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高中语文《改造我们的学习》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语文

数学

英语

物理

化学

生物

史地

政治

道德与法治

美术

音乐

科学全部课程 ↓

知识点:

1,写作背景

 

本文是毛泽东同志1941年5月在延安干部会议上的报告,与《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一起,是当时整风运动的基本学习材料。我党历史上,曾经几次发生过“左”或右的错误,它们都不从中国革命的具体情况出发,不能运用马列主义的普遍真理来解决中国革命的实际问题,而是主观臆断或从马列主义书本上的个别词句出发指导革命,致使革命事业蒙受巨大损失。1935年1月遵义会议以后,党在毛泽东同志为首的党中央领导下,纠正了种种错误,但由于战争紧张和形势迅速发展,党对错误路线根源来不及清算,历史上机会主义、教条主义思想影响还严重存在着。同时,抗日战争爆发后,新党员大量增加,他们多数出身于小资产阶级,思想还缺乏改造,影响了党的思想作风的纯洁性。在这种情况下,党发动了伟大的整风运动,对全党和全体干部进行一系列极为深刻的马列主义教育。为了反对主观主义,树立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毛泽东同志就作了这个报告。

 

整风运动的内容主要是“整顿三风”,即: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当时,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报告:整顿学风——《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风——《整顿党的作风》;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在中国共产党艰难成长的历史上,1941年是个值得纪念的时期,在建党20周年的时候,毛泽东同志在革命圣地延安发动了著名的“延安整风运动”,三篇文章其中影响最大的是《改造我们的学习》。

 

2.字词积累

 

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辞博取群众的喜欢。

谬种流传:荒谬、错误的东西流传下去。谬:荒谬、错误。

钦差大臣:皇帝亲自委派并代表皇帝到各地办理重大事项的大官。现多用以讽刺从上面派下去而对下面情况不了解又指手划脚、乱发议论的人。钦差:指由皇帝亲自派遣的人。

生吞活剥:比喻生硬地接受或机械地搬用别人的言论、经验、方法。

谆谆告诫:诚恳地再三劝告。

不可等闲视之:不应该小看它。等闲:平常。

闭塞眼睛捉麻雀:塞:堵。比喻盲目行事,没有明确的目标。

臆造:凭主观的想法编造。臆:无根据的,主观的。

故纸堆:文中指数量很多而且十分陈旧的书籍、资料等。故:原来的,旧的。

前仆后继:前面的人倒下,后面的人继续跟上去。形容英勇奋斗,不怕牺牲。

有的放矢:对准靶子射箭。比喻言论、行动目标准确。

徒有虚名:空有某种名声,名不符实。

若明若暗:比喻对问题或情况有所认识却不很清楚。

粗枝大叶:比喻做事不细致、不认真。

夸夸其谈:说话或写文章浮夸,不切实际。

华而不实:只开花不结果。比喻外表好看。内容空虚。

可歌可泣:值得歌颂、赞美,使人感动流泪。形容英勇悲壮的感人事迹。

律己:用某种标准来约束自己。

 

3.清理结构

 

(1)跳读:采用首尾跳读法,即速读文章的开头、结尾和每一部分开头的话,迅速找出课文中显示全文结构脉络和内容要点的最重要的几个句子。讨论后明确:这几个句子是:

我主张将我们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改造一下。其理由如次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

为了反复地说明这个意思,我想将两种互相对立的态度对照地讲一下

依据上述意见,我有下列提议

在如此生动丰富的中国革命环境和世界革命环境中,我们在学习问题上的这一改造,我相信一定会有好的结果

 

(2)给每一部分加一个小标题

第一部分,进步和成绩(理论和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第二部分,缺点(理论和实际脱离的三大缺点)。第三部分,两种对立的态度(两种不同学风的比较)。第四部分,具体建议(转变学风的具体提议)。

 

(3)叶圣陶先生说过:“作者思有路,遵路识斯真。”这篇课文中,作者的逻辑思路大体上可以用上面几个句子里的3个词儿来概括:“主张”——“理由”——“提议”文章简短的引论部分提出了改造全党的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的“主张”;本论部分(包括文中的一、二、三)阐明提出这一主张的“理由”;结论部分(文中的四)是关于改造学风的几项“提议”。

 

(4)线索:全文在论述过程中,始终贯串着“理论和实际统一”这一条红线:要改造——为什么要改造——怎么改造。

 

(5)主旨:本文深刻地批判了理论和实际分离的主观主义的学风,精辟地阐明了理论和实际统一的马克思主义的学风,号召全党必须改造学习方法和学习制度,必须注重研究现状、注重研究历史、注重马列主义的应用,以便更好地完成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历史任务。

4.赏析标题

问题:标题中的“改造”能不能改为“改进”或者“改善”?

“改进”“改善”是在原基础上改进一步,“改造”是彻底改变,改掉旧的,建立新的。“改造”的程度重于“改变”“改善”等,而且要破旧立新,反映出毛泽东对当时极为不满,对教条主义深恶痛绝,而且这不是个别现象,程度深,面积广,希望彻底改造学风,否则革命事业就难以前进。

 

5.语言特点

问题:本文语言具有议论文语言的三大特点:准确性、鲜明性、生动性,试做具体说明。

(1)准确性

用词恰当,比如:

我党在幼年时期,我们对于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和对于中国革命的认识是何等肤浅,何等贫乏,则现在我们对于这些的认识是深刻得多,丰富得多了。

分析:“肤浅”“深刻”是用以表明认识程度的一组反义词,说明两者的差距,而且在“肤浅”“贫乏”之前加上了“何等”二字,说明其严重的程度,后面用了“得多”二字准确地反映了客观的实际情况。

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

“日益”客观地写出了马列主义与中国革命实践逐步结合的过程。

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

如不用“常常”,就会把这一特称判断变成全称判断,就会犯以偏概全的毛病。

 

用词分寸掌握得好,比如:

共产党领导机关的基本任务,就在于了解情况和掌握政策两件大事。

“基本”表明说的并不是所有的任务,而是主要的根本的任务。

当然,上面所说的是我们党内的极坏的典型,不是说普遍如此。但是确实存在着这种典型,而且为数相当地多,为害相当地大,不可等闲视之的。

先强调是“极坏的典型”不是“普遍”的,然后又用了两个“相当地”,这样既表明了不是一片漆黑,同时又使人看到了问题的严重性。

(2)鲜明性:⑴善于进行正反对比。⑵爱憎分明的态度。

(3)生动性

 

善于使用口语和成语,比如:

“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主观主义不作调查研究,对现状茫然无知。

“言必称希腊”“对于自己的祖宗,则对不住,忘记了。”──主观主义者不注重研究历史,使文章显得活泼,有风趣。

“粗枝大叶”“夸夸其谈”“生吞活剥”“一知半解”──形容主观主义的不细心调查,空谈理论,无知、教条,很形象、深刻。

 

灵活使用文言词语,比如:

“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为之一新”“等闲视之”“若明若暗”“诸如此类”“懂得甚少”──言简意赅,富于表现力。

 

出色运用多种修辞手法,比如:

〇比喻:“留声机”──留学生一切照抄外国;“钦差大臣”“瞎子摸鱼”──主观主义者不了解实际乱发号令。

〇排比:“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反科学的反

 

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主观主义的方法,是共产党的大敌,是民族的大敌,是党性不纯的一种表现。”──使议论语气迅速强化,议论的范围由小到大,意思一层递进一层,由浅入深,揭示主观主义的严重危害,感情强烈。

〇对偶:“华而不实,脆而不坚”“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

〇对联:“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视频教学:


练习:



课件:


教案:

教学目标
1、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成语的含义。
2、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3、能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例证、对比论证及引证法,能说明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特点及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4、能体味分析文章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5、引导学生学习对问题的辩证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2、能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例证、对比论证及引证法,能说明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特点及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能体味分析文章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难点:课文中如何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

一、导入新课:
1.本文是毛泽东同志在延安干部会议上所作的报告。    
2.本文是1941年延安整风运动的重要学习文件。
3.延安整风是对过去几次“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清算。  
4.整风运动的内容主要是“整顿三风”,即:   反对主观主义以整顿学风   反对宗派主义以整顿党风   反对党八股以整顿文风。   当时,毛泽东同志作了三个动员报告:   整顿学风——《改造我们的学习》   整顿党风——《整顿党的作风》   整顿文风——《反对党八股》2、板书课题。    “我们”是指全党的同志,特别是党的干部;“学习“是指全党同志的学习,特别是对马列主义理论的学习,而且这里的学习主要指学习态度,也即学风,是学习的根本问题。     思考:标题中为何使用“改造”而不用“改变”?     明确:“改造”意味着不是一般地改变,而有“改掉旧的建立新的,使适应新的形势需要”的意思,含“改”、“造”两个语素。而“改变”缺少“立新”的一面,只是一般的变化。 

二、明确本课学习目标。     

三、阅读课文。由学生在课上自读,批划重点,教师可作如下提示:   
1.本文作为一个报告是由前言和四个部分(采用“分段标号”的形式)组成,请给四个部分各加一个恰当的标题,用一个词、或一个词组、或一句话,要求简明扼要。 
2.本文作为一篇议论文,又可以找到基本的结构形式,即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三个大的组成部分。请按三大块列一个简要提纲。  
3.本文有一个重要论点“理论和实际的统一”贯串全文,成为连结全文的中心线索。这一论点和全文的中心论题(也可以叫论点)是什么关系呢?这一论点是怎样将全文的各部分材料连结起来的呢?边阅读边思考,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可用15至20分钟让学生自读作答。

第二课时
 
1.掌握议论文的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的“三段式”逻辑思路和论证结构。
重点学习运用在对比中褒贬分明的论证方法。
2.学习运用在对比中褒贬分明的论证方法。
难点学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
 
3.学习准确、严谨、生动、活泼的语言。
教法讲读法
4.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作风。
教具小黑板
达标步骤读——议——讲
本节知识点学习运用在对比中褒贬分明的论证方法。

一.导语设计:
师:上节课我们用提炼论点、加小标题及缩写的方法整体把握了课文的主要内容。这节课我们主要学习本文的逻辑思路、论证结构、对比论证方法,还要揣摩语言。
学生读课文,揣摩课文语言。
二.研习课文
1.理清课文思路、结构,揣摩语言,学习对比论证。
师:一般议论文,在逻辑上是提出问题     分析问题     解决问题;在论证结构上又可分为:引论    本论    结论。大家看本文是如何体现这一思路和结构的?生:开篇提出问题,是“引论”;一二三部分是分析问题,属“本论”;第四部分是解决问题,是“结论”。师:对。
先看第一部分“进步与成绩”。本部分共7句话,第1句话是个长单句,怎样划分主谓宾?生:二十年(主),就是(谓)……二十年(宾)。师:单看“主、谓、宾”好象是个简单的重复判断,所以其修饰成分不容忽视。齐读第一句。生:(齐读)。师:第1句暗含了全文的中心论点,其中哪个词用得特别精确?生:日益。师:如果去掉“日益”可以吗?生:不行。“日益”说明马列主义同中国革命的“结合”是逐步的,一天比一天好,而不是一蹴而就的。师:对,不是程度很高,而是一天比一天进步。第1句话提纲挈领,肯定成绩,齐读第2句。生:(齐读)。师:哪几种给准确、有力?生:“何等肤浅”“何等贫乏””“深刻得多”“丰富得多”。1。理清课文思路、结构,揣摩语言。2。学习对比论证。3。学生思考教师提出的问题,并讨论、研究。
 
师:第二部分,由成绩转入谈“缺点”,主要谈了三方面:不注重研究现状;不注重研究历史;不注重马列主义的应用,这些都是理论脱离实际的现象。
(第二部分的学习可以从略,将精力放在重点第三部分上。)
师:第三部分“两种对立态度”。本部分是全文的重点、精华:提出了创造性的见解     “实事求是”原则。文中“这个意思”指什么?生:指上文谈到的存在的“缺点”。师:既然上文已谈到诸多“缺点”。这里为什么还要反复说明?是简单重复吗?生:不是简单重复,而是在对比中强化论证,使之更充分深入。师:是的。第二部分只是谈了党内存在的缺点和现象,还没有深入挖掘这些缺点及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危害。第三部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上升到理论高度加以剖析。又将主观主义分为“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特别是用“对比论证”将主观主义学风与马列主义学风对举,黑白分明,是非益彰,旗帜鲜明,突出了“改造我们学习”的重要性、迫切性。这一部分精彩语段迭出,多用对偶、排比、层递等修辞,整散结合,读来铿锵有力,酣畅淋漓,气势夺人。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生:(读)。师:这幅对子形象地刻画了哪类人?生:只会背诵马列主义教条,不能解决实际问题,徒有虚名,而无实学的主观主义者。师:是的。要把这幅对子会背会写。写议论文,最难的是见解上的创新。本文最大的创新就是提出了著名的“实事求是”原则。请一位同学读:“这种态度,就是有的放矢的态度。‘的’就是中国革命……‘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生:(读)。师:“实事求是”,语出《汉书·河间献王刘德传》原注为“务得事实,每求真是”。毛泽东的贡献并不在于对这个词作了现代化的通俗解释,而在于把它提出来作为一个普遍性的原则。最初是在这篇文章中提出来作为学习态度的最高原则,后来又进一步发展为思想和行为的原则(邓小平又把“实事求是”发展为党和国家制订政策的基本出发点)。可以说,“实事求是”就是务实精神,是本文的主旨精神和灵魂。提出“实事求是”的态度,就是给全党改造学风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1。学生思考:文中“这个意思”指什么?
2。请一位同学朗读“这两种人都凭主观……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结合邓小平的《讲讲实事求是》一文,对照阅读会有更深的认识。邓文中反复强调这一原则,并有了新的发展。也提到延安整风运动和毛泽东的三个报告,其中就有《改造我们的学习》一文。齐背毛泽东对“实事求是”的解释。生:(齐背)。师:第三部是“分析问题(本论)”中的重要部分,大家将此部分散读一遍。生:(散读)。
将此部分散读一遍。生:(散读)。
3.布置作业
文章说:“我们走过了许多弯路,但是错误常常是正确的先导。”请结合这句话,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文。
联系实际,自拟题目,写一篇300字左右的议论文。
 
第三课时
李金贵
教学目标
1、识记课文中的生字词,理解课文中成语的含义。
2、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3、能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例证、对比论证及引证法,能说明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特点及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4、能体味分析文章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
5、引导学生学习对问题的辩证分析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
1、能理清文章的论证结构,找出论点,分清文章的引论、本论、结论三部分,分析各部分的逻辑关系。
2、能分析课文中运用的例证、对比论证及引证法,能说明这些论证方法的使用特点及对论证论点的作用。
3、能体味分析文章准确、鲜明、生动的特点。难点:课文中如何对问题进行辩证分析的
教、学具课文朗读录音

一、思路、逻辑顺序及结构。
对本文思路及结构形式的认识,如果只限于上节课分两个表图示,仍然是不够的,必须在进一步的阅读分析中,弄清中心线索及组织材料的关系,论点与论据的关系,逻辑顺序与结构形式的关系。
①“理论和实际的统一”这一观点在文中是中心论点,还是论据?提示:这一观点是理论论据。
②“理论和实际的统一”是怎样在文中贯串并连结全文的?提示:“理论联系实际”是本文的中心线索,正是依据这一观点,才安排了“成绩和进步、缺点、比较分析”这样的逻辑顺序,这是本文行文结构的内在联系。这样,理解本文的结构形式,必须将行文的顺序与逻辑顺序结合起来,才能进一步领会。
本文的结构图(此图可以板书)注:此板书的出现应是在具体的讲解过程中,沿着提问的回答、结合课文的内容一步步展现出来。“缺点”的右方还可以再提示具体内容。

二、对比论证。
1.本文使用了多种论证方法,覆盖全文的、对结构形式起重要作用的一种论证方法是什么?提示:是对比论证。
2.本文是怎样运用对比的方法论证问题的?提示(可板书)正是这两种对比的形式构成了文章的核心部分。还有一些具体的对比,学生可进一步在文中找到例证。
三、其它论证方法的运用。
其它的论证方法主要有:例证,引证。本文论证什么问题时使用例证?本文的例证是怎样表现出来的?提示:第二部分在写“我们的缺点”时,讲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用的就是例证。作者用“首括式”将缺点加以概括写在段首,这就便于阅读。作者在三个自然段首分别概括以后,又在下一自然段(即本部分第5段),自己作了更明确的概括,以便过渡到下面举出具体事例来证明这些缺点。这种“分——总——分”的写法值得我们学习。

四、语言特点
因为这是一篇动员报告,所以作者使用的语言通俗、具体、明确,多使用口语、群众习见的俗语来说明问题;有时为了表达的需要,又夹杂着一些成语甚至文言词语,使文章显得生动、活泼。这些特点特别表现在一些词语相对集中的语段里,值得我们摘录出来,反复诵读、细细体会。
1.重点语段。教师略加分析:①“闭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其谈,满足于一知半解,这种极坏的作风,这种完全违反马克思列宁主义基本精神的作风,还在我党许多同志中继续存在着。使用了一系列的谬语、成语来说明坏作风的存在,就精减了文字,浓缩了内容。②无实事求是之意,有哗众取宠之心。华而不实,脆而不坚。自以为老子天下第一,“钦差大臣满天飞”。这就是……的作风。这段文字整句与散句交错结合,成语与俗语并用,增添了语言的色彩。这种作风,拿了律己,则害了自己;拿了教人,则害了别人;拿了指导革命,则害了革命。总之,这种……的一种表现。极其工整的排比句和对称句、短句与长句的混合使用,也增强了语言的表现力。有一副对子(为清人解缙所作):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选用这副对子来给三种人画像,最恰当不过。“形象大于思维”,对子中的形象所蕴含的内容远远超过指出的三种人,可以给读者丰富的想象去描绘那些“华而不实”的形形色色的人物。“有的放矢”的解说。“实事求是”的解说。这两个成语的解说,都是结合文章特有的内容,作了经典性的概括,富于创造。
   
2.其它成语。文中还有很多以上语段未能概括的成语,也应划出并加解释,并作为积累词汇而抄录。主要的有:“不以为耻,反以为荣”、“谬种流传”“诸如此类”、“等闲视之”“徒有虚名”“万古不变”、“生吞活剥”;还有作者独创的词语“言必称希腊”,已成为生搬硬套外国的东西的固定词组。
   
3.用词的准确与分寸。文中很多地方用词准确,具有分寸感,这是写好议论文的重要表达能力。例如:中国共产党的二十年,就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日益结合的二十年。这里,用了“日益”二字,就是用词的准确、有分寸,因为二十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只能逐步地结合,不可能一蹴而就。还有其它语句:但是我们还是有缺点的,而且还有很大的缺点。这里使用了“反复”的修辞手法,“缺点”得到了强调;先说有缺点,再说很大的缺点,这就使表达的意义有伸缩性,有分寸感。二十年来,一般地说,我们并没有对于上述各方面作过系统的周密的收集材料加以研究的工作……。用了“一般地说”,表达就周全了,二十年来,在特定的情况下不可能没有做过这些工作。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的个别词句,而不会适用……。这“片面”二字下得好,引用马列词句并不是绝对的不好,反对的是“片面”运用,有了分寸,用语就理直气壮。在全党推行调查研究的计划,是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一环。调查研究是做好各项工作的基础,这就决定了转变党的作风的基础环节是搞好调查研究。“基础”一词用得准确。

高中生学习推荐:
高中化学(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物理(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数学(微课+课件+教案+练习题)汇总
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微课精讲+考点汇总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思维导图汇总下载
部编高中语文必修下册思维导图汇总下载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