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未尽之美——学校转折与进化十年叩问 | 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开幕式

李斌 優教育
2024-08-26


尊敬的各位“同学”,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各位演讲嘉宾、参会代表、学习与共创伙伴、协作及服务团队:

晚上好!我是大会主办方负责人李斌,在此代表组委会热烈欢迎您光临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让我们一起在基础教育的创新实践和“未尽之美”中看见未来。

依照组委会的初衷,这将是一场基础教育人直面创新与转型的专业聚会。我们期待会议的研讨有助于全体同仁在这个世界危机与希望的夹缝中,呈现教育人突破时代教育困境的思考与方法,找到适合我们有力迈进的道路。

此刻与未来之间,存在着行动;观念与目标之间,存在着方法。中国教育创新年会以“未来的学校”为题,邀请所有的现场及远程嘉宾,来谈论我们的行动,呈现我们的方法,理清我们的思路。

我们必须直面中国教育转型中的核心争论:当下“流水线式的培养”是我们不喜欢的,所以很多人想要回到过去;但是真正的过去又是我们不能承受的,于是不断纠结、徘徊、争吵。出路是什么?我想就在学校直面未来的创新可能中。

我们认为,真正的教育创新,一定不是回到过去我们舒适习惯的状态,一定不是停留在今天刷分管用的套路中;一定有一条道路,是超越这二者,是基于传统与现代的融合,旧常识在新工具下的再生;一定代表我们未来更美的学校,人类更美的未来。

这是我们的信念,也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直面未来的期待!

各位同仁,刚才这一番话,大家听出了一点熟悉的味道没有?

我站在这里念这一段话,其实有一点梦幻,因为,它几乎一字不差的就是2014年第一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一部分开幕致辞。十年了,此刻我发现,它依然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主张,依然是这个时代需要进一步探索的课题。

十年的时光一闪而过,这样的叩问一以贯之:

第二届年会“重构学习”,我们说到:

“重构学习”,理应成为这个时代学校教育首当其冲的行动命题。陪伴这一进程,中国教育创新年会首先致力于让全部的会议场景——空间、组织、艺术、技术、流程、物料、服务、人与人彼此的影响等方面,成为学习资源,展示“重构学习”的多个侧面;我们还邀请每一位参会嘉宾共同推动主题的共创和延展,试图众筹一个如何重构我们自身学习的范例。

这就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场景美学的开端。

第三届年会“重构学习|新情境、新社群、新评价、新工具”,我们说到:

教育的进步,并不需要疾风暴雨的“战场”,但又极其需要小步快走的变革。我们必须展开的讨论是,如何推动学校教育以“微创新+大设计”,拥有和这个时代相匹配的“灵活创变+系统稳定”的打开方式。

这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系统论”的萌芽。

第四届“重构学校”,我们说到:

无论如何,我们要学会去做“真正的教育”,做不被浮躁的指挥棒、舆论圈、利益、分数所左右,回归本源的教育;无论如何,我们要做“有人的教育”,总是以人的根本发展为出发点,让学生、老师站在教育的正中央;无论如何我们要做“有专业尊严的教育”,让教育因专业的高度而抵达育人者的尊严,让真正的、美美的、有人的教育在校园内科学有序地建构。

第五届“重构学校|人啊人”,我们说到:

在学校里,人需要被看见,人需要被尊重,人需要被赋能。

什么叫有教育家精神的领导者?第一,他发自内心地明白,除了走向“有人的教育”,我们已经无路可走;其次,他深深地理解仅有知识并不是力量,只有让人通透、助人创造、启人良知的知识,才能带来力量;其三,他相信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教育家精神,那就是认清教育的局限和人的缺陷之后,依然尊重并热爱教育,尊重并热爱每一位受教育者。

第六届“重建生态|一锅石头汤”,我们说到:

重建学校生态,让好的教育像森林一样,为全部生命助长;向大自然学习,破解理想教育的文化、机制、新旧迭代、成本约束等困境……理应是中国新时代教育向未来转型的方向与特征。

有一个不断在历史中浮现的“证据”告诉我们,这样的教育转型是可能的——一方面回到人的价值,一方面超越人的局限;借“一锅石头汤”的智慧,化人性的弱点为守望相助的行动。

第七届“重建生态|价值与系统的力量”,我们说到:

全球趋势背景下的社会观念升级,已经成为一场无形而普遍的精神涌动;中国教育走到了必须学会创造与输出“完整素养、健康身心”的历史时期;无数已经拥有和正在生成的教育价值观、科学方法论、技术工具包……将会再一次重组学校形态;重建面向未来的教育生态,正在生成极为难得的“道路共识”。

第八届“重建教师|学校行为学”,我们说到:

如果“教师的质量决定了教育的质量”,今天的中国教育还必须追问一件事情:什么又决定了教师的质量?我们认为,区域教育生态、学校组织行为对教师生长环境的设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们越来越需要正视的问题是,教师的职业生涯与专业成长,同样的“种子”撒在不同的“土壤”里,为什么会有完全不同的“产出”?这片“土壤”究竟该如何优化改良?

第九届“重建生态|你当像鸟看见你的山”,我们说到:

疫情三年,斗转星移,这个世界一夜陌生,学校教育正在进入全球性突变,我们要去引导的未来人生,是我们自己不会的;我们要去参与的成长课题,也是我们从未经历的;我们正面临的既要、又要、还要,更是孩子们一生都要面对的……

所以,我们将奔赴的教育世界,将不能仅由知识构成,甚至也不能仅由体验、探究、挑战构成。归根结底,教与学的世界首先应该由意义构成。意义的背后才是挑战,挑战的背后才是知识。

各位“同学”,这就是中国教育创新年会走过的历届主题,它被无数的学校现场所诠释,深深地烙印了中国基础教育人在这个时代如诗的奋斗与梦想。

十年的组织工作,我们也遇见了各种各样的困境、难题、选择。今天如果来到现场的您足够细心,会发现直到此刻,这次会议的场景搭建因各种各样的原因没有最终完成,我们的会议组织,依然有不少显而易见的遗憾和漏洞。四个多月前我以“未尽之美”作为这场会议的开幕表达时,并没有想到,这四个字竟然成为这场会议筹备最让我记忆深刻、收获最大的感悟。是的,创新并不容易,面向未来的理想教育,是一场永远的“未尽之美”,无论学生的成长、课堂的进化、学校的发展、认知的升级、合作的不易,未尽才有美,才有创新,才有未来。

幸运的是,这份困难被现场与远方的教育同仁用真诚的回应、全力的共创、无私的支持,撑住了这个舞台。有句年轻一代流行的时尚语是:我代表宇宙祝福你!我代表社会回报你!是的,通过十年来数以万计的参会嘉宾,数以百万计的远程听众,宇宙祝福了这个中国当代一线教育人的专业讲台,社会以教育的良知回报了这个讲台!

我代表主办方,给您鞠个躬!向现场和时空里在座的各位致敬!

今年3月,在中国教育微创新理事会的研讨会上,我和已经连续十年参加年会的黄莉校长在乡村的小溪边偶遇,交流中她说:校长们习惯不断地打补丁,怎么打都会遇见问题,只有重新搭建系统,才能真正融入时代。不久后我又听唐江澎校长说了一句话:每一年,教育人都要有几天专门的时间让自己做一做梦。

于是,就有了今年的年度主题:重置系统|未来学校行动提案。

十年的叩问,推动了今天的选择。十年的行动研究,构成了迄今为止关于未来学校不同切面的想象与建构,这是属于中国教育人自己的“方法论博物馆”。今天,我们希望它所存储的认知能长出翅膀,如鸟飞向中国的学校。我们期待这场专业聚会继续完成它的专业使命:重置系统,重新想象未来十年学校的样子,为您的办学行动交付一张完整的变革蓝图,沉淀无数支架工具,在变化的趋势中保持有力的行动。

亲爱的教育同仁,无定的时空,流动的价值,我们必须学会重置系统,才能让学校“以琐事驾驭趋势”。人们常说大趋势服从“蝴碟效应”,小事情才可以设计与掌控。如果我们赞同这个说法,那就邀请你在这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在人的生命中以系统设计做点“小事”吧!这样,我们所做的“小事情”就将变成那只“蝴蝶”,我们的“翅膀”就将改变趋势。

重置系统,才能让师生拥有幸福的生活。我们知道,大多数人的幸福源于职业与生活的确定感,而并非“探索未知”,而今天作为学校领导者,我们同样必须助力他们登上这趟开往未来“列车”,在未来的方向感中有确定的行为,并持续拥有价值感与行动力。这趟开往未来、沿途充满美景、让“乘客”感到幸福的“列车”,就是高水平的系统。

重置系统,才能让组织获得长期主义的成功。世界上最高级的领导力,就是如何推动大大小小的组织获得成功。而其中最基本的原则是,短线的小目标要灵活有序反应迅捷,长线的根本目标要隐于背后毫不动摇。这样的行动原则、组织生态要得以落地,同样源于一套重涌现、能嵌套、懂人性、智慧生长的系统。

重置系统,才能让学校育沃土滋养蓬勃,因岁月历久弥新。我们知道,每一所学校代代承续,都有机会活成一座“教育的高峰”,却不会在任何一代人手中“最终完成”。亲爱的校长老师们,你必须将教育的愿景植入相匹配的系统,才能向继任者清楚传递你的想法。百年树人,需要时光里办学者智慧的迭加,需要一代代教育人对于系统基于传承的重置。

重置系统,才能让教育从文明的根脉获得力量。因为全部教育史上的大先生们,早就向我们启示了一个伟大的教育系统——有人说华夏文明是由老子塑造了中国人的精神韧性,由孔子塑造了中国社会的结构韧性。在我看来,“孔子+老子”,就等于中国教育的一种未来生态:足够的自然、自主、自由的学习方式+足够的科学、有序、系统的学习环境。

各位同仁,未来的学校如何推开未来的大门?今天我们的答案是,让创造回到本来,才能助系统开启未来。我们唯有从点状变革走向系统重置,从“温差”走向“相变”,从无意义的系统走向“有灵魂、有价值观的系统”。我们相信,在未来,中华文明的成熟与繁荣,必将发生在对时代价值的重新发现中;发生在儿童生命蓬勃之上的“国家富强、人民幸福”之中;发生在人与社会潜能的再一次进化之中:从生命,到精神;从学习,到创造;从被动,到主动;从这一代,到下一代……

各位同仁,似乎只有我们这一代教育人,史无前例地拥有了最丰富最魔幻的一生,短短五十年时间,我们从农业文明来到工业文明,从工业文明来到信息文明,又从信息文明进入智能文明。我们的难度当然超越所有时代,我们也必须一同去创造全新的系统。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从教育大国到教育强国,是一个系统性的跃升和质变。

历史反复向我们证明,“未来,是人心当中伟大愿景的复刻”。而我们知道,伟大的愿景需要“伟大的煎熬与合作”,面对未来的理想学校,需要中国乃至全球教育人一场堪称伟大的“煎熬与合作”。

学校是一场“未尽之美”,所以我们始终心向未来;

教育是一门生命之学,所以我们互为这堂一生之课的“同学”。

亲爱的各位“同学”,此刻,我想看着您的眼睛说:别担心,他们还在阵地上,幸好,我们也在!

期待与您在这个时代共创理想的校园生活,共创教育强国的伟大愿景!谢谢!

- END -

作者 | 李斌
来源 | 本文根据李斌先生第十届中国教育创新年会的开幕致辞整理
投稿 | giftededucation@foxmail.com
声明 | 文章内容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如涉及版权等问题,请在文末或后台留言联系。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優教育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