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诗三百首₂

宋代第二
★苏东坡(10371101
字子瞻,号 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今属四川)人。嘉佑进士,曾任礼部尚书、中书舍人、翰林学士等官职。因“乌云台”事件被诬下狱,屡次被贬谪外放。学识渊博,与父洵、弟辙合称“三苏”。文纵横恣意,有如行云流水,列“唐宋八大家”之一;诗题材广阔,清雄旷放,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并称“苏辛”;又工书画,为宋代四人书法家之一,可谓旷古罕见的文诗书画的全才。常与吴越名僧交往,还曾与许多禅师斗试机锋;列东林常总禅师嗣下,曾自言前身是个僧人。着有《苏轼诗集》、《东坡文集》、《东坡乐府》等。
和子由渑池怀旧
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哪复计东西。
老僧已死成新塔,坏壁无由见旧题。往日崎岖还记否?路长人困蹇驴嘶。
【赏析】
严羽曾言:“对句好可得,结句好难得,发句好尤难得。”本诗结句好,发句更妙,是一首备受称道的怀旧七律诗。着名的成语“雪泥鸿爪”,就来自这一名诗。,首联,诗人提出一个十分有趣的问题。人一生飘浮,到底像什么?诗人认为,人生无常,飘泊不定,就像雪泥鸿爪一样。可想而知雪泥上的爪印是难以久存的,更不用说那飞翔的鸿雁,早已不知西东。回首往事,不正是如此吗?你看老僧业已寂灭,墙垣已颓,你往日的即兴挥题已不见了踪影。1056年诗人与其弟苏辙赴汴京应试过河南渑池,1061年赴陕西任时再过渑池。时隔五年,早已物是人非。不过,在达者看来,这是生命的宿命,是生命的规律。还记得那时候的崎岖路途么?路长人困,连跛驴都疲倦了。回想起来,历历如昨,还蛮有意思呢!
安命知天者,对人生有一番彻悟后,就要达观地对待一切。诗人正是以这一心胸直面人生沉浮,并达到了他人生的完满。


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赏析】
这是一首妇孺皆知的禅理诗。黄庭坚谓之“吐此不传之妙”。
庐山是这位可爱的东坡居士的心灵故乡,他对山是如此的迷恋:横看、侧视、远眺、近观、高瞻、俯瞰,对庐山诸峰奇妙的造化与形态感到意趣盎然。那纵横倚侧、远近高低的观察,将一个挚爱山景禅境的奇造妙化的赤子的心境毕然呈现了出来。虽然百般执着,万分难舍,可还是弄不清它的本来面目。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你还没有超脱,没有跳出三界外,哪能高屋建瓴、知根达源呢!
庐山是一座充满禅境的宝山,晓得庐山真面目,也就晓达人生极境了。


庐山烟雨
庐山烟雨浙江潮,未到千般恨不消。
到得还来无别事,庐山烟雨浙江潮。
【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宗门引用的理趣诗,形象地展示了未悟与悟后的境界。
青原惟信禅师有一段着名的禅话:“老僧三十年前未参禅时,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及至后来,亲见知识,有个入处,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而今得个休歇处,依前见山只是山,见水只是水。”表现了一个达者先入小乘禅境,再入魔境,尔后臻抵大乘圣境的过程,也是这首禅诗最好的注脚。
庐山烟雨风光与浙江的钱塘潮,都是闻名天下的胜景,多少骚人墨客为之倾倒,挥毫泼墨,这等名震宇内之宝地不亲自去见识一番,是会抱撼终身的。可是到过之后,却发现没什么特别,依然是庐山烟雨与钱塘浪潮。
悟前千般恨难消,千念万虑,放舍不下,把那庐山烟雨与浙江潮,把那须实证的佛性禅心,看成非我的存在,其实大谬;等到大悟后,放下诸念,才明白那胜景亦不过是佛心我心的微妙体现而已,佛性在悟前悟后未曾有丝毫改变,依然是庐山烟雨浙江潮,只不过觉者开了天目,获得了大智慧而已。

赠东林总长老
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
夜来八万四千偈,他日如何举拟人。
【赏析】
这是东坡居士表现自己对禅的颖悟的一首悟道偈。东林总长老即东林常总(1025—1091),世誉称“马祖再来”。
首二句表现诗人对佛性禅理的透悟,尾二句表现自己对法门圣境奥妙无穷的证悟。溪声与山色,其清澈明丽,无非是纯净无垢的佛性禅心的妙现;那溪光山影,在迷离的夜色中,在觉者的心目中,简直就是在颂唱着玄妙无际的八万四千法门,其博大精深、欢畅愉悦,我怎样才能向他人表白呢?!说什么“举拟他人”,这分明是透达禅境的东坡居士的一句反问! 因为禅宗是主张不立文字的,故禅境只可意会、不可言传,只可自证、不可他求,即所谓“言无展事,语不投机。承言者丧,滞句者迷”。


琴诗
若言琴上有琴声,放在匣中何不鸣?
若言声在指头上,何不于君指上听。
【赏析】
这是一首极为精到的以琴示禅偈。
《楞严经》中说:“譬如琴瑟琵琶,虽有妙音无妙指,终不能发,汝与众生亦复如此。”又有偈云:“声无既无灭,声有亦非生。生灭二缘离,是则常真实。”深谙禅理的苏轼试图通过琴诗说明禅门的奥理。诗人设了两个假设句,两个反问句,说明生灭的微妙。妙音为无,如何能自鸣匣中,又怎么能从指头上听到?只有当有无相生,琴指相拂,才有响泉磬韵。不过,即使它听得到,那也不是它的自性。无生无灭,才是空的本来面目。
苏轼一生中结交僧友数十人,有上百首赠答僧友诗。下面仅列举一二,以示诗僧友朋们跟这位旷古绝今、觉事达人的才子的友谊。苏东坡《书双竹湛师房二首》:“我本江湖一钓舟,意嫌高屋冷飕飕。羡师此室才方丈,一炷清香尽日留。暮鼓朝钟自击撞,闭门孤枕对残红。白灰旋拨通红火,卧听萧萧雨打窗。”清人纪昀评此诗:“意自寻常,语颇清脱。”
慎长老《和东坡诗韵》为:“东轩长老未相逢,已见黄州一信通。何必扬眉资目击,须知千里事同风。”达者千里书信晤访,足可聊慰难逢之意。既然千里同宗,万里同风,已足可抵得上齐案扬眉了!
维林(?—1119)《问东坡疾》是一首充满轻松幽默的问疾诗:“扁舟驾兰陵,目换旧风物。君家有天人,雌雄维摩诘。我口吞文殊,千里来问疾。若以偈相答,露柱皆笑出。”其中“君家有天人,雌雄维摩诘”句,表达了维林禅师对东坡禅境的褒颂;而“露柱皆笑出”,表现了禅者的智慧与轻快。



★道潜(10431102
于潜(今浙江临安)人。号参寥子。参大觉怀琏得法,为云门宗传人。绍圣元年(1094),苏轼流放南方,道潜连坐还俗。建中靖国元年(1101),蒙赦,复僧籍。哲宗赐号妙总大师。宋朝着名诗僧,与秦观、苏轼为友,长诗工文,其诗清新流畅,绝句尤富诗情画意,为时人格外欣赏。苏轼谓之“新诗如玉屑,出语便清警”。着有《参寥子诗集》。
临平道中
风蒲猎猎弄春柔,欲立蜻蜓不自由。
五月临平山下路,藕花无数满汀洲。
【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传颂的题景小诗。苏轼曾将此诗刻于石上,极力称道诗中的妙笔。
全诗以清灵的笔触、巧妙的裁剪描绘了江南暮春的迷人风光。临平山位于风景如画的杭州东北。诗僧在经行途中,通过对临平山一带如诗风光的细腻描绘,表现了一位出家清净的衲子对自然的无限热爱,同时表现了他作为一代诗僧非凡的笔力。首句写山下柔蒲成片,生机蓬勃地摇曳于春风中,风过猎猎,一阵一阵地铺漫过去,显得无比轻柔、自在。那飞倦了的蜻蜓也想在蒲草上歇歇脚,可是不知是春风在捉弄它,还是蒲草在跟它嬉戏,总是摇摆不定,叫它怎么也立脚不稳。一个“不自由”,极富神韵,反衬出自然界无限的生机与自由。再加上那山路弯弯,一步一景,放眼那水汀沙洲,藕花无数,清香袅袅,仿佛整个世界都是象征佛性清净的莲花与清香,寓示出诗僧对佛性真如与宇宙自然的纯朴本真的赞美。

绝句
高岩有鸟不知名,款语春风入户庭。
百舌黄鹂方用事,汝音虽好复谁听?
【赏析】
这是一首语浅意白的比兴借喻诗。高岩鸟便是诗人,也是禅衲子的代称。
首句的“高岩”说明其处境之高远。“不知名”说明高岩鸟的超尘脱俗。你看它多么清灵自在,歌喉多么动听,姿态何等轻盈,春风是它的友朋,它一路跟春风呢喃着,随春风出入万户千庭,传唱着春的消息。那知名的黄鹂和反复其舌的百舌鸟正在主人面前卖弄歌喉,喜得它们的主人乐不可支,你那清越的妙音除了春风又有谁识得其中真意呢?!
一个禅者便如同高岩鸟,不计名利,不悦俗汉,唯求与春风为伍,留清音自乐,出家也罢,在俗也罢(诗人曾因写讽刺朝廷贬罪苏轼的诗而得罪权贵被勒令还俗)。
清僧大成的咏鸟诗《伯劳西去》则表现的是另一番禅意,上诗中的百舌为伯劳的一种:“伯劳西去雁东来,李白桃红岁岁开。万事无过随分好,人生何用苦安排。”世事倥偬,万事随缘,才是快意的人生。


卜居智果答方外
青灯残篆夜寥寥,门外秋风振苇萧。
惭愧高人能见忆,为予西望立溪桥。
【赏析】
这是一首如同伟岸雕塑般的抒情诗。
智果寺位于西湖孤山,寺中有参寥泉,泉水甘冷宜茶,是一处清静优美的修行之所。本诗描写定居智果寺时道潜乐寺喜禅的心境。然而,诗中不见一字直接描写,而是借用侧面描写的手法。首二句写景,表现了秋寺的空寂、冷清与幽静、萧瑟,而这正是一个衲子最钟爱的所在。这是一处多么可爱的家园哪!怪不得诗人由衷回忆起这样一幅令人难忘的画面:一位方外高士只身站在溪桥上,朝西而立着,他在迎候诗僧的到来。这幅挥之不去的画面,一生中反反复复地出现在诗人的脑海中,那高人西望立溪桥的镜头,深深地打动了诗人的心,自从那时起,他就深深地挚爱起这一方乐土。因为诗人也是一位心出尘外的千里同风者。


口占绝句
寄语东山窈窕娘,好将幽梦恼襄王。
禅心已作沾泥絮,不逐春风上下狂。
【赏析】
据《侯鲭录》载:“东坡在徐州,参寥自钱塘访之。坡度上令一妓戏求诗,口占云云,自是名闻海风。”一个风流倜傥却时遇贬抑的才子,一个风流灵透且净心永在的诗僧,弄出这一段诗坛佳话,是诗坛的风流,也是禅林的风流。才情饱溢的道潜即兴吟诵的这首艳情绝句,拉开了禅风诗坛上崭新的一幕。自此,很多禅诗爱用艳情诗来表达禅意,从传统的山水清雅诗、恬静田园诗中另辟蹊径,进透出一股灵秀温馨的活鲜生机。
全诗首二句寄语歌妓,尾二句表白自己。首二句以神女与襄王梦中神会的典故,委婉含蓄地将风流才子苏轼与芳龄歌女的世间风流表现得诗意盎然,令人不由忆起宋玉《高唐赋》中巫山神女辞行楚襄王时的词赋:“妾在巫山之阳,高丘之阻。旦为朝云,暮为行雨。朝朝暮暮,阳台之下。”诗人通过这段世人熟知的典故,肯定了世间的风流与人生快意,不过这是世间才子佳人的生活,于禅者则不然。后二句写自己清静修行的禅心已化作沾泥柳絮,不会像杨花一般随春风上下癫狂,而是收住心猿,看住自性,不再起心动念了。


下面我们略略浏览一下禅诗中的风流:
宋报恩演《佳人睡起》为:“佳人睡起懒梳头,把得金钗插便休。大抵还她肌骨好,不涂红粉也风流。”这首诗描写懒睡佳人的风流在于她的“肌骨好”,处子的肌肤风骨还保持着清纯,心境尚未沾染,这也正是禅心的体现。
宋代肯堂元禅师《美如西子》为:“美如西子离金阙,娇似杨妃下玉楼。终日与君花下醉,更嫌何处不风流。”将悟禅后的风流别致表现得淋漓酣畅!
宋代法泰《高楼美女》为:“高楼美女一双双,各向琼窗坐玉床。绣出鸳鸯呈似了,金针深插锦香囊。”这首悟道偈俨然一幅缤纷叠彩的美女织绣图,哪有半点清冷的禅意。然而正是这琼窗玉床间的高楼美女,绣出何其神似的简直就是像全了的鸳鸯,却难圆好梦,只好将那一腔柔情深深地刺入香袋中。这空幻绵密的感觉,正好比禅者对悟境的孜孜不懈。
清僧安生的一首《挽旃那》,似写女施主的笑貌音容,实写其心底对佛的虔敬与深深的禅意:“玉容从此谢空华,小阁游丝护碧纱。宛转曾遮松下扇,清幽谁供佛前花。蒲团初撒怜春月,贝叶空遗映晚霞。几处香温悲手泽,青鞋倚壁冷袈裟。”


东园
曲渚回塘孰与期,杖藜终日自忘机。
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
【赏析】
道潜是一位写景高手,也是一位与大自然对话的高手。诗中咏叹的幽景东山,为五祖弘法的湖北黄冈的东山胜地。
曲渚方塘,仿佛熟稔的友朋,可随时造访,无须相约;终日手持藜杖,踟蹰林间,可忘却一切世间机心。幽寂清净的自然令人陶恋不已。这是直抒胸臆的描写,表现出家人淡泊宁静的心声。尾二句以动衬静,那若隐若闻的机杼声,传自蓊郁青苍的深山幽处,织出林间无限的生机。最妙是那“仿佛”二字,令人回味无穷,显示出诗人高妙的笔力。


秋江
赤叶枫林落酒旗,白沙洲渚阳已微。
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
【赏析】
此诗同《东园》诗同为题咏东山的组诗之一,广为世人传唱。惠洪《冷斋夜话》中载:道潜作诗,追法渊明,其语有逼真处,曰:“数声柔橹苍茫外,何处江村人夜归。”又曰:“隔林仿佛闻机杼,知有人家住翠微。”时从东坡在黄州,士大夫以书抵坡曰:“闻日与诗僧相从,岂非‘隔林仿佛闻机杼’者乎?真东山胜游也!”坡以书示潜,诵前句曰:“此吾师七字诗号。”
道潜是一位写景表意的诗中高手。这首《秋江》将秋江由黄昏至初夜时的氛围凝练为宁静与寥廓,表现了一位心境空幽清澄的禅者对大自然的诗意独特的把捉。首句写夕阳正红之时,次句写落晖已敛之景,三句现日落之后的暮色苍远,第四句为夜色笼罩秋江之图。首二句以彩绘之笔,入画于诗。“红叶”与“白沙”,渲染了秋色的浓重与生气。“酒旗落”与“夕阳微”,勾描出凄清苍凉而悠远的秋意。最精妙的第三句“数声柔橹苍茫外”,将天地之悠悠与苍茫之静谧赋予了无穷的诗意,一个“外”字,造境戛独,意趣空远。那动中之静,那归中之意,余韵袅袅,令人回味。
江上秋夜
雨暗苍江晚未晴,井梧翻叶动秋声。
楼头夜半风吹断,月在浮云浅处明。
【赏析】
这又是一首难得的描画江上秋夜清皎宁静的意境的佳作。
诗歌细致地描写了江上自初夜至夜半、由阴雨至雨霁月现的阴晴变化,喻示着深深的禅理。首联写秋雨潇潇,秋声瑟瑟,雨沉暗江一片苍茫,梧叶翻动一片萧瑟。苍劲的秋风直吹到半夜才停歇下来,一个“断”字将笼罩于首二句的阴沉、萧瑟化为虚无,大有化腐朽为神奇之效。一直在楼头感受着秋夜诗意的诗人欣喜地发现:月亮在浮云浅淡处露出清皎的光辉。好一句“月在浮云浅处明”,含寓了多少人生哲理。那本自澄明晶莹的禅心不是也要经过秋风秋雨的洗礼,经过正念与妄念的争斗才能如明月般脱颖而出么?
全诗层次分明,构思精巧,字句锤炼,一句一转,却意境浑成。



★黄庭坚(10451105
字鲁直,号山谷老人。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治平进士。一生仕途坎坷,在朝内派系斗争中,因观点保守,屡遭贬谪,极不得志。曾一心向佛,为临济宗黄龙派禅师祖心禅师的弟子。习诗初受惠于家学,后与秦观(1049—1100)、晁补之(1053—1110)、张耒(1054—1114)求学于苏轼,合称“苏门四学士”。诗开江西一派,有夺胎换骨、点铁成金之妙。论者谓其诗“造句奇崛”(方东树《昭昧詹言》)“清新奇峭”。有《山谷内集》、《别集》、《外集》等行世。
牧童
骑牛远远过前村,吹笛风斜隔垄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赏析】
相传这是一代名诗人黄庭坚七岁时所作,表现了诗人早慧的诗才与颖悟的能力。用语浅白,却寓意不凡。
夕阳西下时分,牧童吹着短笛,在斜风中归去,何等安闲自适。回想起来,多少追名逐利之徒,机关算尽太聪明,处心积虑地营私结党,在名闻利养中沉沦挣扎,反而把最重要的本真给迷失了。怎么比得上牧童深味自然禅趣,于世无争,恬淡自怡呢?唐代诗僧栖蟾有一首《牧童》,极妙地表达了禅者所钦羡的牧童境界:“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宋人牧童的《答钟弱翁》也是一幅高士图:“草铺横野六七里,笛弄晚风三四声。归来饱饭黄昏后,不脱蓑衣卧月明。”
山谷老人一生坚心向佛。黄龙派名僧惟清赞曰:“平生所见士大夫人品,未有出此公之右者。”《居士集》载有他的一段参禅趣事:“鲁直诣晦堂问道,晦堂曰:‘论语曰:二三子以吾隐乎,吾无隐乎尔。公居常如何理论?’鲁直呈解。晦堂曰:‘不是,不是。’鲁直迷惘不已。一日,侍晦堂山行,时木樨盛放,晦堂曰:‘闻木樨香否?’曰:‘闻。’晦堂曰:‘吾无隐乎尔。’鲁直释然,即拜之。”
他一生写有数十首禅诗,曾在诗中自谓“吃茶吃饭随时过,看山看水实畅情”,《题落星寺》中的“小雨藏山客坐久,长江接天帆到迟”成为千古名对。一首《池口风雨留三日》语句清新奇峭,寓理于物,予人古雅朴茂之感:“孤城三日风吹雨,小市人家只菜蔬。水远山长双属玉,身闲心苦一春锄。翁从旁舍来收网,我适临渊不羡鱼。俯仰之间已陈迹,暮窗归了读残书。”论者谓之“别有风味,一洗腥腴”。(方东树《昭昧詹言》)其《次韵答斌老病起独游东园》一诗,写景清新,立意清远:“万事同一机,多虑乃禅病。排闷有新诗,忘蹄出鬼径。莲花生淤泥,可见嗔喜性。小立近幽香,心与晚色静。”好一句“小立近幽香”,真个是深得诗禅三昧。晚年与画家黄斌老酬答之作《又答斌老病愈遣闷二首》亦为世人传诵的名诗。之一为:“百疴从中来,悟罢本谁病?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苦竹绕莲塘,自悦鱼乌性。红妆倚翠盖,不点禅心静。”之二云:“风生高竹凉,雨送新荷气。鱼游悟世网,鸟语入禅味。一挥四百病,智刃有余地。病来每厌客,今乃思客至。”无论是“西风将小雨,凉入居士径”,还是“鱼游悟世网,乌语入禅味”,都历历再现了诗人对禅趣禅理的至高体悟。钱钟书《谈艺录》评之为“以生见巧”。



★仲殊(生卒年不详)
安州(今湖北安陆)人。北宋诗僧。进士出身,后弃家为僧,居杭州吴山宝月寺。与苏轼友善,因其喜食蜜,故名蜜殊。能文善诗,工于歌辞,往往操笔而就。亦工艳词,风格奇丽清婉。
润洲
北固楼前一笛风,断云飞出建康宫。
江南二月多芳草,春在蒙蒙细雨中。
【赏析】
这是一首千古传诵的着名七绝。清人翁方纲《石洲诗话》卷三评道:“僧仲殊‘北固楼前一笛风’一首,亦唐人佳境。”
首句点题,在千古名胜北固楼前,耳边是风中捎来的悠悠笛声,是何等令人惬意。更不用说,春日晴和,白云缕缕。只不过在这自古人文荟萃的江南,连白云都折射出历史的馨香。一个“断”字,不仅绝妙地拟态,也折射出历史的悠韵。往事已成悠悠烟云,只有春色永驻人间,灵性的自然才不管你什么朝代兴亡,依然芳草萋萋,在早春二月就绽放出无限的生机,在如朦胧诗般的烟雨中显得青润可人,惹人爱怜。在这幅美妙的画卷面前,其中饱含的禅意,读者自可各有理会。
下面我们再录一首仲殊的佳作,以饱览其浓酽纵横的才情。《诉衷情@寒食》:“涌金门外小瀛洲,寒食更风流。红船满湖歌吹,花外有高楼。晴日暖,淡烟浮,恣嬉游。三千粉黛,十二阑干,一片云头。”词中的禅意可与诗中的禅意相照相鉴。
历代颂北固山诗中多有佳作。而北宋诗人曾公亮(999—1078)的《宿甘露僧舍》,其石破天惊之妙,可谓古来无二。诗云:“枕中云气千峰近,床底松声万壑哀。要看银山拍天浪,开窗放入大江来。”北宋诗僧法平曾作《北固山》,也是诗意盎然:“不负南徐约,来看北固云。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雨意生苍壁,潮声起夕曛。半生流落恨,此日重殷勤。”一个是“开窗放入大江来”,惊人的气势实在可嘉;一个是“金焦两山小,吴楚一江分”,对仗工致,且深蕴时空的悠韵,均为难得佳作。



★重喜(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会稽人。熙宁(1068—1077)中有史载。少事捕鱼,喜诵经文,不识字,却能书,善诗偈。
绝句
地炉无火一囊空,雪似杨花落岁穷。
乞得苎麻缝破衲,不知身在寂寥中。
【赏析】
这是一首意境清寂的描写修行生活的好诗。
首二句描写岁末的寒冷与寺宇的清冷。炉中无火,喻诗人身心无“火”旺炽,身心清静如洗。一囊空,更加深明示身心无望无欲。落地成裘的雪花飘扬于岁末之际,亦是诗人冰心如雪的写照。臻达此一境界,哪还在乎芒鞋破衲,只觉得这清贫孤苦,正好守节持操,让无欲的身心永浸于寂寥的禅意中。这寂寥的意趣,自有一番卓异的风骨,此正是诗中的禅意所在,也是诗人的诗兴所在。



★昙秀(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与苏轼、晁补之为友。
山光寺
扁舟乘兴到山光,古寺临流胜气藏。
惭愧南风知我意,吹将草木作天香。
【赏析】
这是一首意气风发的山水禅意诗。
诗作借盛赞扬州山光寺的风光表达自己的禅悦之境。《东坡题跋》云:“予在广陵,与晁补之、昙秀道人同舟,送客山光寺。客去,予醉卧舟中,昙秀作诗。”
首句的“乘兴”将诗人的意兴点题,点明一个出尘脱俗的衲子视大自然的一花一草、一山一水都是佛性空灵的化身,都是愉悦的生命。古寺临流,显得何等古朴雅致,气象万千,只有用“胜气藏”三字方可包容。不仅扁舟、古寺、清流饱藏胜气,就连南风也通晓禅意,吹得江南春至,花木飘香,显现出一派祥和之气,交织出一帙物我同春的浑然一如的天香图卷。



★靓禅师(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住汝州(今河南临汝县)香山,坐化而终。
绝句
春天一夜雨滂沱,添得溪流意气多。
刚把山僧推倒却,不知到海后如何。
【赏析】
惠洪《冷斋夜话》载:“靓禅师,有道老宿也,主筠(今江西高安)之三峰。尝赴供民家,渡溪涨,靓重为溪流所陷,童子掖至岸,坐沙石间,垂头如雨中鹤,忽指溪作诗云云。”可见本诗为即兴咏得的妙构。
这是一首写景咏物以寓禅兴的佳作,气势豪放,放意深远,将禅者如海洋般恣肆的气度诗意地进行了勾勒。一夜豪雨,溪流一改往日之涓细,怒滔滚滚,摧堤冲岸,何其势不可挡。可是这一切只不过是一时的幻象,一时飞扬跋扈也改变不了冥然中的命运,一切喧嚣风尘终将归于平静,等溪流入海后终将被海的博大与深邃所吸纳。诗诠至此,其禅意自明。
明代诗僧契逊亦做有一首《山雨》,表现的禅意亦呼之欲出:“一夜山中雨,林端风怒号。不知溪水长,只觉钓船高。”好一个放任山水而自得的僧家。



★守诠(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一作惠诠,杭州梵天寺僧。苏轼极爱其诗,有唱和诗《梵天寺见僧守诠小诗清婉可爱,次韵净。
题梵天寺
落日寒蝉鸣,独归林下寺。松扉夜未掩,片月随行屦。
唯闻犬吠声,又入青萝去。
【赏析】
“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这是南宋诗人周紫芝对守诠诗作的中肯评述。(见《竹坡诗话》)自此,“幽深清远,自有林下一种风流”,广为世人论禅谈诗时所引用。苏轼喜爱小诗的清婉幽寂,追和守诠诗道:“但闻烟外钟,不见烟中寺。纲人行未已,草露湿芒屦。惟应山头月,夜夜照来去。”
诗名“题梵天寺”,实写山僧夜归。首联点明时令,烘托出晚秋凄寒萧杀的气氛,独有那古木掩映的林下寺,有一种提唱不尽的风流。眼前是松扉常启,抬头是明月如钩,明月正自在地穿行于云中,夜晚显得如此幽美僻静。唯有犬吠声伴随着衲子的静修,而且也随着夜色消失在青萝深处。蝉鸣与犬吠,以动衬静,着力渲染山中的空寂,烘托出一种永恒的静寂。而那幽深清远处,自有禅心的灵现,是忘却尘俗的觉者最为钟爱之所在。



★清顺(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字怡然,杭州西湖北山僧,“清约介静,不妄与人交”。(《避暑录话》)王安石颇爱其诗,东坡晚年也与之唱和。
题西湖僧舍壁
竹暗不通日,泉声落如雨。
春风自有期,桃李乱深坞。
【赏析】
《竹坡诗话》中载:“东坡游西湖,于僧舍壁间见小诗,问谁所作,或告以钱塘僧清顺,即日求得之,一见甚喜,而顺之名出矣。余留钱塘七八年,有诵顺诗者,往往不逮前篇,政以所见之未多耳。然使止于此,亦可传也。”可见这是一首广为传诵的禅诗。
这首五言绝句,全诗不着一“幽”,而幽寂毕现。首句重在一个“暗”字,篁竹蔽日,郁郁苍苍,表现的是林中僧宇的幽寂;次句以动衬静,使人备感寺院的清寂幽远。“落如雨”形象生动地将林间的清幽表现得如绘如织,予人以动态的美感。而“春风自有期”句对春风进行了拟人化的描绘,“桃李乱深坞”句以一个“乱”字将令人眼花缭乱的春色表现得叠彩纷呈,一个“深”字又将山坞的幽邃进一步强化。全诗动静结合,明暗互现,真可谓字字见功力,句句有诗情,无怪乎其受世人传唱了。
诗人还题有一首《北山垂云庵》,多有妙句佳趣:“久从林下游,颇识林下趣。纵然绿阴繁,不碍春风度。闲于石上眠,落叶不知数。一鸟忽飞来,啼破幽绝处。”“一鸟忽飞来,啼破幽绝处”句,可谓深谙诗家三昧。



★先觉(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又名惠天觉。诗为苏轼、元章(即米芾)所爱重。时人谓其诗作“浑然天成,无一毫斧凿痕,雍容闲适,最有唐人风气”。
题大慈坞祖塔院
谷口两三家,平田一望赊。春深多遇雨,夜静独鸣蛙。
云暗未通月,林香始辨花。谁惊孤枕晓,涛白卷江沙。
【赏析】
诗论《北窗炙棵》载:“惠先觉最为东坡、元章所礼。为人朴野,布衣草履,绳梭榈为带。时夜半起,捶其法嗣门,索火甚急,知是得句也。”为我们勾勒了一个勤于禅修又工于诗格的诗僧形象。
这首五言律诗,描绘了寺院暮春的幽深闲静。全诗描摹了禅院自傍晚至翌日清晓的景色变化。暮春时日,站在谷口远眺,但见一马平川,视野极好,有两三家庭舍点缀于桑田之间,织就一卷乡间迷蒙的小景。而春末多雨,细雨润物而无声,只有那蛙声的鸣噪打破夜间的静寂。在这静静的雨夜,云暗天黑,明月不现,花开难晓,然而那林中传出的清香依然传递着花的消息与生机。这一连串的景物描写,使我们感受到一个诗人对春色的着迷,感受着他内心的宁静。花香、蛙鸣催着诗人入眠,而到了清晨,席卷着岸边白沙的涨潮的江涛又将诗人唤醒。
全诗情景交融,表现了一个留宿古寺暮春图中的诗僧宁静淡泊的意境和与自然契合相通的禅心。



★道英(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福建泉州人。嗣法觉照琦禅师。
绝句
南北东西住险峨,古岩寒桂冷依依。
无人到我经行处,明月清风拟付谁。
【赏析】
这首七绝,是甘守清虚、自在适意的禅子心灵的写照。
首二句写僧人云游四方,住在崇山峻岭之中,与古岩为群,寒桂为伴,过着远离尘俗的清静生活。此处“古岩”象征心地坚定,“寒桂”象征心灵纯净。如此孤高清寒的经行处,自然是人迹罕至、无人问津的,那么清风明月的圣洁、闲适自得的意趣又与谁分享呢?一个设问句,似含“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怆然,实则表现出自我意识的醒觉:明月清风就是我,就是禅心,我就是明月清风,并与之已然化为一体。“明月清风”,取自《南史·谢惠传》。传载谢惠平日“不妄交游,门无来宾,有时独醉”,曰:“入吾室者,但有清风;对吾饮者,唯当明月。”
宋僧守安的《南台静坐》也可观照一阅:“南台静坐一炉香,终日凝然万虑忘。不是息心去妄想,都缘无事可商量。”



★文政(生卒年不详)南岳衡山僧人。
题胜业寺
山鸟无凡音,山云无俗状。
引得白头僧,时时倚藜杖。
【赏析】
这是一首古朴苍劲的五言绝句诗。
首二句描写山间的鸟儿与山中的白云。山鸟款语,清幽绝响;白云苍狗,变幻无际。引得白发皓首、鹤发童颜的老僧,时常依杖伫立,沉迷于山间的清虚奇胜之中。首二句的一个“无凡”一个“无俗”,着力烘托山寺的超凡脱俗,也从侧面表现了诗人远离尘俗、清虚无为的心境。而一句“时时倚藜杖”,将一个老僧陶然山水的怡然自得的心境表现得活灵活现。寥寥二十字,点染出一幅老僧醉山图,令人回味无穷。



★景纯(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元丰初(1080年前后)为“山水甲天下”之桂林诗僧。
绝句(二首)
夜色中旬后,虚堂坐几更。
临溪猿不叫,当槛月初生。
※※※
后夜客来稀,幽斋独掩扉。
月中无事立,草际一萤飞。
【赏析】
惠洪《冷斋夜话》载:“景纯居豫章乾明寺,终日闭门,不置侍者,一室淡然。闻邻寺斋钟,即造焉,坐同众食堂前,饭罢径去。诸刹皆敬爱之。或阴雨,则诸刹为送食,住二十年如一日。”可见景纯是一位精于禅修、矢志不渝的高僧。
本诗即是诗人内心生活的真实写照。第一首小诗描写诗僧坐禅时的清静灵境。时过中旬之后,夜色深沉,在这深幽的夜色中,连溪边的灵猿都将息了,只有一位老僧久久地静坐观心,直至那一轮下弦月冉冉地升起。一句“当槛月初生”,将象征禅心的明月初升时的生机表现得栩栩如生,也衬托出诗人的禅心如那初生的明月般光洁纯净、大放光华。
第二首诗描写山寺夜半客去,僧人独掩幽斋。在这清静孤寂的月明之夜,诗人沐浴在清亮如水的月华中,心中没有一丝挂碍,他久久地站着,出神地专注于草际飞起的一点萤光。那闪闪烁烁的幽光,与诗人心中的灵性之光水乳交融,烘托出一种清静无染的超然自适的美妙禅境。好一个“月中无事立,草际一萤飞”,与山谷的“小立近幽香”同为意趣盎然的造情景语。



★元照(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字湛然,号安忍子。浙江余杭人。1081年前后住灵芝寺,赐谥大智律师。
白云庵
道人倦逢迎,结庵在岩穴。静爱山头云,空蒙如积雪。
随风亦卷舒,触石更明灭。却忆古人诗,只可自怡悦。
【赏析】
这是一首格调清新、意趣高致的白描诗。
全诗着力描写白云,自然而然地将斋庵的虚灵烘托而出。首句写白云庵结庵的因缘与白云庵的所在。一句“道人倦逢迎”,将一个看破红尘、清心寡欲的道者之心全然道破。颔联与颈联极力描摹白云的静美、空蒙、舒卷与明灭,表现自然的神妙与造化,道出白云的灵性与变幻。尾联直抒胸臆,借用梁代陶弘景的“山中何所有?岭上有白云。只可自怡悦,不堪持赠君”一诗中的“只可自怡悦”句,表现诗人怡悦自得的心境。至此,则诗中着力描写白云之美的用意已历历彰明。
表现云庵的诗句在禅诗中可谓俯首皆可拾。下面试举数例,以一阅禅者的风采:
宋僧显万的《庵中自题》是一首巧用拟人手法的妙诗,广为时人传诵:“万松岭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三更云去作行雨,回头方羡老僧闲。”一句“老僧半间云半间”,将云视做至友,其拟人之笔可谓精绝;而一句“回头方羡老僧闲”,则将僧人的安闲意趣擎举而出。
志芝的白描之作《千峰顶上》为:“千峰顶上一间屋,老僧半间云半间。晚夜云随风雨去,到头不似老僧闲。”大有异趣同工之妙。
南宋诗僧仲皎的《归云亭》,则写得清丽灵动:“一丛飞出岫,舒卷意何长。作雨遍天下,乘风归帝乡。无心怜洒落,到处自清凉。缥缈来空碧,吟边带夕阳。”好一个“无心怜洒落,到处自清凉”,天衣无缝地将佛禅之意纳入自然景物之中,可谓难得的玑璧之作。
元僧原妙的《云庵》,则表现了一位山人爱云候云的自适心态:“或淡或浓施雨去,半舒半卷逆风来。为怜途路无栖泊,却把柴扉永夜开。”其“或淡或浓”与“半舒半卷”句,辞采斐然;而永夜等候,又深蕴禅理。至于明人周权《山中云》中的佳句“空山有白云,雅与高人约”,则将白云高雅的风致毕现得一览无余。
清诗人殷如梅之《宿中白云》诗,将一位隐逸高士的幽闲风采作了诗意的点染:“布衾纸帐夜初寒,禅室幽闲梦亦安。不听松风床下响,那知身在白云端。”



★奉忠(生卒年不详)
四川僧人。《冷斋夜话》栽其生性豪爽,善饮,与时人章子厚友善。
夏云
如峰如火复如绵,飞过微阴落槛前。
大地生灵干欲死,不成霖雨漫遮天。
【赏析】
这首描写夏云的诗表现了一位佛子慈悲为怀、普济天下的爱心。
首句一口气以三个比喻精到地描摹了夏云的变幻多姿,字里行中显出诗人内心的焦虑滞重。夏云时如山峰般险峻,如猛火般冲荡,或如绢如绵点火即燃。即使有时洒下一片微阴,也不见得有一丝雨意。大地上已是饿殍遍野,饥渴难当,你何时才真正普降甘霖,拯救天下苍生呢?!
无独有偶,抱有一颗济世佛心的诗人白居易也作有一首《岭上云》,表现了同样救济天下人的慈悲之心:“岭上白云朝未散,田中青麦旱将枯。自生自灭成何事,能逐东风作雨无。”



★有朋(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福建人。有《螺江集》传世。
天开岩
栖霞山后峰,天开一岩秀。中有坐禅人,形容竹柏瘦。
饥餐岩上松,渴饮岩下溜。爱步岩室前,白云起孤岫。
【赏析】
这是一幅岩中坐禅人的白描图。
首联描写天开岩的奇秀。颔联描写坐禅人的仙风道骨,形容枯奇。颈联描写坐禅人安于禅定的生活。他不食人间烟火,猿猱为伍,橡栗充食。人不堪其苦,禅者则不改其乐。他端坐岩中,没有任何私欲,抱持的是一颗竹柏般的净心。正因为他超尘脱俗,才有喜欢在岩前独步的闲适,才有陶恋于孤岫白云的高士情致,如同自由自在的神仙一般。
诗题为“山岩”,然全诗实写坐禅僧,表现的是对僧人崇高的礼赞。“实快活,无羁绊,万两黄金终不换”,这一诗偈正是本诗中僧人心境的写照。
元僧释英的《径山夜坐闻钟》写闻钟的老僧,自有一种清凛的禅趣:“凉气生毛骨,天高露满空。二三十年事,一百八声钟。绝顶人不到,此心谁与同。凭阑发孤啸,宿鸟起长松。”
元明之际高僧清进的《漫兴》同为表现坐禅入境界之诗,却一扫枯寂之意,而恣肆汪洋,一发而不可收,与《天开岩》的静寂相比表现了狂禅之风。诗云:“困来高枕卧昆仑,觉后凌风到海门。信手挽回推日毂,转身挨倒洗头盆。山川也作红尘化,富贵徒留青冢存。好在黄眉脱牙叟,且同花下醉芳樽。”



★克勤(10631135
宋临济宗禅师。彭州(今四川彭县)人。出家受具足戒后,谒五祖山临济宗杨岐派法演禅师,得蒙印证并嗣其法。与佛鉴慧勤、佛眼清远齐名,世称“演门二勤一远”。于成都昭觉寺传法。赐号圆悟禅师。所着《碧岩录》,自宋以来列为“禅门第一书”。
投机偈
金鸭香销锦绣帏,笙歌丛里扶醉归。
少年一段风流事,只许佳人独自知。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见道诗。
圆悟克勤为五祖法演侍者时,一次一位官员来访,法演问他:“你读过小艳诗吗?其中的‘频呼小玉原无事,只要檀郎识得声’当如何领会?”官人只是“诺诺”而已。克勤亦不得其解。当他走出方丈,忽见一只红冠大公鸡高啼着飞上高墙,于是心有领会,作了如上诗偈。
首二句描写豪家子弟热衷于歌舞醉酒,其实是以少年比喻参禅之人。金鸭浮香、锦绣帏帐、笙歌扶醉,比喻色界的纷繁与喧嚣。而修禅者只有超越这一声色界,去除妄念,方能证悟自性,回归本心。不过这一段扶醉而归的风流韵事,是秘而不宣的,只有与少年一起“风流”的佳人才能知晓,是不能说与他人的。即所谓禅境只能自知,不能言说。
全诗满布绮语,彩曲纷呈,却深意蕴藉,不愧为锦绣之作。



★守珣(10641134
宋临济宗杨岐派禅师。安吉(今属浙江)人。佛鉴慧勤禅师法嗣,亦深得圆悟克勤禅师赏识,世称佛灯禅师。
终日看天
终日看天不举头,桃花烂漫始抬眸。
饶君便有遮天网,透得牢关即便休。
【赏析】
这是一首开悟诗。守殉是借灵云的桃花悟道诗而开悟的。
《水浒传》中的英雄们是“一路看天不低头”,而这位禅门英雄却是“终日看天不举头”,为何?首句中的“天”即天道,即佛性,因为佛性是无所不在,无时不睹的,故衲子修禅时不用举头即可见道。当桃花烂漫,佛性大全显现时抬头便可明心见道。禅宗有三关:初关、重关与牢关,即修道、悟道、无所谓修与悟的彻悟三种境界。一旦证悟到大自在的境界,任你再有遮天大网,也是瞒人不得的。
见花而悟道,实在是禅宗里的一桩盛事。在灯史中,有不少衲子是见桃花悟道的。试看下面二偈:
“岩上桃花开,花从何处来?灵云才一见,回首舞三台。”这是宋代临济宗黄龙派传人觉海因主开悟诗。“三台”指唐代官吏们处理政事之府衙。“舞三台”比喻治理国家大政的自在境界,是开悟的代名词。
“二月春庭雨寂时,小桃红绽两三枝。红白争艳人尽见,因甚灵云独不疑。”这首《二月》为宋僧法云所咏,表达对见花悟道的称许。



★居说(生卒年不详)宋代禅师。
有省偈
二十余年用意猜,几番曾把此心灰。
而今潦倒逢知己,李白元来是秀才。
【赏析】
居说是一位苦参而悟的沙门。这首见道偈浅白易懂,意趣盎然,将悟禅的经历叙述得情趣跃然纸上。
二十余年他用心参禅,可是连初关都过不了,令他几度心灰意冷。正当他把一切都放下,彻底地失望时,却巧逢知己,颖悟了那个路人皆知的大真理:大诗人李白原来也是一位秀才嘛!
宗门中有不少如此浅白有趣的禅诗。宋僧野轩遵咏临济三顿棒,公案有偈云:“睡眼三番打不开,忽然狂蹶吼如雷。君看马带红缨绂,只是去年曾秀才。”状元原来也作过秀才,只不过如今他终于金榜题名罢了。
如璧禅师的侍僧如琳,一日打木鱼而悟道。其悟道偈曰:“木鱼元来无肚肠,声声唤我出镬汤。佛法元来无多子,王婆头上戴丁香。”
宋人郑清之(1176—1251)的《咏茄》寓理于趣,令人回味:“青紫皮肤类宰官,光圆头脑作僧看。如何缁俗偏同嗜,入口原来总一般。”
元人耶律楚材(1190—1244)的一首《梦中偶得》也深得禅诗妙趣:“昔年钩隐索幽奇,只向纵横枝上觅。而今拍手笑呵呵,九九元来八十一。”
“李白元来是秀才”、“只是去年曾秀才”、“王婆头上戴丁香”、“入口原来总一般”、“九九元来八十一”讲的道理皆为:“处处逢头路,头头是故乡。本来现成事,何必更思量”。(宋僧本如《呈法智大师》)



★如璧(10651129
字德操,号饶节,抚州(今江西临川)人。曾为丞相曾布门客,因论新法不和,遂离去。38岁时听闻智海禅师说法而悟,后出家。挂锡灵隐寺,晚主襄阳天宁寺,道号倚松老人。诗入江西派,陆游称其诗为“近时僧中之冠”。刘克庄《后村诗话》称“如璧诗,轻快似谢无逸”。着有《倚松老人集》。
戏汪信民教授
汪侯思家每不寐,颠倒裳衣中夜起。岂作蓐食窘童奴,颇复打门搅邻里。
凉风萧萧月在亭,老夫醉着呼不醒。山童奔走奉嘉宾,铜瓶汲井天未明。
【赏析】
本诗用轻松幽默的笔调描写了友人汪信民教授思家心切时的种种举动,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表现了诗僧与友人间亲密的情谊。
汪侯思念故里时总是夜难成眠,有时半夜起床竟性急地穿错了衣裤。不过他知道思念归思念,回乡的夙愿是难以实现的。所以,他没有催醒书童连夜起床赶路,也没有敲门打搅邻里的不雅之举。然而,那回乡的愿望是如此的强烈,他唯一排解的方法便是找友人如璧聊叙衷曲。夜半时分,凉风习习,明月朗照,他来到诗人的居处,可气的是诗人酣醉如泥,千呼万唤总是不醒。幸好有童子起身接待,去井边打水煮茶,其时天尚未明。一个是思家难寐、半夜奔走,一个却大醉不醒、安然长睡,对比鲜明,极妙地表现了诗题中的“戏”字,也活灵活现地表现了一个有欲之人与一个无欲之人的明显区别。


寄吕居仁
向来相约济时功,大似频迦饷远空。我已定交木上座,君犹求旧管城公。
文章不疗百年老,世事能排双颊红。好贷夜窗三十刻,胡床趺坐究幡风。
【赏析】
这是一首寄友言志诗。
首联写二人志投意合,抱定匡济天下之志,誓如长啼不止的神鸟般奉献终生。怎奈世事变幻,壮志难酬,如今我已参禅出世,你这位诗人也提笔难有作为。首联与颔联在意趣上幡然一转;而颔联中的三、四句也是互为对衬,透露出对世事无奈的悲凉与醒悟。颈联进一步用佛理来诠释世事:文章再妙,难救百年老;世事如刀,却能催人颓。既然如此,我将会珍惜眼下的时光,埋心于禅门奥理之中,于一切皆空中体证自性。全诗巧用典故,显得诗意古朴,由此亦可见当时爱颂古、拈古之风气;又妙用转折、对比、对仗,散溢出斐然的诗意禅趣。难怪时人谓其诗风“高妙不可及”。
吕居仁即江西派重将吕本中(1084—1145),诗人与居仁交情甚厚,常以诗酬答。吕本中的《读书》一诗可谓饱蕴禅趣:“老去有余业,读书空作劳。时闻夜虫响,每伴午鸡号。久静能忘病,因行当出遨。胡为良自苦,膏油自煎熬?”如璧的一首《答吕居仁寄诗》,将两个诗友间的友情勾勒尽现:“长忆吟诗对短檠,诗成重改又鸡鸣。如今老矣无心力,口诵君诗绕竹行。”


晚起
月落庵前梦未回,松间无限鸟声催。
莫言春色无人赏,野菜开花蝶也来。
【赏析】
这是一首意趣平和冲淡的即景抒情诗。
首句紧扣诗题“晚起”,心安意适的诗人胸无尘事,自可安眠,无俗事搅扰,晚起也无妨。并且他的晚起还具有无比的诗意:是松间的鸟鸣将他从禅床上唤醒。“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衲子将大诗人孟浩然的这一情趣做了诗意的再现。三、四句以景句抒情,一句“野菜开花蝶也来”,既具浓郁的生活情趣,又表现了禅者随缘任运、恬然自适的意趣。元明之际僧人明德的《雨前》,也有同样的禅趣:“雨前不见花间叶,雨后浑无叶底花。蝴蝶纷纷过墙去,不知春色属谁家。”春属于花,也属于蝶,更属于热爱春天的清修晚起之人。
诗人的不少诗作均表现出同样澹然的情趣,如《偶成》:“松下柴门闭绿苔,只有蝴蝶双飞来。蜜蜂两股大如茧,应是山前花又开。”描写细腻、生动,意境层层转递,自是笔力不凡。



★智孜(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福建长汀人。号禅鉴。
四皓
忠义合时难,云林共掩关。因秦生白发,为汉出青山。
不顾金章贵,常披鹤氅还。如今圣明代,高躅更难攀。
【赏析】
这是一首咏古述怀诗。
相传秦末汉初,有四位隐士因不满秦朝暴政,隐居陕西商山,四人皆须眉鬓白,史称商山四皓。汉时因受汉高祖邀请辅佐太子而出山。故本诗的首联叙述了四皓隐居的原因。颔联与颈联写四皓的高尚节操:他们为秦政中挣扎的百姓忧白了头,为了替百废待兴的汉朝出力而出山。他们不为权贵利禄动心,始终以身披鹤氅的方式保持着高士的节操。乱世出英雄,如今天下歌舞升平,高士在哪里,高士的精神又在哪里?!
一个心怀慈悲的衲子,通过对高士的吟诵,表现了对社会、苍生的忧心,实在是难能可贵。下面再看一首明代僧人明秀的读史咏怀诗,诗中的谢翱为曾从文天祥抗元的宋末志士:“南奔北走家何在,七里滩前许剑来。涯海夜寒惟月上,冬青树老又花开。侧身天地聊曦发,怅望江山独把杯。一掬当年知己泪,秋风洒尽下西台。”(《读谢翱传》)



★显万(生卒年不详)
北宋诗僧。字致一,住锡浯溪(湖南祁阳县)。尝参拜江西派诗人吕本中。着有《浯溪集》。
郴阳道中(二首)
草荒驿路欲迷人,未见梅花信息真。
忆着旧家烟雨外,犯寒斜放竹篱春。
※※※
晓村寒水碧悠悠,雨歇浮云漫不收。
且缓晨炊三十里,不妨亭午到郴州。
【赏析】
这是一首描写游方僧生活的情趣盎然的好诗。
第一首诗写虽然荒草连天遮古道,但是诗人心中早已有了春天。这种心情正应了英国大诗人雪莱的一名句诗:“冬天到了,春天还会远吗?”在诗人的眼前,出现了老家春的消息,出现了凌寒的冬梅斜放篱边的诗意小景,于是诗人心中充满了希望。
第二首描绘了一位经行的衲子畅快轻松的心情,其情真意切感人肺腑。尽管晓村寒水,浮云满天,但是诗人想尽快抵达郴州,尽快见到师友们,心情喜不自胜,于是决定“且缓晨炊”,早饭都不吃,赶他三十里路,并算好大概亭午时分便可抵达目的地。这种心情同李白归乡的心情、杜甫归乡的心情一样,充满了浓郁的诗意。李白的《白帝城》中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杜甫的“生平第一快诗”(浦起龙语)《闻官军收河南河北》中的诗句“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即从巴峡穿巫峡,又下襄阳向洛阳”,与显万衲子诗中的“且缓晨炊三十里,不妨亭午到郴州”,均令人痛感人生的快意。长路漫漫的行脚跋涉在衲子眼中是如此畅情,怪不得元僧行端也留下如此佳句:“落日照江村,秋花艳欲燔。芒鞋遥路客,一步一纷烦。”(《古今禅藻集》)



★惠洪(10711128
江西高安人。嗣法于真净克文(1025—1082),力倡文字禅。曾饱学四方,曾为丞相张商英所识。能画梅竹,工于诗词,与黄庭坚友善。《宋诗钞》称其诗为“宋僧之冠”。北宋后期诗画僧、诗评家。有《石门文字禅》、《冷斋夜话》、《禅林僧宝传》、《林间录》等传世。
秋千
画架双裁翠络偏,佳人春岁小楼前。飘扬血色裙拖地,断送玉容人上天。
花板润沾红杏雨,彩绳斜挂绿杨烟。下来闲处从容立,疑是蟾宫谪降仙。
【赏析】
一代名僧惠洪,工诗善画,他的一首《秋千》,将一卷笑语盈盈的仕女闹春图用笔工致地展现在我们面前。真个是诗中有画,画中有诗,难怪这首七律诗千古流传。
首句描写秋千,用笔筒练,却神态俱出。秋千好像一块裁了两条边的画架,画架边翠丝环绕,画中人呢?便是小楼前青春年少的佳人了。颔联描写荡秋千时最有象征性的动作与神态:红裙飘曳,玉容朝天。一低一高,一扬一送,将秋千处处子们的青春活泼勾勒尽出。颔联重在动态,那颈联便重于静美。无论是“花板”、“彩绳”,还是“红杏雨”、“绿杨烟”,均浓墨重彩,花姿招展;哪怕是“沾”与“挂”这两个动词,经“润”与“斜”的点缀,也同样令人心旌摇颤,为秋千蓬勃的春意与快意所感染。尾联写秋千女子们的娴静与美艳,仿佛是月中的仙子。全诗人与秋千仿佛化为一体,动静映衬得恰到火候,不是神来之笔,是很难想象有如此妙作的。在此可将明僧宝明的《戏题》诗对照一读:“折了秋千院宇空,丝丝杨柳自春风。蔷薇不为人拘束,却过邻家屋上红。”全诗格调清新,语言质朴,动静相宜,禅趣盎然。
惠洪的诗作皆堪称上品,诗画交融。其诗《汪履道家观所蓄烟雨芦雁图》也是一首境美意高的好诗:“西湖漠漠生烟雨,浦浦圆沙凫雁聚。今日高堂素壁间,忽见西湖最西浦。翩翻两雁方欲下,数只飘然掠波去。独余一只方稳眠,有梦不成亦惊顾。萧梢碧芦秋叶赤,青沙白石粉无数。我本江湖不系舟,尔辈况亦江湖侣。令人便欲寻睿郎,呼船深入龙山坞。”


夏日
山县萧条半放衙,莲塘无主自开花。
三岔路口炊烟起,白瓦青旗一两家。
【赏析】
惠洪禅事之余,酷好作诗填词,语言绮丽风流。“十分春瘦缘何事?一掬归心未到家”,是他的得意之句。许彦周评其作“颇似文章巨公所作,殊不类衲子”。本诗浓郁饱满的诗情与古朴淡雅的诗意,可与杜牧的《清明》诗相媲美。
首句的“半放衙”,描写了山城生活夏日的宁静,这萧疏的生活正好适合友人闲适的心性。俗事如此,雅事何堪!那方塘里的清荷,自作主张地盛开着芬芳。从而更进一步突出山中的清幽与美丽。最妙是最后两句,以炊烟、路口、白瓦、青旗和一两处人家为对象,烘托出一幅天真浪漫的山乡夏景,它是那么宁和,那么静谧,出于天然。字词平淡,却意境古雅,不是诗家里手,哪来如此的神韵!夏日在人们印象中本来是喧嚣的,但在诗人笔下是如此诗意般的宁静,于是诗人宁静的心绪与对生活的挚爱之情也就呼之欲出了!



★绍隆(10781136
南宋禅僧,和州(今安徽含山县)人。嗣法于湛堂、黄龙、死心,并以“竹密不妨流水过”的参悟而获圆悟首肯,被圆悟称为“瞌睡虎”。绍兴(1131—1162)中住持苏州虎丘。后人称其“临济中兴,杨岐再住”。
槿花
朱槿移栽释梦中,老僧非是爱花红。
朝开暮落关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
【赏析】
以景示法,引禅入诗,是诗僧们展示禅趣的独好。本诗便是一首生动形象、理趣超然的禅理诗。
槿花又名扶桑、日及,花色深红,是一种着名的观赏植物。它朝开夕落,若昙花一现。诗僧借此生动地说明禅理。移花入梦,意欲何在?“老僧非是爱花红”,是诗人最直接不过的回答。那么他的用意何在呢?“朝开暮落关何事,只要人知色是空。”诗人一语道破天机,将佛家的奥理用浅白的诗句进行了艺术的再现。它朝开暮落,不关何事,不关花事,不关你事,也不关我事,这就是生命的规律,因为空即是色,色即是空,一切色相一切物质现象皆你我心力所为,其实它本来就是虚幻不实的。既然如此,又为何在乎花开花落,在乎荣辱得失,为世事所烦恼呢?!


这一层道理自古以来的智者皆有体悟。请看如下诗篇:
王昌龄有诗《题僧房》为:“棕榈花满院,苔藓入闲房。彼此名言绝,空中闻异香。”一句“空中闻异香”,决非等闲的觉悟,而有着禅家的风韵。
白居易的《僧院花》,从花中看出佛的智慧:“欲悟色空为佛事,故栽芳树在僧家。细看便是华严偈,方便风开智慧花。”
宋僧智圆的《栽花》,看淡了人生的荣辱琐事:“移花来种草堂前,红紫纷纭间淡烟。莫叹朝开还暮落,人生荣辱事皆然。”
元僧释英的《绝句》反映了荣枯有数的古朴哲理:“五月梅花落,二月桃花红。荣枯元有数,不必怨东风。”
明人钱澄之的《镜里看花》,将镜空花空融于一体:“分明镜里有春风,引手攀花镜本空。不似月中丹桂影,尚留影在广寒宫。” 明人杜浚有诗《为斯上人题》曰:“谁识山僧意,绳床绘牡丹。分明将富贵,只作梦中看。”将富贵作梦中看,正是山僧的本意。
不过,悟者自悟,迷者自迷;心性不至,出头无时。僧家依然默默孜孜于教化,毕竟这教化给人的,是多一份清凉,少一丝烦躁。



★善权(生卒年不详)
靖安(今江西靖安县)人。因身材清癯,人称“瘦权”。落魄嗜酒,诗入江西派,风格清淡,与祖可齐名。有《真隐集》。
送墨梅与王性之(二首)
道人笔下有春色,写出江南雪压枝。
千里持来烦驿使,暗香不减陇头时。
※※※
眼底春光回陇首,雪中疏影落平湖。
正须送与王摩诘,对看辋川烟雨图。
【赏析】
这是一首送画赠友诗。王性之,汝阴(今安徽阜阳)人,自称汝阴老民,为善权、祖可密友。
第一首诗描写友人千里捎来墨梅图一幅,第二首诗写诗人回赠友人一幅墨梅图。这一捎一送,彼此间的情谊与梅花般高洁的品行便跃然纸上。第一首诗盛赞友人的神来之笔与真诚的友情。对于性情高雅的得道之士来说,笔下自有春色,不然怎么能描画出江南雪压梅枝的妙境呢?这位得道之士不仅画绘得好,而且待人也真,不辞劳苦地相烦驿使从千里之外把墨梅图捎来,这种情谊令人心里热乎乎的,好像使人觉得画中的墨香犹温,好像画中的梅散发出了芬芳。这段高士间的交往,同陆凯与范晔间的交情一般深厚。南朝诗人陆凯曾送梅与陇头友人范晔,并题赠一首诗,留下一段千古佳话。诗为:“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第二首诗人回赠梅图,并表达了诗人对友人高洁精神的仰慕与饱赞。诗人将“雪中疏影落平湖”绘入画中,是为了将江南眼下的春色寄与友人分享。因为友人正是一位王维般的出世高士,他的心境永远沉浸于王摩诘的辋川烟雨图般的美好自然之中,从不为外在俗物所染。
全诗以墨梅图为经,织入对友人的礼赞;且妙用陆凯与王维的事迹,形象生动。怪不得当时的着名诗僧惠洪评其诗曰:“巽中下笔,豪特之气凌跨前辈,有坡、谷之渊源。”(《题权巽中诗》)



★祖可(生卒年不详)
京口(今江苏镇江市)人。苏坚之子,苏庠之弟。出家住庐山,身患癞疾,号病可,又号癞可。与陈师道、谢逸等结为江西诗社。气骨高迈,刘克庄誉之为“僧中一角鳞”。有《东溪集》、《瀑泉集》。
绝句
坐见茅斋一叶秋,小山丛桂鸟声幽。
不知叠嶂夜来雨,清晓石楠花乱流。
【赏析】
这是一首风格清新的写景诗,有唐人绝句风韵。
静坐斋前,一叶飘零,这是秋的脚步声;小山深处,玉桂丛丛,依然苍郁,鸟声点缀着生命的静美。这种静美是属于禅者的。夜来疏雨,清晓时令花枝匝地,花红乱流,是那般绚烂,生命消失得如此匆匆,这是无常的生命永恒的规律。叶落花流,生命不再,然而又是何等的幽寂! 当我们吟诵泰戈尔的“生如夏花之灿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感受到生命的律动正如本诗传递给我们的消息一样。



★韩驹(?—1135
字子苍,蜀仙井监(今四川仁寿)人。北宋末、南宋初诗人。进士出身。少时以诗为苏辙所赏,评其诗“恍然重见储光羲”。诗受黄庭坚影响,入江西诗派。论诗主禅悟。有《陵阳集》。
赠赵伯鱼(节录)
学诗当如初参禅,未悟且遍参诸方。
一朝悟罢正法眼,信手拈出皆成章。
【赏析】
这是一首着名的引禅入诗的理趣诗。
在本诗中,他教示后学赵伯鱼,学诗要像最初参禅一样,求访老宿,精究禅道,从而积累经验,增长见识,静养慧心。一旦时机成熟,悟入大道,那就像禅师打开了天眼一般,处处是禅,在在有佛,而学人则无处不是锦绣华章了。
韩驹是江西诗派中的骁将,以参禅之法学诗,是江西诗派的主张。江西派诗人吴可也写有学诗诗三首,表达他“凡作诗如参禅,须有悟门”的观点。其一为“学诗浑似学参禅,头上安头不足传。跳出少陵窠臼外,丈夫志气本冲天”。其二为“学诗浑似学参禅,竹榻蒲团不计年。直待自家都了得,等闲拈出便超然”。其三为“学诗浑似学参禅,自古圆成有几联?春草池塘一句子,惊天动地至今传”。其一谈创作个性,力倡独创;其二谈积累与灵感即诗歌的创作过程;其三谈诗歌的艺术美、意境美,当如谢灵运的“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般意境浑融。
宋人龚相也写有与吴可相唱和的三首《学诗诗》,其一为:“学诗浑似学参禅,悟了方知岁是年。点铁成金犹是妄,高山流水自依然。”其二为:“学诗浑似学参禅,语可安排意莫传。会意即起声律界,不须炼石补青天。”其三为:“学诗浑似学参禅,几许搜肠觅句联。欲识少陵奇绝处,初无言句与人传。”强调自得、会意与神会,进一步引申了诗歌创作的精妙与意境。
后人于此常有所心得,作诗不少。如明人都穆的《学诗三首》云:“学诗浑似学参禅,不悟真乘枉百年。切莫呕心并剔肺,须知妙语出天然。”“学诗浑似学参禅,笔下随人世岂传。好句眼前吟不尽,痴人犹自管窥天。”“学诗浑似学参禅,语要惊人不在联。但写真情并实境,任他埋没与流传。”
游潜则作《和学诗诗三首》:“学诗浑似学参禅,诗意如禅学悟年。尽把机锋观隐语,不闻正法亦徒然。”“学诗浑似学参禅,妙处难于口舌传。消尽人间炉火气,鸢鱼泼泼眼中天。”“学诗浑似学参禅,流水行云次第联。象外精神言外意,曹溪诸派一脉传。”



★宗杲(10891163
南宋诗僧,安徽宣城人。参圆悟克勤而悟,临济宗传人。创“看话禅”(话头禅),世称大慧派,也称径山派。曾因触怒秦桧而遭放逐。大意禅师为宋孝宗赐号。有《大慧普觉禅师语录》30卷与《大慧普觉禅师宗门武库》等传世。
寄无垢居士
上苑玉池方解冻,人间杨柳又垂春。
山堂尽曰焚香坐,常忆毗邪杜口人。
【赏析】
这是一首简洁精炼的寄友抒怀诗。无垢居士即张九成。
首二句描写山中的春色与山下的春光,大有白居易的《大林寺桃花》之妙:“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常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山上的春天要比山下的春天来得迟,然而既然春光已至,友人之间本应踏春互访才是。可是诗僧采取了不同凡俗的思友方法,他只是在念佛参禅中时常回忆友人,尤其是友人超凡脱俗的禀性。“杜口人”三字,活脱地勾勒出无垢居士不问世事、没有一丝烦恼的居士形象。因为他是一位得道的僧者,他的本分便是坐禅念经,证取佛的大智慧。
作为看话禅的一代宗主,他的《赠别》一诗同样禅意飞扬:“桶地脱时大地阔,命根断处碧潭清。好像一点红炉雪,散作人间照夜灯。”



★无著(生卒年不详)
宋尼,丞相苏颂之女,年30出家,参大慧,号妙总禅师。
绝句
一叶扁舟泛渺茫,呈桡舞棹别宫商。
云山海月都抛却,赢得庄周蝶梦长。
【赏析】
这是一首情感真切、语句优美的言志绝句诗。
首二句写尼僧无著告别宫商闺阁的优裕生活,誓志泛舟江海,舞棹弄桨,出世为尼,表明了她对红尘无奈、世事无常的觉悟。尾二句诗人大胆抒怀,表白了诗人誓与风花雪月、山海云雾的人生自然彻底绝缘,只求彻底解脱,抵达如梦如幻的灵虚佳境,可谓烟霞物外人。正所谓:“好梦因凉得,闲愁到水忘。”诗歌大量地运用借代手法,较为真切地表达了女诗人的思想感情,是一首催人警醒的佳作。



★正觉(10911157
南宋曹洞宗禅师。宋隰州(今属山西)人。丹霞子淳法嗣,明州(宁波)天童寺住持,创“默照禅”。其后嗣天童如净(1162—1228),授法衣宝经于日本僧人道元(1200—1253),创立日本曹洞宗。正觉向有诗名,颂偈甚众,为时士向子谩所重。谥号宏智。有《宏智禅师广录》九卷传世。
新妇骑驴
新妇骑驴阿家牵,体段风流得自然。
堪笑学颦邻舍女,向人添丑不成妍。
【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宗门引用的禅理诗。
新媳妇骑在驴身上,婆婆在前面牵着,一切都那么和谐自然。的确,这是一幅其乐融融的画面。它象征着禅门崇尚悟道应自然天成之理。诗人劝诫世人切勿东施效颦,矫饰强为。正所谓爱美之心,人皆有之;习佛之性,人亦自足。只要一切顺其自然,潜心守寂,自然能成正果。
正觉倡导的默照禅视静坐守寂为明心见道的唯一途径。默照禅与话头禅的出现,标志着那段“拈花微笑”的心迹,自达摩传承而至东土,经过“一花开五叶”的辉煌,走过英雄棒喝与风流艳诗的灿烂,在中华大地上开始步入死水一潭。



★志南(生卒年不详)
南宋初期诗僧。朱熹爱其诗,为他写序云:“南诗清丽有余,格力闲暇,无蔬笋气。”
绝句
古木阴中系短篷,杖藜扶我过桥东。
沾衣欲湿杏花雨,吹面不寒杨柳风。
【赏析】
这是一首脍炙人口的七绝名诗。诗僧志南亦因这首描写二月春景的诗而名留千古。
首二句写诗人的行踪,尾二句写诗人眼中的春光。首二句用笔精妙,予人以清凉幽静的美感:斑驳的古木、汩汩的溪水、轻巧的篷船、虬曲的杖藜、古朴的小桥和无事的老僧,构成一幅浑然天成的游春图。一句“杖藜扶我过桥东”,诗意地表现了禅宗所崇尚的物我合一的佳境。尾二句造语疏清,予人以清新悠然的体味:小桥东边,杏花如烟,杨柳如线,细雨如酥,和风如丝。那杏花烟雨,欲沾人衣而不湿,何其令人惬意;那杨柳和风,吹在脸上凉美而不觉寒冷,它们是何等善解人意。这清凉的春意,不正是春天清凉的禅意的昭示么?这迷人的春景,正是诗人眼中迷人的禅境。在诗人眼中,禅就在古木中、溪水里、篷船上、杖藜头,在小桥东边,在老僧心头,在杏花雨中,在杨柳风里,在那沾而欲湿的凉意中,在吹面不寒的清柔里,禅就是春天,就是一切的一切,就是绝句,就是诗!
“诗有四种高妙:一曰理高妙,二曰意高妙,三曰想高妙,四曰自然高妙。碍而实通,曰理高妙;出自意外,曰意高妙;写出幽微,如清潭见底,曰想高妙;非奇非怪,剥落文采,知其妙而不知其所以妙,曰自然高妙。”(宋·姜夔《白石道人诗说》)不说理,也不说禅,却极有禅趣,本诗可谓是自然高妙!



★韩大伯(生卒年不详)宋代僧人。
一兔横身
一兔横身当古道,苍鹰才见便生擒。
后来猎犬无灵性,空向枯桩旧处寻。
【赏析】
这是一首充分表现禅的灵性与生机的禅趣诗,深得袁枚赞赏。
本诗以敏捷的苍鹰与缺乏灵性的猎犬为喻,说明颖悟大道重在当下顿悟。兔在诗中是禅心佛性的象征,它难以解悟,所以喻为“一兔横身当古道”,千古令人难解。可是生来灵敏的苍鹰,却能一见便能飞扑而下将它生擒,那些有意根的贤者能不为所惑,见机了悟。后世之禅者却如无灵性的猎犬一般偏向那枯树桩处寻觅,在字句上空寻,怎么能证得自性呢?



★守璋(生卒年不详)
南宋诗僧。绍兴中住临安(今杭州)天申万寿圆觉寺,赐号文慧大师。着有《柿园集》。
晚春
草深烟景重,林茂夕阳微。
不雨花犹落,无风絮自飞。
【赏析】
这是一首名噪一时的禅理诗,宋高宗曾亲书此诗。全诗不着一字禅语,却禅趣深妙,实为禅诗中的佳品。
全诗通过草深、林茂、花落、絮飞等多重意象,描绘了晚春浓郁、深沉的气息,富有诗情画意。且首二句诗意地将佛教世事一切皆因果相应的“缘起论”、因果观,巧妙纳入句中,不留半点余迹。后二句以白描的手法,表现暮春花落絮飞的自然现象,却不落窠臼,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必然:花落并不因为雨打,絮飞也不因为风吹,花落絮飞乃宇宙间万物的必然规律。佛性本如此,生命本无常。不独花木如此,晚春如此,人也同此理。唐诗人元稹亦作有《晚春》,诗云:“昼静帘疏燕语频,双双斗雀动阶尘。柴扉日暮随风掩,落尽闲花不见人。”着力烘托的是静闲的意境。
这首小诗正如王安石所言“看似寻常最奇崛”,平平淡淡的五言四句,匠心独运,诗法禅韵均出神入化。



★匡山(生卒年不详)
吉州和尚,嗣法罗山道闲禅师,为青原行思系名僧。
白牛颂
我有古坛真白牛,父子藏来经几秋。
出门直往孤峰顶,回来暂跨虎溪头。
【赏析】
这是一首颂扬禅心灵性的借喻诗。
白牛即禅心。如禅诗中常出现的无影树、闲田地,均喻指佛性、真性、大生命。这头白牛古拙而灵变,它在古坛中隐藏了无数春秋,生命常在。当它醒来时,却灵活如龙,意致高洁,喜爱那孤峰顶上的超凡脱俗,留恋那虎溪头的清幽秀逸,且守志不渝。它便是那安禅乐道,“只知行道处,不计在山年”的衲子的象征,是宇宙生命与灵性的象征。
匡山禅师还作有一首《示徒颂》,表现了禅意的孤高与顿悟:“匡山路,匡山路,岩崖险峻人难措。游人拟议隔千山,一句分明超佛祖。”



★仲皎(生卒年不详)
字如晦,剡县(今浙江嵊县)明心寺僧人。因于剡山星子峰前筑白塔,结庐以居,名闲闲庵。精禅学,好诗文,多结交文友。
静林寺古松
古松古松生古道,枝不生叶皮生草。
行人不见树栽时,树见行人几回老。
【赏析】
这是一首借道旁古松以喻禅理的予人警醒的诗作。
首句以三个“古”字,着力表现享有长寿树之称的松树的古朴,它已经衰老得枝枯皮皲,野草蔓生。“古道”与三、四句两度出现的“行人”相照应,这棵经历了沧海桑田的老树,行人不知道它栽于何时,它却看见多少世事过客终老就亡。人寿之长,难比松木,松木又能一免老衰么?不能!宇宙间的生命均皆如此,无常迅速是任何事物也挣脱不了的宿命之绳。作为万物之灵,当明识其理,且任运自然,了觉禅理,才是不枉此生。


禅诗中咏松颂松之作比比皆是。下面列举数首,以说明自古吟唱不绝的松僧情节:
唐僧齐己的《小松》为:“发地才过膝,蟠根已有灵。严霜百草白,深院一林青。后夜萧骚动,空阶蟋蟀听。谁于千岁外,吟绕老龙形。”表现了小松树的生命灵性,喟叹人事之空幻。
诗僧天石的《栽松作》褒扬了植根岩石间的松树傲霜凌寒的风骨与通天地的灵性:“偃盖覆岩石,岁寒傲霜雪。深根蟠茯苓,千古饱风月。”
青林师虔(洞山下嗣三世)的诗偈同为咏叹人事无常之作:“长长三尺余,郁郁覆青草。不知何代人,得见此松老。”
宋僧智圆有诗作《庭松》,诗为:“乔枝偃盖势凌云,一植幽庭度几春。荣落未曾同众木,孤贞长自伴闲人。风生静夜寒声健,雪霁遥峰翠色新。潇洒最宜禅定起,坐观行绕远埃尘。”诗中的庭松,分明是远离尘埃的静修衲子的象征。
宋僧清远的《示栽松僧》,则出语清新,存意高远,是一首不可多得的佳作:“一寸灵苗手自栽,前岗后垄作良材。敢将不朽传他日,唯把青青示后来。”
宋僧无肇的《惜松》,劝人不要乱伐松,可谓用心别致:“不为栽松种茯苓,只缘山色四时青。老僧只恐移松去,留与青山作画屏。”
元代诗僧元叟行端(1255—1341)的《栽松》诗为:“钝镢横肩雪未消,不辞老步上苕荛。等闲种得灵根活,会看春风长绿条。”表现了一颗愿为禅林种得灵种的弘禅之心。
明僧通润有首《种松老人》,诗为:“饭后罢锄春,寒山信短筇。偶随孤犊去,适与老人逢。见面不知姓,自言能种松。横冈千万树,大半已成龙。”这位种松老人其实就是普济天下、弘扬禅法的僧人的象征。
清僧弘彻的《卧云松》动静相衬,状写卧松如蜿蜒的游龙可谓生动传神:“小桥为枕卧苍鳞,古壑无云独露身。犹待春雷风雨作,峥嵘头角出荒蓁。”



★陆游(11251210
字务观,号放翁,山阴(今浙江绍兴)人。一生追求复国大业,为南宋伟大的爱国诗人。诗风雄浑奔放,明丽晓畅,人称“小太白”。与杨万里、范成大、尤袤同为南宋四大家,位居其冠。作诗万余首,禅诗百余首。
观华严阁僧斋
拂剑当年气吐虹,喑呜坐觉朔庭空。
早知壮志成痴绝,悔不藏名万衲中。
【赏析】
伟大的爱国诗人陆游,一生怀报国之志,然壮志难酬,晚年潜心向佛,万事知空,留下其禅诗佳作无数。其《示儿》中首句“死去元知万事空”便是其心迹的显现。
本诗是一首饱蘸着诗人热血沥胆的气宇轩然的佳作。首句写自己早年的报国豪情,气势如虹,再现了诗人金戈铁马战犹酣的戎马生涯。第二句写如今万事无成的无奈与悲凉,北国为金人所占使诗人如那匣中宝剑幽鸣喑呜。于是诗人对苍天发出浩叹:早知道壮志难遂,空留长恨,不如埋首为僧,留清名于万衲之中,又何尝不是一种觉悟人生?!语虽如此,字里行间仍难泯一颗报国心,难藏功业名。
陆游的众多禅诗均表现了他的这一千古慨叹与归心向佛的心志:“史君千骑驻霜天,主簿孤舟冷不眠。也与史君同快意,卧听鼓角大江边。”(《戏题江心寺僧房壁》)
“玉门关外何妨死,饭颗山头不怕穷。春瓮已成花欲动,了无一事着胸中。”(《野兴》)
“九折危途寸步艰,至今回首尚心寒。元来自有安身处,茅屋三间似海宽。”(《东窗》)



★杨万里(11271206
字廷秀,号诚斋。吉州吉水(江西吉水县)人。诗作风格清新,善于描摹自然风物,有“杨诚斋体”之称。为南宋四大家之一,与陆游、范成大、尤袤并称“中兴四大诗人”。着有《诚斋集》。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
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
【赏析】
这首描写西湖六月风光的七言绝句是一首千古传唱的佳作。
诗人出净慈寺送友人远去时,满湖的莲荷一下子映入诗人的眼帘,于是有了诗人这首清韵绝响。首句交代地点与时间,次句点明此时此地的风光别有风韵,仿佛一声动情的喝彩,此二句为虚写。三、四句实写风光特异:满湖莲荷,一直铺展到水天相接处;那无边无际的碧绿与艳红,与日月争辉,仿佛一幅重笔的水彩画,境界阔大,壮美柔媚,朱红鲜碧,活透活现。又仿佛无边的清凉驱散着暑气,淡泊着离情,显现出心中风光的无限旖旎。



★朱熹(11301200
字元晦,一字仲晦,号晦庵,又号晦翁,别称紫阳,徽州婺源(今属江西)人。宋代着名理学家、教育家,于经学、史学、文学方面有很大贡献。官崇阳殿说书,焕章阁待制,后主持紫阳书院。
春日
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赏析】
一生治学“泛滥于百家,出入于老释”的朱熹,深谙禅理,这首流丽清新的游春之作,融理于景,汇理于情,为千古佳作。
首句点明时空,句眼重在“寻芳”,这一“芳”字,不仅含春日的芳香,也包含禅理的馨香。次句以信手拈来之笔,表现了久困书斋的诗人对万象更新的春光的陶醉,诗人之耳目一新、心眼一亮之意不言自明。三、四句饱蘸浓情,寓理其中:当你随意撩开东风的面纱,惊诧于眼前的万紫千红时,你就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与脚步。春天就在东风骀荡中,就在姹紫嫣红中。春意如此,禅意殊异?!芬芳的禅意也可等闲识得,换言之,“万紫千红总是禅”,一切均是道的再现。
朱熹的另一首诗也写的是求源悟道,兹录如下:“步随流水觅溪源,行到源头却惘然。始信真源行不到,倚筇随处弄潺湲。”


观书有感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赏析】
这是一首寓理入诗的七绝名篇。
首二句描写方塘的清鉴照天、清深证明。诗名“观书有感”,诗中的“方塘”乃为书经之喻,故诗句意在赞美书中清亮的精神世界的美妙。在描写现象之后诗人追根求源,并述其心得道:是源头的活水才使方池如此清亮,喻意为是书中的大道使人明心见性。所以人要明白些道理,须活读活学活求活参,才可修得“空故纳万境”的禅境。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韩愈(768—824)作有《盆池》一诗,着力表现了池光的清明,可相照一读:“池光天影共青青,拍岸才添水数瓶。且待夜深明月去,试看涵泳几多星。”


泛舟
昨夜江边春水生,艨艟巨舰一毛轻。
向来枉费推移力,此日中流自在行。
【赏析】
这首借喻理趣诗明示了禅宗顿悟境界的高妙伟力。
昨夜一场春雨后,江水涨升,在浩荡的江中,岸边搁浅的巨舰也像鸿毛一般轻盈地浮了起来。往时耗费了多少气力也莫奈他何,可现在它是何等自在,行弋在河中自然畅快。人只有明理才能活得充实、畅快。可是没有一定的外力条件,时机不成熟,总难达到火候。只有在顿悟之后,明心见性,认识了真如佛性,方得神通妙用,才能行江河如履平地,身心通畅而自得。
朱熹时常向临济宗杨岐派禅师开善道谦请教禅学,道谦曾作有一首颂古偈云:“浩浩长江碧际空,片帆高挂便乘风。快哉不费纤毫力,万里家山咫尺通。”本诗即受其师道谦的影响。



★道济(11481209
字湖隐,号方圆叟,临海(今浙江临海)人。受度于佛海禅师,居杭州灵隐寺,状貌癫狂,人称道济癫。因不守佛教戒规,不忌酒肉,尤其嗜好狗肉蘸大蒜,整日疯疯癫癫,又称济癫僧。他喜好打抱不平,富有正义感,性格幽默,常嘲弄官府,救民济世,而深受民众的喜爱,民间称济公活佛。
偶然
几度西湖独上船,篙师识我不识钱。
一声啼鸟破幽寂,正是山横落照边。
【赏析】
这是一首潇洒优美的禅趣诗。
好一个豁达洒脱的癫僧!兴之所至,独游西湖,篙师会意,无心跟这混迹江湖的名僧问价论钱。理喻篙师是我,我即篙师。度人者自度,自度者度人。他“几度”上船,喜好的是什么?是那啼鸟啼破的“幽寂”,是那“山横落照”的旷远。以景语抒情,情景交融,可谓妙心偶得。
道济的另一首描写西湖的佳作为:“出岸桃花红锦英,夹阳杨柳绿丝轻。遥看白鹭窥鱼处,冲破平湖一点青。”可见这位爱与大自然交流的狂僧,也是一位诗坛的丹青妙手。无论是“一声啼鸟破幽寂”还是“冲破平湖一点青”,均为妙悟妙得之句。
其诗《自赞》,极尽自在:“醉傲风颠卒未休,杖尖明月冠南洲。转身移步谁能解?雪覆芦花十二楼。”转身红尘里,移步大道中,呈现多少禅子风流!
“青箬笠前天地阔,碧蓑衣底水云宽。不言不语知何事?只把心来不自瞒。”这首送僧诗也是一个大我的觉者的大写照。
与道济齐名的人称“明癫”的惠明禅师,亦能诗善律,其作《手影戏》,以影戏喻人生喻禅悟,可谓精妙:“三尺生绡作戏台,全凭十指逞诙谐。有时明月灯窗下,一笑还从掌握来。”



★严羽(生卒年不详)
字仪卿,又字丹丘,号沧浪逋客,邵武(今属福建)人。精于诗论,深于禅学。倡“妙悟”与“兴趣”之诗说,后人誉之“仪卿识最高卓”。(胡应麟《诗薮》)着有《沧浪集》、《沧浪诗话》等。
访益上人兰若
独寻青莲宇,行过白沙滩。一径入松雪,数峰生暮寒。
山僧喜客至,林阁供人看。吟罢拂衣去,钟声云外残。
【赏析】
这是一首禅趣浓醇的访寺记游诗。
倡“妙悟”与“兴趣”之诗说的严羽,深谙禅理,他认为诗的最高妙处在于“羚羊挂角,无迹可求”,在于“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本诗便是诗人极为有趣的尝试之作。
首联以“独寻”开篇,以“青”、“白”为主色调,暗喻益上人青白无染、一尘不着的境界;颔联突出一个“寒”字,且以松雪为主要写景对象,象征上人的松雪节操与孤清高峻的禅境。前四句对上人不着一字,“无迹可求”,却“言有尽而意无穷”,不可谓不高妙。颈联中上人以一副乐天安命的觉者面貌出现了,他欢迎尘间的隐者达人,与他一起徜徉于林阁间,在美景宝卷中留连。胜境当前,两人抑制不住歌赋之念,俨然林中高士一般诗赋作答。这是多么快活的一天,诗人独寻独去,饱览了清幽的兰若佳景,领略了上人的方外之情,于是诗人顺其自然地以一句“吟罢拂衣去”,表现了自己的喜悦之心,且用“钟声云外残”句,意在言外地表现了自己对钟声中的禅境悠悠的永恒渴慕。



★葛天民(生卒年不详)
字无怀,山阴(今绍兴)人。曾历宋孝宗、光宗、宁宗朝。初为僧,后还俗。居杭州西湖,与文人名流交往甚密。诗入江湖派,为时人叶绍翁所许。有《无怀小集》。
尝北梨
每到边头感物华,新梨尝到野人家。
甘酸尚带中原味,肠断春前不见花。
【赏析】
这是一首感物伤时的抒情诗,表达了诗人真挚而强烈的爱国之情。
南宋时期,中原沦陷。诗人心怀悲怆,睹物思情。在宋金边界线的边头即淮河一线,他到农家去尝北梨,感受着那里的物产丰华。品尝果子时,他意外地尝出“甘酸尚带中原味”,这一结果甚是了得!难怪他难以下咽,柔肠寸断了!
全诗紧扣一个“尝”字,文字优美,意蕴深厚,感情哀楚,是葛氏抒情诗中的佳作。名为尝梨,实为品情,借物喻情,情何以堪!在此,不妨将另一江湖诗派名家、诗人挚友戴复古的《江阴浮远堂》相照一览:“横冈下瞰大江流,浮远堂前万里愁。最苦无山遮望眼,淮南极目尽神.州。”
江湖派为南宋末朝一重要的诗歌流派,戴复古、叶绍翁、刘克庄、周文璞均为诗派骁将,诗风飘逸、洒脱、自然。诗派名句有“满园春色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叶绍翁《游园不值》)“翅湿沾微雨,泥香带落花”(葛天民《迎燕》)等。周文璞诗作《戒坛》(“相君孙女小乘僧,身入只园佛律行。三级戒坛秋色冷,个中蝼蚁亦长生。”),是对不恋浮华、认真修行、爱惜生灵的相君孙女的歌颂。


绝句
二十四友金谷宴,千三百里锦帆游。
人间无此春风乐,乐极人间无此愁。
【赏析】
这是一首深刻质朴的吊古讽喻诗。
南宋王朝,偏安一隅,不思收复中原河山,留下志士英雄多少浩叹!林升的一首着名的《题临安邸》亦对南宋王朝进行了辛辣的讽刺:“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郑思肖的《春日游承天寺》,显然是对时光轻逝、国亡家难之叹:“野梅香软雨初晴,来此闲听笑语声。不管少年人老去,春风岁岁阖间城。”
诗人在本诗首句借古喻今,以愤懑之情对荒淫昏聩、骄奢淫逸者进行了讽刺与鞭挞!尾二句则宣示禅理:乐极必生悲,生命本无常,贵为人者当以佛心度世,“大悲为首”,“自觉觉人”,方是正理!



★文及翁(生卒年不详)
号本心,绵阳人,后徙浙江吴兴,登宋末进士第。宋亡,元世祖累征不起,闭门着书,以避世隐遁。
山中夜坐
悠悠天地间,草木献奇怪。
投老一蒲团,山中大自在。
【赏析】
中举时自诩“余生自负澄清志”的诗人,在晚年做了身在元朝心在宋的宋代遗民,决意遁世隐山,出世悟道。
首二句以大写意的手笔描绘天地之寥廓与草木之奇妍,表现自然宇宙之精深博大,气势恢宏,气象万千。一个“献”字,化静为动,点染出静态中的无限生机。尾二句化面为点,把镜头定格于一位端坐在蒲团上的老翁,以小衬大:山中自有大自在,自有天地至理,有草木为友,自有禅机悟趣,自有微笑拈花的佳境!


南宋遗民诗人词人,不下百余。他们怀恋故国,志坚意贞;隐身山野,或心怀胜朝,或思系闲境,自鸣谷音,多有佳制。名诗人如谢翱(1249—1295)、谢枋得、林景熙(1242—1310)、汪元量、郑思肖、周密(1232—1298)、萧立之等。
谢枋得(1226—1289)与文天祥同科中进士,是抗元的干将,元人逼其出仕时,他如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绝食而终。其诗《庆全庵桃花》为坚表谢世励志之作,亦兼终老山水之心:“寻得桃源如避秦,桃红又见一年春。花飞莫遣随流水,怕有渔郎来问津。”
许菜爱梅喜书,作诗《枯荷》以昭示万事皆虚幻之理:“万柄绿荷衰飒尽,雨中无可盖眠鸥。当时乍叠青钱满,肯信池塘有暮秋?”
文天祥(1236—1283)为伟大的爱国诗人,其名作有《过零丁洋》、《正气歌》等。《晓起二首》为未起兵勤王前闲居庐陵文山时所作,表达了诗人独好山水、追求超脱的心灵世界。其诗之二为:“远寺鸣金铎,疏窗试宝熏。秋声江一片,曙影月三分。倦鹤行黄叶,痴猿坐白云。道人无一事,抱膝看回文。”
邵定自称六芗老人,常深衣大带婆娑于自宅所植的梅、竹、兰、桂、莲、菊间。其隐逸小诗《山中》悠闲淡泊,超脱古今:“白日看云坐,清秋对雨眠。眉头无一事,笔下有千年。”
詹本亦誓不事元,他言温行正,隐逸山林而自得,自谓“累尽得潇洒,去往俱不惊”。(《宿天台》)其诗《闲中》意境澄静清幽,充满尘虑皆忘、悠然自得的佳趣:“万事问不知,山中一樽酒。扫石坐松风,绿阴满巾袖。”
冯坦《绝句》;“山腰一抹云,云起知何处?急渡小桥寻,天风忽吹去。”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人生如浮云,来去无踪迹。
何梦桂于宋亡元兴之后,亦累征不应,筑室山中,参禅悟道。其诗《题川无竭寄傲窗》表现了禅道的高峻与他本人人格的孤高:“南山有路滑如苔,多少人从半岭回。不是老僧空傲世,世人自不上山来。”
郑思肖(1241—1318)工诗善画,亦气节忠耿,宋亡后隐居苏州,终身不娶;他画兰而不画士,宁折而不屈,自谓“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堕北风中”。(《题画菊》)《伯牙绝弦图》以摔琴谢知音的伯牙自喻,意境萧然:“终不求人更赏音,只当仰面看山林。一双闲手无聊赖,满地斜阳是此心。”



★无名尼(生卒年不详)
南宋尼,生平事迹不详。
悟道诗
尽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遍陇头云。
归来笑拈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赏析】
此诗出自宋代罗大经《鹤林玉露》,是一首生动传神的谈道诗。
首二句写求道,以“尽日”寻春言历时之久,以芒鞋“踏遍”言行程之远,可谓寻春寻得山穷水尽;尾二句写悟道,生机忽现,柳暗花明,一个“笑”字与一个“已”字,表现了诗人寻春之所得,寻道之所获。那枝上清香的梅花,就告诉人们春就在你的身边,道就在你的眼前。全诗生动活泼,情趣盎然,怪不得百世流芳,千秋传颂。



★慧开(11831260
字无门,杭州人。幼年出家,广识经纶。于万寿崇观参赵州“无”字公案而得悟。绍定二年(1229),为给皇帝祝寿而撰写《无门关》一卷,被誉为禅门三大圣书之一,与《碧岩录》、《十牛图》齐名。
春有百花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
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赏析】
这是一首广为流传的禅诗。
首二句描写大自然四季的变迁与四时的风景,描绘了大自然的缤纷多彩。春花秋月,夏风冬雪,皆是人间胜景,令人爽心悦目,心旷神怡。这是大自然对生为万物之灵的人的昭示。然而世间偏偏有人怨春悲秋,有人惧热畏寒,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因为他们凡心太重,烦恼太多,纠缠于尘事,而迷失了自我。于是诗人意气风发地高歌:“若无闲事挂心头,便是人生好时节!”只要你放下一切,包括那个怎么也难割舍的“小我”,又何尝体味不到“日日是好日”的生命佳境呢!




中 西 诗 在 情 趣 上 的 比 较

诗的情趣随时随地而异,各民族各时代的诗都各有它的特色。拿它们来参观互较是一种很有趣味的研究。我们姑且拿中国诗和西方诗来说,它们在情趣上就有许多有趣的同点和异点。西方诗和中国诗的情趣都集中于几种普泛的题材,其中最重要者有(一)人伦(二)自然(三)宗教和哲学几种。我们现在就依着这个层次来说:
(一)先说人伦 西方关于人伦的诗大半以恋爱为中心。中国诗言爱情的虽然很多,但是没有让爱情把其他人伦抹煞。朋友的交情和君臣的恩谊在西方诗中不甚重要,而在中国诗中则几与爱情占同等位置。把屈原、杜甫、陆游诸人的忠君爱国爱民的情感拿去,他们诗的精华便已剥丧大半。从前注诗注词的人往往在爱情诗上贴上忠君爱国的徽帜,例如毛苌注《诗经》把许多男女相悦的诗看成讽刺时事的。张惠言说温飞卿的《菩萨蛮》十四章为“感士不遇之作”。这种办法固然有些牵强附会。近来人却又另走极端把真正忠君爱国的诗也贴上爱情的徽帜,例如《离骚》、《远游》一类的著作竟有人认为爱情诗,我以为这也未免失之牵强附会。看过西方诗的学者见到爱情在西方诗中那样重要,以为它在中国诗中也应该很重要。他们不知道中西社会情形和伦理思想本来不同。恋爱在从前的中国实在没有现代中国人所想的那样重要。中国叙人伦的诗,通盘计算,关于友朋交谊的比关于 男女恋爱的还要多,在许多诗人的集中,赠答酬唱的作品,往往占其大半。苏李、建安七子、李杜、韩孟、苏黄、纳兰成德与顾贞观诸人的交谊古今传为美谈,在西方诗人中为歌德和席勒、华兹华斯与柯尔律治、济慈和雪莱、魏尔伦与兰波诸人虽亦以交谊著,而他们的集中叙友朋乐趣的诗却极少。
恋爱在中国诗中不如在西方诗中重要,有几层原因。第一,西方社会表面上虽以国家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个人主义。爱情在个人生命中最关痛痒,所以尽量发展,以至掩盖其他人与人的关系。说尽一个诗人的恋爱史往往就已说尽他的生命史,在近代尤其如此。中国社会表面上虽以家庭为基础,骨子里却侧重兼善主义。文人往往费大半生的光阴于仕宦羁旅,“老妻寄异县”是常事。他们朝夕所接触的不是妇女而是同僚与文字友。
第二,西方受中世纪骑士风的影响,女子地位较高,教育也比较完善,在学问和情趣上往往可以与男子合,在中国得于友朋的乐趣,在西方往往可以得之于妇人女子。中国受儒家思想的影响,女子的地位较低。夫妇恩爱常起于伦理观念,在实际上志同道合的乐趣颇不易得。加以中国社会理想侧重功名事业,“随着四婆裙”在儒家看是一件耻事。
第三,东西恋爱观相差也甚远。西方人重视恋爱,有“恋爱最上”的标语。中国人重视婚姻而轻视恋爱,真正的恋爱往往见于“桑间濮上”。潦倒无聊,悲观厌世的人才肯公然寄情于声色,像隋炀帝李后主几位风流天子都为世所诟病。我们可以说,西方诗人要在恋爱中实现人生,中国诗人往往只求在恋爱中消遣人生。中国诗人脚踏实地,爱情只是爱情;西方诗人比较能高瞻远瞩,爱情之中都有几分人生哲学和宗教情操。
这并非说中国诗人不能深于情。西方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前,所以称赞容貌诉申爱慕者最多;中国爱情诗大半写于婚媾之后,所以最佳者往往是惜别悼亡。西方爱情诗最长于“慕”,莎士比亚的十四行体诗,雪莱和布朗宁诸人的短诗是“慕”的胜境;中国爱情诗最善于“怨”,《卷耳》、《柏舟》、《迢迢牵牛星》,曹丕的《燕歌行》, 梁玄帝的《荡妇秋思赋》以及李白的《长相思》、《怨情》、《春思》诸作是“怨”的胜境。总观全体,我们可以说,西诗以直率胜,中诗以委婉胜;西诗以深刻胜,中诗以微妙胜;西诗以铺陈胜,中诗以简隽胜。
(二)次说自然 在中国和在西方一样,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都比较晚起。最初的诗都偏重人事,纵使偶尔涉及自然,也不过如最初的画家用山水为人物画的背景,兴趣中心却不在自然本身。《诗经》是最好的例子。“关关雎鸠,在河之洲”只是作“窕窈淑女,君子好逑”的陪衬,“蒹葭苍苍,白露为霜”只是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的陪衬。自然比较人事广大,兴趣由人也因之得到较深广的意蕴。所以自然情趣的兴起是诗的发达史中一件大事。这件大事在中国起于晋宋之交约当公历纪元后5世纪左右,在西方则起于浪漫运动的初期,在公历纪元后18世纪左右。所以中国自然诗的发生比西方的要早1300年的光景。一般说诗的人颇鄙视六朝,我以为这是一个最大的误解。六朝是中国自然诗发轫的时期,也是中国诗脱离音乐而在文字本身求音乐的时期。从六朝起,中国诗才有音律的专门研究,才创新形式,才寻新情趣,才有较精妍的意象,才吸哲理来扩大诗的内容。就这几层说,六朝可以说是中国诗的浪漫时期,它对于中国诗的重要亦正不让于浪漫运动之于西方诗。
中国自然诗和西方自然诗相比,也像爱情诗一样,一个以委婉、微妙简隽胜,一个以直率、深刻铺陈胜。本来自然美有两种,一种是刚性美,一种是柔性美。刚性美如高山、大海、狂风、暴雨、沉寂的夜和无垠的沙漠;柔性美如清风皓月、暗香、疏影、青螺似的山光和媚眼似的湖水。昔人诗有“骏马秋风冀北,杏花春雨江南”两句可以包括这两种美的胜境。艺术美也有刚柔的分别,姚鼐《与鲁絜非书》已详论过。诗如李杜,词如苏辛,是刚性美的代表;诗如王孟,词如温李,是柔性美的代表。中国诗自身已有刚柔的分别,但是如果拿它来比较西方诗,则又西诗偏于刚,而中诗偏于柔。西方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大海,是狂风暴雨,是峭崖荒谷,是日景;中国诗人所爱好的自然是明溪疏柳,是微风细雨,是湖光山色,是月景。这当然只 就其大概说。西方未尝没有柔性美的诗,中国也未尝没有刚性美的诗,但西方诗的柔和中国诗的刚都不是它们的本色特长。
诗人对于自然的爱好可分三种。最粗浅的是“感官主义”,爱微风以其凉爽,爱花以其气香色美,爱鸟声泉水声以其对于听官愉快,爱青天碧水以其对于视官愉快。这是健全人所本有的倾向,凡是诗人都不免带有几分“感官主义”。近代西方有一派诗人,叫做“颓废派”的,专重这种感官主义,在诗中尽量铺陈声色臭味。这种嗜好往往出于个人的怪癖,不能算诗的上乘。诗人对于自然爱好的第二种起于情趣的默契诉合。“相看两不厌,惟有敬亭山”,“平畴交远风,良苗亦怀新”,“万物静观皆自得,四时佳兴与人同”诸诗所表现的态度都属于这一类。这是多数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第三种是泛神主义,把大自然全体看做神灵的表现,在其中看出不可思议的妙谛,觉到超于人而时时在支配人的力量。自然的崇拜于是成为一种宗教,它含有极原始的迷信和极神秘的哲学。这是多数西方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中国诗人很少有达到这种境界的。陶潜和华兹华斯都是著名的自然诗人,他们的诗有许多相类似。我们拿他们俩人来比较,就可以见出中西诗人对于自然的态度大有分别。我们姑拿陶诗《饮酒》为例: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从此可知他对于自然,还是取“好读书不求甚解”的态度。他不喜“久在樊笼里”,喜“园林无俗情”,所以居在“方宅十余亩,草屋八九间”的宇宙里,也觉得“称心而言,人亦易足”。他的胸襟这样豁达闲适,所以在“缅然睇曾邱”之际常“欣然有会意”。但是他不“欲辨”,这就是他和华兹华斯及一般西方诗人的最大异点。华兹华斯也讨厌“俗情”,“爱丘山”,也能乐天知足,但是他是一个沉思者,是一个富于宗教情感者。他自述经验说:“一朵极平凡的随风荡漾的花,对于我可以引起不能用泪表现得出来的那么深的思想。” 他在《听滩寺》诗里又说他觉到有“一种精灵在驱遣一切深思者和一切思想对象,并且在一切事物中运旋”。这种澈悟和这种神秘主义和中国诗人与自然默契相安的态度显然不同。中国诗人在自然中只能听见到自然,西方诗人在自然中往往能见出一种神秘的巨大的力量。
(三)哲学和宗教 中国诗人何以在爱情中只能见到爱情,在自然中只能见到自然,而不能有深一层的澈悟呢?这就不能不归咎于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了。诗虽不是讨论哲学和宣传宗教的工具,但是它的后面如果没有哲学和宗教,就不易达到深广的境界。诗好比一株花,哲学和宗教好比土壤,土壤不肥沃,根就不能深,花就不能茂。西方诗比中国诗深广,就因为它有较深广的哲学和宗教在培养它的根干。没有柏拉图和斯宾洛莎就没有歌德、华兹华斯和雪莱诸人所表现的理想主义和泛神主义;没有宗教就没有希腊的悲剧、但丁的《神曲》和弥尔顿的《失乐园》。中国诗在荒瘦的土壤中居然现出奇葩异彩,固然是一种可惊喜的成绩,但是比较西方诗,终嫌美中有不足。我爱中国诗,我觉得在神韵微妙格调高雅方面往往非西诗所能及,但是说到深广伟大,我终无法为它护短。
就民族性说,中国人颇类似古罗马人,处处都脚踏实地走,偏重实际而不务玄想,所以就哲学说,伦理的信条最发达,而有系统的玄学则寂然无闻;就文学说,关于人事及社会问题的作品最发达,而凭虚结构的作品则寥若晨星。中国民族性是最“实用的”,最“人道的”。它的长处在此,它的短处也在此。它的长处在此,因为以人为本位说,人与人的关系最重要,中国儒家思想偏重人事,涣散的社会居然能享到二千余年的稳定,未始不是它的功劳。它的短处也在此,因为它过重人本主义和现世主义,不能向较高远的地方发空想,所以不能向高远处有所企求。社会既稳定之后,始则不能前进,继则因其不能前进而失其固有的稳定。
我说中国哲学思想平易,也未尝忘记老庄一派的哲学。但是老庄比较儒家固较玄邃,比较西方哲学家,仍是偏重人事。他们很少离开人事而穷究思想的本质和宇宙的来源。他们对于中国诗的影响虽很大,但是因为两层原因,这种影响不完全是可满意的。第一,在哲学 上有方法和系统的分析易传授,而主观的妙悟不易传授。老庄哲学都全凭主观的妙悟,未尝如西方哲学家用明了有系统的分析为浅人说法,所以他们的思想传给后人的只是糟粕。老学流为道家言,中国诗与其说是受老庄的影响,不如说是受道家的影响。第二,老庄哲学尚虚无而轻视努力,但是无论是诗或是哲学,如果没有西方人所重视的“坚持的努力”(sustained effort)都不能鞭辟入里。老庄两人自己所造虽深而承其教者却有安于浅的倾向。
我们只要把受老庄影响的诗研究一番,就可以见出这个道理。中国诗人大半是儒家出身,陶潜和杜甫是著例。但是有四位大诗人受老庄的影响最深,替儒教化的中国诗特辟一种异境。这就是《离骚》、《远游》中的屈原(假定作者是屈原),《咏怀诗》中的阮籍,《游仙诗》中的郭璞,以及《日出入行》、《古有所思》和《古风》五十九首中的李白。我们可以把他们统称为“游仙派诗人”。他们所表现的思想如何呢?屈原说:
惟天地之无穷兮,哀人生之长勤。往者余弗及兮,来者吾不闻……漠虚静以恬愉兮,澹无为而自得。闻赤松之清尘兮,愿承风乎遗则。
——《远游》
阮籍在《咏怀诗》里说:
去者余不及,来者吾不留。愿登太华山,上与松子游。
郭璞在《游仙诗》里说:
时变感人思,已秋复愿夏。淮海变微禽,吾生独不化!虽欲腾丹谿,云螭非我驾。
李白在《古风》里说:
黄河走东溟,白日落西海,逝川与流光,飘忽不相待……君当乘云螭,吸景驻光彩。
这几节诗所表现的态度是一致的,都是想由厌世主义走到超世主义。他们厌世的原因都不外看待世相的无常和人寿的短促。他们超世的方法都是揣摩道家炼丹延年驾鹤升仙的传说。但是这只是一种想望,他们都没有实现仙境,没有享受到他们所想望的极乐。所以屈原说:
高阳邈以远兮,余将焉兮所程?
阮籍说:
采药无旋返,神仙志不符,逼此良可感,令我久踌躇。
郭璞说:
虽欲腾丹谿,云螭非我驾。
李白说:
我思仙人,乃在碧海之东隅。海寒多天风,白波连山倒蓬壶,长鲸喷涌不可涉,抚心茫茫泪如珠。
他们都是不满意于现世而有所渴求于另一世界。这种渴求颇类西方的宗教情操,照理应该能产生一个很华严灿烂的理想世界来,但是他们的理想都终于“流产”。他们对于现世的悲苦虽然都看得极清楚,而对于另一世界的想象却很模糊。他们的仙境有时在“碧云里”,有时在“碧海之东隅”,有时又在西王母所住的瑶池,据李白 的计算,它“去天三百里”。仙境有“上皇”,服侍他的有吹笙的玉童,和持芙蓉的灵妃。王乔、安期生、赤松子诸人是仙界的“使徒”。仙境也很珍贵人世所珍贵的繁华,只看“玉杯赐琼浆”,“但见金银台”,就可以想象仙人的阔绰。仙人也不忘情于云山林泉的美景,所以“青溪千余仞”、“云生梁栋间”、“翡翠戏兰苕”都值得流连玩赏。仙人最大的幸福是长寿,郭璞说“千岁方婴孩”,还是太短,李白的仙人却“一餐历万岁”。仙人都有极大的本领,能“囊括大块”、“吸景驻光彩”,“挥手折荒木”、“拂此西日光”。升仙的方法是乘云驾鹤,但有时要采药炼丹,向“真人”“长跪问宝诀”。
这种仙界的意象都从老庄虚无主义出发,兼采道家高举遗世的思想。他们不知道后世道家虽托老学以自重,而道家思想和老子哲学实有根本不能相容处。老子以为“人之大患在于有身”,所以持“无欲以观其妙”为处世金针,而道家却拼命求长寿,不能忘怀于琼楼玉宇和玉杯灵液的繁华。超世而不能超欲,这是游仙派诗人的矛盾。他们的矛盾还不仅此,他们表面虽想望超世,而骨子里却仍带有很浓厚的儒家淑世主义的色彩,他们到底还没有丢开中国民族所特具的人道。屈原、阮籍、李白诸人都本有济世忱民的大抱负。阮籍号称猖狂,而在《咏怀诗》中仍有“生命几何时,慷慨各努力”的劝告。李白在《古风》里言志,也说“我志在删述,垂辉映千春”。他们本来都有淑世的志愿,看到世事的艰难和人寿的短促,于是逃到老庄的虚无清静主义,学道家作高举遗世的企图。他们所想望的仙境又渺不可追,“虽欲腾丹谿,云螭非我驾”,仍不免“抚心茫茫泪如珠”,于是又回到人境,尽量求一时的欢乐而寄情于醇酒妇人。“欲远集而无所止兮,聊浮游以逍遥”,在屈原为愤慨之谈,在阮籍和李白便成了涉世的策略。这一派诗人都有日暮途穷无可奈何的痛苦。从淑世到厌世,因厌世而求超世,超世不可能,于是又落到玩世,而玩世亦终不能无忧苦。他们一生都在这种矛盾和冲突中徘徊。真正大诗人必从这种矛盾和冲突中徘徊过来,但是也必能战胜这种矛盾和冲突而得到安顿。但丁、莎士比亚和歌德都未尝没有徘徊过,他们所以超过阮籍、李白一派诗人者就在他们得到最后的安顿,而阮李诸人则终止于徘徊。
中国游仙派诗人何以止于徘徊呢?这要归咎于我们在上文所说过的哲学思想的平易和宗教情操的淡薄。哲学思想平易,所以无法在冲突中寻出调和,不能造成一个可以寄托心灵的理想世界。宗教情操淡薄,所以缺乏“坚持的努力”,苟安于现世而无心在理想世界求寄托,求安慰。屈原、阮籍、李白诸人在中国诗人中是比较能抬头向高远处张望的,他们都曾经向中国诗人所不常去的境界去探险,但是民族性的累太重,他们刚飞到半天空就落下地。所以在西方诗人心中的另一世界的渴求能产生《天堂》、《失乐园》、《浮士德》诸杰作,而在中国诗人心中的另一世界的渴求只能产生《远游》、《咏怀诗》、《游仙诗》和《古风》一些简单零碎的短诗。
老庄和道家学说之外,佛学对于中国诗的影响也很深。可惜这种影响未曾有人仔细研究过。我们首先应注意的一点就是:受佛教影响的中国诗大半只有“禅趣”而无“佛理”。“佛理”是真正的佛家哲学,“禅趣”是和尚们静坐山寺参悟佛理的趣味。佛教从汉朝传入中国,到魏晋以后才见诸吟咏,孙绰《游天台山赋》是其滥觞。晋人中以天分论,陶潜最宜于学佛,所以远公竭力想结交他,邀他入“白莲社”,他以许饮酒为条件,后来又“攒眉而去”,似乎有不屑于佛的神气。但是他听到远公的议论,告诉人说它“令人颇发深省”。当时佛学已盛行,陶潜在无意之中不免受有几分影响。他的《与子俨等疏》中:
少学琴书,偶爱闲静,开卷有得,便欣然忘食。见树木交荫,时鸟变声,亦复欢然有喜。尝言五六月中,北窗下卧。遇凉风暂至,自谓是羲皇上人。
一段是参透禅机的话。他的诗描写这种境界的也极多。陶潜以后,中国诗人受佛教影响最深而成就最大的要推谢灵运、王维和苏轼三人。他们的诗专说佛理的极少,但处处都流露一种禅趣。我们细玩他们的全集,才可以得到这么一个总印象。如摘句为例,则谢灵运的“白云抱幽石,绿筿媚清涟”,“虚馆绝诤讼,空庭来乌鹊”,王维的“兴 阑啼鸟散,坐久落花多”,“倚杖柴门外,临风听暮蝉”,和苏轼的“舟行无人岸自移,我卧读书牛不知”,“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诸句的境界都是我所谓“禅趣”。
他们所以有“禅趣”而无“佛理”者固然由于诗本来不宜说理,同时也由于他们所羡慕的不是佛教而是佛教徒。晋以后中国诗人大半都有“方外交”,谢灵运有远公,王维有瑗公和操禅师,苏轼有佛印。他们很羡慕这班高僧的言论风采,常偷“浮生半日闲”到寺里去领略“参禅”的滋味,或是同禅师交换几句趣语。诗境与禅境本来相通,所以诗人和禅师常能默然相契。中国诗人对于自然的嗜好比西方诗要早一千几百年,究其原因,也和佛教有关系。魏晋的僧侣已有择山水胜境筑寺观的风气,最早见到自然美的是僧侣(中国僧侣对于自然的嗜好或受印度僧侣的影响,印度古婆罗门教徒便有隐居山水胜境的风气,《沙恭达那》剧可以为证)。僧侣首先见到自然美,诗人则从他们的“方外交”学得这种新趣味。“禅趣”中最大的成分便是静中所得于自然的妙悟,中国诗人所最得力于佛教者就在此一点。但是他们虽有意“参禅”,却无心“证佛”,要在佛理中求消遣,并不要信奉佛教求彻底了悟,彻底解脱,入山参禅,出山仍然做他们的官,吃他们的酒肉,眷恋他们的妻子。本来佛教的妙义在“不立文字,见性成佛”,诗歌到底仍不免是一种尘障。
佛教只扩大了中国诗的情趣的根底,并没有扩大它的哲理的根底。中国诗的哲理的根底始终不外儒道两家。佛学为外来哲学,所以能合中国诗人口味者正因其与道家言在表面上有若干类似。晋以后一般人尝把释道并为一事,以为升仙就是成佛。孙绰的《天台山赋》和李白的《赠僧崖公诗》都以为佛老原来可以相通,韩愈辟“异端邪说”,也把佛老并为一说。老子虽尚虚无而却未明言寂灭。他是一个彻底的个人主义者,《道德经》中大部分是老于世故者的经验之谈,所以后来流为申韩刑名法律的学问,佛则以普济众生为旨。老子主张人类回到原始时代的愚昧,佛教人明心见性,衡以老子的“绝圣弃知”的主旨,则佛亦当在绝弃之列。从此可知老与佛根本不能相容。晋唐人合佛于老,也犹如他们合道于老一样,绝对没有想到这 种凑合的矛盾。尤其奇怪的是儒家诗人也往往同时信佛。白居易和元稹本来都是彻底的儒者,而白有“吾学空门不学仙,归则须归兜率天”的话,元在《遣病》诗里也说“况我早师佛,屋宅此身形”。中国人原来有“好信教不求甚解”的习惯,这种马虎妥协的精神本也有它的优点,但是与深邃的哲理和有宗教性的热烈的企求都不相容。中国诗达到幽美的境界而没有达到伟大的境界,也正由于此。




梨 俱 吠 陀 本 集

一、上古社会的文化宝库

《梨俱吠陀本集》,简称《梨俱吠陀》,是人类上古社会遗留下来的文化宝库之一。它是一部诗歌总集,在世界文学中放射着光辉,好像我国的上古诗歌总集《诗经》一样。
《梨俱吠陀》告诉我们:幼年的人类怎样认识周围的世界,怎样从事劳动生产,怎样过着越来越发展的社会生活,怎样在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的实践中改变着自己的生活、思想和感情。它还告诉我们:文艺怎样产生于社会生活的实践,又转过来为社会服务;文艺怎样在从无阶级社会到阶级社会的历史发展中,逐步打上了阶级的烙印,终于只为一定阶级的利益服务。总之,它证明了毛泽东主席所阐明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一条真理:人类的社会生活是文学艺术的唯一源泉。
《梨俱吠陀》的创作并不是在文学艺术的萌芽时期。那时的诗歌已经到了初步的成熟阶段。这里面有了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种创作方法的萌芽倾向。这里面也有了脱离人民生活的形式主义的,空洞枯燥的作品,表明了它是为剥削阶级服务的思想工具。
《梨俱吠陀》的创作年代至今未能确定。这是古代的印度人民长期积累的集体创作,可能经历了几百年以至千年以上的过程。从内容以及它和其他《吠陀》的关系上看,它的编订年代可能是在公元前一千五百年前后,比另外三部《吠陀》都要早。
《梨俱吠陀》中说到的地理范围是当时印度北部恒河以西的广大地区,中心是印度河流域。这个地区中有很大一部分现在属于巴基斯坦。
这一时代的生产力还是很低下的。生产主要靠牧畜,也有狩猎,农业不占第一位,但已经用犁耕地,用镰刀收割、打谷和挖沟渠。牛是最重要的牲畜,是财富的主体。马是用来曳车作战的。牛奶、酥油和牛肉是重要的食品。苏摩酒是大家嗜好的饮料,还有一种普通酒。手工业发展了。木工有重要的地位,他们会制造车辆。冶金工人也有了,他们用鸟的翅膀扇风。用桨划行的木船是水上交通工具。还有制革工人用牛皮做皮囊和弓弦。妇女担任缝纫和编席。织布技术也出现了。交换已经产生,起先常用牛或饰物当做货币。金属中有金被当做宝贵的财富。还有铁,但颜色是带红色的,可能也只是铜。在《阿达婆吠陀》中“黑的”铁和“红的”铁分开了,而且说到金属的犁头,大概那时才开始用铁。
私有财产制度已经发生了。盗贼和债务是常提到的。家庭是经济生活的基本单位。家长是男性,儿子是宝贵的;不过妇女的地位还不很低。婚礼是在新娘家里举行的,这习惯一直传到现代。
这时的音乐和舞蹈有了发展。乐器有鼓、吹奏乐器和弦琴。歌唱是大家喜爱的。赛车是一种公共娱乐。用骰子赌博也很流行,还有赌场。
战争是经常发生的。徒步或则乘战车作战。战士有金属的盔甲。武器主要是弓箭,箭尖是有毒的角尖或用金属制成。矛和斧也是常提到的武器。
上面所说的是《梨俱吠陀》里所包括的整个一个时代的社会情景的略述。在这样的社会里产生了大量的诗歌。这证明了当时人民的集体艺术创造力量的巨大。
《梨俱吠陀》共有一千零二十八首诗,其中有历来算做附加的十一首,如果不算,便只有一千零十七首。最短的诗只有三节,最长的有五十八节,一般都不超过十二节。全书共有一万零五百五十二诗节,不算附加的,便只有一万零四百七十二诗节。这些诗编成一集,有两种分卷法。分为十卷的比较通行,分成八卷的是完全按照诗节数目机械地分卷,两者的诗数和编排次序相同。
印度传统认为这些诗是上古的仙人传授下来的。第二卷到第七卷是六个著名的仙人家族所传授,每一仙人家族有一卷。这六卷现在一般认为是比较古老的成分。第八卷是两个家族传授的。传统给每首诗都署上一个仙人的名字,但这并不一定是诗的作者。编订不依照内容,不过第九卷却据说是专为歌颂苏摩的。苏摩是酒名,也是月亮。
《梨俱吠陀》的每首诗都分成一些诗节,一节就是一个“梨俱”。诗的格律是以每节诗中的音数整齐的“句”作单位的。每一“句”中只有末尾四个音分别有固定的长音或短音。但最末一个音如果是短音也可以读长,所以实际上这个音也是不确定的。全书中用的格律有十五种,不过只有七种用得比较多,而出现得最多的只有三种,约占全书的五分之四。三个八音“句”构成一节的格律很普遍,有两千四百五十节,几乎占全书的四分之一。四个八音“句”构成一节的格律在应用数量上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但是这个格律后来广泛流行,就是一般所谓三十二音一节的“颂”体。四个十二音“句”构成一节诗的格律也很普遍。最常用的是四个十一音“句”构成一节诗的格律,约占全书的五分之二。十一音和十二音构成一“句”的在第四音或第五音后有个停顿。从上面所说的情况看来,格律是以计算音数为主,而辅以长音短音的调节。虽然格律的种数不少,但是基本上只有三句或四句构成一节的两类,而且并不复杂,还符合自然的节奏,并不像后来古典诗的格律那样繁难,因此一般人也可以很容易学会用来创作。这种诗体多半还接近歌谣。
《梨俱吠陀》的诗歌,在印度古代仙人为了实际目的加以编订以后,首先在奴隶社会中被祭司用作宣传神秘主义的材料。在封建社会里,它几乎被一般人遗忘了,除了作为祷告词以外,只有少数哲学家还用来作宣传唯心主义的依据。到了近代,许多西方学者花费了很大力量,作了不少比较语言学的和资料考证性的工作;但是由于他们常怀偏见,而且不懂社会发展规律,又用唯心主义观点和形而上学的方法,结果是在解说词句和排比资料方面有很大贡献,而对内容仍往往不能正确理解。不过他们剔除了一些印度传统中的神秘不合理的解说,作了新的探索,在阐发内容方面也还有一定的功绩。
下面把这些诗歌大体分别按照内容作为四类来介绍:一是书中所包含的神话传说的成分;二是关于自然现象和客观事物的诗歌;三是描写社会现实生活的诗歌;四是祭司和巫师的作品或则与祭祀和巫术直接有关系的诗歌。这样的分法只是为了说明方便,真正正确地分析内容,还需要进一步在历史唯物主义思想指导之下进行周密的研究。

二、反映上古人民斗争生活的神话传说

《梨俱吠陀》包括了丰富的神话成分。这是很自然的。上古人类在生产力低下的社会条件下,不能正确认识世界,常常对自然和社会的一些现象进行艺术的加工,把幻想和真实混合起来。每一民族都有过自己的神话。印度人民的最古老的神话保存在《梨俱吠陀》里。不过,这部经过祭司为自己的实用目的而编订的诗集,尽管有不少神话诗,却不是神话集。它并没有系统地叙述什么神话,而只是大量提到当时人所共知的神话人物和事迹,包含很多零碎的片断的神话成分。在编订后产生的注释说明中补充记载了一些神话故事,但那又是在新的社会条件下多少经过了进一步加工的。所以我们必须从这一诗歌总集中搜集和排比那些神话成分,才能重见当时的神话面貌。
印度神话的性质是跟各民族的神话共同的,可是它又有自己的特点,跟我国神话和古希腊神话不相同。它和现实社会生活联系密切,神话和传说不容易分开。一般说来,它较少“女娲补天”、“后羿射日”的类型,而较多“黄帝战蚩尤”、“鲧、禹治水”的类型。上古的印度人民一方面有丰富的幻想,另一方面又很重视艰苦斗争中的现实生活,极力运用想象把斗争经验概括起来,把它形象化,企图保留下去。常有人说,印度人民只擅长脱离现实的神秘的幻想;这是把专业化的祭司和出家人的思想加在全体印度人民身上,是以偏概全的不正确的说法。
从诗的数量上看,《梨俱吠陀》歌唱得最多的是天神因陀罗,约有二百五十首;其次是火神,约有二百首;第三是苏摩,约有一百二十首。这情况是不足为怪的。既是祭司编订的书,这三个与祭祀密切相关的神自然会占最主要的地位。我们进一步审查一下内容,就可以发现在祭祀后面还有重要的社会背景。因陀罗是主要的神,他的最重要的事迹是战胜敌人,破除障碍,取得了水;他还战胜敌人,获得了牛,而当时表示战争的一个词的来源就是“要牛”。火是生活中最需要的,诗中描写了火的许多特点。对苏摩的颂歌又详细地用种种比喻描写苏摩酒如何从植物中被榨取出来,一直写到饮后使人兴奋的作用。这些歌颂火和苏摩的诗里并没有很多荒唐怪诞的神迹,主要的只是当时人从生活和自然界中想到的一些比喻。这三个主要的神的性质和颂歌的内容,除去祭司们在祭祀中用的公式化的祷告词不算,都是密切联系生产和生活的。
要发现当时神话成分的着重点,不能只看对某些神的颂歌的数量,还要看许多诗中所提到的内容。这样,我们就会发现,这一时期的人对于取火的重视。许多神和仙人都同火的取得有关系。没有单独颂歌而提到二十七次的摩多利首是从天神处取火给人类的。他发现了隐藏着的火,用摩擦的方法取出了火,从天上取来了火,给了第一位仙人,终于他自己的名字也成了火神的别名。诗中多次提到的一些著名仙人中有五个跟取火有关系。有的是在水中发现了火,用摩擦生火,使火在人间永驻。有的接受了天神的火,在战争中得到火的帮助。这不能看成只是从祭火产生的虚构,相反地应该看做祭火的历史背景,对远古的火的利用的回忆。这些故事使我们容易联想到古希腊的普罗米修斯盗火的传说,但是这里没有他的与神斗争的经历。
对生产劳动的重视也可以从一些神话传说中看出来。
提到过六十五次的陀湿多是神化了的手工艺人。他的形象只是“手抡铁斧”,是一个“好手”。因陀罗的金刚杵是他制造的;另一位天神的大斧是他磨的。他还造了一只杯子,供天神饮酒。由此可见,这是制造金、木工具和陶器的工人形象。由于能创造,他升格为神。他能造一切形象,使一切成形,决定胎的形状,给人和动物以外形,因此他被称为“一切形象”。这样,他成了赐予后嗣的神。终于他又成为人类的始祖,他是“最先生出的”,而且他的女儿嫁给了人类的始祖。“用十个手指生产出来的”火也是他的后代。他能赐福,赐寿。很明显地,在他身上,诗人们歌颂了手工劳动。至于他和儿子跟因陀罗的冲突则是标明了社会斗争,下面再说。
还有三个组成一群的神,称为三个利普,也是劳动者的神化。有十一首诗歌颂他们,而且全书中提到过不下一百次。他们是经常被当作一个集体的,不过他们也各有名字。有一处说他们三个是“老的、年轻些的、最年轻的”。他们称火神为兄弟,和因陀罗是朋友。他们的成神是由于自己的无比的灵巧手艺,凭自己的力量升了天。他们有五件伟大的成就。在工业方面,他们为双马童造了一辆不用马拉,没有缰绳,三个轮子,通行无阻的车子;在交通运输方面,他们还为因陀罗“造”了两匹马;在牧畜业方面,他们用牛皮和肉“造”了母牛,这牛能生产令人不死的甘露。他们又是医生,使自己的衰老的父母恢复青春。他们还进行技术革新,胜过了工艺之神陀湿多,把陀湿多造的杯子一分为四,使陀湿多看见了也大加称赞。他们四处漫游,在“不可隐藏者”家里睡了十二天,对主人的款待很满意,便造成了肥沃的田地,引导了沟渠的水流,使荒地长了植物,洼地有了水,高山有了草。所以他们又是农业、水利灌溉的发明者。他们有一辆肥马拉着的车子,有金属的盔和漂亮的项圈,像太阳一样放着光辉。这个神话是上古印度人民对劳动者集体的热情洋溢的赞美诗。
毗首竭磨也可算是一个神化了的劳动者。这个名字的意义是“制造一切”。他后来成为工艺之神;但在《吠陀本集》中只是创造之神。
上古印度人民对保卫健康的医生也用神话颂扬。不可分离的一对美丽的青年天神,孪生兄弟双马童,获得五十首以上的颂歌,还被提到四百次以上,论颂歌数量占了第四位。这一对兄弟又强壮,又灵巧,又聪明,嗜好蜜,皮肤也是蜜色的,还把蜜给了蜜蜂。他们有三个利普制造的金色的三轮车,比思想还要快;驾车的是马或鸟或牛;在黎明时出现,像太阳一样一天就驶过了天空,掠过了大地。他们的主要的能力是救苦救难,尤其是治病,能使瞎子复明,残废复全,使无奶的母牛有奶,阉人的妻子生子,又使老女得夫,沉船获救。他们曾使一个老仙人恢复健康,延长寿命,返老还童;又治好了一些老病残废的人;还主持婚姻,使不少人得到妻子。诗中常常提到的是他们救了一个落水的人。那人沉溺在黑暗的大海中,只抱着一根木头,向双马童呼吁;双马童便驾着百桨木船飞快地救了他脱险。还有个仙人被坏人绑起来投在水里过了九天十夜,最后由双马童救活了。有一些人落在黑暗的坑里,也得到双马童的援助,喝下了清凉的饮料,出了险境。这许多被救的人往往都是瞎了眼给双马童治好了的。也有一个女人是一只腿在战争中被砍掉了,“像鸟失去了一只翅膀”,可是双马童给了她一条铁腿。像这样得救的人还有很多。这显然是上古人民对治病救人的劳动英雄的歌颂;可是往古的印度注释家却努力去确定他们究竟是什么神,而近代的西方学者又纷纷猜测他们是什么自然现象;这都是不认识或不重视神话传说的社会意义,而把上古的人神秘化。
生产斗争和社会斗争是联系起来的。社会斗争在上古时期首先是氏族部落之间的战争,然后转为阶级斗争。反映这类斗争的神话传说围绕着因陀罗这个英雄人物。算在他名下的颂歌占了全书的四分之一,此外还有很多处提到了他。他是《梨俱吠陀》神话中最鲜明的形象。以后他还长期存在于文学中,依然是天神中的王,不过威力大减,实际上让位给新的大神了。
因陀罗是一个有胡须的天神,能够变化形状,手执金刚杵作战。这杵是陀湿多给他制造的,是闪闪放金光的,红黄色的,有尖角的,金属的武器。他也有时使用弓箭,或用一把钩,或是用一种网罗去网住敌人。他乘车作战,迅疾如思想。驾车的马是带红色的黄马,跟他自己的颜色一样。马和车都是三个利普制造的。他驾上这马车好像老鹰驾着翅膀。
因陀罗又是火的创造者。他用两块石头生出了火。因此火神是他的紧密的伴侣。他不孤立作战,有成群的摩录多帮助他。他所击败或消灭的敌人也是一群一群的。
因陀罗特别嗜好饮苏摩酒。一生下来,母亲就把苏摩酒给他喝。饮酒加强了他的战斗力。他跟一个最大的敌人作战时,竟饮下了三“池”苏摩酒。他酒量虽大,却也大醉过,有一次醉得生了病。有一首诗是因陀罗醉后的独白,每节末自问:“是我喝了苏摩酒么?”他食量极大,能吃下火神烤熟了的金牛,还不止一头。他也吃粮食,饮掺和了蜜的牛奶。
因陀罗的最大战绩是杀死巨龙弗栗多,劈山引水。他饮下了苏摩酒,醺醺然带着一群摩录多,跟弗栗多大战,震动了天地。他用金刚杵打弗栗多的背和脸,杀死了这个围困住水的巨龙。他劈开了大山,解放了水,使水像被困住的一群母牛得到解放一样,奔腾着向大海流去。他用金刚杵掘开了水渠。他使七条河水奔流。他又打开了大山的阻塞的乳房,使泉水自由流出。他杀死弗栗多,还获得了母牛、阳光和苏摩酒。这一场大战使他得到一个称号“杀弗栗多者”,又被称为“水中取胜者”。
因陀罗的另一个著名称号是“破坏城堡者”。他打破了许许多多城堡,其中属于弗栗多的就有九十九座。《梨俱吠陀》第十卷第八十九首诗中有一节总结他的功绩说:
杀死弗栗多;斧劈森林般的城堡;
又掘开了许许多多河流;
劈开大山像新造的瓦罐;
因陀罗和他的队伍带来了群牛。
因陀罗还杀死了许多敌人,其中有三头六眼或则九十九臂的妖魔等等。最重要的是他征服了达沙人。达沙这个词的意思就是奴隶。他所率领和保护的胜利的一方是雅利安人。雅利安这个词的意思就是贵族。达沙人是黑皮肤,“无鼻子”,不信神,不举行祭祀的人。因陀罗对达沙人非常残酷,捆绑了一千,杀死了三万,赶走了五万,抢走了他们的牛群,毁坏了他们的许多城堡。值得注意的是陀湿多的儿子也有一次被叫做“达沙”。工匠的后代成为奴隶。
雅利安人和达沙人的战争是非常激烈的。因陀罗总是在雅利安人这一边。《梨俱吠陀》中提到一些有名的达沙人首领跟有名的雅利安人首领作战,说因陀罗怎样帮助雅利安人的首领打败达沙人的首领,毁了城堡,夺得了水和牛。有一次因陀罗亲手扭下了一个达沙人首领的头。
第十卷第一百零八首诗描写因陀罗和一些仙人结成一族跟另一族的波你人的战争前奏。因陀罗派了一个名叫沙罗摩的女使者去向波你人索取牛群。波你人不肯给。全诗除最后一节外都是波你人和沙罗摩的对话。沙罗摩恐吓对方,可是波你人不屈服,他们要因陀罗来给他们牧牛,要留下沙罗摩做姊妹;还说,“谁能不经战争就交出牛群?我们的武器是锋利的。”他们说:“我们的山中宝库有牛、马和财富。波你人保护着这片空旷地方。沙罗摩呀!你白来了一趟。”
有些诗提到因陀罗跟一些个别敌人的斗争。又说他的父亲是陀湿多。他在陀湿多家喝了苏摩酒,抢了酒,摔死了父亲。陀湿多的儿子是看守牛的,因陀罗又为了抢牛,把这个达沙也杀了。
因陀罗手持雷杵,成群的风神是他的部队,又以解放水为勋绩;印度传统后来把他算做雷雨之神,西方学者更多以为他只是雷雨的人格化。但这不能解说许多关于他的神话故事。看来他是人间的英雄与天上的自然威力的结合。社会的典型人物是他的形象和故事的主体,自然现象的描写则是对他的威力与功勋的艺术加工。
因陀罗的形象当然不是一时一次创造出来的。总起来看,这形象虽有矛盾,仍相当完整,是由氏族首长转变为奴隶主的第一个统治者的典型概括。他是个贪婪凶暴的酒鬼,也是一个勇敢的武士。他为了本族牧畜生产的利益,破坏外族的城堡和堤坝,开凿山岭和沟渠,争得了水,又抢劫了牲畜,和仙人结盟,掌握了一支队伍,最后升到了奴隶主和贵族的保护神的地位。他说:“我给了雅利安人以土地。”那些人也向他祈祷。可是他虽然成了神,仍然有人不信他。他们问:“他在哪儿?”他们说:“他不存在。”
《梨俱吠陀》神话传说的主角是因陀罗。有无数夸张的词句称赞他。从他的主要活动看来,他的功绩是把印度上古社会推进到一个新的阶段,但这是以无数奴隶的死亡和痛苦作代价的。
因陀罗也有些朋友,曾和他协同作战,而且有的神的事迹跟他一样,不过没有他那样显著的地位。因陀罗常和火神等并提,成为“对偶神”。这样两个一起成双成对的神以及成群的神,是吠陀神话的一个特点。这些表明在创造神话的时代里,人们习惯用集体眼光看一切,还不会有意识地像资产阶级一样去区别和颂扬个性。
因陀罗的另一个盟友是后来升到宇宙最高神位的毗湿奴。不过他在《梨俱吠陀》中还没有什么显赫的地位。他的特点是曾经跨了三大步,两步跨过了大地,第三步就高不可见了。这是以后毗湿奴下凡神话中一个故事的胚胎。
地上有了统治者,神中也有了他的形象。伐楼拿带有这种特征。他被称为“大王”。本来作为统治者称呼的刹帝利出现在书中五次,而四次是称呼他的。他像地上统治者一样有了宫廷,他的天上的住宅有千门千柱。他跟别的神不同,有束缚人的三重或七重的网罗。他制裁违犯秩序的人;是“秩序的守护者”。一切都得依照他的意旨行动。他还有许多暗探围绕着他,并且派这些暗探到各人家里去。因此,他有一千只眼睛,能远见一切。他又是河流的主人,主管水的流动,而且能够降雨。这正是一个主持水利灌溉又有权惩罚罪人的统治者的形象。对他的颂歌很少,其中几乎没有一篇不包括犯罪者求饶恕的呼声。
给伐楼拿的颂歌中有三分之二是把他跟密多罗联在一起的,但是密多罗自己只有一首单独的颂歌。还有一群神似乎是附属于伐楼拿的。因陀罗和伐楼拿有时配成一对,伐楼拿分享了因陀罗的一些特征。
楼陀罗是一个有两重性的神。一方面他是凶暴的统治者;另一方面他又有一千种药草,擅长治病。他是那些摩录多的父亲;却并没有参加他们协助因陀罗的战役。
普善是主管道路的神。他能除去道路上的狼和强盗,引导人畜向牧场,保护牲畜,使迷途的回来。
活人中有了统治者,死人中也出现了王,这就是阎摩。他和伐楼拿是为死者行葬礼祈祷时提到的两个酣醉的天神,死者到达祖先所去的地方就会看见他们。像伐楼拿一样,他有束缚人的脚镣。他还有两条狗在到他那儿去的路上看守着,这就是他的两个使者。他有个称号是“平民的主人”,这也是火神、因陀罗、伐楼拿的称号。有一首诗是阎摩和阎蜜兄妹的对话,这只是一首情歌,与阎摩王没有关系。阎摩的名字经佛教传到我国来,就是大家所熟悉的阎王。
《梨俱吠陀》中的神话很丰富,以上说到的只是最重要的一些神话人物,还有一些要到后来才有发展。他们很明显地证明了神话是反映社会生活的,是社会现象在人类头脑中经过艺术加工的结果。社会发展有阶段,神话的幻想也跳越不出它的局限。
关于反映自然现象的神话诗歌将在下一节中讲述。

三、对自然现象进行艺术加工的诗歌

《梨俱吠陀》中除了反映社会生活的神话传说以外,还有许多对自然现象进行艺术加工的作品。这些往往以神话的面貌出现,但有一些不过是歌咏自然的诗篇。
太阳是天空中最引人注意的。它引起了许多幻想。太阳神驾着马车驶过天空,唤人起来工作。他在朝霞的怀中放射光辉。他是一只红色的鸟,飞过天空。他又是天空中的一颗宝石,也是放光的武器,又是车辆。他为全世界也为天神和人类放光,卷去黑暗像卷起一张皮;还驱除疾病,令人长寿。作为天神,他有一次被因陀罗打败了,还有一次被他偷去了车轮。此外有几个不同名的神实际上也指太阳。
黎明是一位女神。她袒露着胸脯,以光为衣,在东方出现。她一次又一次出生,永远年轻,又非常古老;在过去、现在和将来都同样放射光辉;自己从不衰老,却消磨人的生命。她唤醒飞鸟,唤醒一切生物,唤人起来活动。她打开了黑暗的大门,好像母牛打开了牛栏;放射光芒,好像牛群;因此她叫做“奶牛的母亲”。她永远在同一地方出现,从来不违反常规。诗人警告她不要耽搁,免得太阳烤着了她,像对待盗贼或敌人一样。可是她跟太阳是一对情人;她为太阳开路;太阳追赶着她,好像少男对于少女。她是夜的姊妹。双马童是她的伴侣。她乘着一辆光辉灿烂的车子;这车子有一次被因陀罗打坏了。
《梨俱吠陀》里有二十首诗歌唱美丽的黎明女神。现在引较短的一首为例:
这个光华四射的快活的女人,从她的姊妹那儿来到我们面前了。天的女儿啊!
像闪耀着红光的牝马一般的朝霞,是奶牛的母亲,是双马童的朋友,遵循着自然的节令。
你又是双马童的朋友,又是奶牛的母亲,朝霞啊!你又是财富的主人。
你驱逐了仇敌。欢乐的女人啊!我们醒来了,用颂歌迎接你。
欢乐的光芒,像刚放出栏的一群奶牛,现在到了我们面前。曙光弥漫着广阔的空间。
光辉远照的女人啊!你布满空间,用光明揭破了黑暗。朝霞啊!照你的习惯赐福吧!
你用光芒遍覆天穹。朝霞啊!你用明朗的光辉照耀着广阔的太空。
黑夜是黎明的姊妹,只有一首诗歌唱她,要求她保护人们免除黑暗中的危险。她引起一种带有敬畏的感情。黎明却能唤起人们的奋发有为的乐观情绪:
起来吧!我们的生命的精力来了。黑暗已经离开;光明已经来到。
风、雨、水、天、地、河流,这些都是自然现象中引人注意的,上古诗人不会不加以歌咏。祭司编排的《梨俱吠陀》派作专门歌颂它们的诗歌数量并不多。它们常和其他的神连在一起。
风神有两个名字,意思都是风。一个是伐由,常跟因陀罗连在一起,有成百成千的马匹作他的部下。另一个是伐多,还有治病的能力。第十卷第一百六十八首中描写风的威力时说:他摧毁一切,咆哮不已,卷起地上的尘土,一天也不休息。和因陀罗在一起的群神摩录多也是风神,不过他们主要是暴风雨中的大风。
咏雨的诗常是以雨云为对象,把它比做吼叫的牛。它飞驶着水车,洒下雨水,使植物生长起来。它和风有时成为对偶神。
水是复数,比做女神、妻子、母亲。伐楼拿住在水中;阿耆尼从水中生出。水跟蜜有联系,这些母亲用蜜调和自己的奶。
天和地是一对,一父一母。有一首短诗描写大地承载高山和森林,散播雨水。
河流之中,恒河几乎没有提到,只称赞了信度河。歌颂得较多的是娑罗室伐底河。她作为一个女神,是河流七姊妹之一,是其中最伟大的。她从山间出来,纯洁无比。她的雄壮的浪涛扫去山峰,她的奔腾的激流发出吼声。她能赐予财富、子孙和长寿。这位河神到后来成了主管文艺的女神。
和人类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动物也在《梨俱吠陀》中受到注意。最主要的是马。有专名的神马有四个。母牛常跟神话英雄联系,而且诗人最喜欢用它作比喻。鸟也常在比喻中出现。有害的动物中最突出的是蛇,不过这往往是一族的称呼,似乎是一种图腾,是一个氏族的标志。
植物中的药草神化了。能榨出酒的苏摩自然是受歌颂的。大树和森林也被提到了。森林是兽类的母亲,有丰富的不必种植的食物。
生产工具很受重视。石头、犁和轮子,还有武器,都得到称赞。磨石被描写为永不衰老,力量胜过了天,工作如同公牛或马匹,声音直达天空,能给财富和子孙。
从以上所说可以看出,《梨俱吠陀》的神话和被认为描写神的颂歌都是跟当时的人类生活有密切联系的,是社会生产力低下时人的意识形态的自然产物,是那时的人不能正确理解周围世界的变化和社会斗争而企图用想象去说明和支配自然力的结果。
《梨俱吠陀》无可争辩地证明了马克思的关于神话的定义是确切不移的。他说神话是“在人民幻想中经过不自觉的艺术方式所加工过的自然界和社会形态”。它们并不神秘,也不混乱,既不是对自然界玩弄象征和冥想的游戏,也不单纯是拜倒在自然界面前的宗教迷信。
现在我们引一首描写雨季的诗,看看上古印度诗人怎样仔细观察自然现象,怎样处处不忘社会生活,怎样对婆罗门祭司并不特别尊敬,怎样对客观世界进行艺术的加工。这是第七卷的第一百零三首:
默默沉睡了一年,
好像婆罗门守着誓愿;
青蛙现在说话了,
说出雨季所激发的语言。
他们躺在池塘里像干皮囊,
天上甘霖落到了他们身上;
真像带着牛犊的母牛叫声,
青蛙的鸣声一片闹嚷嚷。
雨季到来了,雨落了下来,
落在这些渴望雨的青蛙身上。
像儿子走到了父亲的身边,
一个鸣蛙走到另一个鸣蛙身旁。
一对蛙一个揪住另一个,
他们在大雨滂沱中欢乐无边。
青蛙淋着雨,跳跳蹦蹦,
花蛙和黄蛙的叫声响成一片。
一个模仿着另一个的声音,
好像学生学习老师的经文。
他们的诵经声连成了一片,
像雄辩家在水上滔滔辩论。
一个像牛叫,一个像羊嚷,
一个是花纹斑驳,一个遍身黄,
颜色不同,名字却一样,
他们用种种声调把话讲。
像婆罗门在苏摩酒祭祀的深夜,
围坐在满满的苏摩酒瓮边谈论;
青蛙啊!你们也围绕这池塘,
歌颂一年中这一天,欢迎雨季来临。
这些婆罗门行苏摩祭,提高了声音,
进行一年一次的祭祀歌唱。
这些主祭人热气腾腾,流着大汗,
个个都现出来,一个也不隐藏。
他们守护着十二个月的秩序,
这些人从来不弄错季节流光。
当一年中雨季来到时,
这些热气腾腾的人都得到解放。
像牛叫的鸣蛙,像羊叫的鸣蛙,
花蛙,黄蛙,都使我们富有;
他们给我们千百头母牛,
在千次榨苏摩酒中使我们长寿。
这一类的诗歌饱含着乐观主义。《梨俱吠陀》的特点之一便是乐观主义。即使在对死神阎摩说话的送葬诗中也没有悲观气息。生活困难和战争频繁都不能减弱人民对生活的信心,不能使人民不想到自己能用双手创造美好的明天。在原始社会的人看来,自然现象也好,神话传说人物也好,都是为我们人类创造幸福生活服务的。
高尔基说过:“民谣是与悲观主义完全绝缘的。”真正的人民创作总是表现出相信自己集体力量的乐观精神。这在《梨俱吠陀》中有鲜明的表现。




推荐阅读:

方南堂《辍锻录》

杨时诗话

范德机《木天禁语》

谢伋《四六谈麈》

徐渭《南词叙录》

汪国垣:光宣以来诗坛旁记⑴

汪国垣:光宣以来诗坛旁记⑵

徐灿《拙政园诗馀》

胡布:元音遗响⑴

胡布:元音遗响⑵

王安中《初寮词》

叶燮《原诗》

千家诗

李攀龙:古今诗删⑴

李攀龙:古今诗删⑵

李攀龙:古今诗删⑶

沈其光《瓶粟斋诗话续编》

唐宋分门名贤诗话

祁彪佳《远山堂曲品》

唐宋词简释⑴

唐宋词简释⑵

荆南倡和诗集

田同之《西圃词说》

胡薇元《天倪阁词》

沈雄:古今词话⑴

沈雄:古今词话⑵

沈雄:古今词话⑶

邵浩:坡门酬唱集⑴

邵浩:坡门酬唱集⑵

徐庸《南州集存》

沈曾植《菌阁琐谈》

况周颐:蕙风词话⑴

况周颐:蕙风词话⑵

东坡诗词全集⑴

东坡诗词全集⑵

东坡诗词全集⑶

东坡诗词全集⑷

东坡诗词全集⑸

杜甫诗100首赏析

陆蓥《问花楼词话》

乐府补题

胡薇元《岁寒居词话》

珠花簃词话

安磐《颐山诗话》

词格律

周曾锦《卧庐词话》

汉皋诗话

阮阅:诗话总龟⑴

阮阅:诗话总龟⑵

阮阅:诗话总龟⑶

阮阅:诗话总龟⑷

阮阅:诗话总龟⑸

阮阅:诗话总龟⑹

阮阅:诗话总龟⑺

王千秋《审斋词》

况周颐《玉栖述雅》

房祺《河汾诸老诗集》

洪咨夔《平斋词》

赵执信《谈龙录》

唐宫词集


自昔重为郎 伊人练国章 三旬登建礼 五夜直明光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