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证心得:四方参访 (4)在甘地的修道院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甘地的陵园


编者按:“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菩萨为众多求道者示现了无数修行法门(或系统),因为下手处不同,实修过程或许也不同,但是因为“归元无二路”的缘故,我们总可以从其他实修系统或其实修过程中得到启发。具体实修,请在传承上师指导下进行。喇嘛尊者的《大师在喜马拉雅山》中文版在大陆流传已久,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网络上,喇嘛尊者和他创立的灵修机构颇具争议,在此不作评论,有意者自行百度。转载此文意在为Sant Mat的修习者的实修提供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修证心得:四方参访 (4)在甘地的修道院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四十年前,我有一次机缘与甘地在华达修道院相处了一段日子,在那里我遇到许多充满和善和爱心的人。在那儿,我看到马额马·甘地服侍一个麻疯病患者。这位患者是一位博学的梵文学者,他饱受疾病的打击,使得脾气也非常的暴燥,但是马额马·甘地亲自以最大的爱心、耐心、细心来照顾他。他是我们大家最好的榜样。他服侍病人的这一幕给我留下了永恒的印象。

 

我的上师要我特别注意马额马·甘地在走路时的神态,当我注意观察时我发现他走路的神态与其他圣者完全不同。他走路的姿态好像神识已与其身体分开,看起来就像马儿拉着马车般的牵动着自己身体。他是一个经常为人祈祷的人。他对任何的宗教、种族、教义、性别、肤色都没憎恶和成见。他有三位老师,佛陀、耶稣基督和奎师那(Krishna)。

 

作为一位深具不伤害意识的开路前锋,甘地经常试着去扩展人的能力,去爱更多的人。这样的人在历经风霜的煎熬中发掘出生命的乐趣。甘地从不保护他自己,而宁可保卫他的不伤害原则——即是爱。爱的火焰在他心中日以继夜的燃烧着,就像一把永远无法熄灭的火炬。完全不依靠他人和毫不畏惧是甘地哲学的基石。暴力或许会深深的伤害到他的生命,但只要有符合不伤害(Ahimsa)精神的英勇行为,他始终勇往直前。

 

在他的生命中不曾有过怨言,也未隐藏有任何的敌意。

 

1、非暴力和懦弱无法相容,因为非暴力驱除了恐惧,是爱的完美表现。一个以武装表现勇敢的人,实际是含有恐惧的成份在内。不伤害的力量是非常重要和积极的力量,它不是来自身体的力量。

 

2、真正“不伤害”的追随者不会想到失望和沮丧。他永远生活在幸福祥和之中。而一个夸耀学问、知识的人,祥和与快乐不会降临在他的身上。它们只降临到充满着诚信,完美和纯真的心灵里。

 

3、聪明可以制造出来许多奇异的事物,但是非暴力是心灵上的东西。从知识的锻炼中你是无法得到它的。

 

4、憎恨无法克服憎恨,只有爱才能够。这是一个不变的法则。

 

5、虔诚的奉献不是只用嘴来说的。而是要通过心灵、行动和言论来舍己为人。

 

6、甘地不认为宗教、文化、迷信和互不信任会造成隔阂与障碍。他教导所有的宗教都应如兄弟般的生活在一起。

 

7、甘地相信生活的艺术是一个人的行为不求回报。他锻炼不为得失而操心,只要能专心于手头上的工作即不会感觉到丝毫的焦虑或疲劳。

 

8、为了要享受生活,人不可以自私执着于任何事物。不执着指的是有一个纯洁的动机和正确的方法,而不企求或担心其结果。

 

9、瑜伽是使所有的心灵状态:如心智、感觉、情绪、本性和性格等的每一个层次都回复到圆满的状态,它是一个通往整体合一的历程。

 

10、一个人静坐的梵咒(Mantra)成为一个人生命的支柱带引人走过每一次严厉的考验。内心每一次的默颂都会有一层新的意义,引领人越来越接近上帝。它可以将消极的性格转化成积极的人生观,它能使分裂和对立的思想在意识越来越深入的层次里逐渐的调整复原。

 

在会见了许多如马哈迪奥·德塞(Mahadeo Desai)、米拉·班(Mira Ben)和普拉巴瓦蒂、巴轮(Prabhavati Bahen)等奇人异士之后,我和马额马列·甘地的儿子朗·达士(Ram Das)成了好朋友,并邀请他到喜马拉雅山一处非常迷人、美丽的地方--高山尼(Kausani)去游历了一番。

 

修证心得:四方参访 (3)无因即无果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修证心得:四方参访 (2)献上真心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修证心得:四方参访 (1) 鼎鼎大名 《大师在喜马拉雅山》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