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老厂纪丨芳华50载,她“变”了,却又“没变”

桂林日报社 桂林晚报 2022-05-09

在此前的“老厂故事”里,我们曾一起追忆过“三线建设”时期从沈阳迁至桂林的一个“东北厂”——桂林橡胶机械厂。其实,像它一样从东北搬迁至南方的大型企业非常多,单在桂林就不止一个。就在沈阳援建的桂林橡胶机械厂投产的第二年,另一个“东北厂”也悄然开启了入迁入的序幕。不久后,由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援建的桂林量具刃具厂诞生。

今年,这家企业刚刚过完自己的“五十大寿”。记者走进这个繁忙依旧的厂区,犹如穿越了时空。


50年弹指一挥,这个老厂说变了也没变,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车床还在如常使用,刷着黄色外漆的平房车间、经典的前苏联式“飞机楼”还是建厂时的老样子,就连苍翠树林间的喷泉也还像最初那样欢乐地“唱着歌”。说没变她又确实变了,经历了国企改制的阵痛、实现了与其他企业的强强联合,生产产品的品类也越来越齐全、经济效益逐年上升……


01只有“最好的”才配得上“三线”

新中国成立初期,前苏联曾给予了大力援助,其中最显著的标志就是156个工业项目。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就是这156个项目之一。


1967年,时年20岁的李常定从第一机械工业部重庆机器制造学校毕业。次年,他被分配到哈尔滨量具刃具厂。当时,全中国的工业几乎都集中在东北。哈尔滨量具刃具厂是中国第一座现代化的精密机械工具制造工厂,无论体量还是技术资源都是全国数一数二的,被称作“共和国工量具制造业的摇篮”。


能到这个工厂里工作是一种荣耀。尽管是个土生土长的南方人,李常定还是只身一人从祖国的大西南奔赴大东北,并做好了艰苦奋斗的准备。


除了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最让李常定挂念的是大米饭:“那时候,在东北想吃大米饭比吃肉还难。”他记得,那个年月的哈尔滨主要以粗粮为主,每人每月只分配有2斤大米。他每个礼拜天才舍得吃上一次大米饭,每次半斤。这一周一次的大米饭,是那样弥足珍贵。而他没有想到的是,两年后,自己因为“三线建设”回到南方,每天都能吃上大米饭。


1969年,全国以备战为目的开展的“三线建设”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哈量”响应上级号召,开启了搬迁工作。根据计划,“哈量”在全国范围内先后援建和分迁了5个厂,而桂林量具刃具厂就是其中之一。


“精兵强将上三线”,“好人好马上三线”。对于这样的口号,李常定终身难忘。


当年,“三线建设”的号召弥漫于中国大地的各个角落,人们也对“三线”有着莫大的向往。尤其是在东北,人人都知道,无论是设备还是技术人员,只有“最好的”才配得上“三线”。


哈尔滨对桂林的援建力度到底有多大?让数据说话:第一批从“哈量”分迁来桂林的干部员工共375名,都是技术过硬的“老师傅”;与他们一同到达的还有156台设备,几乎都是(前)苏联援助的,当中的一部分至今仍在使用,纵然历经50多年岁月却历久弥新。


青年工人学习专业技术(资料图片)


按理说,李常定作为刚毕业不久的毛头小子是没有资格参与这次“哈量”南迁的。在第一批来桂林的人员名单中,确实也没有他的名字。可是,李常定认为:被分配到“哈量”是一种荣耀,能参与“三线建设”更是荣耀中的荣耀。于是,他并不放弃,依然向领导提交了上“三线”的申请,并且表现积极。后来,他成为了厂里的先进生产者,进入了光荣册。


李常定的努力被厂领导看在眼里,并考虑到他确实离家太远,才“勉强”同意了他来桂林支援建设的申请。而他,也几乎成了“哈量”初期“援桂大军”里最年轻的一员。

02“厂庆”纪念着第一批产品的诞生

业内,量具、刃具被比喻为工业机械生产的眼睛和牙齿。可是,直至上世纪六十年代末,整个广西都没有一个生产量具、刃具的工厂。“哈量”的迁入,无疑将改变这样的窘况。


1970年,桂林量具刃具厂顺利定址于桂林市崇信路。次年10月,“哈量”的分迁人员和设备陆续抵达桂林,卡尺、仪表两车间先行开工试产。


由于“哈量”的南迁,重庆人李常定重新吃上了大米饭,而同样来自南方的福建人黄明新,则因这次南迁结束了长达13年的夫妻分居生活。


1971年,35岁的黄明新从“哈量”调至“桂量”。在他的印象里,从参加工作后的头十几年,回家就是“一年一次探亲假”和“五天五夜的火车咣当声”。而他从未预料到,火车有一天会带着他来到桂林,让他在这座山水秀丽的城市里写下了50年的光荣与梦想。


“哈量“迁桂,让许多南方人回到了南方,也让很多北方人离开了北方。这也是“三线建设”时期,全国各地工业大发展的普遍特点。一个大型国营厂里,可能有一半是本地人另一半则来自天南海北,一个车间里响着好几种的口音的情况并不少见。无论这些建设者来自哪里,都怀揣着同一个理想——为祖国贡献自己。


黄明新依然记得,与哈尔滨相比,当时的桂林发展相对落后,工业配套各方面都跟不上,电力不足和产品材料短缺这两点更是一直困扰着“桂量人”。为了让“桂量”尽快上马,厂里发出了“大干七十天,拿下二千七(2700件产品)”的号召。


时间紧、任务重、电力不够怎么办?1970年,桂林电厂(瓦窑)第三台汽轮发电机组12000千瓦装竣投产。但对于当时高速发展的桂林工业来说,这样的电力供应还是不够。停电依然是“桂量”工人们隔三岔五就要面对的现实。大部分时间里,工人们只能等到半夜三更,等到城市里的灯火渐渐熄灭、人们都已睡去、电力处于富余时再开机。


青年工人学习专业理论知识和技术。(资料图片)


材料不够怎么办?那时,全国的物资供应都相当有限,量具刃具的原材料基本都是特殊钢材。基于“计划经济”的政策,国家拨给全广西的特殊钢材其实还不够“桂量”一个厂用的。无奈之下,“桂量”销售部门只能向当时的第一机械工业部打报告,同时向全国各个量具刃具兄弟厂“求援”,尽量采购一些。


卡尺车间技术人员和老工人进行工艺革新。(资料图片)


就这样,在全体干部职工没日没夜地加班加点和积极争取下,1971年10月20日,“桂量”的第一批、共2700件产品先后诞生(最终以3700件产品超额完成预期任务),全厂上下欢欣鼓舞。“桂量”将第一批产品投产的时间定为建厂纪念日,并把产品命名为“山字牌”。因此,“桂量”的“厂庆年”不是破土动工的1970年,亦不是7个生产车间全面投产的1972年,被定在1971年。

03车间里的挑灯夜战曾数不胜数

“桂量”的全面投产,填补了广西机械工业的一个空白。一时间,各种规格的游标卡尺、千分尺以及各种规格的百分表、千分表等“山字牌”产品,成为在市场上供不应求的产品。


订单多了,任务更重了。虽然第一批产品如期完成,但电力依然紧张,材料仍然短缺。白天电不够,工人们可以熬夜等电,材料不够就是真的没办法。而且,放眼全国,同一时期在生产刃具的厂家较多,“桂量”在刃具市场不具优势。当国家对各大企业施行调整、提倡“稳固、充实、提高”之后,“桂量”决定集中所有资源主攻量具,渐渐减少或暂停了刃具的批量生产。


在《桂林市志》中,有这样的记载:“1983年以后,工厂(“桂量”)因侧重发展量具生产,钻头产量逐年减少。”


“大干七十天”时期,厂里的产品是根据从哈尔滨带来的图纸制造,但随着“桂量”生产的慢慢扩大,那些产品在市场销售中遭遇了“水土不服”的问题。“哈尔滨气候干燥,所以产品中很多零件的防水能力比较差。而桂林这边气候潮湿,产品便出现了零件生锈的情况。”黄明新回忆,除了产品的“水土不服”,南方湿热的气候也是一部分北方人不得不面对的严酷挑战。工人们强忍着湿热气候对身体带来的不适,克服着简陋的生活条件,艰苦创业。在扩大量具生产规模的同时,“桂量”把提高产品质量定为目标,制订和实施了技术改造规划,陆续对百分表等老产品进行设计改型并改革了工艺。


老厂房(记者苏展 摄)


“量具制作是非常精密的工艺,因为它生产出来是去量别的东西,它自己首先就要精准。”黄明新记得,许多工友常常为了试制一些产品睡不着觉、吃不下饭,因为每一个量具试制成功后都要经过严格鉴定和验收,一旦不合格就不能投产。一些量具零件的误差调整,甚至要经过千百次的实验,历经不断的失败和总结。比如,千分尺的四杆又叫螺纹丝杆,误差就不能超过千分之一。这样苛刻的标准,对人的耐心和精力都是极度考验。遇到实在无法解决的难题,他们还要请其他兄弟量具厂一同技术攻关。


老厂房一角。(记者苏展 摄)


入夜之后,万家灯火渐渐熄灭,车间里的灯火却屡屡照常亮起。机器轰鸣,工友们开始“战斗”。每个人都是自觉加班,任务交到手上,做不好就一直做,直到做到好才罢休。已经数不清多少个这样的夜晚,“桂量人”披星戴月,攻克一道又一道的难关。

0450年荣光还将继续

功夫不负有心人,“桂量人”的努力换来了“山字牌”产品延绵数年的优良口碑。在很长一段时间里,“桂量”都是桂林工业的“拿奖大户”——


1975年,“桂量”自行研制的新型带钻防震百分表,获全国同行质量评比第二名并被选送日本参展。同年,在全国工量具第五次质量评比中,“桂量”名列第二。


如今的卡尺车间里,许多老机床使用如常。(记者梁亮 摄)


1976年以后,“桂量”扩建、新建了千分尺、仪表车间,增加装备,形成了年产量具12万件的生产能力。“山字牌”百分表、0~125毫米游标卡尺等产品,获1977年全国工量具质量评比第一名,百分表寿命还超过了日本同类产品,被原第一机械工业部命名为“信得过产品”。


1979年5月,“山字牌”百分表荣获国家银质奖章,为广西机械工业夺取第一块国家质量奖牌。


1980年,“桂量”率先在全国市场推出第二代卡尺产品―― 0~15毫米带表卡尺,并获得自治区新产品百花奖。


1982年,“桂量”成为原机械工业部确认的重点企业之一。


工厂里处处可看到岁月的痕迹,令人倍感亲切。(记者梁亮 摄)


1988年,“桂量”34个品种、规格的产品获得国家出口产品质量许可证,成为国家确定的出口机电产品质量保证生产企业,开启了稳定出口之路。


创业难,守业更难。从上世纪九十年代初期到2008年,“桂量”经历了中国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实现了由国有企业到民营企业的转身。企业人数由最初的不到400人逐步增长,至高峰阶段达1300多人,在转型中又不断减人增效,当下维持在500多人的规模。


“桂量”与许多国企一样,经历了转型发展的痛苦过程。滔天的时代浪潮中,“桂量人”始终团结一致,众志成城,不断转变观念,在激烈的市场经济竞争中顽强地生存了下来,并在近年取得了长足的发展。


2019年,“桂量”成为桂林优利特旗下的全资子公司,“山字牌”精密计量器具仍多次荣获国家机械工业部银质奖、广西省级名优产品称号等荣誉,各种机械式和数显式精密长度测量器具及仪器成为“王牌主打”。目前,“桂量”的产品有卡尺类、千分尺类、指示表类、数显量具类、小型量仪类及各种非标专用量具类等6大类别,共计60多个系列、1200多种规格,其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在近3年稳居行业前列。目前,集团公司正在投资建设桂林米栗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未来将把企业整体搬迁入园。几年后,一个崭新的桂林量具刃具有限责任公司将呈现在众人面前。


许多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生产的老机器可靠依旧。(记者梁亮 摄)


经过逐步替换,新的机器成为“主角”。(记者梁亮 摄)


黄明新退休的时候,曾随手列过一张表,上面大概写下了50多个人的名字:“他们从哈尔滨到桂林援建的时候都还是普通员工。一晃这么多年了,他们一路与工厂共成长,最后都成为了高级工程师,为企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时光荏苒,表上有的人已经离世,有的还在关注着自己倾注半生热血的工厂。


今年10月20日,“桂量”迎来了50岁大庆,大会特设“元老席”,请来了部分健在的功臣。


俯瞰神似飞机的“飞机楼”还在作为行政办公场所使用,保持着前苏联的建筑特色。(记者苏展 梁亮 摄)

那天,73岁的李常定和85岁黄明新都坐在席中。大屏幕上一幕幕熟悉的画面,从黑白到彩色、从哈尔滨到桂林、从黑丝到白发,带着他们“穿越”了时光。


回顾自己与工厂的高光时刻,老人们情不自禁将粗糙的大手紧握在一起。


他们共同感叹工人们不再需要熬夜等电、材料都能管够、食堂里应有尽有;共同感叹企业突破难关勇立潮头、保持着稳定发展的势头;共同感叹新技术时代保持高水平、高质量的产品,更感叹着当下这个充满了生机和活力的美好时代……



“桂林·老厂纪”精彩推荐


桂林这个老厂,也曾“隐秘而伟大”桂林电厂:为城市工业发展“燃烧”数十年桂海铁路,桂林老厂的“输血动脉”
桂林橡胶机械厂,东北人在桂林的“三线”荣光
桂林棉纺厂,一段用纱线织梦的时光

桂林轮胎厂,从桂林工业的“觉醒年代”走来

再启程!桂林客车厂的黄金时代

再见!桂林齿轮厂

联系我们


您有故事吗?

欢迎提供可采访的线索

跟我们聊聊您与老厂的“喜怒哀乐”

也聊聊身边人与老厂的“爱恨纠葛”

有关线索请发送至邮箱suzhan03@foxmail.com

或添加记者QQ:278740027

也可以在评论区留言或发私信

我们一直在等您……

精彩推荐

@桂林人:注意,事关电动车

向他们学习!桂林有两位!

 令人唏嘘,8死3伤交通事故的警方调查报告出来了

广西这名正厅长级的"老纪委"被查

确认了!可以退钱!



来源丨记者苏展/文  何韬羽/视频

值班编辑丨梁   亮

责任编辑丨莫林骐

值班主任丨刘   春

桂林日报社新媒体运营部出品


让更多人看到,请点赞+点亮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