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禅话》第六章、达摩禅与二、三祖的疑案(1)

#南#怀#瑾#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编者按:##怀##,1918年3月18日出生于中国浙江温州,2012年9月29日在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七都镇庙港太湖大学堂去世,享年95岁。#南#怀#瑾#是中国当代诗文学家、佛学家、教育家、中国古代文化传播者、学者、诗人、武术家、中国文化国学大师。历任台湾省台湾政治大学、台湾辅仁大学及中国文化大学教授。转载此文,仅供大家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禅话》第六章、达摩禅与二、三祖的疑案(1)

 

禅宗起源于印度,发扬在中国。因此,常称中国是禅宗的宗祖国。但要讲到禅宗初期的发展史,疑案重重,真使人有迷离惝恍的感觉。属于禅宗创建史的疑案,便是释迦在灵山会上拈花示众,大家不得要领,只有他的大弟子摩诃迦叶尊者破颜微笑,因此而有“教外别传”的心法开始之第一疑案,向来便为宗门以外的学者所怀疑。其次,关于达摩大师东来的生卒年代,以及他的存殁去留等问题,也是一般学者所争辩的疑案。再其次,便是二祖传法于三祖之间的公案,其中缺乏史料的证据。到了初唐之际,便有六祖慧能与神秀禅师南北两宗的争执问题,以及现代一般学者对于《六祖坛经》与神会(荷泽)之间的节外生枝的疑案等等,足够一般学者去游心妄想,搜罗考证。

 

其实,禅宗的本身,它与密宗有同源异脉的关系。如果禅宗的教授法,不走公开传法的路线,几乎也会成为另一密宗的派系。倘使我们对密宗的传承史料,也想一一加以一般学术性的考据,那就保证你穷尽毕生精力,也难找出它的确实结果。这个根本问题,倒不是他们不肯注重史料的关系,实在是他们的修养和见解,只重传道精神的信仰,早已薄视世俗的留芳与扬名的观念,因此而忽略这些史料的记载。禅宗在隋、唐以后,已经融入中国文化深厚的气息,对于历史和传统的观念,也和其他佛学的各宗派一样,注重“史迹”的记载,所以才形成唐、宋以后中国禅宗的风格。初唐以后中国的密宗(包括西藏的密宗),也才开始注重师授传承的历史资料。不过,密宗传承的资料,始终还是保持秘密的作风不公开。

 

06.01、二祖慧可与三祖僧璨

 

禅宗自达摩大师到三祖僧璨之间,正值南北朝的齐、梁变乱,以及北周武宗的灭佛灭僧的风暴中。他们不但先有避世高蹈的志向蕴存心中,同时又加上南北朝时代世风的紊乱,士风的颓丧,于是更加强他们“邦无道,危行言逊”的情操,因此“入山唯恐不深”,“逃名唯恐不彻”。虽然如此,如果从学术发展史的立场而言,在禅宗有关的史料中,对于二祖三祖之间传承事迹的记载,实在有很多矛盾与疏忽之处,确也耐人寻味。

 

自达摩大师将心法与衣钵传授二祖神光(慧可)以后,神光的事迹以及二祖传授三祖僧璨之间的史实,根据禅宗初期的史书《景德传灯录》与《五灯会元》等的记载,与唐代高僧道宣所著《续高僧传》的资料,其中出入之处,就大有问题。

 

《传灯录》记载二祖神光(慧可)的事迹云:“大师继阐玄风,博求法嗣。至北齐天保二年(梁简文帝大宝二年,公元五五一年),有一居士,年逾四十,不言名氏,聿来设礼而问师曰:弟子身缠风恙,请和尚忏罪。师曰:将罪来与汝忏。居士良久云:觅罪不可得。师曰: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曰:今见和尚,已知是僧,未审何名佛法?师曰:是心是佛,是心是法。法佛无二,僧宝亦然。曰:今日始知罪性不在内,不在外,不在中间,如其心然,佛法无二也。大师深器之,即为剃发,云:是吾宝也,宜名僧璨。其年三月十八日于光福寺受具。自兹疾渐愈,执侍经二载,大师乃告曰:菩提达摩,远自竺乾以正法眼藏密付于吾,吾今授汝并达摩信衣,汝当守护,无令断绝。听吾偈曰:‘本来缘有地,因地种华生。本来无有种,华亦不曾生。’大师付衣法已,又曰:汝受吾教,宜处深山,未可行化,当有国难。璨曰:师既预知,愿垂示诲。师曰:非吾知也,斯乃达摩传般若多罗悬记云‘心中虽吉外头凶’是也。吾校年代,正在于兹,当谛思前言,勿罹世难。然吾亦有宿累,今要酬之,善去善行,俟时传付。”

 

以下为作者案语:

 

新语云:我们读了上述的公案以后,便知三祖僧璨初向二祖神光求法的时候,也正同二祖向达摩大师求乞“安心”法门的故事一样,好像是同一模子的翻版。只是神光所求的目的,在于如何的“安心”,僧璨所求的目的,却是如何的忏罪,才能去掉缠身的风恙。一个是求“安心”,一个是求“安身”。但是当神光向达摩大师求乞“安心”的法门时,达摩却对他说:“将心来为汝安。”神光答说:“觅心了不可得。”达摩便说:“我与汝安心竟。”现在到了僧璨向神光求乞安身的法门时,神光也说:“将罪来与汝忏。”僧璨答说:“觅罪不可得。”神光便说:“我与汝忏罪竟,宜依佛法僧住。”岂非是依样画葫芦,简直像是纯出臆造似的。其实,此中大有文章,不可轻易放过。第一,心身是二是一?这是第一个问题。第二,“身缠风恙”,是身之病,根据佛学道理,病由业生,业由心造。再进一步来说,此身也由业识而来,而业识则由一心所造,如果真能转心去业,则亦当可回心转身了。这是第二个问题。关于以上所提出的两个问题,不想为大家画蛇添足地下注解,暂时留待诸位自己去寻答案,较为切实。


附:《禅话》目录

 

《禅话》话头

 

答叔、珍两位质疑的信

 

第一章:中国禅宗的初祖-达摩大师

 

01、对我是谁人不识 02、面壁而坐终日默然 03、为求真理而出家的少年学僧-神光 04、神光的断臂

 

第二章:达摩禅

 

01、了不可得安心法 02、禅宗开始有了衣法的传承 03、达摩所传的禅宗一悟便了吗 04、达摩禅的二入与四行 05、五度中毒、只履西归

 

第三章:南北朝时代的中国禅与达摩禅

 

01、北魏齐粱之间佛学与佛教发展的大势 02、齐粱之间中国的大乘禅 03、中国大乘禅的初期大师

 

第四章:南北的奇人齐事-中国维摩禅大师傅大士

 

01、平实身世 02、照影顿悟 03、被诬入狱 04、舍己为人 05、名动朝野 06、帝廷论义 07、撒手还源 08:有关傅大士的传记资料 09:还珠留书记

 

第五章:禅宗三祖其人其事

 

01、从禅宗四祖的传记中追寻三祖的踪迹 02、向居土与僧璨的形影 03、关于向居上与神光大师的短简名书 04、僧璨大师的时代和历史 05、《信心铭》的价值

 

第六章:达摩禅与二、三祖的疑案

 

01、二祖慧可与三祖僧璨 02、二祖晚年的混俗问题 03、有关二祖传记的疑案

 

第七章:中国佛教原始的禅与禅宗四祖的风格

 

01、南北朝至隋唐间禅道的发展与影响 02、汉未有关习禅的初期发展史料 03、东晋以后有关习禅的史料与论评 04、禅宗四祖道信的笃实禅风 05、轻生死重去就的道信大师的风格

 

第八章:五祖弘忍大师

 

01、破头山上的栽松老道 02、平凡的神奇充满了初唐以前的禅门 03、隋唐以后盛传的三世再生之说 04、道信大师与弘忍大师的授受祖位与其他

 

第九章:懒融宜人

 

01、隋唐间达摩禅的分布 02、破头山与牛头山 03、赚得百鸟衔花的懒融 04、善恶一心都可怕 05、在山的悟对和出山的行为

 

第十章:法融一系的禅道

 

01、诗境与禅话 02、吹布毛的启发 03、老难为善 04、至圣独照的隽语 05、法融一系的禅师索引表

 

第十一章:马祖不是妈祖

 

01、一段民间传说的插曲 02、马大师活用了教学法 03、一颗大明珠 04、猎到一个弓箭手 05、不离本行的猎手 06、又是一颗明珠

 

第十二章:唐宋间与湖南有关的禅宗大德

 

第十三章:南宗禅在唐初的茁壮

 

01、南行禅道落在江湖 02、奠基南宗的两大柱石 03、行思禅师 04、初唐时期的文化大势 05、唐初中国佛学的茁壮 06、一砖头打出来的宗师

 

附录:禅的幽默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