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热点 | 被习大大再三邀请 这两位刷屏老人的经历让人由衷点赞!

2017-11-20 饶芳婷 南方传媒书院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y1317ntf5cg&width=500&height=375&auto=0


最近,新闻联播的一幕习大大邀请老人就坐的视频在社交媒体上呈刷屏之势,网友们纷纷表示这个动作太帅!


近日,全国精神文明建设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等高兴地同代表们热情握手,亲切交谈,代表们纷纷向总书记问好。看到93岁的黄旭华、82岁的黄大发老人年事已高,站在代表们中间,习近平握住他们的手,请他们坐到自己身边。两人执意推迟,习大大一手拉开椅子,一手扶着老人就坐。这个视频让人即使在降温天也是心头一暖。但是被习大大这样盛情邀请的老人,自身肯定也不简单吧?是的,比之习大大的暖心之举,这两位老人的经历更加让人热血沸腾!



   他——为造核潜艇,隐居孤岛30年不归家


现年93岁的黄旭华老人,

是我国工程院第一批院士

中国第一代攻击型核潜艇和战略导弹核潜艇总设计师,

被称作“中国核潜艇之父”

曾是中国涉密级别最高人之一…… 


     打从世界所公认的“潜艇之父”——荷兰物理学家法雷布尔 1620年制造第一艘机械装置的潜艇起,它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海上战争的面貌。潜艇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首次用于实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水下幽灵”之称的潜艇在海战中的作用得到了淋漓尽致的发挥。据统计,盟国被击沉的运输船只,超过一半是纳粹德国潜艇所为。然而从严格意义上讲,常规潜艇并不是真正的“潜”艇,实际上它只是可以短时间在水下航行的水面舰只。常规潜艇在水面航行时可用柴油机作动力,在水下航行时则以蓄电池为动力,但蓄电池只能为在水下全速航行的潜艇提供不足 1小时的航行动力;超过时间,潜艇必须浮出水面利用柴油机为蓄电池充电,在反潜技术日益发达的现代战争中,浮出水面无异于自我暴露,给自身生存带来极大危机。因此当核动力技术出现以后,美苏两个超级大国立刻竞相发展以核反应堆为动力的潜艇——核潜艇。


  1954 年世界上第一艘美国的核潜艇下水,标志着潜艇技术的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时代。核潜艇每换一次核燃料可绕地球航行好几圈,潜航长达几十天,可以说,只有当核潜艇出现之后,“潜艇”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潜艇。


  1958 年为了国防现代化,主管国防科研的聂荣臻元帅以战略家的勇气和预见向党中央打报告请求研制核潜艇。报告很快批下来了,马上进入准备状态。 1959年,赫鲁晓夫访华,中国提出希望苏联帮助发展核潜艇。赫鲁晓夫非常傲慢地说:“你们的工业基础、技术水平根本搞不成核潜航……”毛主席不信邪,下指示:“核潜艇,一万年也要搞出来!


这一指示规定了黄旭华的人生走向。要建造我国自己的核潜艇。


从1958年到1987年,由于工作需要,黄旭华30年没回老家,父母兄弟不知他在干什么,连父亲临终也见不到一面。2014年2月10日,被誉为“中国人年度精神史诗”的中央电视台《感动中国》年度人物评选活动揭晓,中国核潜艇之父的事迹才广为人知。



在黄旭华和他的同事隐姓埋名的几十年,

“国之利器”核潜艇昂首挺进大洋深处,

1964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研制,

1970年中国第一艘核潜艇试航,

1974年中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交付海军使用,

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

1988年,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

黄旭华亲自下潜300米,

是世界上核潜艇总设计师亲自下水做深潜试验的第一人。


老人的声音


那时还没有计算机,成千上万的数据只能用算盘、计算尺一个一个算出来,为了一个数据,经常工作到深夜。

我们搞核潜艇的团队,没人见过核潜艇,没人学过核潜艇,没有核潜艇的任何资料。

零下二十度的夜晚,说有情况,二话没说,掀起被窝就走,如果这时候有杯豆浆,那心里就暖融融了。
我的同事不求名利,只希望老来回家可以对子孙说,此生没虚度,无怨无悔。

他——为拔穷根,36年绝壁凿天渠

    贵州遵义市播州区的草王坝,因为缺水,全村种的是包谷洋芋,无水、无电、无路,男人娶不上媳妇,光棍村的名声不胫而走。


    1959年,23岁的黄大发被推选为村里的大队长,立誓修渠引水。10余年修渠,测量靠竖起竹竿,两边人用眼睛瞄;没有水泥,沟壁直接糊上黄泥巴。“当时根本不知道什么导洪沟、分流渠。”洪水一来,几下子就把沟渠冲垮了。修修补补十几年,水就是进不了草王坝。


    1989年,53岁的黄大发被抽调到枫香区水利站协助工作,他暗下决心学习水利技术。不识字,就一个字一个字地临摹,不懂测绘,就缠着技术员用图纸讲解……


     1992年正月初三,“大发渠”再次动工。每20米水渠被确定为一个桩号,每个桩号按照施工难易程度确定不同数量的人工,每个家庭按照土地多少确定要投劳的人工。擦耳岩是水渠最艰险的一段,壁立千仞,看着就叫人两腿打颤。黄大发们硬是靠着风钻和钢钎、二锤这些简单工具,在离地面高近300米的悬崖上开凿出一条长170米的水渠。


       1994年底,这条主渠长7200米、支渠长2200米,绕三重大山,过三道绝壁,穿三道险崖的大渠终于竣工。乡亲们亲切地把这条渠称为“大发渠”,而他也被世人尊称为“当代愚公”。

      从青丝到白发,他一生只为造一艇,他一生只为修一渠,他们把国事、乡民事当做己事,几十年如一日,支撑他们的除了理想信念,还有超乎常人的毅力,这样的人当之无愧是国之脊梁,国之骄傲,是吾等青年学习之楷模,为这两位老人由衷地点赞!


热点 | 丑闻频出的丽江,你还会再去吗?

热点 | 疯狂“剁手”后,你的快递还好么?

热点 | 留学生在外频频出事,究竟该如何看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