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等差数列》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科学 | 全部课程 |
▼
▼
视频教学:
知识点:
等差数列
如果一个数列从第2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那么这个常数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公差通常用字母d表示.
等差数列的基本公式
通项公式
an=a1+(n-1)d ,注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
即 第n项=首项+(n-1)×公差(n是项数)
前n项和公式
(相当于n个等差中项之和).
注意:n是正整数
等差数列前n项求和,实际就是梯形公式的妙用:
上底为a1(首项),下底为a1+(n-1)d,高为n,即
推论
一、从通项公式可以看出,an是n的一次函数(d≠0)或常数函数(d=0),(n,an)排在一条直线上,由前n项和公式知,Sn是n的二次函数(d≠0)或一次函数(d=0,a1≠0),且常数项为0.
二、从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还可推出:a1+an=a2+an-1=a3+an-2=…=ak+an-k+1(类似地:p1+pn=p2+pn-1=p3+pn-2=…=pk+pn-k+1),
k∈{1,2,…,n}.
三、若m,n,p,q∈N*,且m+n=p+q,则有am+an=ap+aq.
若m+n=2p,则am+an=2ap.
等差中项
等差中项即等差数列头尾两项的和的一半,但求等差中项不一定要知道头尾两项.
在等差数列中,等差中项一般设为Ar.当Am,Ar,An成等差数列时,Am+An=2Ar,所以Ar为Am,An的等差中项,且为数列的平均数,并且可以推知n+m=2r,且任意两项am,an的关系为:an=am+(n-m)d,类似地pn=pm+(n-m)d,相当容易证明.
它可以看作等差数列广义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常应用于日常生活中,如在给各种产品的尺寸划分级别时,当其中的最大尺寸与最小尺寸相差不大时,常按等差数列进行分级.
其实,中国古代南北朝的张丘建早已在《张丘建算经》提到等差数列了:
今有女子不善织布,逐日所织的布以同数递减,初日织五尺,末一日织一尺,计织三十日,问共织几何?
书中的解法是:并初、末日织布数,半之,余以乘织讫日数,即得。
这相当于给出了Sn=
等差数列的基本性质
r次等差数列
为什么在等差数列的学习中对公差和首项特别地关注?因为公差和首项可以作为等差数列一切变化的切入点.当我们有更好的切入点后,我们可以毫不犹豫地抛弃公差和首项.
假设一个基向量En(x)=[1,x,x2,…,xk],转换矩阵A为k+1阶方阵,b=[b0,b1,b2,…,bk].b同En的长度一样为k+1,b′表示b的转置。当k=1时,我们可以称为一次数列;当k=r时,我们可以称为r次数列(x,k只能取自然数).
p(x)=En(x)·b′.
s(x)=x·En(x)·A·b′.
m+n=p+q(m,n,p,q∈N*),则am+an=ap+aq.
一次等差数列的性质
1.p1(x),p2(x)均为一次等差数列,则p1(x)±p2(x)与c·p1(x)±p2(x)(c为非零常数)也是一次等差数列.p(x)是一次函数,(n,p(x))构成直线.
2.pm-pn=En(m)·b′-En(n)·b′=(En(m)-En(n))·b′=(0,m-n)·b′.
3.m+n=p+q⇒pp+pq=pm+pn
(证明:m+n=p+q⇒En(m)+En(n)=En(p)+En(q).
pm+pn=En(m)·b′+En(n)·b′=(En(m)+En(n))·b′
pp+pq=(En(p)+En(q))·b′=(En(m)+En(n))·b′=pm+pn).
4.从p(x)=En(x)·b′中取出等距离的项,构成一个新数列,此数列仍是一次等差数列,其一次项系数为k·b1( k为取出项数之差),常数项系数未知.
5.在一次等差数列中,从第二项起,每一项(有穷数列末项除外)都是它前后两项的平均数.
6.当一次项系数b1>0时,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增大而增大;当b1<0时,数列中的数随项数的减小而减小;b1=0时,数列中的数等于一个常数.
等差数列的判定
1.an+1-an=d (d为常数,n∈N*)[或an-an-1=d(n∈N*,n≥2,d是常数)]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
2.2an+1=an+an+2(n∈N*),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
3.an=kn+b(k,b为常数,n∈N*),等价于{an}成等差数列.
4.Sn=an2+bn(a,b为常数,a不为0,n∈N*),等价于{an}为等差数列.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Sn的基本性质
(1)数列为等差数列的重要条件是:数列的前n项和Sn可以写成Sn= an2 + bn的形式(其中a,b为常数).
(2)在等差数列中,当项数为2n (n∈N*)时,S偶-S奇 =nd, S奇÷S偶=an÷an+1;当项数为(2n-1)(n∈N*)时,S奇-S偶=a中 ,S奇÷S偶 =n÷(n-1).
(3)若数列为等差数列,则Sn,S2n-Sn ,S3n-S2n,…,仍然成等差数列,公差为n2d.
(4)在等差数列中,Sn=a,Sm=b(n>m),则Sn-m= (1+
(5)从函数的角度看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由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n-1)d可得an=dn+(a1-d),当d≠0时,an是关于n的一次函数.
(6)记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为Sn.①若a1>0,公差d<0,则当an≥0且an+d ≤0时,Sn有最大值;②若a1<0 ,公差d>0,则当an≤0且an+d≥0时,Sn有最小值.
(7)若等差数列Sp=q,Sq=p,则Sp+q=-(p+q).
等差数列的特殊性质
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特别地,若项数为奇数,还等于中间项的2倍,
即,a1+an=a2+an-1=a3+an-2=…=2a中
例:
在数列1,3,5,7,9,11中,
a1+a6=12 ; a2+a5=12 ; a3+a4=12;即,在有穷等差数列中,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相等,并且等于首末两项之和.
在等差数列1,3,5,7,9中,
即,若项数为奇数,与首末两项距离相等的两项和等于中间项的2倍.另见,等差中项.
教案:
课件:
练习: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