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锐电子董事长闵昊:不断开拓RFID,实现物联网的终极梦想 | 摩尔领袖志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可拖动语音进度
身兼大学教授、半导体公司创业者、企业最高管理者、投资人等多重身份,闵昊在半导体产业摸爬滚打了几十年,积累了雄厚的技术功底、产业资源和企业管理、运营经验。特别是在RFID应用领域,这位“儒商”更是有说不完的话,下面就让我们分享一下他的从业经历和心得吧。
当年,闵昊带领5位复旦大学的学生和朋友,于2005年创建了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起初,公司的研发方向非常明确,即以900MHz电子标签为启动点。随着产品研发的进行,以及对市场的深入了解,闵昊认识到900MHz电子标签的市场及其发展情况并不理想,因此,为了企业的生存与发展,坤锐也开始做13.56MHz的电子标签。
闵昊表示,公司前期的发展比较顺利,到2009年,坤锐实现了3000多万元的营业额,也拿下了几个关键的大客户,其中包括五粮液900MHz防伪电子标签和广深铁路火车票的13.56MHz电子标签。之后的一段时间,公司也经历了一些曲折,曾经有一段时间比较困难。从2015年开始,公司的运营好转了起来,特别是16年,业务发展顺利了许多,预计与2015年相比,可实现50%以上的增长。
目前,坤锐以模拟技术和产品研发为主,最近又拓展到了SoC设计,所以,该公司今后的技术发展路线就是朝着整合了射频、模拟和处理器的SoC方向发展,其面对的应用目标就是物联网,这也是公司成立之初定下的发展方向。一路走来,市场的发展趋势印证了当初坤锐预见的正确,市场与客户也越来越认可这家公司的技术与产品,展现在坤锐面前的机会越来越多。
目前,坤锐的产品线主要包括3类:第一类就是传统的电子标签产品,在这一领域,中国的市场并不是很大,增长速度也有限,而国外则相反,最近几年呈现出比较好的增长态势。因此,坤锐针对国外市场,开发了大容量的电子标签,而且采取了与其它电子标签芯片公司差异化的产品研发策略,产品主要用于资产管理,而非物流。特别是从5年前开始,坤锐就与国外合作伙伴一起,为航空工业提供电子标签芯片,与航空领域的试验、试点几乎同步,成为了第一批开发航空应用的电子标签芯片厂商。这种先发优势,使得坤锐在最近两年在该
领域快速增长的背景下,取得了不错的发展,目前,坤锐电子在航空零部件、机舱管理用电子标签市场,全球排名第一。这使得包括波音、空客在内的各大飞机制造商,对坤锐电子的品牌和产品都有极高的认知度。
另外,最近两年,国外用于资产管理和工业的电子标签市场增长明显,坤锐电子从去年开始,给福特汽车提供电子标签芯片,用于发动机引擎的标识和管理,使得发动机在整个汽车生产流水线上能得到更好的加工处理,并储存相应的数据。当发动机走下流水线以后,标签会随其进入整车厂,从而使整车厂对该发动机的生产过程和质量状况有一个清晰的认识。当然,目前这块儿市场还处于起步阶段,相信未来会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与国外相比,国内市场发展相对缓慢,而且国内公司对资产管理等应用的电子标签的认识不是很清楚,往往看不出采用电子标签的好处,这方面还需要时间去培养。
目前,国外电子标签一个很大的应用市场就是服装的供应链管理,服装采用电子标签的好处是可实现精细化的库存管理。坤锐电子目前还没有进入这一市场,是因为其需要的电子标签容量比较小,但该市场比较大,成本也低。坤锐一直采取大容量、高附加值的差异化策略。今后,随着市场的发展,该公司也会逐步向中低端应用领域渗透,以争取更多的市场空间。
笔者觉得,坤锐电子的这种先高端、后低成本的产品策略与很多美国高科技公司极为相似,先进行高门槛的技术和产品研发,确立市场地位后,再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发展,进入相对低端的低成本应用市场,从而建立起一条有深度,又有宽度的供应链,以实现多元化经营。
第二条产品线也是从电子标签分出来的,4年前,坤锐电子开始和公安部交通科学技术研究所一起,开发车辆电子标识产品。在该项目中,坤锐是标准制定的主要参与方之一。目前,该项目已经在无锡和深圳试点测试,相应的标签都已经完成供货。从试点情况来看,效果不错,相应的国家标准也正处于审核阶段。坤锐电子在这块投入了4年,现在终于看到量产的希望,虽然目前出货的量还比较小,相对于4年的投入,收入也有限,但是从长远考虑,这是一件很值得做的事情。这块儿市场也是未来车联网的组成部分,今后,在公安部的统筹下,车辆电子标签将成为每辆车的“身份证”,有利于车辆联网后的认证与管理。闵昊表示:“随着电子车牌的商用,以后假车牌将没有生存的空间。”
笔者觉得,从技术角度讲,坤锐被公认为是国内900MHz电子标签的最强者,因此,在与公安部的合作中,无论是相关产品的测试,还是国家标准的起草与制定,该公司都发挥着领跑的作用,使其在未来车联网市场能够产生先发优势。
坤锐的第三条产品线是移动支付产品,该公司从2006年开始进行这类产品的研发,到现在已经有10年的时间,目前开发的是第三代产品。闵昊认为,虽然现在支付宝和微信支付等应用广泛,但这种基于二维码的支付方式,在安全方面存在短板,随着用户的增长,其隐患会愈发凸显,容易被不法分子和黑客所利用。而基于硬件的NFC移动支付技术在安全性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但限于成本,短期内多数手机还不能集成有该功能。
坤锐在发展NFC方面,一直在与电信运营商合作,采取先买手机,然后根据需求,再安装NFC功能模块的策略,即将NFC集成在SIM卡内,从而使用户在需要时,更换一张SIM就可以了,不必新购置手机,这样大大加强了用户使用的灵活性,并使成本最低化。
当然,将NFC集成在SIM卡内,存在着技术挑战。由于SIM卡很小,使得常规的NFC天线无法集成进去。为此,坤锐开发了一种技术,它可以在很小尺寸的天线上实现常规大天线的信号传输。闵昊表示:“截止到2015年,全世界也只有两家公司具备这样的技术能力,一家是坤锐,另一家就是奥地利微电子(AMS),iPhone6就采用了AMS的NFC技术产品,我们在该技术层面与AMS是同步的,也具有相应的产品,目前正在与中国移动合作,推广具有NFC功能的SIM卡,去年开始出货,产品已经可以与中国移动的“和包”对接,既可以用在NFC手机上,也可以用在无NFC功能的机种上。这样的SIM卡,可以绑定银行卡、公交卡等,实现手机的多功能集成应用。”
最近,坤锐开始将移动支付功能应用到可穿戴设备上,如可实现移动支付的手环,合作伙伴的相关产品在两个月内就会面市,定位于银行业务应用,它也可以同中国移动的“和包”结合,手环通过蓝牙与手机连接,实现多种应用。
闵昊认为,NFC在可穿戴设备上的应用也是未来的一个发展方向。毕竟,眼下手机集成NFC还存在着各种挑战,而手环则比较简单,应用灵活度也比较高,如果将手环与小额支付连接在一起,相信其对用户的粘性会大幅提升。同时,它也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支付安全问题,因为有手机和手环两个硬件载体,必须同时存在,才能支付成功,而且他们之间是通过蓝牙进行数据传输的,不存在软件共享弊端,这样,即使病毒攻破并控制了手机,却无法操控手环,从而使手环成为了手机的一个安全保障。最近,有不少手环公司在向这个方向发展,而坤锐的小天线NFC技术正好能满足这些应用需求,具有广阔的市场空间。
笔者觉得以下的形容很贴切: 碗里要有吃着的(900MHz电子标签),锅里要有炒着的(车辆电子标识),田里要有耕种的(NFC移动支付),这正是坤锐电子3个产品线的真实写照。
目前,坤锐电子有50项左右的专利,集中在两个方面:一是电子标签,另一个是移动支付,比如具有小天线的NFC技术,里边就包含了多项专利。闵昊认为,目前国内对专利的尊重水平普遍不高,意识都偏弱。而且已有的专利也是以防御性为主,进攻型的并不多。专利壁垒对坤锐有一定的保护作用,但这不是最重要的,构建一个良好的生态系统,才是实现自我发展和保护的根本途径。因为即使单个部分被别人抄袭,整个系统还是独有且安全的。对此,闵昊信心十足,并称目前国内的900MHz电子标签,坤锐电子依然是做的最好的。
在笔者看来,该公司更看重系统产品及应用,单一芯片很容易被抄袭,而如果能够为市场和客户提供一整套实用的应用系统,不仅可以体现自身的综合技术实力,更好地为客户服务,更重要的是能够形成强大的保护屏障,形成自己独有的技术和产品优势,且难以被复制。
闵昊认为,单一的芯片必须与系统结合,否则很难赚到钱。比如在手环移动支付拓展方面,坤锐组织手环公司、相关的软件公司,以及能与银行对接的运行公司等等,提供一整套的解决方案,与合作伙伴一起开发,以形成一个生态系统,各施所长,共同推进市场和生态的发展,这样才能尽快打开市场局面,赚到钱。
在谈到竞争对手Impinj(英频杰)公司时,闵昊说:“Impinj是一家在RFID领域摸爬滚打了多年的公司,其市占率在20%以上,目前是该行业第一大公司。它在很多方面与坤锐非常类似,比如该公司的发起人也是一名大学教授(Chris Diorio博士),这与我的经历相同,而且我与Chris Diorio也有着不错的私
53 29374 53 15757 0 0 3643 0 0:00:08 0:00:04 0:00:04 3643交。”
谈到Impinj在美国上市时,闵昊表示,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标签芯片和Reader,现在的RFID市场,如果只做单一硬件的话,其收入与附加值很难得到提升,Reader的利润则比较丰厚,可实现较高的附加值。但是其总营收并未见明显提升。目前全球的RFID硬件市场总量不大,就几亿美金,也较为固定,且就是这几家公司在分食。
闵昊认为,整个RFID硬件市场的想象空间是不大的,这也是坤锐要从多方面开拓市场的主要原因。比如NFC,其具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例如,目前全球年手机出货量约为5亿~6亿部,每个NFC芯片能卖到2美元,那就将有10亿美元的市场规模,若能占据全球30%的NFC芯片市场份额,就能实现3亿美元的营收,而且这还只是单一的NFC芯片,不包括相关的软硬件产品。前一段时间,AMS将其RFID芯片业务部门出售,就赚得了1.4亿~1.6亿美元,
闵昊认为,IPO对RFID行业虽然起到了很好的振奋作用,但实际效果并没有那么的强烈,所产生的实际效果有限。
对IPO清醒的认知,为坤锐今后的发展指明了方向,那就是开拓一片更广阔的疆土,在更大的市场当中争取自己的一席之地,例如为客户提供系统级研发和服务,来实现高附加值;而不是在低利润窄领域竞争、徘徊,在这里即使占据很大的市场份额,总收入也是有限的。
对于处在红海当中的半导体行业,有人说它已经是夕阳产业,其投入成本高、风险大、利润空间也在被不断压缩。针对这种论调,闵昊给出了他的看法:半导体行业肯定不是一个夕阳产业,它目前就像是处在一个多云的天气状况下,阳光被乌云暂时遮住了。当然,半导体产业也处在变化和调整期,其利润来源和商业模式与以往相比会有不同。以前,半导体公司大都是以通过提升产品性能来作为营收和发展的主要驱动力,但从五、六年前开始,以PC和手机处理器为代表的核心电路,其主频不再有大幅度提升了,而是向多核心方向演进,产业主要驱动力,正在从单一器件的高性能向提供具有较高价值的生态系统和商业模式转变,整个行业及从业者必须要适应并善加利用这种变化,才能在市场竞争中争取到主动。
闵昊觉得,未来的半导体产业将更加追求适用及能效,而不是一味地要求高性能。该产业正处在一个平台期,孕育着下一波增长,需要有新的驱动力和商业模式,动力源主要方面之一是物联网,半导体企业一定要与系统设备企业一道,共同分享新增长模式所产出的利润,融合与共赢,建设一个优良的生态系统是产业发展趋势。
对于中国的产学研合作,闵昊也给出了自己的深刻见解:纵观我们的产业环境,目前看起来似乎是没有什么阻力,“就像我自己,作为公立大学的教授,创立了自己的公司,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家都是可以接受的,甚至比美国的高校还要开放”,闵昊说:“但是,这其中又暗藏着不顺畅的因素,例如:目前企业的研发能力已经不同于早些年,已经超过了高校,这样谈产学研结合,‘学’和‘研’的贡献在哪里呢?本来‘学’应该在学术上领先,并引领最新的技术发展,而眼下‘产’的水平超过了‘学’。如果‘学’的参与人员不与产业紧密结合,只是封闭在‘象牙塔’里闭门造车的话,甚至都意识不到人家的水平已经超过了你,出现孤芳自赏的可笑局面。因此,我们高校研发的自我定位需要调整,以前是要求能做出一套完整的方案,以表现出研究成果,如果现在还秉承这种思路的话,那一定是没有前途的,无法与产业界竞争,因此,高校应该集中精力,去突破新技术点,并不要求做出完整的系统,然后将这些新技术点融入企业的产品当中,通过双方合作,把这些突破的技术点贯穿起来,就形成了完整的产品和解决方案,这才是正道。”
但遗憾的是,目前我国的科研体制,并不支持以上理念和做法,因为眼下是以论文和所获奖项来评定科研成果的。论文还可以接受,但获奖这一评判标准很不科学,因为如果不能做出完整成果的话,是无法获奖的。此外,国家设置的很多科研项目,也是要求做出完整的成果,而不是鼓励在某些新技术点上谋求突破。这些都是困扰产学研实现良性合作的不利因素。
以NB-IoT为例,闵昊觉得高校就应该积极参与,比如高校可以做其中的射频收发器,而即使是这一块,高校也很难独立完成,可以集中精力突破其中的几个技术点,如发射机、接收机的射频前端、振荡器和唤醒功能部分。而作为复旦大学教授,闵昊带领的几个博士生就是在做这样的工作,不一定需要全部攻克,只要能做出其中的2个,就是成功。在这样的基础上,企业再参与进来,把这些新的研发成果融入相应企业的产品当中,就可做出新的芯片产品来。当然,这个时间会比较长。
笔者总结:宁可做高标准系统中的某些点,或某个部分,也不要做达不到高标准要求的整个系统,即使做出了这样的系统,也是没有什么意义的。
看来,产学研如何分工合作,实现良性互动,确实是个值得研究和实践的重要课题啊!
作为一名资深企业最高决策人,同时也是一位创业者,闵昊对初创公司的生存和发展有着深刻的感悟。一家创业公司,特别是半导体企业,要生存下去,关键看前三年,这期间说服投资人持续投入很重要。另外,团队很重要——有一支经验丰富(特别要有至少一个具有半导体企业运营经验的人,和一个好的CTO)、战斗力强的队伍,是公司能发展下去的关键,从某种意义上讲,这甚至比技术和产品更重要。企业的发展战略也很关键,如果一开始就把cost down作为主要经营目标的话,是没有发展前途的。
很多国外的企业节奏比较慢,但是它很少做错事,这体现出了一个慢决策,快执行的工作体系和流程。而中国企业往往正相反,领导决策很快,但执行无效。因此,作为企业管理者,一定要好好地思考这个问题,在决策的时候多动脑筋,多讨论,形成决策后,要快速执行。
磨刀不误砍柴工,在企业管理与决策方面,战略第一,战术次之。
本期采访嘉宾:闵昊
闵昊,男,博士,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 兼总经理
闵昊于1991年获得复旦大学材料科学系的博士学位,担任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副教授。1995年到1998年期间,他担任美国斯坦福大学电气工程系的访问副教授,主要从事CMOS的图像传感器的设计。同时,他在硅谷担任多家半导体公司的顾问,并且是PixelDevices International的创始人之一。
1998年闵昊完成了斯坦福大学的研究工作后,担任复旦大学集成电路与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的教授和主任。从1998年底至2006年3月,他担任上海华虹集成电路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带领公司从刚起步到成长为中国大陆顶尖的十家集成电路设计公司之一。
闵昊在集成电路(IC, IntegratedCircuit) 行业有十多年的经验,研究领域包括VLSI系统集成、混合信号IC设计、CMOS图像传感器设计、数字信号和图像处理等等,先后参与、主持完成数十项IC设计工作,在许多刊物和会议上发表了40余篇论文,同时主讲复旦大学微电子系专用集成电路设计等课程,理论与实践经验非常丰富。
坤锐电子
上海坤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坤锐电子”)是一家专业提供高频和超高频RFID硬件解决方案及移动支付解决方案的高科技公司。
公司致力于RFID和移动支付产品的设计、开发、生产和营销。坤锐电子是国际领先的超高频RFID芯片技术设计领跑者之一,产品广泛应用在智能制造,资产管理,与车辆电子安全识别等领域。公司业务遍及国内并远销亚洲、欧洲、美洲等。坤锐电子拥有国内最优秀、最有经验的集成电路设计团队,并对RFID行业做出了卓越的贡献。坤锐电子作为国内领先超高频RFID芯片技术硬件方案供应商,参与多项国家、行业标准的制定。多次荣获中国十大集成电路设计企业。我们的目标是在不久的将来成为全球三大RFID芯片供应商之一。
公司官网:http://www.quanray.com
【摩尔领袖志】
中国半导体CEO访谈专题栏目。领袖,是一个企业的灵魂,决定着整个团队的前进方向和成败。这一点在资金和技术高度密集的半导体行业显得尤为突出。“半导体行业观察”作为摩尔精英旗下的专业半导体行业媒体,利用自身30万微信关注的影响力,为广大专业读者了解半导体行业领袖构建沟通平台,“摩尔领袖志”访谈内容集中在行业发展趋势、经营管理理念、创业创新故事、企业人力资本运营等四个方面,从宏观到微观、从理念到实践、从创业到管理全面覆盖。
【关于转载】:转载仅限全文转载并完整保留文章标题及内容,不得删改、添加内容绕开原创保护,且文章开头必须注明:转自“半导体行业观察icbank”微信公众号。谢谢合作!
【关于投稿】:欢迎半导体精英投稿,一经录用将署名刊登,红包重谢!来稿邮件请在标题标明“投稿”,并在稿件中注明姓名、电话、单位和职务。欢迎添加我的个人微信号MooreRen001或发邮件到 jyzhang@moore.ren
点击阅读原文可调节语音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