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教案 (文末下载)

全册精讲+→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全册知识点精讲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思维导图汇总
高中语文必修上册古诗古文知识点
高中语文必修下册全册知识点整理

全册教学设计
第1课:沁园春 长沙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引导学生感受诗歌的语言美、意境美;
2、过程与方法:诵读法,探究归纳法,把握诗歌的主旨。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重点】:学习文中借景抒情的写作手法;把握诗歌的主旨,体会诗人的博大情怀和革命壮志。

【教学难点】:理解和品位优美、形象、富有表现力的诗歌语言
【课时安排】:2
教学过程
【课前预习】:
1、正音(橘 漫舸 寥廓 浮 携 侣 峥嵘 遒 否 遏);熟读;
2、快速背诵诗歌;
3、熟记文下注释。
                                   第一课时
【导入新课】(5分钟)
在初中我们学过毛泽东的一首“沁园春”,还记得是哪一首吗?
(学生回答:《沁园春·雪》)。(教师问)谁会背这首词
(学生试背,教师纠正)
沁园春·雪
    北国风光, 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望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 原驰蜡象, 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 看红装素裹, 分外妖娆?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 唐宗宋祖, 稍逊风骚。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沁园春”是词牌名,它规定了词的格式,但与词的内容不一定有关 ;“雪”是词的题目,它才与词的内容密切相关。
我们今天学习的是毛泽东的另一首词《沁园春·长沙》,它的格式和《沁园春·雪》是一样的,但内容却并不相同。它们的上阕都写了景,但一个是冬景,一个是秋景。写冬景的《沁园春·雪》我们已经学过了,下面,我们来看看《沁园春·长沙》是怎样写秋景的,写的又是怎样的秋景。
【诵读课文】(8分钟)
1、学生诵读,教师指导(重点在节奏把握上);
2、检查全班背诵,抽两名学生独背;
3、带领学生反复诵读词的上阕,想象词中描写的景色。
【上阕研读】:(30分钟)
1、思考:诗的开头三句告诉了我们哪些信息。(有哪些意象?)
(明确):时间(寒秋)、地点(湘江,橘子洲头)。

2、思考:哪位同学能按调整好的正常语序,把开头三句的大意顺畅地说一下?

(明确):在深秋时节,毛泽东独立于橘子洲头,看着湘江水滚滚北去。
3、我们再看 “独立”二字, “独立”能否改为“站立”“直立”等?为什么?

(明确):【不行。“独立”不仅表明是一个人,而且显示了诗人力当中流砥柱的气概。联系当时的背景,军阀赵恒锡正在通缉毛泽东。诗人身处险境却能“独立寒秋”,表现了他的坦荡和从容。】孤独的诗人最见个性。李白“独坐敬亭山”闲适,柳宗元“独钓寒江雪”隐逸,晏殊“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超脱

(教师点拨):它构成了一个特定的环境,展现给我们这样的一个情景:在深秋的季节,诗人独自一人站在橘子洲头,望着湘江水在日夜不息地向北奔流。这“独立”既客观地介绍了独自一人的情况,又含有一种卓然特立的意味,表现了一种不凡的英雄气概。

4、我们再看“寒秋”二字。在多数古典诗词中,“秋”总是和“悲”或“愁”等情感联系在一起,.如“悲哉,秋之气也”;“秋风萧瑟天气凉”;“万里悲秋常作客”;“秋风秋雨愁煞人”……这首词中的秋是不是也是以悲或愁为基调呢?让我们继续下看:

5、一个“看”字,一直控制到哪里?    【“万类霜天竞自由。”】

    对,共七句。在古诗词中这叫“一字领起”,俗称“领字”(板书),一般上下阕各有一个,读诗词要注意找出这种领字。

    初中我们学过的《沁园春·雪》上阕的领字是哪个?【“望”。对,也是控制七句直到“欲与天公试比高”。】

6.这里诗人看到了哪些秋景?(我请一位朗读水平高的同学来读一下)

【个别地方处理得还不够理想。朗读指导:“看”字是领字,要稍顿,以下几句要读得抑扬顿挫,充满兴奋喜悦之情,最后一句“万类霜天竞自由”是哲理概括,要有彻悟、慨叹之情。】

思考刚才的问题。【七句一共六幅画面(最后一句是总括)。】

这几句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极有特色。

①前两句“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诗人是怎样看的?【放眼望去,是“远眺”──这写得是远景,静景。】[板书]

②接下来两句“漫江碧透,百舸争流”,诗人的视线又怎样?【收回来,是“近观”──这写得是近景,静景、动景。】[板书]

③“鹰击长空”怎样看?写得什么景?【“仰视”──高景,动景。】[板书]

④“鱼翔浅底”怎么看?写得什么景?【“俯视”──低景,动景。】[板书]

7、(教师启发):旧体诗词很讲究炼字,往往能一字传神,同学们找一找,在这些景物描写中,哪些字用的特别传神。能说说理由更好。
(明确):遍、染、透、争、击、翔。

请同学们挑出一个字来说说看,这个字妙在哪里?
(教师总结):.“万山红遍,层林尽染”写的是远景,“遍”字表现了万山的颜色都变成了红色,范围很广;“染”字则把天然说成人工,仿佛那是人有意染成的壮美景色,活画出岳麓山一带的枫林;“漫江碧透,百舸争流”写的是近景,“透”字显出江水碧绿清澈,绿色又代表着旺盛的生命力;而一个“争”字,给碧绿清澈的江面又增加了昂扬奋进的气氛,显示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烈场面;“鹰击长空”用“击”而不用“飞”,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展翅迅猛有力地拍打的矫健勇猛的雄姿;“鱼翔浅底” 用“翔”而不用“游”,精当地把鸟不扇动翅膀地盘旋回飞的状态,用来描写游鱼在水中自如轻快的神态,形象生动。
(教师补充):另外,还要注意两个字,一个是“看”字.,一个是“竞”字。
“看”字领起了从“万山红遍”到“万类霜天自由”这一部分,所以,它是“领字”。没有它,上阕美丽壮观的湘江秋景将从何而来呢?至于“竞”字,大家猜猜看,它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提示):“竞”字所在的这一句诗,在诗中有什么作用?
(明确):总结作用。
(思考):总结什么?
(明确):总结了上面的秋景特点。
(思考):什么特点?
(明确):竞自由。
(教师总结):对。竞自由就是争自由,诗人笔下的这些景物都有“争”这个的特点。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鹰、鱼以及宇宙间万物都在秋天里自由舒展,蓬勃生长,竞相显示它们旺盛的生命力。看来呀,秋景不仅只有“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还有像这样的盎然生机。
(教师启发):面对这一派生机勃勃的大千世界,怎不激起诗人心中复杂的情绪呢?那么,诗人抒发了怎样的情怀呢?
(学生诵读):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教师阐发):是啊,诗人在问“广阔无垠的大地呀,谁才是主宰你消长兴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问):你们认为谁是主宰苍茫大地命运的真正主人呢?
(在学生讨论中,结束这节课教学;问题不作解答,留给学生课后思考)

【板书设计】:
独立寒秋                        湘江北去  橘子洲头
(时间)                              (地点)
(特定环境)
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远景)  (静景)    万类霜天      怅寥廓 
漫江碧透,百舸争流        (近景)  (静—动)   竞         问苍茫大地
鹰击长空                  (上)  (动景)      自由        谁主沉浮
鱼翔浅底                  (下)  (动景)         
(分)————————————————————(总)
                            (景) ——————————————(情)

                             

                           第二课时
【引入课堂】:(1分钟)
    在上阙,面对着生机勃勃的秋天景物,诗人抒发感慨,提出疑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下面,我们来一起学习下阙,看看诗人是怎样回答这个问题的。
【下阕研读】:(15分钟)
1、背诵词的下阕;
2、词义推敲:
峥嵘、挥斥、遒、激扬、粪土、万户侯、遏
(注意):恰——领字   中流击水:语出自东晋祖逖的“击楫中流” (jī jí zhōng liú动宾式;作谓语;比喻立志奋发图强)的典故。《晋书·祖逖传》:“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晋元帝在江南建立东晋,北方及中原的大部分土地被外族所占。祖逖准备率军收复中原,朝廷只给他奋威将军的虚名,祖逖率领他的100多家人渡江北伐,在江中中流击楫,发誓收复中原。后来他果真收复大片失地,但东晋根本无心抗战。
3、下阕研读:
(思考):诗人似乎并没有回答他在上阙提出的问题,那么,下阙写的是什么呢?
(明确):对当年和同学战友们一起学习、生活、参加革命斗争的回忆。
(引导):很好。那诗人忆起了些什么呢?我们来一起看这几句词。
(教师诵读):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道。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分析):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革命形象
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革命斗志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革命行动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革命精神
(思考):这些诗句读来让人热血沸腾,让我们对那些将青春献给革命事业的先辈们产生景仰之情。不过,直到诗的结尾,诗人也没有回答在上阙提出的问题,这样,诗不就有了缺憾了吗?
(学生讨论后明确):诗人在下阙塑造了一批以天下为己任,蔑视反动统治者,敢于改造旧世界的革命青年形象。实际上也巧妙地回答了上阙的问题——“谁主沉浮?”就是这样的革命青年。
4、齐背全诗。
【赏读  采桑子 重阳】:(15分钟)

采桑子·重阳 毛泽东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1929年6月22日在闽西龙岩召开了红四军第七次代表大会,会上毛泽东被朱德、陈毅等批评搞“家长制”,未被选为前敌委员会书记。毛泽东随即离开部队,到上杭指导地方工作,差点死于疟疾。直到11月26日,大病初愈的毛泽东才在上海中央(当时由周恩来主持)“九月来信”的支持下恢复职务。这首诗反映了病中的心情。

  这首词写的是重阳节战地风光,诗篇的字里行间洋溢着革命乐观主义精神,表达了诗人与红军战士们在艰苦的战斗生活中从容不迫、欢快愉悦的心情。

  毛泽东写《采桑子·重阳》时把自己的思想感情和客观事物统一在艺术形象里,由于对革命前途充满必胜的信心,所以描绘的秋光、秋色明艳而壮丽。两度突出“重阳”,既符合“采桑子”“反复”的格律,又表现作者重回红四军前委工作时的激动心情。选择“黄花分外香”这一形象,侧重表现色彩艳丽,选择“寥廓江天”与“万里霜”这两种形象,侧重表现境界开阔。

  与我国传统的诗文相比,《采桑子·重阳》之中的秋天形象色彩艳丽,生机勃勃;这主要取决于当时作者“东山再起”的革命豪情;词中主要选择了“战地黄花”“寥廓江天”“万里霜”等形象表现这种特点。)
1、诵读诗歌;
2、  (简介):采桑子:词牌名,本于古乐采桑曲。
重阳:阴历九月初九,传统上文人登高赋诗之日。一九二九年的重阳是十月十一日。
天难老:语出自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衰兰送客咸阳道,天若有情天亦老”。
3、(背景介绍):见课本文下注释
4、(研读):
为什么“战地黄花分外香”?
   (学生讨论后明确):“黄花”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她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也不是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她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它也更显得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
   为什么“不似春光,胜似春光”呢?
   (学生讨论后明确):因为“秋风劲”,劲烈的西风在诗人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在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的攻势下,一切象征反动没落势力的东西被荡涤干净。秋风之后剩下的“寥廓江天万里霜”则是天蓝水碧、万里澄明的瑰丽景色,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总结):诗人在离开红四军的领导岗位后,还能写出这样的革命激情,还一反悲秋的调子,赞美大好秋光,展示出如此广阔的境界,实在是难能可贵。这充分表现了诗人的乐观、开阔的革命情怀。

《采桑子·重阳》赏析

 “悲哉秋之为气也,萧瑟兮草木摇落而变衰。”自战国楚宋玉《九辩》以来,悲秋就成为中国古典诗赋的传统主题。而前人以九九重阳为题材的诗章词作,则更借凄清、萧杀、衰飒的秋色状景托怨情、兴别恨,少有不著一“悲”字者。诸如王维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杜甫的“弟妹萧条各何在,干戈衰谢两相催”,杜牧的“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苏轼的“万事到头都是梦,休休,明日黄花蝶也悲”等等,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叙写羁旅他乡的孤寂清冷,或寄寓伤时忧国的凄怆痛楚,或倾吐落拓失意的抑郁苦闷,或抒发获罪被贬的万端感慨,皆“婉转附物,招怅切清”。毛泽东的这首词却脱尽古人悲秋的窠臼,一扫衰颓萧瑟之气,以壮阔绚丽的诗境、昂扬振奋的豪情,唤起人们为理想而奋斗的英雄气概和高尚情操,独步诗坛。

  词以极富哲理的警句“人生易老天难老”开篇,起势突兀,气势恢宏。“人生易老”是将人格宇宙化,韶光易逝,人生短促,唯其易逝、短促,更当努力进取,建功立业,莫让年货付流水。“天难老”却是将宇宙人格化。寒来暑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光景常新。但“难老”并非“不老 ”,因为“新陈代谢是宇宙间普遍的永远不可抗拒的规律”〔毛泽东『矛盾论』〕。“人生易老”与“天难老”,一有尽,一无穷;一短促,一长久;一变化快,一变化慢。异中有同,同中有异,既对立又统一。这并非“天行键,君子以自强不息”这一古老格言的简单趋附,而是立足于对宇宙、人生的清理并茂的认知和深刻理解的高度,揭示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闪耀着辩证唯物主义的思想光辉,具有极强的审美启示力。“岁岁重阳”承首句而来,既是“天难老”的进一步引申,又言及时令,点题明旨,引起下文:“今又重阳,战地黄花分外香”。“今又重阳”是“岁岁重阳”的递进反复,年年都有重阳节,看似不变,其实也在变,各不相同:如今又逢佳节,此地别有一番风光。

  古有重阳登高望远、赏菊吟秋的风习。在历代诗文中,重阳节与菊花结下了不解之缘。而身逢乱世的诗人,往往借写菊花表达厌战、反战之情,即菊花是作为战争的对立面出现的。但毛泽东笔下的“黄花”却是和人民革命战争的胜利联系在一起的。这“黄花”既非供隐士高人“吟逸韵”的东篱秋丛,亦非令悲客病夫“感衰怀”的庭院盆景,而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依然在秋风寒霜中绽黄吐芳的满山遍野的野菊花,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具有现实与象征的双重性,带有赋而比的特点。词作者是怀着欣悦之情来品味重阳佳景的。黄花装点了战地的重阳,,重阳的战地因此更显得美丽。“分外香”三字写出赏菊人此时此地的感受。人逢喜事精神爽,胜利可喜,黄花也显得异常美丽;黄花异常美丽,连她的芳香也远胜于往常。这一句有情有景,有色有香,熔诗情、画意、野趣、哲理于一炉,形成生机盎然的诗境,既歌颂了土地革命战争,又显示了作者诗人兼战士的豪迈旷放的情怀。尽管“人生易老”,但革命者的青春是和战斗、战场、解放全人类的崇高事业联系在一起的,他们并不叹老怀悲,蹉跎岁月,虚掷光阴,而是以“只争朝夕”的精神为革命而战,一息尚存,奋斗不止。

  下片承“岁岁重阳”“今又重阳”的意脉,写凭高远眺,将诗的意、境向更深更阔处开拓。岁岁有重阳,秋去又秋来,“一年一度秋风劲”,这个“劲”字,力度极强,写出秋风摧枯拉朽、驱陈除腐的凌厉威猛之势,笔力雄悍,极有刚健劲道之美。此情豪迈异于东风骀荡、桃红柳绿、莺语燕歌、温柔旖旎的春日风光。但劲烈的西风、肃杀的秋气在作者心中引起的不是哀伤,而是振奋。诗人的感情、战士的气质决定了他的审美选择:“胜似春光,寥廓江天万里霜”。天朗气清,江澄水碧;满山彩霞,遍野云锦,一望无际,铺向天边,这瑰丽的景色难道不“胜似春光”么?
【作业】:
【板书设计】: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同学少年,风华正茂                                  革命形象
书生意气,挥斥方道                                   革命斗志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                  革命行动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革命精神
                            主沉浮

第2课: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教学目标
1. 结合五四运动对青年郭沫若的思想影响,深入理解本诗的思想内容。
2.具体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二、核心素养
语言建构与运用:咀嚼诗歌的语言,把握诗歌的意象。
思维发展与提升:掌握诵读技巧。初步学习鉴赏现代诗歌的方法。
审美鉴赏与创造:了解郭沫若的浪漫主义风格,领悟诗歌的内涵。
文化传承与理解:引导学生理解诗人否定旧的社会现实、摆脱旧的思想束缚、张扬个性、追求解放的强烈愿望,以及诗中集中体现出五四时期提倡科学、民主和自由的时代精神。
 
1引导学生分析本诗的浪漫主义风格特色。
2.通过“三步阅读法”的学习,学会鉴赏新诗。
 
立在地球边上放号
一、导语设计
同学们知道有一个特殊的日子——五四青年节,这是我们的节日。我们青年人是只争朝夕、奋发进取、拼搏向上的。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有这样一位青年,他的名字很特殊,取家乡两条河流的名字作自己的笔名,他就是郭沫若。今天我们就走近郭沫若,走近他的《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板书课题)
  
二、解题
1.学生展示预习内容:郭沫若先生的生平
2.出示多媒体投影
  
郭沫若(1892-1978),原名郭开贞,笔名沫若,四川乐山人,是我国现代著名的无产阶级文学家、诗人、剧作家、思想家.他是我国新诗的奠基人,是继鲁迅之后革命文化界公认的领袖。
  
他青少年时代接触了大量古典文学,喜欢屈原、李白、苏轼等的诗,受到浪漫主义影响。

1914年春赴日本留学,这个时期接触了泰戈尔、歌德、莎士比亚、惠特曼等外国作家的作品。

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投身于新文化运动,写出了《立在地球边上放号》《天狗》,《凤凰涅磐》,《地球,我的母亲》,《炉中煤》等诗篇。
1921年6月,他出版第一部诗集《女神》,反映了“五四”时代精神,在中国文学史上开拓了新一代诗风。
  
三、三步阅读法
  
(一)整体感知,初读感受
1.教师提问:这首诗美吗?像不像诗?
2.学生思考,交流
  
(二)以意逆志,知人论世
1.学生展示预习内容:“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
2.出示多媒体投影
作为一场轰轰烈烈的思想革命,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就是对“四提倡,四反对”而进行的具体实践活动。前期其实质是资产阶级的新文化反对封建旧文化的斗争。后期则由先进的知识分子极力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题。即:
⑴提倡民主,反对专制。
⑵提倡科学,反对愚昧。
⑶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1919年,五四运动给中国社会带来了崭新的气象、勃勃的生机。旧道德、旧礼教、专制政治与一切封建偶像受到猛烈抨击和批判,新事物、新思想、新文化与一切进步要求则得到热烈的崇尚与赞扬。倡导科学与民主,争取独立与自由,张扬个性意识,追求个性解放,要求改造旧的社会、建设新社会,成为时代的强音。
3.教师重点介绍诗人创作本诗时期的思想状况,做到“知人论世”,出示多媒体投影
1921年,他与成仿吾、郁达夫等人酝酿成立了创造社。后又结集出版的诗集有《星空》、《瓶》和《前茅》等。1926年参加北战,1927年加人中国共产党。他的思想逐步完成了从民主主义向马克思主义的飞跃。1928年初,在上海创作了他的第五本诗集《恢复》。1928年到1937年,郭沫若流亡日本,潜心研究中国古代史和古文字学,撰写自传、散文和历史小说等。抗战爆发后,郭沫若别妇抛雏,归国请缨,为抗日救国奔走呼号,并以强烈的爱国热情和借古讽今的原则写了《屈原》等六部历史剧,紧密配合了现实斗争。是继鲁迅之后我国文化战线上又一面光辉的旗帜。
4.怀着改造社会和振兴民族的热忱,郭沫若以饱蘸激情的如椽之笔,积极投身革命运动中。那么,在这首诗中的内涵是什么?(出示投影)
5.学生再次自由诵读,并思考屏幕上的问题。
6.大家相互交流,合作探究,展示合作成果。
 
明确:“无数的白云正在空中怒涌”气势磅礴,力量万钧,展示消灭旧事物的豪迈气度,和五四要求“扫除旧的一切”的时代精神相吻合。
“努力、毁坏、创造、滚滚洪涛”表现追求自我解放,自我独立,诗人的自我意识已经觉醒,而且更加敏锐。

小结:郭沫若借助“白云、北冰洋的晴景、滚滚洪涛”这些形象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我”消灭旧事物,创造新世界;“我”自我独立,自我解放,自我新生。应和着时代精神,郭沫若挣脱“格律诗”的束缚,开创了自由诗体的新诗。前边思考题“这首诗美吗?”(美),“像不像诗?”(像),这正是郭沫若汪洋恣肆时代情感的自由宣泄。
  
(三)置身诗境,我诗共鸣
1、在《女神》中,鲜明地表现出雄浑豪放风格的抒情短诗,这是最有代表性的一首。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宏伟、强力、壮丽、炽热。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

本诗结尾以“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Rhythm哟”,层层推进,构成排比句式。抒情气氛犹如疾风骤雨,犹如火山爆发。置身如此诗境,我们的思想也随着一路狂奔,一路呐喊。
2、本诗开篇写了自然景色,有什么特征?有何作用?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真实反映,展示了大自然雄伟和壮丽的景色。诗中的自然形象具有异乎寻常的规模、面积、体积、威力,它们引起读者惊异、赞叹,一种狂暴的激情荡涤心胸,从而使人由这种自然形象产生对社会生活的某种关于崇高和伟大的联想。


3、诗中自然景观和诗人的情感是如何交融在一起的?
经过诗人想象的飞腾和感情的灌注,以自己的全部生命和人格进行艺术创造,自然形象便浸染着、渗透着诗人的主观感受,自然现象与诗人主体血肉交融,成了有生命有感情的活的存在。这种在特定环境中强烈、丰富的典型感受便象征着一定的社会内容,从而达到对社会现实和时代精神的鲜明反映,表现出一种正面的崇高,一种富于乐观进取精神的壮美。

4、诗歌的结尾为什么要唱出力的赞歌?
诗歌结尾由对力的歌颂到讴歌“力的绘画,力的舞蹈,力的音乐,力的诗歌,力的律吕”。这种抒写仍然没有离开诗人眼前太平洋“滚滚洪涛”的具体景物。“力的绘画,力的舞蹈”是洪涛的形态,“力的音乐,力的诗歌”是洪涛的声音,而“力的律吕”则是洪涛的节奏和音律。总之,这是对“力”的美化,赋予“力”以人们常见的艺术美的形象;同时又是对力的艺术的歌颂,对充益着力的崇高美的歌颂。我们知道,郭沫若自己的诗歌,无论是从表现反抗破坏和自由创造的精神内容上看,从特别发展的想象和激情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丰富多彩的浪漫主义手法上看,或是从他不拘一格、发挥艺术独创性并实现诗体大解放者,都是这种力的艺术的大胆的和富有成效的实践。从这里,也可以看到郭沫若对自己诗歌的崇高美风格的自信和肯定。

5、合作探究:诗人为什么要把诗歌的题目命名为《立在地球边上放号》,有何新意?
通观全诗,诗人把自己想象为一个站在地球边上目光遍及广阔天地,并发出了激情的呼唤的巨人。诗人紧扣“立在地球边上”这一着眼点,借助极目远望的开阔眼界,把地球北极的北冰洋和居于地球腹地的太平洋联结起来,把北冰洋晴空中无数怒涌的白云和太平洋汪洋浩瀚的万顷波涛两个宏大画面组接起来,于是,自然物的形象便以超乎入们常见的面积之大、数量之多和超乎人们常见之力,显示出它们的宏伟、壮观和伟力;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自然的抒写,可以看到抒情主人公的高大形象,窥视到他的充实的内心,感受到他的如沸的激情,而抒情形象所显示的这种独特感情、心理,正反映了被五四时代怒潮唤醒的革命知识青年的共同特征。

6、赏析诗歌的艺术手法。
这首诗气魄宏大,境界开阔,然而却是即景生情,缘物抒怀的即兴诗,即被歌德称之为“趁时机”“来自现实生活”的“应景即兴诗”。它从眼前北冰洋的情景、太平洋的伟力抒写开去,唱出了不断毁坏和创造的力的赞歌。这种感兴自然流露的特点使这首诗很少用陈述句,大多用感叹句。陈述句也是像“无限的太平洋提起它全身的力量来要把地球推倒”这样笔力千钓的句子。感叹句则多有排比的短语,短促有力。全诗诗行尽管参差不一,各行顿数不等,又不押韵,然而却乱中有法,具有一种内在的节奏和韵律。这首诗是郭沫若“立在地球边上”,怒涛轰轰烈烈卷地而来,“禁不住血跳腕鸣”的昂奋情绪下写的,因此具有着“海涛的节奏”。正如作者所说,如果钟声是先扬后抑,“初扣的时候顶强,曳着嫋斕的余音渐渐微弱下去”,那么涛声则是先抑后扬,“初起的时候从海心中渐渐卷动起来,愈卷愈快,卷到岸头来,‘啪’地一声碎成粉碎。”(《论节奏》这首诗的节奏的韵律正是这样。作者又把这称之为“听军歌军号军鼓”时的“鼓舞调”。这些都表明这首诗在形式上也是与崇高美特征相适应的。

7、小结:
这首诗给人的主要感受和印象是:宏伟、强力、壮丽、炽热。诗中雄奇的形象和澎湃的激情使人惊赞、仰.慕,唤起人们对自身力量的自觉意识和对生活的巨大热情,激起人们以全部生命的力去努力创造,去追求光明,去获取力的艺术,力的美。这是崇高与壮美的统一,作者唱出的是一曲表现崇高美的激情洋溢的赞歌。
8、学生有感情的诵读全诗。
  
四、课堂练习
  利用“三步阅读法”,赏析郭沫若另一首诗《炉中煤》。(出示投影)
1.首先大家用心齐读,获得诗歌最初的整体感知。
  明确:抒发爱国情怀,眷恋祖国的情绪
2.诗歌是借助形象表达思想感情的,就像花的芬芳寄托于花朵一样。本诗有哪些形象?象征意义是什么?
  明确:(1)年青的女郎 炉中煤
  (2)年青的女郎象征受过五四运动洗礼后,充满生机,蓬勃向上的祖国
  炉中煤象征作者自己对祖国的一片火热激情
3.大家再次齐读,感悟作者眷恋祖国的一片深情
  结束语:郭沫若虽已逝去,但他那不朽的爱国精神却流传下来,我们青年人,不仅要发扬光大这种爱国精神,还要有“天下兴亡,我的责任”的豪情壮志,敢做新时代的“天狗”。
  
五、布置作业
1.反复有感情的诵读《立在地球边上放号》、《炉中煤》。
2.课下阅读《女神》诗集

红烛 知识点
 【教学目标】
1.了解诗中比喻、拟人、象征手法的具体寓意,欣赏在诗歌的意象中所创造的艺术效果。
2.体会诗歌的艺术特色,了解其抒情脉络。
【教学重点】
诗歌的表现手法,在诗歌的意象中所表现出来的艺术效果。
【教学难点】
诗歌的抒情脉络
【教学方法】
诗歌吟咏法、欣赏、点拨法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由课文内容导入
诗集《红烛》由诗人在清华和美国两个时期的作品组成。它的内容丰富广泛,既反映了当时青年知识分子不满现实的思想情绪,更表现了诗人希望献身艺术、报效祖国的理想;既反映了诗人对西方社会的失望和愤恨,更表现了诗人炽热的爱国思乡之情,同时,既有对爱情、对自然的歌颂和赞美,也有对前途感到渺茫的感伤和哀怨。诗集《红烛》不但以浓烈的色彩独树一帜,而且还以丰富的想象、精练的语言、典型的东方风格,形成了自己的独特个性。这首与诗集同名的诗篇,就是诗集《红烛》的序诗。
二、课文讲解
1.第1节
一开头,诗人就怀着敬慕的心情赞叹荧荧的红烛。“红”是赤诚的象征。红烛在诗人眼里,是理想的人格的化身。他提出了自我要求:“诗人啊!吐出你的心来比比,可是一般颜色?”诗人的心应该也这样的红,一个“吐”字,逼真地摹状了诗人那种火热的爱国情感不吐不快的神态。我们感受到,诗人的那颗赤子之心,是如此纯洁率真,晶明透亮,灼灼发热。在这首诗中,可以说红烛就是诗人,诗人就是红烛,“人与物化,意与境融”。理解了这一点,对全诗的思想感情也就比较容易把握了。
2.第2节
第2、第3节,是对红烛自我牺牲精神的讴歌。诗人用设问手法,自问自答,生动地表现了一个思考觉悟的过程。前后两种截然相反的回答,表明了诗人的醒悟,同时也更有力,地表现了红烛精神的可贵。诗人把蜡比作躯体,把火比作灵魂,躯体和灵魂当然应该是互相依存的,这样就发生了一个问题:“为何更须烧蜡成灰,然后才放光出?”起初觉得这是大惑不解的,认为红烛自己“一误再误”,诗人认为这真“矛盾”,自相冲突,不可理解。但是,诗人终于彻悟了,对先前的认识来了一个彻底的自我否定,并非“一误再误”,“红烛啊!不误,不误!”诗人理解了红烛,由衷地赞美红烛的奉献精神。
3.第3节
上一节说“一误再误”,错怪红烛的语气很强烈,又包含着自作聪明的意味;下一节说“不误,不误!”用了反复手法,否定语气更加强烈。一反一正两种回答,相形之下,更强烈地表现了认识的根本转变,包含着对先前自作聪明的惭愧,由顿悟而对红烛产生了深为敬仰的感情。诗人彻悟了,光是要“烧”出来的,只有自我燃烧,只有无私奉献,才能放出光芒。这正是与利己主义哲学完全对立的一种新的人生观。诗人的思考,实际上反映了那个时代进步青年在探索人生真谛的思想历程中所遇到的矛盾和获得的觉悟。
4.第4节
第4节含义比较深刻,应作为教读的重点。这一节是诗人对红烛的殷殷寄语,也是诗人的自勉自励。“既制了,便烧着”,便要燃烧不息,“有一分热,发一分光”。人生的价值也在于奉献,活着就要让生命之火熊熊燃烧,让智慧和才能放出灿烂的火光。诗人借着红烛的形象激励自己,表达自己的信念和心愿。“烧罢!烧罢!烧破世人的梦,烧沸世人的血——也救出他们的灵魂,也捣破他们的监狱尸当时,民众深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思想文化的毒害,如沉睡梦中尚未觉醒,血性犹存然而麻木不仁,犹如身陷囹圄受着禁锢。诗人认为,自己的职责,就在于从梦中唤醒世人,救治世人的灵魂,使民众觉悟,使民众奋起,使民众热血沸腾,使民众走向光明,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所设置的精神监狱中解放出来。诗人爱国的赤诚之心是与祖国人民的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的。
5.第5—7节
第5节,是诗人对烛泪的思考,对红烛的劝慰。首先揭示了一种很矛盾的现象:“你心火发光之期,正是泪流开始之日。”诗人的注意力转到烛泪上面,矛盾的现象已经包含着疑问。这一节开头的呼唤,是同情的呼唤,是惊疑的呼唤。    古代诗词中常把蜡烛燃点时流溢的油脂叫做“烛泪”。诗人沿用这种拟人手法,驰骋想象,亲切地问红烛:“何苦伤心流泪?”诗人同情、惊疑、思索。这里抒发的正是诗人在现实生活的漩涡中,内心所涌现的矛盾、痛苦和挣扎。诗人经过一番求索,恍然大悟:“哦!我知道了!”他寻求到的答案,是还有“残风”的存在。红烛“心火发光”,自身“烧蜡成灰”,世人并非都像诗人自己那样怀着敬意,那种邪恶的势力不但对此毫无敬意,相反却“来侵你的光芒”。红烛流泪,是为烧得不稳而急得流泪。红烛不怕牺牲自己,相反,他要充分地牺牲自己,为世人创造光明,他“急”的只是不能给世人带来更多的光明。诗人自己怀着拯救祖国文明的美好意愿,不是同样受到黑暗丑恶势力的干扰和阻挠,感到壮志难酬,为此而痛哭流涕么?冷酷的现实就是这样,你要创造光明,不但要牺牲了自己,还要“流一滴泪,灰一分心”。    但是,红烛的泪不会白流。诗人劝慰道:“请将你的脂膏,不息地流向人间,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红烛的泪便是对世人的又一种贡献。诗人托物言志,他既已抱定献身祖国的心愿,也就不怕不幸的遭遇,那些带泪的诗行,可以“培出慰藉底花儿,结成快乐的果子!”
展开全文阅读
6.第8、9节
第8、第9两节的呼唤,一声是同情的呼唤,一声是劝导鼓励的呼唤。“灰心流泪你的果,创造光明你的因。”这样的因果关系是多么不公平、不合理,为着“创造光明”,结果只落得“灰心流泪”,但这是社会使然。在这样的社会中生活,只有作不屈的奉献。诗人劝勉红烛,也就是劝勉自己:“红烛啊!莫问收获,但问耕耘。”收束得精警有力,诗情得到了凝聚与升华。人们通常说“一分耕耘,一分收获”,这本是理所当然的。但是,在不合理的社会里,耕耘者需要更高的思想品格,只要创造光明,个人的得失荣辱一切在所不计。这正是闻一多人格美的集中体现。他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毫不顾惜个人的得失荣辱,是极其伟大崇高的献身精神。
三、全诗总结
开头一节着眼于红烛的颜色,将红烛精神集中在一个“红”字上面,凸现了红烛的总体形象。由红烛形象即刻联想到诗人自身,“物”与“我”就完全交融起来。最后一节归结到“莫问收获,但问耕耘”这样一个境界,也就是将红烛精神归结到一种彻底奉献的人生隐的一句诗“蜡炬成灰泪始干”作为引子,诗的主体部分就是扣住“灰”与“泪”分两层来展开抒情的。全诗以诗人对“红烛”的心迹交流为线索,用问答的形式展开诗意,抒发诗情,显示了诗人对人生真谛、对诗歌创作宗旨的求索过程和结果。
四、作业
1.背诵这首诗
2.课外阅读闻一多《死水》等诗。

峨日朵雪峰之侧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理解重要句子的含义,把握诗歌内容,提升诗歌鉴赏水平。

思维发展与提升:理解诗人内心深处向往的乌托邦理想,培养学生辩证思辨能力。

审美鉴赏与创造:掌握诗人塑造的众多审美意象,感知它们共同营造出的凝重壮美的艺术氛围。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了解时代背景和作者思想情感的关系,理解诗人表现的饱含沧桑的情怀。


教学重点

把握作品意象意境,分析手法。教学难点感知作者情怀,辩证思辨。


教学过程

一、导读知人

1.激情导入

每个日落的黄昏,每个月圆的夜晚,每阵歌楼的雨点,每阵西风里断雁的叫声,都会牵动诗人的的情感神经,都会勾起诗人的无限感慨,诗人们都会把难以排遣的各种情感诉诸笔端,   于是我们便能欣赏到那一首首或凄婉或深沉或怅惘的诗歌,感受着诗人那绵绵的思念,那柔美的哀伤,那无尽的感慨。今天我们来学习将深刻体验到的生命理念、立场、情感,倾注、   融贯到精心选择的生命意象中,雕铸成一幅幅真实而顽强的生命图画的一首短诗《峨日朵雪峰之侧》。

 

2. 作者简介

王昌耀(1936~2000),笔名昌耀,湖南桃源人。1950 年参军,1951 年春赴朝鲜作战,其间曾两度回国参加文化培训。1953 年“停战协定”签字前十余日,身负重伤,从此永远离开了部队。1955 年赴青海参加大西北开发。1957 年因一首短诗被定为右派,遭受了二十余年的坎坷与磨难。1979 年重返文坛,任青海省作协副主席、荣誉主席,专业作家。1985 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昌耀抒情诗集》、《一个挑战的旅行者步行在上帝的沙盘》、《昌   耀的诗》等。他被人誉为“他那一辈人中唯一可以被称作诗人的人”“最信赖的诗人”“中   国当代最杰出的诗人之一”“当代诗歌史上的一个传奇”。

 

3. 写作背景

1957 年,中共中央发出指示,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一场波及社会各阶层的群众性反右派斗争。这一运动后来被严重扩大化,一大批响应党的号召仗义执言的知识分子和民主党派人士   被错误的确定为“右派分子”,遭到不同程度的迫害。这首诗写于 1962 年 8 月,作者因被打成右派,正在距峨堡乡不远的青海省八宝农场接受劳动改造。

 

“峨日朵”是现在的海北藏族自治州祁连县的峨堡镇的老百姓对“峨堡”一词的口语发音,   “峨日朵雪峰”便是峨堡乡境内的祁连山脉中一座或者几座小雪峰。它们原本没有自己独立的名字,诗人拿来作为诗中一个如画的诗作之远景而已。

二、泛读会意

1. 教师范读诗歌。

字词点拨:嚣:xiāo,喧哗。揳:xiē,捶打。罅隙:xiàxì,裂缝;缝隙。但有:只有。

 

2. 说说你对这首诗的总体感受以及你读到了哪些内容。


示例 1:这首诗写的是作者在登峰途中的体验与感怀。诗题交待了作者所处的位置。“这是我此刻仅能征服的高度了”暗含着此刻诗人因身体疲惫而打算暂歇,但并未放弃征服新的高   度之意。“小心探出前额”的举动说明海拔之高。薄壁那边上演的是雪峰日落的一幕,情势   危急。脱离险境后,诗人体会到征服自然的成就感,因此渴望与雄鹰雪豹这些征服自然的勇   者为伍。但小蜘蛛的出现,使诗人也领悟到:在大自然面前众生是平等的,个体生命在“默   享这大自然所赐予的快慰”之时,是没有大小之分的。

 

示例 2:这是登山勇士的自我写照。这是一次历尽艰辛的征服。“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然后由“我”眼中的壮观景象转入自身状态的描述:手指插入岩缝,血滴渗出鞋底,这就是此时此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一只小小的蜘蛛出现在岩壁上   让我感悟到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

 

3. 如果用一两个词语形容这首诗的风格,你会想到什么词语?

示例:节制、内敛、沉思、理智、冷静、清醒……

点拨:诗人前期的诗以张扬生命在深重困境中的亢奋见长,感悟和激情融于凝重、壮美的意象之中,将饱经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西部人文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协调的整体。

 

4. 自告奋勇朗读诗歌,要求读出诗歌的韵味和情感,其他同学点评。 


三、精读品味

1. 诗中写了哪些意象?

意象:太阳、滑坡、石砾、雄鹰、雪豹、蜘蛛。

 

2. 为什么要描绘这些意象? 

学生自由发言后教师点拨:心象(情)+物象(美)=诗。

 

落日的动势和石砾滑坡的动势都是下坠的,而“我”作为攀登者的动势却正好相反,努力向上;那一片“引力无穷的山海”也在竭力使我下坠。由此可见,日落和滑坡等意象是用来表   现贴身绝壁的登山勇士的生命体验的。

 

“雄鹰”“雪豹”的形象是作者理想中的精神、意志和心灵的象征,代表着一种真正强大、   雄壮和坚韧。“蜘蛛”则是作者现实状态的写照,是他“囚徒”身份的一种反映。

 

3. 描绘画面的时候采用了哪些表现方法?

 

视听合一:视觉——“我”吃惊地看到一派壮丽的雪峰落日景象;听觉形象——滑坡的石砾   引动深渊的嚣鸣,如军旅的杀声渐远而去。视听合一,表明“我“在这个高度上的坚持决非   易事。

 

特写镜头:一只小小的蜘蛛在岩壁上与“我“同在!对生命的热爱、对生命力的赞颂,就是从这只小小的蜘蛛表露出来的。很多时候,不起眼的细小意象比司空见惯的“波澜壮阔“更   有力量。

 

强烈的对比:两组意象形成鲜明而浓烈的对比:强大和弱小、光明与幽暗、热闹与沉寂、高拔与低矮。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坚守住高度的不是强大的雄鹰或雪豹,而是弱小得可怜的蜘蛛;  光明的太阳不过是虚妄的神明和幻象的真理的别称,堆砌的石砾不过是狂热的信念、迷信的追求、廉价的乐观的代号,而它们正在跃入幽暗却引力无穷的山海,正在滑向棕色的深渊;一派嚣鸣的、象军旅的喊杀声的,原来是在“滑坡”,是在“远去”,而接纳和归结它们的恰恰是沉寂和冷静。

 

4. 小结:在这首诗中,诗人为我们塑造了众多审美意象,有太阳、俄日朵之雪、巨石、岩壁、   蜘蛛,它们共同营造出一个凝重壮美的氛围,将饱含沧桑的情怀,古老开阔的高原背景,博大的生命意识,构成一个协调的整体。通过意象之间的的变化与相互作用,描绘出诗人内心


深处向往的乌托邦,那是一个仅存于诗人心中的天堂。

  

四、拓读明理

 

1. 诗人李以亮曾这样点评《峨日朵雪峰之侧》这首诗:一首孤绝的超越之诗。那么你  认为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还是超越之后落入的孤绝?

 

这首诗表现的是孤绝之境的超越: 

昌耀是一个孤独的诗人,他自始自终有着一种震动人心的忧郁和伤感,而隐藏在这背后的是   诗人对生命本真与尊严的追寻和捍卫。在这首诗中诗人似乎是一个冷静的旁观者,又似乎是   一个积极的生命体验者,他在这首诗中开始他的征服之旅,继而完成旅途,继而完成了自我   超越。

 

联系写作背景,昌耀并没有与那个时代一同“滑坡”,而是在峨日朵雪峰之侧占稳了自己的   高度。这是生命意志和生命强力的伟岸展示,呈示在这种高度的生命必定是强健和雄壮者的   生命,定格在这种险峰的姿态必定是胜利者的姿态!

 

2. 如果我们不幸身处孤绝之境,应该怎么做?

 

3. 结束语:人生的苦难和挫折,实在是对人生的一种造就,战胜挫折和苦难就会赢得财富。 今天我们领悟了昌耀的人生体验,明天我们也要像他那样用自己的顽强意志去直面挫折,即使身处孤绝之境,也要笑对人生,走向成功的彼岸!


致云雀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把握诗歌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的特点,分析诗歌新奇的比喻和鲜明的意象,理解浪漫主义诗作想像瑰丽的特点。

思维发展与提升  把握诗歌的内在线索,体会诗歌铿锵激昂、节奏鲜明的特点。

审美鉴赏与创造  分析云雀的象征意义,理解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体会诗人情感,理解作者表达的对理想和幸福快乐的自由自在的追求。

教学重点  理解云雀意象的含义;诵读、传情达意。

教学难点  理解诗歌的意象美和情感美。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解题

1.“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这句话出自哪里?意思是什么?


出自浪漫主义诗人雪莱的《西风颂》。表面上说,冬天来了,那春天马上就会到来,实质上指熬过了痛苦与艰难,就将迎来美好的春天,光明的前途。这句话告诉了人们: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积极向上,永不放弃。


今天,我们共同领略诗人另一名篇《致云雀》。


2.作者简介:雪莱(1792—1822),19世纪英国著名浪漫主义诗人,才华横溢,诗艺精湛,与拜伦、济慈并称于世。在狂热的革命思潮中长大的雪莱深受自由与激进派思想的影响,信奉革命方式推翻腐朽的政府,坚信只有不断进行社会改革,才能真正根除罪恶的社会根源,所以他把自己对自由的渴望和对暴政的憎恶都深深地融汇于诗作当中。诗人一生创作了大量优秀的抒情诗及政治诗,《致云雀》《西风颂》《自由颂》《解放了的普罗米修斯》《暴政的假面游行》等诗都一直为人们传唱不衰。1822年7月8日,诗人出海航行遭遇暴风雨,溺水而亡。


3.写作背景:据雪莱夫人回忆,《致云雀》是1820年夏季一个黄昏,雪莱在莱杭郊野散步时听到云雀鸣叫有感而作。两年后,诗人便不幸辞世,这首诗被人们公认为雪莱的“好诗”。


二、诵读感知


1.播放朗诵视频,感知内容。


2.你觉得这首诗歌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明快、清丽、诚挚、热切。诗歌文字洗练,节奏感强,风格清丽明快,而且文章有种雄浑磅礴、大开大阖而又圆融内敛的气势;诗歌充满活力和朝气,有一种前进的力量;全诗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


3.你觉得这首诗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概括。


《致云雀》为人们刻画了一个浪漫主义时代的美好的理想形象:那冲霄而上的大自然的精灵,在天空上向人间唱着优美的歌曲。诗歌歌咏了一种小鸟——云雀,它构巢于地却狂喜,高飞,狂喜歌唱,直冲云霄,摆脱所有的来自于大地的约束,人们只能听它的歌声。正是这种小鸟触动了诗人的诗情。开篇呼告:“你好啊!快乐的精灵!”将诗人的喜悦和激情尽情挥洒而出,奠定了诗歌明快的基调。此后,作者以优美流畅的语言,新奇的比喻来赞美心中可爱的精灵。最后,诗人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全诗虽未曾直白或详尽地记述云雀的形态和行动,但句句紧扣云雀的特点,以美而不俗的文笔写尽云雀的神韵和作者倾注它身上的感情。


4.诗歌分哪几个层次来写的?请画出全诗的结构图(思维导图)。


诗歌从赞美开始,以感叹告终,层次分明,结构严谨,大体可分为以下几个层次:


1-2节:以一声喜悦的问候开篇,欢声赞美云雀这快乐的精灵不事雕琢的天籁之音,为全诗定下诚挚热切的抒情基调。


3-6节:极力赞美云雀丰沛四溢的歌声。


7节:过渡,以问句“什么和你最为相似”转换抒情语调。


8-12节:揭示云雀的本质,字里行间寄予诗人的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


13——16节::以设问、反问句式,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探讨云雀歌声美的根源。


17-19节:将云雀与人类比较,以反衬人类社会的丑恶和人的不幸。


20——21节:对云雀歌声的美妙进一步概括,以感叹的口吻表达了他的愿望和抱负,渴望学会云雀的欢欣,向全世界泼洒欢乐、希望与爱!


5. 学生合作配乐朗诵,音乐背景《清晨》。


第1-2节1人,第3-6节1人,第7-12节1人,第13-16节1人,第17-19节1人,第20-21节1人。


三、合作探究


1.分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分为两个大组,每个大组分为若干小组,合作探究下面的问题:

第一大组:云雀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第二大组:表现云雀形象采用的写作手法。


2.云雀的形象特征及其象征意义。


在诗人的笔下,云雀是欢乐、光明、美丽的象征。诗人运用比喻、类比、设问的方式,对云雀加以描绘。他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云雀又并不纯然是自然界中的云雀,而是诗人的理想自我形象或诗人理想的形象载体。云雀的振翅高飞体现着诗人的执着奋进、愤世嫉俗的态度。云雀的隐形不露,播洒歌声体现着诗人不求名利,只为唤起人间的爱与同情。云雀的歌声自然清新,雪莱的作品也是简单不做作,挣脱技巧的束缚,自然而然地放歌。诗人和云雀在许多方面都很相似:都追求光明,蔑视地面,都向往理想的世界。所不同的只是诗人痛苦地感到了理想与现实间的巨大差距,而这个差距对云雀是不存在的。从诗的整个调子中可以看出,雪莱虽感到理想遥远的痛苦,仍以不断飞升的积极情调去超越感伤。雪莱表达了他对自由的赞美和对幸福生活的强烈追求,以及他为伟大理想牺牲的决心。


《致云雀》全诗无一处不写云雀,同时,无一处不有雪莱的自我,是诗人理想化的自我写照。


3.表现云雀形象采用的写作手法。


比喻:把云雀比作诗人,比作深闺中的少女,比作萤火虫,使云雀美丽的形象生动地展现在读者的面前。


对比:诗人把云雀的歌声同春雨、婚礼上的合唱、胜利的歌声相比,突出云雀歌声所具有的巨大力量。


设问、反问:第13-17节强调赞婚的合唱、凯旋的欢歌都是空洞浮华的贫乏,都比不上云雀的歌声。


总结:《致云雀》以壮美的激情、辽阔的境界和浪漫主义直抒胸臆的手法为诗人赢得极高声誉,诗中的云雀倾注了诗人雪莱高贵的灵魂,人格化的云雀,成为诗人自我形象的化身。


四、总结延伸


1.课文总结:雪莱以独特的艺术构思生动地描绘云雀的同时,也以饱满的激情写出了他自己的精神境界、美学理想和艺术抱负。雪莱十分重视艺术的社会意义,认为艺术的创造是根据正义和美的原则来促进生活的改造。诗人渲染高尚的情操,是为了引起读者普遍的激动,抒写对于美德的渴望,是为了唤醒人们对于卑劣欲念不能相容的强烈感情。他说:“一首伟大的诗,是永远泛溢着智慧与快感之流的不竭源泉。”《致云雀》几乎体现和容纳了雪莱诗论的全部要点。全诗节奏短促、轻快、流畅、激昂,节与节之间,环环相扣,层层推进,极具艺术感染力。


2.延伸拓展:《致云雀》作为内容与形式完美统一的典范,称得上清新俊逸,不同凡响,以至比雪莱年长22岁,同样写过云雀的前辈大诗人威廉·华兹华斯读后也不能不自叹弗如。阅读华兹华斯《致云雀》,说说华兹华斯为什么自叹弗如。              致云雀(华兹华斯)                  一 


带我上,云雀!带我上云霄!

因为,你的歌声充满了力量;

带我上,云雀!带我上云霄!

唱呀唱,唱呀唱,

唱得你周围的云天一片回响;

你呀,把我激励,把我引导,

帮我找到那你我神往的地方。

我曾走过一个个凄凉的荒原,

今天,我的心儿已感到疲倦;

要是我能有一副仙女的翅膀,

那我现在就要飞到你的身旁。

你周身都是如痴如狂的欢乐,

超凡的喜悦充满了你唱的歌;

请激励我,引导我上了再上,

带我到你天上设盛宴的地方!

你呀,欢乐得就象清晨,

笑个不停,嘲弄个不停;

你有个可供休息的情爱之窝,

所以,尽管你根本不算懒惰,

醉酒似的云雀,你也决不想

使自己像我这样地东游西荡。

快乐的生灵啊,快乐的生灵!

你的性灵象一股湍急的山泉——

倾泻出对那至高主宰的颂赞,

但愿高兴和欢乐追随着我们!

啊,我的旅途,它畸岖不平,

穿过荆棘丛生的灰蒙蒙荒野,

但是听见你或你同类的声音——

一派天上的无忧无虑和喜悦,

我就安天乐命地撑着往前走,

并把生命结束后的狂喜等候。 


二 

天上游客,云间歌手,

你因它充满忧愁而鄙弃人间?

抑或你奋翼凌云的时候,

地上露巢仍牵系你的心和眼?

你现在能自由进入的窝,安顿过

你励举的双翼,还孕育了你的歌!

让夜莺安于她的阴阴林木,

风日流丽之地才适于你飞举,

从那里你的音乐之涛泻向人间;

凭天乡灵浪,发智者心泉,

你清醒高翔,不是迷惘流浪,

忠于有缘之乡,不管人间天上。


提示:华兹华斯诗中的云雀在地面有个为爱和安憩筑下的巢,而雪莱的云雀鄙弃地面、向上复向上,这正显示了两位诗人境界的不同。华兹华斯在法国大革命初期曾强烈同情革命,但后来变得极为保守,成为领取英国宫廷津贴的桂冠诗人。雪莱曾致诗华兹华斯“但愿你改弦易辙”。


3.课堂结语:1822年7月8日,雪莱航海罹难,年仅三十岁。他的墓碑上刻着诗人的名字:泼西·毕西·雪莱,姓名下写着:众心之心。雪莱,这只永远歌唱着飞翔、飞翔着歌唱的云雀,以他火热跳动的心,唱出了酣畅淋漓的乐音。凡俗我辈,做不了鄙弃尘土的云雀,但至少应静下心来,像莎士比亚那样——


第3课:百合花

教材分析
《百合花》是茹志鹃的成名之作。作家写这篇小说时,正值反右斗争处于紧锣密鼓之际,她的亲人也未能幸免于此。面对冷酷的现实,她不由怀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于是,这象征着纯洁与感情的“百合花”便在作家“不无悲凉的思念”之中灿然开放,给当时文坛带来一股沁人的清香。《百合花》的成功主要在于作家在表现革命战争、军民关系这类庄严主题时突破了当时流行的条条框框,显现出“清新俊逸”风格,令人耳目一新。
教学目标
1.了解小说的思想内容,分析其艺术特色;
2.合作探究,体会小说用细节描写表现人物精神的写作方法;
3. 通过朗读理解人物形象,体味小说“清新俊逸”的风格;
4. 学习小说中主人公的崇高品质和美好的心灵,体会通讯员与新媳妇之间真挚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
1. 体会细节描写的作用,并能形成在写作练习中运用其方法刻画人物性格的能力;
2. 学习小说鉴赏的基本方法,学习在阅读中养成分析小说的良好习惯。
课前准备
1.搜集有关茹志鹃及其作品有关的资料;
2.制作相关课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检查预习,简介作者
(一)导入:出示百合花,说说它的花语。
我叫百合花,又叫夜合花,为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传说中我是夏娃的眼泪化成的,被人们视为纯洁的礼物。因我的鳞茎由许多白色鳞片层层环抱而成,状如莲花。
我的根既可食用又可润肺止咳,我的花好像一朵白莲花,你常见到的我的姐妹有红百合、粉百合和黄百合。而我们白色百合更是气质高雅,色泽温润,香气清幽。常常被用来象征清丽、纯洁、美好、高雅,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西方人把麝香百合视为耶稣复活的象征,白百合花为梵蒂冈国花。法国人民更是把百合花作国徽图案。在很多国家把百合作为圣洁的象征,《圣经旧约雅歌》中写道:“他的恋人象山谷中的百合花,洁白无瑕”。
因而人们取 “百年好合”之意来给我命名.
(二)检查预习
由于课文篇幅较长,内容简单,文字晓畅,情节较简单,所以,课上让学生在规定的10分钟内速读全文,顺手划出字词。
1、给加点的字正音
撂(liào)讷讷(nènè)  忸怩(niǔ ní)  憨憨(hānhān) 
执拗(niù)  髻(ji)  尴尬(gāngà)  讪讪 (shànshàn)
瞅 (chǒu)  挟(xié)  嬷嬷(mómó)  砦(zhài) 
虔诚(qián)  磕磕绊绊(kē) 
2、解释下列词语
张皇   忸怩   憨憨  执拗  尴尬  讪讪   虔诚
(三)作者及写作背景
茹志鹃,女,1925年参加新四军,1955年转业到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任《文艺月报》编辑。1958年3月,在《延河》上发表了著名作品《百合花》,标志着她艺术风格开始形成。这篇“没有爱情的爱情牧歌”,曾被茅盾誉为当时最使他满意和感动的一篇作品,赞赏这篇小说具有清新俊逸的艺术风格,是“静夜的箫声”。
《百合花》是茹志鹃前期的代表作。她写这篇小说时,正是反右斗争后不久,她的家庭成员是这场扩大化运动的受害者。冷峻的现实生活使她“不无悲凉地思念起战时的生活,和那时的同志关系”。
(四)初步明白本小说题目的含义(略)
【设计意图】小说题为“百合花”用意深刻,故而设计从百合花导入,先使学生有一个直观印象,对百合花的美有一个感性的认识。这有助于理解小说标题,也有助于后面小说主题的教学。至于作者作品,建议由学生完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一) 讨论交流一:划分段落,概括大意。
全文以时间为顺序,以“我”的所见所闻为线索展开情节。
根据情节的阶段性,可以分为四部分。
一部分:开端——带路(从开头到“这都怪我了”)  
二部分:发展——借被  (从“我们到包扎所”到“现在,至少他要裸露一晚上肩膀了”。
展开全文阅读
三部分:高潮——牺牲/献被(从“包扎所的工作人员很少”到“两个干硬的馒头”)
四部分:结局——盖被  (从“卫生员让人抬了一口棺材来”到结尾)
(二)讨论交流二:鉴赏本小说的构思。
1、具体理解百合花被和百合花在本小说中的地位和作用。
(1) 媒体打出白色百合花的(注意一定要是白色的百合花,这样符合文中内容和寓意。)
请学生谈看的感受,得出白色“百合花”这种花卉的主要特点: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即清丽,纯洁,高雅……
(2)理解跟百合花被相关的情节。
请学生朗读132页描写百合花被的一段文字和133页“刚出门~我已从心底爱上了这个傻呼呼的同乡)的内容。
再请学生复述被子的最后结局。
(三)总结:
A.被子,是情节的一部分,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B.被子与人物性格关系。
提问:借被和献被这两个情节,你看到了新媳妇怎样的性格?
各组讨论,然后派代表发言或补充。
美丽、纯洁、善良、高尚。她在情节中,其性格是发展的。刚过门才三天,小通讯员就要借她唯一的嫁妆——一个有着百合花图案的被子,她当然有些舍不得,这种情感在情在理。但当听我说借被子是为了打仗为了老百姓之后,“一边听着,一边不断向房屋瞅着……半晌,她转身进去抱被子。”到了包扎所,她又主动将被子“铺在外面屋檐下的一块门板上”,当卫生员动手要揭掉通讯员身上的百合花被子时,新媳妇“劈手夺过被子”。“劈手”集中写出了新媳妇用自己的新被子为通讯员人殓时的那种果断坚毅、不容商量的态度。与先前的娴静羞赧判若两人……
一句话,小说通过新媳妇对百合花被子处置过程的描写,刻画了人物性格或者说表现了人物性格的发展。当然,这个人物性格的发展,还通过其它情节或者细节来表现的。刚开始做救护工作时,她害羞腼腆,我跟她说了半天,她才红了脸答应做我的下手。可当看到小通讯员为了保护群众而受重伤时,“她刚才那种忸怩羞涩已经完全消失,只是庄严而虔诚地给他试着身子……” 新媳妇已经知道通讯员牺牲了,可她还是密密地缝着那个破洞,其实是在缝进她的一片深情,所以当“我”劝她“不要缝了”时,“她却对我异样地瞟了一眼”,对“我”的不解以示不满。
总之,小说通过对新媳妇一系列的动作和细节描写,不仅写出了她对通讯员的友善、关切、崇敬、痛惜、悼念、歉疚的态度变化,更展示了新媳妇娴静、淳朴、善良、纯真、高洁如百合花一样美丽的人性美和性格美。所以,百合花,正是人物纯真、高洁的优美心灵和品格的象征。
【设计意图】对小说的整体把握,实际上是对故事情节的整体把握,梳理小说的思路,就是梳理小说的故事情节。要求学生理解与百合花相关的情节,是为了突出重点,借情节理解小说中的主要人物,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三、课堂小结,作业布置
1、分组思考问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2、抄写有关字词。
【设计意图】为下节课的讨论做准备。

第二课时

一、品读课文,理解内容

 1、讨论上节课思考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2、讨论细节描写。

3、讨论本文清新俊逸的语言。

【设计意图】小组合作环节。带问题,指向性清楚明确。

二、 悟读课文,探究主题

着重讨论活动;分组交流上课问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一)先讨论小通讯员的性格。

由四大部分的情节入手。迅速浏览课文,归纳概括,然后交流。

(看“带路”的情节,即课文5节~“这都怪我了”)

小通讯员:

一个极其可爱的普通战士。天真纯洁,充满朝气,对生活和自然无比热爱。即将发起总攻的时刻,还在枪筒上插上几根树枝和野菊花(细节描写,表现人物性格)。

他憨厚朴实,拘谨腼腆,比如,“带路”情节中“张皇”“数摸”这两个动词的描写作用。

 “张皇”的意思是恐慌、慌张,但在这里却非贬义,这一神态描写,是在写“我”刚刚结识的小通讯员那种腼腆、羞涩、局促,表现他质朴,纯洁的心灵。更多资料请关注公众号:有语文

“数摸”这一动词更突出了小通讯员那种忸怩的神态,拘谨局促的心理。

但他又十分关心同志,走走停停也好,给我两个馍馍也好,作者十分形象逼真地刻画了一个腼腆、羞涩、局促而又质朴纯洁的小战士形象。

“借被”的情节中,更看出通讯员的憨,不善言辞。

更主要的是由于在革命队伍里受到党的教育和战斗生活的锻炼,他对革命事业无限忠诚,有着高度的阶级觉悟和革命责任感。当他意识到自己借东西的方式方法有问题,可能会给群众造成不良影响时,就马上松松爽爽地跟“我”前去解释。而借到被子以后,知道这是人家新婚时惟一的嫁妆,心里又立刻感到不安,又要把被子再送回去。

“牺牲/献被”的情节中,更看出小通讯员的崇高精神。在取得总攻胜利的前夕,为了保护担架队员英勇捐躯。表现了他对革命和人民群众的无限忠诚。

新媳妇献百合花的被子,明显是与百合花有关的,但小通讯员与百合花有关吗?

有。他纯洁高尚美好的心灵也像百合花一样。

那么,百合花在文中还有什么寓意?

纯洁高尚美好的军民之情。

(二)讨论“我”在文中的作用。

以“我”为视点,娓娓动听地叙述故事,找出文章中表现我心理活动变化的词语来。并谈谈这样写的好处。

生气   兴趣     着恼    亲热    爱上   后悔   心跳   强忍泪水   想推开沉重

展开余文

作用:

栩栩如生地描绘人物,并从“我”的感情变化中逐步完成人物性格的塑造。如11节写“我”对故乡竹海的联想,写得非常富有诗情画意,这样写,一方面点明了小通讯员性格形成的原因,即富有诗情画意的环境,才孕育了小通讯员这样心灵美好品质纯朴高尚的英雄,景物美与人物美相得益彰,和谐统一;另一方面,也抒发了我对故乡无比热爱之情,推动了我的感情发展,即由先前的生气,到发生兴趣和“亲热”起来。

这样写,大大扩展了作品的容量,表现了战士之间那种百合花一样纯洁无邪高尚动人的情感,即人性的美,加强了作品的抒情色彩,增强了作品感人的艺术力量。

同时还更有利于运用顺叙、倒叙、插叙等多种方式,使结构严谨清晰,又张弛有度,富于节奏感。

(三)总结归纳:

由此可见,小说构思是非常巧妙的。表面上看,百合花的纯洁清新美好好像只与新媳妇有关,其实,百合花的特点与小说中的其他人物的性格,与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也是紧密关联的。

百合花为题的寓意和小说主题的概括:

百合花,色泽文雅,香气清幽,白净纯洁。本文题目以借代的手法指印有百合花的被子。更重要的是,百合花,作者赋予了它丰富的象征意义:即小通讯员和新媳妇他们都有百合花一样高尚纯洁美好的心灵,军民之间的感情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战士和战士之间的情感也像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一句话,百合花,象征着人性美性格美。

(四)概括主题

小说撷取了革命战争时期人民斗争生活中的一朵小小的浪花,刻画了有着百合花一样纯洁高尚美好心灵的小通讯员和新媳妇的形象,表现了纯洁深厚的军民之情和战友之情,传达了高尚的人情美和人性美。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是在小组合作的基础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展示。是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教师的总结应建立在学生认识基础上,有必要,做补充,没有必要,板书梳理。

三、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1、分组思考问题:“百合花”仅仅是新媳妇心灵和性格的象征吗?和小通讯员和我有关吗?全篇主题是什么?

2、三年的初中生活就要过去了,回首这段美好的时光,每个人都会有许多有趣的和动情的事涌上心头,请撷取一两个片断,写出人情美或者人性美的主题来。字数不少于600字。

【设计意图】前一个问题是追问,后一个问题是迁移。

附:百合花简介

全球已发现百合约80余种,主要分布地区是中国、日本、北美和欧洲等温带地区。中国是世界百合的分布中心,约有42种,北至黑龙江有毛百合,西至新疆有 新疆百合,东至台湾有台湾百合,其中以西南地区和华中为多。

栽培历史 据《本草》记载:百合一名强翟,此物花叶根皆四向,故日翟;凡物旁生为之翟。一名蒜脑语、因其根如太蒜,其味如山茵。百合地下茎为鳞茎;末代罗愿的《尔雅冀》载:小者如蒜,大者如碗,数十片相累,状如白莲花,言百片合成也。因此取名百合。我国栽培百合历史悠久,汉代医药名家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已详述其药用价值。

鳞片的外形是种的分类依据之一。多数百合的鳞片为披针形,无节,如野百合众鳞片多为紧密覆瓦状重叠,大多数百合种类,由鳞茎中的芽长出地上直立茎,在土表下也能生根,这 种根叫茎根,寿命仅一个生长季。在茎根簇附近能形成一些次年即可独立生存的小鳞茎,但有些百合种类,则无茎根。百合茎通常从鳞茎中直伸出来,但有些种类形成部分期甸状地下茎,向前伸延一些距离,或形成小鳞茎,或向上伸展到地面上。

耐受极度严寒。生长季节内,在日光充足的地方,赂有花荫的环境对大多数百合更为合适,尤以幼苗期更为明显。喜阳,喜肥沃、腐殖质多的深厚土壤、略倾斜而多孔隙疏松良好的砂质壤土坟地。在具有少量砂砾或沙土的深厚泥炭或肥沃壤土中,有些种类也能生长良好,如蜗江百合。员忌硬粘土。大 多数种类以微酸性土壤为好。

百合花姿雅致,叶子青翠娟秀,茎干亭亭玉立,色泽鲜艳,是盆栽、切花和点缀庭园的名贵花卉。在园林中,适合布置成专类花园,如巧妙地利用不同种类自然花期之差异及种与品种。

哦,香雪

【文题解读】

《哦,香雪》是一篇散文体小说,写的是经过小山村台儿沟的一列火车,带给以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山村少女冲击。“哦”表示领会、醒悟,也包含有赞叹之意,天真烂漫、自尊自爱的少女。从这富有诗意的标题中体会到作者对香雪这个人倾注的赞叹、喜爱之情。

【背景探寻】

《哦,香雪》是铁凝的成名作,并于1982年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以及首届“青年文学创作奖”。铁凝曾下乡四年,与一群十八九岁善良质朴的农村女孩十分投缘,并与她们结下了深厚友谊,她们对铁凝的关怀深深地感动着她。可以说,农村女孩的善良质朴是铁凝创作的源泉,这些女孩成为铁凝小说中人物的原型。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开始改革开放,随后,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革,中国文学也深受其影响,产生了一大批时代色彩浓郁的文学作品。铁凝的小说《哦,香雪》也正产生在此时,它深刻地反映了20世纪80年代初改革开放后的中国走向文明、开放的痛苦与喜悦。

【学习目标】

1.以“一分钟”为突破口,走进文本,品读欣赏香雪等台儿沟姑娘的美好梦想,体会小说主题。

2.以诵读品味为主要途径,全面调动自己的经验积累,深入研读文本,体会心理描写与景物描写的完美融合。

【布置预习】

阅读课文,理清情节。(课文第5段、45段“一分钟”将课文分成三部分,请同学们思考概括,理清情节。)

(1—4发现小村;5—44 观看火车;6—82做起买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我们一起走进当代作家铁凝的成名之作《哦,香雪》。(直接导入)

二、解题

1.你从这个题目中读出了什么?

参考:作者对香雪的赞美。

小说主人公(香雪)及文章的题材(抒情小说)。

2.文中出现这个句子了吗?是谁在叫香雪?

篇末点题。这是姑娘们欢乐的呐喊,她们叫着香雪的名字以及群山的回音。

小结:“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作者把“梅”“雪”这两种美好融合在一起,塑造了一个纯净美好的追梦姑娘——香雪。她是一个有着雪一样的白净面孔,雪一样纯净的心灵,又散发着梅花一般淡淡馨香的美好姑娘。

二、梳理情节,探究主旨

问题1:(合作探究:“一分钟”前后的变化)(分小组合作)

故事还要从火车开进台儿沟的那“一分钟”说起。“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

(1)火车开进台儿沟前,这里“以往的宁静”是怎样的?

(2)火车开进台儿沟后,一分钟“搅乱”了什么?(给这个山村带来了什么?改变了什么?)

要求:先概括,后分析

参考:“一分钟”前:

火车开进台儿沟以前,这里闭塞落后,从第一段“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深深地皱褶里”——“皱褶”用了比喻的手法,一层又一层,弯弯曲曲,曲曲弯弯,台儿沟藏得很深。闭塞落后。

人们生活单调,“一心一意”固守着、重复着天黑就钻被窝式的平静生活,就像正弦曲线的轨迹一般。年复一年没有怨恨,没有奢求,没有希冀。

“神秘”写出了山外人们对台儿沟的朦胧认识。

总结:神秘总是给人带来美好的向往,捉摸不定的期待,正如蒙娜丽莎那神秘的微笑。火车开进台儿沟前,台儿沟古朴宁静,有着一种原始的神秘之美。而这种淳朴的美好又总是与贫穷落后闭塞联系在一起。这正是作者铁凝对“小得叫人心疼”的小山村的热爱与怜惜之处。

朗读:请同学带着这种情感朗读第1—3段。要能读出这种热爱与怜惜之情。刚刚我们鉴赏了“神秘”一词,再读出那种美好的期待更好。

一分钟后:

①搅乱了香雪、凤娇等一群妇女们的心。她们开始梳妆打扮,好奇地等待火车,观看火车上人们的打扮,比如头上的金圈圈,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香雪更关心皮书包、配乐诗朗诵、铅笔盒等学习用品,后来甚至与乘客做起了买卖。

②对凤娇来说美妙的交往,除了与其他姑娘一样有对火车(外界文明事物)和对“北京话”(外界文明人)的向往期待之外,应该还有那种十七八岁的姑娘在情窦初开的年纪,对未来爱情的幻想。

③香雪换铅笔盒骗娘

正如铁凝所说:“求变的热望似乎不在年老的一代身上,而是在那些女孩子的眼神里、行动上。”

问题2:小说的情节也是反映现实的重要手段。作者描述一分钟前后的变化,想反映什么现实(即主题)?

展开全文阅读

反映了火车(现代文明)给台儿沟这个小山村带来的影响,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

总结:“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它象征着封闭、传统;开放、现代。

三、分析人物形象

问题3:火车的进入,使台儿沟的少女们得以接触外面的世界,那么她们的追求相同吗?(或者:她们的关注点是否一致?)

参考:① 凤娇——对“北京话”的情感,凤娇说话大胆直率:“呦,我们小,你就老了吗?”缩小了年龄距离,暗示下文凤娇对“北京话”非同一般的感情,她们之间的感情很纯洁——依附型。

② 香雪——她的追求与被人不同,她更注重的是皮书包、铅笔盒之类的文化用品,因为她是台儿沟唯一考上初中的人。

问题4:分析香雪的形象——“一分钟”是香雪梦想的起点

(1)分角色朗读72—82段:

指名读,其他同学要画出描写景物和心情以及有关铅笔盒的语句,体会三者之间的关系,概括香雪心情的变化。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参考:香雪不是平静而是很纠结,景物“杨树林窸窸父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再次看到铅笔盒,景物“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此时香雪又朝着隧道跑去——确切地说,是冲去。她内心无比坚定,最后看到迎接自己的伙伴时流下了“欢乐的泪水、满足的泪水”,感到幸福快乐。

总结:景物是心情的外化,同时又烘托心情。情景完美交融。而促使香雪心情变化的正是铅笔盒。当她一个人站在陌生的西山口时,她的内心经历了一系列的变化:

板书:怕——不怕——犹豫——坚定

(2)插叙换芝麻糖的故事又有什么意义?

参考:用换芝麻糖的故事说明香雪从来不骗人。香雪善良、体贴父母,换回铅笔盒后自然想到娘积攒的四十个鸡蛋没了,父亲总是期盼人家娶媳妇、聘闺女才有干不完的活,挣回自己的学费。可是铅笔盒与芝麻糖不同,“这是一个宝盒子,谁用上它,就能一切顺心如意,就能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就能要什么有什么,就再也不会被人盘问她们每天吃几顿饭了”,此时铅笔盒在香雪心中,已经不仅仅是盛文具的工具,它代表了尊严,代表了知识,代表了美好的生活与梦想。这也成了香雪的信念支撑。正是这种对精神的追求,使香雪改变最大,比其他姑娘更期待、向往这“一分钟”,内心也更加坚强,以至于伙伴们、大山对她发出由衷的感叹,这正是作者感到欣慰的。

总结:香雪是一个追求知识,有着山里人特有淳朴、真纯、尊严、自尊自爱的女孩。用《哦,香雪》作为小说的标题,“哦”这种感叹词作为小说的标题,这是很少见的。凤娇等姑娘是“一分钟”改变的“面”,香雪是“一分钟”改变的“点”,小说在选材构思上点面结合。

(3)文章到这里虽然结束了,但我们设想一下,这些人物在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会变成什么样呢?

参考:凤娇和北京话跑了;香雪考上北京的学校了;有的人经商了

我们在追求所谓的文明即物质,知识的时候,不要失落了人性中那份固有的尊严、真纯和淳朴。

小结:小说的情感基调是清新、婉丽、优美、纯净的,但并不意味着纤弱、单薄、浅显,相反它寄予了作者对时代现实的严峻思考:那淳朴、淡远的美果然是迷人的,令人不由自主地去欣赏和赞美,但它恰恰又是与贫穷和闭塞联系在一起,在时代列车的呼啸声中,当人们在疯狂地追求所谓文明的时候,这种淳朴、迷人的美还能保留多久呢?

(4)课堂小结及作业:“一分钟’的改变

火车开进台儿沟这美妙的“一分钟”,搅乱了台儿沟以往的宁静。“一分钟”带来了文明,带来了文化,带来了姑娘们五彩缤纷的梦想,改变了凤娇、香雪等一群十七八岁的漂亮姑娘们的生活。他们不再吃过晚饭就钻被窝,而是对生活充满了期待和向往。“一分钟”改变了香雪的胆小,搅乱了她的宁静。香雪为梦想勇敢地连夜奔跑,是充实的、幸福的、快乐的,内心也是最坚强的。其实我们的人生又何尝不是在朝着一个又一个梦想执着奔跑!同学们,你是否正激情满怀地奔跑着?是否模糊了当初的梦想?


 哦,香雪

教学目标

语言建构与运用  整体领悟,圈划关键词句;学习作者语言运用的方法。

思维发展与提升  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审美鉴赏与创造  鉴赏小说中的景物美、语言美、情感美。

文化传承与理解体会  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学习文中主人公香雪的淳朴、自尊、执著与坚毅的品质。


教学重点  把握文章主要内容和基本情感,把握香雪的形象特点;从语言描写和心理描写角度欣赏人物,理解景物描写对刻画人物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小说折射出的时代信息;理解火车、大山、铅笔盒的象征意义;品味小说清新淡雅的语言特色。


教学时数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分钟能做什么?


一分钟,看了一页书;一分钟,浏览了一则新闻;一分钟,也许什么都不干,就楞了一会儿神……那么,一列火车一分钟的停靠能给大山深处带来什么呢?让我们走进铁凝的抒情小说《哦,香雪》,看看在大山深处,火车停靠的一分钟里发生了什么。


二、作家剪影


铁凝,1957年生,当代著名作家,河北赵县人,现任中共第十八届中央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主席。她以一个女作家的敏锐、细腻的艺术感受力,真挚美好的情致,对生活素材独到的发掘和精巧提取,语言清朗睿智,作品蕴涵深挚,质朴优美。


长篇小说《玫瑰门》《无雨之城》《大浴女》《笨花》;


中篇小说《麦秸垛》《对面》《午后悬崖》《永远有多远》《没有纽扣的红衬衫》;


短篇小说《哦,香雪》《孕妇和牛》《马路动作》《安德烈的晚上》。


散文集《女人的白夜》获中国首届鲁迅文学奖,中篇小说《永远有多远》获第二届鲁迅文学奖。根据小说改编的电影《哦,香雪》获第41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青春片最高奖。电影《红衣少女》获1985年中国电影“金鸡奖”“百花奖”优秀故事片奖。部分作品译成英、法、德、日、俄、丹麦、西班牙等文字。


这篇小说发表于《青年文学》1982年第五期,并获得1982年全国最佳短篇小说奖。


三、感知故事


1. 预习检测:

读准字音:


皱褶(zhě)    嘟囔(dū nang)   吮吸(shǔn)  

捂(wǔ)       瞥(piē)         怂恿(sǒng yǒng) 

娇嗔(chēn)  辗轧(niǎn yà) 搡(sǎng) 

窸窣(xīsū) 隧(suì)道


积累词语:

刻意:用尽心思。

惆怅:伤感,失意。

悸动:因为害怕而心跳得厉害。

怂恿:鼓动别人去做某事。(通常是不好的事)

蠕动:像蚯蚓爬行那样动。

荆棘:泛指山野丛生的带刺的小灌木。

撼天动地:形容声音响亮或声势浩大。

斟酌:考虑事情文字等是否可行或是否适当。


2.小说是以什么为背景的?


背景——一个位于北方大山深处的偏僻小山村台儿沟。


3.火车开进深山以前,台儿沟是个什么样子?


台儿沟人历来是吃过晚饭就钻被窝,仿佛是在同一时刻听到了大山无声的命令。台儿沟那一小片石头房子也在同一时刻忽然完全静止了,静得那样深沉、真切,好像在默默地向大山诉说着自己的虔诚。这里的人们质朴纯洁,一天只吃两顿饭,生活贫穷落后,被大山挡着,封闭保守,就像世外桃源一样,与世隔绝,不知道外边的世界是个什么样。


4.火车开进深山以后,台儿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火车开来了,也带来了现代文明的风尚,自然影响到台儿沟的人。台儿沟以往的宁静被搅乱了。姑娘们为迎接火车,开始梳妆打扮,注重“服饰和容貌”了;起初是观望议论,“日久天长”,“她们开始挎上装满核桃、鸡蛋、大枣的长方形柳条篮子,站在车窗下,抓紧时间跟旅客和和气气地做买卖”,商品经济之风吹进了深山;香雪最后为换一个铅笔盒还登上火车走出了三十里路,希望“上大学、坐上火车到处跑”,“再也不会让人瞧不起”,更是超出了物质层次要求,有了精神追求。


5.“大山”、“火车”并不仅仅是实物,请根据它们的特点思考一下它们象征了什么?


“大山”象征着封闭、传统;“火车”象征着开放、现代。


6.主要描写了哪些人物?主要通过哪几个故事情节表现的呢?


人物——一群淳朴、善良但性格各异的山村少女。


小说主要写了四个情节:姑娘们对“北京话”的议论;姑娘们与旅客做生意;香雪渴望有一个铅笔盒;香雪夜走三十里路得到心爱的铅笔盒。


引子:火车开进了深山。


7.指名复述故事情节:火车来之前……火车来之后……


精心打扮,等待火车,寻求新奇

锁定目标,追赶火车,交出鸡蛋

愿望实现,步行返回,欢呼香雪


一句话概括:火车的经过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和那里的人们尤其是以凤娇和香雪为代表的一群姑娘掀起了很大的波澜。


四、品评形象


1.小说的主人公是谁?主要用什么手法塑造这一人物的?


主人公香雪,前半部分注重行动描写,后半部分注重心理描写。


2.鉴赏行动描写。


⑴火车开进深山,香雪与其他姑娘们的表现有什么异同?她们感兴趣的东西是一样的吗?


不一样。凤娇:忙着看头饰、手表,和“北京话”做买卖。她注意到的不是妇女头上的金圈子,就是比指甲盖还小的手表,总是用鸡蛋、红枣等土产换回自己喜爱的发卡、纱巾、甚至花色繁多的尼龙丝袜。(生活方面的)


香雪:注意的是车厢里的学生书包;渴望用一篮子鸡蛋换一个班上其他同学都有的自动铅笔盒。(学习方面的)


⑵香雪本来有没有铅笔盒?铅笔盒怎么样?那她为什么还要追求火车上的那个带磁铁的塑料泡沫铅笔盒呢?


那是她“当木匠的父亲为她考上中学特意制作的,它在台儿沟还是独一无二呢”。但是她的镇上的同桌总是把自己那只宽大的塑料泡沫铅笔盒摆弄得哒哒乱响;而且她们总喜欢问她一天吃几顿饭。香雪后来明白,自己的木制铅笔盒在她们眼里成了贫穷、落后、封闭的代名词,她们是瞧不起她的贫穷,是对她和她的小山村的蔑视。香雪的自尊心受到了打击,她想拥有和镇上同学一样的铅笔盒,也想学着同桌那样,把铅笔盒“啪”地合得严严实实。


⑶那个铅笔盒主人一定要把铅笔盒送给她,怎么也不要她的鸡蛋,但是,香雪在临下车的时候还是悄悄地把鸡蛋塞在女学生的座位下面了,这体现了香雪怎样的性格?


这让我们看到了一个纯朴、自尊的香雪。


⑷为了得到一个铅笔盒,一个小姑娘在夜里走了30里山路,这又体现了香雪怎样的性格?


勇敢、执着。


⑸香雪打听北京的大学、配乐诗朗诵,表明了什么?


香雪在她们的追求中,更注重的是文化方面的追求。因为香雪是她们全村唯一的初中生,知识使她与别人不同,比别人的追求更高。所以,和其他姑娘相比,香雪还是一个积极要求上进,有着远大梦想的人。


⑹香雪和其他姑娘的追求本质相同吗?


本质上,香雪与其他姑娘们一样,表现了她们对山外世界装扮的关注,对美的十分热烈地向往和追求,也就是对现代文明的向往和追求,只不过层次不同而已。(这正是火车带来的现代文明对她们的影响和冲击)


3.鉴赏心理描写。


指名分别朗读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的情节,分析讨论课文写香雪想到了什么?体现了她什么样的心理?


想到了明天向同学炫耀:可能有虚荣心,但又不仅仅是虚荣心,更多的是自尊心受到了伤害,所以体现了她自尊心即将得到满足的喜悦和憧憬。


想到台儿沟的明天:对家乡美好明天的憧憬和渴望,这是她热爱家乡的表现。


想到如何向母亲交代:担心,害怕。


拿这个盒子可以考上大学以便向母亲交代:用知识改变山村的落后面貌(也许香雪并没有这样的认识,但我们可以肯定,铁凝一定有,因为这恰巧是她创作本文的意图所在,这正体现了铁凝对改变农村贫穷落后面貌的深层次思考)。


总结:其中写了香雪丰富的心理活动。利用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一路的机会,写到了她害怕的心理,写到了得到朝思暮想的铅笔盒而压抑不住内心的兴奋,还想到了台儿沟贫穷落后,展望它将来,还想到了娘……表达了她对山里人命运的思考,表现了她对现代文明的向往,要求改变山村现状的朦胧而强烈愿望。这正是香雪和前面我们提到的放羊娃最大的不同。所以人生的可悲之处不在于目标没有达到,而在于根本没有目标。而香雪的这种愿望正是由象征着现代文明的火车所带来的。


4.怎样认识香雪和她追求的铅笔盒?


香雪:是台儿沟小山村的一个女孩子,唯一的初中生,她美丽、纯朴、勇敢、执着、自尊、并有着渴望现代文明,渴望用文化知识武装自己,进而改变家乡贫穷落后的朦胧愿望。


铅笔盒:为得到铅笔盒,香雪付出了四十个鸡蛋和走三十里夜路的代价,在得到铅笔盒后,香雪不仅想到可以在同学面前炫耀,还想到考上大学和台儿沟面貌的改观。可见这个铅笔盒不仅是香雪和台儿沟的自尊的象征,跟火车一样,还是文化和知识的象征,是现代文明的象征。香雪对铅笔盒的追求,就是她要求摆脱小山沟封闭落后生活的一种企盼,是对现代文明的追求。


图片


五、鉴赏环境


1.知识要点:环境描写包括对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的描写。社会环境是指能反映社会、时代特征的建筑、场所、陈设等景物以及民俗民风等。自然环境是指自然界的景物,如季节变化、风霜雨雪、山川湖海、森林原野等。环境描写的主要作用:交代事情发生的地点或背景;渲染气氛烘托人物的心情;寄托人物的思想感情;反映人物的性格或品质;推动情节的发展;深化作品主题。


2. 示例分析:找出香雪夜半独自走回台儿沟这一情节中的环境描写,结合故事发生的时代特点,分析其中的作用。


①“现在她害怕这陌生的西山口,害怕四周黑幽幽的大山,害怕叫人心跳的寂静,当风吹响近处的小树林时,她又害怕小树林发出的窸窸窣窣的声音。”--怕


②“她站了起来,忽然感到心里很满意,风也柔合了许多。她发现月亮是这样明净。群山被月光笼罩着,像母亲庄严、神圣的胸脯;那秋风吹干的一树树核桃叶,卷起来像一树树金铃铛,她第一次听清它们在夜晚,在风的怂恿下“豁啷啷”地歌唱。”--不怕


③“她环视群山,群山沉默着;她又朝着近处的杨树林张望,杨树林窸窸窣窣地响着,并不真心告诉她应该怎么做。”--犹豫


④“小溪的歌唱高昂起来了,它欢腾着向前奔跑,撞击着水中的石块,不时溅起一朵小小的浪花。”--坚定


小结:以上几处景物描写给读者展现了一幅幅月夜山景的图画,它在为人物的活动提供了一个很好的背景的同时,也有效的烘托了人物的内心活动,惟妙惟肖地表现了人物的心理变化过程。害怕--不再害怕--犹豫--坚定,这一变化虽然是在30里的山路上完成的,但香雪却跨越了由自卑、封闭、落后到自信、开放、进步的巨大心理障碍,这一障碍的跨越正是小说要着力表现的内容。


3. 课堂练习:分析下面环境描写的方法和作用。


①如果不是有人发明了火车,如果不是有人把铁轨铺进深山,你怎么也不会发现台儿沟这个小村。它和它的十几户乡亲,一心一意掩藏在大山那深深的皱褶里,从春到夏,从秋到冬,默默的接受着大山任意给予的温存和粗暴。


表面看是自然环境的描写,其实写出了故事发生的社会环境,发生在台儿沟这样一个地处偏僻、贫穷落后、封闭保守的小山村。这里的人们安于现状,自甘封闭。


正是因为它的封闭,所以才有了后面这些山里的姑娘对火车的惊喜,才显得香雪对外界文明的追求的可贵,推动了情节的发展。


②然而,两根纤细、闪亮地铁轨延伸过来了。它勇敢地盘旋在山腰,又悄悄的试探着前进,弯弯曲曲,曲曲弯弯,终于绕到台儿沟脚下,然后钻进幽暗的隧道,冲向又一道山粱,朝着神秘的远方奔去。


拟人、象征。火车的到来给这个封闭的小山村撕开了一个口子,让山里人通过它看到了外面的世界。火车象征着改革的春风,虽然行程曲折,但它还是刮进了这个偏僻的小山村。


③一轮满月升起来了,照亮了寂静的山谷,灰白的小路,照亮了秋日的败草,粗糙的树干,还有一丛丛荆棘、怪石,还有满山遍野那树的队伍,还有香雪手中那只闪闪发光的小盒子。


这一段描写的景物色调都比较灰暗,但只有一样东西色彩是明丽的,那就是铅笔盒,前面的景物描写烘托了此时香雪心里的害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比,突出铅笔盒在香雪看来是十分重要的,珍贵的,甚至是神圣的。


4.小结:综上所述,环境描写不仅为人物提供活动的舞台,推动情节的发展,而且以景写情,直接参与对人物的塑造,可谓一举多得,在小说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图片


六、品味语言


1.老作家孙犁,看过《香雪》之后,给铁凝写了一封热情洋溢的信:“今晚安静,在灯下一口气读完了你的小说《哦,香雪》,心里有说不出的愉快。这篇小说,从头到尾都是诗,它是一泻千里的,始终如一的。这是一首纯净的诗,是清泉。它所经过的地方,也都是纯净的境界。”作者语言清新淡雅,无论是叙述语言,还是对人物的描写,写得都很美,且富有寓意。请同学们迅速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简单说明理由。


2.示例分析。


⑴哦,五彩缤纷的一分钟,你饱含着台儿沟姑娘们多少喜怒哀乐!


“五彩缤纷”表明姑娘们对这一分钟的期盼,这里有她们的“喜怒哀乐”,表明她们对这一分钟内发生的故事,心情是复杂的,既高兴,又伤心,高兴可以每天接触大山以外的现代文明,伤心是不能走出大山,融入现代文明的世界中去。


⑵她和他做买卖故意磨磨蹭蹭,车快开时才把整篮的鸡蛋塞给他。要是他先把鸡蛋拿走,下次见面时再付钱,那就更够意思了。


“故意磨磨蹭蹭”是因为喜欢,想多待一会,特别是开她玩笑后更有那一点意思了;“更够意思”是说“北京话”对她更好。这里她对“北京话”好,实质上表明她爱“北京话”所代表的现代都市文明。“北京话”可以理解为一种象征。


⑶望着她那洁净得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望着她那柔软得宛若红缎子似的嘴唇,心中会生起一种美好的感情。


“仿佛一分钟前才诞生的面孔”着意刻画香雪的清纯;“美好的感情”是一种非常健康非常纯洁的感情,不会有其他杂质,说明香雪的纯净的美,可以感化别人,使别人的心灵也变得更美好。这是对人物的侧面描写,效果非常好。


⑷老的群山终于被感动得颤栗了,它发出宽亮低沉的回音,和她们共同欢呼着。


“被感动得颤栗”它拟人又双关,一方面指姑娘们的声音在群山间回荡;另一方面暗指古老的大山终于慢慢被这现代文明唤醒,共同欢呼文明时代的到来。含义丰富。


⑸它走得那样急忙,连车轮碾扎钢轨时发出的声音好像都在说:不停不停,不停不停!


   一组叠词,强调火车对台儿沟的不怜惜,不愿再这里多停一会儿,全句拟人化,从火车的心理写出了台儿沟的小。


⑹台儿沟,无论从哪方面讲,都不具有挽留火车在它身边留步的力量。


“挽留”讲台儿沟拟人化,透出几分悲凉的味道。


⑺她有点儿害怕它那巨大的车头,车头那么雄壮地吐着白雾,仿佛一口气就能把台儿沟吸进肚里。它那撼天动地的轰鸣也叫她感到工具。在它跟前,她简直像一叶没根的小草。


生动形象地写出了现代文明对台儿沟的控制。从香雪的心理写出了火车巨大快速强势的特点,写出了乡村姑娘在现代文明面前的无奈。


⑻列车一头扎进黑暗,把她们撇在冰冷的铁轨旁边。很久,她们还能感觉到它那越来越轻的震颤。


两个动词从速度等方面写出了火车的冷漠无情,暗喻现代文明的冷漠。


3.小结:作者凭着她女性特有的细腻和优美的文笔写作,表现独特,语言清新淡雅如一条清澈的小溪流过读者心里,两岸风景美不胜收,无论是叙述语言,诸如对火车拟人化的描绘,还是对人物如香雪做生意的描写,以及人物的语言对话,写得都很美。


七、难点探究


1.有人说,香雪不喜欢她父亲亲手做的“小木盒”,而用她娘辛苦攒下的四十个鸡蛋换了一个铅笔盒,是虚荣心的表现,意味着纯真而质朴的乡村文化的失落。有人说,换铅笔盒的“历险”,正是小说的重点和高潮,表现的是香雪的自尊与自强,意味着城市文化和现代文明不可抗拒的魅力,是乡村社会走向开放的起点。你更赞同哪种观点?  


要点:火车,象征开放、现代;深山,象征封闭、落后、传统;铅笔盒,象征知识、文明。


对于香雪来说,铅笔盒不仅仅是一个实物,它象征着知识与文明。香雪对铅笔盒的执着同样也表现了她的追求和理想。她想获得与别人同样平等的权利,想获得尊严。


2.这篇小说的主人公是香雪,题目如果叫“香雪”也未尝不可,可是为什么还要加一个“哦”呢?这个“哦”字到底该怎样读?课文题目中为什么用“哦”字而不用“哇”、“啊”、“嘿”、“唉”、“嗯”?


“哦”字,一般情况下都作叹词;常见的读音有两种:一是读“ò”①表示领会、醒悟②表示惊喜、赞叹③表示提醒④表示承诺、应答;一是读“ó”①表示将信将疑②表示疑问、惊奇。


结合小说的情节来看,“哦,香雪!”出现在小说的结尾处,是台儿沟的姐妹们(在香雪毅然踏进火车又夜半独自走了30里回到台儿沟时)见到香雪时所发出的惊喜之声。但这只是表层的意思。如果结合整篇小说的内容和主旨来看,其内涵要丰富得多深刻得多:①香雪,为了那只铅笔盒,而耽误了下车时间,一个女孩在一片漆黑中步行了30里,这种勇气说明香雪已打开心结去接受新生事物,作者为香雪的执着追求的精神发出由衷的赞叹。②“哦”字所表达的是一种惊喜与欢呼。作者对这样一个十几岁的女孩独自踏上火车,走出封闭的农村,追求文明社会新生活的勇气与胆量,表达了由衷的敬佩与赞美之情。(“哦”都读去声“ò”,表示赞叹之情、敬佩之意。)


“啊”过分大气,小山村、小姑娘、小火车站、小事情,用“啊”来感叹不妥;“哇”太现代气,洋气,闭塞的山村与之不符;“嘿”,太随意轻松;“唉”变成了叹息;“嗯”只表现了赞许。只有“哦”才含蓄、凝重,充满觉悟,意蕴丰富,既有同情和赞叹,又有对山村姑娘追求现代文明不易的感叹。


八、总结延伸


1.课文总结:《哦,香雪》以北方小山村台儿沟为背景,通过对香雪等一群乡村少女的心理活动的生动描摹,叙写了每天只停留一分钟的火车给一向宁静的山村生活带来的波澜。表达了姑娘们对山外文明的向往,对改变山村封闭落后,摆脱贫穷的迫切心情,同时表现了山里姑娘的自爱自尊和她们纯美的心灵。小说更深刻的意义在于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与喜悦。


这是一篇抒情意味浓厚的散文短篇小说,其特点就在于纯净的诗情与隽永的意境。散文体小说不重在情节上下功夫,而是写人,写人的内心世界,写人高尚的道德情操的美好。小说把农村女孩的善良之心和温暖情怀转化为一种抒情诗的意境,情景交融,如诗如画,意境优美,韵味萦回。“生发以情,贯穿以情,旨在谈情,意在动情。”


2. 作者铁凝为什么要刻画香雪这样一个人物形象?


   铁凝眼中的《哦,香雪》:


   世上最纯洁、美丽的情感就是少女的梦想,尽管它幼稚、缥缈,甚至可笑,尽管它也许是人性中最为软弱的一部分,但同时也是最可宝贵的一种情感,作为美的对象,它可以洗涤人性中那些功利的、自私的、丑陋的部分,至少可以作为这些东西的反衬和对照。我写她们,那是因为我真心地热爱她们,即使是自私、愚昧、落后也总那么真切,那么感人。


作者刻画之一形象:赞美香雪等女孩子的纯洁心灵和美好品性;赞美香雪积极向上、执着追求目标的精神;赞美迫切地要求冲破封闭的文化氛围、走向现代文明的纯美自尊的农村青年;担心在追求现代文明的时候,会失落人性中的尊严、纯真和淳朴;借台儿沟的一角,写出了改革开放后中国农村从历史的阴影下走出,摆脱封闭、愚昧和落后,走向开放、文明与进步的痛苦和喜悦。


3. 延伸讨论:火车开进台儿沟来,对这些姑娘们对台儿沟来说,是幸,还是不幸呢?  说明:这是一个开放性的题目,各人的认识理解不同,回答可能也会千差万别。下面的内容仅供参考。  当火车开来的时候,我们很欣喜地看到了这些单纯质朴的姑娘们展露出了迷人的性格魅力:热情、活力、勇敢。她们渴望美好生活的心多么热诚。山里的风沙没能吹得她们灰头土脸地认命,火车来了,让她们看到了另一个世界,她们并不只是观望和羡慕,而是行动起来了:拿鸡蛋换自己想要的东西——对凤娇来说,是纱巾和发卡,对香雪来说,是书包和铅笔盒。虽然她们对更好的生活的理解不一样,但焕发着同样的勇于追求的活力和生命力。香雪,更是她们中的最优秀者,她强烈的自尊心、上进心和不服输的顽强劲儿令人惊叹。  而这些品质正是在外部力量的刺激下才被激发了出来。倘若不是火车开来,打开了姑娘们的眼界,她们可能就在日出而作、日没而息的生活中简单而单调地活下去,那种兴奋的感觉、那种热望的经历就不会产生,这些优秀的品质、这些美好的性格也不会养成。正是在这种山里和山外的碰撞中,这些姑娘们展示出了更多的优美可爱之处,就如同石子在小溪里激起了美丽的浪花。所以她们应该感谢火车。  但是,她们也将不可避免地受到伤害。外面的世界是繁华的、五光十色的,但也是浮华的、虚荣的。而这些单纯的姑娘们并不了解,她们只是像虔诚的向日葵一样对着外面的世界仰起了脸庞,不知道将失去什么。凤娇们羡慕城里人的头饰和手表,而背着家人用鸡蛋换了这些奢侈品回来,不知道几个圈圈套在头上并不就是好看,而手表也不一定越小越好,她们只是盲目的羡慕和追随,就像城市里的姑娘盲目追随潮流一样。而为了这些并无多少价值的东西,她们已经开始把自家不多的鸡蛋牺牲掉而宁愿挨父母骂了,在贪图享受的诱惑面前,对贫穷父母的体谅和爱也不再重要了。  香雪受的伤害更加令人难过。她被歧视和嘲讽。她太单纯了,还不具备冷静看待这种嘲讽的能力,更没有批判那些势利冷酷的同学们的意识。她觉得自己受歧视是应该的,因为她穷。所以她唯一想的就是弄到自动铅笔盒,在她们面前也自豪一次,以为这样可以挽回自尊。那只木头铅笔盒,是父亲亲手做的,但在她眼里,却是那么寒碜。其实全世界的铅笔盒都没有比它更贵重的了,因为它凝聚着父亲的爱。可是她的注意力已不在这里了。  香雪对尊严的维护让人感动和怜惜,但这种方式却令人忧虑。她将没法获得真正的尊严,因为这次是铅笔盒,下次可能就是书包。她的伤害将越积越多,会不会让她变成冷酷的人呢?现在她就开始骗起母亲了,而且觉得理所当然。这是一个善良纯洁再质朴不过的女孩子,但外面的世界却逼迫她去欺骗母亲了……  看着这些女孩子,我们的心里充满喜爱、怜惜、心疼和淡淡的忧伤,这或许也是作者铁凝要表达的感情吧。4.香雪的故事给你的最大启发是什么?“我”与香雪比,缺少了什么?


示例1:知识改变命运


华人首富李嘉诚名言:“知识改变命运”。


“知识改变命运”这句至理名言早已放之四海、深入人心。古今中外无数鲜活的事例都印证了这句话。


中国的华罗庚,他原本家境贫寒,在一家杂货店当学徒,但他并不屈从于命运,而是自强不息,利用晚上自学数学,后来在清华旁听,后来因其数学研究屡有重大成果,改变了自己的命运甚至让世界震惊。


美国的海伦·凯勒,一岁半时即双目失明,双耳失聪,但她不屈不挠地与命运抗争,在家庭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盲文,拼写单词,表达自己,还学会了说话,在20岁时考进哈佛大学女子学院。如果她不曾努力学习,而是自暴自弃,相信只是一个让人可怜的残疾人,但她用自己的毅力缔造了“知识改变命运”的神话!


张艺谋因为苦苦求学,才得以上了电影学院,才得以从一名普通的工人变成为今天带着中国电影走向世界的知名导演。


   同样真实的故事还有很多很多,同样条件、同样环境,最后因知识水平不同而形成了截然不同的人生命运。


示例2:知识就是力量,进取改变命运


    当知识为我们打开了一扇扇大门的时候,我们是否有香雪她们那样的机遇意识,香雪她们的那种期盼追求?让青春冲动和生命激情,引发我们队远方生活的憧憬,在骨子里永远保持那份对文明和进步的执着追求。香雪生活的时代正离我们越来越远,香雪的热情和追求却永远离我们很近很近。


篇幅有限
拉到文末下载WORD完整文档

第4课 喜看稻菽千重浪

心有一团火,温暖众人心
探界者 钟扬
第5课 以工匠精神雕琢时代品质
第6课《芣苢·诗经·周南》

文氏外孙入村收麦

第7课《短歌行/曹操》

《归园田居(其一)》
第8课《登高·杜甫》

梦游天姥吟留别

琵琶行并序

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

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声声慢(寻寻觅觅)》

第4单元 家乡文化生活现状调查

记录家乡的人和物

参与家乡文化建设

第五单元《乡土中国》

第10课《劝学(荀子)》

第11课 反对党八股

第12课《拿来主义》

第13课 读书:目的和前提

第14课《故都的秋》

《荷塘月色》精讲
第15课 我与地坛(节选)
第16课《赤壁赋》

《登泰山记》

第八单元 词语积累与词语解释
古诗词诵读

《诗经·邶风·静女》

涉江采芙蓉

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
鹊桥仙(纤云弄巧)
全册古诗古文知识点


下载完整WORD电子版请扫码关注班班通教学系统公众号发送消息

121】这3个数字获取

 ▼

点击关注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239.html



高中生学习推荐:
高中语文(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英语(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化学(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物理(微课+课件+教案+考点)汇总
高中数学(微课+课件+教案+练习题)汇总
高中生物(微课+课件+教案+练习题)汇总
高中历史(必修+选修)微课精讲+考点汇总
高中政治(必修+选修)微课精讲+考点汇总

高中地理(必修+选修)微课精讲+考点汇总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