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当少年成为人渣

人到中年的 法律先生 2019-12-23
文 | 玉林罗美兰


犯罪,特定环境下趋利避害的选择。
              ——切萨雷·贝卡里亚



最近有3个少年引人注目。

一个是电影中的“杀人“少年,一个是大连沙河口13岁少年“杀人犯”,一个是我老家县城里差点杀害老师的少年。

三个人看上去八杆子打不着,事实上又息息相关。少年是怎么成为人渣的?我们又该如何对待少年中的人渣?
 
这是一个避无可避的话题。
 


01
仅收容三年的杀人犯 


大连沙河口13岁少年“杀人犯”,杀害了10岁的女童,受到的定格处罚是:收容教养3年!

被杀女孩所在小区的居民,签署联名信,表达不满,要求严惩杀人犯。不仅仅是附近的居民,网络上对这样的“少年人渣”也一片喊杀!

民众的正义感虽然略显朴素,但并非没有来由。14岁以下不负刑事责任的法律,制定于1979年。

当时的立法者很难预测到,短短四十年后,我国13岁的青少年竟然可以拥有170公分的身高,和健壮到70公斤的体魄。
 
不过,换一种角度,身体上的成熟、强壮,就能代表心理和意志的成熟吗?这恐怕未必吧。
 
以身高来判定刑事责任能力,这是在《秦律》中就已经使用过的标准(秦律的标准是:男六尺五寸)。2019年的法律,不应该回到秦朝。
 
我们应该放眼看今天的世界。
 
 

 


02
看世界的刑事责任年龄 
 

刑罚最残酷的国家和年代,往往就是行为最血腥、最不人道的。               
    ——贝卡里


放眼世界,联合国192个成员国中,各国的刑事责任最低年龄,在0-16岁之间不等。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无下限,即为0岁的国家,有23个。主要是:法国、马来西亚、古巴、柬埔寨、刚果,以及美国部分州。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在7-10岁,即较低档位的,主要是一些英美法系国家和地区。主要包括:英国、北爱尔兰、印度、香港、新加坡及美国华盛顿州等。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在11-13岁,即较高档位的,主要是刚果、科威特以及部分拉美洲和非洲国家
 
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在14岁,跟我国同年龄的,包括:朝鲜、意大利、阿尔巴尼亚、立陶宛等前社会主义阵营国家
 
当然,还有一些社会福利较高的北欧国家,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定在15岁,比如:瑞典、冰岛、芬兰、丹麦。
 
由此可见,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如何确定,并不完全是“与时俱进“的问题,还是不同国家根据国情和意识形态做出的选择。
 
0岁不代表先进,15岁也不说明落后。
 
 



 
03
少年犯罪中的矛盾 

仁慈,是立法者的美德。  
——贝卡里亚


大连13岁少年杀人案引起热议的同时,正有一部关于少年犯罪的电影热映。
 
青年演员周冬雨和易烊千玺,饰演了一对在校园霸凌中绝地反击的苦命鸳鸯。
 
影片结束后,一众网友纷纷表示,易烊千玺饰演的角色“刘北山”如果能靠未成年身份躲过刑罚,简直就是完美结局。
 
有心的网友此时不免陷入矛盾,同样“犯罪”的未成年人,一边是孤胆英雄,一边是社会人渣,法律应该何去何从?
 
这从来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
 
 


 

04
少年英雄与少年人渣 

预防犯罪,比惩罚犯罪更高明。  
——贝卡里亚


同为少年,成为英雄还是人渣,往往只在他们一念之间。
 
电影中的“刘北山”因为被离异母亲嫌累赘,13岁离家出走,沦为街头混混,但善心未泯,常常仗义援手比他更弱势的群体。
 
大连13岁的“魏某某”,家中从事烧烤生意,父母对他疏于管理,甚至还有邻居曾经目睹,父子俩在家同看淫秽视频。
 
同样13岁的青少年,令人痛惜的“刘北山”和人人喊打的“魏某某”都是家庭和社会的产物。

无人看顾的未成年人,成为“刘北山”是社会的运气,成为“魏某某”是社会的宿命。

两个结果都是偶然的,却也都是必然。
 
每个婴儿生降生时都是天使,不负责任的成年人导致他们作恶,恶果一出,要求“格杀勿论”的也是成年人。
 
仿佛在未成年犯罪领域,成年人需要承担的角色,永远只有法官而已。



“还我公道,还小区安宁”
受害女孩小区中悬挂的横幅




05
“重典”对少年有用吗 

滥施极刑,绝不会使人改恶向善。 
 ——贝卡里亚


机械地,降低最低刑事责任年龄,如此“削足适履”,无异于对少年犯罪的严打。

重典救不了乱世,自然也很难拯救高发的未成年犯罪。“严厉打击”只能消灭犯案个体,却无法消灭犯罪成因。

或许他的表象是“人渣”,但每一桩少年犯罪的背后,却有着十分复杂的因素。我讲一个我亲历的故事:

1992年,我读小学五年级,班上有个同学,因为痛恨贪官污吏,趁天黑,拿着家里的杀猪刀,杀掉了一位深夜归来的乡干部。

我的小学同学,是人渣吗?当时的治安也好,社会环境,底层人民的生活,多少人亲身体验?所以,当警察来学校调查的时候,我们却在想念他。

杀人当然不对,但单纯的惩罚一个人,而不探寻背后的社会因素,一切就会好吗?

现如今,成年人都在为生存摸爬滚打,背后留下的,是乡村中几千万无人看顾的留守儿童,和城市里不计其数的“半流浪”儿童。

这些孩子在弱小的时候,就没有得到过善待,长大之后又如何学会善待别人?

成年人尚且会因为生活无望走向犯罪,如果大量的未成年人陷入没有温度的世界,那么后果可想而知。

对于未成年人来说,尊重别人的生命,是要从自己得到尊重中学来的。


小学生学法,学得懂吗?

在与人类欲望的斗争中,阻止一切越轨行为的产生是不可能的。
 ——贝卡里亚


少年英雄也好,少年人渣也罢,终究都是成年人的产物。

我们没有必要在少年成为英雄时,就大肆宣扬,沾沾自喜,人人居功至伟。

少年一旦犯罪,立刻划清界限,喊打喊杀,仿佛这个孩子是外星人投放到地球上来的。

除了杀掉作恶的少年,我们更应该思考的是:这个社会还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

杀人是最为简单,也最无效的手段。
勇于承担恶,才是善的最高表现形式。




— 往期阅读  —

五院四系,天生贵族?

从香港,看世界 

投案无门的“杀人犯”



学习不止,步履不停。

下个月我们将前往香港,
在香港大学法律学院,
了解香港的知识产权制度。

扫描下方海报二维码,
了解活动详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