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传佛教理论简介2:三次结集及小乘佛教的观点
南宋 陆信忠 佛涅槃图 奈良国立博
藏传佛教理论简介2:三次结集及小乘佛教的观点
编者按:从古至今,关于藏传佛教的争议一直存在,在此不赘述。其实,藏传佛教理论比较权威的诠释在格鲁系;当然,汉地流行的却是宁玛系(大圆满)。刨去神话色彩,必须承认藏传佛教还是比较多的保留了实修的传承(含理论、实践),而且,因为历史的原因,藏传佛教一直有关于“如何做上师”的比较专业的、私密的“职业”技术培训,所以,即使同样的修证水平,藏传的上师显得比汉传的“有型”、“高大上”得多。
公众号选择介绍一些比较基础的藏传佛教理论,供大家比较、参考。或有“自赞毁他”的部分,预先请诸看官周知。转载此文绝不代表公众号意见。
另,本文作者德昆,网络没有发现其详细资料,疑似黑德昆先生的笔名。
1、第一次结集
在生命的最后一年,健康每况愈下的佛陀坚持离开摩揭陀国,云游弘法,他北渡恒河,在途中患病,接受了铁匠淳陀的供养之后,行至拘尸那迦城娑罗双树林,接受最后一位直属弟子须跋陀罗皈依,临终嘱托之后,于夜晚安然入灭,享寿八十岁,佛教称为“大般涅槃”。僧团首领摩诃迦叶主持荼毗(火葬),佛舍利被八王分领,起塔供养。
曾有弟子询问佛陀,佛入灭后应由谁来领导和带领僧团。
佛陀未指派任何一位弟子作为僧团的领导人,只说:“要以佛法作为你们的老师。”
鉴于佛陀入灭之后,僧团中必然会有精神涣散和不遵戒律的情况出现,为了将来的世代有正法可依,这些弟子决定将佛陀的言教记录下来,制定一套真实可信的经典。因此,有了三次较为重要的会议,集结佛陀的教法。
第一次,是在佛入涅槃(大约在公元前483年)之后不久。摩诃迦叶尊者闻佛即将入灭而率众赶赴之时,见有比丘感言终于可以为所欲为。遵照佛陀生前的意愿,迦叶尊者召集僧团代表(号称五百罗汉)在王舍城外(Rajagrha ,今印度比哈尔省)的七叶窟举行结集,以规范教团,维护正法,史称第一次结集。
结集是将听过佛陀讲法和讲话的人聚集在一起,将这些内容总结起来。
第一次结集据说由阿阇世王赞助,历时数月,其间并未出现大的分歧。阿阇世王是前任摩揭陀国的国王频毗婆罗的儿子,曾被野心勃勃的提婆达多谗言所惑,犯下弑父的恶行,将父王囚禁起来,并禁止母后去探望,致使频毗婆罗郁郁而终。后来转心向道,皈依世尊,痛改前非。他应世尊的要求将囚禁父王的牢狱作为忏悔的证明,留在灵鹫山边。
第一次结集的与会者决定,由记忆力最好的人将佛陀的所有教法背诵出来。其他阿罗汉则聆听并加以修正或补述他们所记得的部分。
长年随侍在世尊身边,人称“多闻第一”的阿难尊者(Ananda) 背诵了佛陀的言教,即“ 经藏”;“ 持律第一”的优婆离尊者(Upali)讲述了“律藏”,即僧团共同遵守的行为规范和议事制度。而摩诃迦叶尊者则阐释了经义的含义,即“论藏”的教法(也有说,第一次的结集,并未形成论藏的部分)。
当时印度重记诵而轻书写,所以这次结集只是将佛陀的言教与戒律回顾一遍而取得了统一认识,并未形成书写文献,因此出现了分工记忆而专持一部的僧人,如经师、律师等,加上论师,这三部分的教法就是我们熟知的“三藏”。
第一次结集的主要思想保存在巴利语五部的经典以及汉译四部阿含经之中。主要观点可以概括为三法印:“诸行无常,诸法无我,涅槃寂静”(四法印是:诸行无常,诸漏皆苦,诸法无我,涅槃寂静,“诸漏皆苦”在此并未提出)。
其中,“诸法无我”指的是因业力因缘而轮回的生命之中没有一个贯穿主体,这是三法印的核心,被称为“印中之印”。
2、第二次结集
佛灭度时,佛教流传的区域还仅限于恒河中游地区,其后百余年间,摩揭陀国的疆域不断扩张,佛教在王室支持下也随之扩张,这样的好处,是佛法逐渐深入民众,而世俗化带来的问题是,由于当时的僧团缺乏权威性的领导,交流不易,各地不同的风俗文化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僧众对戒律的理解,造成了持戒和见解的分歧,这些因素都造成了日后不同部派的形成。
一般认为第二次结集发生于佛灭后百(余)年后,迦罗育王(又称黑阿育王)在位时期(有说公元前396年至前360年),在毗舍离(Vaishali,今印度巴特那patna的北方)召开。
当时在印度东部的毗舍离有些比丘们开始违背戒律规定接受金钱布施,一位来自西边的比丘耶舍对此表示反对,双方发生争议,于是约集有威望的上座( 长老) 前来仲裁, 裁定接受金银等“ 十事非法”。
对这一次结集的原因,上座部佛教和大乘佛教有不同说法。前者的说法是由于担心僧人戒律的败坏,后者的说法是由于大天比丘(Mahadeva)对比较保守的僧团领袖提出了五项批评(即“大天五事”),因有七百位阿罗汉与会,因此又称“七百结集”或“毗舍离结集”。
据记载显示,这是佛教典籍中公认的佛陀入灭后僧团的第一次重大分裂,又称“根本分裂”。从此以后,佛教分裂为不同的部派,从“原始佛教”发展为“部派佛教”。
当时有一大群被称为大众部的比丘,拒绝接受阿罗汉长老会议的领导权威,另行结集,形成自己的戒律,随着时间的推移,大乘的修持者又从大众部中发展而出。
阿罗汉长老部的追随者成为我们今天所知的上座部,这个派别后来的传承者则演变为上座部派。其后,上座部派又分裂成十七个不同的部派,分裂的主要原因是对于僧众一些次要的规范意见不同。
这十七个部派,连同大众部一起,被称为“小乘十八部”。
3、第三次结集及小乘佛教的观点
第二次结集后不久,摩揭陀国更迭为难陀王朝,至公元前4世纪末又变为孔雀(Maurya)王朝,其第三代君主就是大名鼎鼎的阿育王(Aśoka,公元前268年至前231年在位)。阿育王的征战使印度首次获得统一。这位著名的佛教护法国王信仰并极力弘扬佛教,使得佛教在他统治时流传得更广。
僧团人数激增,但也带来了新的问题。当时很多外道为求衣食混入僧团,不事正法,僧团中鱼龙混杂,导致一些正常的僧伽管理程序和诵戒仪式不能实行。
众人认为应请出阿育王的老师——德高望重的目犍连子帝须长老主持大局(帝须与佛陀在世时的目犍连不是同一个人,但同出于目犍连婆罗门家族)。
阿育王乃礼请帝须复出为上座,驱逐外道,净化僧团,并召集六万比丘布萨说戒;又自众中精选知晓三藏而得三达智之比丘一千人结集法藏,即所谓第三结集。结集终了,并派遣末阐提等诸长老分赴罽宾等地弘宣佛法。
在阿育王的支持下,帝须宣讲法义,肃清僧团,恢复了寺院的正常僧务。为进一步巩固成果,约在公元前250年左右,帝须召集高僧千人举行结集,史称第三次结集。
据传这次结集编辑了一部《论事》以记载各派观点。阿育王宣布,对于任何可能造成僧团再次分裂的人将予以制裁。
第三次结集后,阿育王分派上座去各地弘扬佛教,所到一处,自成一派。昙无德到了西部,后来形成了法藏部。
大众部的始祖大天到了南印安达罗东部,后来与大众部再论“大天五事”,率众自大众部分离而出,形成三部,依住处不同,分别称为制多山部、西山住部、北山住部。大天认为阿罗汉有五点不如佛, 称为“大天五事”,由“大天五事”也可窥见大乘思想的萌芽。
分派至西北印度的迦湿弥罗(今克什米尔地区)及犍陀罗地区(今巴基斯坦白沙瓦地区)的上座形成了另一个大派——说一切有部(简称有部),主张三世实有,大行经院哲学之风。有部另一特点是一反早期佛教抵制梵语的惯例,开始使用梵语重新编辑经典。
迦湿弥罗与犍陀罗后来发展成为有部的两大中心,分别称为东方有部和西方有部。东方有部较为保守,集有巨著《大毗婆沙论》,自恃有部正统。西方有部则较为开放,并逐渐接受了经部思想,至世亲(Vasubandhu)造《俱舍论》集其大成,对《大毗婆沙论》有所批判与总结,传习甚广。论师众贤曾造《顺正理论》以东方立场来破斥
《俱舍论》,但他也受到了《俱舍论》的影响,对东方传统有所革新,又称为“新有部”。
后来从有部分出经部,反对有部的以论藏为中心,转而注重经藏,故而得名。
有部与经部的思想被后来的大乘教派归类为小乘,更为小乘自身所接受的称法应该是上座部。因小乘自称他们的教法是佛陀在世时亲耳聆听教法的僧团长老(上座)所传续,是最严谨且真实的教法,大乘只是后来从上座部分离出去的僧众所演绎的思想。
上座部传入锡兰(今斯里兰卡)之后,形成了代表保守思想的大寺派。该派僧人于公元前1世纪左右将口传的三藏经典以巴利语写出。这一时期在锡兰也出现了无畏山寺派,接受了大乘以及后来的密教思想。5世纪时印度僧人觉音(Buddhaghosa)来到锡兰大寺,整理注解巴利三藏并作撰述,自此巴利三藏成为现在的形态。
“大寺派”和“无畏山寺派”长期对立,至12世纪时锡兰国王取缔无畏山寺派,扶持大寺派为正统。锡兰大寺派将上座部佛教和巴利语经典传至东南亚各国,发展成为南传佛教, 也称上座部(Theravāda)佛教。
由斯里兰卡发展起来的南传佛教盛行于泰国、越南、老挝、柬埔寨、缅甸等国及我国云南省傣族地区。而大乘佛教,自隋唐以来,北传入中国,形成汉传佛教,进而弘扬到日本、韩国、新加坡等国。北传佛教的另一支大约在7世纪时传入我国西藏及蒙古等地,形成藏传佛教。当佛教在印度本土衰落之后,佛法由这两路分别传回。
有部主张“六识”(五种感官“眼耳鼻舌身”和心识“意”)与对境的直接接触,其根本观点在于认为“自我”是由五蕴和合而成,分析到最后会有“不可分解的粒子”和“不可再分解的刹那心识”存在。
经部在接纳有部观点的基础上更进一步,主张除了感官觉知和心识觉知之外,更有一种根本的觉知——即“自觉”和“自明”。
经部主张在“直接的对境”之外更有“隐藏的对境”。简单来说经部认为我们不会见到那些粒子,我们见到的只是粒子的聚合物。
经部的观点接近大乘唯识宗(瑜伽行派)的观点,在深入学习的时候,佛教的学者通常将二者结合起来理解。
本文摘录自《藏传佛教极简史》第二章 “今日娑婆树 几年为一春”第二节——第四节。作者:德昆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