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全册微课知识精讲+课件教案试卷(文末下载)

更多微课点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3人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微课精讲+资料下载


粤教版七年级地理上册

(长按识别扫二维码观看下载教学视频)

让地理走进生活

第一章 认识地球

第一节 地球的形状与大小


第二节 地球仪


第三节 地球的运动

第二章 学用地图

第一节 地图的发展

第二节 地图的运用


第三章 陆地与海洋


第一节 陆地与海洋的分布


第二节 等高线与地形图


第三节 海洋与陆地的变迁


第四节 人类与海洋


第四章 天气与气候


第一节 天气和天气预报

第二节 气温和降水


第三节 世界的主要气候类型

第四节 保护大气环境


第五章 居民与聚落

第一节 世界的人口

第二节 世界的人种、语言和宗教

第三节 聚落的发展变化


第六章 发展差异与国际合作

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
1.     人类对地球形状认知的四个历程是(天圆地方)(天如斗笠,地如覆盘) (环球航行)(卫星照片)
2.     地球的平均半径是(6371千米)。表面积是(5.1亿)平方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千米。
3.     证明地球是球形的证据(站得高,望得远;卫星照片;麦哲伦航线;月食)
4.     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一定的比例把它(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在地球仪上,人们用不同的(颜色)、(符号)(文字)来表示(陆地)、(海洋)、(山脉)、(河流)、(国家)和(城市)等地理事物的位置、形状和名称等。
5.     纬线是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并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在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条经线和纬线。经线是(相等)的,纬线的长度是(由赤道向两极递减)。
6.     本初子午线的地面标志位于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基多赤道纪念碑位于南美洲的(厄瓜多尔)。
7.     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而180°经线以东称(西经),以西为(东经);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8.     北纬越往北度数(越大),南纬越往南度数(越大)。
9.     经线指向(南北)方向,纬线指向(东西)方向;东西半球的分界线是(20°W)和(160°E)组成的经线圈。(经纬网)是地球仪或地图上由经线和纬线交织成的网。
10.  地球绕着(地轴)不停的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从赤道上空看,自转的方向为(  自西向东),从北极点上空看为(逆时针),从南极点上空看为(顺时针)。自转周期是(24)小时,也就是(一天),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是(昼夜交替和时间的差异)。产生昼夜现象的条件是(地球不透明)(太阳光线是平行的)
11.  地球自转同时,还围绕(太阳)不停的公转,公转方向(自西向东),周期是(一年),(321 )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被称为春分日;(6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这一天被称为夏至日;( 923)日前后,太阳直射在(赤道)上,这一天被称为秋分日;(1222)日前后,太阳直射在(南回归线)上,这一天被称为冬至日。
12.  一年之中,(夏)季节太阳升的高一些,此时(昼长夜短);(冬)季节太阳升的低一些,此时(昼短夜长),春秋两季(昼夜平分)
13.  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情况,把地球分为五个热量带:(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北寒带)
14.  指向标指示地图上的(方向),在地图上判断方向的方法(一般定位法)、(  经纬网定位法)、(指向标定位法)。
15.  地图的基本要素是( 比例尺)、(方向)、(图例)。比例尺表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缩小的程度。比例尺三种表示方式为(文字式)(数字式)(线段式)
16.  地面上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称为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另一个地点的垂直距离叫(相对高度)。把(海拔)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高线;在地图上,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各点连接成线叫(等深线)。
17.  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密集);坡缓的地方,等高线(稀疏)。
18.  在等高线地形图中,表示(山脊)的一组等高线其弯曲部分向低处凸出,表示(山谷)的等高线其弯曲部分向高处凸出。
19.大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小),内容(详细)。小比例尺地图表示的范围(大),内容(简略)。


第二章大洲和大洋知识点小结
1.地球表面(71%)是海洋,(29%)是陆地,即地球上(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2.世界海陆分布(很不均匀),陆地主要集中在(北半球),但北极周围却是一片(海洋);海洋主要集中在(南半球),但南极周围是一片(陆地)。东半球陆地面积比西半球(大),世界上任何两个大小相等的半球都是(海洋)面积大于(陆地)面积。
3.大陆和它周围的岛屿合起来称为(大洲),全球共有(七)大洲,分别是(亚洲、欧洲、非洲、北美洲、南美洲、大洋洲和南极洲),其中,(亚洲)面积最大,(大洋洲)面积最小。
4.北美洲的(格陵兰)岛是面积最大的岛屿。
5.地球上的海洋,按照面积由大到小排序分别是(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
6.亚洲、欧洲的分界线:(乌拉尔山、乌拉尔河、大高加索山脉、土耳其海峡)
亚洲、非洲分界线:(苏伊士)运河;亚洲、北美洲分界线:(白令)海峡;南美洲、北美洲分界线:(巴拿马)运河。
7. (地壳的变动)(海平面的升降),是造成海陆变迁的主要原因。(人类的活动),如(填海造陆)等,也会引起海陆的变化。
8.非洲(西岸)和南美洲(东岸)的轮廓线可拼合在一起。
9()国科学家(魏格纳)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
10.大陆漂移学说:(两亿)年前,地球上的各大洲是(相互连接的一块大陆),它的周围是一片(汪洋),后来,原始大陆开始(分裂为几块大陆),缓慢飘移分离,逐渐形成了今天的(七大洲、四大洋)的分布格局。
11.地球科学研究表明:大陆漂移是由(板块运动)引起的。
12.板块学说:地壳是由(板块)拼合而成,全球共有()大板块,各大版块处于不断的(运动)之中,板块(内部)地壳比较稳定,(板块与板块交界)的地带,地壳比较活跃。
13.世界上的火山和地震集中分布在(板块交界)地带。世界上两大火山地震带是(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地中海——喜马拉雅山火山地震带)
14.红海位于(印度洋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的张裂地带,因此红海在不断扩张。
地中海位于(亚欧板块)(非洲板块)交界处的相对碰撞地带,因此 在不断缩小。
喜马拉雅山的形成原因是因为它位于(亚欧板块)(印度洋板块)的相对碰撞地带
                    第三章基础知识
1.天气的两个重要特点:第一,天气反应一个地方短时间内的大气状况,它是经常变化的;第二,同一时刻,不同地方的天气可能差别很大。
2.天气预报要说明一日内的(阴晴)、(风)、(气温)和(降水)情况。
3.降水概率表示(降水可能性)的大小。
4.风向是(风的来向)。风向为北,说明风来自北方。风力是(风的强弱),共分(13)级,级数越大,风力越(强)。
5.卫星云图中,绿色表示(陆地),蓝色表示(海洋),白色表示(云区),(云的颜色)越白,表示云层(越厚),云层厚的地方一般是(阴雨区)
6.空气质量的高低,与空气中(所含污染物的数量)有关,可以用(污染指数)来表示。清新的空气,污染指数(),污浊的(空气),污染指数(),对人体(有害)
7. 气温的观测是由放在距地面(1.5)(百叶箱)中测得的,测定气温一般用(摄氏温标),记做(),读作(摄氏度)
8. 一天中,最高气温出现在(午后2时左右),最低气温出现在(日出前后);最高气温与最低气温的差,叫(气温日较差)
9. 在北半球,一年中大陆(7)气温最高,(一月)最低,而海洋(8)气温最高,(2)最低;一年内的(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叫做(气温年较差)
10. 通常用(等温线图)来表示气温的水平分布。在同一水平线上,各点的气温(相等)
11. 当等温线呈封闭形状时,如果中心气温比周围气温低,表示这里是(低温)中心;反过来就是高温中心。等温线密集的地方,气温差别(),等高线稀疏的地方,气温差()
12.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大致海拔每升高(100),气温约下降(0.6)
13. 从大气中降落的雨、雪、冰雹等,统称为(降水)(降雨)是降水的主要形式,根据单位时间内降雨量的多少,气象部门把降雨划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等不同等级。
14. 测定降水量的基本仪器是(雨量器)。通常用(等降水量线图)来表示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同一条等降水量线上,各点的降水量(相等)
15. 赤道附近降水多,年降水量大约在(2000)毫米以上。在南、北回归线附近,大陆(东岸)降水多,大陆(西岸)降水少。
16.气候、降水量及温度的分布都受到了(纬度位置、海陆位置、地形)三大因素的影响。
17. 世界“雨极”是 (乞拉朋齐)“干极”是位于(南美洲)的(阿塔卡马沙漠)
18. 气候的两大要素是(气温)(降水)。全年高温多雨的气候类型是(热带雨林)气候。
19.影响气候的因素:
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
纬度位置
随纬度升高而降低
赤道降水多,两极降水少
海陆位置
海洋冬暖夏凉、陆地冬冷夏热
沿海降水多、内陆降水少
地形
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迎风坡降水多、背风坡降水少

第四章基础知识
1.20063月,世界总人口数已达(65)亿。
2.人口的增长速度是由(出生率)和(死亡率)决定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出生率—死亡率
3.人口密度=(某地区人口总数)÷(某地区总面积)。
4.人口密集区:(亚洲的东部和南部、欧洲以及北美洲中低纬度近海的平原地区);
  人口稀疏区:(极端干燥的沙漠地区、气候过于潮湿的雨林地区、终年严寒的高纬度地区和地势高峻的高原及山区。)
5.正确的人口观:人口的增长应与社会、经济相适应,与环境、资源相协调;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走可持续发展的道路。
6.根据人类体质方面特征,人类可分(白种)、(黄种)、(黑种)三个主要人种。
7.世界上的语言一共有(3000-4000)种。联合国六种主要工作语言为:(汉语、英语、法语、俄语、阿拉伯语、西班牙语)。(汉语)是使用人数最多的语言,(英语)是使用最广泛的语言。
8.世界三大宗教为:(基督教、伊斯兰教、佛教)。其中,(基督教)是信仰人数最多的宗教。
9.伊斯兰教教徒被称作(穆斯林),中国的少数民族中,(回族)和(维吾尔族)信仰伊斯兰教;佛教是世界第()大宗教,创始于(古印度),藏族、蒙古族多信(喇嘛教),及佛教的一派。
10.聚落分(城市)聚落和(乡村)聚落两种,先有(乡村)聚落,后有(城市)聚落。乡村聚落有(农村、牧村、渔村、林场)等不同类型。
11.在河流中下游的平原地区,工农业生产比较发达,聚落分布(密集);在高山、荒漠地区,(少有或没有)聚落。
第五章基础知识
1.世界上有(220)多个国家,面积排名居前六位的是(俄罗斯、加拿大、中国、美国、巴西、澳大利亚)。从人口上来看,人口最多的是(中国),其次是(印度)。
2.世界各国的政治制度也不一样,主要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两种。美国是(资本主义)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
3.一直没有获得独立的殖民地和属地,叫做(地区),如北美洲的(格陵兰)地区。
4.通常把世界上的国家分为(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目前,世界上有(20多个)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有(150多个)。东亚各国中,只有(日本)是发达国家,目前,中国是(发展中)国家。
5.领土包括(领陆、领水和领空)
6.世界上最大的国际组织是(联合国),简称(UN);WTO是(世界贸易组织)。

 


文件包预览下载

 ▼


下载完整电子版请扫码关注班班通教学平台公众号发送消息

【83】这2个数字获取

 ▼

长按关注


七年级语文上册朗读+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下载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微课精讲+课件教案试卷下载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朗读试卷电子课本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