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七年级语文上册第4单元知识要点归纳
七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知识点总结
13.纪念白求恩/毛泽东
议论文的知识
一.议论文定义:
是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通过摆事实、讲道理来直接表达作者见解和主张的一种常用文体。
二.议论文的特点:
1.严密的逻辑性。 2.语言的准确鲜明性。
3.以议论为主要表达方式。
三.议论文三要素:
(一)论点:
1.定义:是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提出的见解、主张或表示的态度。
2.位置: 题目、篇首、篇中、篇尾。
3.特点: 简洁、准确、鲜明。
议论文的三要素
论点:作者对论述的问题所持的见解和主张。
论据:作者阐述或论证论点的根据。
分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论证:作者运用论据去证明论点的方法。
论证的方法有举例论证(例证)、引用论证
(引证)、比喻论证(喻证)、 对比论证等
议论文提出论点的方法
1.开门见山,提出论点。这种方法在议论文中最常见,它不需任何修饰和导入,直接提出文章的论点,使文章更显精练、简洁。如《谈骨气》开篇即提出“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这一论点。
2.引述名言警句,作为论点。这种议论文的开头,让人眼前一亮,感觉新颖,而又深深信服。例如:《人的高贵在于灵魂》一文先引用名言,然后加以阐释,引出论点。
3.讲述故事,引出论点。开篇讲述一个跌宕起伏的小故事,用叙述性的语言,把情节表述清楚,然后由这个故事引出文章的论点或论题。
4.摆出生活现象,引出论点。文章开头先列举日常生活中一些现象,然后引出一个正确的观点。这种开头更贴近生活实际,议论更有针对性,也更有的放矢。
5.运用比喻,引出论点。在文章的开头,运用一个或一组比喻,通过比喻的意思引出文章的中心论点。
(二)论据:
1.定义:论据是用来证明论点的材料,有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两种。
2.种类:
(1)事实论据:现实生活的事实、史实、统计数据、神话、传说、寓言等。
(2)道理论据:名言警句、谚语、科学定律、定理、公式等。
3. 运用论据应注意:
(1)论据必须与论点相一致。
(2)论据应具有真实性、典型性。
(3)论据的表述要精练、简要,具有概括性。
(4)运用多个论据时要有详略。
(5)使用论据后要紧扣论点进行分析。
论点与论据的关系是被证明与证明的关系。
论据与论点的关系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
(三)论证方法:
例证法:列举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证明论点。
引证法:用经典著作中的精辟见解、古今中外名人的名言警句以及人们公认的定理公式来证明论点。
对比论证法: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做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
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
论证方法的作用:
例证法:事实胜于雄辩,能具体有力地论证论点。
引证法:通过引用名人名言和古典诗词中的名句,一方面能加强论证的力量,另一方面,还可以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议论文的文学性。
正反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可以使读者清楚作者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还可以使正确与错误对比分明,是非曲直更加明确,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从而突出论点。
喻证法:用人们熟知的事物做比喻来证明论点,生动形象,浅显易懂。
常见的论证结构:
a.总分总式结构 b.对照式结构
c.层进式结构 d.并列式结构
议论文基本结构层次:三段论式的结构。
提出问题(是什么)(引论)
→分析问题(为什么)(本论)
→解决问题(怎么办)(结论)
议论文的一般结构及思路:
引论:提出问题(围绕论题提出论点)。
本论:分析问题。
结论:解决问题。
课文内容:
介绍白求恩
诺尔曼·白求恩——(1888-1939),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加拿大共产党员,著名的胸外科医生。1937年“卢沟桥事变”爆发以后,受到加拿大共产党的派遣,率领由加拿大和美国人组成的医疗队于1938年初来到中国,4月间经延安到达晋察冀边区。1939年10月,白求恩在浓源摩天岭前线医院治疗伤员时,不幸手指感染中毒,于1939年11月在河北省唐县逝世,他最后一句话是:“努力吧!向着伟大的路,开辟前面的事业。”白求恩逝世一个月后,毛泽东同志写下了《纪念白求恩》这篇文章。
请找出各段的重点句,再参照重点句的意思归纳各段要点(即段意)
第一段重点句:
“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表现在他对工作的极端的负责任,对同志对人民的极端的热忱。”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
第三段重点句: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以医疗为职业,对技术精益求精。”
要点:赞扬白求恩同志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
第四段重点句:
“我们大家要学习他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要点: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同志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
中心论点:
赞扬并号召全党学习白求恩的共产主义精神。
分论点:
国际主义精神,毫无自私自利之心的精神,对技术精益求精的精神,都是共产主义精神的表现。
1.本文是议论文,运用了夹叙夹议的写法。谈谈课文是怎样夹叙夹议的?分析议论文中的叙述与记叙文中的叙述有何不同?
“叙”和“议”是两种不同的表达方式。议论文以“议”为主,“叙”是为证明论点提出事实根据,“叙”要扣住论点,“叙”得简明、概括。记叙文也有“叙”和“议”,记叙文以“叙”为主,“议”是用于揭示事物的本质和意义,起画龙点睛,突出中心的作用。
本文是议论文,运用夹叙夹议、以议为主的写法。
第一段白求恩同志是加拿大共产党员……不幸以身殉职”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概括简叙白求恩事迹,后赞扬他的国际主义精神。
第二段可分三层,每一层都是先叙后议。
① 叙②议|(③④⑤⑥)叙⑦议|(⑧⑨)叙⑩议
第一层:正面介绍了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两点表现。
第二层:拿“不少的人”跟白求恩作对比,从反面论证学习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必要性。
第三层:侧面介绍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的感人之深,进一步支持了论点,发出号召,重申论点。
文中哪些话是正面介绍白求恩?哪些话是侧面介绍?侧面介绍有什么作用?
“白求恩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精神……极端的热忱”是正面介绍;
“从前线回来的人……无不为之感动”是侧面介绍。
侧面介绍是为了补充正面介绍的不足,通过别人的眼光来写,增强了事实的可信度,增强了文章的表达效果。
2.说说课文哪些地方用了对比的方法进行论证?这样对比来写有什么作用?
文章如何运用对比论证的?
说说运用对比论证的好处。
对比论证的好处是,突出了白求恩崇高的共产主义精神,强调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明确了应该克服的缺点和今后努力的方向,从而有力的证明和阐述了论点。
第三段
“白求恩同志是个医生……他的医术是很高明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简叙白求恩对技术的钻研和医术高明,由此及彼联系两种“一班人”给以批评教育。
第四段
“我和白求恩同志只见过一面……我是很悲痛的”是记叙,其余是议论。
先叙后议。先叙述自己与白求恩的交往,然后论述学习白求恩的意义。
14. 植树的牧羊人/让•乔诺
作者:
让.乔诺(1895~1970),生于法国普罗旺斯地区马诺斯克市,法国著名作家、电影编剧。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曾当过步兵,在经历惨烈场面后成为坚定的和平主义者。让•乔诺的作品获奖很多,部分作品被搬上银幕,被认为是法国二十世纪最著名的作家之一。1932年获得法国荣誉勋章,1953年以全部作品获得摩纳哥王子奖,次年,入选为龚古尔学院成员。
让•乔诺的作品多半作品都是以他的家乡和周边地区——阿尔卑斯山和普罗旺斯地区为背景。马诺斯克的居民至今还为让•乔诺感到骄傲,当地建有纪念他的让•乔诺中心,还有一条街名叫让•乔诺街。
背景:
《植树的牧羊人》描述了一战至二战时期法国普罗旺斯地区的一个孤独牧羊人,将内心对家人的思念转化为了对大自然的关爱,将余生倾注在阿尔卑斯山上荒原的植树工作,用自己的双手和坚韧的毅力将荒芜之地变成了人们可以安居乐业的田园。这部作品在1987年被著名的加拿大动画大师弗烈德瑞克制作成一部动画片,并荣获第六十届(1988)奥斯卡最佳动画短片奖。在环保逐渐恶化的今天,《植树的牧羊人》所描写的“一个平凡人热爱大地”的精神,更给人以启示。
【阅读点拨】
课文按时间顺序,重点描写了“我”和牧羊人三次见面的情形以及高原上的变化。
理解结构
1.为课文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第一部分:老人心存善念荒山苦植树
第二部分:老人十年植树已蔚然成林
第三部分:老人创造奇迹改变了环境
第四部分:老人健康长寿荒地成沃土
2.本文的结构有什么特点?
明确: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将人物的活动放在一二次世界大战的背景之下以突出人物的品质,以及生命的价值。
3.本文的结构对你的作文有何启示?
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理解内容
1.文章开头说:“想真正了解一个人,要长期观察他所做的事。”你认为文中哪些语句照应了这句话?从全文内容看,牧羊人艾尔泽阿·布菲耶种了多少年的树?
明确:文中“1913年”,“1920年”,“1945年” ,从前至后整整三十多年时间,表明时间之长;而对牧羊人几十年植树造林的关注,则表明了作者对他的深深敬佩和感动。共种了35年。从1910年到1945年。
2.选文第二段中,作者细致描写“在无边无际的荒野中”等环境,这对表现主题有什么作用?
明确:为后面写牧羊人的植树做了铺垫,这大片荒凉的原野、废弃的家园、稀少的人烟、贫瘠的土地、干燥的气候都与后面呈现出来的绿色、富饶、滋润、美丽幸福的乐园似的情景形成鲜明对照,突出了牧羊人植树所创造的奇迹。
3.“不晓得,可能是公有地吧!不过管它是公有地,还是私有地,跟我种树有什么关系?”这几句话表达了牧羊人怎样的品格?
明确:高尚无私,种树纯粹是为了拯救大地,而不是为了增加自己的财富。
4.“创造有如一种连锁效应”,文中所讲的连锁反应具体指的是什么?
明确:种树成林之后,自然环境发生了相应的变化:原本干涸已久的河床,现在居然流水淙淙,当水回到大地,柳树、牡丹草、野花等一一复现,猎人们回到高地,开始猎野兔或野猪。
5.“他不理会1939年的世界大战,如同不理会1914年的世界大战。”作者这样有怎样的言外之意?
明确:牧羊人一直潜心种树,心无旁骛;战争在毁灭,而牧羊人在创造。
理解形象
找出表现人物品格或性格的内容,概括说说他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1.假如你想了解谁是真正品行出众的人,恐怕得花好几年观察:看看他的行为是否无私;动机是否慷慨;同时他还必须在大地上留下明显的印记。我很幸运地认识一位“种树的男人”,他正好符合以上所说的条件。
明确:无私、慷慨。
2.他很少说话,但可以感觉得出是一个充满自信、意志果断的人
明确:自信,果断。
3.他的胡子刮得干干净净,衣服也一针一线地仔细缝过,看不出任何补丁。
明确:积极生活,爱整洁。
4.他说,这块高原因为没有树,正走向死亡。反正他没事业的压力,正好可以担负起拯救大地的任务。
明确:目标远大而高尚。
5.或许正因为布非耶拥有无私的心灵,加上住在有益健康的山林,过着俭朴的生活,上帝才赐予他如此强健的体魄。
明确:无私,俭朴。
理解主旨
学法指导:理解中心,要找出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文章中对整体内容进行抒情或议论的部分;指导学生结合上述内容,根据作者的写作背景、意图等概括出文章的中心,并理解含义;理解这个中心的深刻或新颖之处,并理解这个中心在原文中是如何表达出来的;指导学生理解这个中心对自己的启示。
1.本文表达了怎样的主旨?
明确:本文通过“牧羊人”坚持种树改变环境的故事,表达了这样一种主旨:只要心存美好的愿望并长期不懈的努力去做,人一定可以改变恶劣的生存环境,大自然也一定会给与丰厚的回馈,人类的可悲命运会被最终改变。
问题:
1.本文以时间为顺序以荒原到绿洲的变,化为线索条理清晰。叙事描写细致生动,用词准确极富感染力。字里行间含蓄着作者的深情。结构严谨行文中注意前后对比、照应。
2. 用第一人称叙事“我”作为一个见证人,使故事才显得真实可信。又通过我的所想所感,对植树人的平凡而又伟大的一生做出了高度的评价。
3.夹叙夹议叙议论结合,首段的议论起到了总领全文点题的作用。并奠定的文章的感情基调结尾的议论,既照应开文又给主人公以高度评价。立意深远、使文章主题上升到人生哲理的高度,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4.学习本文既要抓住作者对人物的细致描写与景物的变化,还要细心体会字里行间流露出的作者的情感,抓住议论句体。
总结归纳:
一个孤独的农夫,数十年如一日,在荒原上种植树木,是依靠着什么力量?
这个男人告诉我们,只靠身体力行和蕴藏的品德,便能将荒地变成沃土。
15.在山的那边/王家新
作者简介
王家新,1957年生于湖北均县(现在丹江口市)。1978年考入武汉大学中文系,1982年毕业,分配到湖北郧阳师专任教。1985年调到北京《诗刊》社从事编辑工作,1990年离开。1992年去英国。1994年归国,在北京教育学院中文系从事教学上作。出版的诗集有《纪念》(1985年)、《游动悬崖》(1997年)等。
文章主旨
这首诗表达了一种信念,蕴含了一个哲理。诗人以群山和大海为意象,用大海比喻理想,用群山比喻重重困难,用爬山比喻艰苦奋斗,从而告诉人们,奔向理想的人生征途是漫长的,但是,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境界终将实现。不要企望一蹴而就,不要因为多次奋斗不能达到目的就灰心丧气。
文章思路
全诗自然分成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从童年的一次生活经历说起,这一部分又可以分为三层:
第一层(“小时候”到“山那边是海吗”),写自己神往山那边的新天地,妈妈的指点唤起“我”的想望。
第二层(“于是”到“打了一个零分”),写自己以为一座山的那边就是海,爬过了那座山,望见的依然是山,于是大失所望。
第三层(最后一句),写自己童年时的疑惑:既然山的那边没有海,那么海在哪里呢?并以此句引出诗歌第二部分的内容。
第二部分揭示了诗歌的象征意义,这一部分可以分为两层,诗中已经自然分层。
第一层,承接第一部分结尾的疑问,写诗人长大后终于领悟了妈妈所说的海是信念凝成的理想之海的意思。
第二层,作者以“山”和“海”为喻,形象地写出了自己怎样凭着坚定的信念,越过一座座人生之“山”,朝着理想的“海”奋进,从而表达了这样一个哲理:理想的实现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但只要百折不挠地坚持奋斗,理想总会成为现实。
象征手法的运用
这首诗运用了象征手法,理解时要弄清诗中形象的象征意义,关键是“海”与“山”,特别是“无数座山”的象征意义。“海”,象征着理想的境界;“山”,象征着实现理想途中的困难。“重重的山”,说明人们起初对实现理想境界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往往估计不足,一旦达不到预期目的,就大失所望,待到认识不断深化了,才能对长期性和艰巨性有比较充分的认识。全诗意象壮阔,意蕴丰富,诗意在跌宕中推进,感情也波澜起伏,给人以深刻的启迪。
课后习题答案
(一)海,是理想境界;山,是重重艰难险阻。全诗表达了这样的思想感情:要到达理想境界,是要历尽千辛万苦的,惟有不怕困难、百折不挠,才能实现人生理想。
(二)1.“痴想”原意是发呆地想,这里的意思是,总是神往于大山外面的世界,达到了痴迷的程度。表达了“我”从小就不愿困居于狭小的天地,而要追求新的天地的理想。
2.“铁青着脸”,是“我”心情沮丧时的主观感觉。“我”本希望看见大海,结果望见的依然是山,大失所望,沮丧极了,好像山在那里责备“我”痴心妄想,脸色铁青。
3.因为总以为爬上山顶就可以望见大海,所以每座山顶都是那样富有诱惑力。
4.“枯干”形容对理想的渴望。
16.诫子书/诸葛亮
【原文】
夫(fú)2君子3之行3,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澹泊)5无以明志6,非宁静7无以致远8。夫(fú)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9,非志无以成学。淫慢10则不能励精11,险躁12则不能冶性13。 年与时驰14,意与日15去,遂16成枯落17,多不接世18,悲守穷庐19,将复何及20!
—— 本文选自《诸葛亮集》。(题目是后人加的)
【注释】
① 诫:告诫、劝勉
② 夫(fú):句首发语词,无实在的意义。
③ 君子:品德高尚的人。
④ 行:指操守、品德。
⑤ 澹(dàn)泊:安静而不贪图功名利禄。甘于寂静无为的生活环境。
⑥ 明志:表明自己崇高的志向。也说“使远大的志向得以实现。明:使……明”。
⑦ 宁静:这里指安静,集中精神,不分散精力。
⑧ 致远:实现远大目标。
⑨ 广才:增长才干。
⑩ 淫(yín)慢:过度的享乐。淫:过度。慢:怠惰。
11 励精:振奋精神。励:奋勉,振奋。
12 险躁:暴躁,与上文“宁静”相对而言。
13 治性:治通冶,陶冶性情。
14 驰:消失、逝去。
15 日:时间。
16 遂:于是,就。
17 枯落:枯叶一样飘零,形容人韶华逝去
18 多不接世:意思是对社会没有任何贡献。接世,接触社会,有“为社会所用”的意思。
19 穷庐:破房子。
20 将复何及:又怎么来得及
【译文】
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学习必须专心致志,增长才干必须刻苦学习。不努力学习就不能增长才智,不明确志向就不能在学习上获得成就。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到那时)守在破房子里,悲伤叹息,又怎么来得及呢?(穷庐,亦可解为空虚的心灵。)
【启示】
本文的主要写了诸葛亮希望儿子可以珍惜时间,刻苦学习,学有所成。他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诫子书》是修身立志的名篇,其文短意长,言简意赅,主旨是劝勉儿子勤学立志,修身养性要从淡泊宁静中下功夫,最忌怠惰险躁。文章概括了做人治学的经验,着重围绕一个“静”字加以论述,同时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对比鲜明。
原文中,诸葛亮所提“德、志、学”发展至今,与我们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每个人接受教育的内容,可谓“德、智、体、美”等并无实质性差别,“德”当然指的是德育,也是品德教育和道德修养;“智”指的是智力教育,也即指的是学习成绩;“体”指的是体育锻炼,要有一个好的身体,才能够去完成各项工作任务;“美”指的是身心完美,形体的美与心灵的美,而这几方面又与德、智、体三项密切相关,所以,后来也不再过多提及,主要指德、智、体三方面全面发展。现在看来,每个人在学习、成长过程中,都必须加强这几方面的培养和锻炼,每项内容都是极为重要的,否则,难以实现社会发展的每一个阶段性目标。
【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年7月23日—234年8月28日)字孔明,号卧龙,三国蜀汉琅琊郡阳都人(今山东省沂南县)。三国时期蜀国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和战略家。官至丞相。这篇《诫子书》是诸葛亮54岁时写给他8岁儿子诸葛瞻的一封书信。少年时父母双亡,随叔父避乱荆州,隐居于南阳隆中,常自比管仲、乐毅,爱唱《梁父吟》,结交庞德公、庞统、司马徽、黄承彦、石广元、崔州平、徐庶等名士。其智谋为大家所公认,人称「卧龙」。娶黄承彦之女为妻。
【阅读训练】
1. 用“/”给下面的句子标出停顿。
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才
2. 解释下列句中的黑体词.。
①夫君子之行 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学无以广才 __________________
③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④淫慢则不能励精 __________________
⑤学须静也,才须学也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⑥年与时驰,意与日去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⑦悲守穷庐,将复何及__________________
3. 下列句子中的斜体词的意义与现代汉语不同的一项是( )
A.卒中往往语。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先帝知臣谨慎。 D.静以修身。
4. 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萎,多不接世.
5. 对这篇短文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A.“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说明了“淡泊”“宁静”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基本要求,强调他们是与人的志向相关的。
B.“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
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C.“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从反面说明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D.“悲守穷庐,将复何及”表达了君子不与外界同流合污,独善其身的良好愿望。
6. 本文作者主要从________和_______两个方面进行分析论述的,文中表明作者观点的句子
从这几个方面又是怎样展开论述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7. 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8. 文中有两句话常被人们用作“志当存高远”的座右铭,请写出这两句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 请从文中找出你喜欢的名句,并说说你摘录的理由.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 关于修身养性的问题,古人有过许多名言警句,请你任意写出两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 夫学须静也 /才须学也 /非学无以广才/ 非志无以成才
2. ①指操守、品德。②增长才干。③没有用来……的办法。到达,这里引申为“实现”。④过度的享乐。⑤宁静。才干、才能。⑥流逝。意志。⑦到。
3.A
4.①品德高尚、德才兼备的人,是依靠内心安静精力集中来修养身心的,是依靠俭朴的作风来培养品德的。②不看清世俗的名利就不能明确自己的志向,不身心宁静就不能实现远大的理想。③过度享乐和怠惰散漫就不能奋发向上,轻浮急躁就不能陶冶性情。④年华随着光阴流逝,意志随着岁月消磨,最后就像枯枝败叶那样(成了无所作为的人)对社会没有任何用处。
5.D
6.修养 学习 无论做人,还是学习,作者强调的是一个“静”字:修身须要静,学习须要静,获得成就也须要静。把失败归结为一个“躁”字,把“静”与“躁”进行对比,增强了论述效果。
7.作者写这封信的用意是告诫儿子要修身养性,生活节俭,以此来培养自己的品德,并注意珍惜光阴,勉励他刻苦学习。
8. 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9.示例:非淡泊(澹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这句话谈论了个人修养的问题,要实现自己的远大理想,就必须要注重道德修养,不追求名利,保持宁静的心态,集中精力去做事。
10.示例: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复制打开网址 www.1ydt.com 下载配套的PPT课件及word教案试卷
点击阅读原文看全部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