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寂古池旁---芭蕉觉悟之句
当佛顶和尚问芭蕉觉悟的境界时,芭蕉偶然听到扑通一声青蛙跳入池塘的声响,立即答曰“寂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实在太默契了。青蛙与芭蕉之间没有半点隔隙。将森罗万象一切视同自己的境界,化为芭蕉的俳句之路。
传说芭蕉①随鹿岛根本寺佛顶和尚②参禅,恐怕确有其事。
佛顶和尚一次访问在深川的芭蕉庵③。芭蕉满面悦色,跑出来迎过和尚。一般看人脸色,便能大体察觉人的心理。见芭蕉喜形于色,和尚问道:“近日何所有—最近有什么好事吗?”结果芭蕉指着院子里的青苔回答:“雨过青苔湿。”雨过天晴,青苔多美呀!怎么样。人们常说的“像禅问答”,问的是“你有什么好事吗?”回答“雨过青苔湿”简直就是“禅问答”。雨后青苔多美啊,您觉得如何?这时的芭蕉已经无我。那苔、那苔的绿色,对于芭蕉来说是唯一的实存。
然而,和尚不会这么轻易地放过他,又深人一步:“青苔未生,春雨未来时,如何—苔鲜生长之前怎样?青苔啦、雨后啦,这样的意识产生之前怎样?”所谓父母未生以前怎样,这样逼问。弄不好,这时很想表现一下“本来无一物!”口诵“无……”然而,芭蕉不说这些。偶有青蛙扑通一声跳人水池。芭蕉立即答曰:“寂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实在太默契了。
佛顶和尚叫“好,就是它!”说着入庵中,书觉悟印可状,并将自己手中的如意送芭蕉留念。
当晚,杉风或岚雪等大约有两三弟子聚来,和尚说:“今天,我有十七字的俳句,但我只把后面十二字拿出来‘青蛙跳人水中央,扑通一声响’,你等谁能把前面五字对出来。”
弟子们七嘴八舌提出各自的对句。
有的说“对‘五月时雨落’怎样?”
“‘五月时雨落,青蛙跳人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总觉得别扭!”
“那‘棣棠花开时’如何?”
“‘棣棠花开时,青蛙跳人水中央,扑通一声响’?怎么像在做说明。”
“‘阒静天地间’总可以吧?‘阒静天地间,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最后,还是佛顶和尚告诉了他们芭蕉的词句:“寂寂古池旁,青蛙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都说这是芭蕉觉悟之句,假如这件事不是史实,则最能说明芭蕉达到的境界之深直可通禅。
博多的仙厓禅师④画了一幅青蛙入水图,并题赞:“寂寂古池旁,芭蕉跳入水中央,扑通一声响。”
不愧为仙厓禅师,对芭蕉的境界心领神会。扑通!这就是芭蕉。青蛙与芭蕉之间没有半点隔隙。将森罗万象一切视同自己,必欲表现出来。这样的境界,驱使芭蕉的长年行旅,化为俳句之路。
清澄透明,犹如相机镜头一样的心,触物触事而生成感动,凝结为俳句。俳句的世界尽现其中,比之和歌,它更近禅。
①松尾芭蕉(1644一1694):日本江户时代俳人。本名宗房,后称桃青,世人尊为“芭蕉翁”。因其闲寂风雅的诗风将徘句形式推向顶峰,被誉为俳圣。大多作品收录于《冬日》、《春日》、《旷野》等,世称俳谐七部集。
②佛顶禅师(1641一1715):日本临济宗僧,茨城鹿岛根本寺第21世住持。
③据传因与鹿岛神宫领地诉讼,佛顶禅师其间常居江户深川的临川庵,与芭蕉庵比邻,两人交往频繁。佛顶禅学及老庄思想的影响,对芭蕉俳句形成浓厚的禅意风格起到很大作用。
④仙厓义梵(1750一1837):日本江户时代临济宗僧、画家。美浓(歧阜)人,俗姓井藤。幼年出家,参于月船禅慧多年,后住博多圣福寺。谥号普门圆通禅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