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 阅读公案的困难-《花出青嶂·导读》选章(下)
这是宗下对“佛性”一词进行诠释的关键点。“一切众生都有佛性”虽然被大乘教法广为接受,但对佛性的诠释经常成为争论中心。某些对佛性的解释与认识不免有常见梵见的嫌疑。基本上,作者大致赞同中观应成派对佛性的非常谨慎、稳妥而远离常见的说法——“佛性即一切众生都具有成佛的可能性”。但更愿把这种表述里隐含而未必为多数人了解的一部分意义明确表述出来:依佛教,一切众生都有佛性,即成佛的可能性;而石头树木不具备成佛可能性。众生与木石的差别在于,众生有行为的能动性。所以成佛的可能性,必然需要通过主动、能动、能力表现出来。禅宗正是准确地抓住了这点,当其解释缘起性空由相及体的时候,紧紧抓住要点,从行动开始分析就避免了将真如仅当作认识对象的弊病。
真如不能作为描述对象——千年之后回头看禅宗,禅师们的高明让人敬佩的地方实在太多,有些是看得出道理的高明,有些竟然是看不明白道理的高明。真如不能作为认识对象这件事,在后来的宗派里是通过分析和道理讲明白的,这些道理前面几节里大略讲述过。即使如此,如今很多人仍然很不明白这点,常常要把真如当作客观真理处理,希望找出一个“对真理准确而完整的表述”。禅宗从来是不大重视这些分析的,文献里也看不到任何记录说明禅宗讨论过“真如不能作为认识的对象”。禅师们只是用了一句简单的话说明这点——“从来子不言父名”。宗下习惯用语,“性”用君、父、主代表,而“相”用臣、子、宾代表。表述是缘起相,是子,子不言父名,就将把真如放在宾格表述的毛病完全排除掉了。真是令人佩服的简明。例如,当年神会在六祖面前说了句“是诸佛之本源,神会之佛性。”就被六祖呵斥。
真如不能作为与宾语相对的主语——从禅宗宗旨超越相对来看,这也是必然。如果将真如作为主语与宾语相对,则是明显的二元对立。但明确注意到这点的人不很多。仰山的一则公案里有“若有所似,与驴何异”一句,是表述这问题的典型。若有所相似,则是二元相对,话就彻底堕了,其笨与驴也差别不大。这样真如既不可以做主语与宾语相对,更不可做宾语,所以直接用语言来表述真如在宗下不可能被接受。代之而起的,是用行为表达和用某些间接的语言。
动静不二问题——即使是禅宗,有些情况下也不得不用语言的语义来表达问题。讲到体相、君臣、主从的时候,一方面宗下总是从行动能动下手,另一方面宗下也很强调“不动”、“动不到”,以表达本觉“如如”,例如“密密处”、“动也不得”、 “尊贵堕处[1]”等。这就产生了一个问题,一边是不动,另一边是能动,除非这里不动与能动之间可以连续过渡,否则这二元就会成为对立,构成问题。解决这个问题不能靠道理,比如手心手背,看上去不同,手心手背如何连接的?这个连接没法用道理证明,也不需要这样证明。同样,不动与能动之间的衔接也不是靠思维道理能解决的,其本质正是禅宗宗旨那个原则困难。在实证之前,只有先强行记住,不动就在动相里,不可于动相外别寻不动的。类似的,性相关系上,性在相中显,不可以离相别寻性。在实修过程里这个问题是自然解决的,到了某个深度学人自然现量体会到一切妄想深究下去都无根源,如同芭蕉树,看似有木,层层剥进去竟然没有心。妄想也如此,看似有法尘,深究下去竟然无根,原来动静两相本来不二。
无情说法问题——教下所谓说法的一般意义,是指用语言文字对不二真如以及相关问题进行表述。广义的说法则是指任何表达了缘起性空真如不二的事物。由于一切事相都显示缘起性空真如不二,所以,一切现象实际都在说法。所谓无情说法,就是指排除了语言文字形式以外一切事相显现的不二真如。青青翠竹郁郁黄花之说,就是表达这个意思。然而,由于多数人在多数时间里并不能超越二元对立,所以说他们不闻无情说法。当然,另一层意义是,真如不是可以放到宾格里被人闻到的。那么人能不能做无情说法呢?能。排除语言文字后,一切行为都是无情说法一类的。所以,千万别以为无情说法只有无情才能说。公案里,不少禅师用无情说法的形式引导过后学。例如,仰山在回答法身说法不说法的问题时候,曾“推出枕子”,就是典型的无情说。
前念已去,后念未生,中间不是——“前念已去,后念未生,中间是”是坊间流传的某种说法,偶尔用来针对某些具体情况做一下过渡未尝不可,但须知这只是权宜使用。实际上这种说法来源于对宗下引导方便的误解。如“引导困难”一节所述,根尘有自然脱离的时候。当心从一个攀缘对象转向另一个攀缘对象时,中间根尘有一瞬间的自然脱离。因为一瞬即逝如电光石火,这个时机要有效使用是极度困难的。灯录里记载了若干禅门宗匠借这个时机引导后学超越能所二元对立的事例,然而这绝不意味着“中间是”。实际上,如果学人在此时成功地超越了能所对立,就会明白中间根本不可能“是”。相反,“中间是”恰恰是由没超越二元对立的人猜测出来的。本来,就是误解为中间是也不太要紧,因为这个中间非常短促,一瞬即过,根本抓不住,不容易把它误以为“本来”、“真如”之类。但是,很多人内观精密不足,细微妄念在自己心里经常是观察不到的。这时候,后念早已生了很多而自己观察不到,就会误以为前念已去,而自己稳定在后念未生时。然后进一步,因为“中间是”这个说法而把这样的状态误以为正确,则谬以千里。为避免这样的谬误请记住,真如不能“是”什么,特别地,“中间不是”!
(4)枝节困难
枝节困难也未必那么容易解决。有些已经形成的枝节问题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解决的。
枝节问题包括禅宗公案形成时期的背景、具体人物背后的法缘关系、禅寺当时的生活环境、禅宗当时与世俗官府的互动、公案形成地方的方言口语、时代变迁带来的语言文字变化、公案传播复制过程里产生的失真与脱漏、公案记录过程里过分的简略、历史上后人对某些成分有意识的删除,等等。对这些问题的缺乏了解,都会影响对公案的解读。然而,像脱漏、过分简略、某些删除等等,都是历史长河里不可弥补的损失,不是后人能恢复的。虽然如此,如果在阅读公案的过程里细心体会当时背景,适应当时的语言,判断文字错误,并适当地了解寺庙里的生活形态,那么因枝节困难的影响而无法了解原意的公案为数并不很多。但是,如果没有上述的基本了解,就会严重影响对公案的阅读理解。
[1]尊贵堕处,禅宗术语,古释为“不受食”。佛门术语,凡眼耳鼻舌身意六根与色声香味触法六尘偶合而生六识,这偶合就被称为“受食”。不受食是谓六根不接六尘,不触外物,自然也不能利益大众。从利益一切众生这样的原则来看,不能利益大众属于堕落。所谓尊贵,是指要修到不受食需要很有功夫,不是容易事。修到这样的程度停下,就堕在尊贵处了。
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