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亮的日常 | 殷涛:从事着根的事业,涛哥想活成一朵花
天天在书架间穿梭,把自己挤成了一道秋风。外加两袖清风习习,以清白的良心为枕头,得夜夜安眠。“从事着根的事业,活成花的姿态”,这样一来,就有些共勉的意思了。
从教24年,我几乎不会发火,平日不善笑,看到孩子就尽咧开嘴巴。面对那些如花似玉的孩子,欢喜还来不及,怎么会金刚怒目?他们就是一段一段行走的春天:眼睛是波光荡漾的春水,四肢是汁液饱满的枝条,欢笑是明媚的鸟鸣虫唱。在最阴暗、最寒冷的季节里,你也不会忧愁,因为每个孩子都是一枚小太阳。
常常感叹一些老师,做了一辈子,不仅不老,还眉眼鲜活、鹤发童颜。因为他们在校园里,天天被一群鲜嫩得发光的生命滋养,怎能不永葆青春?我尝过校园果树上结的柿子、李子,甚至也是别处没有的鲜甜滋味。
人的一生那么漫长,又那么短暂,能够在壮年时找到自己的使命是多么幸运。确认过眼神,教育就是我的白月光。汪曾祺说:“人总要把自己的生命精华调动起来,倾力一搏,就像干将莫邪一样,把自己炼到剑里去,这才叫活着。”这就是陶行知说的“人生为一大事而来”的意思吧。
是幸运,也是责任,尤其是对于为师者。因为你实实在在地改变着孩子,“一个孩子每天往前走,他看见的是什么,那么它就会成为他的一部分”。(惠特曼)你具有极大的力量,让孩子欢喜或害怕,奋进或退缩。所以,像于漪“一辈子做老师,一辈子学做老师”,才是应有的虔敬之心。
我不愿被称作蜡烛、春蚕,因为师生并非此消彼长的关系,而是彼此成就。每个人的生命都是一条河流向着大海奔淌,我从远方赶来,恰好遇见无数条年轻的河流,交汇之后再各奔东西,但是保留有了彼此的气息。所以,孩子们去远方,其实把我也带走啦。
为了防止年老色衰,被孩子嫌弃,时时要保鲜。除了上课,我要大量阅读,写作,反思。别人问“时间哪儿来”,其实这就是我的休闲,等同于追剧、刷屏和组局。
这些年读图、读屏、读文件、读人心多了,读书少了。书架上积了一层薄灰,偶尔翻一本书,会有蠹虫慌张而哀怨地跑出来。也许,该时常把视线从工作单移向书架,用滑屏的手捻动书页,把传统的手艺复习一下。
我曾在春天读书,在阳台上。我站立其中,展卷诵读,它们轻轻晃动着脑袋支楞着耳朵,若有所思。音乐伴读,那是鸟儿在啁啾,麻雀唧唧喳喳,野鸽子咕咕咯咯。比它们更自由的,是我的心灵,因诵读而长出了轻快的翅膀。早春天气,风儿喝醉了似的深一脚浅一脚地晃荡,晨光刚从黑色里苏醒过来,含着清凉微苦的气息,又夹杂着暖烘烘的窸窸窣窣的声响——像枯枝上拱出的一茎新绿,是解冻的一串泉水叮咚。双手捧书,捧着轻盈和晶莹,翻动温柔的书页,好像春风拂动水波。目光在文字间徜徉或滑翔,又如翠堤漫步而悠然四顾。前面,早起的主妇晾晒衣物,花花绿绿地将生活抖开;西边,运河汤汤,平坦的马路驮着川流的汽车和起伏的汽笛;东边,哦,东边,曦君正驾着金马车冉冉而起,无垠的流苏披拂下来,流进逐渐光明的空气,流到我的书本上……
但黄蝴蝶般的油菜花消散了,白鸽子般的玉兰萎落了,即将步入秋天了。我的春天过去了,我在自己的秋天里。时间经不过细嚼慢咽,不留神的一个囫囵,春夏哗地就过去了;再一囫囵,一茬人的童年、少年哗地就过去了,就连我的青春也有一半含在了岁月的大嘴巴里。借着冷酷的秋雨,退却一下躁热,重操读书的旧业。
马路上的汽笛喊着“去跟世界拼搏,去跟对手竞争呀!”但在此刻,我愿抱着书本安静地等在路边。浮光掠影的每一页,仿佛有时间流逝的细碎声相伴。就像百年前梭罗安静地在人群边缘,怀抱着瓦尔登湖,蘸着蓝色的湖水写道,“人的灵魂所需要的东西,是不需要花钱买的”“我们应该踮起脚尖,把我们最敏锐最清醒的时刻用于阅读”。我想,捧读一本书就是念动咒语,让灵魂重新附体吧。“是谁传下这行业,黄昏里挂起一盏灯。”
其实,对教育人来说,实现自我增值,读书也正是成本最低效果最好的一招。教书,现在就不能靠几本教材了,整个世界都是教材。教师的一碗水赶紧要换成一缸水、一河水。每个老师都有一个书房,不仅是避难所,还是乐园。读屏时代,留点读书的时间,哪怕每天半小时,才能葆有书卷气。疫情期间,外出不易,这就是思想纵横驰骋的地方。即使天气酷热,闭门读书,便是深山。打开书卷,抚摸亲切文字,如温补的中药,遍体清凉。
如果可能,随手写些东西。每天都是碎片状的,阅读,琐事,需要整理。教学更要反思,叶澜说,“反思三年,必成名师”。开学后,每天坐在灯下,暑热已过,夜凉如水,在睡前把一天略作梳理,成篇成段、只言片语皆可,投诸朋友圈或者放在抽屉,然后带着丝滑的心情入眠,保证深度睡眠,元气满满地迎来新一天。
每一天的太阳都是新的,每一天都是创造开始的地方。我们创造着每一天,实际就是创造着自己的生命。虽然内卷的阴霾一直在逼近,但空间一直有,或者说要更有作为。做了老师,比学习别人更重要的,是认识自己,解锁自己的技能。教育者的财富便在于自己的内心,是宋濂说的“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这是谁也偷不走的财富,没事还能偷着乐。
当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喧嚣,需要安静的教育如何自处?道高一尺,魔高一丈,这个魔不仅指外在的诱惑,也是心魔。一旦校园里放不下一张安静的办公桌,社会真正的灾难就来了。怎么办?周国平说:寻求丰富的安静。安静,是因为摆脱了外界虚名浮利的诱惑。丰富,是因为拥有了内在精神世界的宝藏。减少欲望,增长幸福力,同时要打理自己精神的小屋。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就是修缮整理,加强防御工事。人无癖好不可与交,以其无深情也。兴趣爱好,只要不是伤风败俗违法犯罪的,大多能让人专注,让人情深,让人创造,也能让人活出自我效能感。
夫人有一个同事的先生,热衷于维修,把家里包括煤气灶在内的活全包了,还不够,又为整栋楼服务。还有个同事,喜欢烹饪,在厨房指挥锅碗瓢盆如指挥千军万马,自己开心,全家幸福。其他还有,我运动我快乐,我摄影我快乐,我旅游我快乐,我广场舞我快乐。总有一款适合你。
于我,虽然颜值不如小鲜肉,但依然要活得妖娆,让孩子看到我,眼睛发光;听到我讲话,两耳竖直。是的,孩子爱围着我“涛哥长”“涛哥短”地叫,虽然我比他们爸妈年纪都大了。
我本是一个来自小镇的做题家,一口家乡普通话,讲话爱脸红,长得也一言难尽。正是一茬一茬的孩子让我慢慢地“变质”了。我客串过大主持,演讲过名场面,一开口还价,人家就说:你是老师吧。曾被装扮为瞿秋白,主办方说,选择你,“不仅因为秋白在你这个年纪就义,而是你戴个眼镜有那味,况且这年头没有油腻肚子的也少”。是啊,天天在书架间穿梭,把自己挤成了一道秋风。外加两袖清风习习,以清白的良心为枕头,得夜夜安眠。
还记得2002年某日,我的第一届高三学生奋笔疾书,满室安静,笔触沙沙,仿佛以笔为桨,以纸为船,向着远方扬帆。欣慰,激动,写话自勉:我是根,努力开出自己的花来。今年要写寄语,我还想这么写,夫人说,有些自我了,格局不大。给我改了一下,“从事着根的事业,活成花的姿态”。这样一来,就有些共勉的意思了。
天地方寸间,拥有一间自己的房间。
站在现在的时间,回望童年的月亮,
打开明亮的日常,
闲思、漫步、私语、记录,
吹灭读书灯,一身都是月,
作者 | 殷涛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