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从觉察到觉醒-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编者按: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人(今属嘉兴),为近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省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为了纪念印顺法师,台湾省新竹市政府将曲溪里的南松桥,改称为印顺桥。文中的“师”指的印顺法师,“生”指的是法师的弟子(或学员)。转载此文,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同意文中观点。
生:我这几天作「觉察」,有一些新发现。
师:什么发现?
生:那天,学校里有一位新来的老师带同学们活动,刚开始,我和有些同学都认为很俗气、落伍,一点也不新鲜、也不够炫,不太愿意下场参与。不过,老师亲自弹吉他伴奏的琴声狠有生命力,感动之下,让我的心打开,我发现我原先的想法太狭隘,于是放下身段,跟着下场「舞动」,出乎意料之外的,觉得动得很舒畅,感觉满愉快的。
师:对事情的固定想法,常常使我们无法体验当下的活力!
生:回家的路上,我继续作「觉察」,刚开始,有一个观察者,观察自己的动作和感觉,然后,扩大到四周围所看到的东西、所听到的声音,过了一阵子、「观察者」忽然消失了,觉察的范围一下子扩大到四面八方,听到的声音像3立体音响那样,而且声音很大;看着眼前的景象,就像一个无限大的东西,通过两个洞(眼睛)在看这个世界那样,而且看人、车子、街道、商店,顏色特别鲜艳,这种感觉很奇妙。后来,因为觉得很吵,受不了,没有多久,这种感觉就消失了。这是怎么一回事?
师:可能是一种「全然」或「开放式的觉察」,可以说是一种「动态禅定」吧!
生:在什么因缘下会出现这种状态?
师:纯然的觉察!
生:什么是「纯然」?
师:就是不局限、封闭在固定的对象里,不加以评断、衡量,也不加入特定的想法进去,只是单纯地觉察,自然容易进入这种状态。
生:好像是这样,当我没有刻意要怎样,只是开放地觉察,就在无意中进入这种状态。当我觉得「太吵了」「不好」,这种状态就消失了。为什么加上那些东西,会妨碍进入这种状态。
师:当我们用一种「自我监控」的方式评断、衡量自己和周遭的事物时,觉察就开始封闭、有局限,而变得支离破碎。譬如「我要平静」、「我不可以生气」、「他害我变成这样」等等想法都会妨碍「开放式的觉察」!
生:「开放式的觉察」是不是觉悟、觉醒?
师:「开放式的觉察」是「动态禅定」,觉悟、觉醒是般若智慧,是洞察真相,明白缘起无自性的智慧!
生:「开放式的觉察」怎样进入觉醒?
师:「开放式的觉察」是心灵觉醒的契机,最容易体悟缘起的真相。纯然而全然地觉察当下,看只是看、听只是听,顿时见到事物相依、和合,呈现各种不同的现象,里面没有「我」在看和听,也没有影像和声音的实体,这就是心灵觉醒、般若智慧的展现!
生:这时会不会有好看或难看、好听或难听的分别?
师:会有感觉,但不粘着在上面。知道好看或难看、好听或难听都只是心理反应,里面没有坚实的「自性」,这些判断是基于过去经验和当时的身心状态而来。 当透视缘起无自性时,就不再粘着在过去经验里,只是纯然的看和听,影像、声音、视觉、听觉作用都只是缘生缘灭,就像浮云一般在天空飘过,不留恋也不排斥,正所谓「无所住而生其心」。
生:过去的经验为什么会产生干扰?
师:「自我意识」像磁铁,过去愉快、不愉快的经验、对未来的期望、特定的观点,这些就像铁屑一般,被「自我意识」这块磁铁吸附。自我意识因为这些心念的附着,变得更坚实!当自我意识消融,这些心念就没有依附的地方。般若智慧显现,内心就呈现敏锐、柔和、寂静、清澈的品质。这就是由开放式的觉察到心灵觉醒的情形。!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