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陈安庆:商品拜物教、消费主义、世俗文化冲击下的传统中秋

陈安庆 南方传媒书院 2019-10-30


01  奇葩月饼与传统文化无关,只与商业利益相关


 八月十五月儿明呀
  爷爷为我打月饼呀
  月饼圆圆甜又香啊
  一块月饼一片情啊


中国人一提起中秋,大脑条件反射跳出来的词除了放假以外,必然是月饼无疑。所以,很多人插科打诨地把中秋节,叫做月饼节。在每年的八月十五品尝到这一传统美食。对于资深吃货来说,中秋节理所当然成为一场声势浩大的月饼节。吃也是民俗文化的一部分,但是陈老师想说的是,其实中秋节还有更高级的文化内涵,这个内涵就是亲朋好友互相祝福家庭团圆幸福,连结起亲情友情实际上,中秋节是传统节日体系中的第二大节,在中国人的世界观里,中秋的地位仅次于春节,是全球华人共享的传统大节,也是创造与传承民族精神的重要载体,这恰恰是今天我最希望谈的。在中国人眼中,月饼象征着团圆,是中秋佳节必食之品。在节日月圆之夜,人们吃着月饼、西瓜、水果等团圆的果品,祈祝家人生活美满、甜蜜、平安。 中秋节是中国传统大节,以团圆为中心,其节俗活动不管是在外部形态还是内在属性上都与“圆”这一文化符号息息相关。月饼必须是圆形的,象征着天上的圆月和人间的团圆,它是一种人们共享的美食。有关月饼的起源,最初起源于唐朝军队祝捷食品。唐高祖年间,大将军李靖征讨匈奴得胜,八月十五凯旋。说的是当时有经商的吐鲁番人向唐朝皇帝献饼祝捷。高祖李渊接过华丽的饼盒,拿出圆饼,笑指空中明月说:“应将胡饼邀蟾蜍”,说完把饼分给群臣一起吃。还有说法是,月饼起源于元末农民战争,本是起义军举事时互相联络的道具,起义军在月饼中夹上传递消息的字条,在八月十五这一天各地义军一同举事等。中国人中秋吃的月饼主要分为四大流派,京式、苏式、广式、潮式月饼是主流。但是,今天月饼作为中秋节最流行的文化符号,早成了众多商家追逐的对象。过去,五仁月饼还被网友吐槽成“月饼界最黑暗的作品”,但如果你现今还这么想,只能说是太孤陋寡闻。除了韭菜、烤鸭、泡面、梅干菜扣肉外,牛蛙、榴莲、大虾、芝士等也都成了月饼馅儿,这无疑又掀起了奇葩月饼界新一轮的战争。


实际上,中秋节过的是民族文化长期沉淀的结果,支撑节日传承的是其独特的文化内涵,唯有这种文化内涵才能唤起民族自豪感,凝聚起全民族的精神力量。中秋节的月饼,能不能吃出一点文化味,是对商家智慧的考验。奇葩月饼与传统文化无关,只与商业利益相关。有人对我说,“你到平安夜来看看,比春节还热闹。”很多人对我们自己民族的节日没兴趣,认为太土,中秋节变成了月饼节,端午节变成了粽子节。临近中秋节,和远在国外的亲人朋友互寄月饼已列入不少人的计划中。不过,出入境检验检疫部门表示,月饼并不是你“想寄就寄”,比如美英日澳等部分国家对寄递月饼有详细条件规定,此外,另有34个国家禁止从中国寄递月饼入境,一些国家则对邮寄月饼采取了严格的限制措施。多少年来,只要有人对咱说点或做点什么,官媒和民间声音便要同时发力,或指责人家包藏祸心亡我之心不死,或翻腾箱底捣鼓出来些陈芝麻烂谷子,以示根本就没瞧得起他们,甚至根本不跟他废话直接操着脏口日他们祖宗三代。这些国家有细致的规定,比如对进口月饼的糖分、甜味剂、漂白剂、防腐剂等都有明确的标准。细一琢磨,原来这是咱自己作出来的结果,没脸说别人。不争气的月饼毛病不断,各地的质监部门不断发现月饼菌落总数超标、防腐剂和其他添加剂不合格等质量问题,甚至曝光了南京冠生园用隔年剩馅做月饼的问题——这家有着近八十年历史的老店最终因此破产并负债1600多万。中秋节各大购物网站和朋友圈中,打着“养生”“手工”“保健”等招牌的“网红月饼”开始走俏。但调查发现,这些概念月饼大多金絮其外,宣传噱头胜过内在质量,光鲜背后不同程度地存在虚假宣传等问题。中消协提醒消费者,选购月饼,首先要选择具有食品生产经营资质、品牌信誉度高、产品质量稳定的商家,购买产品后要留存相关购物凭证,以便退换货和维权。选购月饼时,要做到明辨真伪、识别优劣,例如商家宣称的“鲍鱼月饼”或许只是“鲍鱼味”,而非“鲍鱼肉”,所谓的“私厨月饼”或许根本不具备相应的食品生产及流通资质,实为“三无产品”,存在食品安全隐患。


   02、“商品拜物教”、消费主义、世俗文化冲击下的传统中秋


中秋时节,为人们加强亲族、社会成员间的联系提供了时机,“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小小的月饼,在民间的节日生活中作为团圆象征与联系感情的信物,互相馈送,实现对家族关系的再确认。月饼成为亲友之间相互馈送的礼品。月饼是团圆的象征,象征了家事、人事、国事的团圆。人们馈赠月饼其实是人情的一种交换,是情感的黏合剂,能够使人们的感情加固,社会关系更加稳固。这种馈赠实现了送礼者和收礼者,在社会关系层面的整合与凝聚,强化了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礼物代表着符号意义,承载着文化的规则,蕴含着一定的仪式感,传递祝福,表达希望。中秋时节,月饼与月亮连结在一起,被赋予美好的意蕴,是中国人执着的生命观,是生命永恒的表达。姻亲友朋之间礼物的交换,具有社会功能性,激发了双方的团结与集体主义精神,建构了社会结构,规训了社会秩序与社会行为组织的集中化。在此意义上的充满情感、伦理道德与义务色彩。所以,中秋送月饼不是俗,中秋节赠送月饼的价值,不仅仅是月饼本身的价值,重要的是人们利用它来表达自己对亲友应尽的关怀,以及美好的祝福。实现家庭、家族和社会的团结和凝聚,使亲人朋友之间有了更深的联系,节日馈赠月饼正是这种感情联系的纽带。现如今,随着社会生活的变迁,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中秋节的礼物馈赠之风仍在流行,但馈赠内容、仪式空间和礼物关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节日习俗与人的需求、文化传统、社会变迁、经济发展、科技进步和政府行为等方面具有密切关联。在农村城镇化、农民市民化的转变突飞猛进的当代,人们对时令的依赖和对节日的功能需求,已发生了很大的改变,一些节日活动作为文化记忆和乡愁寄托而继续传承,有些则随功能需求的调整,而趋向弱化。这是人及其社会自身发展的推动,也是面对功能调整,所进行的文化判断与文化选择的结果。当前,传统节日在现代化进程中,遭遇到“商品拜物教”、消费主义、世俗文化的不断冲击,节日文化的深度感缺失、历史感浅薄及“光晕效应”弱化,导致节日文化在深度、厚度及广度上,出现全面危机,月饼的商业外延被无限地放大,月饼逐渐成为纯礼品。中秋节月饼文化的象征意义被削弱,同时又被附加利益、交换的内容,作为礼品的辅助功能,得到了极大的强化和张扬。髙档化、奢侈化和公关化,是近些年来人们赋予月饼新的特殊使命。这与传统文化中月饼象征团圆的文化内涵相悖,这也使得礼物关系从情感性走向工具性。在危机下,节日文化真实性存疑、意义淡薄、复制品流行及文化主体失落等危害随之出现。这给传统节日文化发展带来了诸多桎梏。《南方传媒书院》认为, 要解决和消除传统节日的现代性危机,需回到节日文化和节日主体生存生活的日常生活,在对日常生活进行批判的基础上,建构起一个富含意蕴的生活世界,才能消除节日文化与人之间的距离感。


   03、丢弃传统节日和文化,值得警惕!


在全球化语境下,传统节日习俗正经受着信息化、市场化、现代化等力量的强烈冲击。文化是一个民族内部彼此认同的核心。如果你到欧洲去,老外一看你是黑头发、黄皮肤。“日本人吗?”“不是”“韩国人吗?”“不,是中国人。”是的,你是中国人,你认同的文化是中国文化。文化超越地位、超越财富、超越地区,它回答你是谁这个问题只要是中国人都过春节、清明节、中秋节、重阳节,你再有钱,过的也是这些节日,你再没钱,过的还是这些节日。一个人属于哪个民族就在于他认同哪个民族。在古代,中国传统文化作为“强势文化”对周边的国家产生过深远持久的影响,并对欧洲启蒙思想产生了重要影响。然而,自鸦片战争爆发后,中国受到了来自西方国家的全方位侵略,中国的传统文化受到巨大冲击。中国近代以来被西方人侵略奴役,一些激进的知识分子在西方人强大的坚船利炮面前,对自己本位文化的信心彻底崩溃,把中国被动挨打归罪于我们的民族文化。当时很多所谓知识精英的论断,今天看后让人目瞪口呆,那个时候中国人自卑到什么程度?法国有一个业余的史学家造出了一个谬论,说巴比伦被灭后巴比伦人就往亚洲去了,还说中国所在地原来只有一些土著,盘古、黄帝、尧舜都是巴比伦人。被称作国学大师的章太炎竟然在他的书中说,巴比伦有个人叫帕克(音),帕克就是盘古,号称国学大师的人,对于我们的人种都没有信心。居然,声称盘古也是巴比伦人。当时中山大学校长陈序经站出来给中国人民指路,他斩钉截铁地说了四个字:“全盘西化。”当时还有一些知识分子给教育部上书,认为中国的落后根源在汉字,汉字不除,中国必亡。这简直是莫名其妙。汉字是世界上最优秀的文字之一,一个民族的文字是我们能够逃离地狱的钥匙,只要紧紧握住了它,我们就能从失败走向胜利。消灭汉字,是当时的侵略者想做而做不到的事情,我们的“知识精英”却认为汉字误国,要求所有的学校开英文课或者法文课。但是,这时仍有人起来宣扬本位文化,这里特别要提到的是梁启超。梁启超曾任清华大学教授,是一个浑身血液都在沸腾的人。梁启超原来很西化的,主张君主立宪,公车上书失败后跑到日本。巴黎和会期间,梁启超到巴黎考察,看到了帝国主义列强不讲道德的种种情形。之后他去欧洲考察,目睹了列强由于分赃不均所引起的世界大战给欧洲人带来的深重灾难。他写了一本书叫《欧游心影录》,认为中国再也不能学欧美国家的制度,不能像日本那样把自己学成了帝国主义,然后再去侵略他国。所以梁启超回国以后,宣扬本位文化。清末民初,西方人把中国当作一个西瓜切开来分,那个时候很多人认为中国要亡国了,梁启超先生写了一篇文章告诉大家:中国不会亡。为什么?因为中国的文化不会亡,文化不亡,人心还有凝聚起来的可能,这篇文章影响了成千上万的青年,有的人就从这里找到了信心,从政、从军去救国,钱穆决心要从文化上去寻求救国之路。为什么中国文化不会亡?钱穆先生90岁时回忆说,我一生都是为了这一件事在做研究,抗战的时候,觉得自己唯一能够做的就是用我们的历史去唤起大众抗日救亡的热情,因此以一个人的力量完成《国史大纲》,这书现在仍能买到。

04、月是故乡明,中秋是家国同体的情感脐带

每逢佳节倍思亲。每年的中秋节,对于漂泊在外的游子显得更加特别。工作的重压,交通的不及,难以与家人团聚,只得代之以匆匆忙忙的几句电话问候。很多中秋节不能回家与父母团圆的异乡人,看着眼前冷冷冰冰的钢筋水泥建筑,不免思绪万千。在这个世界上,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在人们的闲聊中,“家”往往是母亲额头上的皱纹、父亲的背影、童年的游戏、分家的纠葛、门前的古槐、腰间的花裙、生日的挂面、庭院的扫把、欢乐的聚会、哀伤的送行、节日的宴席、亲人的乡音等等一切被认为是值得纪念的日期、物品和家庭成员。没有亲情的人和被爱遗忘的人,才是真正没有家的人。月色皎洁,游子们却只能独自欣赏着这异乡的月亮。其实商家们无须过多宣传,路过饼摊,即使素来对月饼无感之人,也会想着购买两盒月饼,算是过了节。等回到自己蜗居的角落,独自啃食月饼,想要从中尝出家乡的味道。路途遥远?不怕,提前动身便是;一票难求?不怕,天气不好?也不怕,心中温暖就好。急渴渴地扑到家,一推开门,即刻融化到自己生命源头的温暖里。那里有你的父母,甚至爷爷奶奶,守家在地干活营生的兄弟姐妹,他们全朝你喜笑颜开。还有那些分外亲切的老街道和你来时的路。一个人无论在外如何风光,或者如何沮丧、受伤,心里面永远有一个最美的向往和归宿,那就是:回家。那里叫家的地方,有自己熟悉的气息,有自己放松的空间,有一种最甜蜜的温暖,有自己的亲人,有自己的血脉相连。那是割不断、阻不断的一种亲情。天底下还有什么能让人如此魂牵梦萦,百转千回呢?一句回家, 就已诠释了一切真谛。中秋是亲人团聚的节日,亲人的团聚有利于培养人们的家庭意识。家庭是社会组织的细胞,它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基础,是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来源。传统中秋节俗十分重视亲情的培育与表达,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一传统节俗的优势,顺应民间诉求。在传统与现代的交融中传承与创新,进一步延续发展。这些均符合民俗文化传承变异的规律,但不管如何变,传统节日习俗所体现的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不会变,以人为本的核心不会变,服务大众生活和服务社会的宗旨也不会变。在坚守中传承、在创新中发展,这是中国传统节日习俗的生存与发展之道。当代传统节日有存续,有式微,有衰亡,我们要搜罗它们的元素符号,加以选择与再创,并让它们重返我们的节日生活。传统节日是历史的文化积淀,也是中华民族间相互传播、磨合的结晶。从小的方面说,它是个人“乡愁”的所在;从大的方面说,则是全民族爱乡爱国情怀的寄托。传统节日的传承推进了民族的凝聚与认同,并彰显着联结个人、家庭、民族、国家的特殊意义。想当初,我们也是初生牛犊不怕虎,仰天大笑出门去。18岁出门远行,背井离乡,奔进大城市,找寻理想中的诗和远方。我们没有能够衣锦还乡,仍然漂泊无依地流动在大城市,但我们逐渐明白自己的所求,接受现实与理想的差距,以更加明确的方向、更加坚定的步伐和更加温和的方式,追逐自己的梦。当黎明到来,太阳升起,我们又会意气风发地投入到为梦想奋斗的新一天。孩儿立志出乡关,学不成名誓不还!


欢庆、团圆、祝福……古老的民族正是借助这样一种仪式感十足的坚韧不拔,度过一次次的灾难与浩劫,在历史的风雨飘摇中得以延续和发展。乡愁,是温暖的,也是忧伤的;是怀旧的,也是失落的。想起家中白发苍苍的父母在路口等待的身影,又有多少儿女可以不落泪?在这个内心最为柔软时刻,珍惜和父母在一起交流谈心陪伴的日子吧!祝你中秋快乐!南方传媒书院将继续陪伴你。陪伴你的忧伤,陪伴你的欢乐,陪伴你的乡愁。伴您共同成长!月圆之夜,在千里之外那座城市,想念故乡的月亮与泥土,想念年迈的父母!在手机电子地图上打量故乡的山川平原,像秋思的那位马致远。娘,你还好吗?儿想你了!文章精选:一个非典型新闻生——柴静的故事记者:加班算夜生活吗?从《哪吒》到《西游记》,看透师徒之间的四层关系陈安庆:中国记者与士人精神干货 | 跟《华尔街日报》学讲故事新闻考研还有4个月提高分?点进来!(附福利)招募 | 南方传媒书院编辑部招募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