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切尔诺贝利33年,如何从“鬼城”到别样“桃花源”?

西成 中国国家地理BOOK 2023-02-10

辐射标志附近美丽的景色。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 图书君语 - 

切尔诺贝利现在怎么样了?

最近大热的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周二刚刚完结,目前它在豆瓣上评分高达9.6。有人说切尔诺贝利像一座坟墓,有人说这里已经成为没有生命的鬼城,但或许,这里是另一种概念上的“桃花源”。

一方面,时间流逝,切尔诺贝利的辐射剂量逐渐下降,生态慢慢恢复,动物繁衍,有人类在这里生活,就像与世隔绝的桃花源一般。正如纪录片《切尔诺贝利核灾区生命》中所说:“大自然收回了这片土地,并神奇地舔平了它的伤口。

位于禁区一处废弃的油田,此处已经不再使用公路。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另一方面,“桃花源”也可以代表某种时间的缓慢流动,人的时间观念停留在他们进入这里的最后一个时间点中,以至于“不知有汉,无论魏晋”,切尔诺贝利也是这样,从核电站事故发生之后,这里就仿佛与那个时间点永恒相连了。

核电站爆炸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位于乌克兰基辅州普里皮亚季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反应堆发生爆炸,爆炸直接炸毁了屋顶,引起大火,并造成核辐射泄露。

幸存的核电站工程师萨沙·尤夫琴科回忆事故发生时的场景:“当时有一个沉闷的响声,几秒种后,一股热浪涌来,厚厚的混凝土像橡胶一样变软了。我们还以为发生了战争。

他的同事瓦列里·霍德穆克一直守在离堆芯很近的水泵处,是切尔诺贝利事故的第一个死者。

Igor Kostin在爆炸后的4号反应堆堆芯拍摄到的画面。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Igor Kostin在三号反应堆房顶上拍到的四号反应堆碎片。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泄露的核辐射量相当于五百颗广岛原子弹。事故中,有 47名救灾人员死亡,绿色和平组织估计的总死亡人数是9.3万人,而最近的数据认为这一事故可能造成20万人死亡。

切尔诺贝利周围30公里被划为禁区,然而受到辐射污染的污染区范围更大。许多人被迫离开家乡,也有许多人仍然生活在污染区的辐射之中。核辐射将影响这里长达数百年乃至更久。核电站事故造成的经济损失约2000亿美元。

受到辐射影响的地区分布图。图 | 原作为CIA资料,后由德州大学奥斯汀分校图书馆赠予wikimedia,本图片由上传者从源文件翻译而来 。File:Chernobyl_radiation_map_1996.svg,CCBYSA4.0,https://commons.wikimedia.org/w/index.php?curid=79187172

HBO迷你剧《切尔诺贝利》对当时的场景进行了高度还原,有一位幸存者在这部剧的IMDB页面下评论:“我出生在普里皮亚季。事故发生时我才四岁。看这部剧比生活在其中更可怕。我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它不像飓风或地震会让你感到意外并造成大规模破坏。

“在这里,一切看起来都很正常,那一天和其他任何一天一样,但是你被告知需要放弃一切,然后离开。事故的直接伤亡并不大,但它对数十万人的生活产生了巨大影响。我时常会想,如果没有发生这件事,我的生活会是怎样的。

剧中的科学家瓦莱里·列加索夫解释,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使用石墨反应器,燃料为铀-235,每1g铀-235中的原子如同数万万亿颗光速飞行的子弹,可以穿透接触它的物质,如木头、金属、混凝土、人体等。图丨HBO《切尔诺贝利》

其实日常生活中到处都有辐射,但过量的辐射会引发各种疾病甚至致人死亡。

核电站事故发生时,贾尼娜仅仅三岁,她的免疫系统受到严重损伤,即使是轻微的感冒也需要去医院。

尤夫琴科全身的毛发在几天内掉光,手臂肌肉因为组织损伤变成紫黑色。幸运的是,手术后,他活了下来。而他的一些同事则以一种非常痛苦的方式——皮肤和内脏辐射烧伤——死亡。

列加索夫解释消防员、潜水者等近距离接受辐射后的结果。图丨HBO《切尔诺贝利》

受伤的消防员和妻子。消防员不久后去世,他的尸体用铅棺装殓,并用水泥封死。妻子后来产下了一个女婴,女婴因为在孕期吸收大量辐射,出生4个小时后死亡。这个故事基于《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的真实经历改编。图丨HBO《切尔诺贝利》

这是一位前运动员,事故发生前他的体重120kg。三年后,在他去世之前,他的体重下降了60kg。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高辐射下的受害者,他的免疫系统已经被破坏,只能待在无菌环境中。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事故发生三十个小时后,位于普里皮亚季及附近地区的居民才被政府强制疏散。

人们离开时以为只是暂时去别的地方待几天。孩子们心心念念着留在家里的洋娃娃和不能带走的宠物,大人们来不及收家中小区楼下的床单,带走自酿的伏特加和果酱。《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卡佳的奶奶一直不明白为什么不能携带她自己做的草莓果酱,“毕竟果酱是装在罐子里,还密封着。”

这次事故后疏散了11.6万人,1990-1995年,有21万人被重新安置。

人们在排队等候。图丨HBO《切尔诺贝利》

疏散非常紧张,很多东西都不能带走。图中两位老人在哭。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乌克兰一个村庄,是切尔诺贝利禁区外污染比较严重的地方,一些孩子和动物出生后就有病,因此苏联政府建议这个村庄搬走,在别的地方重新安置。图为一些村民离开村庄时在哭泣。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裸露在外的一切物质——房屋、车子、树木乃至土壤——都被辐射污染。清理人用铲子将表层土挖起来盖在下面,把蔬菜、树木锯成小条,用塑料布和玻璃纸包起来扔到坑里。巨大的推土机将一栋栋房屋推到挖好的土坑里填平。

老人们一边谈论今年极好的收成,一边看着它们被掩埋。家里的果树上果实累累,却没有人采摘,直到掉在地上腐烂。奶牛产的牛奶装满一只只铁桶,然后被倒掉。有些老人不明白发生了什么,看着眼前混乱、充满破坏性的情景,以为发生了又一场战争。

推土机埋葬建筑物并将它们填在已经挖好的大坑里。这个方法应用于切尔诺贝利事件后被污染的地方。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村庄破坏后,人们用“布尔达”这种液体喷洒土壤,可以将放射性尘埃固定在地上。然后清理工们会除去残余物并掩埋核废料。这种液体是莫斯科核物理所科学家库尔恰科夫的成果。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辐射也影响着这个地区的动物和植物。街道上前所未有的安静,偶尔可见路上小鸟的尸体。人们早上起来,发现蜂箱不知在什么时候已经空了。核电站附近的松树在高辐射下死亡,变成红色。

被辐射损伤的松树。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切尔诺贝利遗址中一处人工湖里死掉的鱼。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死去的动物尸体。图丨HBO剧《切尔诺贝利》

人们遗弃的宠物也成为潜在的安全隐患。

《切尔诺贝利》中,几个军人射杀路边草丛里的宠物,进入室内挨家挨户搜索,把宠物尸体扔进卡车车厢,倒入坑中埋葬。那些宠物习惯了与人类亲密相处,即使被枪指着也不会逃跑。

军人举枪瞄准草丛里的宠物。图丨HBO《切尔诺贝利》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一个猎人回忆起他们将宠物们倒入大坑的场景,“它们没被完全打死,有些受了伤,还在惨叫……哭泣……”有一只卷毛狗,甚至还从坑里爬了上来,而猎人们的二十条猎枪里已经没有一颗子弹,只能将它推回深坑。猎人说:“至今我还觉得它可怜。”

禁区的废弃村庄。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切尔诺贝利的废弃港口。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除了肉眼可见的影响,这次事故也深切地影响着人们的心理。事故发生后,抑郁、忧虑、心理混乱等疾病在事故地区的发病率令人惊讶地高。

尤夫琴科的妻子讲道,这么多年来,紧张一直围绕着他们,人们不愿意接近他们,因为害怕受到辐射污染。贾米娜在美国读书时因为“放射性”而被同学们嘲笑和戏弄,一度试图自杀,直到31岁时才敢于讲出她在切尔诺贝利的故事。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一个女孩子曾经有未婚夫,他的母亲是工厂里的经济师,是一个社会活动家,读索尔仁尼琴,却对她说:“亲爱的,对有些人来说生孩子也是罪孽。

他们是幸运的幸存者,却要怀着对自我的怀疑和对未知的恐惧日夜不安。

国际上将核事故分为7级,其中1-3级是对外界外无明显影响的事件,4-7级是向外界释放放射性物质的事故。其中7级为最严重等级,对环境有长期影响,表明放射性物质在一个国家或较大范围内扩散。而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7级核事故。

事故发生后,核电站方圆三十公里被划为禁区,禁区附近有大范围辐射量较高的污染区。从事故发生的那一刻起,人们不再记得普里皮亚季和周围村庄的名称,只记得一个名字——切尔诺贝利。

动物天堂

事故发生后,切尔诺贝利成为禁区,动物也被大量扑杀,这里仿佛陷入了永久的寂静。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1986年秋季,切尔诺贝利的辐射剂量已经下降到最初的百分之一,1989年,当地生态系统开始逐渐恢复。三十多年来,没有了人类活动的干扰,动物们静悄悄地繁衍,这里俨然成为了一个世外桃源。

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六年后当地的景象。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废弃的普里皮亚季。植物已经入侵了居民区。第三张图中依稀可以看到远处的核电站遗址。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在切尔诺贝利,没有道路和车辆,能够听到许多鸟的叫声、看到动物的身影。

普氏野马有着灰褐色的身体和黑色鬃毛,跑向远处郁郁葱葱的原野。天鹅在划水。海狸的身影也非常常见,随处能见到它们啃食的树根碎片。如果持续下去,这片森林有可能像一百多年前一样重新成为沼泽。

四处都是灌木和草丛。废弃的村庄里,树木开出一树繁茂的白色花朵。天空蓝的惊人,野牛在橙黄色的夕阳下慢吞吞地踱步。河流潺潺流动,时间在这里无声流逝,动物们在这里找到新的家园。

一树繁花,下面有一个辐射标志。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辐射标志旁盛开的野花。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一处遗弃河流附近的景色。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乌克兰科学家盖斯查克提到,目前切尔诺贝利禁区有哺乳动物和鸟类约四十多种或更多。一度已经在欧亚大陆消失的欧亚猞猁也出现在这里。禁区的运动检测摄像机还拍到了棕熊和欧洲野牛出没的画面。

在纪录片《切尔诺贝利核灾区生命》中,一只棕熊爬上苹果树摘苹果吃,和另一只棕熊一起打闹。狼来到这里,找到另一半,并拥有属于自己的领地。蛇雕在天空翱翔,猫头鹰安静地站立着,燕子在电线上展示它迷人的燕尾服。

切尔诺贝利苹果。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切尔诺贝利禁区里,狼群和普氏野马数量也在增加。“我们去年春末来到这里,模仿狼群嗥叫,没想到山顶的小狼崽也跟我们对嗥起来。”研究狼的乌克兰科学家斯科盖瑞亚说到这里,淘气地笑起来。

克里米亚的一个自然保护区,在切尔诺贝利事件后被污染。图为一些野生动物在黎明下吃草。保护区的动物在逐渐恢复正常。20世纪90年代中期,乌克兰科学家引进了18头普氏野马,如今,保护区里有约100只野马。这些动物能够探测并避免食用含有铯-137的食物吗?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生物学家吉姆·比利斯在五周时间里,用相机捕获了野牛,21头公猪,9只獾,26只灰狼,60只浣熊(亚洲物种,也称为狸)和10只红狐狸的图像。“你去哪里都能看到狼,”他说,并根据之前的发现推测:“切尔诺贝利地区狼的密度可能比黄石公园还要高。

除了野生动物,这里还有一些幸存的宠物。然而,在经过多年的无主生活后,它们已经与其它动物一样,以捕猎为生了。

雪地里被主人遗弃的狗。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2019年3月,英国朴茨茅斯的会议表明,目前切尔诺贝利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许多研究中的动物种群数量都比较稳定,辐射对这里生物种群的负面影响似乎并不明显。然而,辐射真的对动物们完全没有影响吗?

丹麦科学家安德斯佩·穆勒和生物学家提姆修·穆索发现,在切尔诺贝利,田鼠白内障的发病率比别的地方高,有时会发现白色的燕子,杜鹃也变得不常见起来。

另外,斯科盖瑞亚说,植物会吸收辐射,并通过食物链将辐射传递给动物,使其在动物体内不断积累。举例来说,蘑菇吸收辐射,田鼠吃蘑菇,狼吃田鼠,最终造成辐射在狼体内的积累。然而,辐射对动物们有多大的影响,会造成多大的损害,还需要进一步的研究。

畸形牛犊。切尔诺贝利事故发生后,许多畸形动物出生,它们中大部分都只能存活几个小时。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随着生态的恢复,乌克兰和白俄罗斯等地逐渐开始发展前往切尔诺贝利禁区及附近地区的旅游项目。

2007年,法国漫画家勒巴热来到这里,原以为会见到触目惊心的苦难,却被这里的美丽吸引,他在《切尔诺贝利之花》中描述道:“一眼望去,树丛向我们呈现了一场颜色的盛宴:深绿色的树叶、泛着亮黄色的嫩芽、胭脂红色的针叶树干、靛蓝色的桦树、随风轻舞的白色花瓣……各种颜色在这里竞相灿烂,我在这里尽情享受安静,风景让人心旷神怡……”

他们的家

很少有人知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在事故发生之后仍在运行,1986年的爆炸毁掉了4号反应堆。1号反应堆和2号反应堆在1986年10月-11月重新开始工作。1991年,2号机组发生爆炸,而后停工;1996年,乌克兰关闭1号机组;2000年,乌克兰关闭3号机组。

至此,14年过去,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才最终停止运作。

1991年2号机组爆炸后的场景,房顶被掀翻,幸运的是,这次爆炸没有核泄漏。一些工人在维修。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一些工人在高辐射情况下,依然前去核电站工作。他们在核电站事故中受到伤害,目睹许多人死去,但却依然希望能够在这里获得一份可以谋生的工作。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消防员遗孀露德米拉提到同住在切尔诺贝利区的人们时说:“那些人体弱多病,却没有离开工作岗位,他们甚至不敢想象,如果反应炉关闭了,还有什么地方需要他们?”

目前,由于乌克兰地区工作机会较少,有近2000人依然在核电站进行清理工作。这些人中,有很多人是事故发生时核电站工作人员的子女,因为核电站较高的收入和附近不错的配套教育设施来到这里。

员工乘坐公共汽车在高度污染的环境中开始一天的工作。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在禁区和附近的污染区,还有很多村民生活在这里。

禁区附近的一些污染区的村庄也存在较高的辐射,但他们并没有被政府重新安置,只能生活在辐射之中。有些村庄虽然被政府重新安置,但依然有些村民迫于生活压力没有离开这里,他们中的大部分人都没有能力在别的地方开始新的生活,而只能在家乡依靠污染了的土地和水源维持生计。

他们中有些人知道食物受到辐射污染,那又如何?辐射可以让他们在未来死去,可生活会让他们明天就饥肠辘辘。

尽管辐射很高,但生活在这个国家或小城镇的许多人并没有被重新安置。就像这个酗酒的父亲一样,他们的家庭生活在苦难中。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这里是乌克兰附近一个污染很严重的村庄,在切尔诺贝利禁区外。这个妇女更愿意留下来依靠土地生活,像别人一样,她没有能够在别的地方开始生活的资源和能力。图中,她在采集成熟的南瓜,而这些南瓜中可能会有辐射。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一个妇女和她的儿子在污染区生活,他们正在清理蘑菇并分类,准备晾干以备过冬。这些蘑菇都是在森林里采集的,有高辐射,被污染得很严重。但是这些村民也没有别的选择,因为商店里的食物很贵。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也有一些村民,因为眷恋家乡回来。美国记者霍利·莫瑞斯曾在TED演讲中提到一位切尔诺贝利妇女,这位妇女在第二次疏散时拒绝离开,她说:“射死我,把我埋掉,或者让我回家。

《切尔诺贝利之花》里,勒巴热在沃格达尔卡遇到热情的翻译姑娘、积极乐观的夫妇和一些可爱的青年人,他们会谈天说地、与邻居一起在屋里跳舞、去离禁区不远的地方野餐。时光看上去平静而惬意。

疏散时不愿意离开的老人。她们大多经历了俄国十月革命、乌克兰大饥荒、二战,依然生活在这里。图丨HBO《切尔诺贝利》

初,在疏散时,就有许多村民固执地留下来。对他们来说,这里是自己的生养之地,他们愿意死在这里。土地里生长的不只是庄稼,而是他们的一种生活方式。就是这里了,哪里也不需要去了。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有一位村民说道:“即使有辐射,这里依然是我的家。其他地方不需要我们,连鸟都爱自己的巢……”

一位拒绝离开的老人,她的家位于禁区。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生活在乌克兰污染区的一位艺术家,距离切尔诺贝利约60公里。她拒绝离开自己的房子,在1997年去世。她的儿子也是一位画家,依然生活在这里。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有些家庭在疏散之后偷偷地回来,虽然别处有公寓,但对他们来说,这些有花有树的院落,才是可以称之为家的地方。

有些地方没有电,他们就在月光下点煤油灯,到播种的季节,他们就去田里劳动。有时喝家里奶牛产的奶,有时去森林里采饱满的浆果,有时看到狐狸和野猪到菜园里,常常日夜辛勤地劳作却心满意足。

他们对家的眷恋深沉,或许正如莫瑞斯所说,“家,是这个村庄的全部宇宙。

乌克兰方面,有超过1400名村民在被疏散后未经许可留下或返回禁区附近的受污染村庄。尽管普里皮亚季河的鱼类和附近的野味中含有很多的铯-137,但为了食用,人们仍然在捕鱼和打猎。幸运的是,辐射主要累积在鱼的骨头上。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不愿离去的祖母和小孙女。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位于切尔诺贝利禁区边缘的阿拉维尼居民决定留在他们的村庄,图为村民在挤羊奶。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有些家庭从战火纷飞之地逃出,来到切尔诺贝利这个被遗弃的地方,享受着不用与人打交道、安静的生活。

瓦迪姆是一名来自乌克兰东部的商人,他曾经非常富有,但却在战争中失去了许多财产,一家人也面临着战火带来的生命危险。如今,他在切尔诺贝利重新开始做冶炼生意,他说:“我不在乎辐射,只关心有没有炮弹在我的孩子们头顶飞过。这里非常安静,我们睡得很好,不需要到处躲藏。”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中,列娜来自吉尔吉斯斯坦,她经历过种族大屠杀,在街上被人辱骂,在火车上遭到抢劫差点丧命,而来到切尔诺贝利后,她开始享受平静。

无论是迫于生活,还是留恋故乡,亦或是寻求安宁,在这里的人大多都知道身处怎样的环境中,却依然选择留在这里。在切尔诺贝利,他们获得属于自己的生活。

如今,切尔诺贝利为受害者们竖起的纪念碑前,青草依依,鲜花盛开,阳光有时明媚而灿烂,一切都在缓慢的流动。33年过去了。

切尔诺贝利受害者纪念碑前的花朵。摄丨Igor Kostin/Sygma/视觉中国

摄影师简介:Igor Kostin,出生于1936年。他是在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后,第一个拍摄现场的摄影师。他曾多次前往切尔诺贝利及附近地区进行拍摄,为了解切尔诺贝利提供了丰富的影像资料,在国际上享有盛誉。

感谢视觉中国提供Igor Kostin的图片

- END - 


作者丨西成

封图来源丨视觉中国


参考资料、图片来源 

《历史的底片》

《切尔诺贝利的悲鸣》

《切尔诺贝利之花》

Chernobyl has become a refuge for wildlife33 years after the nuclear accident

9 Fascinating Radioactive Animals ThatExist As A Result Of Chernobyl

Animals Rule Chernobyl Three Decades AfterNuclear Disaster

Chernobyl Survivor Said She Felt'Connected' To X-Men Characters

How I survived Chernobyl

《切尔诺贝利事故一一十年后》

《几千年后才安全,他们为何搬到切尔诺贝利附近》

https://www.ted.com/talks/holly_morris_why_stay_in_chernobyl_because_it_s_home/transcript?embed=true&language=zh-cn#t-515662



📖 

相关书籍推荐

《历史的底片》

精选自Corbis-Bettmann影像档案馆

记录二十世纪以来的社会历史

有人文社科

也有平凡生活

是曾经的“黄金时代”

也是对未来的期待

视觉中国银盐档案系列Ⅰ

https://m.tb.cn/h.e4VtP5f?sm=1d4858 

点击链接,再选择浏览器咑閞;或復·制这段描述

¥p08FYeqeLEl¥后到淘♂寳♀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