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修证心得:第四章 心性 ⑤《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索甲仁波切 音流瑜伽研究
2024-09-02

忿怒莲师多杰卓勒


编者按:“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佛菩萨为众多求道者示现了无数修行法门(或系统),因为下手处不同,实修过程或许也不同,但是因为“归元无二路”的缘故,我们总可以从其他实修系统或其实修过程中得到启发。具体实修,请在传承上师指导下进行。

 

索甲仁波切的《西藏生死书》中文版在大陆流传已久,影响还是比较大的。在网络上,跟出自奴隶制社会的其他仁波切一样,索甲仁波切言行风格也颇具争议,在此不作评论,有意者自行百度。转载此文意在为Sant Mat的修习者的实修提供参考,不代表公众号观点。


修证心得:第四章 心性 ⑤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4 往内看

 

且让我们完全转换另一个角度,不要只是从单一方向来看。现代文明教我们花费生命去追逐我们的思想和投射,即使在讨论「心」的时候,所谈的也只是思想和情绪而已;学者们在探讨他们所想象的「心」时,看到的也只是到心的投影。心是所有投影生起的地方,却没有人曾经真正到心里面去,这就产生了悲剧的后果。莲花生大士说得好:

 

即使大家所谓的「心」普受尊敬和讨论,但它还是不曾被了解过,或是被误解,或是一知半解。

 

因为心不曾被正确了解,如同它自己不了解自己一般,所以产生了不可胜数的哲学观念和主张。更有甚者,因为一般人不了解、不认识他们的自性,所以就继续在三界六道中流浪,经验痛苦。

 

因此,不了解自己的心是严重的错失。

 

现在我们该如何改变这种情况呢?很简单。我们的心有二个立场:往外看和往内看。

 

现在让我们往内看。

 

改变看的方向虽然只是一椿小事,结果却截然不同,甚至还有可能避免这个世界的种种灾祸威胁。当更多人了解他们的心性时,他们将会珍惜自己所生存的世界多么美好,并乐意为保存这个世界而奋斗。很有趣的,西藏文的「佛教徒」念成nangpa,意译为「内省的人」――从心性而非从外面找真理的人。佛教的一切教法和训练,都只针对一个目标:往内看心性,因而摆脱死亡的恐惧,帮助我们体悟生命的真相。

 

往内看需要我们极大的敏锐和勇气,等于全盘改变我们对于生命和心的态度。由于我们一向耽于往外求取,以致于无法接触到我们的内心生命。我们不敢往内看,因为我们的文化不曾告诉我们,这样做会发现什么,我们甚至还相信,往内看会有发疯的危险。这是我执的最后一种,也是最有力的阴谋,阻止我们发现自己的本性。

 

因此,我们把生命变得如此刺激热闹,以免自己冒险地往内看,甚至连禅修的观念,都会把人们吓坏;当他们听到「无我」或「空性」等名词时,便以为经验那些境界就好象被丢出太空船,永远在黑暗、凄冷的虚无中飘浮一样。这可以说是最荒谬绝伦的误解。但在一个追求散乱的世界里,默然和寂静却会吓坏我们;我们以吵杂和疯狂的忙碌让自己不要安静下来。检视我们的心性,已经成为我们最不敢去做的一件事了。

 

有时候,我想我们不敢坦诚质问「我们是谁」这个问题,是因为害怕发现另有真相。这种发现将如何解释我们的生活方式呢?我们的朋友、同事,将如何看待这些新发现?有了这些知识,我们该怎么做呢?有了这些知识,接着而来的就是责任。这好象牢房的门被冲开了,囚犯还是宁愿选择不要逃走!

 

 

修证心得:第四章 心性 ④《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四章 心性 ③《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四章 心性 ②《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四章 心性 ①《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⑧《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⑦《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⑥《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⑤《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④《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③《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②《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修证心得:第三章 反省与改变 ①《西藏生死书》第一篇 生


音流(Sant Mat)资讯整理

https://santmat.kuaizhan.com/

 

音流瑜伽(Sant Mat)简介

http://m.santmat.biz/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音流瑜伽研究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