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业界 | 南方都市报戴越:新闻路上不敢停步

2017-07-22 南方传媒书院

文| 南方报业戴越


个人简历


毕业于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系。2002年入职南方都市报,做过广州新闻部记者、珠三角新闻部编辑、深圳读本编辑,现为南方都市报深圳采编中心首席编辑。


新闻路上不敢停步


在这一行里, 无论做了多久,你永远有机会做个新鲜人,只要脑子是新的、挑战是新的,保持这种新鲜,才能抵御陈腐。


得知被评为“南方报业2016 年度记者”时,想了好一会,平凡普通如我,何以担当289 大院采编的“年度最高荣誉”?


追赶14年


按一个编辑的习惯,很自然地斟酌起关键字眼来:“年度记者”——说的是一个什么样的年度,什么样的记者?


2016年,是我入行的第14年,也是我所在的都市报团队谋求转型的重要年份。就拿工作平台来说,早就不再局限于版面,移动端、微信公号以及将来所有能承载内容的大众媒介都是平台,无远弗届是一种工作特性。


这个团队的采编人员,早就不只是记者日班、编辑夜班的工作节奏,而是无论采编都要24小时保持“兴奋”,笔和采访本根本来不及现身,拿智能手机直播才是标配,制图和技术开发人员随时配合为内容开发应用产品或是搭建播放通道。无间歇的新闻供应,要求我们有海量的内容产品,而海量的背景下,又要求我们不断有让人耳目一新的明星产品。


身处这样的时代、这样的团队,我所能做的就是不断地吸收新的观念和技能,一路追赶,不敢停步。联想一下,“年度记者”是否至少说明我这一路的努力值得肯定,往后“老当益壮”跑得更快?


拿着采访本满城跑的日子


我在当深圳新闻编辑之前是珠海新闻编辑,在那之前是广州新闻记者——我在南都的起点。


别的行业入职第一件事是去领办公桌吗?我上班的第一天第一件事是领下新鲜热辣的报料去跑新闻。第一单报料就是发生在越秀区一老居民区里的停水事件,居民要去讨说法,我得弄清是非曲直。


在广州新闻突发组一跑就是好几年,每天乘公交车在广州城内外穿梭。随身带着笔和采访本上是采访标配,一支烂笔头比什么都强。我的本子上记录着这个城市的各种人和事,有投诉工厂“剪发令”的女工,有爆水管被淹了的马路,有某年春天里最早开的花,还有家里穷得只剩下一盏灯仍乐呵呵的孤老。


都说跑突发的记者得冲在最前。新闻面前没有性别之分,女生也是汉子。

有趣的是,我这个女汉子在一次采访中可是用女孩子的姿态去突破的。


花都一个工厂,有工人报料被管理人员打了,我和摄影记者许冰赶过去,进了厂刚要开始采访,闻讯而来的管理方就把我们拦住了,还“请”到了办公室去。工厂管理人员很生气的样子,说我们是来者不善别有用心。我正想理论,许冰却悠悠地先开了口,慢条斯理地跟那管理人员说,你怎么这样冲啊,我跟我同事就是来了解情况的,你对一女孩子还恶言相向,太没风度了。吓人是不对的。那管理人员竟然不好意思了,气焰下去了。我一乐,放松下来,顺着许冰的话“反客为主”地开始提问,把这位管理人员采访了一遍,然后回到厂房继续采访工人。


后来在广州新闻改跑时政线,突发报料慢慢地就接得少了,但这段经历给我留下了很多积累、很多经验,供我在后来的工作中不断地去提取。而许冰后来离开了新闻行业,回归他的艺术老本行木雕,在那之前留下了华语传媒奖那尊“跑步的小金人”——那是他的设计,凝固了一个不断向前追赶的姿态。


用Excel表创新出来的版面

2006年,我从南都的广州新闻部调到珠三角新闻部,从记者变成编辑。适逢南都的珠三角各读本陆续创办,在佛山、东莞、中山、珠海、惠州、江门、顺德7个城市落地,最后我就固定在珠海新闻。


没过几年,“两微”先后兴起,“大数据”成为潮流,把传统媒体人看得眼花缭乱,似乎不知道该怎样应对。但我所在的部门并没有被打乱阵脚,倒是积极地做了很多尝试,尤其是好些以编辑为核心的新版块。比如数据新闻,当时报社好些部门都在尝试,珠三角的佛山是最早推出数据版的,后来也一直走在最前。


这个版打破时政、社会版块的区别;文本看似被弱化,其实是要不动声色地起到完整讲述的作用;呈现是纯视觉化的,有无限多的可能;整个内容的创作看似轻巧,实则包含了诸多流程,要求版面编辑起到统领作用。这种创新对内部的号召力巨大,一时大家纷纷学习,追赶新的目标,传统编辑还是有可为之处。


当时我负责常规动态版面。说编辑是重复度高的工作也没错,隔三差五就会碰上眼熟的稿子,政府的常规会议、定期发布的数据、地方主要官员每天公开的行踪,这类时政稿子往往做不大,但累积起来数量不小。单个稿件内容有限,如果把大量的同质内容综合到一起,按照不同的标准梳理成不同类型、比较分析呢,是不是就有了独家的数据新闻?


拉上记者,打开txt 文档和excel 表,我就开始这么做了,于是开创了珠海读本的“政情官察”版。后来回想,当时的操作有很多不成熟的地方,但很幸运有一个试验的空间,有机会“试错”,也有机会做出好作品。


一个编辑的“十八般武器”


最近两年报社的移动端、直播等平台渐趋成熟,团队分工也已明确,有白班编辑、夜班编辑、移动端编辑,有专门的数据工作室,还有新媒体平台。


以前记者编辑使用的就是一个报题发稿系统,而现在,我电脑里常用的工作系统除了最早的稿库图库外,还多了一个有PC 端和移动端两种入口、带交互功能的采编指挥平台,两个APP发稿后台,一个网络发稿后台。再加上微信和内部Rtx,感觉编辑也有了“十八般武器”。


不同的发稿系统意味着不同的工作时间。APP和网络发稿后台是24小时活跃的 ,采编指挥平台鼓励的就是随时交流,最老的稿库我还在使用,习惯在上面改完稿直接传给夜班组版间。白天统筹兼值APP班,晚上做版,我的工作时间也变成“白加黑”。


随着都市报各种媒介平台的成熟,对内容的创新也有了不同的要求。原创内容并不缺,只是需要有更优质更独特的,同时发挥出媒体舆论监督的功能。


对经典版面的专业化改造


2015年10月,我碰上了到深圳新闻的第一次改版。领导当时提出要开的一个新版是民生办事版块,叫“马上办”。对从跑突发报料起步的我来说,这个版块太亲切了。


10年前我还在南都广州新闻部当记者时,社会民生版块就推出过“记者跑腿”栏目。后来南都珠三角各读本都开设“帮办”版,我也编过。2013年深圳读本设过“记者帮”版,记者以“办事员”的身份帮市民排忧解难。过去两年,南都广州读本也开设同名版块开展监督报道。该版块堪称都市报最经典的版块。


可是,有创新之处吗?


经过几个月的实践,领导再一次提出改版,并建立“马上办”的评价体系,要往“专业化”方向改。这回,我倒是明白了。舆论监督报道是一份报纸的拳头,这个新闻品种是不可缺的,但是监督报道的挑战越来越多,要体现监督的有效性必须有策略、有技巧。


我理解的“专业化”是对题材和报道手段的要求。办事栏目的题材多年来包罗万有,没有集中用力,是优点同时也是缺点。


群众办事诉求一般可分为有针对公权力类型和不涉及公权力的民间纠纷类型,民间纠纷可以通过调解、法律等手段解决,真正需要媒体去关注的,是针对公权力的这个类型,所以“马上办”就锁定这类投诉。


其次,以往“市民投诉——记者求证——部门口头或者书面”的流程化操作太过表面,对题材的发掘度有限,监督力度也是很有限。经过半年的摸索,“马上办”建立了一套评价体系,从政府响应速度、处理进度、处理效果、媒体观感这几个方面设立打分标准,分优、及格、不及格、劣4个不同的等级,对应红、灰、黑等颜色评价。如果政府办事效果令人不满意,分数就不高,还可能一直停留在“黑榜”上,量化而直观。


基于给每宗投诉建档、以及给被点名单位打分评价,“马上办”可以对这些数据化的内容深入利用。于是,“马上办”开发出了另一个内容产品——榜单,包含月榜、季度舆情指数报道和年度舆情报告等,原来琐碎的内容就转化为有体系的内容,价值得到大大的提升。


下一步:传统内容版块还能再升级


迄今,“马上办”栏目出版200多期,每期一宗民生投诉,关注的民生问题大多得到圆满解决或解答,获得从普通市民到政府部门的广泛好评。


如2016年6月25日,时任深圳市委书记马兴瑞专门致信南都,点赞“马上办”栏目。他评价该栏目说:“既盯住了民生热点难点问题,又盯住了政府部门履职尽责情况,形成了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到效果评价的良性循环。”


根据平时的报道,“马上办”栏目每月、每季度发布政府办事红黑榜,并由人大代表、政协委员、市民组成的“马上办评议团”进行审核和点评。2016年“马上办”的报道成果还融合到“南都街坊口碑榜”中,为榜单提供舆情指南。


这些新尝试为“马上办”以后的发展打下了基础。当这个版块汇聚了各界智囊、形成一个独立的评价体系时,我想,下一步我们要在这里推动公共讨论,促进各界的交流。“马上办”也要跳出一个报纸栏目的范畴,跃上一个台阶,成为一个公用舆论平台。


在这一行里,无论做了多久,你永远有机会做个新鲜人,只要脑子是新的、挑战是新的,保持这种新鲜,才能抵御陈腐。


来源:南方传媒研究 


业界 | 洪鹄:边缘记忆

业界 | 理财周报谭楚丹:还好,成为记者

业界|南方都市报商西:看见一种热爱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