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散了吧!高三已经上课了,其他人回到网课现实中,今天讲这个热门话题……

厦门​日报社/ 厦门招考 2021-03-08


这几天,

你被高三开学刷屏了吧?



有趣的是,

看客也分为截然不同的阵营:


有人羡慕死了:

我们也赶快开学吧!


有人担心死了:

这么繁琐,非毕业班不急着开学吧!



再来扯几个高三开学的事↓↓



第一天上课:那是相当认真!




最重要的事是:第一天上课,厦门32所学校没有出现校内发热被隔离的事。不过,有出现在校门口被发现发烧。再次呼吁:孩子有发烧等身体异样,千万不要到学校!带病坚持上课不是美德!


详情请点击回顾

https://mp.weixin.qq.com/s/yZUJQZe4NtF_nzUilpZeOQ


昨晚,招考君问了几所学校高三老师:第一天上课,学生表现如何?


所有的回答都是:那是相当的认真!



第一天上课,绝大多数学生都无比珍惜来之不易的开学。一位家长兴奋地说,孩子像打了“鸡血”似的。不过,她也问:孩子会从此改变学习态度,还是会“热几天”,最终再回原形?


学校的心理老师说,归根到底还是自律,有人说线上学习是自律大检验,其实,线下学习也是这样。


第一天上课,也有学生感觉到很疲惫。老师说,这也是正常的,在家里上网课,毕竟和学校不一样。



老师也胖了?




戴了一天口罩,学生如何?家长各种担心,从昨天看,其实还好。


顺便说下,有人问:戴口罩如何做眼保健操?答案是,很多学校取消了眼保健操。


不过,反倒是老师被口罩憋坏了,特别是连续要上好几节课的老师。


昨天,我们报道说,老师感觉很多学生都胖了,宅家期间,父母都养得很好。有人给我们留言:搞得好像老师没有胖一样。笑翻众人。



海沧实验中学语文老师“豆芽”在第一节课给学生出了几道题,分别是:



一、 过去的两个月是(  )的两个月。

二、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我注意到(  )。

三、 两个月的线上学习,我学会了(  )。

四、 离开校园这么久,我成了一个(  )的自己。

五、 高考延期一个月,将给我(  )的一个月。


您也来做看看?

欢迎在文末给我们留言哦~



回到今天主题:


厦门日报《听,老师的话》

又来了!


它是一档专门为父母开设的心理健康讲座,

不定期邀请心理健康老师,

解答父母棘手的问题。


心理问题是最近的一个热门话题,

学生家长被安排听了无数的心理讲座。


效果怎么样?

一些人报之以“呵呵”。

其实,

有些心理讲座,

仔细品味,

讲出了一些道理和方法。


譬如《听,老师的话》推送!



第一期已经推出

主题是:

“我都是为了你好”

怎么把孩子养废了?


点击可回顾▼

“我这么做是为你好”…妈妈一开口,孩子怒了!为什么孩子不觉得这是真好?


今天我们要讲讲直击心灵的问题:


为什么有的孩子

会通过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

来“惩罚”家长?


一起点击视频来看看



主讲嘉宾 莫以曼


教育学硕士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儿童游戏治疗师

青少年心理社会工作师(中级)

HTPC房树人分析师 


来看采访部分实录


父母皆祸害讨论

孩子和父母为“敌”?



主持人:莫老师,网络上曾经有一个3万多名成员组成的网络讨论小组,叫作“父母皆祸害”。当然,这不是最近的事,但是讨论从未消失过。为什么会出现“父母皆祸害”这样的讨论呢?为什么父母的付出会被孩子当成是祸害呢?


莫老师:事实上,这反映出了一个非常大的社会问题:我们的亲子关系到底发生了什么?是什么在我们的亲子关系中筑起了高高的壁垒?


父母们会觉得这都是孩子的问题,但是,是不是也想想在我们身上是不是也有一些问题呢?在我们的咨询过程当中,有些成年人的来访者,他们在自己的生活、事业,甚至是婚恋关系上出现了一些困境和问题时,他们无一例外地把这些归结于在青少年时期,甚至是儿童时期,父母对自己的管教、批评、责罚。他觉得造成现在自己所有的问题都是父母的原因。



其实,大部分人不被理解、不被支持后,他会觉得很委屈;当爸爸妈妈经常把自己和别人比较,他会觉得很愤怒,甚至他对自己做了错事后父母是不是会责罚自己,感到非常非常的恐惧。所以,我认为,那个网络讨论小组大部分讨论者,他们更希望去释放、抒发一种情绪,是情绪宣泄的一个出口而已。


一言不合就出走

孩子为何会有用极端方法来“惩罚”父母的做法?



主持人:说到亲子关系,我们发现一个现象:孩子特别是青春期的孩子和父母发生冲突,越来越多孩子会选择诸如离家出走,甚至更加偏激的方式,一些孩子的心理是:你们不答应我的要求,我就这种方式让你们难受。为什么孩子会出现这样的心理呢?对于这样的现象,您怎么看?


莫老师:的确,在我们实际接触到的案例中,很多孩子也曾经有过想要离家出走等极端做法。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是因为这些孩子没有一个正确的引导,他不知道怎么样去表达自己,也不知道如何让父母听到自己的心声。因此,在强冲突之下,孩子们选择了一种最极端的方式,他们不知道有什么其它的沟通方式。


当然我们也知道,在现在铺天盖地的新闻当中,也会有类似的事件,孩子们会觉得说,这样是可以去做的。所以,这种错误的示范是其中的一个原因。但是,更重要的是,我们的家长和我们青春期的孩子之间沟通的错位,甚至是说,我们怎么样能够表达自己的想法、观点,能够让对方真真正正地接收到。



主持人:父母可以通过什么方式来避免这样的冲突产生,不要“惹毛”孩子?


莫老师:日常的沟通交流太重要了。很多时候,家长只有在学习的时候跟孩子聊。这是需要调整的,要重视日常的交流。尤其是青春期的孩子,这个时候是有非常多的冲突的——他的独立性、依赖性,包括他想要去探究但又不敢。  


青春期的孩子有非常非常强烈的自我意识,家长能不能放低自己的姿态,或者说放下权威感,站在孩子的对面,或者说站在孩子的旁边,肩并肩地去沟通,这也是家长应该思考的。



除此之外,我们还有几个小技巧跟我们的家长朋友们分享一下。比如说,在我们的家长跟孩子们沟通的时候,您是否能够了解到孩子的“情绪按钮”,甚至是自己的“情绪按钮”。



主持人:什么是“情绪按钮”?


莫老师:比如某一句话一出口,我所有的情绪就爆发了。家长常常会说,你怎么这么笨啊?我没有你这个孩子!您会发现这样一句非常非常刺耳的话,有可能就成为了激发情绪、激发愤怒的一个按钮。所以,我们每一个爆发出来的情绪,都是由一次又一次小事件、小情绪累积出来的。我们的家长们能够去找到这个“情绪按钮”,自己去觉察一下,当下一次出现同样情况的时候,家长就会有意识。



还有一个更重要的环节,就是“预警信号”——情绪来了之后,第一个反应一定是身体的:当我看着熊孩子特别难受的时候,我真的想要一巴掌扇过去的时候,可是“扇”这个动作之前,家长会感受到头有点晕,有的会觉得四肢是僵硬的,有的觉得自己胸口有一团冉冉升起的火。不管是哪一种表现形式,它都是一种“预警信号”。如果家长、我们的孩子都了解这个“预警信号”代表着我马上就要爆发的时候,能够及时地觉察,可能我们冲突就会被避免。


除此之外,还有非常简单的两个小技巧,在我们情绪爆发的时候,我们可以启动左脑——最简单的方法就可以把我们的右腿向后迈,把所有的重心放在右脚上,它会让您的情绪没那么激动。


还有一个方法叫做降低重心,所以每次在愤怒时,通常别人会劝:来,先坐下。坐下这个简单的动作,也可以帮助您消消气、消消火。



主持人:很多人的困惑是,都知道父母跟孩子要像朋友那样相处。但是,现实是,父母想这样,孩子却不愿意,他们不想跟父母说心里话,“说了他们也不懂”。为什么会这样?父母们要怎么办?


莫老师:第一个原因是:孩子们天马行空的想法,和家长们的观念、想法完全背道而驰。如果孩子表达了,有可能得到批评、不允许,所以,孩子觉得说了会被骂,他当然不会说、不敢说。


第二,孩子真正想要表达的观点,可能在家长眼中是微不足道的,相当于他们的角度是完全相反的。孩子觉得,我说了,反正也得不到您重视,说了也没有什么意义所以他也不愿意去交流。


第三,没有耐心。很多时候,孩子有表达欲望的时候,想要跟妈妈聊天时,不少妈妈会敷衍,比如说,孩子说,“我们班有谁谁谁”,家长有点时候连“嗯嗯哦哦”都没有,可能手机拿在手里,看都不看他一眼,“哦,知道了”“嗯,是”。这样敷衍的态度,会让孩子感觉说,您不愿意听我说,那就算了。



最后一点很重要,家长没有办法去了解孩子的情绪状态。孩子不开心真正需要去倾诉的时候,我们家长只会问一句话“你怎么了” “你说,我来帮你”。但是,这时,我们不是直接去问他发生了什么,而是先去感受到孩子的情绪,并且帮孩子把这个情绪指出来,先把情绪接下来。这个过程非常重要,但是,大部分的亲子沟通把这个过程完完全全地忽略掉了。所以您会发现,怎么说孩子都不愿意听,或者说无论您怎么去做,孩子都不愿意跟您做进一步的沟通了。



你问我答


在这档专门为父母开设的课堂里,我们还设置“你问我答”环节,您可以把亲子沟通的烦恼告诉我们,我们交给专家来解答。


Q

家长1:每次看到孩子稍有什么做得不好,有点拖延症、起床晚了、做作业不专心之类的情况,自己就很容易“上火”,情绪经常是一触即发,根本控制不住自己。每次说了孩子之后,又很后悔自己对孩子过于严格,自己的情绪也很低落,仿佛陷入了一个坏情绪的循环里,请问老师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A

莫老师:情绪管理是一个非常完整的过程。最重要的是我们要接纳这种情绪,就这位家长来说,他一开始产生了这种自责情绪,其实是否定这种负面情绪的,所以,我们要把这种情绪当成是一种内在情感的宣泄,只不过他的方式是错误的。所以,我们最重要的是要接纳你自己的情绪,无论是好的,还是不好的,不要一有情绪就陷入自责当中。这是很重要的一点,也是关键的一点。



除此之外,有了情绪不可怕,可怕的是您的表达方式出了问题,所以我们常常会建议家长,要学会合理地表达情绪,而不是带着情绪表达。譬如“你怎么可以这样?”就有满满的情绪,但是,如果说合理地表达情绪,我们换一种表达方式,这样您的心情也好,孩子也能够听得进去。


举个例子,在生活当中,最常听到家长唠叨的话,就是“你太不听话了”,我们常常喜欢用“你”这个词,可是当使用“你”的时候,我们就会陷入到一种指责和评判当中,当然,也会忽略自己的感受,但是如果我们把这句话变一种说法:“我因为这个感觉到非常生气”,“这个”可以变得更加具体,“我因为你没有履行您的诺言”或者说“你又一次拖拉了”,把“这个事情”具体化。


仔细品一品,假如您常常是用“你”,而忽视了“我”,哪怕只是一种表扬,对方可能也不知道您要说什么。




主持人:感觉完全不一样了。


莫老师:没错,所以说,合理地表达情绪,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方法,那当然,最重要的转变就是,把主语“你”变成“我”,会更有效一些。我们在实际的生活当中有非常多的家长表达都是这样子的,“你怎么还玩手机呢”“你要不要睡觉啊”“明天又起不了床啦”“上学又要迟到啦”,可能话还没有说完呢,孩子就已经躲到自己的屋里去了。所以这样的表达当中就是满满的情绪。有可能家长只是看这件事情太不顺眼了,只是想宣泄而已,但是,他真的没有做到就事论事。如果我们就事论事,孩子可能会比较更好地接受您的说法。比如说“我看到你已经玩了40分钟的手机了,你还要玩多久?”可能这句话就更平静一些,但是,很多家长都做不到。情绪管理是一个过程,我们的家长先要有意识。



当然,在生活当中,很多的家长常常会使用一种表达方式,“你不要这么淘气”“你不要怎么怎么样”“你不要再玩了”……您会发现,在使用“不要”这个词的时候,孩子这种行为更加放肆了。比如我说“你不要哭”,您可能发现,孩子哭得更厉害了。


我们做个小游戏,当我说到“您不要想黄色”的时候,您现在想到的是什么颜色?


主持人:黄色呀。



莫老师:没错,所以说“不要”,其实反而强调了后面的这个事情,所以,我们一定要把这个“不要”替换成“要怎么样”,比如说,您要让孩子不要哭,那您可以说“平静、放松、深呼吸”,如果您要说“您不要淘气”,就可以说成“乖一点、听话”,可能孩子会对“乖、听话”产生更强烈的链接。当然,如果一直一味地在说“不要”,孩子有时候就没办法区分这是您的命令,还是您的唠叨、您的指责,哪一句是气话,哪一句是您的要求,孩子可能就完全分不清楚了所以想要让孩子听您的话呀,准确、清晰地告诉他:我们约定了12点放下手机去睡觉。可能这样的表达更清晰一些。


主持人:现在我们特别关注的还有青春期的孩子,我们在跟青春期的孩子沟通有什么注意的地方呢?


莫老师:在跟青春期孩子交流,有一个很重要的特质,就是要尊重、尊重、尊重。重要的话,说三遍。为什么?因为他的这个冲突和矛盾性太强了,这也是他人格发展非常重要的一个阶段,所以我们应该和孩子去做朋友。这个朋友怎么做呢?一定要让自己真实情绪感受和体验,能够传递给我们的孩子。在沟通可能出现障碍的时候,家长不妨用书写的方式,写邮件、写微信,传递您的情绪、思想、感受,让孩子知道就好了。切记千万不要再唠叨和指责了,就单纯地表达。其实,做这些事最主要的目的,是让我们的孩子接收到家长的情绪体验和感受,可能他会对自己行为和父母行为之间的差异,就会有更多的兼容,更多地包容和理解。



您有问题要问老师吗?


或许别人的问题,和您的不一样,或是老师的回答,不是您的孩子所处年龄段,那么,您有啥问题,欢迎通过邮件或是在留言区提问,请注明孩子年龄段。


发送邮件至电子邮箱

xmrbsbjczs@126.com

请在邮件标题处注明

“心理咨询+小标题”


厦门招考原创作品,欢迎转发朋友圈。公众号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等了55天,今天终于开学!现场直击高三上课、吃饭、住宿……所有学生口罩代购量翻倍!


钉钉再见!我们要开学了!高三今天报到,五类人暂缓返校!其它年级和培训机构呢?


今年中考体育何去何从?照常进行,部分项目取消,全部取消?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厦门日报社全媒体记者:张洵 黄晓青 许梦洁 佘峥 视频:李振龙 邱斌 李政 吴家新 

编辑:蒋含 审核:蔡文演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