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六年级男孩每天冲回家煮晚饭!妈妈高兴不起来:他数学才考1分!

厦门日报社/ 厦门招考 2019-12-11


特别提示

今天,

直属学校的特长生考试举行。


(声乐、器乐考生都是对着帘子吹拉弹唱,评委在帘子那边,为的是考试公平。)


(场外等候的父母)


不过,

为了遵守考试纪律,

我们将在明天的招考详细介绍。


来看看今天的话题。


六年级男生,

从小学三年级开始,

每天放学回家,

都要给家人做一顿可口晚餐!



面对这枚“小暖男”,

妈妈却高兴不起来:

他的数学才考1分!



尤其是吃晚餐时,

妈妈心里百味杂陈。

她始终不能理解:

为什么儿子会对研究厨艺到痴迷的程度,

在学习上却一窍不通?


杭州的《钱江晚报》昨天报道此事,

引起热议:

承认自己的孩子是普通而平凡的,有多难?


“小暖男”三年级开始迷上厨房

成绩却一年不如一年


“小暖男”化名叫“小胖”。


报道说,杭州师范大学附属医院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联合门诊负责人方医生一次与小胖碰面,是在他六年级上半学期,因为学习成绩不好,爸妈带着他来求助。


焦急的妈妈向医生抱怨说:

“他对读书一点都没有兴趣,每天回来不做作业,就捣鼓烧菜,他会拿自己的零花钱去买各种食材,然后照着食谱试验。我承认他烧的菜现在比我的好吃又好看,可他毕竟是个六年级的学生,总不能一天到晚钻研烧菜吧。”


小胖则回答:我一看到书本就犯困,老师讲的东西我也听不懂,还不如睡觉。


小胖一家是新杭州人,爸爸妈妈年轻时来杭州打拼,好不容易才站稳脚,为了儿子将来更有出息,在小胖读一年级前,他们决定再苦也得让孩子到杭州上学。只可惜,小胖在学习方面,从小就成绩平平,从三年级开始就是班里的倒数,考试的分数是一年不如一年。


而小胖对厨艺的兴趣也是从三年级开始表现出来的,他坦言,最初尝试是为了“讨好”妈妈,试了几次之后,看到爸妈吃得很开心,自己也做得很有信心,于是便一发不可收拾,对研究厨艺越发迷恋。每天放学以后,只想钻进厨房,对着五颜六色的食材进行创作,那种喜悦与满足无以言表。



孩子的兴趣与成绩究竟孰轻孰重?

怎样才能达到一个有序的平衡?


为了提升小胖的成绩,父母可谓是费尽了心思。一方面,请求老师的关照,放学后留小胖补课、做作业;另一方面,听老师说孩子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他们不惜送孩子去价格上万元的注意力夏令营。


只是结果是大家都不愿看到的,小胖的成绩始终没有好转的迹象。六年级上学期的期末考试,小胖的数学只考了1分,把老师都气得不知该如何是好,只得把方医生请去学校。


在孩子的学校与方医生再次见面,小胖的爸爸有点难为情,主动说:“其实我已经放下,但他妈妈不能接受,总觉得烧菜没有出息。”


“我们夫妻俩的文化程度都不高,只希望他能靠学习改变自己的命运,不用像我们这样靠打工生活。可任凭我们怎么说他都不愿读书,英语单词半天背不下一个,但电视和杂志上的食谱,看一次就记住,每天回来看到他在厨房忙忙碌碌我就火大。”妈妈紧接着爸爸的话激动地说。



报道说,方医生后来帮小胖做过全面的评估,他的智商在中等偏下,再加上注意力确实有缺陷,因此成绩不好也可想而知。当时,她就建议小胖爸妈,并不是每个孩子都是读书的料,与其把时间花费在补习上,还不如因势利导,让孩子做自己感兴趣的事,以尽可能发挥潜能。


MV截图


而这次当着小胖老师的面,她依然表示,并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走读书这条路,而且孩子的成长也并非只有读书这一条路。学习来源于兴趣,如果家长和老师一味逼着孩子,总有一天他会厌学。但小胖对烧菜有浓厚的兴趣且有天赋,作为家长应该高兴。所以,降低对孩子成绩的期望值,培养他的兴趣,给他创造机会发挥他的长处,激发他的潜能。


结局不错


方医生也建议小胖的老师,开一个主题班会,给孩子们一次展示个人才华的机会。


报道说,小胖的厨艺令同学与老师都惊叹,不少人当场被他圈粉,大家对他的看法也大有改观。



现在,六年级下半学期快过去,爸妈和老师都说小胖进步很大,上课不捣蛋了,会认真听讲,家庭作业也会力所能及做一点,人也变得活泼、开朗、自信了。


会炒菜的孩子,很实惠


昨天,此文引起网友热议,不少人劝小胖的父母要想开点,有的还表示羡慕,但是,也有人说,如果小胖真是自己孩子,或许他们就不会这样说了。


无独有偶,上周,思明区协和双语学校举行一个教育论坛,全国政协委员、上海市教委副主任倪闽景在他主旨演讲中说,一个会炒菜的孩子,其实是很“实惠”的。


他说,父母们应该放松点,马云考了三次大学,最后考上杭州师范学院,就是一所普通大学。


他还说,哪怕是什么都没有,也没有考上大学,就是一个普通的老百姓,每天在家里炒炒菜,对爸爸妈妈来说,其实都很实惠。相反的,那些考得好的,远渡重洋读书工作,父母生病了,他也不在身边。 


他说,到后来就会发现,对于父母来说,最大幸福是和孩子维持亲密关系,不在于孩子有多大成就。


这让招考君想起前一段时间,杭州一位校长的一段话被刷屏,他说,没有读书资质的同学,是来报父母恩的!



承认自己孩子是平凡而普通,

有多难?


北京四中原校长刘长铭有篇鸡汤文,呼吁家长:请鼓励你的孩子做一个幸福的普通人。


今天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当我们开始做家长之后我们很多的梦想、很多的关注是一生不可能实现的,是虚幻缥缈的。

我们中国家长和西方家长相比最大不同点就是我们无法接受我们的孩子将来可能是一个普通人,但是,对绝大多数家庭来说,这就是现实。

于是,我们为了追求那些我认为虚幻缥缈的目标,就产生了许许多多我们今天看起来本不应该产生的现象。

大家可能听说过现在奥数已经开到了幼儿园,幼儿园已经开始分快慢班。所以今天我们社会上有更多的现象说明,我们更加看重的是"抢跑"。

其实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我们可能都看过马拉松比赛的场景,其实起跑的时候谁站在第一排、第二排根本不重要。

甚至跑完了一万米谁在第一、谁在第二也不能决定哪一个就是最先达到终点的。

但是,今天许许多多的家长都在拼命地“抢跑”。没有哪一个国家的家长,像今天中国学生的家长如此的热衷于“抢跑”。

回想起来我们30多年来靠抢跑培养了这么多尖子学生、竞赛的获奖者、金牌得主,可我们并没有看到当初我们期望的从他们之中产生很多科学领域的大师,至少现在还没有。

所以我们每个人对自己的孩子都有这样的过程,开始出生的时候有很多梦想,希望孩子上一个好学校、有一个好成绩,慢慢我们的期望逐渐降温。我们期望这个孩子能够正常毕业、升学、就业、将来能够成家、生儿育女、生活稳定、工作稳定、别下岗。能够在三、四十岁的时候身体健康、家庭和谐、进入老年希望孩子孝顺,最后你不能动的时候,所有最初的梦想都没有了,那时候的梦想就是他能在我的身边给我倒一杯水。

其实我们每个人心路都是这样的一个过程,最开始有非常高的崇高的理想,但是最后当我们已经垂老的时候,才真正明白其实我们很多时候的培养都是不正确的。


不过,

诸如“对父母说,会炒菜的孩子是一种实惠” 

“没有读书资质的同学,是来报父母恩”,

还是有不少人认为:


这种宽慰的话激励不了父母们一辈子,他们随时会被周围的各种氛围给带跑,只有那种内心极其强大和坚定的人才会始终坚持自己的路。


或许,

正确的方式是:

父母们不要动不动羡慕别人家

有什么样的儿子或女儿,

自己的孩子都是最好的!



承认自己的孩子普通而平凡的,

难吗?


欢迎在留言区和大家分享您的看法!



有人网上明码标价卖厦门小学学位,最高28.5万!真的?


快讯!首个区发布小学招生划片!月底网上报名!七校有附加要求!明年入学料有新规


刚刚!又有一个区公布小升初划片方案!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综合:钱江晚报(qianjiangwanbao)

编辑:吴哲骁 值班主编:林燕贞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