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下册全册教案(文末提示下载)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
▼
第五单元教案小兔请客
教学目标:
1.在实际情境中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能正确熟练在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鼓励算法多样化。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掌握加减法各部分的名称。
2.正确熟练的进行整十数加整十数的加减法计算。
教学重点:
掌握100以内的整十数加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培养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铺垫
比100多1的数是99。 ( )
53和35一样大。 ( )
97前面的数是98,后面的数是96。 ( )
99大于100。 ( )
和70相邻的数是71和72。 ( )
从61到73中间有12个数。 ( )
一个数个位上是5,十位上是1,这个数是51。 ( )
78个是由7个一和8个十组成的。 ( )
39和41的中间是40。 ( )
40+5比50+4小。 ( )
二、创设情景
今天是小兔子的生日,她想请你们参加她的生日宴会。你们愿意参加吗?(板书课题:小兔请客)
三、探究新知。
1.瞧,小兔邀请了哪几个好朋友?(出示主题图)小猴是个“数学迷”,他发现每盘都有10个果子,看到这么多的果子,他马上就想提一个数学问题。你知道小猴子会提什么问题呢?
(1)同桌说一说。(2)指名交流。
2.光会提问题还不行,你们会解决这个问题吗?
(1)先想一想,再用你手中的学具摆一摆、拨一拨。
(2)小组同学交流自己的想法和算法。
(3)指名说算法和算式。
学生汇报,教师板书:20+30=50。30+20=50。
3.小结:在加法算式里“+”前面和后面的数都叫加数,“=”后面的数叫和。
4.忽然,小刺猬的家里有急事,让他回家。小刺猬望着这么好吃的果子,真舍不得走,怎么办呢?他灵机一动,在盘子里打了一个滚。瞧,(出示主题图的右边图)他得意地走了,惹得大家哈哈大笑。小朋友,现在你又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5.你们能用上面的方法自己解决吗?并说出减法算式各部分名称。
小组讨论:怎样列式,怎样计算?
6.请学生独立完成课堂练习。
四、巩固提高
1.刚才同学们都表现得非常好,小白兔决定带大家玩一个小游戏。(玩开火车游戏)出示课本练一练第3题,快速口答。
2.三只母鸡找不到自己的孩子了,请你快速的找出每个小鸡的妈妈是谁?
3.出示果园图,让学生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教师总结:
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练一练第1题。
2.练一练第2题。
3. 9个十是( ),4个十是( )。
46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9个十是( ),4个十是( )。
4.在括号里填上适当的数。
23-( )=20 78-( )=70
31-( )=30 86-( )=80
59-( )=50 98-( )=90
二、分一分
1、80里面有( )个( )。
2、60里面有( )个( )。
3、40里面有( )个( )。
4、20里面有( )个( )。
5、3个十是( )。
6、5个十是( )。
7、7个十是( )。
8、9个十是( )。
三、算一算
50+40= 40+50=
10+30= 30+10=
60+20= 20+60=
50-30= 60-40=
40-20= 70-60=
20-10= 30-30=
10+30-20= 30+10-20=
40-20+10= 20-20+10=
60+10-10= 70+30-70=
20+30-20= 50+10-10=
采松果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体会两位数加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能比较熟练地口算加法。
2.用加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积累数学活动的经验,进一步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数学意识。
3.进一步培养学生对数学的热情,以积极思考、操作实践并与同学合作学习的态度。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用加减、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体会两位数加、减一位数(不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用加、减法计算的算理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96是由( )个十和( )一组成的。
2.6个十加3个十,和是( )个十。
3.46比40多( ),20比54少( )。
4.写出个位是5的数( )( )( )。写出十位是3的数( )( )。
5.先找规律再填数:56、52、48、44、( )、( )、32。
6.读数和写数都从( )起。
7.一个两位数,个位上的数是6,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多2,这个数是( )。
8.在数位表中,从右边起第三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
9.最大的两位数是( ),最小的两位数是( ),最大的两位比最小
的两位数多( )。
10.在下面的( )里填数,组成得数是15的算式。
( )+( )=15 ( )-( )=15
二、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小朋友,今年小松鼠采松果大丰收啦!。松鼠妈妈和小松鼠一组去采松果,松鼠妈妈说:“我已经采了25个松果。”小松鼠数了数说:“哦!我采了4个松果”你想提什么问题呢?
问题: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松鼠妈妈比小松鼠多采了多少?小松鼠比松鼠妈妈少采了多少?
三、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请同桌的两位小朋友扮两只小松鼠,演一演采松果的过程。想一想怎么算?
2.交流汇报:通过刚才的采松果活动,你知道“一共采了多少个松果?”该怎么算?指名学生说出自己的算法。
3.列出算式:25+4=29 4+25=29
计算方法:
方法一:拨计数器。先在十位上拨2个珠子,在个位上拨5个珠子,就是25,再在个位上拨4个珠子,个位上就有9个珠子,就是29。
方法二:摆小棒。先摆上2捆,再摆上5根,就是25,然后再在5根旁边摆上4根,一共就是29根,也就是25+4=29。
方法三:口算。5+4=9,再加上20就是29。
四、从生活中体验
1.生活中我们也经常会遇到这样的实际问题。
(1)小红摆25根小棒再放4根,一共有多少根小棒?
(2)小明有25根小棒,拿走4根,还剩多少根?
2.练一练:师引导学生逐题解答,说说你是怎么想的,并列出算式。
五、巩固应用
1. “练一练1”说一说图的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后,小组集体订正,并讨论用什么方法计算。
2. “练一练3”。图中已告诉了我们什么?①知道了大恐龙和小恐龙的身长,就可以解决什么问题?
②求“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或小恐龙比大恐龙短多少米”用什么方法?
课堂小结:谈收获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基础练习
1﹑提出数学问题并解答。
2﹑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3﹑还剩下多少个?大恐龙比小恐龙长多少米?
二﹑拓展练习
1.我是数学小法官。(对的画“√”,错的画“×”)
(1、一个数个位上是2,十位上是8,这个数是28。( )
(2、十位上一个数也没有就写0。( )
(3、一个数里面有9个一,8个十,这个数读作89。 ( )
(4、45与54都有数字4和5,所以它们一样大。( )
(5、最大的一位数与最小的两位数相差1。 ( )
2、我做得最仔细。(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内).
(1)和80相邻的两个数是:( )
A.81和82 B.79和81 C.78和79
(2)从76到82之间有几个数。( )
A.5个 B.6个 C.7个
(3)最小的两位数比最大的两位数少几?( )
A.10 B.89 C.1
(4)下面的数中,十位上的数比个位上的数小5的数是( )。
A.61 B.38 C.25
作业布置:回家把所学的知识向父母亲介绍!
青蛙吃虫子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结合生活情境,使学生学会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加减法算式的计算方法,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
3.学生渗透环保和爱护动物的教育。
学习目标:
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初步学会应用加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减整十数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经历探索运算方法的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猜谜语:小小游泳家,说话呱呱呱,常在田里住,捉虫保庄稼。猜一种动物。(青蛙)
2.那青蛙对我们有这么大的好处,我们应该怎么对待它们呢?
3.小结:青蛙可以把庄稼里的害虫吃掉,那农民就不用把农药播在庄稼里,这样对我们的环境就可以起到绿化的作用。
二、合作探究,学习新知
1.出示主题图,提出问题
(1)我们现在已经知道青蛙吃害虫的只数了,小朋友们讨论一下,想想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2)学生讨论分组讨论。
(3)集体反馈。
①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②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吃了多少只? ③小青蛙比大青蛙少吃了多少只?
2.探究解决方法:
(1)两只青蛙一共吃了多少只害虫?怎么列式
56+30=
(2)讨论算法:
计数器上拨珠计算:56里有5个十和6个一,就在计数器的十位上拨5个珠子,在个位上拨6个珠子,再加上30,30里有3个十,在十位拨3个珠子,结果是86。
(3)除了在计数器上拨珠计算的方法,你们还可以用什么方法可以很快的想出得数吗?以小组为单位讨论。
(4)求大青蛙比小青蛙多多少只?怎么列式计算?
①板书:56-30=26(只)
②那它在计数器上又该怎么拨珠呢?
③先拨5个十和6 个一,那减去30,该怎么办?(在十位上拿掉3个珠子)现在还剩下几个十和几个一,是多少?所以56-30=26
④还可以用什么方法算出得数,讨论一下。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练一练第1题:
①读一读题目请你挑选一个你喜欢的问题进行解答。
②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虫子?它们一共吃了多少虫子?
2.练一练第五题
怎么样列式计算?讨论一下。
3.练一练第六题。
四、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懂得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 小啄木鸟吃了20条虫子。大啄木鸟吃了32条虫子。
(1) 一共吃了多少条虫子?
(2) 小啄木鸟比大啄木鸟少吃了多少条虫子?
2、 算一算。
85-30= 36+50= 98-80=
74-50= 56+40= 45+20=
66-60= 30+48= 42-20=
3、原来荷叶上有38只青蛙,跳走了一群后还剩4只,跳走了多少只青蛙?
3、 总共有42名同学,30瓶矿泉水。每人一瓶水,还差多少瓶水?
作业布置:
回家后给爸爸妈妈讲青蛙吃害虫的故事。
拔萝卜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下,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不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3.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加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掌握竖式书写格式和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初步学会应用加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理解竖式计算的算理。
教学难点:
两位数加两位数的竖式写法。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
又到了收获的季节,小白兔和小黑兔到地里拔萝卜。根据主题图,请你提数学问题?
(1)小白兔拔了2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40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你会解答吗?
列式:20+40=60(个)
(2)小白兔拔了30个萝卜,小黑兔拔了6个萝卜,一共拔了多少个萝卜?
列式:30+6=36(个)
(3)如果小白兔和小黑兔拔的萝卜的个数刚好都不是整十数,你还会计算吗?
二、新知探究:
小白兔拔了23根,小黑兔拔了36根。两只小兔一共拔了多少根萝卜?
1.请你们四人小组讨论如何列式和解答,在组内说一说
2.四人小组学习讨论。(教师巡视)
3.小组汇报。
(1)先算20+30=50,3+6=9,再算50+9=59。
(2)36+20=56,56+3=59
列式子计算的,把6和3对齐,2和3对齐,6+3=9, 2+3=5,所以得数是59。
4.小结:刚才这位同学的方法就是列竖式计算。列坚式计算时,谁想提醒大家要注意什么?
5.还有不同的方法吗?讨论汇报:先在计数器上拨36,然后在个位上再拨上3,在十位上拨上2,我就知道是59。
6.试一试。
(1)同学们太聪明了,想出了这么多的办法解决了这道加法问题。
(2)45+32、26+13,你会算吗?用你喜欢的方法想算哪道题就算哪道题,并和同桌说说你的算法。不明白的,请大胆说出来,老师愿意与你一道讨论。
(3)学生独立完成,同桌互说,再全班交流。
四、 课堂总结:
学完了今天的知识,你有什么样的收获?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一﹑练习:
1﹑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46+23= 56+42= 63+35=
2﹑练一练第二题。
3﹑用竖式计算。
37+12= 5+63= 72+27=
4﹑一共有多少只天鹅?
5﹑一共收了多少棵白菜?
板书设计:
拔萝卜
2 3 + 36 = □ (个)
2 3 + 36 = 59
30+20=50 2 3 36+20=56
6+3=9 + 3 6 56+3=59
50+9=59 5 9
作业布置:说一说喜欢哪一种算法,为什么?
收玉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2.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3.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初步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感受减法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学习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2、明白算理,相同数位才能直接相减,学会应用减法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经历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不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用竖式进行减法运算。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主题图:淘气和笑笑来到玉米地里准备收玉米。
2.分小组交流从图中了解到的信息。
3.你能从这幅图中找到什么样的数学信息呢?汇报: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
4.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什么问题?会解答吗?
淘气收了57个玉米,笑笑收了42个玉米。笑笑比淘气少收了多少个玉米?
二、探索减法的计算方法
1.这个问题用什么方法计算,算式是什么呢?57-42=?
你知道57-42的结果是多少吗?(多请几个学生来说,只说答案)
2.这么多孩子都知道答案了,那老师有一个要求了,你能用几种方法得出57-42=15的?与你的同桌互相当当小老师,看看你说的方法他能不能听明白?
A、拨一拨
谁来说说你是怎样拨的?(请学生到展示台演示)(先拨57,57中的5表示有5个十,所以十位拨5,7表示7个一,所以在个位拨7;再拨42,十位拨 4,个位拨2.)为什么在十位拨4个位拨2呢?(再请一个孩子边拨边说)(全班跟着老师一起拨珠)
B、算一算
1.怎样算出57+42=?
A: 57-40=17 17-2=15
B:50-40=10 7-2=5 10+5=15
…(教师巡视,看学生都用了哪些算法,重点看有没有用竖式计算的,如果没有,后面的竖式法就由教师讲解。如果学生说出,就让学生来讲。)
C、竖式计算方法
小结:自己归纳,再得出: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开始减,个位减个位,十位减十位。
三、巩固练习,实践应用
四、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又学会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练习
1、用计数器拨一拨,算一算。
37-25= 42-11= 45-24=
2、一袋气球有56个,已经吹好了22个。还有多少个气球没有吹大?
2、用竖式计算。
54-23= 76+23= 68-11=
4、森林医生。
4 4 7
+ 5 3 -2 6
9 3 6 1
60+30=63
7 8
+ 1 1
6 7
5.树上原来有47个桃子,小猴子摘了35个桃子。树上还有多少个桃子?
作业布置:回家后问爸爸妈妈的年龄,算一算谁大几岁?再提出其他数学问题并解决。
回收废品
教学目标:
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重点:
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
经历从实际问题中抽象出数学问题的过程,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法:
师生互动,生生互动交流。
学 法:
小组讨论交流
教 具:
瓶子
学 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看老师的手里拿的是什么?(出示一个空瓶子)这种瓶子埋在地下好多年也不会腐烂,对环境的危害可大了,同学们说说该采取什么措施呢?
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
1.师组织学生观察:图上给我们什么数学信息?
2.小组合作交流。
3.学生代表汇报:小红收集了多少个?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同学们提的问题很好,如何解答呢?请小组的同学交流一下,并用你的小棒摆一摆吧。
4.先摆小林的13个,小红的比小林多3个,就再摆3个,结果小红就是13加上3个共16个,算式是13+3=16(个)。
5.用小棒摆一摆小青收集数量。说出是怎样摆的,小青有多少个?
先摆小林的13个,小青的比小林少4个,就再摆4个,结果小青就是13减去4个共9个,算式是13-4=9(个)。
6.小结:求比一个数多几的数用加法;求比一个数少几的数用减法。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巩固练习:
1.“练一练”的第二题。
做完后说一说是怎样想的、怎样解决的。
2.出示口算卡“接龙练习”完成第5题。
做完后集体订正。
3.完成第1题:指导学生看图提出数学问题,组织交流,并写出算式的得数。
做完后集体订正。
4.完成第3题:指导学生看图.笑笑比淘气多折了6颗,应当用加法计算。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又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布置:搜集关于环保的知识。
板书设计:
回收废品
小红收集了多少个?
分析:比小林多3个,就是比13多3
13+3=16(个)
小青收集了多少个?
分析:比小林少4个,就是比13少4个
13-4=9(个)
课后反思:
《回收废品》是一年级下册解决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该课要达到的教学目标是:1.结合“比多比少”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2.在学具的操作中,能正确列式并进行计算。
从学生身边的情境进入主题,学生很熟悉,就很容易进入到情境中。以前我在设计情境的时候,总是把情境设计得过于复杂,用很多文字来表述,学生听的时间太长,有的学生的注意力就开始分散了,本来想的是像讲故事一样更能让学生进入情境,但常常是得到相反的效果,反而不能抓住学生的注意力。情境可以适当简单一些,尽快进入知识点的学习,利用好学生有限的集中注意力的时间。
这节课的教学能感觉到重点在哪里,但是不够突出,更重要的是突破重点难点知识的策略没有落到实处,就是摆圆片这一环节,知识点没有渗透进去,只是浅浅地沾边,所以导致了学生理解起来很困难。另外,这是一个解决实际问题的一节课,在让学生解决问题的时候,我忽略了一点,就是没有让学生找数量之间的关系,这样对学生理解题意非常不利。在教学中,我们不仅仅要教会学生把题目做正确,更重要的是要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是数学课的一个显著而重要的特征。
练习三
教学目标:
1.在具体的情境和习题中,针对两位数加减一位数;整十数加减整十数;两位数加减整十数和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不进位)等知识点进行巩固。
2.百以内加减法的竖式计算巩固。
3.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学习目标:
1、准确熟练地计算两位数加减两位数、两位数加减一位数。
2、结合所学内容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巩固基础知识,通过习题的练习能灵活运用知识点
教学难点:
提高解题的准确率,尝试提出自己感兴趣的问题,提高发现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法:
练习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 具:
计数器
学 具:
小棒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复习
经过这个单元的学习,我们掌握了许多数学知识,我们先来对本单元所学习的内容作一个简单的回顾:
1.在小兔请客一节里学习了算式30+20=50和50-10=40,还知道了加减法算式的各部分名称。
2.在采松果一节里,我们能看图提出问题,解决问题时,我们用到了算式25+4=29。
3.在青蛙吃害虫一节里,我们会用计算器演示计算过程,在计算56+30=?时,我们知道十位和十位相加,个位和个位相加。
4.在拔萝卜一节里,学了用竖式计算百以内加减法,竖式计算时数位要对齐。
二、练习
30+50= 40+16= 67-30= 58-6=
99-90= 84-40= 14+22= 96-51=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习题巩固:
第1题,用计数器拨一拨动手操作后再进行计算,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2题,直接写出得数,对于口算有困难的同学可以用竖式算。
第3题,提醒学生注意数位对齐,教师可以再多出一些类似的练习。第6题,给出了结果,请学生写出算式,如:27+10=37 49-12=37等。教学时可以多出几个得数请学生做。
第4题,引导学生有条理思考。如:先取4,看53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只要3;再取5,看41元的裤子能和哪件上衣搭配,有2和3。这样可以做到不重不漏。
第5题,男孩: 22+6=28(元)
女孩:买一个游泳圈还差3元。
23-20=3(元)或20+3=23(元)
鼓励学生看图提出问题。
如:买一个足球和一个篮球需要多少钱?足球比游泳圈便宜多少钱?……
第6题,(选作)其中后两题答案不唯一。鼓励有能力的学生想出更多的算式。
第7题,数学游戏,神奇的算式。
11+11=22 22-11=11
12+21=33 33-21=12
13+31=44 44-31=13
14+41=55 55-41=14
15+51=66 66-51=15
16+61=77 77-61=16
17+71=88 88-71=17
18+81=99 99-81=18
鼓励学生发现算式更多的特点。如在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7位置颠倒,各是由两个重叠7组成;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个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板书设计:
练习三
神奇的算式所蕴含的规律:
加法算式中,两个加数十位和个位上的7位置颠倒,各是由两个重叠7组成;在减法算式中,减数个位都是1,差的十位都是1。
第一组第一个加数,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多1;第二个加数,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多10,因此,后一个算式比前一个算式的得数多11。
第二组算式与第一组算式有密切的联系,是逆运算。
分扣子
教学目标:
1.结合分扣子的实践活动,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经历实际操作的过程,初步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3.在回顾、整理、交流活动中,初步学会全面合理地评价活动过程和方法等,发展自我反思的能力。
学习目标:
1.了解分类是需要标准的,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2.提高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的能力以及整理数据的能力。
教学重点:
理解在不同的分类标准下结果可能是不同的。
教学难点:
把握图形特征、抽象出多个图形共性以及整理数据。
教 法:
引导法
学 法:
小组合作
教 具:
口袋、纽扣
学 具:
纽扣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提问题
1.小熊一家必须通过5个问题猜出20个怪物中谁是城堡的主人才能离开城堡,怎样提这5个问题呢?请你来猜一猜。
2.引出课题: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一起分扣子,通过今天的学习,大家会通过分类解决一些简单的问题。
二、分扣子
活动一
拿出1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类,再动手试一试。
1.小提示:
(1)有几种不同的分法?
(2)每种分法还能继续往下分吗?(一种分法指的是什么?是分的过程中的某一步吗?)
(3)最先举手的小组优先汇报。
2.学生汇报。
(1)请小组两个同学在黑板上演示分扣子的过程,一人讲解,一人动手分扣子。
(2)教师记录分扣子的过程。
(3)再请一组同学用不同的分类方法在黑板上演示,记录过程。
(4)比较两次分类,你有什么发现?
活动二
拿出2号口袋,两人一组,先讨论一下可以怎样分,再动手试一试。
1.小组讨论
(1)想一想分类的顺序,小组内两人说一说。
(2)用课件出示6种分类顺序,安排学生分别进行动手操作。
(3)学生在6种不同分类顺序下的分类结果,进一步感受结果的一致性。
2.自我评价。
(1)通过今天分扣子,你有什么收获吗?还有什么问题?
(2)填写“自我评价单”,同组两人互相说一说,互相鼓励一下。
三、讲故事
从刚才的分扣子活动中,你有没有受到一些启发?能通过分类找到城堡的主人吗。
作业布置:完成课本65页自我评价表。
板书设计:
分扣子
按照不同的标准分类
课后反思:
《分扣子》是数学好玩单元的一节综合实践活动课,刘老师的这节课整个过程体现了数学活动经验是在数学活动中逐步积累的。
课前互动环节通过找不同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激发学习兴趣,注重学生主动参与,让孩子在数学活动中学习,在活动中思考。分扣子一开始,教师让学生观察带来的扣子有什么不同?接着提问如果让你给它们分分类,你准备怎么分?此环节,没有让学生体会到为什么要分,可以让学生观察多一点的扣子,通过学生观察扣子的摆放情况,发现这样摆放太乱了,不容易看清都有什么样的扣子,激发学生主动分类的内在需求,促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实践活动。
分扣子的第一个活动环节,学生分成按形状的不同分成了两类,按扣眼数的不同也分成了两类,分完后,可以让学生说一说,它们分的结果一样吗?在整个分类活动中可以通过想一想、说一说、分一分,使学生经历分类的过程,使学生在动手实践中体验分类标准不同带来的分类结果的不同。
在学生掌握了分类的多种标准后,第二个分实物扣子的环节,及时让学生在练习中运用知识、巩固知识、消化知识,进而提高学生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进一步巩固理解分类的数学思想,直观感悟分类所带来的好处。分扣子内容具活动性和探究性,既具有挑战性,又具有趣味性,“分扣子”的内容不能用“对或错”来简单的判断其正确与否,而是要听学生介绍“分的扣子”有无道理,这样就要求学生在自主探索的基础上,充分与同学展开交流活动,注意倾听同学讲的有无道理,联系原有的数学知识结构做出判断,不断地及时地优化自己的数学知识,在合作交流中获得了发展。
最后课堂回到了生活中,垃圾桶的分类、图书馆的分类、超市的分类,让孩子感受到分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让学生对本节课学习的知识有了新的认识,感受到数学就在生活中,体会到数学的好玩。
填数游戏
教学目标:
1.经历填数游戏活动,初步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2.在探索、尝试、交流等活动中,体会填数游戏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1.提高分析推理能力。
2.体会填数游戏的乐趣,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准确、合理的推理。
教学难点:
能分析和自我总结,反思的过程。
教学重点:
学会正确、准确、合理的推理。
教 法:
引导法
学 法:
小组游戏
教 具:
小黑板
学 具: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合作闯关
1. 介绍游戏规则。
(1)同桌互相说一说游戏规则,并讨论。
(2)教师点名两名学生介绍规则。
(3)教师亲自总结游戏规则。
2.进行游戏
同桌两人小组进行游戏,时间大约2-3分钟。
3.讨论与反思
(1)在游戏进行中,你遇到了那些困难?你又是如何克服的?请和大家分享一下。
(2)教师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适当的总结其中的规律。
二、更上一层
1.出示填数问题,请学生猜一猜游戏规则是什么。
给出游戏规则:
(4)每个空格只能填1、2、3、4、5中的一个。
(5)每个横行、每个竖行的7不能重复。
2.尝试填数。
3.交流与总结。
(1)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三、7迷宫
1.读规则。
2.小组讨论。
画一画、填一填、说一说你的行走路线。
3.全班活动。
作业布置:回家后试着编几道这样的数阵图,考考你的爸爸妈妈。
板书设计: 填数游戏
课后反思:
《填数游戏》是新北师大版一年级下册“数学好玩”这一单元中的一堂课。数学家们说数学十分有趣,可对于尚未对数学入门的小朋友们而言,实在很难体会数学中蕴藏的趣味。本节课从与数学相关的游戏中领略其中的奥妙,让学生体验一下其中的乐趣。在生动活泼的情境和游戏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主动探索的精神;经历填数游戏活动,提高学生分析推理能力;培养学生观察、语言表达、动手和初步运用数学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教学分三层:合作闯关、更上一层、数字迷宫。
学生对带有游戏性质的内容比较感兴趣,为了进一步激发兴趣,主要设计了两个环节:
1.你想对同学说说填数时注意些什么?(意图是理解游戏规则)
2.讨论:你想从哪个空格开始填?你能接着填下去吗?(意图是:初步感受,从只有一个空格的横行或者竖行开始填数)。
第二个游戏主要是经历不确定填几的情况下,进行简单的分析、推理的过程,设计了三个环节:
1.请你猜一猜游戏规则是什么?(目的是进一步理解游戏规则)
2.我看到同学们都先填这三个格:5 5 3.为什么?(目的是进一步感悟:从只有一个空格的横行或者竖行开始填数)
3.讨论:“田”中,你是怎样想的,怎样填的?是这个游戏的重点,把时间留给学生,在小组讨论与全班讨论中,促进分析、推理能力的提高。
游戏中存在以下问题:
1. 评价语使用欠缺
新课标提出,教师要“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向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机会”,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学习过程中,应适时给予适当的学习评价,如:你的思考真全面;你的思路真清晰;你的想法真独特……
2.时间上把握不够好。
一年级的学生年龄小,分组合作发卡片时耗费一点时间,导致完成后面的内容时间有点紧张。
这节课上完之后,我也在反思这节课,在反思的过程当中,我也找到了自己的不足。课前如果能准备得更充分一些效果会更好,在以后的教学中还需要改进。
图书馆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1.通过解决实际问题,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2.在运算过程中,借助学具的操作,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能正确地列式并进行计算。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 法:
探究法
学 法:
小组合作
教 具:
计数器
学 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图书馆”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情境图,提出数学问题,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
(2)在本子上写出所提问题。
二 自主学习,体会算理。
1. 尝试解决问题。
问题: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多少本?
(1)学生尝试计算。
(2)独立列式。
2.探索算理。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先拨出28,再在个位上拨出4,个位上相加满十向十位进1,个位上剩2,十位上的2加上1就是3,合起来就是32。
(3)列竖式: 2 8
+ 1 4
3 2
三 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试一试”第1小题。
学生试着列出算式,再算一算,说一说。
2.完成“试一试”第2题。
(1)在数线图画一画,算一算,并结合画图说一说。
(2)利用竖式计算进位加法。
四、课题总结。
这节课同学们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1、完成课本第69页圈一圈,算一算。
2、用竖式算一算。
58+7= 52+32= 38+6= 8+27=
3、完成课本第70页3、4题,让学生说一说图意,再列式计算。
4、课本第70页“练一练”第5、6题。
作业布置:完成课后练习题。
板书设计: 图书馆
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有多少本?
2 8 + 4 = 3 2 (本)
8+4=12 28+2=30
20+12=32 30+2=32
2 8 + 4 =3 2(本)
2 8
+ 1 4
3 2
答:童话世界和格林世界一共有32本。
课后反思:
《图书馆》一课是让学生掌握百以内的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使学生感受到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教材首先创设图书馆的情境,让学生在情景中提出各种问题并尝试解答。有的学生提出《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一共有多少本,学生运用已有的知识知道要算两种书的总量必须用加法,他们立刻就能列出算式,并且很自信地举起了小手。我接着问:你是怎么算的?整个教室里就热闹起来,学生们都很积极。在学生在复述算法的过程中,我鼓励学生用小棒来摆一摆,从而进一步明确计算的思考方法。在学生的交流中,他们也有了更多阐述自己想法的机会,还能够体验到与他人合作的良好情感交流。学生学习的兴趣特别高,从课堂掌握的情况看,学生的计算完成较好,完成了本课的教学任务。
另外在课堂上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思考,引导学生经历一个独立思考、同伴讲解、全班交流的过程。特别是在学生把多种计算方法都展示出来后,让学生进行比较,找到共性的地方,体会“满十进一”这一教学难点,进一步理解算理。在这里我让学生用小棒摆一摆,超过十根小棒的时候该怎么办?让学生明白产生了新的一捆,也就是进位一的产生原因。把这个难点突破了,学生在书写竖式的时候,就能理解为什么要进位,解决了这节课的难点。
教学中尤其低年级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因此教学中培养学生说完整话并大声表述出来。某某学生讲得非常好的时候,就说请大家听听××小老师是怎么说的,孩子们都想充当这一角色,教学中的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得到和谐发展。在书写的时候不仅仅因为数学就是学数字那么简单,教育学生数字也要写的认真、工整,养成好的书写习惯。
在课堂上也出现了一些问题:上课的时候我应该多点激情来感化学生,随时容入到学生兴奋的情境中,也许这堂课会上得更精彩。及时用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的回答。有了激励的话语,学生会更乐意、更加积极主动地回答。
数学课堂上最重要的是让学生能独立解决问题,而不是老师“喂”学生。很多时候觉得课堂上学生掌握的非常好,可是在反馈的时候就出现问题,有的学生掌握的不是很好,而我又不知道应该从什么地方下手去解决。在练习的方法上我应该采用什么方式是我最困惑的,很多时候不知道一年级的学生应该用什么形式去练习去巩固,我没有把思路打开,所以练习的形式仅仅局限在一两种上。造成学生在学习上有很大漏洞。在今后的学习中应该注意自己在教学上的缺欠,备课上要注意抓住重难点,运用更好的方法突破教学上重难点,使学生能真正收益。也让自己的教学水平上一个台阶。
综合练习
教学目标:
1.在解决进位加法的具体情境中培养学生学习和应用数学的兴趣 。
2.熟练正确的计算进位加法。
3、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学习目标:
1、熟练正确的计算进位加法。
2、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通过练习,学生能熟练、正确地计算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如何将数学与生活联系。
教 法:
练习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
学 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填空。
1.笔算加法时,要注意从( )位加起。
2.笔算加法时,个位满十,向( )位进
3.比75多20的数是( )。
4.比75少20的数是( )。
5.72比40多( )。
二、出示口算卡片
36+4 46+4 38+7 76+8 62+7 20+5
这一组算式有什么共同特点?
你先算什么,再算什么?
三、练习。
1.完成70页第7题
2.竖式计算。
45+6= 7+58= 89+7= 64+ 8 = 38+9= 77+6= 55+5=
3.在○里填上”>”“<”或“=”。
26+8○30 6+47○80 39+9○58
73○5+68 83○76+7 56+5○6+55
第二课时
1. 竖式计算。
23+8= 44+6= 56+5=
37+4= 78+6= 29+3=
66+8= 32+9= 26+5=
2.小林折了46只纸鹤,淘气折了7只纸鹤。两人一共折了多少只纸鹤?
3.八一小学四、五年级共有学生45人,在早餐时每人发一盒牛奶,还剩下9盒。一共订了多少盒牛奶?
板书设计:
综合练习
摘苹果
教学目标:
1.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发展估算意识以及实际应用的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竖式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算理。
教 法:
引导探究
学 法:
交流探究
教 具:
小黑板
学 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出示情境图。
引导学生理解图意,说说图中都有哪些数学信息。
2.估一估,这个箱子装得下吗?
学生试着估一估,并说一说自己的估算方法。
学生可能的方法:
(1)把两个数中的一个数看成整十数。
①把17估成20,38不变,20+38=58,58<60。
②把38估成40,17不变,40+17=57,57<60。
(2)把两个数都看成整十数:把17估成20,把38估成40,20+40=60,60=60。
二、探究学习,体会算理。
1.尝试解决“一共有多少个苹果?”
(1)列式计算。
(2)全班交流算法。说算法同时借助小棒说明自己是怎么想的。
(3)问题:这道题,在竖式计算时从哪位开始更方便呢?为什么?
(4)总结提升。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请学生把几种算法进行小结。教师完善。
3 8
+ 1 1 7
5 5
2.算一算,说一说。
(1)学生试着计算,并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用竖式计算时应注意什么问题。
(2)师生一起进行小结。
(列竖式计算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满十向前一位进1)
三、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小结,今天我们学到了什么?
第二课时(练习)
教学过程:
一、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1、题。学生独立完成
估一估,哪两袋珠子合起来够穿一条项链?
2、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算一算。
3.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3题。
用竖式计算
4、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4题。
森林医生
二、拓展练习。
完成课本第72页“练一练”第5题。
(1)学生准备6张写有班级和人数的卡片,先尝试把能坐一辆车的两个班安排在一起。
(2)交流想法:学生可能会说把人数最多的和最少的班级安排在一起。问: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3)把班级人数抽象出来,让学生试着用线连一连。
作业布置:回家考考爸爸、妈妈列竖式要注意什么?
板书设计:
摘苹果
把38看作40,17+40=57,装得下。
把38看作40,17看作20。40+20=60装得下。
一共摘了多少个苹果?
3 8 + 1 7= 5 5(个)
3 8
+ 1 1 7
5 5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是在新课程标准理念指导下,依据教材特点和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设计的。从实施情况来看,本节课基本完成了教学目标,学生初步建立了估算意识,并掌握了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及实际应用。大部分学生课堂情绪高涨、兴趣盎然。
1. 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学中,要创设与学生的生活环境、知识背景密切相关的,又是学生感兴趣的学习情境。”由于计算课比较抽象单调,为了让学生紧跟课堂节奏,我将整节课全部设计在“摘水果”的情境之下,这一情境的设计贴近学生的生活,是学生非常感兴趣的话题,所以学生的兴趣非常浓厚。在教学中又通过奖励贴纸、水果、做游戏等形式,不断吸引学生,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学习活动中来。
2. 注重学生估算意识的培养。由于之前没有接触过估算,所以大部分学生不知道估算为何物。因此我提出问题:“他们大约摘了多少个苹果?图中的箱子能装得下吗?”并强调不要动手,只动脑想一想,并让有想法的学生在小组内积极讨论。因为学生之前有整十数加减法的计算经验,所以我逐步引导学生分析出将两位数看做和它最接近的整十数计算更简便,不仅建立了估算意识,而且掌握了初步的估算方法。
3. 采用自主开放的探究尝试教学方法,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在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计算时,我大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在摆小棒、拨计数器等操作活动中感受“满十进一”的计算原理。在操作活动中学生亲身经历知识形成的过程,对新知识有了直观而深刻的认识。这一认识的取得不是教师教出来的,而是学生自己通过探究尝试体会到的,这样的学习活动既尊重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又关注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课后,名师工作室的各位教师针对本节课做出了全面细致的评价,提出了宝贵的改正意见,使我受益匪浅,如:强调遇到哪种问题才用估算解决,真正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中;在课堂教学中还需加强实践操作与竖式计算的有机融合;在师生交流的基础上,注重生生交流的创设和指导,使全部学生都参与到探究交流的活动中来;不强加给学生知识,而是启发学生在课堂中发现矛盾,探索验证后得到正解;加强对学生参与活动的组织和引导;培养学生学会倾听他人意见的学习习惯等。
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我会一直牢记名师工作室的老师给我提出的宝贵建议,我会努力改正自己的缺点,使自己的教学能力逐步提高。
练习四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练习,让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进位加法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同时提高学生计算的速度,以及计算的正确率。进一步掌握竖式计算的方法与要求。
2.培养学生对知识应用的能力,以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让学生通过练习,激发学生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认真仔细的计算好习惯。
学习目标:
能熟练的进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并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数学问题。
教学重点: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复习两位数加一位数和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 法:
练习法
学 法:
练习法
教 具:
小黑板
学 具:
小棒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算一算
9+18= 38+36= 44+36= 72-31=
二、创设情境
1.出示课本第73页第3题。
(1)学生先独立思考,弄清题意。
(2)分别计算出每个算式的得数,把得数相同的小动物连在一起。
(3)全班交流,集体订正。
2.出示课本第73页第5题。
引导学生弄清题意,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
3.出示课本第74页第7题。
(1)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如20与某数的和在65—75之间,才算打中。
(2)全班交流。指名回答。
三、巩固练习
完成课本第73页第1题、第2题。学生独立完成。
四、拓展练习
1.完成课本第74页第6题。教学渗透估算的方法。
2.完成课本第74页第8题。
(1)教学时说清游戏规则。
(2)指名两名学生示范,再组织全班进行游戏。同桌一人说一个数,合作完成游戏。
五、课堂作业
用竖式计算。
23+17= 67+15= 16+29= 55-50= 56+28= 65+29= 48+46= 73+27= 39+45= 18+56=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在□里填上合适的数字。
28+32=□0 43+29=□2 75+18=□3 39+41=□0 54+17=□1 26+17=□3 37+59=□6 64+28=□2 54+28=□2 75+16=□1
二、 竖式计算。
57+28= 48+25= 33+49= 49+19= 64+18=
三、解决问题
1.我有26朵花,姐姐比我多17朵,姐姐有几朵花?
2.小明有一些枣,吃了20个,还剩39个,原来小明有多少个枣?
3.妈妈有100元钱,想买一件56元的上衣和一条28元的裤子,应找回多少元钱?
4.在一次跳绳比赛中,小亮跳了80下,小花跳的比小亮多20下,小花跳了多少下?
5.“六一”节文艺节目表演,一年级参加15人,二年级参加18人,三年级参加23人,一共有多少人参加表演?
板书设计:
练习四
阅览室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知识间的迁移能力,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发展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感受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体会加、减法的意义。
学习目标:
1、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2、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并会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一些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一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教 法:
激发学生的参与意识,培养计算的兴趣。
学 法:
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教 具:
主题图
学 具:
小棒 练习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
1. 出示:“阅览室”的主题图。
(1)请学生观察主题图,然后提出数学问题。
(2)请学生先在小组中讨论。在小组中讨论完后,再在自己的本子中,写出所提的问题,不会写的字用拼音代替。
学生可能提出:
(1)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
(2)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3)连环画还剩多少本?……
对于学生提出的问题,教师应给予鼓励
二、自主学习,探索算理。
1.以“儿童画报还剩多少本?”为例。
(1)要求这个问题,需要哪些条件。
(2)让学生尝试计算,并让学生有充分发表意见的机会。
2.探索算理。
请学生汇报,同学之间可以互相补充,帮助。
(1)借助小棒。
(2)借助计数器,进行拨珠计算。
|
(3)10 -7 =3 ,20 + 3 = 23 。
(4)
3 0
- 7
2 3
注意:用竖式计算时,学生容易忘记减被借走的“1”,
教学时要结合摆小棒或拨计数器,帮助学生理解。写竖
式时,一定要把被借走的“1”点在十位上,这样才不容易忘记。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课件出示课本第76页“试一试”第1题
(1) 学生试着完成,指名板演。
2.完成课本第76页“试一试”第2题
指名回答,并说一说计算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3.完成课本第76页第1、2题。
先让学生算一算,再说说发现了什么。
四、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吗?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请说一说退位减法应该如何计算。
二、自主探索
问题:“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1)学生先独立尝试,再用小棒和计数器分别说明口算和笔算的道理。
(2)计算“25-8”遇到个位不够减的情况,学生可能会想到很多方法。
(3)结合竖式计算,提问“在用竖式计算时看到退位点,你想到了什么?”
2 5
- 8
1 7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77页第8题。
学生观察图意,再试着列式解答。
2.母亲节到了,我要折50只纸鹤送给妈妈,已经折了5只,还要折多少只?
3.33人去看电影,只有9把椅子,还需要多少把椅子?
四、课堂作业
课本76页第3题,课本77页第5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练习,你学会了吗?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阅览室
|
故事书还剩多少本?
15-8=7(本)
7+10=17
·
2 5
- 8
1 7
答:儿童画报还剩23本。
课后反思:
我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表达习惯和问题意识。在探索问题的过程中,我一方面放手让学生进行合作交流,另一方面充分关注他们的学习情况,进行有效的师生互动,引导他们进行有效的学习。交流的前提是必须经过独立思考,即便是一年级的学生,也应该有独立思考意识。表达能够很好展现他们的思路,因此,在课堂上我常常用“谁能大胆地说说自己的算法。你们同意他的说法吗?谁还愿意把你的想法告诉给同学们?”的话来鼓励学生,这样做,既培养了想说的学生有条理、清楚表达自己想法的能力,又潜移默化地培养了其他学生倾听的能力,同时使他们的见解能够被班内更多的成员理解并表述出来。教师提出的问题唤起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不断提问题。提出“为什么十位上从3变成了2,从4变成了3,从2变成了1……”,而发现这种变化正是计算退位减法的关键,此时此刻它已经变成学生内心渴望解决的一个问题,一种发自内心的需求。
跳绳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 通过操作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的运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初步的解决有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学习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学习目标:
掌握用竖式计算两位数减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能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有关的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掌握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连续退位减法的算理。
教 法:
发展学生初步的估算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学 法:
合作探究
教 具:
计数器
学 具:
练习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出示主题图(小东、小红和小亮在跳绳),并配上解说:今天,小东、小红和小亮利用课间操的时间进行了一场跳绳比赛,老师把比赛结果制作成了一张统计表,请大家看看,说说你从统计表中得到了那些数学信息。学生看表
二、探索新知,从问题情景中探索算法。
1.根据数学情景和信息,提出相关问题。
在小组中说说,从统计表中你可以向大家提出什么数学问题。
学生汇报:
小东比小红多跳几下?小亮比小红多跳几下?小红比小东少跳几下?小红比小亮少跳几下?
或者提出小东和小红共跳了几下?小亮和小红共跳了几下? 小东和小亮共跳了几下?
学生根据这些问题,进行解决。
2.合作探究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1)学生独立列式。(学生说算式,教师板书:40-28=)
本节课我们继续探究两位数减法的计算方法。
(2)估计40-28的得数大约是多少?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28看成30,40-30=10;
②把28看成20,40-20=20。
(3)上面哪些估算方法把差估计大了?哪些把差估计小了?你是怎么想的?
学生可能想法:
①把差估计小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30,减去的多了,剩下的就少了。
②把差估计大了,本来要减28,却减了20,少减了,剩下的就多了。
说明正确的结果应该比10大,比20小。
3.探究算理。
(1)尝试计算“40-28”的得数是多少?
(2)交流算法。
①40-20=20,20-18=2
②40-30=10,10+2=12
③用竖式计算 4 0
-2 8
1 2
让学生一边拨计数器一边说理由。
三、运用新知,解决问题
1.独立探究小亮比小东少跳多少下?
(1)个人试做。
(2)全班交流。
2.完成课本第78页,“算一算,说一说”中的题目。
四、课堂作业
课本第79页“练一练”第1题。
五、课堂小结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可以跟同学们分享一下。
板书设计:
跳绳
小红比小亮多跳多少下?
·
4 0
-2 8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快速口算下列各题。
48-15= 91-3= 34-22= 23-5= 56-34= 42-9= 47-27= 72-7=
2.交流: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
二、自主学习
1. “100-48=?”。
(1)学生自己探索,说一说应该怎么算,学生可能会有以下算法。
①从100中减去40再减去8;
②把48看成50,“100-50”,多减了2再加上2;
2.拨一拨,再试着用竖式算一算。
(1)说一说计算时的困难在什么地方。
(2)要求学生在计数器上把借的过程演示出来,边说、边拨。
(3)让学生对照竖式,联系拨的过程,说说怎样借数。为帮助学生理解,教师可以告诉学生计算过程从哪位借了数,就可以这一位上面点上退位点,做个标记,以免忘掉。
· ·
1 0 0
- 4 8
5 2
三、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0页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指名板演。
2. 完成课本第80页第2题。
先引导学生看清题意,再列式计算,让学生说一说自己是怎么算的。
3. 完成课本第80页第6题。
以竞赛的形式进行练习。
四、拓展练习
课件出示课本第80页第7题。
可以让学生找出每种动物运动员的数量,思考怎样分配合适。
五、课堂作业
课本第80页第4、5题。
六、课堂小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
作业布置: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课堂收获。
板书设计:
跳绳
· ·
1 0 0
- 4 8
5 2
课后反思:
本课的重点是学生在学习了两位数减一位数的退位减法的基础上来学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数学课程要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经验,所以数学教学要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以学生有所体验的容易理解的现实问题为素材,让学生在熟悉的事物和具体情境中理解数学家知识的含义,主动构筑自己的数学知识结构。在本课的教学中有许多不足之处:
第一:一年级不应该组织小组合作教学,要指导学生的思路,把每一个步骤分解开。一年级的注意力大概有五分钟,出现了学生不认真听讲,走神的现象。没有将学生的注意力及时拉回教师的身上。没有兼顾到每一个学生。
第二:在教学过程中比较着急,没有让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说出计算过程。没有重点突破以一当十。板书课题时,不能以跳绳为课题,本节课学的是两位数退位减,而不是跳绳。
第三:让学生说出过程时,必须让学生重复,让多个人说。
第四:没有合理使用教学用具,没有起到示范作用。
第五:在上课时,要把上节课的内容复习到位,寻找新旧知识点的联系。
第六:高估了学生,在课前没有了解学生的学情。
我在今后教学中一定要注意到一些细节的东西,避免出现类似错误。要加强学习,以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练习五
教学目标:
1.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并通过数学游戏,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2.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
3.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习目标:
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
巩固两位数加两位数(进位加)、两位数减两位数(退位减)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将所学知识灵活地应用于具体的问题中。
教 法:
培养学生仔细检查的好习惯,对数学的学习兴趣。
学 法:
合作探究
教 具:
小黑板
学 具:
练习本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用小棒或计数器做一做,再用竖式算一算。
90-47= 57-19= 100-28= (集体订正)
二、巩固练习。
1.完成课本第81页第2题。
先让学生说一说得数对不对,再学着分析错误的原因。
2.完成课本第82页第6题。
先让学生独立做题,然后请做得快的学生介绍经验。
3.完成课本第83页第8题。
练习时,可先计算出结果写在鱼尾上,再将3个得数进行比较,比较时,要提示学生看清题目要求,弄清排列顺序。
三、运用知识,解决问题。
1.完成课本第82页第4题。
(1)引导学生正确理解题意。
(2)学生独立解答,全班交流。
2.完成课本第82页第7题。
学生独立完成,全班交流。
五、课堂作业。
完成课本第83页第10题。
六、课堂小结
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我们再一次巩固两位数减两位数的退位减法,能够用学过的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老师相信,你们的收获一定也很多,请把你的收获告诉给你的爸爸、妈妈还有小伙伴们。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
1.算一算。24+7= 52-8= 61-13= 36+25= 45+6= 71-4= 54-35= 83-46=
2.在○里填上“+”或“-”。
31○9=22 54○8=62 47○16=63 25○19=6 82○33=49 56○25=81
3.列式计算。
⑴41比8多多少?
⑵比36多27的数是多少?
⑶被减数是74,差是46,减数是多少?
⑷比36少27的数是多少?
二、综合练习。
1.完成课本第81页第3题。
2.完成课本第82页第5题。
3.完成课本第83页第9题。
本题是开放题,学生可能有不同的买法,只要总价不超过50元。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练习五
总复习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方法。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学习目标:
巩固100以内的加减法计算能力,根据具体情境列算式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
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 法:
引导法
学 法:
合作探究
教 具:
小黑板
学 具:
小棒
课时安排:
5课时
第一课时
一、 导入 :
我们已经认识了100以内的数(板书:100以内的数)
下面请小朋友拿出纸,在纸上写一个100以内的数。
二、 读数和写数的复习。
请生站起来读一读你写的数。
读数和写数都从哪起的呢?(板书:读数和写数都从高位起。)
三、 数的复习
1.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往前数5个。再从它往后数5个。
请个别生起来数。
问:刚才他是怎样数的?(一个一个数的)(板书:一个一个数。)
还能怎么数?(几个几个数)(板书:几个几个数。)
2.小动物也在数数。我们一起来看看。
瞧:出示 企鹅:24、26、28、……..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小猫:95、90、85、……..也请小朋友接下去数。
3.你能从你写的这个数开始,喜欢几个几个数,就几个几个数,直到老师喊停为止吗?
四、 数的组成的复习 。
1.老师也写了一个数,我来介绍一下:它是由4个十和3个一组成的,它是几呢?
(板书该数)
2.你能用这种方法向同桌介绍你刚才写的数吗?
3.请几生来介绍。老师板书数字。
五、 数的顺序和大小比较。
1.老师也想请小朋友来猜个数。
(用大一些,小一些,大的多,小的多提醒学生。直到猜对为止,并板书:这个数:87)
2.你写的这个数和老师写的这个数来比一比(板书),用上大一些,少一些,大的多,小的多。
3.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我们除了用刚才多一些,少一些,多的多,少的多还可以用什么符号来连接呢?
4.完成总复习89页的第4、6、7、8、10题。
5.黑板上有这么多的数,你能用>或<符号把它们连起来吗?
( )>( )>( )>( )>( )
( )<( )<( )<( )<( )
请生在练习纸上写一写。
六、小结: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内容?
我们复习了100以内的数,复习了数数,写数,读数,数的组成,大小的比较……
七、游戏:抢答
1.在64和66的中间的数。
2.比79少1的数。
3.个位上的数比十位上多1的数。
4.由8个十和7个一组成的。
作业布置: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境导入,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这节课老师又要带小朋友去数学王国了,你们高兴吗?要进大门,必须做出这些题目,你想试试吗?
14-5= 16-9= 13-4=
12-8= 11-6= 9-6=
3+5= 7+4= 5+8=
学生口答完,大门开了,看,智慧爷爷来迎接我们啦!
二、知识整理。
智慧爷爷要带我们去一个美丽的大草坪,哎哟,草坪上有很多的卡片,很杂乱,我们去捡起来,让大草坪重新美丽,好不好?原来这些卡片上是些计算题呀,没关系,我们能把它们算出来。让我们小组合作,每人做3题,把它们算出来。
(学生计算后,集体订正)
这些题目都是属于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板书课题。
1、请小朋友把这些卡片分成两大类。
(学生自主分类)
分完之后,请小组代表(两人)到投影上展示,并分别说一说每一类相同的地方,即分类标准。
可能有两种答案:
(1)加、减
(2)两位数与一位数 两位数与整十数
2、把每部分进行再分类。
3、观察一下,还有哪些是可以分成两种情况的。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练一练:看谁跑得快: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 75-6=□9 74-20=□4
54+9=□3 37-8=□9 35+30=□5
三、综合练习。
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
小朋友们真棒,智慧爷爷带我们到智慧乐园去玩一玩。
连线。
2、我们先来到射击场,这些目标球上都有一个算式,请你说出算式的得数,如果正确,就能把球射中。小射手的本领大不大,谁想来试一试?(学生做题)
3、飞上太空。
这个游戏更好玩了,是飞上太空,只要你做对这些题目,就能坐上这架小飞机,飞到太空遨游了,谁来试试?
4、踩地鼠。
(1)54+6=50 ( )
(2)73-20=71 ( )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
(4)23+30﹥53 ( )
5、智慧果。
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试试?
( )+62=68
( )-40=53
76-( )=70
54-( )>50
四、全课总结。
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 45+7 69-50 97-6
30+65 9+36 53-8 84+7
91+5 24-9 8+37 96-80
二、 提出问题后再列式计算:
(1) 书包比铅笔盒多多少钱? 64-18=46(元)
(2) 铅笔盒比书包少多少钱? 64-18=46(元)
(3) 铅笔盒和书包相差多少钱?64-18=46(元)
(4) 书包和铅笔盒一共多少钱?64+18=82(元)
三、 用竖式计算:
58 94 85 98
+ 37 - 35 +15 -89
——— ——— ——— ———
95 59 100 9
84 46 66 64
-59 +27 -48 +28
———— ———— ———— ————
25 73 18 92
四、 在○里填上﹦﹥或﹤
34+29 ○29+34 53-36○54-36
49-37○49-36 67+38○67+34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总复习
书包比铅笔盒多多少钱? 64-18=46(元)
书包和铅笔盒一共多少钱?64+18=82(元)
第四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有趣的图形。
(1) 图中有14个长方形。
(2) 7个正方形。
(3) 3个三角形。
(4) 10个圆形。
2、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侧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二、 100以内加减法(二)
1、 33+42 65-49 45+56
86-34 47+48 98-89
61+33 74-55 26+35
89-54 63+17 38+34
45+37 77-49 75+25
2、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牛比羊少18头。
提问题:(1)兔子有几只? 37+6=43(只)
(2)牛有几头? 37-18=19(头)
(3)图和牛相差多少?43-19=24(只)
(4)兔比牛多几只? 43-19=24(只)
(5)牛比兔少几头? 43-19=24(头)
3、(1)需要(2)两车,还有(4)个空座位。
(2)学生共需要(90)元,老师共需要(12)元。
4、 13+34+45=92 97-39-27=31
65-56+11=20 44+33-55=22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小白兔看到的是房屋的侧面。
小山羊看到的是房屋的正面
13+34+45=92 97-39-27=31
65-56+11=20 44+33-55=22
第五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认识图形
我们在这本书中认识了哪些图形?
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
下面哪些图形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用多媒体课件出示)?
学生判断。
你是怎样判断它们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
学生说自己的理由。
教师:这些图形中,哪两个图形最容易混淆?
学生:长方形和正方形。
你是怎样区分它们的呢?
长方形整个图形要长一些,而正方形方方的,四条边一样长。
请同学们翻开书,用你们区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方法区分一下这些图形中哪些是长方形?哪些是正方形?哪些是三角形?哪些是圆?然后把这些图形的个数填在横线上。学生完成后,抽学生回答图中哪些是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全班集体订正。
总复习教案
总目标:
1.经历对本学期各个领域所学知识进行梳理的过程,初步养成回顾与反思的良好习惯。采用多种形式理解数的意义、加减运算的意义,初步感受加减运算的区别和联系。
2.进一步认识100以内的数,能认、读、写100以内的数,能用100以内的数表示物体的个数或食物的顺序,能熟练计算100以内的加减;能进行简单的估算;进一步直观感受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能根据具体实物、照片或直观图中的实物,辨认从不同方向观察到的简单物体的形状。
3.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初步培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教学课时:5课时
教学内容 总复习(一)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通过自主分类与梳理,使学生从整体上把握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计算
2.提高学生的整理、分析能力,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对知识进行整理,回顾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区分各个类型计算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20以内的加减法。
14-5= 16-9= 13-4=
12-8= 11-6= 9-6=
3+5= 7+4= 5+8=Xk b 1. Com
学生口答。
二、回顾与交流。
师:
1.你认识了哪些数?能按顺序数一数吗?
学生同桌互说。比较两个数的大小。
2.你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表示32这个数?
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表示数,除了书本中的表示方法,还可以用图形表示等。
3.怎样比较两个数的大小?举例说一说。
请学生举手回答,让学生明确比较数的方法。
4.请同学就各种小类型分别举例出题,指名说答案和计算过程,板书括号里的内容。
5.师:100以内的加减法除了这些类型之外,我们还学过哪些类型?
(整十数加减整十数)指名举例,并计算出来,说出计算方法。
练一练:看谁跑得快:
你能很快说出下面各题得数的十位是几吗?
31+6=□7 75-6=□9 74-20=□4
54+9=□3 37-8=□9 35+30=□5
三、数的运算。
1.让我们来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每人一张练习纸,上面是100以内的口算题)
2.把你经常出错的题目写下来,说一说计算中应该注意什么。
进位与退位,有没有进位和有没有退位。
3.“50-18”可以解决生活中的什么问题?举例说说。
先让学生互说,然后请学生举手回答,说生活题目。
4.踩地鼠。
(1)54+6=50 ( )
(2)73-20=71 ( )
(3)一个加数是4,另一个加数是50,和是54。
( )
(4)23+30?53 ( )
5.智慧果。
师:想吃美味的智慧果吗?开动脑筋,在( )里填上适当的数,果实里的算式对了,就能把它们摘下来。谁先来试试?
( )+62=68 ( )-40=53
76-( )=70 54-( )>50
四、全课总结。
师:小朋友们喜欢开动脑筋,在玩中又复习了知识,收获可真多。你觉得你在数不学王国里哪些地方表现很出色,或者你觉得哪个小朋友很出色呢?
板书设计:
总复习(1) 回顾与交流
数的大小与比较
数的表示方法
数的计算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总复习(二)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能正确读、写100以内的数,掌握其顺序,并能比较大小。
2.能正确、熟练地计算100以内的加减法。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过程:
一、 口算:(出示口算卡片)
40+30 45+7 69-50 97-6
30+65 9+36 53-8 84+7
91+5 24-9 8+37 96-80
二、填一填,连一连。
1.按规律填数。
书本86页第1题。
2.看一看,填一填。
说明:一个两位数,包括十位上的数和个位上的数,十位上的数表示几个十,个位上的数表示几个一。
3.连一连。
书本第86页第3题。
三、 用竖式计算:
58 94 85 98
+ 37 - 35 +15 -89
――― ――― ――― ―――
95 59 100 9
84 46 66 64
-59 +27 -48 +28
―――― ―――― ――――
25 73 18 92
四、 在○里填上??或?
34+29 ○29+34 53-36○54-36
49-37○49-36 67+38○67+34
五、情景题。
河里有一群鸭,小鸭有27只,大鸭比小鸭少15只,大鸭有多少只?
板书设计:
总复习(2)
河里有一群鸭,小鸭有27只,大鸭比小鸭少15只,大鸭有多少只?
分析: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总复习(三)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复习所学知识的生活运用。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迁移运用。
教学过程:
书本第88页和第99页的内容。
9.少年宫组织两队同学参加夏令营,每队有3位老师,每辆车可坐50名乘客。
第一队:47名学生
第二队:43名学生
问:需要几辆车?还有几个空座位?
第一步:先让学生求出每队的总人数,看一看能不能坐下。
第二步:分析空余的座位。
10.条件:
兔比羊多6只。羊有37只。鹅有18只。
问:你可以提怎样的问题呢?请学生同桌互说,举手自由回答。
根据不同的问题,进行计算。
11.运木头
一共有90根木头,一次运了34根,一次运了38根。
说明:问学生,你能提怎样的问题?
(1)一共运了多少根?
(2)还剩下多少根?
12.明信片
小白兔明信片:23张;熊猫明信片:38张;小鹿明信片:?张。合计92张。
(1)小白兔明信片和熊猫明信片一共有多少张?
(2)小鹿明信片有多少张?
(3)请试着再提一个数学问题,并解答。
13.套圈游戏。
小兵:我得了42分。
笑笑:我得了60分。
小丽:我得了第二名。
(小象:28 小鹿:12 熊猫:30 企鹅;32)
(1)他们各套中哪两个?
(2)小丽可能套中哪两个?
14.跳绳比赛。
跳绳成绩记录表
姓名 刘平 张晓 李月 王立
成绩 76下 95下 83下 100下
名次
(1)把他们的名词排出来,填在表中。
(2)最多的跳 下,最少的跳 下,相差 下。
(3)第二名比第三名多条 下。
(4)第四名再跳 下,就和第三名同样多。
(5)再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并试着解答。
板书设计:
总复习(3)
.套圈游戏。
小兵:我得了42分。
笑笑:我得了60分。
小丽:我得了第二名。
(小象:28 小鹿:12 熊猫:30 企鹅;32)
(1)他们各套中哪两个?
(2)小丽可能套中哪两个?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总复习(四)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
1.对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与反思。让学生回顾在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
2.通过引导与交流来回顾学习过程中的体会与进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
3.培养能独立地对所学过的知识进行系统回顾的能力,培养主动学习和认真反思的意识,进而更好地掌握有关知识。
教学重点:灵活解题
教学难点:拓展思路
教学过程:
一、口算
65-12= 27+11= 61+29= 92-42=
12+80= 33+57= 75-20= 35-11=
28+52= 96-16= 38+22= 47-11=
36+54= 70-25= 35-14= 40+30=
81+15= 69-50= 84-14= 96-80=
二、填空
1.一个数从右边起,第一位是( )位,第二位是( )位,第三位是( )位;56的个位上是( ),十位上是( )。
2.100里面有( )个十,100里面有( )个一;78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
3.在( )填上“<”、“>”或“=”。
54+38( )38+54 43-26( )42-26
69-47( )69-46
三、看图提出“三个”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
兔比马多8只 马有45只 鱼比兔少3只
你的数学问题:
① ;列式: ;
② ;列式: ;
③ ;列式: ;
四、想一想,连一连。
五、应用题。
1.一年级有98个同学去旅游。第一辆车只能坐40人,第二辆车能坐55人。还有多少人不能上车?
2.一年级有56人参加游园比赛。在第一轮比赛中,有28人走了,又来了37人参加第二轮比赛。现在有多少人参加游园比赛?
3.一双球鞋的价格是72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比一双球鞋的价格便宜了48元。一双布鞋的价格是多少元?
4.三个同学跳绳。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总数
小红 25下 28下 30下
小花 21下 26下 95下
小明 24下 29下
(1)小红三次一共跳了多少下?列式:
(2)小花第三次跳了多少下?列式:
(3)如小明是第二名,小明三次总数可能是多少下?
(4)如果小明是第二名,小明第三次可能跳了多少下?
板书设计:
总复习(4)
.一年级有98个同学去旅游。第一辆车只能坐40人,第二辆车能坐55人。还有多少人不能上车?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总复习(五)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标:复习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等平面图形,通过动手做的活动,进一步复习平面图形,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发展空间观念能设计有趣的图案。能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用图画呈现的简单问题。
教学重点:整理所学知识。
教学难点:对所学知识进行回顾和反思。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这学期,我们学过哪些图形?
2.用自己的语言说一说,你学过的图形都是什么样子的?
二、 有趣的图形。
1.找一找(机器人,汽车,书本90页第1题)
请学生独立完成,不同的图形做个标记。
2.他们分别看到了什么?连一连。(书本第85页第4题)
小男孩看到小狗的背面,小女孩看到小狗的侧面。
3.下面每幅图分别是谁看到的?请连一连。(书本90页第2题)
判断:谁坐在小熊的正面?
4.用附页图4中的长方形纸折一折。
(1)把它分成两个三角形。
(2)把它分成两个长方形。
(3)把它分成一个正方形和一个长方形。
学生独立折一折,请学生上台演示折法。
三、小结。
板书设计:
总复习(5)
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
课后反思:
部编小学语文1-6年级课程资料汇总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