时候,经常到公园玩儿,那时候,我最喜欢打秋千了,坐在上面上下晃动特别高兴,特别自在,感觉自己像飞起来一样,美极了。同学们,你们打过秋千吗?打秋千时是什么样子的?(生:上下晃动,越荡越高„„)如果在秋千上或我们的衣服上系上串铃,那么它就会随着秋千的晃动发出阵阵清脆悦耳的“叮当”声。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首合唱歌曲《打秋千》,歌曲的第二声部就是刚才我们唱的“叮当当叮当”的旋律。我们来听一遍歌曲,竖起你的小耳朵,比比谁的耳朵最灵敏,能听出歌曲的第二声部来。
播放歌曲范唱,听完让学生说说是否听出第二声部来。(由于第二声部具有伴唱性质,所以音量较弱)。若一次学生听不出来,可再放一遍范唱,老师可同时随音乐唱第二声部歌词,帮助学生听辨。
再次播放歌曲,听完让学生说说歌曲的速度、情绪。(速度是中速稍快,情绪是高兴的、快乐的等。)
带领学生用“lu”哼唱欢快的旋律。
师: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注意看歌词,听歌中的小朋友是如何打秋千的?(听完学生答,如在秋千上晃来晃去,忽高忽低,像春燕飞上天„„)。师小结:歌曲共三段,最后一段唱完有个结束句。歌中把兄弟、姐妹和伙伴们都邀请来打秋千,旋律充满了跳跃感,起伏也较大,咱们就来学唱这首好听的歌曲。
老师教唱第一段歌词,让学生想像“自己荡着秋千从高处飞下来的感觉”来理解并唱好“下滑音”。注意在“ˇ”换气记号处马上换口气再唱下一拍。最后的“哎依呀”要轻声唱,“呀”字不要占休止符的节拍,并指导学生唱出秋千上下晃动的动感和起伏感。
让学生看第一段最后一句歌词:“来来去去响叮当”唱出了打秋千时发出的“叮当”声,我们就把“叮当”声加到歌曲中来。(一组学生唱第一声部最后一句歌词,另一组配上第二声部“叮当当叮当”的旋律,先分组练唱,再合唱。) 老师大声唱第二段歌词,学生轻声跟唱。
让学生自己跟琴唱第三段,唱错的地方老师及时纠正。
有感情地演唱歌曲:让学生想想自己打秋千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快乐的、高兴的、兴奋的„„)用活泼、欢快的情绪演唱歌曲,要求学生注意听前奏,嘴巴上下张开,面带微笑,播放一段小朋友打秋千的录象,然后让学生想象教室就是游乐场,创编打秋千的动作,然后边唱歌曲边随音乐表演。
(四)两声部合唱
师:《打秋千》是一首二声部的合唱曲,我们再来听一遍歌曲,仔细听歌曲两个声部是如何配合的。(再次播放歌曲范唱)。 把学生 65 48058 65 31674 0 0 5572 0 0:00:08 0:00:05 0:00:03 6130成两组,分别练唱两个声部。指挥学生试着合唱歌曲第一段。让高声部的同学在演唱时声音稍微收一点,达到两个声部的和谐。放歌曲伴奏,老师指挥学生进行二声部合唱,要求学生不要喊唱、抢唱,注意倾听别的声部。
(五)拓展
我们再来听另外一首合唱歌曲,也叫《打秋千》,和刚才我们唱的《打秋千》是一样的旋律、一样的歌词,但是合唱的处理形式不同,会给我们带来什么样的感觉呢?我们来欣赏一下。(课件播放另一首合唱曲《打秋千》,听完让学生谈谈自己的感受。
师小结:相同的歌曲,不同的合唱形式,带给我们不同的感觉,使我们感受到了合唱丰富的表现力和无穷的魅力)。
(六)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一首合唱歌曲《打秋千》,聆听着同学们的歌声,使我也仿佛回到了童年,回忆起自己小时侯打秋千时的快乐情景。《打秋千》是一首仡佬族民歌,仡佬族是我国云贵高原中部一个古老的少数民族,大部分散居在贵州省的西北、西南和北部。仡佬族民间流传着许多民歌,他们的生活也几乎时时刻刻伴随着音乐。如果大家对这个民族感兴趣,想了解它更多的情况,可以从网上查一查有关这个少数民族的资料。下课!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
《赛马》
教学目标:
1、感受蒙古族音乐的风格特点、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乐曲 《赛马》的音乐形象和情绪特点。
2、了解蒙古族舞蹈的基本动作,并能随音乐即兴表演。培养学生对民族音乐、舞蹈的兴趣 。
3、向学生渗透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教育。
教学重、难点:
感受蒙古族音乐《赛马》的音乐形象和情绪特点。并能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表现,感受乐曲的段落及情绪变化。
教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打击乐器、二胡、主旋律谱(若干)。
教学过程:
一、音画导入
师: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由于地域的不同,各族人的风俗习惯、性格特点不尽相同。同时,他们的音乐、舞蹈都有不同的风格特点。在辽阔的蒙古高原上,住着热情、好客、强壮、勇敢的蒙古族人,今天,就让腾格尔演唱的歌曲《蒙古人》,带我们走进蒙古大草原,去领略美丽的草原风光,感受蒙古人的音乐和舞蹈。
放歌曲《蒙古人》MTV(第一段)。
生:欣赏、聆听。
师:辽阔的草原畜牧生活,培养了蒙古族人民热情、勇敢、爽直的性格。他们非常喜欢摔跤和赛马。你们想看蒙古人赛马吗?
多媒体播放赛马画面。背景音乐播放《赛马》。
师:赛马是蒙古人非常喜欢的一种运动。在草原一年一度的赛马会上,热情的蒙古人会请来许多客人。人们喝着马奶酒,一边唱歌、一边跳起欢腾的舞蹈。下面我们来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用音符来表现赛马的。
二、欣赏乐曲《赛马》
师:请大家边听边想,你听到了什么声音?眼前出现了怎样的情景?
播放乐曲《赛马》
生:安静地听。听完后谈自己的感受。
师:你能听出这首乐曲是用什么乐器演奏的吗?向学生简单介绍二胡的构造和音色特点。
师:我们再听一遍,请大家思考:这首乐曲可以分为几个部分?乐曲的情绪怎样?速度、力度怎样?
生:欣赏、讨论、发言。
师:这首由二胡独奏的乐曲《赛马》,它是采用内蒙古民族音调写成的。旋律宽广、舒展,音乐情绪热烈奔放,抒发了内蒙古人民对家乡的热爱和赞美,表现了扬鞭催马、飞速前进、激烈紧张的赛马情景。这首乐曲可以分成三个部分。下面我们就来分段欣赏。让我们随着音乐动起来。
放乐曲《赛马》第一段。
生:用体态律动自由表现。
师:这段表现了骑马比赛的什么阶段?(开始)场面怎样?(热闹)音乐的情绪怎么样?(热烈)音乐的力度怎样?(强)
多媒体出示:主旋律谱。
师:音乐以坚定有力的强音“6”,还有急促的十六分音符,使节奏宽紧相间,刻画了群马像离弦之箭飞奔而去的沸腾场面。
师:演唱第二段主旋律,配上歌词:“蓝蓝的天上白云飘,白云下面马儿跑,我的马儿跑得快,我要和你来比赛。”
这段旋律在乐曲中反复出现,共出现了几次呢?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并用手指数表示出现的次数。
放乐曲第二段。
生:用“啦”哼唱,同时用食指画旋律线。
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1、这段音乐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主旋律共出现了几次?反复时有怎样的变化?
3、重复时二胡用拨弦模仿什么声?
师:对以上问题你们有什么看法?和你的同伴交流一下。
生:同桌讨论、全班交流。
师:与第一段相比,这段乐曲的音调悠扬、舒展,音乐情绪兴奋、昂扬。表现了赛马场上人们的欢乐之情,同时也体现了蒙古族骑手对比赛乐观、自信、充满必胜信心的精神风貌。主旋律共出现了三次,第二次出现时节奏上有了变化,用了密集的十六分音符。第三次出现时用了“拨奏”的手法,主旋律则由伴奏乐器扬琴演奏,而二胡用拨弦模仿马蹄声。
放乐曲第三段。
生:即兴表演,充分体验。
多媒体出示以下问题:
1、结尾的音乐和哪一段相似?哪一段情绪更激烈?
2、第三段音乐刻画了怎样的情景?
生:讨论、发言。
师:结尾的音乐和第一段相似,但比第一段情绪更激烈,刻画了比赛到冲刺阶段,赛场上马蹄急驰、你追我赶、奋力争先的紧张场面。
师:让我们再次完整地感受这奔放热烈的《赛马》。
播放乐曲《赛马》。
生:欣赏全曲、即兴表演。
三、欣赏、学跳蒙古舞
师:蒙古人非常喜欢马,在他们的舞蹈中,有许多表现骑马的动作。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播放舞蹈《小马队》片段。
生:欣赏、模仿。
师:谁学会了哪个动作,就给大家表演一下。
(挑选几个跳得好的同学表演)。
生:欣赏、模仿、评价。
师:我也学会了几个动作,大家跟我一起跳,好吗?
教师表演蒙古舞的摇篮马步、小跑马步、吸跳马步、踏点马步和骑马的手臂动作(勒马、扬鞭、挥鞭、加鞭)以及肩部动作。
生:自由模仿。
师: 我们一起来个骑马比赛好不好?
放乐曲《赛马》
生:随音乐即兴舞蹈。
四、分组活动
师:想想看,除了跳舞还可以用哪些方式来表现赛马呢?
生:讨论、发言。
师:说明分组活动的要求,巡回指导。
用下列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现乐曲:
舞蹈(前面学会的马步、自编动作)
器乐(二胡、自编打击乐器伴奏)
绘画(彩色粉笔、大黑板)
演唱(第二段曲谱或教师自编的歌词)
创编歌词﹙第二段﹚
生:按自己的兴趣分组活动。
师:大家都有不俗的表现,我们一起来看看吧。
生:分组汇报表演、相互评价。
五、课后小结:师生共同小结评价。
播放歌曲《蒙古人》片段。
师:正如这首歌所唱,蒙古人把家乡当作自己的生命一样来爱惜,他们在很多歌里都赞美草原、歌唱家乡。同学们,你们爱自己的家乡吗?将来你准备为家乡做些什么?
生:简单交流。
师:让我们在这首草原赞歌中结束今天的音乐课,大家一起唱起来、跳起来吧!
生:随歌曲《草原赞歌》即兴表演结束。
因微信字数限制,请复制 http://t.cn/RCADHjN 打开下载整册教案WORD文档课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