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文末提示下载 教学设计)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第5单元教案
14 文言文二则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决”在句中的含义。
3.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4.《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
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再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教学难点
《两小儿辩日》中,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明白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援、射”等6个生字。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联系上下文,理解“善、之”在句中的含义。
3.背诵《学弈》。
教学设计
一、读通全文,感悟读法。
1.师:今天我们要来学习我们小学阶段最后两篇文言文《学弈》和《两小儿辩日》。我们都知道学习文言文最基本的方法是诵读,最好的方法也是诵读。【出示课件3:如何学好古文】现在,请同学们自由朗读《学弈》,读准字音,遇到不认识的生字可以借助拼音,或标注出来向老师请教。
2.板书:学弈,指导书写“弈”。
3.学生自由练读,把不认识的字标注出来,并在练习本上写两遍。
4.听老师范读,再跟老师读。
(范读时做到抑扬顿挫、有声有色、流畅自如,感染学生,激发诵读兴趣。领读时有意识地让学生感悟语速和断句方法。)
4.在学生掌握每一句的正确读法后,练习熟读。【出示课件4】
二、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弈”是什么意思?“学弈”呢?你怎么知道的呢?
【出示课件5】
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板书)
2.作者简介。
【出示课件6】孟子(约前372~-前289) 战国时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他把孔子“仁”的观念发展为“仁政”学说。提出“民贵君轻”说,劝告统治者重视人民,阐述了儒家重民思想。肯定人性生来是善的,都具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意识。其学说对后世儒者影响很大。被认为是孔子学说的继承者,有“亚圣”之称。著作有《孟子》。
结合文后的注释理解每一句话【出示课件7-14】,然后说说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弈秋是全国最善于下围棋的人。弈秋教两个人下围棋,其中一个人专心致志,一心只听弈秋的教导;而另一个人虽然也在听讲,可是他心里却总以为天上有天鹅要飞过,想拿弓箭去射它。这个人虽然和那个专心致志的人在一起学习,却学的不如前一个。
4.同桌互讲,相互纠正补充,不懂的记下来。
5.小组合作,疏通文意。教师指导。
6.指名说全文大意。【出示课件15】
三、导悟相济,突破难点
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课文:
把你和同学都读不懂的句子提出来。(结合学生提问重点理解“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
1.学生自读课文,联系上下文理解画横线字的意思。
(1)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 (板书)
(2)一人虽听之(……的话),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板书)【出示课件16】
2.【出示课件17】指名说说“思援弓缴而射之”的意思。你从哪个词知道射的是“天鹅”呢?(“之”字)
3.讨论“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的原因是什么?从中能得出一个什么道理?大家谈谈自己是否有这种经历和体会。
师:同学们,你们觉得奇怪吗?两个人一起学习,可是学习效果却不相同。用书上的话说说原因。
指名读“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出示课件18】
师范读,让学生体会,再指出老师停顿的地方然后试着自己读读。
4.【出示课件19、20】“为是其智弗若与?”这句意思是什么?思考讨论:
(1)两个人同时在最好的老师指导下学棋,为什么会产生不同的结果?
因为一个人专心致志学习,而另一个人三心二意。
(2)通过学习,你从中得到了怎样的启示?(课文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
课文告诉我们学习要专心致志,绝不可三心二意。
师:哪个词是第二个人?这句话该怎么读呢?指名读,齐读。
四、流利朗读,积累语言
出示全文及朗读录音,生边看边跟读体会语感,然后练习朗读好全文,最后师生合作背诵全文。
五、迁移训练、练读古文
拓展读“揠苗助长”“守株待兔”“掩耳盗铃”“鹬蚌相争”等浅显易懂、故事性强又为学生熟知的文言成语故事,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出示课件21、22】
板书设计:
学弈
弈:下棋
学弈:学下棋
通国之善弈者也(善于)
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代词,代指“鸿鹄”)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能对照注释,理解每句话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语言说说故事内容。
2.《两小儿辩日》中,了解两个小孩的观点分别是什么,理解他们是用什么方法说明自己的观点。
3.背诵课文。
教具准备
课件
教学设计
一、复习检查,导入新课
1.请生背诵《学弈》。
2.板书课题:两小儿辩日
3.介绍资料:《两小儿辩日》选自《列子》,《列子》相传为列御寇的论集。列御寇,战国时郑国人,《列子》共8篇,其中保存了许多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歧路亡羊,杞人忧天等,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出示课件24】
4.理解课题,质疑问难:
(1)看了课题,你知道了什么?(知道了文中的主人公是两个小孩;知道了这篇文章主要是写两个小孩辩日这件事。)
(2)看了课题你还想知道什么?(①他们为什么争辩?②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③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教师及时板书学生提出的问题)
二、总结学法,明确目标
1.回顾学习《学弈》一文的过程,总结学习方法。
(1)理解课题,提出问题。
(2)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4)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5)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2.明确方法,自主学习
* 读准字词,读通课文
(1)学生自读课文,注意语速要慢,适当停顿,到读通顺为止。
(2)学生多种形式朗读课文,师生及时评价。
3.结合注释,疏通文意
(1)【出示课件25】对照注释,弄懂词句,理解故事的内容。
(2)同桌互相解疑释惑,合作学习,弄明白每句话的意思。
(3)请学生参考注释,用现代口语复述故事,并根据学生复述的状况进行即时疏通点拨。【出示课件26】
(译文如下:孔子到东方去游学,途中看见两个小孩在争论。孔子询问他俩争论的原因。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距离人近,而正午时距离人远。”另一个小孩说:“我认为太阳刚出来时离人远,而正午时离人近。”前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大得像车上的篷盖,等到正午时就像个盘盂,这不是远处的小而近处的大吗?”另一个小孩说:“太阳刚出来时清清凉凉,等到正午时就热得像把手伸进热水里一样,这不是近的时候热而远的时候凉吗?”孔子听了,不能判断谁是谁非。两个小孩笑着说:“谁说你知道的事情多呢?”)
【出示课件27】
3.解疑释惑,体会道理
(1)两小儿为什么争辩?(太阳是远是近)(板书)
(2)他们各自的观点是什么?依据是什么?【出示课件28】(①一小儿的观点是:“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依据是:“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近,中午离人远,他是根据形状大小来判断的。②另一小儿的观点是: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依据是:“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另一个小孩认为太阳早上离人远,中午离人近,他是根据温度来判断的。)
(3)【出示课件29】两小儿为什么会有不同的看法? (因为两小儿认识事物的角度不同,标准不同,结果也就会不一致。)
(4)他们辩论的结果是什么?(孔子不能决也――孔子也不能判断谁对谁错。)孔子答不出来,他的态度是怎样的?可取吗?(他能实事求是,不怕露丑,我们应该向他学习。)
(5)对两小儿所持观点,你同意哪一种?为什么?(引导学生积极发表看法,激发他们大胆发表自己见解的积极性。)(教师适时补充资料供学生阅读:其实太阳早上和中午离我们的距离是一样的。①远小近大的原因:早晨和中午的时候太阳距离地球的远近是一样的。由于视觉的误差。同一个物体,放在比它大的物体群中显得小,而放在比它小的物体群中则显得大。②日初凉、日中热的原因:早晨太阳斜射大地,中午太阳直射大地。)
4.学了这个有趣的故事,你喜欢故事中的哪个人物?为什么?
(1)两小儿聪明可爱,善于动脑,对自己不懂的问题大胆质疑,勇于争辩。(板书: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2)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尽管学识渊博,可是仍然“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板书: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这对你有什么启示?【出示课件30】引导体会学无止境的道理。
三、复述故事,熟读成诵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学生分组表演故事。(学生自由选择使用白话或使用文言文表演)
(3)学生背诵课文。
板书设计:
两小儿辩日
太阳是远是近
两小儿:善于动脑,大胆质疑,勇于争辩
孔子:谦虚谨慎、实事求是
教学反思
文言文与现代文相比,在词语、句式等方面差别较大,小学生对文言文接触的少,能做到正确的断句,流利地朗读就已经很不容易。教学中我把指导学生朗读、背诵作为本课的教学重点。课文所写的事情和其中蕴含的道理并不难理解,难就难在如何让学生读懂每句话的意思,只有每句意思都懂,才能正确的断词断句把句子读通顺。教学中我在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其效果还是很明显的。
在教学中我还注意了以下问题:
一、不必采取对译法
老师认识的误区是小孩子不懂文言文,又是初次接触,。一定要逐词逐句的对译,不然学生可能学不会。有效的方法是,学生反复读懂课文,根据注释初步理解字词和每句话的意思。学生如有不懂,教师进行必要的点拨,使学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贯通全文。
二 、充分发挥范读的重要性
教师范读课文本身作用不可小觑,范读文言文更是重要,第一遍要读的有声有色,流畅自如,起到感染学生的作用。第二遍一定要让学生注意断词断句,做到准确。
三、指导文言文的读法
一要把朗读的速度放慢,二要停顿得当,三要读出不同句式的语气。
四、注重小组讨论交流
小组合作探究是一种较新的教学方法,我在教学中也经常尝试使用。教学这一课同样适用。让学生讨论文中所蕴含的道理,讨论文中对人物的评价。
在这课的教学中,我还有意的传授了一点儿文言文知识,这样,以后对孩子还是有好处的。
15《表里的生物》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自主学习字词,能正确读写“脆、拦”等5个生字。在文本中理解“三弦、和谐、清脆”等词语的意思。
2.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4.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5.能够结合生活经历,与同学交流生活中遇到与文中的“我”类似的趣事。
教学重点:
默读课文,能够联系课题,用自己的语言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教学难点:
1.掌握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
2.能从文中找到关键语句,理解文中的“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激发学习兴趣
1.(出示表的图片)问:这是什么?(板书:“表”)
2.问:表里面有什么东西?(出示表内部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图说出表里面有哪些东西?
生看图回答。
师总结:表里面有螺丝、有齿轮、有表针等,但著名的作家冯至童年时却认为表里面有生物(板书“生物”),他认为表里有个活着的小蝎子之类的小动物,他就把自己童年的这一段认识,这个有趣的经历写成了一篇文章,这篇文章就是我们今天所要学的第15课《表里的生物》。
3.板书课题,生齐课题。
二、出示预示提示
1.学会“脆、拦”等5个生字。
2.想想文章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情?
3.文中在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方法?在文中找出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情感。
4.学了课文之后你觉得小时候的“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让学生带着预习提示听课文录音。
三、整体感知
1.画出生字词,自学交流并汇报。
(1)生自己读
(2)指名读
(3)归纳这些生字的特点(都是“虫”字旁)。
(4)学生欣赏这些动物的图片并了解它的特点。
2.再读课文,了解主要内容。
课文主要讲了小时候的“我”认为(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所以对父亲的表极为(好奇),并相信了父亲说的话(表里有个小蝎子在里面)。
(1)让学生带着这段练习快速浏览课文,概括出本文的主要内容。
(2)指名完成这段练习。
(3)师进行点拨并板书出主要内容。
四、深入学习,体会人物个性
1.课文中主要出现了两个主要人物“我”和爸爸,文中刻画人物时主要采用了哪些描写方法?在文中找出心理描写的句子并体会当时人物的内心世界。
(1)请同学在文中找出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的句子。
(2)同桌之间互相读读自己找到的句子。
(3)指名说说你很欣赏并有感情地朗读哪些描写的句子,学生听后进行点评。
2.思考。
(1)小时候,“我” 有一个观点,“凡是能发出声音的,都是活的生物。” “我”是怎样得出这个观点的?从中可以看出“我”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我”通过观察生活中的,“鸟叫、狗吠、虫唱、钟声、琴声这一系列的事实,然后通过自己的思考总结出来的结论。
善于观察 善于思考
(2)父亲的表不是活的生物却能发出声音,听到表声后“我”有什么反应?从这一系列的反应中可以看出我“我”是一个怎样得孩子?
爱听着声音,想伸手摸一摸
父亲不允许我动,但是越不许我动,我的手指越想动,但是我不敢,因此心里很痛苦。
好奇心强
(3)从“我”对父亲提出的一系列的问题中,你认为“我”是一个怎样得孩子呢?
渴求知识、求知欲望强
3.总结:“我”和“父亲”的形象就是在一个个具体事例得以呈现。
五、总结
从上面的分析、讨论、朗读中总结“我”是个怎样的孩子?
好奇心很强、渴求知识、善于观察和思考、富有探究精神。
六、板书设计
表里的生物
凡是能发声的都是活的生物(认知、猜测)
趣
表能发声(好奇)
表里有生物(推测)→证实
七、作业设计(任选一题)
1、你对哪些事物产生过强烈的好奇心?当时你是怎么想的?
2、你的童年也一定发生过许多有趣的事吧,请你也像作者那样运用多种描写方法将你的童年趣事写一写。
16《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创新教案
教学目标: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作者写作时的行文思路,深刻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提高学生的阅读水平与欣赏水平。在探究性自主学习的过程中,培养学生分析与感悟的能力,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
教学重、难点:
1.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运用三个典型事例证明中心论点的方法,学习作者写作时的行文思路,深刻感悟文章的主要内容。
2.能依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实说明观点。
教学用具:本课的教学课件
教学设计过程:
一、复习回顾,引导学习。
1.、直接解题: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课文“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板书课题)
2.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了课文通过三个事例说明一个观点,请回想一下是哪三个事例?说明了一个什么观点?
3.那么。请大家在仔细地读读这三个事例,比较比较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的相同点。
4.同桌间互相说说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有哪些相同点呢?
5.全班交流:这三个事例在写法上、内容上的有哪些相同点呢?
(预设:三个事例讲的都是在生活中偶然发现的问题;三个事例都在说明“真理诞生于一百个问号之后”;三个事例中提到的科学家发现或发明的过程是相同的,都是偶然发现问题、不断追问,在进行反复的研究和实验,最后解决问题,得出结论。)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在对比阅读中,加深对文本内涵的理解,感知写作方法。
二、理清层次,点明写法。
1.如果说三个事例作者是按先发现问题,再研究问题,最后解决问题的层次,清清楚楚地给我们写出来,那么从全文来看,作者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呢?请大家认真默读,仔细思考,给全文分段。
2.全班交流:作者又先写什么?再写什么?最后写了什么?
3.课文课分为三部分:先开门见山地提出观点;再用三个事例证明观点,最后总结全文,重申观点。这是议论文的基本形式,尤其是用三个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写作方法,既清楚又明了,很值得我们学习。请同学们在浏览课文,想想你还能用哪些事例说明课文中的观点呢?
4.这种用具体事例说明观点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呢?
设计意图:当学生通过对比阅读时,进一步明白了三个事例的作用后,及时引导他们理出全文的层次,点出全文的写法,顺理成章、水到渠成地交给了他们写作方法。
三、品味运用,学习写法。
1.你能仿照课文的写法写一段话,用具体事例说明一个观点吗?比如,“功夫不负有心人”“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
2.学生自己动手,按所学方法写作。
3.全班交流所写内容,互相评价,强化写法。
设计意图:让学生把学到的用具体典型的事例说明观点的方法,运用到写作中,既加深了学生对所学课文的理解,又培养了学生的写作能力。
四、拓展阅读。
1.你还读过哪些科学家的传记或其他科普作品呢?请讲给同学听听。
2.阅读课外读物,了解科学家发明创造的故事。
设计意图:扩大阅读量,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兴趣,弘扬科学精神。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17.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
教学目标
1.默读课文,了解课文内容,说说未来的上学方式与今天有什么不同。
2.了解科幻小说,理解课文构思特点。学习本文通过人物对话展开故事情节的方法。
3.发挥想象力,想象未来的学习生活还有可能是什么样的。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同学们,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你们有没有想象过未来的学校是什么样子的?说说你推测的理由。(唤起学生对未来学校的无限遐想)
2.板书课题,交流作者信息。
3.导入新课: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走进未来的学校,感受未来学校的学习方法以及他们是如何看待现在我们的学校的。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1.提出读书要求:自由、出声地朗读课文,小组合作,认读本课生字、新词。
2.指名读生字、新词。
着重指导:鄙夷不屑(xiè) 憎恶(wù)
3.了解课文中四个词语的反义词和近义词。
憎恶(喜爱 厌恶) 失望(希望 绝望) 鄙夷(崇拜 鄙视) 高傲(谦虚
傲慢)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说一说这篇课文写了什么内容。
(本文通过对未来社会的学校教育和生活的描写,表达了对学校教育模式的假想和反思。文章新颖生动,引人深思。)
2.通读课文,思考两个在“机器学校”读书的孩子,从一本纸质印刷的书中对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了哪些了解?
(孩子们到一个集中的地方学习;年龄相当的孩子学一样的功课;老师是真人。)
3.默读课文思考:未来的“机器学校”与我们现在的学校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完成表格。
现 在 | 未 来 | |
学习地点 | 专门的学校 | 家里 |
授课老师 | 真人 | 机器人 |
学习模式 | 学习同样的课程,一起学习,互相帮助,互相讨论 | 单独学习,人机对话;因材施教,根据学生情况调整进度 |
学习氛围 | 和谐、开心、有趣 | 讨厌、让人憎恶 |
四、交流探讨,拓展延伸。
1.玛琪到底喜不喜欢“未来教育”?这样写的好处是什么?
(玛琪不喜欢“未来教育”。她厌恶过度的学习、无休止的考试、反复出现的挫败感。这样写的好处是能拉近读者与文中人物的距离,调和了“幻想”和“现实”之间的关系。同时,这样写也能暴露出教育中那些持续性、本质性的问题,这些问题并不会因为时代的变迁、技术的演进而消失。从而为读者提供了深入思考的线索。)
2.你对未来学校有什么期待?发挥想象,描写一下吧!
(未来的学校足够安全。陌生人不能轻易进入。当我单独走进,或者和一群小伙伴走进时,系统会自动快速识别,经过认证后“唰”的一声,门就自动打开。等走进了学校,门会自动关上。)
五、领悟这篇科幻小说的写作特点。
1.本文构思新颖,立意巧妙,想象奇特生动。
2.故事情节通过人物对话巧妙展开。
3.情节推进严谨,层次清晰,情节发展中运用了插叙的手法。
板书设计
口语交际:辩论
教学目标
1.学习辩论的特点,掌握辩论的技巧。
2.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培养学生的思辨水平。
3.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树立学生的自信心。
教学过程
一、引用名言,导入新课。
“事不说不清,理不辩不明”,一件事往往是“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为了更好地解决问题,找出真理,往往用到辩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下辩论的相关知识和技巧。
二、精彩赏析,借鉴学习。
1. 读过《三国演义》的同学可能都很佩服诸葛亮,佩服他的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佩服他的神机妙算、料事如神,其实还有一点让我们佩服的,就是他雄辩的口才,他曾在江东“舌战群儒”,一举促成了孙刘联盟。下面我们就一起来欣赏“诸葛亮舌战群儒”。
2.观看《三国演义》中“诸葛亮舌战群儒”的片段,在看的过程中,请同学们结合《三国演义》的内容,观察视频中诸葛亮的表现,对诸葛亮的语言、说话内容做分析,思考诸葛亮为什么能够“舌战群儒”。
3.看完后请几个同学谈谈自己的感受,并且结合观察到的视频中人物辩论的特点分组讨论,小组讨论后组长归纳、发言。
(高超的语言技巧、各个击破、先守后攻)
三、明确要点,掌握技巧。
阅读课文上的内容,结合自己的了解,说说辩论时要注意哪些事项。
(一)辩论必须遵守的原则。
1.道德原则。
辩论的最基本的道德原则是摆事实,讲道理。
任何歪曲事实、无理蛮缠,甚至恶言相向,进行人身攻击,侮辱对方人格的言行都是不道德的。只有遵守“摆事实,讲道理”的基本道德原则,才能达到辩论的目的。
2.审美原则。
(1)语言美。条理清晰的语言,具有说服力的事例。
(2)形象美。美好的公众形象。
具体表现为:音色亮丽,节奏明快;庄谐适当,攻守有度;得理饶人,不骄不躁;失势不馁,屡败屡战。
(二)辩论的基本要求。
1.要明确自己的观点。
2.要做辩论前的准备,包括搜集论证己方观点和反驳对方观点的材料。
3.辩论时,要做到条理清晰,用事实说话。
4.最后要总结陈词,全面总结本方观点。
(三)辩论前的准备。
1.辩论者对于自己所持的论点要进行自我诘难与反复推敲,保证论点的正确性。
2.要搜集和掌握足够数量的支持自己观点的具体事例。
3.要反复检验和推敲语言表达的清晰度、逻辑性以及表现力。
四、总结方法,巩固强化。
怎样提高辩论的水平?
学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总结。
1.把握开局主动。
为了掌握主动权,我们首先就不能在气势上输给对手,要保持充足的自信,显示出凌厉的攻势。还应该在开篇立论中做到稳扎稳打,尽量讲一些四平八稳、留有余地的话,既不给对手留下可乘之机,也不把自己的退路堵死。
2.确保语言干净利落。
对准辩论的焦点,不拐弯抹角,不添加多余的语言,以酣畅淋漓的情感、干净利落的话语瓦解对手的观点。不说半句废话,确保每句话都有“战斗力”。
3.抓住对手的核心观点。
抓住对手主要观点中的核心的部分,展开你的正面进攻,这样才有效率。
4.争取牵制对方。
对方发言的时候,一定要静心地聆听。从他们的措辞、语调、音量中,尝试判断他们观点的薄弱环节。在攻辩和自由辩论中,集中攻击这些环节,力求先声夺人。取得优势后,不要轻易松手,而应“宜将剩勇追穷寇”,积小胜为大胜。
五、及时演练,课堂小结。
将教材中列举的辩论题目写在纸条上,折起来放入盒子内。每个小组派代表到讲台前随意抽取纸条,确定本组辩论题目,与其他同一题目的小组进行辩论练习。
要求:辩论的内容和语言要符合特定的情境,恰当运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力求达到最佳效果。
结语:说话能力是一种综合性能力,它不仅指一般说话的技巧,还包括说话人的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应变能力、知识结构及其他有关的因素。在辩论中,每位同学发言的时间都是有限的,所以大家一定要学会精练语言;另外,怎样在最短的时间内向对方同学提出质疑,在相互尊重的前提之下敏锐地抓住对方的漏洞,这也是我们要不断地去锻炼完善的地方。能言善辩不可能一蹴而就,只能持之以恒,循序渐进,才能不断提高。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我们一定要有意识、有目的地锻炼自己的口才,提高自己的说话交际能力。
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习作: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教学目标
1.明确本次作文要写的是科幻类题材的作文,展现的是新异神奇的未来世界。
2.科幻作文既丰富了作文训练的形式,又可以培养同学们丰富的想象力。
3.培养学生精益求精、不断探索创新的精神,培养他们对科学的热爱。
教学过程
一、联系课文,轻松导入。
1. 同学们还记得我们刚学的《他们那时候多有趣啊》是什么类型的文章吗?(科幻类)
2. 文中玛琪的机器人老师一次又一次地给玛琪做地理测试,玛琪非常痛苦,但是机器人老师知道吗?(不知道,它是一台机器,只能按照设计好的程序去教学生。)
3.请同学们再思考下,托米的机器人老师为什么被搬走一个月?(因为历史那部分内容完全显示不出图像。)
4.我们来想象一下,假如现在让你在一个机器人老师和一个真人老师中选择一个,你更希望是哪个老师?我们来探讨一下他们各自的优势和劣势在哪里?(学生自由发言:机器人老师的优点是可以就同一内容反复讲解,不知疲倦;而真人老师的优点是针对同学们的问题,个别辅导。缺点也各不相同……)
5.未来的学校是这样教学的,未来的工厂是怎样生产的呢?未来的农场又是怎样种植的呢?未来的……
同学们,请发挥你们的想象,让想象插上科技的翅膀,带领我们奔向未来的世界吧。(板书:插上科学的翅膀飞)
二、自由讨论,启发思路。
1.各位小科学家们,请说说你为什么要选择这方面的内容去写。(学生自由讨论)
2.汇报讨论成果。
(1)引导学生先说出自己所描写的领域、范围或者方向等。
(2)同学们,我们勾画的未来蓝图如此美好、如此神奇,那么,要怎样把这些美好详略得当地描写出来呢?(此处可作重点描写部分的探讨和简略描写部分的探讨。)
(3)归纳完这些细碎的信息之后,引导学生想象有没有什么更好的典型事例可以体现。选择一两件比较有代表性的事例写下来。(注意:事件必须能够突出想象的特点。)
三、整理思路,解析题目,自由习作。
1.整理思路:学生先打草稿,确定自己想写什么内容,想想神奇在哪里。学生先把思路整理出来。
2.老师讲解标题的重点,给学生讲解如何插上科学的翅膀飞起来。
(1)特点(学生归纳):
①科学:指发现、积累并公认的普遍真理或普遍定理的运用,已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
②翅膀:翅膀(或翼)是生物的一种飞行器官。翅膀的作用主要是飞行时提供前进动力和维持身体平衡。
③飞:字面意思是非常迅速地快跑,像飞起来一样,有风驰电掣的意思。
(2)事例(学生思考):
插上科学的翅膀飞就是插上先进技术飞起来。
3.结构安排:选出三个典型的事例来表现飞起来特点的同时,还要注意,文章必须做到有详有略,详略得当,三个事例可安排一个详写,两个略写。
4.学生自由习作,教师巡视指导。
四、习作点评。
选出两三篇比较优秀的作文,在全班进行点评。习作的重点在于讲清楚所写的是未来的某某领域的神奇,事例能体现神奇的特点,语言通顺流畅,等等。
五、课堂小结。
学生通过选择自己熟悉的某个领域作为出发点,运用典型的事例来描写未来某个领域的形象特点,掌握刻画未来的技巧。
六、拓展延伸。
将你的作文与你的同桌交换,看看你们能不能根据对方的文字描写,画出未来神奇的画面。(看看是否刻画到位)
板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语文园地
教学目标
1.养成阅读课外书的习惯,边读边思考,并且能够做到不懂就问或者及时查资料。
2.懂得文言文中一些词语的意思。能把成语的意思用具体的情景阐述出来。
3.积累名言警句,养成思辨的好习惯。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同学们,我们已经学习了本单元的4篇课文,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语文园地的内容。
2.请同学们先回忆一下本单元的4篇课文,想一想:每篇课文都是哪种类型的?你用多长时间可以读完?
二、学习“交流平台”。
1.现在我们来交流一下,你阅读本单元的课文分别用了多长时间?
(学生自由交流,并推选出阅读速度快的同学。)
2.表扬阅读速度快的同学,让学生交流自己提高阅读速度的心得。
3.关于阅读课外读物,特别是一些名著,要边读边思考,阅读完后可以写写心得体会,和平时训练的习作一样,对于有问题的地方,要用修改符号进行修改,对于一知半解的问题要查资料,确保准确。
4.小结:同学们在课外阅读时要集中注意力,从浅入深,循序渐进,多读名著。并且在阅读的过程中,要不断思考,并写下心得。对自己的习作,要多读几遍,发现问题时用修改符号仔细修改。对于不懂的问题及时查资料或者向人请教,等等。
三、学习“词句段运用”。
1.借助文言文中学过的词语的意思去推导成语的意思。
课件展示:走马观花 自愧弗如 声泪俱下 不以为然 过犹不及 赴汤蹈火
学生齐读后思考:这些画横线的字的主要意思是什么?
(走:跑。弗:不。俱:都。然:是,对。及:达到。汤:热水。)
2.课本“词句段运用”还有两个句子,先读一读,再和同桌一起交流句子的主要意思。
3.检查反馈,全班交流。
(1)正像数学家华罗庚说过的,科学的灵感,决不是坐等可以等来的。
(说明任何科学发明或者真理都是在不断发现问题,不断研究、探讨、解决问题中得来的。)
(2)莎士比亚说:“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像我这样对阅读如饥似渴的少年,它的功用更是不言而喻。(起到了突出中心的作用,写出了阅读的好处。)
4.在本单元的课文中,还有不少值得细品的语句,请找出来,与周围的同学交流、品味,说说这些语句的主要意思。
5.学生互相交流,教师巡视指导。
四、学习“书写提示”。
1.教师展示楷书和行书各一张,学生先说一说两种书法的区别,再读一读展示的相应的句子,说说它们的区别。学生交流。
(发现:楷书的笔画每一笔都很规范,笔画与笔画之间不互相牵连,所以,楷书写起来相对速度较慢。行书是介乎草书和楷书之间的一种字体,它不像草书那样难写难认,又不像楷书那样严谨端庄,但是,行书的连笔可以加快书写速度。)
2.学生齐读这两种书法的书写文字,全班交流。
3.展示赵孟楷书《三门记》。
(1)学生对比认识其楷书内容;
(2)学生自由讨论其楷书特点;
(3)总结。(结构严谨端庄,平正宽绰;秀丽柔美,稳健大方)。
五、学习“日积月累”。
1.学生齐读“日积月累”的句子,注意读准“变”“通”的读音。
2.学生交流句子意思,明白这些句子都是古文中的名言警句。
第一个句子出自《周易》 ,意思是:事物发展到了极点,就要发生变化;发生变化,才会使事物的发展不受阻塞;事物不受阻塞,才能不断地发展。
第二个句子出自《礼记》 ,意思是:如果能够一天新,就应保持天天新,新了还要更新。
第三个句子出自《荀子》,意思是:靛青是从蓝草里提炼出来的,但是颜色比蓝草更深。
第四个句子出自《淮南子》,意思是:如果对人民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人的制度;如果有助于事情的成功,就不必沿袭旧的规矩。
(学生在交流句子意思时,只要大致说对就好。教师简单介绍出处及作品情况。)
3.你还积累了哪些名言警句?全班交流。
◇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时危见臣节,世乱识忠良。
4.结合实际,学生谈谈事物是不断变化的,变化才是永恒的规律。
六、小结。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课外阅读的循序渐进性,学习名著要多读多练多思考,同时积累了有关变通的名言警句。同学们要将之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好好学习,为自己的理想而努力奋斗。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第 六 单 元
回忆往事
教学目标
1.了解活动主题,制订和交流活动计划。
2.用多种形式表达对老师、同学和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并立下美好的志向。
3.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及处理信息的能力。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谈话导入。
1.教师:六年间,我们聆听着老师的教诲,与同学一起学习、劳动、游戏,共同度过了快乐的小学生活。今天就让我们的思绪尽情驰骋,从记忆中搜寻最让你感动的情景,重拾当初的感觉。这次的综合性学习,就让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难忘的小学生活。
2.播放歌曲《友谊地久天长》,引导学生回忆六年来在校园与老师和同学相处的点点滴滴。听完这首歌你有什么感受?
3.导读:六年的时光,最大的变化就是你们成长了,一路走来,我们留下了许多足迹,如何把这些足迹记录下来呢?让我们读读课本给我们的活动建议吧。
二、了解本次活动的主要内容。
1.畅谈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写难忘的人和事。
3.阅读材料里的文章。
4.制作班级纪念册。
三、合作讨论,制订活动计划。
1.教师引语:在进行综合性学习活动之前,要做好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那就是制订活动计划。在制订计划时有哪些要求?
2.学生汇报制订活动计划的要求。教师强调:
(1)自由组成小组。
(2)讨论活动内容。
(3)制订活动计划。
(4)活动计划包括:活动时间、活动内容、参加人员、分工情况等。
(5)活动成果展示。
3.指名反馈。
(1)说一说自己的成长故事。
(2)写一写自己难忘的人和事。
4.小结:母校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在这里结下了深厚的感情,小学时光匆匆而过, 在即将毕业之际,同学们一定想把美好的小学生活留在记忆里,那就让我们设计一本成长纪念册吧!
四、明确方向。
1.成长的故事可以是哪些事呢?
2.教师小结:只要是发生在你们成长阶段的事情都可以,例如:
第一次……
学会了……
高兴的或难过的事……
五、群策群力。
组织学生认真阅读本次实践活动的提示语,共同讨论策划:
1.纪念册的内容可以有哪些?在纸上写出你想好的内容。(主要包括“成长的足迹”)
2.张贴学生写好的内容,集体分类整理。
3.不同的内容应该收集哪些材料?发挥每一个同学的聪明才智,确定栏目。
“成长的足迹”包括以下栏目:
(1)我们的骄傲:获奖证书、成绩单、来自学校和老师的肯定及表扬信等。
(2)精彩的瞬间:学校生活的照片、师生或同学之间的合影等。
(3)我们的佳作:优秀习作、书法作品、美术作品等。
4.制作成长纪念册:关键在于计划要周密,分工要明确。谁负责封面设计,谁负责哪个主题,都要事先确定。教师要即时关注情况,督促、指导学生完成。班级纪念册完成后要展示,有条件的可以打印,发给同学和家长,也可以送给曾经任教的老师。
六、学习借鉴。
1.欣赏各种形式的作品,启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2.布置作业,提示学生注意制作成长纪念册时版面的形式美。
3.鼓励学生大胆创作,教师巡视辅导。
七、课堂小结。
童年是一首美好的诗,童年是一幅美丽的画,希望我们大家珍惜彼此的友情,牢记老师的谆谆教诲,好好学习,快乐成长!
- 第二课时 -
一、谈话揭题。
1.引语:你还记得曾经教过你的老师吗?你最尊敬的老师是谁?为什么?
常言道“师恩难忘”,今天我们要读的一篇文章是著名作家刘绍棠写的一篇回忆自己启蒙老师的文章。(读课题《老师领进门》)你觉得课题的重点词应是哪个词?
2.这么赫赫有名的作家却一直念念不忘自己的启蒙老师——田老师。大家想象一下那该是一位怎样的老师?他又把作者领进了什么样的大门呢?请同学们自读课文。
二、学习《老师领进门》。
1.首先让我们认识一下田老师,看看他是一个怎样的人。可以直接用课文中的词语,也可以自己概括。
(小结:口才好,文笔好;桃李满门;善讲故事;谦虚;很有教学方法。)
2.田老师把“我”领进了什么门?
(启发引导:文中的“我”是一位作家,可见田老师把“我”领进的是文学创作之门。)
3.你对文末的“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插柳之恩,终身难忘”这句话怎样理解?
(作者用格言式的语句,说明了教育对人的巨大影响,感谢老师对自己的启蒙教育。)
4.能说说你的启蒙老师吗?
三、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
1.导语:不同的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方式不同,接下来我们来学习《作文上的红双圈》,看看这位老师的关爱是什么样子的,又对作者产生了什么影响。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2.这篇课文作者讲述了自己学生时代在一次征文比赛中获得了成功,作文《补考》被老师打了九十八个红双圈,后陆续在多家刊物刊载。在这次成功的激励下,作者走上了文学创作道路,并最终成为一名作家。文章选材独具匠心,以小见大,九十八个红双圈代表着老师对自己人生道路的引领,结尾直抒胸臆,表达自己对老师和母校的感激之情。
3.快速读课文,边读边想:“红双圈”给“我”这一生带来了怎样的影响?
4.指名反馈。(“我”在红双圈的鼓励下,走上了文学创作的道路,最终成为作家。)
5.品读不平凡的“红双圈”。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画满红双圈的作文有着一段怎样不平凡的经历?
(校园报栏—县办刊物—扬州地区刊物—上海某出版社正式刊物)
6.品读作者的“感恩之情”。
(1)作者在写作方面获得如此大的成就,你觉得这里面有谁的功劳?
(提示:母校创设征文比赛,让作者崭露头角——老师的九十八个红双圈给了作者鼓励——父亲的鼓励——作者不断“折腾”)
(2)“挂在我生命之树上的红双圈” 该如何理解?
(提示:“红双圈”指的是他人对“我”的鼓励和认可,在人生之路上,作者多次遇到了这样的鼓励。)
(3)联系实际,你的生命之树上是否也有令你记忆深刻的“红双圈”?
(提示:红双圈可以是“跑道上的加油呐喊”,可以是“课堂上的掌声”,还可以是“做了一件好事后的微笑”。)
教学反思
学完本课,孩子们都能回忆起从小到大与老师的点点滴滴,都饱含深情地表达了对老师的感激之情,对母校的依依不舍之情。这些都是孩子们真实的情感流露。
依依惜别
教学目标
1.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组织策划能力。
3.指导学生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4.指导学生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5.通过读“阅读材料”中的文章,感受作者对小学生活的深厚感情,学习作者是怎样表达这种感情的。
教学过程
- 第一课时 -
一、阅读“活动建议”,了解活动内容。
1.教师:以“难忘小学生活”为主题的综合活动,把我们带进了对过去的美好回忆中。我们就要毕业分离了,此时此刻,我们可以做些什么来表达我们的依依惜别之情呢?
2.学生自由阅读“活动建议”。
3.点名反馈,教师归纳。
(1)为老师和同学写临别赠言。
(2)策划并举办一场毕业联欢会。
二、谈话导入。
1.教师:你们观看过哪些晚会?都有哪些节目呢?
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同学们马上就要毕业了,我们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吧!可以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也可以以年级为单位进行,无论是哪种规模的联欢会,事先都要进行周密的安排。那么怎样策划一场毕业联欢会?
三、小组交流,选定联欢会的内容。
1.教师:你们喜欢什么样的节目呢?
2.点名说一说。
3.教师小结:节目的类型很多,小品、歌舞、话剧都可以,关键是节目的题材要新颖独特,内容要健康,形式要多样。
4.小组讨论,制作节目单。
四、讨论制订联欢会的方案。
1.引导学生讨论:联欢会的方案应包括哪些部分?
点名反馈:联欢会的名称、目的、时间、地点、活动准备、流程。
2.教师:活动的准备要做些什么呢?
点名反馈:选好主题、选定节目、撰写主持人台词、布置会场、购买联欢会需要的物品、编排节目单、写活动方案等。
3.引导学生对这些准备工作进行分工。
4.公布分工结果。
五、活动总结。
通过这次活动,你有何感受?
作业布置:写一封信,把你想对母校和老师说的话写下来,诉说自己的心声。
六、写临别赠言。
1.教师:同学们,天下没有不散的筵席,如今我们也将别离,我们可以给老师和同学写写临别赠言来抒发这种不舍之情。
2.师生谈话,拓展思维。
(1)教师:你觉得我们可以表达对老师的什么感情?
点名反馈:表达对老师的感激、依恋、赞扬、祝福。
(2)可以给同学写些什么?
点名反馈:可以写回忆、鼓励、祝福、建议……
(3)学生独立思考写给老师、同学的赠言。
(4)集体反馈并评议。
3.交流欣赏,互相借鉴。
4.课堂小结。
同学们,老师感受到了你们笔下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饱含着对老师的真挚感情和对同学的依依惜别之情。
5.布置作业:把给老师或同学的赠言抄写到书签上,送给老师或同学。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 第二课时 -
一、激情引入,明确主题。
人们常常用红烛、园丁、绿叶、春蚕等来比喻老师。的确,在这六年的时间里,是老师一路陪伴着我们,是老师教会我们怎样学习、生活,老师是我们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期盼我们快乐成长。在即将毕业之际,让我们为母校和老师写一封信。首先,我们先看一看“阅读材料”中的《给老师的一封信》,看看作者在给老师的信中都说了些什么。
二、阅读《给老师的一封信》。
1.了解书信的格式。
大家知道书信的格式吗?
(开头写称呼,并且要顶格写,写上冒号;接下来写正文,也就是信的主要内容;然后写祝福语;最后,在右下角署名和写日期<要分行写>,日期一定是写在最后的。)
2.自由朗读文章。
怎样理解“您笑着用温暖的大手握住我的小手,把我带到座位上”?
(明确:老师和蔼可亲,老师把“我”领进教室,领到座位上,也领进了知识的大门。受到老师的启发教育,“我”从此遨游在知识的海洋中。)
3.谈话激趣,激发写作欲望。
同学们,打开我们记忆的大门,回顾小学生活,浮现在脑海的是老师讲课的身影,是你获得成绩时那鼓励的微笑,是你犯错时那严厉的目光。老师把自己的微笑化成阳光,把自己的心血化成雨露,让一棵棵桃李在阳光雨露的滋润下茁壮成长。而当桃李芬芳的时候,我们的老师也鬓发如霜雪。此时,你的心头一定涌起了一种感恩的情怀。请写一位老师给你带来温暖的一个片段。
三、阅读《把握自己,把握美好未来》。
1.了解演讲的特点。(演讲稿的开头要有称呼,以引起演讲对象的注意,要使用尊称,这样显得礼貌、庄重;演讲稿内容要以情感人,激发共鸣;演讲稿人称上多使用第一人称“我们”,可以拉近与听众的距离,增强说服力。)
2.朗读这篇演讲稿,了解其主要写了什么内容。(列举网络带给青少年的不良影响,呼吁“科学、文明地使用网络”。)
四、阅读《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1.激情导入:我们经常说青少年是“花季少年”“花季少女”,青少年阶段是“花样年华”“花季雨季”。因为青少年时期是最美好的时期,它意味着希望,象征着未来,代表着正在生长的蓬勃力量,它值得我们为之歌唱,一位诗人以豪迈的激情为他们创作了一首诗,现在就让我们来学习这首《我为少男少女们歌唱》。
2.朗读诗歌。
指导朗读:本诗歌的感情基调是奔放快乐、积极向上,对这类诗歌应该怎么朗读呢?
(明确:语速稍快,语调适当高亢一点,尤其是排比句,要读得有气势一些。)
3.诗歌解读。
(1)第一小节:本小节采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列举了哪些事物?这些事物有什么共同点?
(修辞手法:排比。事物:“早晨”“希望”“属于未来的事物”“正在生长的力量”。共同点:积极向上,给人希望。)
(2)第二小节:这一节有一句与第一节相照应,是哪一句呢?
(明确:“飞到年轻人的心中”。)
(3)第三小节中的“微风” 和“阳光”代表着什么?
(明确:诗人把自己比喻成“小草”,“快乐或者好的思想”曾使小草“颤抖”过,也就是说诗人受到过“快乐或者好的思想”的感染和鼓舞。诗人也希望这些“快乐或者好的思想”传播开来,像和煦的春风吹拂少男少女们的心灵,像温暖的阳光照耀着少男少女们,使他们意志坚定,奋发向上,充满活力。由此可见这里的“微风”和“阳光”代表着“快乐或者好的思想”。)
(4)第四小节中诗人将忧伤抛下,变得年轻,充满梦想,诗人写自己在新事物、新思想的熏陶下的变化,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本节是第三小节诗意的进一步深化,诗人写他为“少男少女们歌唱”把忧伤抛在了一边,变得年轻了,对生活又充满了“梦想”和“渴望”。这里暗含诗人自己现在与过去的对比。诗人在去解放区以前,思想和创作低沉、压抑,虽然写出了一些好作品,但是未能给人积极向上的勇气。来到延安之后,诗人重新弹奏起生活的琴弦,“又”字说明诗人的“梦想”和“渴望”曾一度消失,但现在的诗人重拾了它们,同时进一步歌颂了新事物、新思想。)
4. 作业布置:十二三岁的你,正值花季人生,结合自己的生活和学习这首诗后的感受,以“青春的梦想”为题写一篇文章或小诗。
古诗词诵读
文本分析
《采薇》 出自《诗经· 小雅》, 课本中选取的是第六章。这是一首戍
卒返乡诗, 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
《送元二使安西》 是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是王维。这首诗前两句写
景, 交代送别的时间、 地点、 环境, 后两句用举杯劝酒来表达深沉的惜别之情。
《春夜喜雨》 是一首五言律诗, 是杜甫在成都所作的名篇之一。诗
人细致地描绘了春夜的雨景, 表达了对春雨来得及时的喜悦心情。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是韩愈写给水部员外郎张籍的一首描写
和赞美早春美景的七言绝句。
《江上渔者》 是范仲淹的一首五言绝句。诗中饱含了诗人对渔民的
关切与同情, 也表达了诗人对“但爱鲈鱼美” 的江上人的规劝之意。
《泊船瓜洲》 是一首七言绝句, 作者是王安石。这是一首著名的抒
情小诗, 抒发了诗人眺望江南、 思念家乡的深切感情。
《游园不值》 是叶绍翁的一首七言绝句。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
的所见所感, 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是王观的一首送别词。词中以活泼的
笔调、 巧妙的比喻、 俏皮的语言, 表达了诗人送别友人鲍浩然时的心绪。
《浣溪沙》 是一首触景生情, 蕴含人生哲理的词, 体现了苏轼热爱
生活、 乐观旷达的人生态度。
《清平乐》 这首词的作者是黄庭坚。词中以清新细腻的语言, 表现
了词人对美好春光的珍惜与热爱, 抒写了他对美好事物的执着和追求。
教学目标
1.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诗词。
2. 借助注释, 展开想象, 读懂诗词, 体会诗词描绘的意境。
3. 感知诗词的内容, 体会诗词表达的感情。
4. 赏析诗词的语言, 体会借景抒情、 情景交融等写法的妙处, 并学
会运用。
5. 学习古诗词, 感受我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诗词;读懂诗词, 体会诗词描绘的意境。
教学难点:感知诗词的内容,体会诗词表达的感情;赏析诗词的语言, 学习写法。
课时安排机动
1 采薇(节选)
1.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借助注释把握诗意, 体会诗歌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导语:我国是一个诗歌的国度, 自古以来诗歌便是我国重要的文学形式之一。我们常常说的“唐诗宋词元曲”, 其实就是指诗词曲这三种文学形式的巅峰时期分别在唐朝、宋朝、 元朝。细心的同学可能会问, 诗歌起源于哪个朝代?最早的诗人是谁?今天我们就一起学习品味《采薇》 中的一个经典片段, 来感受我国最早的诗歌的魅力。(教师板书诗题:采薇。)
1. 引导学生了解《诗经》。
预设:教师出示《诗经》 简介, 学生齐读, 抓住重点。
《诗经》 是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它收集了从西周初期至春秋中叶大约 500年间的诗歌 305 篇。先秦称为《诗》, 或取其整数称《诗三百》。西汉时被尊为儒
家经典, 始称《诗经》, 并沿用至今。《诗经》 所录, 均为曾经入乐的歌词, 其作者绝大部分已经无法考证。《诗经》 的体例是按照音乐性质的不同来划分的,分为风、 雅、 颂三类。
风, 是不同地区的地方音乐, 共 160 篇。其中大部分是民歌。
雅, 是宫廷宴享或朝会时的乐歌, 按音乐的不同又分为《大雅》 31 篇,《小雅》 74 篇。
颂, 是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词, 内容多歌颂祖先功业。
2. 释题。
了解“薇”:薇菜, 植物名, 花紫红色, 结长扁荚, 其中有五六颗种子, 可吃。
二、 多样读诗, 感悟诗韵
1. 学生自由诵读, 注意读准字音。
◆需要注意的字音:雨(yù)(这里用作动词) 霏(fēi)
◆读准多音字的音:行(xínɡ)道迟迟 载(zài) 渴载(zài) 饥
2. 教师范读, 学生把握节奏。
节奏示例: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3. 指名读, 读准字音, 读对节奏。师生共同评价。
4. 学生齐读, 在读中感悟诗歌的韵味。
三、 研读诗句, 精读感悟
过渡:通过朗读, 我们感受到了《诗经》 这部最古老的诗歌总集的韵律美。
如果我们能读懂诗句内容, 就能穿越时空, 欣赏诗歌中的美景, 感受诗歌中的人物的心情了。
1. 学生自读自悟,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1) 结合注释, 再读古诗。把读懂的诗句讲给同桌听。
(2) 分组讨论不理解的诗句, 教师相机点拨。
译文示例:回想当初出征时, 杨柳依依随风吹;如今回来路途中, 大雪纷纷满天飞。道路泥泞难行走, 又渴又饥真劳累。满心伤感满腔悲,我的哀痛没有人能够体会!
(3)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诗句描绘的景象。
预设:教师引导学生大胆想象, 提示学生在表述时可以使用这样的句式:读这句诗, 我仿佛看到了这样的情景:_______________。
2. 师生合作品读诗句, 体会情感。
●昔我往矣, 杨柳依依。
(1) 这是什么季节?(春天。) 从哪里看出来的?(“杨柳依依。”)“依依”写出了杨柳怎样的特点?(写出了柳枝的婀娜姿态。)
(2) 在这如诗如画的景色中, “我” 去了哪里?
预设:教师补充介绍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
《采薇》 是一首戍卒返乡诗, 唱出从军将士的艰辛生活和思归的情怀。这八句诗抒写了征夫当年出征和此时生还这两种特定时刻的景物和情怀。
明确:“昔” 字表明这是征夫回想当年出征的情景, 所以“我” 去了战场。
(3) 此时, “我” 的心情如何?(依依不舍。) 从哪里体会到的?(从“杨柳依依”中体会到的, 在古代有离别之时折柳送别的做法。)
●今我来思, 雨雪霏霏。
345
(1) 这两句诗描绘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象?(征夫归来时的景象。) 从哪里看出来的?(“今”。)
(2) 你看到了一幅怎样的画面?(征夫归来的路途中大雪纷纷满天飞。)
(3)“雨雪霏霏” 是单纯写景吗?(不是。) 你从中感受到了什么?(感受
到征夫在征程中经受了许多磨难, 还感受到征夫在返家时满怀哀伤悲愤的心情。)
●行道迟迟, 载渴载饥。
(1) 这两句诗描绘了怎样的情景?(描绘的是征夫在漫漫的归途中遭遇险阻, 行路艰难;再加上行囊匮乏, 又渴又饥, 更是雪上加霜。)
(2) 此时, “我” 的心情如何?(眼前的困境又加深了“我” 的忧伤。)
●我心伤悲, 莫知我哀!
(1) 这两句诗中哪个词语点明了“我” 的心情?(“伤悲”。)
(2) 你怎样理解这种心情?(征夫在经历九死一生之后在漫天飞雪中返回故乡, 无尽的相思和沉重的焦虑萦绕在心头,归途中的饥渴让他倍感孤独和伤感。)
四、 总结全诗, 背诵积累
1. 教师总结。
小结:《采薇》 是《诗经· 小雅》 中的名篇, 表现了征夫在离乡出征的岁月里的艰苦生活和内心伤痛, 字里行间流露出对战争的不满和对故乡的思念。读罢诗句, 我们仿佛看见一个身心憔悴的戍卒, 冒着大雪, 沿着泥泞的小路慢腾腾地
走向画面深处, 走向大雪浓重的远方, 只给我们留下了一个孤独的背影, 一声幽怨的叹息。
2. 学生背诵古诗, 激发学习《诗经》 中经典篇目的兴趣。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2 送元二使安西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古诗。
2.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含义, 进而把握古诗大意。
3. 理解诗句, 想象画面, 体会诗歌的意境, 感悟诗歌表达的情感。
一、 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 欣赏歌曲《送别》, 激起学生学习送别诗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 听完了《送别》 这首歌, 你们是否感受到友情的珍贵?是否感受到与友人分别时的依依不舍?(学生自由发言。)其实, 友情是每个人心中永远的歌。在古人眼里, 友情是江上一叶舟, 友情是月 夜独登楼, 友情是庭深小径幽……那么, 在诗人王维眼里, 友情是什么?与好友元二分别时他的感受如何呢?
2. 导入新课, 学生齐读诗题。
过渡:今天, 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首脍炙人口的送别诗, 随诗人王维一起去阳关送别友人。(板书:送元二使安西。)
二、 初读古诗, 理解诗意
1. 理解诗题, 了解作者和写作背景。
(1) 理解诗题的含义。明确:送, 送别。元二, 名元常, 在兄弟中排行老二,是王维的朋友。使, 出使。安西, 指唐代安西都护府, 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附近。送元二使安西, 即送别好朋友元二出使安西。
(2) 指名说一说王维的相关知识。
(3) 介绍背景知识。
明确:此诗是王维送朋友元二去西北边疆时作的诗, 诗题又名“赠别”, 后有乐人谱曲, 名为“阳关三叠”, 又名“渭城曲”。它大约作于安史之乱前。这位姓元的友人是奉朝廷的使命前往安西的。唐代从长安往西去的, 多在渭城送别。
2. 读准字音, 理解重点字词。
(1) 这首诗中有两个多音字, 在朗读时要注意结合诗句读准字音。
[朝(zhāo) 雨、 更(ɡènɡ)]
(2) 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诗中的重点字词。
预设:这首诗中的“浥” 和“尽” 较难理解, 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重点理解。
明确:浥, 湿润, 沾湿。尽, 喝完, 喝尽。
3. 反复朗读, 读出诗味。
(1) 学生先自读古诗, 再听音频, 对照比较, 师生共同评议。
(2) 根据评议的结果划分节奏。
明确朗读节奏: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3) 带着节奏朗读古诗,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古诗表达的情感。
(4) 学生分组朗读古诗, 看谁读得又正确又有节奏、 有韵味。
4. 再读古诗, 理解诗意。
明确:渭城早上的雨湿润了道路上的尘埃, 旅店外的绿柳被雨水冲洗得焕然一新。请你再喝完一杯酒, 等你西行出了阳关就再也没有一个交情深厚的老朋友了。
三、 品读赏析, 感悟诗情
1. 品析“渭城朝雨浥轻尘, 客舍青青柳色新”, 感受送别景。
(1) 学生自读自悟, 小组交流。
预设:宋代大诗人苏轼说:“味摩诘之诗, 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 画中有诗。” 引导学生读一读这两句诗, 说一说脑海中浮现出一幅怎样的画面。
(2) 学生思考后交流。
明确:清晨一场小雨润湿尘土, 尘土不再飞扬, 到处是那么干净、 清爽, 空气是那么清新, 天地是那么明朗。客舍外的一棵棵青翠的柳树经过雨水的冲洗,绿得更加亮了,直晃人的眼。
过渡:渭城的景色真美啊!这样的良辰美景正适合王维和好友愉快地游玩,可他们却没有机会再赏美景, 因为好友就要远去安西, 王维的心中不免惆怅、难舍, 景越优美, 情越伤感。渭城里的景物众多, 王维在这里为什么偏偏选了“柳”这一景物呢?
(3) 学生齐读这两句诗, 体会写“柳” 的作用。
(4) 教师介绍古代折柳送行的习俗。
明确:古代有折柳送行的习俗, 来到送别的地方, 折下柳枝送给行人, 表示折柳赠别。从汉魏到隋唐, 这一习俗相沿下来。所以,古人看到柳就会产生离别之意。非常巧的是, 柳树的“柳” 跟“留下来” 的“留” 字音相近, 表示停留的意思。可见, 诗人王维把柳写得如此美, 透露了其对好友的留恋之情。
(5) 教师小结前两句诗的作用。
小结:首句点明送别的地点、 时间、 天气, 暗中酝酿送别的气氛。次句紧承首句, 为送别布景设色。这两句诗勾勒了一幅色调清新明朗的图景,为送别提供了典型的自然环境。
2. 品析“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体会送别情。
过渡:在渭城早上的美景中, 王维是怎样送别元二的?
(1) 齐读这两句诗, 想象画面。
①指名说说自己读诗句后想象到的画面。
②教师出示课本上的插图, 引导学生思考:你感受到什么?从哪儿感受到的?
(2) 引导学生了解路途遥远, 体会诗人的担忧。
预设:安西距渭城路途遥远, 一路上交通不便, 元二孤身前往安西, 远离朋友, 举目无亲, 作为朋友, 王维的心中一定充满牵挂和担忧。
(3) 教师创设情景导读, 引导学生体会依依不舍之情。
师:朋友, 还记得我们一起饮酒赋诗, 纵马驰骋的快乐时光吗?可现在, 我们就要分别了, 怎不让人伤感呢?来, 再饮一杯酒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朋友, 你这一去, 路途遥远, 千山万水、 千难万险都在等着你, 你要保重啊。来, 再饮一杯酒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朋友, 我真舍不得你啊, 出了阳关, 谁陪你喝酒?谁陪你聊天?来, 再饮一杯酒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 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朋友, 送君千里, 终须一别, 我们就此分别吧。祝你马到成功, 早日凯旋。来, 再饮一杯酒吧!(生: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师:据史料记载, 王维在元二离开五年后就病逝了, 在这期间, 王维和元二是否重逢过, 我们不得而知。现在, 你理解了王维的依依不舍之情了吗?
(4) 重点探究:这两句诗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表达效果?
明确:这两句诗运用了虚实结合的表现手法。“劝君更尽一杯酒” 是眼前之景, “西出阳关无故人” 是诗人想象元二西出阳关后无朋友做伴的情景,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打破了时间和空间的界线, 扩大了古诗的内涵。
(5) 教师小结后两句诗的作用。
小结:这两句诗由写景转入送别, 诗人既不刻画饮酒的场面, 也不直抒离情别绪, 而是别具匠心地借酒筵将尽、分手在即时的劝酒来表达诗人对友人的留恋、关切,也是劝慰友人旅途珍重、 一路顺风。一个“更” 字表明酒已劝了多次、 饮
了多杯, 写出了诗人的盛情, 同时也流露出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以及分别时的依依惜别之情。
四、 熟读成诵, 吟出诗韵
1. 师生共唱《阳关三叠》, 感受曲中深情。
2. 再读古诗, 背诵古诗, 读出渭城景色的清新明朗和诗人与元二的依依惜别之情。
3 春夜喜雨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感受古诗的韵律美, 背诵这首诗。
2. 运用掌握的方法理解诗句的意思;以字的品析为切入点, 抓住古人讲究炼字的特点, 体味诗词推敲字句的妙处。
3. 领略古诗描绘的意境, 体会诗人表达的情感, 感悟杜甫忧国忧民的情怀。一、 导入新课,了解作者
1. 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导语:如果把我国古代的诗人比作夜空中的点点繁星, 杜甫必将是其中一颗耀眼的明星。现在, 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春夜喜雨》。
2. 关于杜甫, 你知道些什么?
预设:六年级的学生对较出名的诗人都有了一定的了解, 教师在此处引导学生回顾有关诗人杜甫的知识, 一方面能检验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情况,另一方面也能锻炼学生的归纳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 了解背景知识。
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二年(761) 春。杜甫在经历一段时间的流离转徙的生活后,终因陕西旱灾而来到四川成都定居, 开始了在蜀中的一段较为安定的生活。作此诗时, 他已在成都草堂定居两年。他亲自耕作, 种菜养花, 与农民交往,对春雨的感情很深,因而写下了这首描写春夜降雨、 润泽万物的美景的诗作。
二、 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 读古诗的题目, 理解诗题。
预设:教师可以先引导学生思考以下两个问题:(1) 读了诗题, 你获得了哪些信息?(2) 从诗题中你感受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然后引导学生抓住诗题中的关键字“喜” 来理解其含义。
明确:“春夜喜雨”一方面点明了诗人写诗的时间(春夜)、 描写的对象(雨),
另一方面奠定了这首诗的情感基调(喜)。
2. 练习朗读古诗。
(1) 学生自由读诗, 读正确、 读通顺。教师相机点拨。
教师点拨: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随风/潜(qián)入夜, 润(rùn)
物/细无声。野径(jìnɡ) /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 花重(zhònɡ)
/锦官城。
(2) 指名读诗, 师生共同评价。
预设:正确地朗读古诗, 是学习古诗的第一步, 但仅仅这样是远远不够的。
古诗的语言是高度凝练的, 虽然只有寥寥数字, 但其中的丰富内涵却不是三言两语就可以说清楚的, 诗人的内心世界更不是我们轻易可以触摸到的。所以, 教师要引导学生沉下心来, 静静地读, 细细地品。
3. 齐读古诗, 感悟诗意。
预设:这首诗意境开阔, 以写景为主, 理解起来难度不大, 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注释就基本能理解诗句的意思。对于个别难理解的字词,可以在学生实在解决
不了的情况下由教师补充解释。
◆难词预设:
[知] 明白, 知道。说雨知时节, 是一种拟人化的写法。
[潜] 暗暗地, 悄悄地。这里指春雨在夜里悄悄地随风而至。
[润物] 使植物受到雨水的滋养。
[晓] 天刚亮的时候。
4. 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朗读古诗, 边读边体会诗人抒发的情感。
三、 研读诗句, 深入感悟
1. 学生齐读“好雨知时节, 当春乃发生”。
(1) 指名说说这两句诗的意思。
明确:及时的好雨像知道时节似的, 正当春天的时节就飘洒起来。
(2) 思考:为什么说这场雨是“好雨” ?从哪里可以看出它的“好” 来?
①以农谚引出理解。农谚说:“春雨贵如油。” 说明了春雨对于自然万物的重要性。
②教师结合这首诗的创作背景, 引导学生思考。
预设:结合背景资料可以理解为杜甫由于经历过旱灾, 所以更懂得雨水的可贵。
2. 指名读“随风潜入夜, 润物细无声”。
预设:教师先引导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然后重点理解“潜” 字, 说说为什么用“潜” 而不用“飘、 洒、 落” 呢?体会古诗炼字的妙处。
(1) 理解诗句的意思。
352
明确:细雨随着春风在夜晚悄悄地下着, 无声地滋润着万物。
(2) 理解“潜” 字。
预设:“潜” 的学习要与“细无声” 相结合:“潜” 说明雨很细很小, 很难让人察觉到。而且“潜” 有“偷偷地, 不想让人知道”的意思, 说明春雨不想大张旗鼓, 有心润物, 无意讨好。所以它才选择了在夜晚, 随风悄悄地来了。换成“飘、洒、 落” 等动词则显得太平淡, 达不到这种效果。
过渡:寥寥二十字, 既写出了春雨的及时与无私, 又道出了作者对这场春雨的无限赞美与喜爱。那第五和第六句诗又分别写了什么呢?
3. 指名读“野径云俱黑, 江船火独明”。
(1) 理解诗句的意思, 说一说这两句诗中描写了哪些景物, 并想象画面。
预设:这两句诗是从视觉上描绘夜雨景色, 非常具有画面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想象画面, 也可以引导学生结合课本上的插图来展开想象。
明确:诗句的意思:田野与天空一片昏黑, 唯有江边停泊的小船上透出明亮的灯光。
描写的景物:“野径”“云”“江船”“火”。
(2) 这两句诗写景有什么特点?
预设:引导学生从诗句中找出表明景物特点的字词——“黑” 和“明”, 这里运用了对比(衬托) 的手法, 给人以强烈的美感。
4. 学生齐读“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预设:教师首先要引导学生读懂诗句, 明白诗句的意思;其次要让学生明白这两句诗不是写实, 而是诗人的猜想;最后重点理解“重”字, 进一步体会古诗炼字的妙处。
(1) 指名说说诗句的意思。
明确:等天亮的时候, 那潮湿的泥土上一定满是红色的花瓣, 成都的大街小巷必将是万紫千红的景象。
(2) 诗人为什么会产生“花重锦官城” 的猜想?
预设:引导学生紧扣诗题中的“喜” 字来理解诗人产生“花重锦官城” 的猜想的原因。“喜” 表明这“好雨” 来得及时, 况且“好雨”下了整整一夜, 万物都得到了滋润, 就会繁茂地滋长起来, 最能代表春色的花, 就会更加生机勃勃,而显得“重” 了。
(3) 体会“重” 字好在哪里。
明确:“重” 字准确地写出了经受春雨一夜滋润之后, 锦官城内花朵红艳欲滴、 饱含生机的情态, 寄寓了诗人对春雨的盛赞之情。
四、 感悟情感, 背诵积累
1. 见诗如见面, 诗是诗人真实情感的表达。今天我们不仅读懂了一首诗, 也读懂了一位诗人——杜甫。在你的心目中, 他是一位怎样的诗人?
预设:学生自由发言。教师提示:杜甫同情人民, 他创作的诗歌始终贯穿着忧国忧民的主线, 他的诗多以普通百姓为主角, 具有丰富的社会内容和强烈的时代色彩,真实地反映了一段历史, 被称为“诗史”。
2. 了解了这些, 我们就能更好地理解为什么一场春雨会让杜甫如此欣喜若狂。因为这场春雨带给诗人的是无限的希望,他希望风调雨顺, 国泰民安。杜甫表面上是因雨而喜, 实际上是为民而喜, 大家说对吗?让我们带着欣喜之情再来读这首诗。
预设:学生练习朗读, 把杜甫对春雨的喜爱、 赞美之情读出来。
3. 教师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同桌相互检查。
师:读书百遍, 熟读成诵, 是学习语文最有效的方法之一。读读、 背背、 想想, 细细地体会, 这样, 古典诗文将会在大家纯真的心灵上留下深深的烙印,丰富大家的语言积累。
4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1. 了解有关韩愈的文学常识;朗读、 背诵全诗。
2. 反复诵读, 把握诗歌主旨, 体会本诗立意行文、 遣词造句的独到之处。3. 领悟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品味诗歌意境, 提高审美情趣。
一、 激趣导入, 简介作者
1. 引导学生回顾学习过的描写春天的诗句,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导语:同学们, 我们以前学过不少歌咏春天的诗句, 还记得吗?(学生回忆,自由表达。) 看来大家对这些诗句都记忆犹新。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首歌咏春天景物的诗歌——《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2. 读诗题, 你从诗题中获得了哪些信息?
明确:“早春” 二字点明了季节;“呈” 表明诗人写这首诗是送人的, 并且交代了呈送的对象——水部员外郎张籍。张籍在同族兄弟中排行第十八,故称张十八。
3. 简介作者。
韩愈(768—824) 字退之,河南河阳(今孟州市) 人。唐代文学家、 哲学家, “古文运动” 的倡导者。祖籍昌黎, 世称韩昌黎;晚年任吏部侍郎, 又称韩吏部;谥号“文”, 又称韩文公。韩愈为“唐宋八大家” 之首, 与柳宗元并称“韩柳”。其诗力求新奇, 有时流于险怪, 对宋诗影响颇大。有《昌黎先生集》。4.教师引导学生了解这首诗的背景知识。
二、 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 教师范读, 领读全诗, 学生把握节奏。
节奏示例: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最是/一年/春好处, 绝胜/烟柳/满皇都。
2. 学生自由朗读, 齐读全诗。
3. 学生结合课本注释自学古诗, 理解诗句的大意。
译文示例:长安街头蒙蒙的细雨润滑如酥, 草色远远望去一片淡青, 走近却看不到绿意。早春的景色是一年中最美的, 远胜过晚春的满城烟柳。
4. 作者是怎样写早春景色的?
预设:首先明确写法——运用对比的手法;其次分析写法的具体运用——这首诗咏早春, 诗人抓住了早春的景色特点, 将早春的草色与春末的满城烟柳进行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早春的喜爱之情, 给读者带来了无穷的美感和趣味。
三、 重点研读, 赏析诗句
1. 研读“天街小雨润如酥”。
(1)“天街小雨” 有何特点?(滋润细腻。) 诗人是怎样表现出这一特点的?(运用新颖、传神的比喻, “润如酥” 把小雨比作酥油, 生动地表现了其滋润细腻的特点。)
(2) 这句诗中的“润” 字用得很好, 为什么?
明确:一个“润” 字, 写出了蒙蒙的细雨雨丝的轻细和柔和。“润” 有滋润的意思, 又有无声的隐含意思, 表现出了在草色呈现之前,雨滋润小草而不被众人发现的原因。
2. 研读“草色遥看近却无”。
(1) 学生朗读诗句, 展开想象, 感受早春的小草的特点。
(2) 怎样理解这句诗?
明确:以远看似有, 近看却无, 描绘出了早春的小草沾雨后的朦胧景象;也
写出了春草刚刚发芽时若有若无、 稀疏矮小的特点。
3. 研读“最是一年春好处”。
朗读诗句, 体会诗人的情感。
明确:这句诗直抒胸臆, 赞美了早春的小雨和草色是一年春光中最美好的东西。
4. 研读“绝胜烟柳满皇都”。
(1) 这句诗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暮春时节。) 从哪里看出来的?(一个“满”字写出了烟柳生长旺盛的特点, 这是暮春时节才有的景致。)
(2) 怎样理解“绝胜” ?
预设:学生结合注释能理解“绝胜” 是远远胜过的意思, 诗人说早春“草色遥看近却无” 的景色绝胜暮春“烟柳满皇都” 的景致, 用对比的手法表达了对早春的赞美之情。
四、 朗读悟情, 背诵积累
1. 学生练习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体会古诗表达的情感。
预设:这首小诗, 诗人只用寥寥数语就将常见的“小雨” 和“草色” 描绘为远胜于暮春时节的“烟柳满皇都” 的绝妙景致。刻画细腻,语言优美, 构思新颖,给人以早春时节湿润、舒适和清新之美感, 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热爱和赞美之情。
2. 背诵古诗。
5 江上渔者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 理解诗句的意思, 体会渔民的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3. 结合实际生活, 展开丰富的想象, 想象古诗描绘的景色,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一、 回顾旧知, 导入新课
引导学生回顾《锄禾》 一诗, 引出新课。
导语:同学们, 大家对《锄禾》 这首古诗还有印象吗?谁能背一背?(学生背诵, 教师出示原诗:锄禾日当午, 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读了这首诗, 大家有什么感受呢?(学生自由发言。) 的确, 这首诗生动地表现了农民不避严寒酷暑、 雨雪风霜, 终年辛勤劳动的生活,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了农民的艰辛以及粮食的来之不易。今天, 我们将再学习一首表现劳动人民艰苦生活的古诗。(教师板书诗题:江上渔者。)
二、 理解诗题, 初步感知
1. 读诗题, 理解诗题。
明确:“江上” 点明了地点,“渔者” 即打鱼的人, 合起来就是“在江上打鱼的人” 的意思。
2. 简介作者。
范仲淹 (989—1052) 字希文,苏州南城人。北宋著名政治家、 思想家、军事家和文学家, 喜好弹琴、 读书, 擅长创作诗词、 散文。有《范文正公文集》传世, 其《岳阳楼记》 中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为后世所传诵。
3.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4. 教师范读, 提示易读错的字音, 引导学生把握诗歌节奏。
示例:江上/往来人, 但爱/鲈(lú ) 鱼美。君看/一叶舟, 出没(mò ) /风波里。
5. 指名朗读诗歌。
预设:指名朗读诗歌, 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如果有读错的地方, 帮忙指正。
三、 合作探究, 理解诗句
1. 解词连句知大意。
过渡:我们读古诗, 不但要会读, 而且要理解诗句的意思。下面请同学们再次仔细地读读诗句, 根据老师补充的注释想想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把不理解的字词圈画出来, 可以和同学交流, 也可以向老师请教。
(1) 教师出示补充注释。
[往来] 来来往往。[但] 只。[美] 鲜美。
[一叶舟] 像树叶一样的小船。[出没] 一会儿看得见, 一会儿看不见。
[风波] 风浪。
(2) 学生自由朗读诗句, 借助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
(3) 学生分组交流不理解的字词, 说一说诗歌的主要意思。
示例:江上来来往往饮酒作乐的人们, 只知道喜爱品尝味道鲜美的鲈鱼。但是请你们看一看可怜的打鱼人吧, 他正驾着像一片树叶一样的小船,在波峰浪谷中出出进进, 飘摇不定。
2. 引导学生自由抒发自己对渔民的感受。
师:看到渔民的船一会儿被卷上浪尖, 一会儿又被打入浪谷, 你有什么感受?
生:渔民完全是为生活所迫, 才冒着船毁人亡的危险在江中打鱼的。
生:鲈鱼之美是靠渔民之苦换来的, 鲈鱼捕捉不易, 渔民的生活很艰辛。
生:世人只爱鲈鱼的鲜美, 却不怜惜打鱼人的辛苦, 这体现了世道的不公平。
3. 教师小结。
小结:种地的农民劳动很辛苦, 正所谓“谁知盘中餐, 粒粒皆辛苦”。其实江上的渔者也很辛苦, 真是“谁知盘中鱼, 条条皆辛苦”。
四、 体会情感, 背诵古诗
1.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诗歌中饱含了诗人对那些驾着一叶扁舟出没于滔滔风浪中的渔民的关切与同情, 也表达了诗人对“但爱鲈鱼美” 的江上人的规劝之意。
2. 诗人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明确:在江上和舟中两种环境、“往来” 和“出没” 两种动态、 吃鱼人和捕鱼人两种生活的强烈对比中, 表达了诗人鲜明的情感。
3.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古诗。
6 泊船瓜洲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 采用借助注释、 抓住重点词句、 利用插图、 发挥想象等方法理解诗意。
3. 体会诗人表达的思想感情, 学习表达的方法。
一、 激趣导入, 揭示诗题
1. 谈话导入。
导语:“露从今夜白, 月 是故乡明。” 离开故土的人, 总会思念自己的家乡,这是人世间最美好的情感之一。古往今来, 远离故土的游子为了排解心中的思念之苦,往往把浓浓的乡思融入一首首短小精悍的诗歌中。今天, 我们一起品读王安石的《泊船瓜洲》, 体会诗人深深的思乡情怀。
2. 出示诗题, 齐读诗题, 释题。
预设:学生结合注释可以弄明白“瓜洲” 其实是一个地名, 理解诗题的难点在“泊” 字上。“泊” 是一个多音字, 在这里是动词, 是停泊的意思, 应该读“bó”。明确:诗题的意思是“把船停泊在瓜洲”, 诗题既点明了事件, 也点明了诗人观察的立足点。
二、 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 了解作者。
王安石(102—1086) 字介甫,晚年号半山, 谥号“文”。北宋政治家、 文学家、 思想家。其诗“学杜得其瘦硬”, 擅长说理与修辞, 善用典故, 风格遒劲有力, 精辟精绝, 有情韵深婉之作,也有不少揭露时弊、 反映社会矛盾之作。他的散文雄健峭拔, 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今存《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 等。2.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注意古诗中多音字的读音。
提示:间(jiàn) 数(shù) 重(chónɡ)还(huán)
3. 引导学生把古诗读通顺, 留意节奏。
节奏示例:京口/瓜洲/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 明月 /何时/照我还。
4. 指名读, 齐读。
预设:读古诗, 我们不仅要把它读得准确、 有节奏, 还要读出感情来。
5. 引导学生说说诗句的意思。
明确:站在瓜洲渡口, 放眼南望, 京口和瓜洲之间只隔着一条长江, 我所居
住的钟山隐没在几座山峦的后面。暖和的春风又一次吹绿了江南的田野, 明月 什么时候才能照着我回到钟山下的家里?
三、 研读诗句, 感悟诗情
1. 学习“京口瓜洲一水间, 钟山只隔数重山”。
360
(1) 结合诗意弄清楚“京口”“瓜洲”“钟山” 这三个地点的位置关系。
预设:引导学生弄清楚“京口”“瓜洲”“钟山” 这三个地点的位置关系有利于学生理解古诗、 揣摩情感。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在纸上画一画,这样更容易弄清楚三者的位置关系。
明确:“瓜洲” 是诗人所处的位置, 在长江北岸;“京口” 在长江南岸, 与“瓜洲” 隔着一条江遥遥相对;“钟山” 是诗人的家乡,在长江南岸、“京口” 西面。
(2) 这两句诗哪一句是写诗人所见?诗人看见了什么?
明确:“京口瓜洲一水间” 写的是远眺所见, 诗人站在瓜洲渡口, 放眼江南,看到 “京口” 与“瓜洲” 这么近, 中间只隔一条江。
(3) 诗人由眼前所见之景想到了什么?
明确:“钟山只隔数重山” 写的是诗人由眼前所见的京口与瓜洲只隔一条江想到家乡所在的钟山只不过隔了几座大山, 也不远。
(4) 你从“一水间”“只隔” 中体会到了什么?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地图了解京口、 瓜洲、 钟山三地的实际距离并不如诗人所说的非常近, 但是在诗人的心中, 京口与瓜洲只有“一水间”,钟山与瓜洲也“只隔数重山”, 这就缩短了三地之间的心理距离, 仿佛近在咫尺。从中能体会到诗人对故乡的深切思念及归心似箭的心情。
2. 学习“春风又绿江南岸”。
(1) 如何理解“又” 字。
预设:引导学生结合诗意来感悟“又” 字中蕴含的诗人企盼早日回到故乡的情感。
(2) 引导学生说一说从“绿” 字中看到的景象。
示例:一个“绿” 字不仅使我看到了满眼的绿色, 成行的碧树、 荡漾的春水,还让我看到了各色的野花、 江南的小桥流水人家, 这是多么美丽的江南春景啊!
(3) 引导学生体会“绿” 字的妙处。
预设:教师补充介绍——传说王安石为用好这个字改动了十多次, 从“到”
“过”“入”“满” 等十多个动词中最后选定了“绿” 字。引导学生体会古诗炼字的妙处。
明确:“绿” 是“吹绿” 的意思, 是使动用法, 把春风给江南披上了绿装这一变化生动而又形象地写了出来, 给人以动的感觉, 用得绝妙。
3. 学习“明月 何时照我还”。
过渡:家乡近在咫尺, 但由于种种原因, 诗人却不能回到家乡, 这是多么难耐的情感啊!诗人远望天边的一轮明月 不由地感慨——(学生答:明月 何时照我还。)
预设:理解这句诗前, 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明月 何时照我还” 是由“春风又绿江南岸” 触动诗人的思乡情怀自然引发出来的。诗人满目新绿,想起春风
已经不止一次吹绿大江南岸, 可自己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回到久别的故乡,不觉寄情于明月 。
(1) 这句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对故乡深切的思念之情。)
(2) 引导学生说一说借写月 亮来表达思乡之情的诗句。
四、 升华情感, 背诵积累
1. 教师总结。
小结:人是故乡的美, 水是故乡的甜, 思乡之情像一首委婉而动人的诗, 令人百读不厌;又像一个甜蜜而美好的梦, 让人回味无穷。随着年龄的增长, 同学们也会离开家乡, 也会有乡愁, 到那时, 一定更能理解王安石的那种“钟山只隔
数重山” 的无可奈何的心境。
2. 熟读成诵, 再次体会诗人浓浓的思乡之情。
7 游园不值
1. 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背诵古诗。
2. 理解诗题, 借助注释理解诗意。
3. 体会古诗所描绘的意境, 感受春天的美丽景色, 受到美的熏陶。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引出诗题。
导语:春天到了, 春姑娘迈着轻轻的脚步走来了, 现在正是春暖花开、 万物复苏的季节。同学们, 你们眼中的春天, 亲身感受到的春天,或者是在书上读到的春天是什么样的?(学生自由发言。) 春天是美丽的, 是诱人的, 令人陶醉。古往今来, 有许多文人墨客用诗文来赞美春天。今天, 我们来学习其中的一首——《游园不值》。(教师板书诗题:游园不值。)
2. 学生读诗题, 理解诗题。
(1) 学生齐读诗题。
(2) 借助注释理解“不值”。(值, 遇到。不值, 没有遇到人。)
(3) 引导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诗题的意思。
示例:游园却没有遇到主人, 不能进去观赏。
3. 引导学生思考:是谁去游园呢?了解作者的相关知识。
预设:《游园不值》 是宋代诗人叶绍翁的名篇。
叶绍翁 生卒年不详, 字嗣宗, 号清逸, 龙泉人, 南宋中期诗人。他作为南宋江湖诗派的一员, 写下了许多描写田园风光及生活的诗作,其诗长于绝句, 写景尤工。
二、 初读古诗,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1) 学生自由朗读古诗。
要求:读准字音, 读通诗句, 认认真真读两遍。
朗读难点预设:应怜/屐(jī)齿/印苍苔(tái),小扣/柴扉(fēi) /久不开。春色/满园/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
(2) 指名读、 比赛读、 同桌之间检测读。
2. 借助注释, 和同桌交流诗句的意思。
3. 将学习成果和同学分享, 指导学生认真倾听, 可补充, 也可提出自己的疑惑。
三、 研读诗句, 理解诗意
1. 学习前两句“应怜屐齿印苍苔, 小扣柴扉久不开”。
(1) 学生汇报。
难理解的字词:[印] 本意指痕迹, 本诗作动词用, 踏坏。
[苍苔] 绿色的苔藓, 丛生于人迹罕至的潮湿处。
诗意示例:大概是怜惜这里的景物, 不要让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青苔。我轻轻地敲着柴门, 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
(2) 教师补充。
①词语释义。
[屐齿] 古人喜欢穿的皮面木底鞋叫木屐, 后来传入日本。(出示图片。)
木屐底下有两齿支撑, 叫屐齿。雨天便于在泥上行走, 以防滑倒。潮湿阴雨的南方, 人们把木屐当雨鞋穿。明末清初, 木屐成为人们生活中的便鞋。叶绍翁穿着这样的鞋来游园, 说明他很悠闲!
[苍苔] 绿色的苔藓。(出示图片。) 生长的地方多为阴凉潮湿处, 如背着太阳的台阶上, 茂密的树丛中, 潮湿的小河边, 是一种生命力很旺盛的小植物。
[柴扉] 用木柴和树枝编成的门。(出示图片。)
②思考质疑。
诗人轻轻地敲着柴门, 可很长时间也没有人来开。可能是什么原因呢?
预设:引导学生根据诗句的意思, 用“因为……所以……” 的句式说一说。示例:大概是因为园主人爱惜这里的景物, 不想让我木屐下面的齿踏坏了这里的青苔,所以不愿开门迎接我。
2. 学习后两句“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1) 学生汇报。
诗意示例:满园子的春色是关不住的, 开得正旺的红杏有一枝枝条伸到墙外来了。
(2) 教师补充。
[红杏] 早春二月 开花, 是一种很美丽的花。(出示图片。)
3. 学生用自己的话完整地说说古诗的意思。
4. 诗人来游园没有遇到园主人, 却遇到了什么?(学生答:青苔和红杏。) 带着这份意外的喜悦再读一读诗歌吧。
四、 深入诗境, 感悟诗情
过渡:诗人游园所见的景物都很普通, 却带给了你怎样的感觉?(学生答:春意盎然、 生机勃勃。) 如此迷人的春景怎能不惹人喜爱呢?
1. 默读全诗, 品一品诗中哪些字眼包含了诗人对充满生机的春景的喜爱之情。预设:学会读诗句, 找出相关字眼, 与同学交流讨论, 再在班级汇报。示例:(1)“怜”。有怜惜、 舍不得之意, 这里是诗人对园主人的猜想, 体现出了诗人对园内春景的喜爱之情。(2)“印”。本意是痕迹, 在诗中作动词用, 有踏坏的意思。诗人不用“踏”, 而用“印”, 显示出了动作很轻柔、 很小心,体现了诗人对苍苔的喜爱之情。(3)“扣”。“扣” 字前加一个“小” 字, 同样显示出动作很轻, 隐含着爱惜眼前的春景的意思。(4)“关、 出”。“关” 的结果是“关
不住”“出墙来”, 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春色满园”“春意盎然”, 能让人感受到春天里到处生机勃勃的景象。
2. 引导学生体会诗人游园不值的心理变化。
预设:诗人满怀喜悦的心情去园中赏景, 却因为没有遇到园主人不能进去,此时心情难免有些失望、 扫兴;但当诗人无意间抬起头, 却发现了“一枝红杏出墙来”。这枝红杏带给了诗人意外的惊喜, 使诗人不由得发出感叹。
3. 理解“春色满园关不住, 一枝红杏出墙来” 的寓意。
(1) 学生交流这两句诗在写法上的特点。
明确:这两句诗形象鲜明、 构思奇特。“春色” 和“红杏” 都被拟人化, 不仅景中含情, 而且景中寓理, 能引起读者联想, 使读者受到哲理的启发。
(2) 引导学生结合实际说一说自己受到的启发。
示例:“春色” 是关、 锁不住的,“红杏” 必然要“出墙来” 宣告春天的来临。同样, 一切新生的美好的事物也是封锁不住、 禁锢不了的,它们必能冲破所有的束缚, 蓬勃发展。
五、 总结全诗, 背诵积累
1. 教师总结。
小结:这首小诗写诗人春日游园的所见所感, 写得十分形象而又富有理趣。景中含情, 景中寓理, 这是叶绍翁的这首诗能流传至今的原因。
2. 朗读古诗, 读出感情, 熟读成诵。
8 卜算子· 送鲍浩然之浙东
1. 有感情地朗读、 背诵诗词。
2. 理解诗词大意;想象诗词描述的情境, 体会词人对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的美好祝愿。
3. 在反复诵读中读出词的韵律美, 感受诗词的魅力。
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1. 创设情境, 激发学生学习送别词的兴趣。
导语:同学们, 你们已经在学校学习生活了六年, 即将告别小学生活, “毕业”“分别”这两个词离你们越来越近了。“人生自古伤离别,更那堪冷落清秋节”,假如分别的日子明天就到来, 面对同窗六载的同学, 面对朝夕相处的师长, 你们的内心会有怎样的感受, 又会说些什么呢?(学生自由回答。) 今天,我们来学习王观写的一首送别友人的词, 去体会古人在送别朋友时的感受。
2. 板书题目, 齐读, 解题。
预设:这是一首宋词, 题目由两部分组成,“卜算子” 是词牌名,“送鲍浩然之浙东” 是题目。
明确:“卜算子” 是词牌名, 它标明了词的调子, 不同的词牌有不同的调子。词牌的名称有很多, 如渔歌子、 蝶恋花、 菩萨蛮等。在这首词中, “卜算子” 这个词牌名与词的内容没有直接联系。“送鲍浩然之浙东” 是这首词的题目。鲍浩然, 词人的朋友。之, 去、 到。浙东, 浙江的东南部,鲍浩然的家就在那里。题目的意思是“送别好友鲍浩然到浙东”。
3. 简介作者。
王观 生卒年不详, 字通叟, 如皋(今属江苏) 人, 宋代词人。宋仁宗时中进士, 曾作《扬州赋》, 神宗阅后甚喜。其词才思新颖,用语巧妙, 不落俗套。
二、 初读词文, 读通读顺
1. 学生自读诗词, 借助工具书读准字音。
生难字预设:卜(bǔ) 算子鲍(bào) 浩然
2. 听音频范读, 划分节奏。
节奏示例: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3. 指名读, 读流利, 读出节奏, 师生共同评价。
4. 齐读, 边读边思考诗词的大意。
三、 再读词文, 理解大意
1. 学生读词的前两句, 借助注释了解词中所写景物的特点。
预设:词的上阕描写的景物有“水” 和“山”, 水的特点是“眼波横” ——水像美人流动的眼波, 山的特点是“眉峰聚” ——山如美人蹙起的眉毛。这里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 形象地表现了水和山的优美姿态。
2. 学生读词的三四句, 了解行人的去向。
预设:这两句词采用一问一答的形式交代了行人的去向, 这是运用了设问的修辞手法。理解这两句词的难点在“眉眼盈盈处”, 学生可以借助注释来理解。
3. 学生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词的上阕的意思。
示例:清澈的流水如眼波深情地顾盼, 团簇的山峦似黛眉含愁地蹙聚。要问朋友你此行将去哪里?哦, 是那青山簇拥间, 秀水盈盈处。
4. 学生自由朗读词的下阕, 与同桌交流词的意思。
预设:词的下阕理解起来较为容易, 教师可以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来理解。学生交流的过程中, 教师巡视课堂, 解答学生的疑难, 纠正理解不当之处。
5. 学生展示交流结果, 说说词的下阕的意思。
示例:才送走芬芳消歇的三月 暮春, 又要送你归去。如果回到江南赶上春光,千万要与春光住在一起。
四、 精读赏析, 品悟词情
1. “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1) 学生齐读词句, 根据对词句的理解, 想象画面。
预设:引导学生用“‘水是眼波横, 山是眉峰聚’ 词中有画, 读了这两句我仿佛看到了。” 的句式来说一说自己想象的画面。
(2) 指名说一说读了这两句词后的感受。
示例:词人运用巧妙的比喻把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 让我们感受到了江南美丽的景色。
(3) 学生反复朗读, 教师引导学生感悟写景的目的。
预设:“一切景语皆情语”, 词人写景的目的是为了抒情。这两句词运用风趣的笔墨, 把景语变成情语, 把送别时所见的自然山水化为有情之物。当这位朋友归去的时候, 路上的一山一水, 对他都显示出了特别的感情。那些清澈明亮的江水, 仿佛变成了他所想念之人的流动的眼波;而一路上团簇的山峦, 也似乎是她紧蹙的眉峰。正因为友人鲍浩然在归途中有着深切的怀人的感情, 山水都变成了有感情之物。
2. “欲问行人去那边?眉眼盈盈处。”
(1) 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眉眼盈盈”。
预设:这是理解本首词的一个难点, 学生往往会局限于字面的含义, 不能结合词句内容来深入理解, 教师要重点点拨。
明确:“眉眼盈盈” 四字有两层意思:一是紧承上文, 指江南的山水清丽明秀, 有如女子的秀眉和媚眼;二指有着盈盈眉眼的那个人,让人不禁联想到友人的妻妾倚栏盼归之际美目传恨、 秀眉凝愁的情态。
(2) 体会词人这样写的好处。
明确:“眉眼盈盈处”, 既写了江南山水, 同时也写了友人要见到的人。这样写极富有人情味, 也暗示了好友归乡与家人团聚。词人在这里写送别时的一往情深却又含而不露,巧妙地表达出了惜别深情。
3. “才始送春归, 又送君归去。”
(1) 这两句词所写的内容与上阕有什么不同?
明确:这两句由写景转而叙事, 正面点明送别。
(2) 词人送走了春天紧接着又送走朋友, 此时, 词人内心的感受是怎样的?明确:“才始送春归”写出才刚送别春天, 心中还满怀着伤春之愁;“又送君归去” 则再添了别恨, 离愁更深。词人连用两个“送” 字和两个“归” 字, 把季节同人巧妙相连, 言下之意春归人也归,将词人黯然销魂的愁苦之情描写得极为深切。
4. “若到江南赶上春, 千万和春住。”
(1) 指名读词句, 引导学生体会这两句词与下阕的前两句词所抒发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预设:这两句词一反送别词中惯常的悲悲切切, 不写离别的愁苦, 而写对远去的友人的美好祝愿与叮咛, 写得情意绵绵而又富有灵性。
明确:词人将心中愁苦之情暂时搁置, 对友人送出美好的祝福, 叮嘱友人如能赶上江南春光, 务必与春光同住。既饱含惜春之情, 又寓祝福之意。
(2) 理解“和春住” 的深刻含义。
明确:这是对友人真诚的祝愿, 希望友人永远享受幸福和快乐, 成人之美,替代了离别的依惜之情, 忧愁伤悲荡然无存。
五、 背诵积累, 拓展延伸
1. 学生自主背诵诗词, 同桌相互检查。
2. 引导学生搜集借景抒情的送别诗词。
9 浣溪沙
1. 正确、 流利、 有感情地朗读诗词, 并能背诵。
2. 在反复诵读中品味词意, 体会诗词表达的情感。
3. 感悟词中描写的精妙, 通过想象画面感受词的意境。
4. 体会词中蕴含的人生感悟, 培养学生乐观旷达的情怀。
一、 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1. 谈话导入。
导语:古诗有云“花有重开日, 人无再少年”。江水东流不复返, 正如人的青春年华只有一次一样, 都是不可抗拒的自然规律, 曾使古今无数人为之悲叹。
苏轼又是以怎样的精神状态来面对生活中的变故的呢?让我们跟随苏轼的笔触一起走进《浣溪沙》, 从中寻找答案。
2. 板书题目, 齐读题目, 解题。
明确:“浣溪沙”, 词牌名, 唐教坊曲名, 后用为词调。“沙” 或作“纱”。
相传是由西施浣纱的故事而得名, 此调有平仄两体, 分上下两阕。
3. 简介作者。
苏轼(1037—1101) 字子瞻,号东坡居士, 眉山(今四川眉山) 人。他是欧阳修以后的文坛领袖, 多才多艺, 在诗、 词、 文、 书、 画等方面皆有杰出成就,为“唐宋八大家” 之一。其散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诗歌清新豪健, 自成一家;词开豪放一派, 对后世影响极大。有《苏东坡集》《东坡乐府》。
4. 教师简单介绍背景知识, 帮助学生理解词意。
这首词是公元 1082 年(宋神宗元丰五年) 春三月 , 苏轼游蕲水清泉寺时所作。当时苏轼因“乌台诗案” 被贬任黄州(今湖北黄冈) 团练副使, 这在苏轼的
政治生涯中是一个重大的打击, 然而这首词却在逆境中表现出一种乐观向上的精神。
二、 初读全词, 整体感知
过渡:古人常说“熟读唐诗三百首, 不会作诗也会吟”, 诵读是一个鉴赏诗词的好方法。
1. 学生自由朗读诗词, 注意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读不懂的地方多读几遍。
2. 教师范读, 学生划分节奏。
节奏示例:山下/兰芽/短浸溪,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3. 学生试着读出节奏。(自由读、 指名读、 齐读。)
4. 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读懂词句的意思。
预设:同桌合作学习, 一人读词句, 另一人说出词句的意思, 遇到不理解的地方记录下来。然后借助注释和工具书解决疑难, 实在解决不了的向老师请教。词意示例:山脚下兰草嫩芽浸入溪水, 松林间沙路上清净无泥, 傍晚细雨中传来杜鹃的阵阵啼叫声。谁说人老不能再年少?门前流水还能执着奔流向西!不要再发“白发暮年, 时光流逝”这样的感慨了。
5. 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齐读本首词, 用简洁的语言概括这首词的内容。预设:词人由眼前溪水西流之景,感悟到人生哲理。词的上阕写景, 下阕抒情。
三、 赏析词句, 体悟情感
1 . “游蕲水清泉寺, 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预设:教师首先应让学生明白这是词前小序, 点明了写作词的缘由;接着引导学生读一读, 从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1) 指名读, 抓取关键信息。
明确:交代地点——蕲水;交代事件——游清泉寺;简单介绍环境——寺临兰溪, 溪水西流。
(2) 引导学生思考词前小序的作用。
2. “山下兰芽短浸溪, 松间沙路净无泥。潇潇暮雨子规啼。”
(1) 齐读词句, 找出表明时间的字词, 说一说词句描写的是什么时候的景色。
明确:“兰芽” 一词点明了时间, 春天里兰草发芽。
(2) 齐读词句, 圈出词句中的景物, 说一说这两句词描绘了哪些画面?
明确:描绘了溪边兰草、 松间沙路、 雨中杜鹃这三幅画面。
(3) 这些画面分别有怎样的特点?
明确:兰草抽出了短短的嫩芽, 浸在涨满水的小溪里;松林间的沙路一尘不染;黄昏时, 潇潇细雨声中杜鹃在啼叫。
(4) 反复朗读, 说一说这些画面渲染出了一派怎样的春景?
明确:渲染出了一派爽人耳目、 沁人心脾、 优美洁净的春景。
(5) 教师小结。
小结:词的上阕写暮春游清泉寺所见之幽雅景致。虽只是写实景, 却唤起了词人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对人生的回味, 这就引出了下阕对人生的哲思。
3. “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
(1) 指名读“谁道人生无再少”, 说一说这个问句的类型及作用。
明确:这是一个反问句, 词人以诘问引出自己的感慨, 增强了气势。
(2) 指名读“门前流水尚能西”, 师生合作探究其含义。
预设:人们经常说“人往高处走, 水往低处流”, 我国地势西高东低, 水流一般都是向东流。而兰溪的水偏偏逆向而行, 水往西流。这让苏轼产生了奇妙的遐想——既然溪水可以倒流, 人生为什么不可以再年轻呢?人生之“再少”, 这是说应该保持一种年轻的、 乐观的心态。
(3) 齐读“休将白发唱黄鸡”, 借助资料理解其含义。
①教师出示资料, 引导学生理解“黄鸡” 的意义。
●谁道使君不解歌, 听唱黄鸡与白日 。黄鸡催晓丑时鸣, 白日 催年酉前没。腰间红绶系未稳, 镜里朱颜看已失。——白居易《醉歌(节选)》
●“黄鸡催晓”“白日 催年” 意思是说人是在黄鸡的叫声里, 白天的流动中一天天老去的。白居易借这两种常见的现象来感叹时光的无情与流逝。
②引导学生明白苏轼在这首词中是反用其意。
预设:“休将” 即“不要用” 的意思, 表明了苏轼对“白发唱黄鸡” 的态度。苏轼不同意白居易的话, 认为人即使到了老年, 到了白发苍苍的时候,也不应该有颓废的心态。所以他说不要在年老时感叹时光的飞逝, 这充分体现了苏轼在贬谪期间旷达、 振作的精神状态。
③引导学生说说自己的感受。
(4) 教师小结。
小结:词的下阕就眼前“溪水西流” 之景生发感慨和议论, 抒发老当益壮、奋发进取的思想感情。苏轼所表现出来的对青春活力的呼唤、对老而无为的观点的否定, 显得尤为可贵。可以说, 这种在“命压人头不奈何” 的逆境中的乐观奋发精神, 是苏轼受到后世尊崇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 升华情感, 背诵积累
1. 总结、 感悟, 深化认识。
小结:苏轼旷达乐观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休将白发唱黄鸡” 的感慨是对青春活力的召唤, 也是对美好未来的向往。它指引我们积极乐观、奋发向上, 启迪我们要对人生充满信心, 尤其当我们遇到困难的时候, 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勇往直前。
2. 背诵全词。
10 清平乐
1. 有感情地朗读这首词, 积累背诵。
2. 发挥想象, 理解词意, 体会作者在词中流露出的惜春、 恋春的思想感情。一、 谈话激趣,导入新课
1. 激趣导入。
导语:春天里到处是一派生机勃勃的景象, 给人无限的希望, 令人感受到无穷的力量, 因此古代诗文中有许许多多赞美春天的名篇。然而,春天却是短暂的、稍纵即逝的, 面对逝去的美景, 人们又情不自禁地发出惜春、 惜时的感慨。今天,我们共同走进黄庭坚的《清平乐》, 看看他是如何惜春的。
2. 板书题目, 齐读题目, 了解词牌名。
明确:“清平乐(yuè)” 是词牌名。原为唐教坊名曲, 取用汉乐府“清乐”“平乐”这两个乐调命名, 又名“清平乐令”, 是小令的一种。
3. 简介作者。
373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 号山谷道人, 又号涪翁, 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县) 人。北宋著名文学家、 书法家。黄庭坚为“苏门四学士”之一, 是江西诗派的开山祖师, 生前与苏轼齐名, 世称“苏黄”。擅作散文、 诗词, 尤工书法。著有《山谷词》。
二、 初读全词, 整体感知
1. 学生自由朗读诗词, 读准字音, 读通句子。
预设:学生借助课本上的注音准确认读“啭”, 借助工具书读准“蔷薇” 的读音。
2. 学生听音频示范朗读, 画出朗读节奏, 通读全词。
节奏示例:春归/ 何处?寂寞/ 无/ 行路。若/ 有人/ 知春/ 去处, 唤取/归来/ 同住。春无/ 踪迹/ 谁知?除非/问取/ 黄鹂。百啭/ 无人/ 能解, 因风/ 飞过/ 蔷薇。
3. 学生以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朗读, 教师指名读, 师生共同评价。
4. 学生结合注释理解词意, 与同桌交流讨论。
词意示例:春天回到了哪里?寻不见它的踪迹只感苦闷寂寞。如果有人知道春天的消息, 定要帮我呼唤它回来与我同住。谁也不知道春天的踪迹,只好去问一问黄鹂。然而黄鹂的婉转鸣声, 谁又能懂呢?一阵风起它便随风飞过了盛开的蔷薇。
5. 学生在理解词意的基础上理清本首词的线索。
明确:线索——寻春(自行寻春——请人唤春——询问黄鹂——无人能解)。
6. 学生齐读, 边读边思考词人是如何寻春的, 体会词人惜春的情感。
三、 合作探究, 赏析词句
1. 自行寻春——“春归何处?寂寞无行路。”
(1) 指名读词句, 思考:词人发出了怎样的疑问?
明确:词的首句以疑问句对春的归去提出疑问:春天回到哪里去了?为什么连个踪影也没有?
(2) 齐读词句, 结合对词句的理解, 分析这两句词运用的写作手法。
预设:“归” 和“无行路” 本是人的动作, 词人在这里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
374
(3) 引导学生重点理解“寂寞” 一词, 体会词人抒发的情感。
提示:词人因春天消逝得无影无踪而感到寂寞, 从中能体会到词人惜春、 伤
春之情。
(4) 教师总结, 板书。
思春(归何处) →惜春(无行路)
2. 请人唤春——“若有人知春去处, 唤取归来同住。”
过渡:春天消逝得无影无踪, 词人追寻之后“无行路”, 词人是否放弃了呢?
(1) 引导学生从“若” 字认识到这两句词所描写的内容是词人的设想。
(2) 这两句词运用了怎样的手法?有何表达效果?
预设:这两句词紧承上文而来, 继续运用拟人的修辞手法, 以人格化的手法赋予春天以生命。
(3) 从词人“唤取归来同住” 的行为中, 你感受到词人怎样的情感?
明确:感受到词人追求美好事物, 希望春天归来的情感。
(4) 教师总结, 板书。
唤春(归来住)
3. 询问黄鹂——“春无踪迹谁知?除非问取黄鹂。”
(1) 指名读“春无踪迹谁知”, 体会情感。
预设:“春无踪迹谁知” 紧承上文而来, 以反问句强调没有人能知道春天的去处。“春无踪迹” 四个字铿锵有力, 说得明明白白, 也更令人惆怅、伤感和失望。
(2) 词人为什么又去追问黄鹂?
预设:既然无人知道春天的踪迹, 词人只好去询问和春天一同出现的黄鹂。因为词人想象着黄鹂应该知道春的消息。
(3) 教师总结, 板书。
问春(知踪迹)
4. 无人能解——“百啭无人能解, 因风吹过蔷薇。”
(1) 词人从黄鹂那里得到答案了吗?
预设:黄鹂用清脆婉转的歌声回答词人, 可谁能听懂它唱的是什么?留给词人自己的, 只是满腹的惆怅。
●部编六年级语文下册●
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电子课本
文档课件下载网址:
或扫码: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