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3 频率与概率》微课精讲+知识点+教案课件+习题
科学 | 全部课程 ↓ |
知识点:
1. 频数与频率的概念
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通常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这时,把这个常数叫作随机事件A的概率,记作P(A).显然,
必然事件出现的频率为1;
不可能事件出现的频率为0.
2. 频率的特点
(1)随机性:在任何确定次数的随机试验中,一个随机事件A发生的频率具有随机性.
(2)波动性:当试验次数较少时,频率在概率附近波动幅度较大;当试验次数较大时,频率在概率附近波动幅度较小.
但试验次数多的波动幅度并不全都比次数少的小,只是波动幅度小的可能性更大.
3. 频率的稳定性
一般地,随着试验次数n的增大,频率偏离概率的幅度会缩小,即事件A发生的频率fn(A)会逐渐稳定于事件A发生的概率P(A).我们称频率的这个性质为频率的稳定性.
因此,我们可以用频率fn(A)估计概率P(A).
4. 频率与概率的区别和联系
视频教学:
练习:
例题1.(单选题)对下面的描述:
①频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频繁程度,概率是反映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
②做n次随机试验,事件A发生m次,则事件A发生的频率就是事件A发生的概率;
③频率是一个比值,但概率不是;
④频率是不能脱离具体的n次试验的试验值,而概率是具有确定性的不依赖于试验次数的理论值;
⑤频率是概率的近似值,概率是频率的稳定值.
其中正确的说法有( )
A.①③⑤
B.①③④
C.①④⑤
D.②④⑤
【答案】 C
【解析】 频率是一个不确定的值,随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但具有相对的稳定性.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不随试验次数的变化而变化,但当试验次数无限增大时,频率趋向于概率.因此①④⑤是正确的.
例题2.(解析题) 近年来,某市为了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现随机抽取了该市三类垃圾箱中总计1 000吨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吨):
(1)试估计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
(2)试估计生活垃圾投放错误的概率.
【答案】见解析
【解析】
(1)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为
(2)设生活垃圾投放正确为事件A,则A的概率约为“厨余垃圾”箱里可回收物量和其他垃圾量,“可回收物”箱里厨余垃圾量和其他垃圾量,“其他垃圾”箱里厨余垃圾量和可回收物量的总和除以生活垃圾总量.即
例题3.(单选题) [河南郑州期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
B.频率是客观存在的,与试验次数无关
C.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频率一般会越来越接近概率
D.概率是随机的,在试验前不能确定
【答案】C
【解析】任何事件的概率总是在[0,1]之间,其中必然事件的概率是1,不可能事件的概率是0,“任何事件”包含“必然事件”和“不可能事件”,故A错误;
只有通过试验,才会得到频率的值,故频率不是客观存在的,一般来说,当试验的次数不同时,频率是不同的,它与试验次数有关,故B错误;
当试验次数增多时,频率呈现出一定的规律性,频率值越来越接近于某个常数,这个常数就是概率,故C正确;
虽然在试验前不知道概率的确切值,但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它不是随机的,通过多次试验,不难发现它是频率的稳定值,故D错误.
课件:
教案:
教材分析
用频率估计概率,需要做大量的重复实验,而本节课内容为了更好地保证试验地准确性,借助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可以产生随机数.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随机试验构建相应的随机数模拟实验,这样就可以快速地进行大量重复试验了,从而达到利用随机模拟试验求概率的目的.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课程目标
1.理解随机模拟试验出现地意义.
2.利用随机模拟试验求概率.
数学学科素养
1.数学抽象:随机模拟试验的理解.
2.数学运算:利用随机模拟试验求概率.
教学重难点
重点:利用随机模拟试验求概率.
难点:利用随机模拟试验求概率.
课前准备
教学方法:以学生为主体,小组为单位,采用诱思探究式教学,精讲多练。
教学工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 情景导入
用频率估计概率,需要做大量的重复实验,有没有其他方法可以替代实验呢?
要求:让学生自由发言,教师不做判断。而是引导学生进一步观察.研探.
二、预习课本,引入新课
阅读课本255-257页,思考并完成以下问题
1、什么是随机模拟?
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以小组为单位,组内可商量,最终选出代表回答问题。
三、新知探究
1.随机模拟
我们知道,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软件可以产生随机数.实际上,我们也可以根据不同的随机试验构建相应的随机数模拟实验,这样就可以快速地进行大量重复试验了,这么随机模拟方式叫做随机模拟.
我们称利用随机模拟解决问题地方法为蒙特卡洛(Monte Carlo)方法.
四、典例分析、举一反三
题型一 利用随机模拟实验求概率
例1 从你所在班级任意选出6名同学,调查他们的出生月份,假设出生在一月,二月……十二月是等可能的.设事件“至少有两人出生月份相同”,设计一种试验方法,模拟20次,估计事件发生的概率.
【答案】见解析
【解析】根据假设,每个人的出生月份在12个月中是等可能的,而且相互之间没有影响,所以观察6个人的出生月份可以看成可重复试验.
因此,可以构建如下有放回摸球试验进行模拟:在袋子中装入编号为1,2,…,12的12个球,这些球除编号外没有什么差别.有放回地随机从袋中摸6次球,得到6个数代表6个人的出生月份,这就完成了一次模拟试验.如果这6个数中至少有2个相同,表示事件
例2 在一次奥运会男子羽毛球单打比赛中,运动员甲和乙进入了决赛.假设每局比赛甲获胜的概率为0.6,乙获胜的概率为0.4.利用计算机模拟试验,估计甲获得冠军的概率.
【答案】
【解析】 设事件
423 123 423 344 114 453 525 332 152 342
534 443 512 541 125 432 334 151 314 354
相当于做了20次重复试验.其中事件发生了13次,对应的数组分别是423,123,423,114,332,152,342,512,125,432,334,151,314,用频率估计事件
解题技巧(利用随机模拟实验求概率)
用随机模拟来估计概率,一般有如下特点的事件可以用这种方法来估计:(1)对于满足“有限性”但不满足“等可能性”的概率问题,我们可采取随机模拟方法来估计概率.(2)对于一些基本事件的总数比较大而导致很难把它列举得不重复、不遗漏的概率问题或对于基本事件的等可能性难于验证的概率问题,可用随机模拟方法来估计概率.
跟踪训练一
1.袋子中有四个小球,分别写有“中、华、民、族”四个字,有放回地从中任取一个小球,直到“中”“华”两个字都取到才停止.用随机模拟的方法估计恰好抽取三次停止的概率,利用电脑随机产生0到3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分别用代表“中、华、民、族”这四个字,以每三个随机数为一组,表示取球三次的结果,经随机模拟产生了以下18组随机数:
由此可以估计,恰好抽取三次就停止的概率为( )
【答案】C
【解析】由随机产生的随机数可知恰好抽取三次就停止的有,共4组随机数,恰好抽取三次就停止的概率约为
2.一个袋中有7个大小、形状相同的小球,6个白球1个红球.现任取1个,若为红球就停止,若为白球就放回,搅拌均匀后再接着取.试设计一个模拟试验,计算恰好第三次摸到红球的概率.
【答案】0.1
【解析】用1,2,3,4,5,6表示白球,7表示红球,利用计算器或计算机产生1到7之间取整数值的随机数,因为要求恰好第三次摸到红球的概率,所以每三个随机数作为一组.例如,产生20组随机数.
666743671464571
561156567732375
716116614445117
573552274114622
就相当于做了20次试验,在这组数中,前两个数字不是7,
第三个数字恰好是7,就表示第一次、第二次摸的是白球,
第三次恰好是红球,它们分别是567和117共两组,因此
恰好第三次摸到红球的概率约为
五、课堂小结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主要知识及解题技巧
六、板书设计
七、作业
课本257页练习,257页习题10.3的剩余题.
教学反思
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典型概率问题,解决与生活实际联系紧密的问题.课堂可通过分组竞赛0的方式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