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儿被同学叫了一句“胖子”,妈妈:这是霸凌!同学间打打闹闹怎么区分?
最近外省发生的极端霸凌事件
引发了部分家长的焦虑和敏感
一些学校的老师表示,最近很忙,忙于处理“霸凌”事件——本来是同学间的推搡打闹,却被家长上升为“霸凌”事件,有的家长还打电话报警了。
老师们说,家长的紧张也可以理解——如果孩子长期被欺负,自己又不敢说,那很可能从玩闹朝着霸凌(欺凌)的方向发展了。但现在的情况是,孩子之间的玩闹,也会被一些家长定性为校园霸凌。
此前评论认为,现在大家对“校园霸凌”比较敏感,但是,这对小学低段的孩子,可能就不那么友好了。
女生被同学说了一句“胖子”
妈妈说这是霸凌
杭州媒体最近报道说,杭州一所小学,女生小A和同学玩闹时,同学随口说了她一句“胖子”。回家后,小A不吃晚饭了,发誓要减肥。
班主任沈老师说,小A妈妈当晚就直接联系了对方家长说“这是霸凌行为,如果女儿因为这件事出现心理阴影,就要他们负责。”
幸好,这件事后来和平解决:一方面是同学家长态度诚恳,批评了自己孩子,并让孩子真心诚意地向小A道了歉,另一方面小A妈妈也了解到同学说这句话是无意的,接受了他们的道歉。
不过,小A妈妈还是联系了沈老师,希望她能多关注班上有没有霸凌行为。
沈老师特地在班中开展相关主题的班会课、心理团辅课,让孩子明白同学之间不应该以自己的喜好来评论别人,更不应该随意指责别人的弱点。
不过,沈老师也认为,其实大部分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小学生,很多事还懵懵懂懂的,要相信他们不会有意去霸凌同学,“一般班级里发现类似不好的行为时,还只是萌芽状态,好好跟他们讲道理都是可以引导好的。”
越来越多的玩闹被误解为“霸凌”
本市的老师说,厦门也是这样。越来越多小学同学间的玩闹,被家长定性为“霸凌”。
排队是“霸凌”事件的高发地,例如,小学低年级排队,小A踢了小B一脚,小B反踢回去,两个孩子就踢来踢去。回家后,小A和家长说,小B打了他,家长马上去找小B家长。小B家长也找孩子了解情况,小B认为,是小A先踢他的。小A家长可不这样认为,双方各执一词,沟通不欢而散,有的找学校做“公亲”,有的家长选择直接报警。
即使是警察,也解决不了这类纷争,有的要开好几场协调会。
后续的处理更加棘手。有的家长会提出要求,不愿意和欺负孩子的人同班,要求把对方调到其他班级,可想而知,对方家长一千个不同意:凭什么?
其实,老师也觉得不妥——现实中,不少低年级的孩子喜欢“动来动去”,有时会无意识用手撩到别的同学,有时是打闹起来,不注意掌握分寸,有的是拿同学的东西,这些行为肯定是需要教育和引导的。但是,也要保护孩子,他们还这么小,万一一不小心被贴上霸凌或欺凌的标签,孩子肯定会受到影响,再说,动不动调班,其他班级的孩子怎么想?
学校老师说,在这类纷争中,往往家长的背景也会加入其中,有的家长认为老师不把和自己孩子发生冲突的孩子调班,是因为对方孩子的家长“有背景”;还有的家长会通过各种关系,给学校施压。
“小人们”的格局更大
不少学校的老师说,通常,在父母还在吵来吵去时,孩子已经和好如初了,玩得不亦乐乎,忘记往日的恩怨情仇。
因此,有的老师感慨道:还是“小人们”格局大呀。
什么叫“欺凌”?
那么,什么叫“欺凌(霸凌)”?教育部等十一部门印发《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明确了欺凌的范畴。
“霸凌”和“欺凌”通常被认为是相似概念。根据《加强中小学生欺凌综合治理方案》:
中小学生欺凌是发生在校园内外、学生之间,一方单次或多次蓄意或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负、侮辱,造成另一方身体伤害、财产损失或精神损害等的事件。
因此“校园欺凌”行为往往呈现出一定的典型特征:单向性的行为对象、一对多的力量对比、蓄意作恶的主观动机、重复多次的行为频率,以及呈现语言威胁、肢体冲突、网络暴力、敲诈勒索、社交孤立等不同的欺凌形式。
杭州上城区检察院的检察官王瑛说:“是欺凌、是玩闹、是口角、还是玩笑?在不同人的视角里却有着不同的解读,因为每个人所看到的以及所掌握的信息可能是不对称的。”
王检察官说,正如电影《第二十条》所反映的情况一样,见义勇为打伤欺凌者的人可能会被误认为是施暴者,鼓起勇气奋起反抗的受欺凌者可能会被误认为是加害人。在法律角度上来看,校园欺凌行为是否构成,也像电影里一样,需要充分调查取证,事件起因、矛盾变化、冲突升级、行为形式等很多因素都要被考虑在内。
学校律师认为,到底是欺凌,还是学生日常打闹,可以从发生矛盾的频繁程度;是否是多对一;一对一时,从学生的身高体重等体型对比等方面结合具体事件分析。
如何发现孩子是否被霸凌?
家长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观察孩子是否遇到霸凌(欺凌)等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
孩子的身体是否无故出现瘀伤、抓伤等人为伤痕。
孩子的鞋子、衣物、文具等个人物品是否经常丢失或被破坏。
如厕习惯是否改变,比如是否不敢上厕所。
是否经常出现情绪低落,回避与人交流。
任何形式的自我伤害或者自杀行为。
是否不愿意上学,甚至逃学,装病请假。
是否出现向家长索要大量零花钱,甚至偷窃家中钱物的行为,发生这种情况有可能是孩子被敲诈勒索。
孩子是否拒绝谈论学校里的事情或与同学之间的关系,或你与他交流的时候闪烁其词。
携带或试图携带“保护”工具(棍子、刀等)到学校,并且表现出“受害者”的肢体语言,如拒绝眼神交流、耸肩弓身等。
如果孩子出现以上行为,
一定要进一步询问调查,
及时发现问题,
排除校园欺凌的可能性。
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冲突
多所学校呼吁家长要理性看待孩子间的冲突,特别是低年级的孩子,孩子之间出现一些玩闹和冲突是很正常的。大部分情况下,孩子们都能自己解决,或者在老师的指导下解决。作为家长,千万不要急于扣帽子,所有的事都往霸凌上去靠。
杭州的老师认为,这看上去是在保护孩子,却在某种程度上埋没了孩子自己处理问题的能力,孩子们也会在冲突中获得解决问题的能力和经验,这是非常可贵的。
当然,另一方面,家长和老师都要善于观察,了解孩子的个性特征,尤其要鼓励个性较为内向的孩子有问题要学会求助,“任何威胁到孩子身心健康的事都要当大事去看待,让每个求助的孩子都得到合理的回应。”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佘峥 综合:爱写作的狮子
编辑:蒋含 审核:蔡文演
厦门日报原创作品,未经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必究!
掐尖招生、重点班、高层次人才子女教育优待政策……教育部出手了!
厦门日报社微信矩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