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微课+课件+教案+考点+练习试卷)资料汇总
初中历史
七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说课稿
八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说课稿九年级历史上册全册说课稿
初中历史同类知识归纳比较
初中历史75条知识点汇总
初中历史常考填空题+答案初中历史每课重点知识记忆口诀
初中历史常用的认识及启示类问题人教版初中历史与社会电子课本
↓
高中历史
中学历史最新考点笔记
“抗日战争的胜利”——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转折点
“全民族坚持抗战”是以“中国共产党——民族大义的坚守者”出场的;
“中共七大”是以“中国共产党——民族前途的探索者”亮相的;
“中国共产党——民族复兴的引领者”登台
“中国共产党——民族精神的缔造者”高高矗立
本课的学习模式“主题——问题——解释——论证”逐渐显现。他遵循这个模式,依据“历史的选择——工业化;人民的选择——民主化;信仰的选择——现代化”的内容进阶。
“人民有信仰,国家有力量,民族有希望”
《略谈中学历史教学"新视界"》
一、中学历史教学任务体现历史教育功能
其一,中学历史知识视界具有选择性、指定性、系统性——概言之,就是政治性功能。
其二,中学历史教学视界具有公民性、经验性、普及性——概言之,就是教育性功能。
其三,中学历史教育视界具有时代性、公益性、专业性——概言之,就是认知性功能。
二、从三个维度体悟历史教学的视界
(一)时间维度着眼于课程体系:变化和结构
(二)空间维度着眼于叙事方式:联系和对话
(三)知识维度着眼于学会判断:要素和系统
三、让学生接受事实,也让事实影响学生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备注:旨在说明做任何事情都要不断汲取新知,不断积累经验,否则就不会有很高的造诣。
一、自我觉醒,促进专业成长
(一)学史增信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思想保证
(二)读书学习是教师专业成长的必由之路
(三)积累反思是教师专业成长的有效手段
(四)同伴互助、专家引领为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助力
二、扎根课堂,彰显教学智慧
(一)以学生发展为本,制定教学目标
(二)以学生发展为本,整合教学内容
(三)以学生发展为本,设计教学过程
1、情境感受
2、任务驱动,自主探讨
3、材料研习
一、凝练主旨:计熟经纬万端处
(一)洞见症结,抓住要害
所谓“计熟事定,举必有功"。备课的关键就是于经纬万端处洞见症结,抓住要害,搞清楚“讲什么”和“怎么讲”,当然更深层次还需要解决“为什么讲”和“为什么这么讲”的问题。就统编版教科书而言,“讲什么”课程标准规定于前,统编版教科书限定于后,似乎教师已无须思虑也不容选择了。
很显然,不同的教师使用同样的教科书"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的水平必然有差异,讲解同样的历史知识实现“凝聚人心、完善人格、开发人力、培育人才、造福人民的工作目标”必然有差别,涵育同样的学科素养“为学生适应社会生活、接受高等教育和未来职业发展打好基础,努力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层次必然有差距。
我想所谓“展示课”不是展示完美,而是展现可能;不是展示既有,而是探讨未知;不是展示自我,而是发现真我。
基于以上考虑,我希望自己:(1)上一节真实的课。不做任何“排演”和试课。(2)上一节使用新教科书的常态课,主要使用教科书资源,几乎不引入其他资料。(3)上一节对学生有触动的课。通过逻辑严密、梯度清晰的问题开展师生对话、共商,引导学生流露真情、讲说真话、习得真方法、表达真认同。(4)上一节对同仁有启发的课。同行通过观课、评课对使用统编版教科书有所启发、有所借鉴或警戒。
(二)批郤导额,凝练主题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上海特级教师包启旨昌就提出“一课一中心”的主张:"一个中心,即由一个中心囊括一节课的知识内容和思想内容,对于一些细枝末节,则可以采取,抓大放小,的措施将其扬弃。"11)
“一个中心”也好,“一个主题”也罢,抑或"核心概念”教学也好,各自差异固然存在,根本目的则殊途同归。对于内容繁杂,表达浓缩,体量庞大的统编版教科书而言,在包含内容主旨和核心要义的“一个中心”的统摄下,倘能删繁就简,拨菁撷华地达成教学目标、落地核心素养实乃当前之急务,一线教师之关切。
笔者以为,选定一节课的中心,确定一堂课的核心概念,凝练一节课的主题同时满足以下条件方称上佳。
一是微观来看,中心覆盖面广。囊括本节课的知识内容、思想内容(含思想方法和价值意义),完整体现课程标准要求。
二是中观来看,主题延展性强。既可用于本节课内容,也能适用本单元内容,甚至可以迁移适用不同时空下的同类内容。
三是宏观来看,主旨唯物史观明确,价值观正确,符合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这是基本要求,无须赘言。但越是基本似乎越不易做到。价值观生硬、史观混乱、违背史学常识的展示课并不鲜见。
在研究课程标准、教科书和学情的基础上,我把《中外历史纲要(上)》的第九单元"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第26课“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和向社会主义的过渡”一课的“中心”选定为:实现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确定的核心概念是: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凝练的主题是:经始大业——未曾幕负的选择。
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是中国近代以来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也是世界近代以来历史发展的方向。选定这个“中心”既关联了以前所学内容,又将新中国的工业化置于国际大环境之下,拉大了时空认知框架,也便于理解抗美援刺新中国初期外交等内容与新中国工业化道路选择的关系。更为重要的是,这一“中心”易于将分散、繁多的知识内容结构化、意义化。具体说来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意义和新中国巩固人民政权的主要措施可以作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前提和基础来理解,新中国为民主建设和向社会主义过渡所做的努力可以作为新中国工业化道路的保障和确立来认识。
中国特色的现代化的概念包罗宏富,主体当然是指既有别于近代以来中国与西方的路径,也并非完全照搬苏联模式的党和政府集中统一领导下后发国家的工业化,还包括保障和支撑中国特色现代化的国家关系民主化和国内经济、政治生活民主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和民众社会生活的现代性意义化。
需强调的是,社会主义道路选择和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无论从理论还是从现实考察,都不难得出“现代化是目标,社会主义道路是途径”的结论。
首先,马克思主义又称科学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其实是社会学者发现当时工业社会弊端之后提出的改善各类社会关系的优化工业化社会的方案。
其次,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无产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早在西柏坡召开的七届二中全会上即提出:革命胜利后,党的总任务是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使中国稳步地由农业国变为工业国,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伟大的社会主义国家。新中国成立之初的新民主主义社会,也是基于社会实际情况和特殊国情的选择。
再次,从“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等唯物史观基本原理出发,也不难理解现代化和社会主义道路的关系。
围绕“中心”确定“概念”之后,即把凝练的主题当作本节课题。所谓“经始大业”指开基立国的大事业,本课具体指选择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的大事业。所谓“未曾赛负的选择”侧重价值引领和观念认同层面,引导学生深刻理解:中国共产党未曾辜负选择她的人民,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选择的社会主义道路所取得的现代化成就表明,社会主义未曾辜负中国。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立足伟大时代、伟大实践和特殊国情所取得的理论成果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这一切证明中国亦未曾辜负社会主义。
在这一主题统摄下,既可整合教科书知识使之结构化和意义化,又有很强的延展性和方法迁移价值。这一主题不仅可以统摄本节课的学习、研究任务,也可以统摄本单元的学习任务(社会主义建设曲折发展、改革开放等内容),还可以迁移使用,以此模型分析、认识所有堪称“经始大业”的中外历史事件、历史现象。
二、选择策略:笃定行远自迩起
古人云:“远行自迩,笃行不怠。”搞清楚了“讲什么”这一“远行”目标之后,接下来就要思量“怎么讲”这一“自迩”笃行以便“达远”的问题了。
(一)课前准备:“迩”在哪里
统编版初高中教科书均以通史体例呈现,课程内容的重复显而易见。在选择教学策略,思考教学设计之前,厘清学生已学与将学内容的重合、拔高与脱节之处十分必要。从这里出发,设置情境、设计活动、关注学生过程性表现、聚焦学生能力发展,不断引导学生将旧知与新学关联、建构,进行思维能力的整合与提高,最终才可能达成教学目标。这种把教学目标前置的“倒推式”逆向设计“是一种先确定学习的预期结果,再明确预期结果达到的证据,最后设计教学活动以发现证据的教学设计模式"。
为此,我特意在课前编制了学习材料(限于篇幅,详情省略)。内容有:一是旧知回顾,以表格形式汇总了与本课相关的已学知识。二是新知梗概,列出教学目标和重难点。三是新知延伸,罗列了阅读书目。四是已知测评,准备了两道开放性试题,以评估学业水平。五是未知交流,考虑了课后答疑和交流的电子方式。
(二)课堂设计:如何达“远”
1、界定概念,导入新课
(候课播放《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教师由古城西安到圣地延安乘坐的现代交通工具和使用现代教学手段聊天式引人。
话题1:你怎么理解现代化?
教师评价、整理学生的回答后,展示现代化的三重含义:世界范围内,人类社会自工业革命以来所经历的一场急剧变革的历史过程;落后国家来取高效率途径,以迅速赶超先进工业国和适应世界环境并带来一系列社会变化的发展过程;是一种心理态度、价值观和生活方式的改变过程。
三重含义兼而有之的中国的现代化起步于洋务运动时期,但迟至新中国成立之后,现在的现代化模式探索才正式开始。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结束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主资本主义长期压迫和剥削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人民成为国家的主人,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为实现由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过渡创造了前提条件。中华民族开始以薪新的姿态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国历史进入新纪元。
《中外历史纲要(上)》(人民教育出版社2019年8月版,第156页)
话题2:如何认识新中国成立的意义?
方法指导:意义分析可从当前和长远两个时间维度考察当时取得成绩和对后世产生的影响,也可从中国和世界两个空间维度分别考察国内意义和国际意义。
新中国成立后究竟如何消灭了“各族人民受压迫和剥削的历史”,人民是怎样“成为国家的主人”,新中国成立后怎样“改变了中国社会发展的方向"? “崭新的姿态”是一种什么姿态?今天就让我们带着这些问题,一起追溯新中国成立初期开基立业的经始大业,回顾当初未曾辜负的道路选择。
常见的导人功能相对单一,无非是激发学生兴趣,引入讨论话题而已。这个导人设计除了达到上述目标外,还有如下几方面的考虑:一是见定核心概念,构建理论框架。二是摸清学生应义工数,通过两个话题的设计,实际了解学情,便于活时调整、合理安排后面的学习活动。三是突出学习重点,“认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的伟大历,同存意义"是课程标准的明确要求,通过方法指导和 管理内涵引申予以突出。四是示范基本方法,营造民主对话的课堂氛围。五是首尾照应,为课后学业 协声水平测试提供参照。
2、展开学习,任务驱动
任务1:新中国为什么必须进行工业化?
放眼世界:不进行工业化就极可能被边缘与化、殖民化。回眸过往:弱工业化就极可能导致衰败化、离散化。现实需要:巩固政权、长治久安根本上需要工业化。从三个维度引导学生理解新中国工业化的必要性、迫切性和挑战性。
任务2:为什么选择社会主义道路进行工业化?
西方式工业化道路:国际形势不允许,历史条件不具备。苏联式工业化道路:工业基础有差距,文化传统有差异。近代以来工业化道路:政治追求有对立,实践效果有问题。既有的三种工业化模式均可参考但都不可行。新中国的工业化必须走出一条新路。综合国内外工业化的经验,后发国家的工业化必须同时解决好两个问题:
第一,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具体表现但不局限于:保持国家统一,维持社会稳定的能力;保证独立自主,维持良好国际关系的能力;保持民主决策,推动群策群力的能力;保障资源统筹,确保行政高效运转的能力。
第二,科学的利益分配格局。具体表现但不局限于:平衡各方利益,关注民生诉求;动员各方力量,关心各类群体;统筹现在未来,关照生存发展;清晰利益边界,关怀理想现实。
这两点相辅相成,不可偏废。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源自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形成后获得的民众衷心拥护。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有助于优化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
任务3:为什么必须坚持党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
①社会主义民主化
国际关系民主化:抗美援朝、和平共处、“求同存异";
经济生活民主化:土地改革、三大改造、民主管理;
政治生活民主化: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政治协商会议制度、民族区城自治制度、1954年宪法。
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构建国家和个人现代性意义系统,构建国家与社会发展的理论体系。
立党宗旨、阶级基础和指导思想决定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通过社会主义民主化和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性实践,整合各方力量,形成强大的组织动员能力,只有代表最广大人民利益的中国共产党才能统筹兼顾各方利益,构建科学合理的利益分配格局,最终高质量推动以工业化为核心的现代化。
任务4:怎样认识社会主义工业化成就?
材料二 1949年在中国大地上发生的,并不只是一个政权代替另一个政权、一种政治力量代替另一种政治力量。它是中华民族历史上前所未有的社会大变革。1949年以来的中国革命,从其牵涉到的人数或从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来说,是历史上最大的一次。对世界外部地区来说,这也是现代一次最少为外人所知的事件。
-(美)费正清《美国与中国(第四版)》(商务印书馆1987年5月版,第259页)
问题:"1949以来的中国革命"指什么?怎样理解“其变革的广度和速度,是历史上最大的次”?既然"最大的一次”为什么“少为人所知"?哪些“外部地区”知道的最少,为什么?
任务5:课堂小结后完成作业。
①根据所学所得,请为《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重新填词。
②你认同“经始大业--未曾辜负的选择”这个课题吗?请说明理由。(可以赞同、反对或另提出观点)
“四史”认识:改革开放史从1978年起,有40多年;新中国史从1949年起,有70多年;党史从1921年起,有100年;社会主义发展史,从1516年空想社会主义著作《乌托邦》起,至今有500年。从社会主义发展角度看,"四史"从不同阶段展开,归宗于社会主义发展史。从党史角度,社会主义发展史是党史的源头,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是党史的成果,这是一部延展的大党史。
扫码下载历史课件教案知识点试卷
↓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