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浙美版六年级美术上册微课精讲+课件教案汇总(文末下载)

请关注👉 班班通教学系统 2023-02-12

美术(微课+课件+教案)资料汇总

浙美版小学美术1-6年级全册教案汇

浙教(浙美版)小学美术六年级整册教案

(浙美)浙教版美术六年级电子课本图片


课本目录

1 徐悲鸿与奔马

2 戏曲人物

3 水墨人物

4 画家林风眠

5 蔬果造型


6 秋之韵

7 做做陶艺

8 中国扇子

9 小小果壳箱



10 流动的风景线


11 公交站台设计

12 街市新貌

13 生活与科幻


14 窗外的风景

15 新家园


16 金银器


17 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全册教案

课题:徐悲鸿与奔马

一、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通过多种途径收集有关马的资料,培养幼儿细心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像力。
2、激发学生对美 的整体感受,学习用体态、动作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3、欣赏徐悲鸿用灰、浓、焦墨色和线条画出的奔马,感受奔马的气势和力度。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徐悲鸿奔马作品的表现方法和艺术特色。

难点:感悟徐悲鸿奔马作品的精神内涵。
三、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收集有关马的图片、图书及其他;
2、录像带《群马奔腾》;
3、徐悲鸿图片《奔马》、《群马》;
4、水墨、毛笔、纸等。
四、教学过程:
活动一:认识马,丰富知识。
1、看录像《群马奔腾》,激发兴趣
提问:①你们看到了什么?他们在干什么?这些马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仔细观察马的外形特征,帮助学生初步了解马的具体结构)
2、设置悬念,引起学生思考
①你们知道马有一个好听的名字——千里识途的马吗?人们为什么这样叫马呢?
②你们知道吗,为什么马是善奔快跑的呢?
③你还在哪里看见过马?它是什么样的?
3、鼓励学生在成人的帮助下,从图书、图片、电视、广播、电脑网络中查找,收集马的各种资料,了解有关的知识与信息。
活动二:欣赏徐悲鸿的《奔马》,培养审美情趣。
1、组织幼儿将收集到的马的信息、知识进行交流(图片、图书等)
2 、提问:你喜欢马吗?为什么?
(不仅同学们喜欢马,有一位叫徐悲鸿的先生也爱马,他不但喜欢观察马,还喜欢画马。下面,老师就给你们讲讲他的故事)
3、以故事的形式简述徐悲鸿先生爱马,观察马,画马的故事:
4、出示作品:《奔马》
(1)提问:
①画面上的马在干什么?
②从什么地方看出马在奔跑呢(注意观察马的身体动作)
③你觉得这匹马的体魄怎样?你是怎么看出来的?
④这匹狂奔的马心情会是怎样呢?(引出激昂、奔放等心情)
⑤如果你是这匹狂奔的马,在大草原上奔驰,你的心情会是怎样呢?
(2)配上《群马奔腾》音乐,整体感受作品的气势和力度。
(3)教师小结:今天,我们看到画家徐悲鸿的《奔马》,这是一只非常欢快,自由奔放的马儿,他有一股强大的力量,一股勇往直前、不怕困难的勇敢精神,在中国人的心目中,把马儿始终作为人才的象征。

5、放录像,学生欢快的随乐表现奔马的激昂情绪。
活动三、绘画《奔马》,感受体验美
1、欣赏作品,徐悲鸿的《群马》《奔马》。
提问:
①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好看吗?你喜欢吗?你觉得马的什么地方你最喜欢?为什么?(注意观察用灰墨画的身体,浓墨点的五官,焦墨扫的马尾)
②你们知道,徐悲鸿先生用什么样的笔墨来画马的吗?为什么能使我们感到马的气势和力度呢?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用大块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
3、教师小结:徐悲鸿先行画马时很认真,他翻来履去地画马,熟悉马的结构,肌肉,他运用中西方绘画技巧结合,大块的灰墨摆出马的体态,刚柔并济的几笔写出四肢的主要肌骨,浓墨点五官,焦墨扫马尾。徐悲鸿先生画的马很自然,很生动,就像活的一样,非常有气势和力度。
4、学生自由作画,教师巡视指导。
5、作品展览
学生自由分析绘画产生的不同效果,让学生自己发现存在的问题
五、课后延伸:
1、用收集来的图片,图书,签到布置宣传窗。
2、鼓励学生控索多种画,进行创作。

 

 

课题:戏曲人物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我国传统京剧人物服饰、造型、表演的相关知识,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 
2.学习水墨戏曲人物的表现方法,能利用国画材料表现一幅京剧人物的作品。

3.引导学生在小组学习的探究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合作,探究意识。通过学习活动,培养学生热爱民族传统文化的情感和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京剧行当的相关知识及水墨戏曲人物的造型方法。
难点 如何用水墨表现出传统京剧人物造型的特点。
教学方法 欣赏观察法、比较法、小组学习法、尝试法、谈话法、交流讨论法、讲解法等。
教学准备 有关京剧的图片资料、课件、毛笔、宣纸、墨汁、颜料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准备情况。 稳定情绪,准备上课。 
二、导入新课
1.播放一段京剧录像,让学生感受京剧的魅力。 
2.欣赏思考 
A. 这是什么戏曲?
B. 有哪些人物形象?
C. 给你什么感受? 
D. 跟着录像模仿一下动作表情。
3. 板书课题《戏曲人物》 学生欣赏。
学生思考、回答问题。
模仿人物动作。 
三、讲授新课 1.介绍有关京剧的知识
A.京剧的起源:京剧是我国的国粹,是流行于北方地区的重要戏剧之一,至今已有两百多年的历史了,它从各种戏曲形式中演变而成,太仓、昆山的昆曲被称为百戏之祖,它就是京剧的一种主要借鉴戏种。京剧表演讲究唱念做打,是一种极具观赏性的舞台艺术。
B.京剧的行当:京剧人物分为四大行当:生旦净丑,分别代表男人、女、将领、和滑稽人物。
 C.介绍京剧大师梅兰芳:表演  学生知道的要请学生介绍。
旦角的行家。
2.欣赏京剧人物形象 
A.分别出示该行当的人物形象。
B.展示优秀的戏剧人物绘画作品。
C.说说这些作品抓住了人物的哪些方面来刻画?
3.讲解绘画方法 
A.选取一个自己最感兴趣的京剧人物形象,分析他的动作、表情、服装等方面的特征。
B.勾好大致轮廓,注意各部分比例。
C.自己刻画人物的细节部分。
D.勾线上色。 
学生讨论人物的特征:如衣着、动作、头饰、脸谱等。
服饰、面部、动作、道具等。重点欣赏服饰及脸谱。
学生分析。 
四、学生实践 1.作业要求:参照戏曲人物图片,用色彩画表现一幅戏曲人物的作品,注意突出人物的服饰和表情、动作特点。
2.第一课时画草图,第二课时上色完成。
3.教师辅导学生作画。 学生作画。 
五、总结评价 1.展示学生作业,请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2.提出改进意见。 学生互相介绍、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课题:水墨人物

一、教学目的
1.了解中国水墨人物画的基本知识及其艺术表现的特点,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
2.引导学生在欣赏、分析、感受的基础上,研究与尝试用中国水墨画的形式表现身边的人物,初步掌握水墨人物画基本的表现方法与步骤,表现出人物的生动特点。
3.提高学生的水墨表现能力和对水墨画的热爱。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对于水墨人物画特点的了解与表现方法的掌握。
难点:学生对水墨人物画造型的掌握及墨色关系的处理。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工具。
(教师)教学的课件,水墨人物画的图片资料,教学演示的工具。
教学过程
1.引入新课。
教师引言:中国画的类型常根据表现题材的不同分为山水画、花鸟画与人物画。人物画具有悠久的历史,从宋代的梁楷到现代的蒋兆和、周昌谷、刘国辉等都擅长画水墨人物画。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水墨人物画——出示课题《水墨人物画》。
2.引导分析,了解特点。
(1)出示课本中梁楷、刘国辉、蒋兆和三位画家的三幅水墨人物画作品,教师简单说明三幅画的基本情况,引导学生观察比较与分析:他们与一般人物画的表现方法有什么不同?三张画在表现技法上有什么不一样?分别给了你怎样的感受?你最喜欢哪一种表现方法,为什么?
学生观察讨论,师生展开交流。
(2)教师出示一些其他的水墨人物画作品,学生进一步欣赏,增加感受。
3.表现方法与步骤的研究。
(1)出示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是课本中的范画,引导学生分析与思考:它运用了哪些水墨画的表现技法?作画的步骤是怎样安排的?
交流观察与思考的结果,教师要充分地肯定学生的观察与思考,同时进行必要的引导与补充。
(2)教师现场示范基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如勾写造型、变化墨色、着色方法、背景处理等。
(3)学生交流自己的一些见解,补充相关的问题:如“有其他更好的表现方法吗”、“画面中怎样安排人物形象才好看”等。
4.布置作业,鼓励创作。
欣赏一些学生的人物画作品,可以着重欣赏人物半身像的作品,引导学生有所借鉴。
要求学生根据一些人像的照片资料,创作一幅水墨人物画作品,也可以选择课本中的水墨人物画作品进行临摹。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示,评价分析。
请学生展示自己的水墨人像作业,介绍表现的人物,共同评价作业的优点与不足,总结表现的体会与经验。
7.课堂小结。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中国画的工具,收集一些人物图片资料。
(教师)学生作业、教学课件、教学演示的工具与材料。
教学过程
1.作品分析,总结经验。
出示若干张上节课的学生作业,简要点评作品的优点,指出在这一节课中要注意的地方和进一步努力的方向。
2.提出要求,激发兴趣。
(1)教师明确本课学习的任务与要求:表现全身人像,构思与表现有主题的画面。
(2)激发学生的兴趣:出示几幅学生创作的主题性人物画与周昌谷的作品《两只小羔羊》,肯定这些作品主题表现的意义。
3.分析画面,研究作品的表现形式。
仔细观察上面出示的几幅作品:主体人物是怎样安排的?画面主要可以分成哪几个部分?他们在表现上分别有什么不同?
展开交流与总结:如主题要突出,要考虑画面的主体,落款与背景的关系等。
4.指导构思,确定表现主题。
(1)交流学生带的人物资料:你想选择哪个人物作为画面的主体形象?可以构思一个怎样的主题画面?
引导展开充分的交流,帮助学生选择与形成自己的表现主题与构思。
(2)交流与解决一些表现中学生可能会碰到的问题:如“人物形象的水墨表现”、“背景资料的表现”等,教师可以出示一些常见背景资料的水墨样本,供学生参考。
5.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6.作品展示与评价。
可以创设一个有趣的展示与评价活动,如“作品拍卖”、“艺术鉴赏会”等,引导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交流感受:如“你最喜欢谁的作品,为什么?”、“谁的作品最有水墨的韵味?”、“谁作品的中人物最有意思?具体说说”等。
进行学习主题小结:可以让学生用一句话来概括学习的体会,或教师设计一些总结语作为学习的结束

 

 

 

课题:画家林风眠

一、          教学目标

1、了解画家林风眠及其作品的艺术特色,初步学习彩墨画的表现方法。

2、通过对比欣赏、递进式体验感知作品的独特韵味,尝试彩墨画的用笔、用墨、用色技巧。

3、感悟画家的人格魅力和坚持不懈的艺术创新精神。

二、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林风眠作品的艺术特点

难点:彩墨画技法的运用。

课前准备

(学生)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

(教师)多媒体课件、毛笔、生宣纸、水彩或国画颜料、墨、水等。

教学过程:

1.   设疑激趣

(1)   出示课件。

有一个人,被称为中国现代画坛接触的艺术大师,当代艺术教育的奠基人。以为中国现代绘画的启蒙者,开创了彩墨画的新纪元,至今仍极深远地影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辈画家。

(2)   提问:猜一猜,他是谁?教师揭题并板书:画家林风眠。

2.   讲授新课。

(1)   初步了解。(画家林风眠生平介绍)

①   了解林风眠生平。

②   教师介绍林风眠的艺术人生。

(2)   作品初赏。

①   教师一起欣赏教科书中《三月梨》、《琵琶侍女》、《秋之湖》、《秋鹤》等作品(教科书第10、11页),了解林风眠其人其画。

②   教师提问。(说一说)

问题一:画家林风眠的作品表现了哪些内容?(静物、仕女、芦苇、鲜花等)

问题二:你能感受到作品中彩墨交融的独特效果吗?

③   学生欣赏、讨论。)

(3)   对比欣赏。(比一比)

①   教师提问:为什么林风眠的画那么有名?作品与齐白石、徐悲鸿的作品有何不同?

②   比较欣赏:欣赏林风眠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的作品(鸟、风景、侍女、芦苇等),学生通过对比欣赏找出独特表现形式。

A.构图:以正方形为主。

B.造型:不是纯写生,有装饰意味。

C.用笔:随意、干脆、简练、迅疾。

D.用色:以墨色为主,以墨显色,以色助墨。色彩浓重,彩墨交融。

E.落款:落款简单,基本只有姓名与印章。

③   笔墨体验:仔细观察林风眠作品的用笔、用墨和用色,并尝试用笔蘸上颜料或墨,结合水在宣纸上临摹林风眠的作品局部,感受其用笔用墨。

④   教师总结。

什么是彩墨画?在中国画里,以“水墨画”为基底,在其上敷色、点彩,使画面在色彩上比水墨画更丰富、明快、鲜亮。林风眠独特的表现形式不同于其他水墨画,他的作品被大家成为“风眠体”的彩墨画。

(4)   尝试实践。(试一试)

①   临摹林风眠彩墨静物画一幅。要求:构图饱满、形体概括;用笔简练、设色明快、鲜亮。PPT掩饰作画步骤:

第一步:勾线打形;第二步:淡墨敷色;第三步:添加重彩;第四步:深入调整。

②   学生作业。

③   教师巡回指导,鼓励学生大胆作画,敢于用墨、用色、敢于下笔。

(5)   作业评价。(评一评)

①   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并加以鼓励。

②   同龄人作品欣赏、林风眠作品再欣赏。

3.   课堂总结

教师总结:林风眠作品有如此大的影响力,在于他一生勤奋笔耕和“融会中西”的创新思想。我们做任何事情,只有不断努力,不断创新,才会有生命力。

4.   课后扩展。

(1)   尝试以生活中常见的景、物为对象,用彩墨画的艺术形式去表现。

(2)   手机林风眠的相关资料,了解他的艺术对其学生及后世的影响。

 

 

  

课题:蔬果造型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目标:通过观察,感受各类蔬果的外形、色彩、纹理、质感等,展开丰富联想,提高合作探究能力和创新能力。

  过程方法目标:运用削、切、插、接等基本制作手法,小组创作一组具有情节性的蔬果立体造型。

  情感态度目标:体验蔬果造型的乐趣,养成观察联想的好习惯,学会善于发现和表现生活中的美。 

教学重点:用各种蔬果制作出各种立体造型,体验设计、应用的乐趣。

教学难点:让学生有针对性的联想,尝试用发散性的思维创作。

教学准备:

课件、蔬果、牙签、水果刀、垫板等。

学生用具:蔬果

教学过程 

创设情境——图片导入 

1、今天老师让同学们带了各种各样的蔬菜瓜果,你们看看这些蔬果在平时的生活中用来干什么呢?——(课件展示)

2、你喜欢吃什么蔬菜瓜果?为什么? 

3、为了让吃也成为一种美的享受,我们把蔬果拼成了漂亮的图形,雕出各种生动的形象。今天我们也要来为生活创造一份美。

 看!现在老师在做什么呢?师边示范边讲解方法  是啊 老师把蔬果做出了   的造型 ——板书(出示课题) 新课 

小组交流——归结方法及步骤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蔬果还能做出哪些造型?(出示图片)请选择一幅你喜欢的作品和组员说说——板书  1)你喜欢它的原因?(这件作品哪里吸引你了?)

2)在制作过程中作者使用了哪些方法?(板书) 生汇报

小结:除了插、切、削、挖、接几种常见的方法,还有很多的方法,同学们在做的时候可以去尝试。

引导启发——激发创新思维  (走到学生中间,拿出学生准备的蔬果)老师看到……这儿有老师最喜欢吃的菠萝!  你想用这菠萝来做什么呢? 

还可以用什么材料做?(这材料还能做什么?) 

师小结:同学们都观察的很仔细,不仅通过蔬果的形状、颜色来联想蔬果造型,还关注到了蔬果的纹理和质感。

大胆创新——制作造型 

想做的同学还得听清楚老师的要求:注意用刀安全,在切、削的时候要慢点,不用的话把刀收起来  要讲卫生    

小组合作完成一组有情节的蔬果立体造型,明白的同学已经开始了。

 展示欣赏——评价作品

创作完的小组把作品放到展示区  各组的作品都已经精彩亮相了,哪个组想先自荐一下的?其他同学有想补充的吗?

你喜欢哪组作品,给它取个名字吧。

课后延伸  同学们收获的快乐还真不少,老师这里还有一些蔬果的图片?这些图片很传神,只要我们平时细心观察和积累,积极尝试,我们的生活会更加丰富多彩。

 

  

 

课题:秋之韵

一、    教学目标

1.    感受秋天的收获与色彩缤纷之美,掌握用秋天植物材料造型的方法。

2.    利用植物的原始形状或纹理来造型或运用一些简单的美术形式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和理解。

4、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教育学生热爱秋天、热爱大自然、热爱家乡。让学生懂得“美”无处不在,要善于发现美、表现美。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树叶拼画的基本方法技巧,用树叶拼贴出美丽的画面。
教学难点:怎样合理的利用树叶的形状、颜色去摆出各种不同的图案。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树叶拼贴的范画,课件。
学生准备:白纸、彩笔,剪刀,各种树叶,双面胶或固体胶。。
教学理念
1、注重对学生的观察探究的培养,把课内外知识相结合,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注重学生的全员参与,真正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人,给学生说、做、画、评的空间。
3、注重学科整合,整节课融入了语文、自然、音乐等学科的内容,突出了综合性。
4、注重把“美”贯穿整节课,通过对美的观察、美的发现,从而发展到对美的表现和创造。教师的板书设计、范画和课件的制作也努力做到“美”,让学生从不仅从视觉上更是从听觉上感受到秋的“美”。
教学过程
一、创境引入:
1、课前播放歌曲《秋天多么美》,让学生初步感知秋天的美。
2、图片欣赏——体会秋的颜色。
师:秋天是收获的季节,也是最美的季节。秋天的阳光下,殷红的,翠绿的,橙黄的,金灿灿的……各色树叶格外的艳丽,多招人喜爱呀!(多媒体播放秋的图片)
秋天的确是绚丽的,然而秋天的美景依然不会留恋,黄叶像蝴蝶一样和要我们潇洒的说“再见”了,如果我们能把秋天留住那该有多好!
3、同学们,你有哪些方法把秋天的多姿多彩留住呢?(照相、写作文、……)
4、小结:是的,当我们踏着满地堆积的落叶时,只要动动我们的小脑筋就会想出好办法,老师用自己的方法留住了秋天(出示范作及各种树叶拼图),说说看是用什么做的?今天我们来做一幅树叶拼贴画来把秋天留住,好吗?(板书课题)
二、先学后教:
1、出示导学案,学生独立拼贴。
学习指南:
(1)运用你手中的树叶,开动脑筋,拼一拼,摆一摆,贴一贴,制作一幅有趣的树叶拼贴画。
(2)拼好后给你的作品想个好听的名字,根据自己拼贴的画,适当增加一些背景画面,使整幅拼贴画更完美。做好向全班同学交流、展示的准备。
温馨提示:
拼贴过程中注意不要乱丢垃圾,保持良好的环境卫生。
2、学生对照导学案独立拼贴,教师参与指导。
三、展示反馈:
1、小组推荐学生展示作品,进行介绍。
2、学生进行点评:你认为他创作的怎么样?你对他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3、教师出示作品,指名进行评价:你认为别人拼贴的画与你的有什么不同?你认为谁拼贴的更有创意?
4、总结方法:
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了树叶拼贴画,你认为在制作过程中有哪些步骤?你认为哪一个环节最重要?
教师送儿歌:片片树叶真可爱,我来把它巧设计,选叶联想再拼摆,粘贴成画更可爱。
5、现在请你根据你刚才欣赏的作品或是同学给你提的建议,请你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拼贴画。
6、秋景升华:
我们可以把自己拼贴的作品装裱,装饰在教室里或家中,让我们可以时时看到,时时想起美丽的秋景。我们把秋景留在了心里,把美丽常驻心间。


  

课题:做做陶艺

教学目标: 
1、 简单了解陶艺的历史和欣赏陶艺的艺术美。 

2、 尝试自己在老师的辅导下感受制作陶艺的快。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是欣赏陶艺和亲手制作一个陶艺作品。 
难点是在制作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于课堂上学生的兴趣不用担心,学生的想象在这堂课也会自然的很丰富,关键是学生可能遇到技术问题而失去信心。 

课前准备: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利用前一天的傍晚到附近田里采集黏土。(抛去上面有杂质的部分,挖取下面黄色的土。然后仔细捣,去出小石子和渣滓。然后象揉面一样揉。注意泥的湿度。最后用塑料布包裹起来备用。)还要准备水粉颜料和毛笔。 
老师:给每个学生准备一个简易转盘。就是用一快直径20CM的圆形三夹板在圆心的下面丁一棵图钉。然后是每人一把泥塑小刀。还有老师用的课件(有原始人制作陶器和近代制作陶艺的视频,还有丰富的陶艺作品图片。)。再有老师用的陶艺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设计: 
一、 首先播放原始人制作陶器的视频。一边视频播放一边老师生动的讲解原始人是怎样发明陶器,进而自己也生动的参与表演。营造氛围,调动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和制作陶艺的冲动。 
二、 老师给大家示范陶器的制作,叫上几个学生上来帮忙。情景设计是一群原始人在给自己制作生活用品。 
先分工。由一个学生捣土,另外一个学生准备颜料和水,而现在老师故意做出在思考的样子等待。 
然后老师开始制作。做好叫这俩学生给陶器彩绘和做装饰。 

三、 课件展示近代成熟的陶艺制作工艺。展示丰富的陶艺作品。指导阅读课本。 

四、 学生作业: 
预设两个方案。

1、可以根据老师刚才的作品制作,然后在其基础上做自己的装饰,包括雕塑上的装饰和色彩装饰。   

2、学生自己独立设计制作一件自己的陶艺作品。 老师巡视指导,解决学生遇到的技术问题。 
五、 展示讨论作品:

1、学生自由讨论。

2老师建议性发言。 

六、作品陈列,后期处理。

 

 

 

课题:中国扇子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扇子的历史、相关知识及认识扇面绘画的特点。

  2.学习运用水墨画的方法创作扇面画,初步培养学生的国画创作能力。

  3.通过欣赏和创作扇面画,激发学生学习中国画的兴趣,增强他们对祖国传统艺术的热爱之情。

 

二、重点、难点

  重点:对中华扇子的了解、感受与创造。

  难点:中华扇子文化内涵的了解与感受、水墨表现的构思与构图。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墨画工具,收集一二把好看的扇子带到课堂

  (教师)教学课件,课件可以包括一些优秀的中华扇子、人们日常使用的扇子、扇面画等图片,教学是凡用的工具与材料,裁成扇面的宣纸(学生作业用),好看的几把扇子等。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揭示课题。

  教师引语:同学们,在炎热的夏天,你们是怎样纳凉消暑的?

  简单交流,教师引出《韩熙栽夜宴图》,简要介绍作品的名称与作者,然后请学生观察:“古人是怎样纳凉的?”[

揭示课题《中华扇子》。

  2.了解与感受。

  (1)设问:“画中的扇子叫团扇,根据形状、材料、结构等的不同,扇子还有许多种,同学们还知道有哪些不同的扇子?你带来的是什么扇子?每个部分可以怎么称呼?”

  回答交流,了解扇子的有关知识。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现代日常生活中的扇子和中华古代的扇子图片。

  (2)比较分析:现在我们日程生活中所用的扇子与我们中华古代的扇子你觉得有什么不同?

  学生结合自己带的、教师带的扇子、课件上展示的扇子,进行交流,了解与感受中华古扇子的艺术与文化。

  棗结合学生的交流与回答,教师再展示一些适合学生欣赏与感受的扇面国画作品。

  3.布置作业。

  在感受扇面作品艺术特点的基础上,鼓励学生用水墨画的方式进行临摹或创造性临摹。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展示作品,交流评价。

  由于刚画好的扇面展示起来不太方便,教师也可以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展相互的评价活动,评价的标准可以这样建议:你学习的是哪一幅扇面画?是否有自己的一些想法?画面的安排是否好看?等。

  最后教师可以把各小组较好的作品用扇面的底板与骨架进行展示,并开展一些全班性的评价交流活动,进行共同的学习与提高。

  6.课堂小结拓展。

  教师小结:从中华扇子可以看出传统艺术的优秀与伟大……

拓展要求:课外制作或购买一把白底的扇子,然后用水墨画的方式进行美化。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水墨画表现的工具。

  (教师)学生扇面形的作业纸,教学示范的工具与材料,教学的课件,上节课学生优秀的扇面临摹作业、有代表性构图问题的作业。

  教学过程

  1.复习导入,欣赏交流。

  出示上一节课的优秀作业,教师引导学生进行欣赏与评价,结合进行简要的点评与肯定。

  再出示一些上节课在画面构图方面不太完善的作业,教师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与分析作品中不太完善的地方,并提出自己的建议。

  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提出这一节课学习的要求棗自己创作一幅扇面的水墨画作品。

  2.作品分析,了解扇面画构图的特点:

  点击课件,出示几幅扇面画的作品,引导学生仔细地观察与分析:“扇面画的构图与一般国画的构图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观察交流,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简要小结。

  进一步点击课件,出示课本中同一题材、但不同构图方式的三幅作品,请学生观察与比较:“哪一种比较合理,为什么?

  学生观察比较,陈述自己的理由,教师给以肯定与补充。

  3.提出作业要求,进行创作指导。

  根据教师提供的素材,或自己组织的材料构思一个画面,用水墨的方式进行表现,要求画面的构图合适好看。教师通过课件展示一些简单的水墨创作素材,如水果、花卉、山水等,鼓励学生自由选择这些素材,构思一个画面,教师进行简要的水墨示范,并在示范中讲述扇面画一般的表现技法与步骤,提出绘画中应该注意的要点。

棗鼓励学生大胆创作与表现,并使构思独特,构图好看。

  4.学生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5.作品展示与评价。

  展示自己的作品,介绍作品的构思,欣赏水墨表现的趣味。

  6.课堂小结。

 

 

课题:小小果壳箱

一、教学目标

1、通过让学生们对比欣赏图片加上讲解,了解果壳箱的内外结构和功能,初步学习果壳箱设计的基本知识。

2.能够设计出实用美观的果壳箱,并运用立体纸工的形式来表现。3

.通过果壳箱的设计与制作,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培养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用纸张等材料设计并制作一个造型新颖的果壳箱。

2.难点:学生动手设计制作果壳箱模型。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让学生事先了解下各式果壳箱的特点,并准备彩色卡纸或瓦楞纸、剪刀、美工刀、固体胶或双面胶等。

(教师)果壳箱图片、范作。 教学过程

1.组织教学。检查课前准备情况,安定学生情绪。 
2.
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师:同学们,平日里你把随手的垃圾都丢哪里呀? 生:我们都会把垃圾丢在垃圾桶里面。。。 师:是啊,看来同学们平日里都非常环保,都知道把垃圾丢进果壳箱。真是了不起,希望同学们今后能够继续这样下去,为每个人创造一份好的生活环境。其实垃圾桶又可以称为果壳箱。今天我们就学习——揭示课题《小小果壳箱》。课件出示课题题标 
3.
欣赏比较,启发想象 师:接下来就请同学们跟随老师一起来学习如何设计制作小小的果壳箱。

(1)课件出示组图,师说:同学们,平日里我们见过的果壳箱有很多种,造型,样式上都有很多的不一样。那谁能说说生活中你们都见过什么形状的果壳箱,有什么材质做的果壳箱? 学生:有方的,有圆的。有金属的,有塑料的…… 问:那么果壳箱具有什么作用呢? 生:…… 教师小结。但是他们的基本结构都差不多,谁能通过这些图片说说一只果壳箱需要哪些结构? 生作答。师总结箱盖,开口,箱体,标示,基座等基本结构。

(2)学习果壳箱上常见的几种标识。 (3)简易示范 通过多媒体课件简易示范果壳箱的制作步骤 
4
.范作欣赏 课件出示,让学生们看看学生的作品,说说这些果壳箱的优缺点。学生讨论回答。 师:通过刚才的各种果壳箱欣赏,我想你们都对果壳箱有了新的认识,现在再来看我们学校的果壳箱,课件出示,师说:有的果壳箱造型设计比较单调,色彩比较单一;有的果壳箱敞开口散发出垃圾的异味;有的果壳箱投入口太小,不方便投入;有的投入口加盖,同学怕碰脏手,影响同学投放;没有进行分类……等等问题。下面就请你们结合我们自己学校的果壳箱,如果让你重新设计校园的果壳箱,你会有什么样的新想法?同学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说: (1)果壳箱的外形设计你有什么新的想法? (2)果壳箱的投入口你有什么创新设计? (3)对于果壳箱的功能设计,你有什么独特的想法? 
5. 
布置作业及学生制作 (1)个人或合作用纸张等材料为我们校园设计制作一个造型新颖、功能独特、装饰美观的果壳箱。 (2)提醒学生制作过程中的安全性。 (3)学生动手制作(课件显示作业要求和注意事项,在轻快的音乐声中,学生制作,适当指导并鼓励学生创新) 
6.
作业展示。

(1)自我评价与互相评价。展示自己的作业,并介绍作品最得意或不足之处。学生之间相互参观交流,选出最喜欢的作业,并说说理由。

(2)教师评价。根据学生的评价,评出最佳设计奖、最佳制作奖等。 
7. 
教师小结

(1)今天,同学们的设计让老师大开眼界,感兴趣的同学还可以为自己生活的周边也设计制作一个既美观大方有新颖实用的果壳箱。 

 

 

课题:流动的风景线

 

一、教学目标

1.欣赏各种各样的车,了解不同种类车的装饰特点,并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和作用。

2.会用一种装饰设计方法进行车身装饰设计。

3.让学生学会关注社会、关注生活,懂得“设计来源于生活,生活因设计而更美好”的道理。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不同类别车辆的装饰特点,掌握车身装饰的方法。

难点:车辆装饰有创意,能清晰地传递所要表达的信息。

三、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学生)纸盒或硬纸板、剪刀、彩色笔。

(教师)汽车车身装饰的相关资料、多媒体课件、示范作品。

教学过程

1.关注车身装饰。

(1)教师利用课件展示各种经过车身装饰的汽车图片。

教师提问:看了这些汽车图片有什么感觉?

(2)学生交流并总结:颜色、图案、内容吸引眼球。

2.赏析车身装饰。

(1)请学生谈谈在生活中看到汽车车身装饰的例子。

(2)教师提问:汽车车身装饰有哪些类别?

学生列举,教师总结,结合课件图片深入了解。

①广告(商业广告、公益广告):多数出现在公交车或企业店铺专用车上。

②城市形象色彩与标识:集中体现在公交车和出租车上。

③个性图案:多数出现在私家车特别是越野车上。

(3)深入认识车身装饰的作用和意义。

①传媒意义。例1:对一集装箱车车身装饰广告进行分析。(哪些人、多少人看到了车上的广告?如果你看到了有什么想法?)

例2:公交车公益广告。2008年,一款红黑色相间、车身布满京剧脸谱的公交车将投放在奥运场馆和媒体村的运营中。(哪些人会看到这辆公交车?看到了有什么样的感觉?)

②彰显个性与情感。

例3:某一私家车上粘贴的国旗所表达的个人情感。

例4:某一跑车上喷绘的猎豹纹所展现的力量感与速度感。

③统一和谐的美。

例5:杭州市“游2”公交车的古典造型分析。

例6:杭州市出租车的统一色彩分析。(此处可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当地有特色的车身装饰进行分析。)

3.设计车身装饰。

(1)出示并赏析不同形式的范作。

①纸盒模型。

②平面手绘。

③手工粘贴。

(2)谈谈自己对车身装饰作品的设想。

4.创作。

任选一种形式设计制作,教师巡视指导。

5.作业展示。

请学生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说说设计意图。

6.课后问题。

哪些车适合进行装饰?车身颜色、图案可以随意改变吗?

 

 

 

课题:公交站台设计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公共汽车站的性质、功能和特点。

2.结合设计制作的基本方法,尝试用纸张或其他材料设计制作一座有特点的公共汽车站模型,培养学生选择材料、利用材料的能力。

3.通过活动,激发学生的设计意识和创造美的愿望,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养成爱护公共设施的好习惯。

二、重点、难点

重点:掌握设计公共汽车站的基本方法,并制作富有创意、美感和城市文化的公共汽车站。

难点:学习从平面到立体转化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各色卡纸、其他废旧材料、彩笔、剪刀、双面胶或胶水。

(教师)多媒体课件、卡纸、剪刀、胶水或双面胶。

教学过程

1.谈话引入。

(1)导入:今天老师想邀请同学们一起去郊游。我们乘坐的交通工具是公共汽车。我们要经过三个公共汽车站才能到达目的地。

(2)教师播放课件出示图1、图2、图3,提问:这三个公共汽车站各有特点,你觉得这三个车站中,哪一个的设计有不合理的地方?哪一个的设计是最好的?说说理由。

(3)学生回答,教师小结:由此可见,一个设计合理的公共汽车站能给我们的出行带来方便。它应该具备以下几个特征:①功能多样,设施齐全,体现人性化设计。②造型美观,色彩醒目。③风格要和周围的环境相协调。

2.引导欣赏,分析讨论。

(1)观察书中图片,说一说公共汽车站应该包括哪几个部分?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公共汽车站包括站牌、蓬顶、座椅、广告位。

(3)四人小组讨论,然后用手绘线条的方法来设计一座公共汽车站。

(4)展示并讲解小组作品的设计意图。

3.按图选材,激发创意。

(1)教师提问:请大家研究一下带来的材料,你打算怎样巧妙地利用它们,把小组的平面设计变为立体作品。

(2)学生回答,教师小结并示范卷、折、剪、镂空等制作方法。

4.学生作业,展示作品。

(1)小组合作完成作业,教师指导。

(2)展示小组作品,小组代表发言:我们的设计有什么闪光之处?我们设计的公共汽车站适合放在什么地方?(风景区、商业区、生活区等。)

5.课后延伸。

(1)欣赏国外设计师的作品(图4、图5、图6),发表评论。

(2)课后思考:想一想怎样设计出更人性化的公共汽车站?如为盲人等残疾人提供便利的汽车站等。

 

  

课题:街市新貌

二、     教学目标

1.调查家乡特色街的文化艺术成果,并感知环境设计与生活的关系。

2.学会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与同学合作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

3.通过综合探索感受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培养热爱家乡的积极情感

三、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选用适宜的纸质材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制作“特色街”的局部平面图或模型。

难点:平面设计基础知识的灵活应用。

四、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瓦楞纸、彩色卡纸、双面泡沫胶、彩色水彩笔、剪刀、胶水等。

(教师)纸雕范作、常用的手工工具和材料、教学课件。

五、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1.创设情景,欣赏感受。

(1)走入特色街。(播放:河坊街的录像。)

提问:这条街有什么特色最吸引你?(仿古建筑、民间游戏项目、小吃食品、工艺品、扮演者等。)

(2)新旧街道的对比。(播放:老照片。)

提问:比一比,今昔的河坊街有什么变化?

(3)小结:我们家乡的街道日新月异。

提问:说一说,家乡还有哪些著名的特色街?

(4)揭示课题:《街市新貌》。

2.欣赏图片,分析探索。

(1)特色街上有许多特色店铺。提问:找一找,店铺的特色具体在哪些方面体现出来?

(师生讨论:色彩、招牌、门面、陈列的商品等。)

(2)师生互动:比较两家特色商店的店面特点。提问:你更喜欢哪一家?为什么?(店面和招牌的设计富有个性。)

(3)教师为学生创设以下情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①如果你将成为特色街的小店老板,你想开一家什么样的店铺呢?②你的小店要装修啦,你有什么好主意让小店引人注目、更容易招揽生意呢?

小结:店面设计必须与经营内容、环境、色彩相协调,招牌要体现该店的经营特点。

3.范例赏析,拓展设计思路。

出示范作,引导学生分小组讨论。

(1)如何巧妙地利用瓦楞纸的条纹?

(2)如何确定表现主题?

(3)如何绘制设计草图?

4.提出作业要求。

请运用平面设计的基础知识,绘制店面设计草图。教师巡回进行个别指导。

5.作业展示、教学评价。

(1)欣赏同学的设计草图,并展开美术评价。

(2)吸取他人的建议,调整自己的设计草图。

6.课后调查。

布置课后调查作业:以小组为单位,利用周末时间对家乡的特色街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街道的历史和现状、人文特色、建筑风格与环境氛围。

调查方法:可采用新闻调查、网络搜索、摄影摄像、速写笔记等方式。

调查报告形式:图文结合。

 

 

第二课时

 

1.谈话引入,欣赏评述。

(1)组内交流课外调查作业。

(2)各组推荐一位同学向全班展示,师生就特色街展开话题。提问:说一说街道中的哪些环境设施让你觉得很美或者很有特色?

2.精心策划,组合构建。

提问:假如你是城建设计师,怎么规划设计特色街

(1)特色街的特色在哪里?(文化主题、商业主题……

(2)街道的环境设施设计。(围绕主题,整体规划。)

街头的电话亭、指路牌、花坛、坐椅、行道树、路灯、街边的雕塑、人行道的砖面……

3.小组合作,同建特色街道。

(1)建议:与同学一起规划,把自己设计的小店落户到特色街上。(注意布局的合理性、设施与环境的协调性,并规划出绿化植被的面积。)

(2)学生合作完成作品。

4.特色街的设计展示交流会:有条件的可邀请设计院的叔叔阿姨一起来欣赏我们的设计作品。

 

 

课题:生活与科幻

一、教学目标 

1、加深对宇宙的了解,增强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习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幻想的内容。

3、培养想像能力和勇于探索、团结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1、增强对地球环境保护的意识。 

2、学习用绘画形式表现科学幻想的内容。  

三、教学措施 

1、 认真钻研教材,进一步领会课标精神,制定切实可行的的教学计划。

2、 好课前的各项准备活动。 

3、 拓展教学思路,做到以人为本,因材施教,因地制宜,以求达到最佳教学效果。    

四、 教学过程          

 1、导入新课 A: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哪些是古时候人们梦寐以求的而今天已经实现了的事物吗? 学生回答问题。 

B:小结:大家都说得很好,比如像小鸟一样飞行是人类一直以来的梦想,飞天神仙、长着翅膀的天使都表达了自以来人类飞翔的梦想,而今飞机、宇宙飞船早已实现了。只要我们努力学习,今天的梦想就可以变成明天的现实。 

C:大家知道我们今天的生活面临着哪些生存危机吗? 学生回答问题。

 小结:人口拥挤,战争,环境污染等等都威胁着我们的生活,怎样才能避免呢?我们可以试着把自己的设想画下来。  (板书课题)

2、学习欣赏

 A:受地球臭氧层破坏的电子图片启发创作的《修补臭氧层》的绘画

B:受交通拥挤启发创作的可以低空飞行的汽车。

C:受洒水车启发创作的以水为动力的洒水车。

 D:爱房屋拥挤启发创作的飞行的家等 

提问:从这些作品中我们可以看出他们在生活中有什么困惑?分别表达一个什么样的梦想?

3、启发思考: 

A:提问:你在生活中有什么样的烦恼?你最关注的是什么? 

B:交流:学生分小组进行,然后把自己的烦恼告诉大家,可以请同学们帮忙找到最好的解决办法。 

C:构思:根据同不们的意见,学生总结自己的感想,看看怎么样把现实中存在的问题解决,在创作中找到最科学的办法,关键一步是怎么把它变成一幅美丽的画面。

5、指导创作 

讨论

A:你决定用什么样的工具材料表现?    

B:你的创新在哪里?     

C:你为人类解决了哪些烦恼? 

D:你将运用什么方法来烘托画面气氛? 

5、学生创作,教师行间辅导 绘画要求:

(1)、表现形式不限,构图饱满,色彩鲜艳

(2)、大胆进行创作。

6、作业讲评,小结下课。

 

 

课题:窗外的风景

教学目标:

1、激发学生的想象力,描绘窗外的风景。  

 2、通过心灵对风景的感受,借打开房间的窗户之际,让学生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要学着打开心灵的窗户,看到希望。  

 3、在绘画时注意到前后的层次关系。  

教具准备:课件,刮蜡纸,一个带窗户的房间的图片,牙签,易拉环  

教学过程

(四)导入  

小故事引出窗户  

老师:同学们在上课之前先给大家讲个关于一个小女孩的故事。听完后回答我一个问题,是什么拯救了小女孩(配乐伴奏)  

呼呼的北风咆哮着,病房里住着一位脸色苍白,身患重病的十岁小女孩。  

早晨,小女孩吃力地坐起来,靠在床头。病房的墙壁冰冷而苍白。小女孩觉得自己快要死去了。她不想说话,拒绝吃药。病情一天天加重,妈妈心疼得摸着她的小脸泪水顿时模糊了双眼。医生说,想好起来必须要按时吃药并且一定要有战胜病魔的勇气才行要让她笑。可是妈妈想尽一切方法都没有办法让她笑起来。眼看一个弱小的生命就要被死神无情的带走,妈妈天天以泪洗面。在小女孩对面的床边有一扇窗户,可窗户从她住进来这天就一直拉着厚厚的窗帘。“窗外是什么呢?”小女孩想。可虚弱的身体使她无法走过去。她请求妈妈帮她换病床。  

 换过病床,小女孩用颤抖的小手轻轻的拉开窗帘。窗外是一个健身场地,里面有小草坪,还有一些简单的健身器材。小女孩趴在窗口呆呆得看着脸上没有一丝表情。第一天,她看到一只小猫在追一只蝴蝶,也许是太专注了,撞到一个圆筒上。小女孩笑了一下自言自语到“小笨猫”。第二天,两个小孩在抢气球,最后气球破了,两个人都哭了起来。小女孩告诉妈妈说想要一个气球。第三天,她看到三个人轮流打羽毛球,谁输了换下场。小女孩说我也想去。第四天,她看到一个小男孩坐在轮椅上,扶着旁边的树干艰难的站起来,脸上露出痛苦的表情努力地走着。小女孩抱着妈妈说“我要吃药”。妈妈的眼泪流出来了。就这样,每天小女孩醒来的第一件事情就是拉开窗帘。她的身体慢慢好起来,医生说这简直是个奇迹。只有妈妈知道原因。  

老师:同学们,听完后你知道是什么拯救了小女孩么?  

学生:是那扇窗户。  

老师:更确切地说是窗户外的风景拯救了小女孩,每一个人,每一件事都是一道美丽的风景。正是那扇窗户给了她生命的希望,正是窗外的景色给了她活下去的勇气。小女孩打开病房窗户的同时也打开了心灵的窗子,看到了生命的希望。今天我们也打开窗户看看《窗外的风景》  

(五)请学生帮助图片里的人物想象窗外的景色,初步激发学生的联想能力3分钟  

老师:你们看这个小姑娘也趴在漂亮的窗户台上,美美地欣赏窗外的景色,你能想象出她在欣赏什么样的景色么?  

  (出示课件中的图片 请学生联想。开始激发起学生想象的欲望。同一张图片可以请两个以上的学生想象窗外的景色。并提问学生为什么觉得窗外是这样的,有什么根据么?为什么这样想。)  

小猫的这张照片,如果你就住在对面,小猫是否也变成了你窗外风景的一部分呢?  

  老师:你们观察得很仔细,想象得太好了。  

(六)让学生回忆自己家窗外的风景  

老师:别沉浸在别人的窗外了,回忆一下,你的家里哪个房间的窗外的景色是你最喜欢的,是什么风景?  

学生:我喜欢卧室的窗外的景色。。。。。。。  

老师:我家窗外能看到马路,有一次看到一条狗过马路,那条狗在过之前居然还知道左右看看车辆。太有意思了。  

四、让学生谈谈 希望窗外是什么样的景色以达到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的目的5分钟  

老师:这里有一个屋子,屋子里有一扇窗户,我希望窗外是海,偶尔能看到远航归来的渔船。你希望窗外有什么呢?  

五、学生绘画,教师巡回指导  

这里有一张黑色的纸象征关闭的窗户,我很想看到打开这扇窗户后外面的景色。打开后我们会看到什么呢?人,物,景,还是事?(在投影下演示)我们的工具可以画出点线面(在这里只给学生做个提示)  

六、评价。  

投影仪下展示,教师选几张让学生评价,再让作者说说。  

(七)小结。  

  老师:俗话说眼睛是心灵的窗口,你希望看到的景色便是你心中的向往。同学们,当你慢慢长大有了不愉快或者小烦恼的时候,请你打开房间的窗户看看风景,让心情平静下来,也请你打开心灵的窗户,透透气忘记烦恼。当你遇到困难和挫折时也请你打开窗户,有一句话“上帝给你关上一道门,同时给你打开一扇窗”  

这句话是说:人生的一生不会一帆风顺,会遇到许多坎坷。我们应该保持平和的心态来看待,要有积极的态度面对,并全力以赴去解决,只要不放弃,就有希望走出阴霾。上帝为你关闭了一扇门,就一定会为你打开一扇窗。与其在关着的门前留连忘返,不如去开着的窗外寻找属于自己的天空!因为太阳每天都是新的,生活也永远是有希望的。  

 

 

课题:新家园

一、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欣赏各种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感受建筑之美,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生活的情感。

2、认知目标:了解模型制作的有关知识,掌握建筑模型的制作技巧。

3、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大胆设计、制作的能力,通过小组合作的形式,把自己的设计思想与同伴交流,并选用各种材料进行新家园模型的制作。

 二、教学重点

在小组合作学习、交流的过程中关注学生的表现,让学生体验设计和动手制作的快乐。

三、教学难点:学生能设计出高低错落有致、造型生动别致的建筑模型并将它成功制作出来。

四、教学准备: 
1、教师:搜集有特色的建筑图片及城乡环境设施,制作成课件。

2、学生:各色彩纹纸、双面胶、剪刀、铅笔、白纸、废弃包装盒

五、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导入: 近几年咱们的家乡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们盖起了一栋栋实用美观的新房子。新房子周围的花园、果园,在蓝天下显得格外美丽。这就是我们的新家园。

(二)说一说: 请同学们说一说近几年来城市、乡村居住环境的新变化。(学生踊跃发言,教师适时提出表扬)

(三)看一看: 欣赏课件,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各种有特色的建筑,让学生感受建筑之美,激发学生创作的热情。教师:瞧!咱们新家园的房子多棒—有几十层高的摩天大厦,也有典雅精致的花园别墅,有欧洲风格的城堡,也有现代化的居民小区。

同学们,你想成为一名小小建筑师,为我们的新家园出份力吗?就让我们一起来动手做一做吧!

(四)想一想:(设计草图)

小组合作,讨论、构思并画出理想的建筑外形、结构。

教师提示具体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房子是什么形状的:方的、圆柱的、三角形或者不规则形? 屋顶是什么样的:三角形、平顶、瓦楞形? 门窗造型:大玻璃窗、百叶窗、还是方格窗?单扇门、双开门或是旋转门?安装在什么部位,是否打开?其他部分:是否有阳台、阁楼?房子的装饰,周围的绿化及各种设施等。 各部分的比例要协调,一组建筑应高低错落有致,色彩搭配和谐生动。

(五)展示草图:哇,同学们设计得真新颖,这是你们合作的成果。相信你们一定能做出漂亮的建筑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 现在同学们一定迫不及待地想动手制作了吧?建筑模型的制作看上去复杂,其实做起来并不困难,让我们赶紧动手试试吧!

(二)做一做:(动手制作)

1、教师示范制作:

(1)、制作建筑的形状,画好门窗后剪出,粘贴好建筑的外形。

(2)、根据建筑物的大小做出屋顶。

(3)、添加门窗并装饰房屋。

(4)、给房屋周围布置小设施及花草树木模型,组成小社区。

2、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制作,教师巡视指导,提醒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一定要注重发挥自己的创造力,做出与众不同的作品来。

(三)评一评:开个小小的建筑模型展览会,学生互相评价、发表感想,看哪组的模型最受欢迎。

(四)总结:同学们的作品太精彩了,把咱们的新家园制作得真美啊!

 

课题:金银器

一丶教学目标

1、了解传统金银器的工艺、造型、纹样的特点,掌握传统金银器的欣赏方法。

2、从工艺、造型、纹样、功能等方面欣赏传统金银器,用简短的语言进行描述和评价。

3、感受传统金银器的没干,培养热爱祖国传统艺术的美好情感。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欣赏了解不同时期、不同种类的金银器,以及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及造型、纹饰特征。

难点:用简短的语言描述各朝代金银器的制作工艺及造型、纹饰特征。

三、           教学设计

四、            

课前准备

(学生)课前阅读教科书。

(教师)相关图片、课件及多媒体设备等。

 

 

教学过程:

1.    欣赏导入。

(1)    出示PPT提问:

①    请看大屏幕,这两幅照片拍的是哪里?

②    你知道他们在干什么?你见过金银制品吗?你的家人谁有金银制品?是什么样的?你对他们带的金银制品怎么看?为什么?你有没有见过古代的金银器?

(二)教师小结谈话,呈现课题:今天一起来学习我国传统的《金银器》,出示PPT。

2.初步赏析。

(1)提问:

①书中介绍的金银器涉及了哪些朝代?可以分成哪几类?

②书中介绍的金银器和现在的金银制品有什么不同?

③    请你用几个词来概括中国传统金银器的特点?

(2)    教师归纳小结:

中国传统金银器的特点:类别丰富,造型别致,纹饰精美,工艺精湛。

3.深入研究。

(1)教师出示《金虎》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并小结。

①《金虎》是什么材质?属什么类别?是什么朝代的?

②《金虎》动态是怎样的?

③纹饰有什么特点?  

小结:《金虎》是金制品(金器);属饰件类;姿态生动,纹饰概括、简洁。

(2)教师出示《金梳背》提问,引导学生讨论,并小结。

①《金梳背》是什么材质?属什么类别?是什么朝代的?

②《金梳背》的纹饰有什么特点?用了哪些制作工艺?

(3)    教师出示《银水壶》。请学生做介绍,分别从朝代、材质、类别、纹饰及工艺等方面进行介绍。

4.尝试赏析。

(1)    作业要求:请自主选择还没欣赏过的一件金银器。分别从朝代、材质、类别、纹饰及工艺等方面进行介绍。并谈谈欣赏中国传统金银器后的感受。

(2)    学生汇报交流,师生共同评价。

5.    小结拓展。

(1)    小结本课学习内容。

(2)    欣赏其他古代金银器。

(3)    欣赏现代金银器。

(4)    课后有兴趣的同学可以上网收集欣赏更多的金银器。

 

 


课题:中国的文化与自然遗产

一、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搜集与处理资料信息的能力,激发学生了解中国世界遗产的兴趣,认识我国的世界遗产,并用自己的语言谈谈感受。

2.通过思考、比较、学习与讨论,使学生感知中国世界遗产的独特艺术美感。发展学生的探究思维,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3.通过学习培养保护世界遗产的意识,在今后的生活中做世界遗产的保护者、宣传者。

二、重点、难点

重点:能欣赏、了解、感悟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独特价值。

难点:用自己的语言谈谈对中国的世界遗产的感受。

三、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图片和文字资料。

(教师)课件等。

教学过程

1.欣赏导入,激发兴趣。

(1)欣赏几幅图片:皖南古村落西递、甘肃敦煌莫高窟、四川乐山大佛。教师提问:你认识这些地方吗?它们有什么不同的特点?

(提示:这里欣赏比较的世界遗产可以根据需要进行选择,目的是让学生通过比较,了解自然遗产和文化遗产的独特魅力。)

(2)讨论交流:①仔细观察这几幅图片在内涵上有什么不同?②风格上有什么不同?③你更喜欢哪一张?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讨论各自的发现。

(3)学生汇报。

揭题: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中国的世界遗产。

2.讨论交流,师生互动。

(1)讨论一:“什么是世界遗产?列入世界遗产的标准是什么?世界遗产分哪几类?”

(2)讨论二:“看看自己带来的材料哪些是属于自然遗产?哪些是属于文化遗产?哪些是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3)交流:教师和学生代表一起来汇报、欣赏中国的世界遗产。

(提示:在学生和教师的互动活动中,建议教师结合学生的资料进行适当的补充。鼓励学生大胆发表自己的欣赏体会,在活动中发展学生的审美意识。)

3.小组合作,表达感受。

(1)教师出示课件《神州风采》,学生欣赏。

(2)小组内交流自己的欣赏感受。(四人小组合作进行,并将感受写下来。)

(提示:在活动中提醒学生注意运用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想法,尽量尊重小组同伴的意见,增强小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

4.展示作品,师生评价。

(1)每一组把写好的感受进行汇报交流。

(2)全班评选出印象最深刻的作业,教师小结。

5.小结谈话,课后拓展。

(1)教师小结:今天同学们简单地了解了中国的世界遗产,并且写了自己的欣赏感受。今后我们要更加关心身边的事物,也许更多更美的世界遗产就在你的身边。

(2)学生课外的活动拓展:寻找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学生) 收集中国的世界遗产的现状资料以及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源。

(教师) 课件。

教学过程

1.欣赏比较,启发谈话。

(1)出示黄山申报时的图片以及现在黄山游客人满为患的图片。谈话:这两幅图片看了有什么感受?

(2)讨论:为什么会这样呢?你觉得人们在饱览世界遗产风光的同时应该怎样保护它们?

2.结合教材,激发创意。

(1)看书讨论世界遗产开发与保护的问题。

①你最喜欢哪一处世界遗产?准备给它取个什么保护口号?

②你认为小组内哪位同学的口号提得特别好?为什么?

(2)结合课件中的作品,深入探讨保护与开发的问题和方法。

3.构思主题,深入探讨。

(1)交流课前收集的家乡可以申报世界遗产的资料,集体讨论是否具有申报的价值。

(2)针对讨论结果议一议怎样来申报世界遗产?我们可以从哪些方面去争取?

(3)将申报项目的设计稿写下来。

4.讲述作品,集体评价。

(1)学生互评作业,教师对有趣味、有独创性的作业予以表扬与肯定。

(2)启发评价方法:可从形式上、内容上等方面进行评价。

(3)活动过程:①讲述自己的作品。②四人小组讨论。③班级交流。

6.联系生活,欣赏拓展。

(1)总结本课内容。

(2)欣赏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资料。


文件包预览下载

 ▼


下载完整电子版请扫码关注班班通教学平台公众号发送消息

【16】这2个数字获取

 ▼

长按关注

打不开百度网盘链接的地区

可长按扫码直接下载

 ▼


电脑端下载网址

http://jazpan.com/box/3469.html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下载全册PPT课件动画教案习题整套资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