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月给女儿1200元还要遭怼!从出生到高考为孩子花了多少钱?高考对一部分人来说意义逐步减退?

2017-08-17 云南志愿填报咨询指导中心

高中生家长注意啦!

长按识别下方二维码,加老师(id:hlssdx)为微信好友,即可进入云南省高考家长群,云南考爸考妈分享交流平台期待你的加入!群内也将不定期举办免费专家讲座、家长经验分享等活动。


近日,浙江义乌一位妈妈的一则咨询帖,再次引来大家对大学生消费话题的热议。这位妈妈说,女儿马上要到杭州上大学了,她每月给女儿1200元生活费,女儿却怼她是否是亲生的?

母亲在帖子中称:“我的女儿平常成绩就一般,这次高考考得也不尽如人意。不过考上了杭州某大学。前几天给女儿买手机电脑提起了生活费。我不知道别家的孩子都给多少生活费,但我想了想觉得1200块钱还是够的。

没想到她不高兴了,居然问我她是不是我亲生的,1200块要饿死她吗?还说她同学的生活费是她的好几倍。”

这位妈妈觉得,电话费是他们出,然后买衣服鞋子都有另外给钱,而这1200元只算是给她的伙食费。

所以,她想问一下,1200元生活费少吗?

估计很多家长朋友是带着愤怒做完调查的,但一些高中生朋友却可能觉得1200元/月的生活费确实不多。这个问题暂且不争论,我们不妨先算一下浙江义乌这位妈妈,从女儿出生到高考,已经为孩子花了多少钱!(时间段:2000年-2017年,地点:浙江义乌)



记住!只是基本的费用哦

千万别小看了爸妈赚钱养家的能力!

怀孕生产费用:

12500 元


孕期检查、B超、药费等,3000元左右。
孕期买土鸡、水果及其它营养品等,3000元左右。
防辐射服及孕妇装,1500元左右。
普通妇产医院,顺产各项费用加起来,约5000元。如果剖腹产,那么费用在6000-10000不等。

0-3岁的费用

42000元


如果宝宝不生病,0-1岁的时候,奶粉钱、衣物、尿片等钱,每个月约1800元。如果不喝奶粉,那么每个月约900元。周岁内最少要花15000元左右。
1-3岁,买各种早教资料及玩具,约3000元。生活加衣物等钱,每个月约1000元。那么加起来,27000元左右。

幼儿园3-6岁(学前)的费用

46800 元


普通幼儿园一个月托管费1000元左右,饭费200元左右,其它杂费100元左右。
这样算起来,每个月至少1300元左右,三年36个月,总共46800元。

小学费用

63200 元


现在说是义务教育不用花钱,小学择校费和培训费收起来,那是条子都不打一张的。这两项费用加起来,是很没谱的。一般的,最少也要花2万吧?
然后,按照不收学费算。书本费、买手机、早餐、校车、托管等各种费用,一年2000元左右,六年12000元。衣物和生活费,平均一个月最少600元左右。六年下来,总共43200元。

初中费用

70000 元


和小学一样,初中也属于义务教育阶段,因此免学费,固定收取的杂费也不高。
如果是公办的,一学期杂费500元左右,三年3000元。学校内的补课费、兴趣班费、伙食费也不高,一学期也就1000元左右,三年6000元左右。
不过,孩子在初中阶段置办学习用品的花费要高起来,电子辞典、MP3、电脑等,这三年内要花费数千元。这样算下来,孩子在初中阶段学习上花费要1.5万元左右。
同样不可忽略的一点是,上初中很多人会选择“择校”,这样就会产生一笔赞助费。2-5万元不等。
在家里,主要是饮食、服装和出门游玩的费用,这三年孩子在生活费用上大约要花费2-3万元左右。
总的算下来,孩子初中三年,如果不择校,总花费4万元左右;如果择校,要6-9万元左右。

高中费用

70000 元


如果孩子中考顺利,考上了公办重点高中,那么一般每学期学费只要1200-1500元,如果选择寄宿,2000元一学期。三年学杂费五六千元。
如果考得一般,选择公办一般高中学习,学费是900元/学期。但如果此时选择公立转制高中学习,每学期学费大约2000-3500元左右,同时要交一笔5000-10000元的择校费。三年学杂费1.5万元左右。
如果上民办高中,三年学杂费花个五六万也是正常的。同时,高中的学习竞争更为激烈,因此学生都要参加各类校内校外的补课,三年也要好几千元,甚至上万元。
高中学生对电脑等电子产品的兴趣和需求,也比初中孩子要高,为此即便是家庭条件最差的,也要花掉五六千元给孩子买电脑等物品,有些家庭更是不吝支出,完全满足孩子的要求。
总的计算下来,高中三年孩子身上的总花费大约5-10万元。

总计

怀孕生产费用:12500元

0—3岁的费用:42000元

幼儿园(学前)3-6岁的费用:46800元

小学费用:63200 元

初高中费用:140000 元

共计:304500元!



当然这笔费用也是在物价保持正常

父母收入稳定的条件下才行得通的

而且还不包括孩子上大学的准备费用

如果孩子还打算出国深造……

好了,不算了!


不知道浙江义乌这位女孩子能否看到这份账单?也无从得知她妈妈这17年赚的这304500元是否辛苦?

只想对女孩说:体谅一下父母,尽管这话你听不进去。

我还想对这位妈妈说:你的责任已尽到,该放手时要放手!不论孩子高考成绩如何,其实,对我们一般家庭来说,高考对孩子命运的改变,已经很微弱了...为了让你释怀,再给你推荐下面这篇文章——


高考可以有多沉重?


越往前的高考生,记忆越沉重,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高考更是不得了的人生重大事件。


那个年代能考上的人欣喜若狂,比之范进中举有过之而无不及。偏远一点的农村或小地方,能考上大学更是全村人激动炸锅的时刻,无论怎么看,都不是一件轻松的事情。

而今天的孩子们,却可以在高考前一天晚上还在刷视频网站,嘻嘻哈哈。这不是世风日下,只是时代变了。这反映了一个事实:高考对人生的改变量,好像没有以前那么大了

所以自然的,今天人们的心态,也没有以前的人那么沉重了。高考只是一场很重要的考试,但没有到一考定终身的地步。


高考,曾经是普通人翻身的利器


穷人家的孩子们通过高考来改变命运,黄金期是在1980到1990这10年。

当时国家对高校毕业生是统一包分配的,穷孩子们只要能考进当时的名牌大学,那么本科毕业后,是绝对不用担心工作的,甚至还没有毕业,就有各个机关来学校抢人了。

据一位当事人回忆,当时还有郊县单位来学校要人,因为路途遥远没赶上趟,来的时候本届毕业生已经被其他单位瓜分完毕,导致郊县的干部赖在学院办公室不走,非要学校给他一个毕业生不可!

今天要进个中央部委是多难的事情啊,你去看看国考的万人比例就知道了。而在上世纪80年代初,只要是北京上海的名校毕业,一般有30%的人会直接进入党政军所属的各部、委、办等正部级机关。


再加上当时高学历的人才奇缺,各行各业对大学生求贤若渴,上升通道全面打开。

如果当时这批人本科毕业后,选择继续深造从事学术领域,那么20年后的今天,一般都可以拿到正高职称,有的可以称为学术领军人物了。 纪录片《高考1977》说的就是这批人。现在无论什么大学,那几期的毕业生聚会总是最牛的。


今天的高考还有这么大魔力吗?


老实说,再不会有了。

越近就越不行了。清北复交近10年的毕业生,多少人折腾了好几年,到现在连自己所在城市的立锥之地都没有!这算哪门子的社会中坚?

可能大公司仍偏爱名校毕业生,但也就校招的时候有点红利,能入一部分知名跨国机构的眼,被放入他们的panel school list而已。

无论在什么平台,工薪阶层终究也就是工薪阶层而已,议价能力极低。今天白领们的薪酬比起10年前并没有实质性增长。除去个别牛人外,今天的绝大部分名校毕业生生,只能说最多比同龄人过的略好而已。

名校尚且如此,普通大学的毕业生就更要打个问号了:高考真的能改变他们命运吗


现在30几岁碌碌无为的本科生还少吗?他们真的赚的比同龄的三校生多很多吗?5-6k块半死不活的80后本科生能从五角场排到徐家汇。他们都不努力吗?他们的阶层位置,比之他们没有上过大学的父母,真的有前进很多吗?

对很多工薪阶层的父母来说,孩子的高考可能就是他们这辈子翻身的唯一希望。但这只是一场历史遗留下来的幻觉而已。

高考40年,“改变命运”这个事情,早就从“一个人的游戏”,变成“全家人的游戏”,现在更是有变成“几代人的游戏”的趋势。

那些本身就一生平庸的父母,自己一辈子都没活明白,你又能指望他们能给20来岁刚入社会的子女多少有价值的建设性意见?

一旦不幸所处行业是夕阳产业,自己又没有职业规划或者远见止损,即便是名校毕业生,和三校生殊途同归也是个大概率事件。


高考在一线城市的意义迅速滑落


对于上海北京这样的一线城市,高考的意义在今天甚至都不一定有中考强。

上海中考才是坎,50%筛选率。但只要你能进高中,不是太差的人最后本科都是有的,无非就是学校牌子好听与否。中考倒有一半的概率送你去三校,你说重要不重要?

最近几年有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在上海北京的80后同学聚会中,例如上海中学这样的顶级高中,其同学聚会往往要比复旦交大的聚会更高端,毕业若干年后的同学平均水准也是一线名牌高中好过一线名牌大学


当复旦交大的同窗们尚在苦哈哈地为首付披星戴月的时候,顶级高中的同窗们早已衣食无忧。当年高中理科班、尖子班更是大部分已经人在海外,从事的也都是当今最时兴的投行PE和互联网创业。让许多外地学生趋之若鹜的公务员职位,在这群人眼里是瞧不上的。

这群京沪名牌高中的毕业生里面,中产出身的比例极高。如果仅以狭隘的资产角度来看,这批京沪土著学子差不多都迈入了富二代的行列。

而复旦交大呢?生源来自五湖四海,老少边穷哪儿的都有。这些人也许从基因的角度来说,是聪明人,所以在不需要涉及财力的学业比拼中能在当地拔得头筹,但一旦一只脚跨出校园,就要面对起跑线落后人家至少两代人的竞争。

这怎么可能活的轻松?在和京沪学生其他方面都一样聪明和努力的前提下,又有什么法子能胜出?


高考这件事的本质究竟是什么?


谁也无法否认,一个人在20-30岁的生活质量是由其配偶的质量以及经济收入的多少以及工作的宽松程度,还有其家庭背景来决定的。

而在今天的中国,高学历+没背景,只能保证不生病不出意外的情况下找个还勉强算体面的工作,但是工作强度上的压力会直接抵消你的收入带来的幸福感。

也许对于社会排序在倒数30%的家庭,高考依然是最有效、最直接、最平等、概率可控的决定命运的方式。对于他们而言,高考可以决定一个底层出身的人,将来是会在办公室加班,还是在流水线加班,还是在工地上加班以及,加班能拿多少钱。

但高考对于中国的富裕人家,尤其对于那些已经有一定社会资源掌控力的家庭而言,其重要性已经大幅降低。

读书这回事,只能说是今天成功率比较高的一个人生翻盘手段,但绝不是唯一的手段。很多人错就错在,认为只要读书好就能成功。然而现实往往给人以打脸。

把高考看成“改变人生”甚至“一考定终身”,实在是长久不接触新事物的人才会有的偷懒想法。

人生不仅是一场马拉松,更是一场绵延数代人的接力。考上大学,甚至是名牌大学,在今天只是给你增加了并不算太多的人生砝码,如果有,当然好,如果没有,也未必需要捶墙顿足。毕竟,一场考试能测量的东西本来就是有限的。

高考可能在过去有很大的概率决定一个人进入社会以后的起点,但是现在的起点已经不是一场高考可以左右得了的。起点都决定不了,更不用说去决定一个人一生的命运。


(来源:网络,我们都会注明作者和来源。部分文章推送时未能与原作者取得联系。若涉及版权问题,烦请原作者联系我们,与您共同协商解决)


相关阅读(点击下面内容可直接阅读内容):

荐读||妈妈三观正,是一个家庭最大的福气

要不要复读?看看这篇就明白了

必看||教育部为高考划重点了!2018高考生必看

最容易毁掉准高三生的十个坏习惯!不看后悔!

高三丨这一年,这50件事一定要记住!2018考生必看!

教育部考试中心命题专家警告:高考正发生巨大变化!高中老师和学生不注意这4大误区,只会越考越差!

2018/19年高考重点大学自主招生条件!附自招政策/报名条件&各类竞赛报名时间/途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