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是中文死了,而是使用者思想死了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肖一凉介 Author 李骏

不是中文死了,而是使用者思想死了

原创 李骏 肖一凉介  2022-05-21 17:50 发表于北京








语言本身作为一种符号,无论言说还是书写,均为传播载具般的存在。而谈及传播,就一定无法脱离语境化的空间生产。有人指出,在当前的中文语境中,各种流行词层出不穷,低幼庸俗的表达洗刷互联网,由此导致的后果是中文已死。对于这一问题,媒体人韩葵曾在节目「欧洲13点」中邀请旅美学者李骏分享了他的看法,现将原文摘编如下:

李骏|作者

欧洲13点|来源
肖一 |编辑

 1424|字数

「中文已死」这个话题,我在某种程度上同意,但这个同意是有条件的,涉及到内涵、时间概念等因素。

首先,我认为应论及中文的言说空间,因为对言论与文化的钳制会让思想本身变得教条化、单一化与极端化,而这也会带来思想本身的粗糙。

当思想本身空洞、粗糙、乏味的时候,你怎么能够指望作为一种表达工具的语言或者文字本身,还能够继续像一个鲜活的文字那样,去表达人类应有的、多元的、丰富的、细腻的情感。

现在的一些官样文章,满篇的假话、大话、空话、长篇大论,但言之无物,在这个层面上说中文已死,我认为毫不为过。

国语四千年来变化潮流图/图源网络

但是中文本身可不可以通过其他的方式复活?当然可以。

这里需要两个条件,一是我们需要一个开放、多元、自由、允许各种思想百花齐放般思想存在的言说空间。因为当表达丰富了,你的语言自然就丰富了,这是毫无疑问的。

中文是我的母语,是我生活了几十年都使用的语言,所以我对中文本身有自己特殊的情感。我接触过一些古代的篇章典籍,也感动于以前那种精美细致的描述。

现在很多说中文已死的人,他们本身应该检讨自己的中文水平足不足够欣赏中文之美。这也是从另外一个层面上需要提高的问题,不能偷懒。

类似的逻辑是,假如你英语没学好,你就根本无法体会英语里边严谨的逻辑表达和各种丰富的引经据典。我接触到的英语都是很粗糙的,甚至不能说那是一种Street English(街头英语),因为连Street English都有很多比较鲜活的表达方式。如果这时候我对英语贬低挞伐,那毫无疑问就是没有根据的,也毫无力量。

因此,谈论中文,我们一要认识到中文本身的言说空间是否因为被压缩而出现惨不忍睹的凋零、甚至是濒临死亡的状态

另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部分,如果我们对某种语言有情感,我们也有责任对中文本身进行探究,并且让这门语言能够继续存活下去,甚至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中文经历了漫长的演变,从先秦到唐宋再到明清,从文学类型的变化到表达方式的变化,我们都可以看出中文作为一种语言所应具有的生命力,用套话来讲,这叫与时俱进、适应社会变化的能力。

新文化运动主将/图源网络

明清之后,中文变化的重要节点是开白话文先河的新文化运动。为什么白话文能够成功?我们应该反思白话文能成为一种运动并且改变中文存在方式的社会环境。

当时的社会环境可以说是开放、多元、自由和自信的。在白话文运动发起到成型的过程中,我们从日语里借过来了一些东西。此处既要说日语对中文的贡献,同时也要说当时的中国人至少还有勇气去借鉴、吸收其它语言。

例如,我们现在的学科尤其理工科,也包括文科,很多的学术定义、学术用语是来自于日语的翻译,包括哲学、美术、物理、化学这些全部都是从日语借过来的,更不用说我们现在已经离不开的一些词汇,如世界、时间、社会、干部等。

图源@知历史

这种现象既说明了当时我们在很多学术研究领域的落后,也说明了当时的中文至少还是一种开放的语言,也正是这种开放才能够让中文在那样的时代继续活了下来,并且让中文在某种程度上可以成为中国人当时了解西方世界的一个有效窗口。

否则的话,我们现在的各种数理化教科书都不能存在了。如果你不懂英文、德语、法语……你就没有办法用中文继续教授中国学生基本的数理化课程。

可以看到,一个语言本身的生命力就在于社会的开放程度、文化的多元程度,当然也需要语言使用者本身对语言发展历史的了解、掌握与欣赏,如此,你才会有内在的动力让语言变得鲜活。

当语言变得单调与乏味之后,它的死是必然的,但不是语言死了,而是使用这些语言的人的思想死了,语言才死了。



END


参考资料 <<

文章摘编已获授权,订阅「欧洲13点」栏目请访问:

https://www.youtube.com/channel/UC4xlYHpPee2h-H0vVqje9RQ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