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46、生死的超越-印顺导师与学员意味深长的对话



编者按:释印顺(1906年3月12日-2005年6月4日),又称印顺导师、印顺长老、印顺法师,俗名张鹿芹,浙江杭州府海宁人(今属嘉兴),为近代著名的佛教思想家,解行并重的大修行僧,被誉为“玄奘以来第一人”。曾以《中国禅宗史》一书,获颁日本大正大学的正式博士学位,为台湾比丘界首位博士。毕生推行人间佛教,为佛教,为众生。他也是慈济证严法师的依止师。为了纪念印顺法师,台湾省新竹市政府将曲溪里的南松桥,改称为印顺桥。文中的“师”指的印顺法师,“生”指的是法师的弟子(或学员)。转载此文,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同意文中观点。

 

 

生:我是古教授的学生,她半年前过世,可是一直到今天,我心里的伤痛久久一直不能平复,不知该如何自处。

 

师:我和古教授认识叁十年,交往很深,从她生病、住院到过世的这段时间,也在佛法和生命问题上讨论很多,在医院作化学治疗的时候,我去看望她,心里觉得很痛,得知她突然过世的消息,心里十分沉痛!人是有感情的,会有伤痛的感觉是很自然、正常的。

 

生:能不能转化、提升伤痛!

 

师:可以,不过不仅只是针对这件事情,用特定的方法来处理,而是要对生命意义作全面的观照。

 

生:怎样观照?

 

师:如何看待生命,决定了心安不安。生命的出现如果只是偶然、无意义的,对生命过程中充满的痛苦和不公平,会觉得茫然而已。如果认为那是命中注定的,再怎么努力也无法改变痛苦和不公平,那么,生命一样是没有希望的。而佛法说:一切法因缘生,万法由心造,这不是唯心所现,而是指心灵是生命转化的原动力,内心的清净、光明、慈悲、智慧可以成为因和缘,无论今世来生,正报(身心)和依报(环境)状态都会得到改善,达到更圆满的状态,这就是生命的的意义。

 

生:她那么慈悲、有智慧,未来一定更好才对!

 

师:是的!她的先生我也认识,在佛法的见地和修持上都很不错,他告诉我:古教授在临终前说,这一生想作的事都已经作了,内心没有挂碍,充满平静和爱心,如愿往生净土应该没问题。

 

生:听到这些,虽然还很挂念她,但觉得比较释然。

 

师:她的爱心和智慧依然活生生地存在大家的心里。人的色身难免有生死,亲友也难免生离死别,这是自然界、人间的因缘法则,生命不只是有生有灭的色身,更有不生不灭的法身慧命。

 

生:太深奥了!

 

师:理上看起来好像很深奥,在事上,却是可以体验到的!

 

生:如何体验不生不灭的法身慧命?

 

师:「无所住而生其心」,当我们的心不被我相、人相、生相、灭相等各式各样的形相所局限,当下就能照见无限无碍、无边无际、不一不异、不来不去,却又当下即是、因缘变幻、丰富多彩的本来面目。

 

生:很难理解!

 

师:打破局限的认知和思考,如实观照,不预设观点、不添加主观意见,不对立、不割裂,全然、纯然即是本然的实相。

 

生:可不可以举一个具体的实例解释?

 

师:当我们局限在「利或害」的眼光看人,就会感受敌对或友善,而看不到对方的感受和需要,以及整体的关联、背景,事实上,人是物质、生理、心灵、社会、文化所交织出的一个焦点和综合呈现,片断式的观点是不完全的。

 

生:那么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

 

师:在整体法界中,个体是幻影,所以死亡只是幻象,死亡是休息,是再生的开始,全新形式的、更多可能的、超越自我、超越个体的整体转化、共同提升才是法界的真实状态!

 

生:那么,对死亡的恐惧是不须要的了!

 

师:理论上是这样,但是强大的我执力量在抗拒死亡,所以会有恐惧,恐惧对保护自我的色身是有用的,但在法界、法身的观照下,恐惧只是一场恶梦,醒来之后就没事了!这就是生死的超越!

 

生:如何破我见、离我执?

 

师:依缘起正见,修持止观、如实观照,功夫成熟、瓜熟蒂落就能成就。

 

生:从何处下手?

 

师:可以从色、受、想、行、识五蕴生起的当下逐一观察它是什么因什么缘,如何相依、如何相待,因缘观熟练,我见就会削弱。

 

生:不能遍观五蕴,怎么

 

师:可以设定课程,次第观察,或随机观察都无妨,最后遍观五蕴,全部观察完毕,不能遗漏。

 

生:这要花很长的时间啰!

 

师:当然!缘起无我的如实正观是佛法修持的中心课程,只要循序渐进、锲而不舍,迟早可以破除我见、我执,超越生死的局限!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santmat.cc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