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全册教案(文末查看下载)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1-02

 扫码查看下载

全部资源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教材全解读

部编初中语文8年级电子课本汇编

部编九年级语文下册朗读知识精讲

部编初中语文8年级教学资料汇编

部编版初中语文8年级期末考试题

全部初中语文课本古诗及精析


第1-4单元教案

第五单元

17屈原(节选)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本文中物象的象征义,掌握多种修辞手法的运用。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分析文中物象的象征义,理解文章所表现的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作者借古喻今的写法,感受屈原的爱国忧民情感及追求理想九死不悔的精神。

教学重难:关键词语的疏通理解,鉴赏重要语句,感受屈原高尚的人格美。

教学方法:点拨法、朗读法、质疑法。

教学准备:录音、课件。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有这样一个人,他身材魁梧,饱经风霜的脸上愁眉不展。腰系博带,佩陆离长剑,戴切云高冠,着雪白罗服。瑟瑟秋风下,踱步远方,似行吟泽畔,似引吭悲歌。他,便是屈原,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今天,就让我们走进郭沫若的戏剧作品《屈原》,走进这位伟大诗人的内心世界。

二、教学新课

目标导学一:认识作者,了解作品背景

作者简介: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四川乐山人。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历史学家、著名的社会活动家、古文字学家。作品有诗集《女神》,历史剧《屈原》等。

背景资料:《屈原》写于1942年1月,正是抗日战争的相持阶段,半壁河山沦于敌手,国民党政府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悍然发动“皖南事变”。郭沫若面对这样的政治现实义愤填膺,创作了历史剧《屈原》,以批判国民党反动派的黑暗统治,展示了现实世界光明与黑暗、正义与邪恶、爱国与卖国的尖锐斗争,起到了“借古讽今,古为今用”的作用。

屈原,战国时楚国人。出身贵族,曾做过左徒、三闾大夫。怀王时,主张联齐抗秦,选用贤能,但受贵族排挤不见用,遭靳尚等人毁谤,被放逐于汉北,于是作《离骚》表明忠贞之心;顷襄王时被召回,又遭上官大夫谗言而流放至江南,终因不忍见国家沦亡,怀石自沉汨罗江而死。其忌日成为后人纪念他的传统节日——端午节。重要作品有《离骚》《九章》《天问》等,对后代文学影响极大。

目标导学二:把握文本写作思路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故事大意,将本文的写作思路梳理完整。

明确:第一部分:诗人呼唤与歌颂风雷电这些伟大的自然力,表达了对黑暗的激愤和对光明的礼赞与向往。第二部分:借指斥神鬼偶像来抨击昏庸腐朽的当权者。

2.阅读课文中的舞台说明,谈谈其作用。

明确:舞台说明为舞台上屈原的动作、形象外貌做了一个必要的交代,为读者理解下文的震天撼地的呼喊做了铺垫。我们可以看到舞台上的屈原是一个坚持真理的爱国者,是一个受到奸佞残酷迫害的形象。

目标导学三:把握本文写作特色

1.文中作者将很多的事物赋予了其他的含义。请同学们归纳一下,作者究竟赋予了这些事物什么特殊的含义?这又是一种什么手法?联系作者的写作背景谈谈戏剧的创造主旨。

明确:风、雷、电:象征人世间追求正义、光明的变革力量。洞庭湖、东海、长江:象征人民群众。无形的长剑:象征坚定的信念。土偶木梗:象征无德无能、欺民惑众的官僚统治集团。没有阴谋、没有污秽、没有自私自利的没有人的小岛:象征寄托灵魂的一方净土。这是象征手法。对风、雷、电的呼唤与歌颂,表现了诗人对黑暗世界的强烈愤懑和摧毁黑暗的热望,也表达了诗人对光明未来的热烈追求。

2.本文综合运用了多种修辞方法,请品读下面的句子,指出下面句子的修辞方法,并赏析其表达效果。

(1)风!你咆哮吧!咆哮吧!尽力地咆哮吧!

(2)电,你这宇宙中的剑,也正是,我心中的剑。你劈吧,劈吧,劈吧!把这比铁还坚固的黑暗,劈开,劈开,劈开!

(3)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

明确:(1)这几句运用了呼告、反复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现了屈原对风的热切期盼和对黑暗势力的痛恨。(2)运用呼告、比喻、反复的修辞手法,热切地赞美电这种自然界的伟力,表达屈原想要冲破黑暗的急切而又果敢的决心。(3)运用了呼告、排比、反复的修辞手法,呼唤着在黑暗中咆哮着、闪耀着伟大的自然力来毁灭这黑暗的社会,表达了必须彻底毁灭黑暗社会的决心,体现了他与黑暗势力决斗到底的浩然正气。

3.屈原的独白激情澎湃,气象雄浑,作者是如何做到这一点的?

明确:要点:(1)内心独白想象奇特,联想丰富,气势宏伟,表现作者浪漫主义的激情。(2)运用象征的手法,将作者难以言表的情感表达得更加含蓄、深沉、凝练。(3)比喻、拟人、排比、夸张、反复、呼告、反问等多种修辞方法的运用,增强了语句的气势和感情色彩。(4)多用短句,表达激烈的情感,急促的语气,体现屈原忧国忧民,英勇无畏的伟大精神。

目标导学四:形象分析,把握文章思想感情

作品塑造了一个怎样的屈原形象?屈原的形象有何象征意义?

明确:屈原是一个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有着浩然正气和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的形象。作者以屈原的形象体现和概括了中华民族的性格。歌颂他所坚持的争取自由和反抗侵略的高风亮节,歌颂他为捍卫真理与正义刚正不阿、奋不顾身的意志言行。

三、板书设计

呼唤与歌颂——风、雷、电

怒斥与愤懑——土偶木梗

屈原:爱国爱民,忠贞不屈,浩然正气,英勇无畏

 

18天下第一楼(节选)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主要情节,把握文本戏剧冲突。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分析人物形象,理解人物内心。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文章主题,体会剧本的语言韵味和生活气息;明白和谐的含义,培养团结他人、热爱和谐的处事习惯。

教学重难:感悟语言美。

教学方法:激趣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同学们,如果我们想创办文明班级,但是,今天有人惹是生非,明天又有人考试作弊,那么,我们还能创办文明班级吗?(不能)这里说明了一个道理,即当一个集体想要有所成就时,要是处处有人拖后腿,便会导致这个集体的失败。今天,我们将走进“福聚德”更加深刻地感受这个道理,请同学们翻开课文《天下第一楼》。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者简介

何冀平,中国剧作家。中央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毕业,毕业后从事专职戏剧创作,曾任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编剧。1988年,何冀平创作的《天下第一楼》演出后轰动京城,演出场次

仅次于《茶馆》,被誉为当代现实主义经典。

2.生难字词

(1)字音

侦缉 怯懦 忌讳 打镲(chǎ)撂杆(liào)捣蛋(dǎo)幌子(huǎng)雕梁画栋

(2)词义

【侦缉】侦查缉捕。

【怯懦】胆小怕事。

【忌讳】因风俗习惯或个人原因等,对某些言语或举动有所顾忌,积久成为禁忌。

【拾掇】惩治。

【凄惨】凄凉悲惨。

【另请高明】另外请一个较高明的人,意即不想受委托或聘请。

【捣蛋】借端生事,无理取闹。

【雕梁画栋】指房屋的华丽的彩绘装饰,常用来形容建筑物富丽堂皇。

【幌子】比喻进行某种活动时所假借的名义。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有感情地朗读、品读课文,分角色朗读,读评结合起来感悟语言特色和人物性格。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情节一:唐茂昌强行要钱,王子西勉强应对。

情节二:克五以罗大头藏烟土为要挟骗吃喝,遭卢孟实赶出。

情节三:卢孟实处罚不成器小伙计,厚赏成顺。

情节四: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高超,侮辱卢孟实并撂挑子离开。

情节五:唐茂盛借机要钱,挖走堂头常贵。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上述情节(见步骤二—2)也正是本文的戏剧冲突,说说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什么展开的。

【交流点拨】本文戏剧冲突是围绕“福聚德”的即将衰落展开的。

2.简要分析下列句子所蕴含的深刻含义。

(1)克五: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嬉笑)得了,给俩鸭脖子还不行?

【交流点拨】“烟太多我就闻不出来了”,烟多为什么会闻不出来呢?这明显是个反讽的句子。作者看似在这里只是说克五一人,事实上是讽刺了一大批欺软怕硬的人,他们仗着自己有一丁点地位就欺压朴实善良的民众,而面对恶势力,却又谄媚地赔着笑脸。

(2)卢孟实:披红挂绿,骑马坐轿子,怎么红火怎么办。让那些不开眼的看看,福聚德的伙计也是体面的。

【交流点拨】让成顺将喜事办得有面子,也是为了维护尊严,体现出了劳动人民的傲骨。

3.分析卢孟实形象。

【交流点拨】务实勤劳、精明能干、自尊自强、关心伙计、拒绝陈腐不变通、刚直却又不得不学着屈服于社会环境。

4.分析其他几人形象。

【交流点拨】罗大头:恃才自傲,迂腐固执,心胸狭窄,容不得人,脾气火爆,同时又一身正气,直率,不屑与小人为伍。常贵:同情他人,老实厚道。福子:仗势欺人,谄媚姿态。

唐茂盛:势利。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文章中哪句话最能概括上述情节(见步骤二第2点)?结合课文内容,说说你对福聚德衰落的原因的认识。

【交流点拨】修鼎新的一句话“一个人干,八个人拆”是对上述情节最好的概括。从全文来看,唐茂昌与唐茂盛是只知出不知入的二世祖,成心要钱挥霍,且二少爷直接挖走店里的得力助手,这比坐吃山空的后果更加严重。罗大头是烤鸭一把手,克五又知道他藏着烟土,这无疑是罗大头将要出事的信号;且罗大头自恃烤鸭技艺离去,这对于“福聚德”无疑是有打击力的。此外,连小伙计都不成器。种种迹象,几乎都指向“福聚德”即将衰落。究其根本原因,可以说,这是勤劳务实的人与东家少爷、克五这样混吃混喝的人的矛盾,是平民与欺压平民的官僚之间的矛盾。这矛盾,才是“福聚德”真正衰落的原因。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学生自主发言总结本节课的收获。

2.拓展延伸

请同学们结合分析的人物形象,代入角色进行朗读。

3.布置作业

(1)组织话剧表演活动。

(2)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4、板书

天下第一楼

 

19枣儿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现代戏剧艺术中常用的象征手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人物语言分析人物形象,理解文章主题。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培养学生对戏剧的品评鉴赏能力;培养关注社会的意识,能关心、关爱身边的空巢老人和留守儿童。

教学重难:把握剧中老人和男孩两个人物形象,理解他们的思想情感。

教学方法:演读法、讨论法、延伸拓展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枣是大家再熟悉不过的东西了,现实中的枣又香又甜,我们都很喜欢吃。本篇课文中的“枣儿”是不是仅仅指现实中的枣呢?那“枣”的味道又是怎样的呢?让我们走进课文寻找答案。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背景链接

本文写于1999年,当时的农村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改革开放的浪潮,将许多农村青年带离故土,到城里谋求发展,只剩下老人和小孩留守家园。走进城市的人们,或因为繁忙,或因为迷失,大都不怀念乡村,在他们的心中,枣儿被遗忘了,故乡被遗忘了,甚至一部分的亲情也被忽略、遗弃了。这使留守的亲人倍感痛苦。

2.生难字词

(1)字音

蓦然 翘首(qiáo)咀嚼 囫囵竹匾(biǎn) 掸去(dǎn)踌躇

 (2)词义

【津津有味】形容趣味浓或很有滋味。

【踌躇】犹豫不决。

【蹑手蹑脚】形容走路时脚步放得很轻。

【喜出望外】遇到出乎意料的喜事而特别高兴。

【囫囵】完整,整个儿的。

【咀嚼】比喻对事物反复体会。

【翘首】抬起头来(望)。

【蓦然】猛然,不经心地。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分角色朗读课文。男孩的语言应读出纯真、活泼、稚嫩、可爱的情调来;老人的语言应读得亲切一些,读出长者的风范,读出较强的人生沧桑感和浓浓的乡土气息。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老人对男孩的态度如何?

【交流点拨】表现出了一种不是祖孙而如同祖孙般的长辈对晚辈的关爱,也折射出他对儿子的爱。

2.如何评价老人这个形象?

【交流点拨】剧中的老人首先是老一辈的农民形象:他一生劳作,不离乡土,如今老迈,儿子离乡外出,他继续留守家园。其次,他是具有更普遍意义的老一代的长者形象:他满怀亲情,富有爱心,他关爱已成年的下一代,又疼爱尚年幼的新一代;作为过来人,他怀旧而又传统,面对生活的变化不失爱心、不失希望而又有所失落。

3.请谈谈你对剧中男孩这一形象的认识。

【交流点拨】剧中的男孩想把枣子留给父亲吃,喜欢吃巧克力盼望父亲带巧克力回来,他蹑手蹑脚捡枣子,把枣子藏在红肚兜上的衣袋里,温顺地挽扶老人,认真听老人讲故事,和老人拉勾发誓„„男孩是年幼的新生一代的形象:他思念父亲,喜爱心疼自己的老人,好奇而懂事,在他身上处处表现了儿童纯真可爱的天性。

4.你对剧中未出场的这两个人物怎么看?这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实?

【交流点拨】老人的儿子,不再像老一辈那样,终身不离乡土,而是远离故乡和亲人,闯荡于外面的世界;男孩的父亲,离开乡村,定居于城里,抛弃了旧家而另成新家。这两个人物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社会的变化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

5.枣儿在剧中起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全剧以“枣儿”为标题,并以“枣儿”贯穿全剧,让老人与男孩围绕“枣儿”进行对话。展开情节。老人的经历、情感乃至命运,都与“枣儿”有着不解之缘;男孩对父亲的思念,也与“枣儿”相牵连。“枣儿”是全剧情节发展的线索,是人物对白的话题。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剧本采用了象征手法,“枣儿”象征着什么?

【交流点拨】在剧中,枣儿是亲情的象征,是故乡的象征,也是传统生活和精神家园的象征。剧本巧妙地运用象征手法,赋予了“枣儿”丰富而深刻的社会内涵,使全剧具有了深厚的思想意蕴。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枣儿》是香甜的枣儿,也是苦涩的枣儿。那一声声苍凉的、稚嫩的呼喊,发自内心,像根在呼吸,像泉在喷涌。那呼喊,不只是期盼,更是一种给予,一种天赐——是爹娘赐予儿孙赖以生存的精神维系和生命依托,正是这呼喊健全着我们的神经,丰满着我们的羽翼,使我们飞得更高、更远。

2.拓展延伸

同学们中有没有父母不在身边、亲人不在身边的,如果有,你们想对远方的父母说些什么?

爸妈,我很想你们!你们在外地还好吗?辛苦赚钱的同时,别忘了照顾好自己的身体。

我知道要努力学习,也会照顾好自己,请你们放心。

3.布置作业

(1)观看广告:常回家看看

(2)完成《名师测控》本节内容。

4、板书

枣儿

第六单元

20曹刿论战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积累掌握重要文言词句和文言实词虚词、特殊句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借助课下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人物形象;学习本文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曹刿铁肩担道义、忠心献国家的爱国精神。

教学重难:学习本文在对比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演读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有这么一场战役,曾受到毛泽东同志的称赞,那就是战国时期齐鲁两国之间的“长勺之战”,在这场战役中,鲁国以弱胜强。鲁国一个弱小的国家,为什么可以战胜强大的齐国呢?

今天我们就来共同探个究竟吧!请大家翻开课文《曹刿论战》。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背景链接

齐襄公在国内做了一些坏事,他的弟弟公子小白和公子纠恐怕被连累,离开齐国避祸。

公元前685年齐国发生内乱,国君被杀,住在鲁国的公子纠和住在莒国的公子小白都抢着先赶回齐国,想做国君。鲁庄公派兵护送公子纠回去,哪知公子小白抢先赶回了齐国,做了国君,就是齐桓公。齐桓公起兵迎击。当时齐强鲁弱,鲁军大败。从此两国结下深仇大恨。鲁庄公十年的春天,齐再次兴兵攻鲁,战于长勺。

2.生难字词

(1)字音

刿.(guì)间(jiàn)帛( )孚()辙()靡

(2)词义

【驰】驱车追赶。

【辙】车轮碾出的痕迹。

【轼】车前的横木。

【既克】战胜齐军后。既,已经;克,战胜。

【一鼓作气】第一次击鼓能够鼓起士气。鼓,名词作动词,击鼓。

【惧有伏焉】焉,指示代词,意为“在那里”。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①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应读出反问的语气。②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应读出否定的语气。③忠之属也,可以一战。——应读出肯定的语气。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1段:写曹刿拜见鲁庄公。

第2段:写曹刿指挥战斗的经过。

第3段:写曹刿阐明取胜的原因。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鲁庄公认为迎战齐国要做哪几方面的准备?请找出课文原句。

【交流点拨】①“衣食所安,弗敢专也,必以分人”;②“牺牲玉帛,弗敢加也,必以信”;

③“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

2.对于以上三方面的准备,曹刿又是如何评价的?

【交流点拨】对于第一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惠未遍,民弗从也”;对于第二个准备,曹刿的评价是“小信未孚,神弗福也”;对于第三个准备,曹刿认为“忠之属也,可以一战”。

3.为什么说“小大之狱,虽不能察,必以情”是“可以一战”的主要条件?

【交流点拨】因为民心向背是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这就突出表现了曹刿重视人民力量的政治远见。

4.从第1段中,可以看出曹刿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交流点拨】热爱自己的国家,深谋远虑。

5.在战斗中,鲁军进攻的时机选在什么时候?为什么?

【交流点拨】选在“彼竭我盈”之时。“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彼竭我盈,故克之。”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本文在写法上有什么突出的特点?

【交流点拨】文章围绕“论战”来进行选材与组织材料,详略得当,重点突出。此文虽然写战争,但战争的过程写得十分简略,中心始终扣住曹刿这一人物,运用对话来写论作战前的政治准备(第1段)及战胜齐国的原因(第3段),重点突出,中心明确,详略得当。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本文论述了必须取信于民并运用正确的战略战术,掌握战机才能取得战争胜利的道理。

2.拓展延伸

学生演课本剧,用白话文再现文中情景。大屏幕中出示提示:

场景

人物

人物活动

乡下曹刿、乡人一次对话

宫廷曹刿、鲁庄公战前对话

长勺曹刿、鲁庄公战时指挥、战后对话

3.布置作业

(1)理解、背诵全文。

(2)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4、板书:

曹刿论战

 

21*邹忌讽齐王纳谏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利用工具书,疏通文意。

2.过程与方法目标:

欣赏邹忌的讽谏艺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重难:理解古代明君勇于纳谏的大度胸怀。

教学方法:质疑法、点拨法、讨论法。

教学准备: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亲贤臣,远小人”是国家能够昌盛的重要因素,齐威王就非常幸运地遇到了这样一位贤臣——邹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选自《战国策》的历史散文《邹忌讽齐王纳谏》。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作品简介

《战国策》是战国时代国别史汇编,也是一部历史散文总集。又称《国策》《国事》,由汉代刘向编订,共33篇,分东周、西周、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十二策。它记载了战国时期各国政治、军事、外交方面的一些活动,记录了各国谋臣的策略和言论。它语言流畅,写人记事真切、生动。它是先秦历史散文中的一枝奇葩,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影响极为深远。

2.生难字词

(1)字音

昳丽(yì)朝服衣冠 窥镜期年朝于齐间进

 (2)词义

【窥镜】窥,本义是从小孔、缝隙或隐蔽处看,又引申为观察。

【我孰与城北徐公美】我与城北的徐公相比,谁更美丽呢?孰与,与„„比,谁„„

【旦日】第二天。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第1段读时应注意表现人物的情态。第2段读时应注意以略带诙谐的方式说出严肃的内容。第3段要读得层次分明。重读“面刺寡人之过”“上书”“谤讥于市朝”“门庭若市”“皆朝于齐”等词语。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1段:进谏的依据。邹忌与徐公比美,发觉受蒙蔽,从中体味出国君不易听到直言的道理,并决定“入朝见威王”。

第2段:进谏的内容。邹忌以自己受蒙蔽之事讽谕齐威王,用自己的切身体会,以事设喻,启发齐威王省悟到纳谏的必要性。

第3段:纳谏的举措及结果。齐威王接受邹忌的劝告,立即颁布政令,悬赏求谏。齐威王纳谏除蔽,政治清明,使齐国国势强盛,威震诸侯。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邹忌是如何“讽”齐威王的?

【交流点拨】邹忌入朝后,并未单刀直入向齐威王进谏,而是以“闺房小事”谈自己的体会,然后以类比的方式委婉进谏。

2.邹忌是从什么地方看出齐威王受了蒙蔽的?

【交流点拨】“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

3.齐威王设上、中、下三等奖赏的区别在哪里?嘉奖进谏者意味着什么?

【交流点拨】区别在于批评者勇气的大小。意味着齐威王有改正缺点的勇气,振兴国家的决心。

4.邹忌讽谏的结果如何?

【交流点拨】齐威王接受了谏言,发布政令,广开言路,悬赏求谏。始而“门庭若市”,继而“时时而间进”,最后“无可进者”,终于“战胜于朝廷”。

5.文中依次叙述“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进谏者的人数,这是为什么?

【交流点拨】体现齐国的政治日益清明,说明纳谏效果显著。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分析本文在说理以及记叙上的特点。

【交流点拨】本文采用了“三叠法”,从头至尾一直使用三层排比的手法写作。

三问→妻、妾、客三答

三比:妻私我→宫妇左右私王妾畏我→朝廷之臣畏王

客有求于我→四境之内有求于王

三赏:上赏中赏下赏

三时:令初下数月之后期年之后

三态:邹忌现身说法齐威王广开言路各国“皆朝于齐”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的对话含蓄隽永,耐人寻味。通过语言描写塑造了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突出了人物鲜明的个性。

2.拓展延伸

借助网络,了解《战国策》里其他有关讽谏的故事。积累一些出自《战国策》的成语。

【交流点拨】门庭若市、狐假虎威、画蛇添足、鹬蚌相争等。

3.布置作业

(1)背译全文。

(2)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邹忌讽齐王纳谏

4、板书


22出师表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了解诸葛亮严明赏罚、广开言路的进步主张。

2.过程与方法目标:

培养学生文言文的阅读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诸葛亮“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

教学重难:在理解重点词的基础上初步理解文章内容。

教学方法:指导法、朗读法、讨论法、质疑法。

教学准备:朗读录音,相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唐朝著名诗人杜甫在一首诗中这样写道:“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哪位同学能说说,这是杜甫的哪首诗?写的是哪位历史人物?(学生答:《蜀相》,诸葛亮)对,是《蜀相》,写的就是本文的作者诸葛亮。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诸葛亮的

《出师表》。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诸葛亮(181—234),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玡阳都(今山东沂南)人。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

(2)背景链接

诸葛亮深感刘备知遇之恩和临终托孤之情,辅佐刘禅竭忠尽智,为实现刘备的统一中原,光复汉室的遗愿而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于227年率兵北驻汉中(今陕西省汉中市),准备北伐曹魏,以“北定中原”。刘禅昏弱,使诸葛亮在劳师远征之际深怀内顾之忧,所以,临行前上此表文,给刘禅以告诫和劝勉。

2.生难字词

(1)字音

殂 (cú) 弘陟妄自菲薄 裨阙苟(gǒu)臧否

猥   夙(sù) 驽(nú)攘(rǎng)咎(jiù)诹

祎咨颓(tuí)以遗陛下长史(zhǎnɡ)行

阵和睦(hánɡ)淑均(xíng)以塞

忠谏之路

 (2)词义

【疲弊】比喻国家衰弱贫穷。

【盖】句首语气词。

【妄自菲薄】随意地看轻自己。

【忠谏】忠于皇上的谏言。谏,臣下规劝皇上,向皇上提意见。

【昭】昭示,显示。

【刑】罚。

【臧否】赞扬和批评。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1.朗读指导。

反复朗读成诵。

2.熟读课文,归纳文章层次结构。

第一部分(1~5):指明危机,提出建议。

第二部分(6~7):追忆往事,陈述理由。

第三部分(8):分清责任,表明决心。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第1段提出什么建议?提出这一建议的目的是什么?

【交流点拨】“开张圣听”;“光先帝遗德,恢弘志士之气”。

2.作者在第2段提出的建议是什么?

【交流点拨】严明赏罚。

3.第3段提出对后主亲贤的建议是什么?亲贤的好处是什么?

【交流点拨】“宫中之事,事无大小,悉以咨之,然后施行”;“必能裨补阙漏,有所广益”。

4.“汉室之隆,可计日而待也”的主要条件是什么?

【交流点拨】“亲贤臣,远小人”。

5.文中表明作者志趣的句子是什么?

【交流点拨】“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

6.作者夙夜忧叹的原因是什么?

【交流点拨】“恐托付不效,以伤先帝之明”。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作者写此文的用意何在?又为何在文中多次提及先帝遗诏?

【交流点拨】写此文意在提醒后主认清形势,希望他广开言路,亲贤远佞,完成兴复汉室大业。作者反复提及先帝遗诏,也是在勉励后主。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诸葛亮谈形势,教方法,摆先帝刘备任贤事实,引历史经验教训,其目的都是希望后主刘禅能认识到必须亲贤远佞,才能修明政治,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的道理。这种把诚挚的感情、殷切的期望融合于摆事实、讲道理中的论证手法,就是“寓情于议”。作者之所以采用这种委婉的表达方式,意在使后主能容易接受建议,达到规劝目的。

2.拓展延伸

请说出与诸葛亮有关的诗词名句。

【交流点拨】挥扇曾驱十万师,当年客至醒来迟。小乔弦断夫相妒,陆逊石迷马不驰。只为成名天下颂,空筹先主霸一时。传说蜀中不闭户,何不息兵乐耕织。

3.布置作业

(1)熟读背诵全文。

(2)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4、板书

出师表

 

23 诗词曲五首

三维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掌握诗词诵读技巧并背诵诗词。

2.过程与方法目标:

赏析名句,培养一定的想象力和鉴赏诗词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重难:理解诗词中蕴含的思想感情;感悟名句,领会古典诗词的意境和韵味。

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

教不准备:录音、课件。

一、情景导入生成问题

在以前的学习中,我们对诗、词这两种文学体裁已经很熟悉了,今天要学习的课文里面,我们将接触一种新的文学形式——曲,一起来看看吧!

二、自学互研生成新知

步骤一知识梳理夯实基础

1.文学常识

(1)作者简介

岑参(约715—770),唐代边塞诗人,荆州江陵(今湖北江陵)。岑参工诗,长于七言歌行,代表作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辛弃疾(1140—1207),字幼安,号稼轩,山东济南历城人。南宋豪放派词人、将领,有“词中之龙”之称。与苏轼合称“苏辛”,与李清照并称“济南二安”。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又字宋瑞,号文山。南宋政治家、文学家,与陆秀夫、张世杰并称为“宋末三杰”。

张养浩(1270—1329),字希孟,号云庄,济南人,元代著名文学家。流传下来的有散曲小令160多首,诗近400首,各类文近百篇。

(2)背景链接

《过零丁洋》是文天祥的代表作,作于作者被俘后第二年正月过零丁洋时。当时元军统帅张弘范逼他写信招降在海上抵抗的南宋将领张世杰等人,文天祥作此诗以明志节。

2.生难字词

(1)字音

寥落(liáo) 惶恐(huáng)  兜鍪( )冢(zhǒng)

雉(zhì)舂 (chōng) 瀚海(hàn) 踌躇

(2)词义

【干戈】两种兵器,这里代指战争。

【寥落】冷清。诗中指宋朝抗元战事逐渐消歇。

【零丁】孤苦无依的样子。

【经行处】经过的地方。

【兴亡】指国家兴衰,朝代更替。

【悠悠】形容漫长、久远。

【年少】年轻。词中指孙权十九岁继父兄之业统治江东。

【兜鍪】原指古代作战时兵士所戴的头盔,词中指代士兵。

【坐断】占据,占领。

【敌手】能力相当的对手。

步骤二整体感知走进文本

朗读指导。

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三、合作探究生成能力

步骤三精读课文深入理解

1.《十五从军征》是一首汉代乐府民歌,反映了什么主旨?

【交流点拨】反映了战争带给劳动人民的痛苦和灾难。

2.《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可分为几部分?起过渡作用的是哪句诗?

【交流点拨】两部分:咏雪→送别。起过渡作用的诗句是: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表达了什么主旨?

【交流点拨】作者通过赞扬孙权为天下英雄,表达了他对苟且偷安的南宋朝廷的强烈不满,也表达了他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4.《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词的首句“何处望神州?满眼风光北固楼”中神州指什么?这句话有何言外之意?在结构上起什么作用?

【交流点拨】中原;神州已非我所有;引出下文。

5.《过零丁洋》表达了诗人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表明他丹心报国、宁死不屈的崇高气节。

6.《山坡羊·潼关怀古》诗中最精彩的是“兴,百姓苦;亡,百姓苦”两句,请你谈谈对这两句诗的理解和认识。

【交流点拨】写出诗人对以往历史的概括与评价,顿生感慨之情: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7.《山坡羊·潼关怀古》表达了作者什么感情?

【交流点拨】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感情。

步骤四深层探究局部突破

理解“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交流点拨】这两句诗直抒胸臆,表明诗人以死明志的决心。

四、当堂演练达成目标

步骤五总结课文拓展延伸

1.课堂小结

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这五首诗词曲的主旨并理解赏析了名句,提高了我们的鉴赏能力,也激发了我们学习诗歌的兴趣。

2.拓展延伸

请列举一个中国历史上“留取丹心照汗青”的英雄人物,并概述其事迹。

【交流点拨】明将史可法誓死坚守扬州城,以悬殊的兵力苦苦抵御清兵的进攻,拒不投

降,最后以身殉国。

3.布置作业

(1)背诵本课五首诗词曲。

(2)完成《精英新课堂》本节内容。


课外古诗词诵读

文天祥《南安军教案

一、导入新课

    文天祥数年坚持抗元斗争,终于无力回天,他不得不面对国破家亡的现实。被俘后,他自杀未成,只能随元军北行。梅岭依旧,身边却没有战友陪伴,只剩下元军的脚步,何等孤独!家乡近在眼前,成为囚徒而归故里,还不如不归!山河依旧,城郭沦丧,一切都无可挽回。他决心绝食,死在家乡,好让自己的灵魂得到宁静和安慰,诗人以高亢的诗篇,唱出了他的爱国之志,唱出了他的“一片丹心”。

二、学习目标

 1、复习有关文天祥的文学常识;

 2、积累文言词汇;

   3、结合写作背景,领会诗歌的思想内容;

   4、学习诗人强烈的爱国感情,凛然的民族正气;

5、背诵、默写诗歌。

        三、师生探究

         1、作者简介

   文天祥,(12361283),字履善,自号文山、浮休道人。南宋杰出的民族英雄、爱国诗人。20岁中进士第一名,官至刑部郎官,1275年被任命为右丞相,派往元营谈判,遭扣留。后脱险,到福建坚持抗元。1278年,文天祥兵败被俘。他被元军一路押解北行,于127954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下此诗。本诗选自《文天祥诗集校笺》

2、写作背景

  帝昺(bǐng)祥兴二年(1279年),南宋最后一个据点厓山被元军攻陷,南宋朝庭灭亡。文天祥在前一年被俘北行,于五月四日出大庚岭,经南安军(治所在今江西大庾)时写此诗。

  3、朗读诗歌

南安/        /天祥

梅花/南北/路,   风雨/湿/征衣。

出岭//谁出?  归乡//不归!

山河/千古/在,  城郭/一时/非。

饥死//吾志,   梦中//采薇。

4、字词注释

        1】南安军:诗人被俘押解北上,途经家乡江西南安军,曾绝食。

2】梅花南北路:大庾岭上多植梅花,故名梅岭,南为广东南雄县,北为江西庾县。

3】采薇:商末孤竹君之子伯夷、叔齐,当周武王伐纣时,二人扣马而谏,商亡,逃入首阳山,誓不食周粟,采薇而食,饿死。

5、翻译诗歌

    梅花岭上的南北路口,凄风苦雨把征衣湿透。

越过梅岭谁与我同路,回到家乡却身为俘囚。

山河将存在万古千秋,城郭却哲时落入敌手。

饿死家乡是我的愿望,梦里采蔽在首阳山头。

6、分析诗歌

        首联:风雨梅花,心情沉重。     颔联:自我反问,行程孤单。

        颈联:悲愤激昂,希望复国。     尾联:典故明志,饿死殉国。

         7、问题探究

       1】请简要说明诗人“归乡如不归”的原因。

         诗人被捕归来,壮志未成,无颜见家乡父老,不如战死沙场。

       2】第三联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

运用了对比的手法。祖国山河依旧与城郭已面目全非进行对比,突出了诗人的亡国之痛。(或答“祖国山河万世永存与城郭一时沦陷进行对比,突出诗人对恢复大宋江山的信念和对元人的蔑视。”也可)

8、归纳主题

这首诗化用社甫诗句,抒写自己的胸怀,表现出强烈的爱国感情,显示出凛然的民族正气。这首诗逐层递进,声情激荡,不加雕饰,而自见功力。

四、诗歌赏析

      首联略点行程中的地点和景色。作者至南安军,正跨越了大庾岭(梅岭)的南北两路。此处写梅花不是实景,而是因梅岭而说到梅花,借以和“风雨”对照,初步显示了行程中心情的沉重。梅岭的梅花在风雨中摇曳,濡湿了押着兵败后就擒、往大都受审的文天祥的兵丁的征衣,此时,一阵冰袭上了他的心头。

颔联两句,上句是说行程的孤单,而用问话的语气写出,显得分外沉痛。下句是说这次的北行,本来可以回到故乡庐陵,但身系拘囚,不能自由,虽经故乡而犹如不归。这两句抒写了这次行程中的悲苦心情,而两“出”字和两“归”字的重复对照,更使得声情激荡起来。

颈联两句承首联抒写悲愤。上句化用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名句。而说“山河千古在”,意思是说,宋朝的山何是永远存在的,不会被元朝永远占领,言外之意是宋朝还会复兴,山河有重光之日。下句是化用丁令威化鹤歌中“城郭犹是人民非”句意,是说“城郭之非”只是暂时的,也就是说,宋朝人民还要继续反杭,继续斗争,广大的城池不会被元朝永远占据。这两句对仗整饰,蕴蓄着极深厚的爱国感情和自信心。

尾联表明自己的态度:决心饿死殉国。他出之以言,继之山行,于是开始绝食,意欲死在家乡。而在绝食第五天时,即已行过庐陵,没有能死在家乡。又过了三天,在监护人的强迫下,只好开始进食。诗中用伯夷、叔齐指责周武王代商为“以暴易暴”,因而隐居首阳山,不食周粟,采薇而食,以至饿死的故事(见《史记·伯夷列传》),表示了蓄不投降的决心。“饿死真吾事”,说得斩钉截铁,大义察然,而且有实际行动,不是徒托空言,感人肺腑。

五、课堂小结

作者对杜甫的诗用力甚深,其风格亦颇相近,即于质朴之中见深厚之性情,可以说是用血和泪写成的作品。

六、布置作业

1、背诵《南安军》;

2、预习《别云间》。


别云间 教案

学习目标

1.让学生能够有感情地朗诵全文并能理解诗歌的大意。可以通过反复朗诵和小组讨论的方法来加深学生对课文的理解。

2.能够赏析这首诗歌,品味诗歌语言的妙处。

3.能够正确赏析古诗,领会文中的内涵,理解诗歌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品味诗词的语言】

诗歌是语言的艺术。诗词语言的特点是含蓄、凝练、音乐感强、有韵味。鉴赏一首诗歌,我们应学会品味语言。

首先要读,不是一般的读,而是用脑,用心地读,富有感情地读,这样就会感受到适应思想内容的需要而产生优美的旋律,就会与作者的思想产生共鸣,作品的思想内容就会从对语言的品味中表现出来。

其次,品味诗词语言要了解诗词语言的特点,或者不同作者不同的语言风格。

【作者简介】 

  夏完淳,原名复,字存古,别号灵胥,松江华亭(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部)人。生于公元1631年(明思宗崇祯四年),卒于公元1647年(清世祖顺治四年)。明末少年抗清英雄,著名诗人。九岁善词赋古文,才思敏捷,有神童之称。其诗词或慷慨悲壮,或凄怆哀婉,“如猿唳,如鹃啼”(谢枚如语),充满了强烈的民族意识。著有《夏内史集》及《玉樊堂词》。

公元1645年,夏完淳(时年15岁)从父允彝、师陈子龙在松江起兵抗清。兵败,其父允彝自沉于松塘而死。夏完淳与师陈子龙继续坚持抵抗。1646年夏完淳与陈子龙、钱旃饮血为盟,共谋复明大业,上书鲁王(朱以海),鲁王遥授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此时南京已陷落,身在义军之中的夏完淳依然抱有消灭敌人、恢复明朝的坚毅决心。为了抗清,义军上下结成了同仇敌忾的情谊。不久义军兵败,吴易被执,夏完淳只身流亡,隐匿民间,继续进行抗清活动。1647年(顺治四年)夏间,夏完淳因鲁王遥授中书舍人之职而上表谢恩,为清廷发觉,遭到逮捕。被解送南京后,夏完淳坚强不屈,顽强斗争,在接受变节降清的原明朝兵部尚书太子太保洪承畴的审讯时,采取反话正说、寓贬于褒的方式当面声色俱厉地痛斥这个朝廷的叛徒、民族的败类,令洪承畴面红耳赤、颜面尽失。在南京狱中,夏完淳给嫡母盛氏写了绝笔《狱中上母书》,一方面以琐琐家事,谆谆嘱托,流露出对家人的依恋不舍之情,一方面又将复明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后嗣为念,表示要“报仇在来世”,体现出视死如归的气节。最终不屈而死,年仅17岁。

【背景简介】

《别云间》是作者于秋季作者在故乡被清兵逮捕时,在解往南京前临别松江时所作。上海松江县,古称云间,即作者的家乡。是一首悲壮慷慨的绝命诗。作者在此诗中一方面抱着此去誓死不屈的决心,一方面又对行将永别的故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感叹。

一.解释下列词语。

【羁(jī)旅】长久漂泊外地。

【云间】即今上海松江西部,是作者家乡。顺治四年(1647),他在这里被逮捕。在对故乡的依恋外,诗着重地写他抗清失败的悲愤与至死不变的决心。

  “三年”句:作者自顺治二年(1645)起,参加抗清斗争,出入于太湖及其周围地区,至顺治四年(1647),共三年。

【南冠】古代南方楚人戴的帽子,后用为囚犯的代称。语出《左传》。楚人钟仪被俘,晋侯见他带着楚国的帽子,问左右的人“南冠而絷(栓,梱)者,谁也?”官吏回答:\\\\\\\\\'郑人所献楚囚也。”此处指被清兵逮捕。

  “毅魄”二句:是说死后,仍将抗清。 屈原《九歌.国殇》:“身既死兮神已灵,魂魄亦兮为鬼雄”

【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泉路】黄泉路,死路。泉,黄泉,置人死后埋葬的地穴。

【毅魄】坚毅的魂魄。

二.说出这首诗的大意。

三年中都是长久漂泊在外地的游子,现在又变成了俘虏。大好山河却使我流下无限之泪,谁说过天地是宽阔无边的呢!  已经深知为国牺牲的日子临近了, 但是想要和家乡告别却难而又难。 在我不屈的魂灵回来的日子里,好似已经看见招引亡魂的旗帜。

诗作首联叙事。其中“羁旅”一词将诗人从父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到身落敌手这三年辗转飘零、艰苦卓绝的抗清斗争生活作了高度简洁的概括。诗人起笔自叙抗清斗争经历,似乎平静出之,然细细咀嚼,自可读出诗人激越翻滚的情感波澜,自可读出平静的叙事之中深含着诗人满腔辛酸与无限沉痛。

颔联抒写诗人按捺不住的满腔悲愤。身落敌手被囚禁的结局,使诗人恢复壮志难酬,复国理想终成泡影,于是诗人悲愤了:“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大明江山支离破碎,满目疮痍,衰颓破败,面对这一切,诗人禁不住“立尽黄昏泪几行”,流不尽“无限河山泪”。诗人一直冀盼明王朝东山再起,可最终时运不济,命途多舛,恢复故土、重整河山的爱国宏愿一次次落空,他禁不住深深地失望与哀恸,忍不住向上苍发出“谁言天地宽”的质问与诘责。

颈联坦露对故乡、亲人的依恋不舍之情。无论怎样失望、悲愤与哀恸,诗人终究对自己的人生结局非常清醒:“已知泉路近”。生命行将终结,诗人该会想些什么呢?“欲别故乡难”,诗人缘何难别故乡呢?原来,涌上他心头的不仅有国恨,更兼有家仇。父起义兵败,为国捐躯了。而自己是家中唯一的男孩,此次身落敌手,自是凶多吉少,难免一死,这样,家运不幸,恐无后嗣。念及自己长年奔波在外,未能尽孝于母,致使嫡母“托迹于空门”,生母“寄生于别姓”,自己一家“生不得相依,死不得相问”,念及让新婚妻子在家孤守两年,自己未能尽为夫之责任与义务,妻子是否已有身孕尚不得而知。想起这一切的一切,诗人内心自然涌起对家人深深的愧疚与无限依恋。

尾联盟恢复之志。尽管故乡牵魂难别,但诗人终将恢复大志放在儿女私情之上,不以家运后嗣为念,最终表明心迹:“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正如诗人在《狱中上母书》中所表示的“二十年后,淳且与先文忠为北塞之举矣”。“已知泉路近”的诗人坦然作出“毅魄归来日”的打算,抱定誓死不屈、坚决复明的决心,生前未能完成大业,死后也要亲自看到后继者率部起义,恢复大明江山。诗作以落地有声的铮铮誓言作结,鲜明地昭示出诗人坚贞不屈的战斗精神、尽忠报国的赤子情怀,给后继者以深情的勉励,给读者树立起一座国家与民族利益高于一切的不朽丰碑。

全诗思路流畅清晰,感情跌宕豪壮。起笔叙艰苦卓绝的飘零生涯,承笔发故土沦丧、山河破碎之悲愤慨叹,转笔抒眷念故土、怀恋亲人之深情,结笔盟誓志恢复之决心。诗作格调慷慨豪壮,令人读来荡气回肠,禁不住对这位富有强烈民族意识的少年英雄充满深深的敬意。

《别云间》全诗缘事抒情。叙事上,由远及近,渐次推进;感情上,由悲而烈,逐层加深。首联:写自己抗清的经历和现在的遭遇。颔联:作者将个人的遭遇与国家命运联系起来,表达了对清军入侵中原的强烈义愤和对国家前途的深切忧虑。颈联:表明诗人就义之前的思乡之情。尾联:表达诗人坚定的抗清斗志和对抗清事业的必胜信念。

1.“今日又南冠”句中的“又”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心情?

明确:表现了诗人无限伤痛与遗憾以及壮志难酬的悲愤。

2.“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

明确: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3.是因为面对死神而流泪吗?

明确:不是,是因为祖国沦亡,山河破碎,民族多难,壮志难酬。

4.“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

明确:必死的决心与难舍故乡亲人的情怀。

5.品读“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两句,赏析诗句中所表达出的英雄气节和豪迈情怀。

明确:诗人将满腹哀怨化为一腔怒火,即使成了鬼魂,还要归来从空中看后继者率领部队起义。这是一种生命已止、战斗不息的精神,是个人立场的鲜明表白!表现诗人至死不渝的抗清精神,和对抗清事业后继有人的坚定信念。

6. 《别云间》中哪些词语表达了作者为抗清而死的决心和意志?

明确:有“泉路”“毅魄”“灵旗”几个词语。其意义都与‘死后”有关,不过没有丝毫的畏惧,更没有对自己所从事的抗清事业的悔恨,而是充满了战斗的豪情、英雄的气概。

7.《别云间》中哪两句用奇特的想象抒发了革命到底的豪情。

明确: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8.《别云间》一诗的题目有何深刻含义?

明确: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9.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明确:亡国之痛,壮志难酬的悲愤,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和炽热的爱国之情。(注:画横线部分是本诗所体现的作者的“精神 ” )

1.你还知道哪能些大义凛然的正气之诗?自己也试着写一首看看能写出什么韵味来。

例: 《大江歌罢掉头东》 --周总理 “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2.比较阅读《别云间》和《梅岭三章》

断头今日意如何?创业艰难百战多。 此去泉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

南国烽烟正十年,此头须向国门悬。 后死诸君多努力,捷报飞来当纸钱。

投身革命即为家,血雨腥风应有涯。取义成仁今日事,人间遍种自由花.

①课题上都有表示地方的名词。

《梅岭三章》写于梅山;《别云间》是作者诀别故乡(云间是松江的古称)之作。

②作者与背景有相似之处

《梅岭三章》是作者陈毅被国名党军队包围,“虑不得脱”,写下的三首绝命诗;《别云间》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

③用词有相似之处。

《梅岭三章》中用“泉台”、“旌旗”分别表示“死亡”、“军队”;而《别云间》中用“泉路”、“灵旗”来表示。

④两者都使用了典故。

《梅岭三章》用了“头悬南门”、“取义成仁”两个典故;《别云间》使用了“南冠”和“毅魄”这两个典故。

⑤体现的人物精神同中有异

《梅岭三章》表现了陈毅大无畏的牺牲精神,体现他“刚”的一面;而《别云间》不但表现了夏完淳视死如归的精神,还从字里行间流露出永别故乡的悲苦之情,真是亦刚亦柔。

⑥两者在写作上有一个共同点

那就是把现实与理想完美的结合在了一起。


山坡羊·骊山怀古 教案

一、 导入:

还记得上学期我们在欣赏苏轼的《念奴娇 赤壁怀古》时听的那首歌吗?这其实是明代的杨慎写的一首咏史词。我们再来听一遍吧。每次听这歌总觉得它充满了一种历史沧桑之感,在沧桑中又透出几许人生空幻的色彩。无论是秦始皇还是汉武帝英雄霸主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终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但唯有青山与夕阳是不会改变,亘古悠长的。那白发渔樵才是世外高人,任它惊骇涛浪、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笑间,固守那份宁静与淡泊。那份旷达与超脱正是出于对历史与人生的大彻大悟的理解。

 这就是咏史怀古诗,读这样的诗能让我们忘记生活中种种的烦恼,能让我们的心胸顿生开阔。杨慎这首词可以算是咏史怀古诗中的上乘之作。在杨慎之前的元代盛行一种文体,那就是散曲。叹世、怀古是散曲的流行题材,其中也有许多佳作,最为杰出的是张养浩所作的《山坡羊潼关怀古》。今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欣赏这首名曲。

二、 整体感知。

1、学生听课文录音,模仿朗读。

2、我们知道诗歌的美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音韵美、语言美、意境美。刚才我们已经通过听配乐朗读与自己朗读初步体味了音韵美,接下来我们再来休味这首曲子的语言美与意境美。用什么方法来体味呢?(品味诗中凝练的词,联想与想象)

3、学生自由朗读点评这首诗。

4、班内交流。

5、教师简评。

这首曲子在写法上层层深入,由写景而抒怀,再议论全曲可分为三层。第一层(前三句)写潼关的雄伟气势,以“聚”形容潼关在重重山峦的包围之中,以“怒”形容黄河之水的奔腾澎湃“怒”字还把河水人格化,“怒”字注入了诗人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山河表里潼关路”一句,暗示潼关的险峻,历来兵家必争之地,。第二层(中间四句)写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望西都,意踌躇”写作者驻马远望、感慨横生的样子。“西都”即长安,曾经是好几个朝代的都城,它的繁荣昌盛的景象在古籍中也曾有过记载,可如今眼前只剩下一片荒凉。“宫阙万间都作了土”,便是这由盛到衰的过程的真实写照,是何等令人“伤心”啊!这一层看起来只是回顾历史,而没有直接提到战争,然而历代改朝换代的战争的惨烈图景读者很容易想象。第三层(最后两句)写作者沉痛的感慨:历无论哪一个朝代,它们兴盛也罢,败亡也罢,老百姓总是遭殃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的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的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

三、 朗读背诵。

四、 拓展延伸(9)

1、学生阅读资料思考这些这五首怀古诗分别表达了怎样的主旨。六首怀古诗作中哪一首立意高?你更喜欢哪一首?为什么?

附资料:

当此美景,二人纵有百般赞美之意,却也不知说甚么话好,只是手携着手,并肩坐在石上,胸中一片明净,再无别念,看了半晌,忽听得彩虹后传出一阵歌声。

只听他唱的是个“山坡羊”的曲儿:

“城池俱坏,英雄安在?云龙几度相交代?想兴衰,苦为怀。唐家才起隋家败,世态有如云变改。疾,也是天地差!迟,也是天地差!”那“山坡羊”小曲于宋末流传民间,到处皆唱,调子虽一,曲词却随人而作,何止千百?惟语句大都俚俗。黄蓉听得这首曲子感慨世事兴衰,大有深意,心下暗暗喝彩。只见唱曲之人从彩虹后转了出来,左手提着一捆松柴,右手握着一柄斧头,原来是个樵夫。黄蓉立时想起瑛姑柬帖中所云:“若言求医,更犯大忌,未登其堂,已先遭渔樵耕读之毒手矣。”当时不明“渔樵耕读”四字说的是甚么,现下想来,捉金娃娃的是个渔人,此处又见樵子,那么渔樵耕读想来必是段皇爷手下的四个弟子或亲信了,不禁暗暗发愁:“闯过那渔人一关已是好不容易。这樵子歌声不俗,瞧来决非易与。那耕读二人,又不知是何等人物?”只听那樵子又唱道:“天津桥上,凭栏遥望,舂陵王气都凋丧。树苍苍,水茫茫,云台不见中兴将,千古转头归灭亡。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他慢慢走近,随意向靖、蓉二人望了一眼,宛如不见,提起斧头便在山边砍柴。黄蓉见他容色豪壮,神态虎虎,举手迈足间似是大将军有八面威风。若非身穿粗布衣裳而在这山林间樵柴,必当他是个叱咤风云的统兵将帅,心中一动:“师父说南帝段皇爷是云南大理国的皇帝,这樵子莫非是他朝中猛将?只是他歌中词语,却何以这般意气萧索?”又听他唱道:“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踟蹰。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当听到最后两句,黄蓉想起父亲常道:“甚么皇帝将相,都是害民恶物,改朝换姓,就只苦了百姓!”不禁喝了声彩:“好曲儿!”那樵子转过身来,把斧头往腰间一插,问过:“好?好在哪里?”黄蓉欲待相答,忽想:“他爱唱曲,我也来唱个,‘山坡羊’答他。”当下微微一笑,低头唱道:

“青山相待,白云相爱。梦不到紫罗袍共黄金带。一茅斋,野花开,管甚谁家兴废谁成败?陋巷单瓢亦乐哉。贫,气不改!达,志不改!”她料定这樵子是个随南帝归隐的将军,昔日必曾手绾兵符,显赫一时,是以她唱的这首曲中极赞粪土功名、山林野居之乐,其实她虽然聪明伶俐,毕竟不是文人学士,能在片刻之间便作了这样一首好曲子出来。她在桃花岛上时曾听父亲唱过此曲,这时但将最后两句改了几个字,以推崇这樵子当年富贵时的功业。

中吕 山坡羊[一] 叹世 陈草庵

江山如画,茅檐低凹。妻蚕女织儿耕稼。务桑麻,捕鱼是,渔樵见了无别话,三国鼎分牛继马[二]。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一]山坡羊:中吕宫的一个常用曲调。

[二]三国鼎分牛继马:三国鼎分,指东汉王朝覆灭后出现魏蜀吴三国分立的局面。牛继马,指司马氏建立的西晋王朝覆灭后,在南方建立东晋王朝的元帝是他母亲私通牛姓的小吏生的。

中吕 山坡羊 骊山怀古 张养浩

骊山四顾[一],阿房一炬[二],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三]。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四],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一]骊山:在今陕西省临潼县东南,是秦国经营宫殿的重点。杜牧《阿房宫赋》:“骊山北构而西折,直走咸阳。

[二]阿房:秦宫殿名。《三辅黄图》:“阿房宫,亦曰阿城。惠文王造宫未成而亡,始皇广其宫,规恢三百余里。离宫别馆,弥山跨谷,辇道相属,阁道通骊山八百余里。”后来项羽引兵西屠咸阳,“烧秦宫室,火三月不灭”。见《见记?项羽本杨》。故曰:“阿房一炬”。

[三]萦纡(yu):形容水盘旋地缓慢地流着。

[四]列国:各国,即周、齐、秦、汉、楚等国。周都镐京,故址在今陕西西安市西。齐、秦争霹,楚、汉相争,均在这个地区。

中吕 山坡羊 长安怀古 赵庆善

骊山横岫[一],渭水环秀[二],山河百二还如旧[三]。狐兔悲[四],草木秋,秦宫隋苑徒遗臭,唐阙汉陵何处有?山,空自愁;河,空自流。

[一]骊山:在今陕西临潼县东南。岫(xiu):峰峦。

[二]渭水:是黄河的支流。它环绕着长安,非常秀丽。

[三]山河百二:喻形势非常险要。《史记?高祖本纪》:“秦,形胜之国,带山河之险,县隔千里,持戟百万,秦得百二焉。”苏林注:“秦地险固,二万人足当诸侯百万人也。”

[四]狐免悲:言古都已经荒凉,到处是狐踪免穴。

临江仙(1) 明?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2)。一壶渚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简注】(1)杨慎作有廿一史弹词,清张三丰注。以正史所记的事迹为题材,用浅尽文言写成。这首词即廿一史弹词中第三段说秦汉的开场词。 (2)渔樵:渔翁、樵夫。

【提示】宣扬历史空无、冷眼观世的思想。在古典诗歌中,此类作品很多,元代散曲尤甚。这首词被引作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开篇词,影响很大。


2、教师简评。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是全曲之眼,是全曲主题的开拓和深化。如果这首曲子的曲意仅仅停留在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上,那么它仅仅宣扬了佛家“一切皆空的思想”,它与其它怀古诗(与《洛阳怀古》“功,也不久长!名,也不久长!” 与陈草庵《山坡羊 叹世》“兴,也任他;亡,也任他。” 与《骊山怀古》“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与赵庆善《长安怀古》“山,空自愁;河,空自流。”与杨慎《临江仙》“是非成败转头空”)的主题并无多大区别。在否定历史的同时,也否定了积极有为的人生态度。正因为最后两句就使得这首曲的境界大大高出同题材的其它作品。这首曲可贵之处在于它有深切的人文关怀,有对老百姓疾苦深切同情与关怀。


朝天子·咏喇叭 教案

一、导入 

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自《诗经》起,经两汉、六朝、唐宋元明清,到现在,将这些诗堆叠排列起来就像那蜿蜒起伏的长城,读这些诗就像长城那样绵延不绝。诗歌是情感的产物,不同的地点,不同的时间……都会产生不同的心情,创造出不同的诗篇。今天就让我们来踏寻古人的足迹,推测名人心情,欣赏名作之境界。 

二.学习诗词 

朝天子( 咏喇叭)

王磬

喇叭,唢呐,曲儿小腔儿大。

官船来往乱如麻,全仗你抬声价。

军听了军愁,民听了民怕,哪里去辨甚么真共假?

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只吹的水尽鹅飞罢!

 

注释:

1. 朝天子:曲牌名。

2. 唢呐:与喇叭相似的一种乐器。这里喇叭和唢呐都隐指宦官。

3. 水尽鹅飞罢:形容把百姓的财产搜刮干净。

 

译文:

喇叭和唢呐,

曲儿虽然小,腔调却很大。

官船来往乱糟糟,

全靠你来抬身价。

军人听了军人愁,

百姓听了百姓怕。

哪里能辨别出真和假?

眼看着吹翻了这一家,

又吹伤了那一家,

又吹得水流干枯鹅也飞跑啦

 

赏析::

作者王磐(1470?—1530?),字鸿渐,号西楼,高邮(今江苏高邮)人。他出身富家,但不喜豪华,不乐仕进,雅好词曲,精通音律,著有《王西楼乐府》。所作散曲清俊秀美,语言幽默,其中有些作品反映了明代不合理的社会现象和悲惨的现实生活。

这首散曲作于明代武宗正德年间,它真实地反映了当时宦官装腔作势地丑恶面目,同时也揭露了他们给人民带来的深重灾难。

 

从写作上看,这首散曲可分为三层。

前六句状物,其中“曲儿小”二句抓住“喇叭”,“唢呐”的特征,通过“曲儿”的“小”和“腔儿”的“大”的对比描写,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曲儿”本来很小,很细,但是声音经过“腔儿”的放大,就能传扬四方。这里借“曲儿小,腔儿大”来比喻宦官出行的形态,讽刺宦官,貌合神投。宦官原属宫廷中供使唤的奴才,地位本来低下,却倚仗帝王的宠信大摆威风。他们一出皇宫,就狐假虎威,装腔作势,气焰嚣张,先前的唯唯诺诺,奴颜婢膝烟消云散,前后判若两人。“曲儿小,腔儿大”最能表现宦官的无耻情态,极富讽刺性。“官船”一句抓住“乱如麻”的特点,“乱”表现了宦官酷吏的趾高气扬,不可一世的丑恶面目。他们横冲直撞,为非作歹,如入无人之境;“如麻”极言其多,更加突出其骄横野蛮的情态。官船越多,人民受害越深。“全仗你抬身价”一句指的是宦官装腔作势的丑态。“你”表面上是指“喇叭”,“唢呐”;实际上是直戳封建最高统治者,藏而不露,含而不显。宦官如此放肆,正因为有最高统治者做他们的靠山。这里作者对当权者进行了有力的批判,对宦官剥削人民欺压百姓进行了无情的揭露。进一步说明社会风气的腐败。

 

中间三句从听觉方面分别就“军”和“民”两个方面剖析了宦官给社会带来的巨大危害。“愁”是这一层的中心。“军”为何而愁?原来,明代中叶,社会黑暗,宦官当权,他们不仅是皇帝的侍从,也是皇帝的耳目和鹰犬。因此宦官在封建统治集团中有着特殊的地位。他们惯于搬弄是非,颠倒黑白。所以,军官士兵一听说宦官要来,都提心吊胆,小心谨慎地恭维捧场,深怕万一有什么闪失,被他们抓住把柄,遭到迫害。“民”为何而愁?原因不外乎这几种:抽丁,征税,纳捐。 “哪里”一句依前两句而来,宦官的危害使人民闻风而“惊”,闻声而“怕”。这样,地痞流氓有机可乘,以假乱真,冒名顶替,趁火打劫。这一句是前两句的延伸和总结。作者猛烈地抨击了宦官专权的罪恶,他们把整个社会搞得乌烟瘴气,使得人人自危。揭露有力,批判深刻。

 

如果说上面一层,作者是从整个社会这一角度来反映宦官的罪恶,那么,最后三句是从宦官对劳动人民造成的灾难来着笔的。

“吹翻了这家”是近指,“吹伤了那家”是远指,远近结合,可见范围之大,危害之大。“只吹的水尽鹅飞罢”,这一句从危害的程度来说。“水尽鹅飞”这里有两层意思:首先,这里是借“水尽鹅飞”比喻民财全部被搜刮干净,人民为了缴粮纳税,已经倾家荡产,粮无粟粒,钱无分文。其次,这儿的“水尽鹅飞”跟”竭泽而渔“是同意语,作者严整地警告统治者,你们这样做,只能进一步加重人民的负担,激起人民的反抗,只能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自寻苦果。这一层作者从广和深两方面分析了宦官给人民带来的灾难,讽刺了宦官在运河沿岸装腔作势,,鱼肉百姓的罪恶行径,传达了人民对宦官的恨。

 

王磬的《朝天子·咏喇叭》托物言志,反映深刻。在结构上,全面围绕“吹”字来组织文字,言“吹”之状,写“吹”之果,绘统治者爪牙“吹”之形,吐人民群众对“吹”之恨。层层推进,有条不紊。以“乐”声来抒“愤”情,一针见血地揭示了封建统治者与百姓的对立,反映了人民的痛苦和不幸。在写法上,运用夸张和讽刺的手法将喇叭与宦官相联系,“性发于此而义归于彼”,把所咏的物于所讽的人关合的相当巧妙,使人读后非常痛快。这首散曲取材精当,比拟恰当,很富有讽刺性,像这样针对当权者嬉笑怒骂的作品,在曲坛上是比较少见的。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