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澜等人坚决拒绝参与和谈后,国民党特务开始秘密策划谋害张澜等人。黄炎培先生日记中写道:
“郭春涛夫人述某方将对我不利。我之外,还有表方、努生(罗隆基)等,其方法为绑票或暗杀。”——《黄炎培日记》1949年1月27日
1949年3月底,中共中央进驻北平后,准备在北平召开新政协筹备会,毛泽东邀请张澜赴京参会。当时张澜因年老体弱住进虹桥疗养院,接到邀请后本打算伺机前往北平,但国民党军警却包围了虹桥疗养院,软禁了张澜和罗隆基。5月10日,上海警察局下令将虹桥疗养院划为禁区,荷枪实弹的士兵不分昼夜轮班警戒,任何来往的人包括医务人员,都要盘查。
情况危急,周恩来亲自安排营救行动。时为国民党上海警备司令的杨虎有意投向革命,通过地下党向周恩来表示,希望戴罪立功。周恩来通过地下党转告杨虎,要他设法营救张澜。此时负责看守张澜的上海警备司令部第三大队副队长阎锦文正好是杨虎的亲信,一场惊心动魄的营救行动就此展开。
5月26日下午7时,上海警察局长毛森命令阎锦文,9时之前将张澜、罗隆基押解到停靠在黄浦江的一艘轮船上,将张澜和罗隆基劫持到台湾,这是国民党撤离上海的最后一艘船。
注:阎锦文先生照片无从查找,以建国大业中照片(陈道明饰)代替。
阎锦文拿不出凭据,急得在房间里打转。时间一分一秒地过去,再晚就来不及了!罗隆基认识杨虎太太,试着打了个电话过去询问,得到了肯定的答复,于是疾步跑到张澜的房间说明情况,和阎锦文一起搀扶张澜下楼,坐进早就停在病房门口的小汽车里。
一辆装满士兵的卡车停在街边,这是毛森派来增援的兵力。阎锦文亲自驾车,这辆卡车果然尾随而至。为了迷惑跟踪的卡车,阎锦文按原计划行驶到外滩码头,到达码头后突然加速向北,再猛打方向盘急速左拐,钻进一条人流汇集的街道,甩掉了卡车。为保万无一失,阎锦文又向相反方向急速行驶一段路,确信已完全脱离危险后,才停靠在法童公学门口,掩护张澜和罗隆基通过预先备好的软梯翻越院墙,进入杨虎公馆地下室休息。张澜和罗隆基脱离险境。
毛森得知后拍案大骂,立即组织人马四处搜捕,但毫无结果。一直等到当夜12点,这艘最后撤离上海的船只好起锚。
张澜、罗隆基脱险后的第二天,上海解放。张澜、罗隆基、史良发表联合声明: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而中国各民主党派所共同参加的人民革命,这是中国全体人民整个民族彻底翻身、彻底解放的革命。我们要切实遵行毛泽东先生所倡导的新民主主义。”
6月1日,毛泽东、朱德、周恩来、董必武复电张澜,对“先生及罗先生准备来平,极表欢迎”。24日,张澜、罗隆基、史良抵达北平。
1949年6月15日,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第一次全体会议在北平中南海勤政殿举行。沈钧儒代表民盟出席会议并当选筹备会常务委员会副主任,章伯钧当选为常务委员。
毛泽东与新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常务委员合影。前排左起第二为章伯钧,第五为沈钧儒。
新政协筹备会在北平召开时,中国人民解放军正在向华南挺近。1949年8月2日,《光明报》刊登了民盟广东省支部《为拥护新政协迎接大军南下解放广东告同胞书》,敬告三千万广东同胞:
同胞们,行动起来
“正当人民解放军向江南胜利进军,华南面临全面解放边缘的时候,新的政治协商会议筹备会已经在北平成立了,它标志着半封建半殖民地旧中国的最后结束,和中华人民民主共和国的诞生!”“亲爱的三千广东同胞们!用我们的实际行动去迎接新政协和新中国!”
1949年9月21日至30日
9月21日至30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体会议在北平召开。中国共产党及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和无党派民主人士等单位的代表共662人参加了会议。民盟共有正式代表16人,候补代表2人。
参加新政协的18名民盟代表合影。前排左起:李相符、费孝通、刘王立明、张澜、沈钧儒、丘哲、史良;中后排左起:胡愈之、罗子为、辛志超、叶笃义、章伯钧、周新民、张东荪、楚图南、李文宜、周鲸文、罗隆基。其中叶笃义、罗子为为候补代表。
“今天我站在中国民主同盟负责人的地位,我特别要唤起我全体盟员一致团结起来,拥护将来的新政府,以完成革命建国的任务。中国政治协商会议本来是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级的统一阵线。将来的新政府,又是一个各民主党派,各民主阶级的联合政府。统一联合,才是真正的团结。有了真正的团结,‘革命到底’,建国成功,才有了真正的保证。”——9月21日,张澜在开幕式上发表讲话
张澜在此次会议上被选举为中央人民政府副主席。沈钧儒在10月9日召开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一届全国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被选举为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人民政府任命沈钧儒为最高人民法院院长,黄炎培为政务院副总理兼轻工业部部长,章伯钧为政务委员兼交通部部长,马叙伦为政务委员兼教育部部长,罗隆基为政务委员,史良为司法部部长,胡愈之为出版总署署长,彭泽民为政治法律委员会副主任,庄希泉为华侨事务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沙千里为贸易部副部长,李相符为林垦部副部长,萨空了为新闻总署副署长。楚图南在1952年被任命为扫除文盲工作委员会主任。
民盟积极响应中共中央“五一口号”,接受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为新政协的召开、新中国的建立,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确立,作出了重要贡献,民盟的历史也由此揭开了新的篇章。(全文完)
作者单位:民盟中央宣传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