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蒋晓丽 贾瑞琪 | 符号学视域下主流媒体对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建构——以人民网相关报道为例

蒋晓丽 贾瑞琪 符号与传媒 2021-09-10

作者︱蒋晓丽 贾瑞琪




摘 要 

本文借助符号学理论视角,采用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方式,对“人民网”自2003年以来的范长江人物主题报道进行了内容分析。研究发现,媒体在报道中采取了多种方式对范长江人物形象进行了符号建构,呈现出基本一致的话语基调,并且突破了新闻场域的壁垒,向政治场域“溢出”。但与此同时,如何突破单轴化操作的局限性也已成为此类报道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 键 词 

范长江;符号;人物形象;主流媒体


0引言


作为中国新闻史上杰出的新闻家、记者,范长江的新闻思想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新闻工作者。直至今日,范长江的作品《中国的西北角》仍然是新闻界的经典范本,满载盛誉。而以范长江命名的“范长江新闻奖”(2005年与“韬奋新闻奖”合并为“长江韬奋奖”),则代表了中国中青年记者的优秀成果最高奖,成为新闻工作者毕生追求的至高荣誉。因此,可以说,在新闻界,范长江已经成为一个不朽的榜样,范长江的新闻思想以及其表现出的职业精神也已成为新闻场域中的不灭符号。然而,由于不同场域之间天然存在的界限与阻隔,新闻场域中已经形成的符号及其认知并不全然被其他场域所认同与接纳,因此,媒体的报道对于其人物形象的塑造就成为其他场域建构范长江认知与判断的最为普遍与直接的来源。


1研究问题


众所周知,“媒介形象建构是由大众媒介主导的生产性活动。”[1]批评话语分析认为,媒介话语不是对现实的直接“反映”,而是以新闻生产者所期待的方式来“表征”和“建构”现实,并为特定群体的利益服务。尤其在互联网技术深入发展,信息加速流动的今天,“受众对某一对象的心理图像的认知、态度、评价以及情感的建构在很大程度上受到媒体报道的影响”。[2]换言之,媒体对于历史人物的报道与评价是其再现历史、建构历史,并最终建构一般化人物形象,使其符号化的过程。符号化的过程,即赋予感知以意义的过程,意义的生产,就是用符号来表达一个不在场的对象或意义的过程。[3]新闻文本的呈现本身就是符号意义表达的最为基础的形式,借助多种符号以及对符号的操作过程,新闻文本得以生产出来,而对于新闻文本的分析也即对新闻话语表征的分析,其根本目的在于“探寻新闻话语在表征和建构现实的过程中所做的选择及其背后的社会动因”。[4]正因为如此,从符号学的视角去解读媒体对于范长江人物形象的建构就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本研究选取人民网截至2016年10月的相关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充分运用符号学的相关理论知识,旨在研究主流媒体对范长江人物形象的建构问题。研究主要回答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范长江如何被建构为新闻界的符号性人物?(2)媒体对范长江的形象建构是否保持了一致的话语基调?(3)媒体所建构的范长江形象在新闻界扮演者怎样的角色?(4)媒体对范长江的符号建构是否冲破了新闻场域的话语界限?


2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内容分析法对如上问题展开分析,并且通过设置多个考察变量,力争在科学、客观的原则上,系统化地呈现主流媒体对于范长江人物形象的建构。并探讨这一建构行为所折射的符号意义及其成因。


1.抽样与样本


研究对人民网中有关范长江的文章进行内容分析。之所以选取人民网而非人民日报是因为相较于人民日报,人民网对于范长江相关内容的报道更为丰富,内容更为系统、充实,能够满足研究对于样本量的需求。同时,作为人民日报建设的大型网上信息交互平台,人民网发布的文章实质上也代表了人民日报这一官方主流媒体的观点与立场,因此,并未对文本产生太大影响。此外,还应明确的一点是,虽然人民网的报道并非范长江主题报道的唯一文本,但其却是担任着范长江形象建构与地位授予的重要功能的媒介话语。加之大众媒介在进行媒介生产活动的同时,总会或多或少受制于社会中的政治、经济力量。因而,以人民网的报道作为研究对象,具有研究的科学性与可行性。


在人民网站内搜索栏中以“范长江”为关键词查找,共可以得到3854项符合关键词的查询结果,其中,在新闻全文中出现关键词的文章有3529篇,在新闻标题中出现关键词的文章有325篇。对文章进行分析发现,以新闻全文为范围的文章几乎全部与范长江主题没有太大的相关度,只是在论及其他主题时提及范长江。而以新闻标题为范围所得到的文章则95%以上都是围绕范长江这一主题展开,除了少数仅将范长江作符号呈现的文章,如虽提及范长江,但却是在讲述“范长江新闻奖”获奖人的情况(如《首届范长江新闻奖人民日报社获奖者:艾丰》)。然而这一部分同时出现一篇多报的情形,产生了大量重复,因此,排除所有与主题无关以及重复的文章,两组共得到253个样本。受样本量科学性的要求,本文选取人民网截至2016年10月的全部样本作为研究对象。


2.类目建构


本研究以具体“文章”作为分析单元与观测单位。为了更为客观深入、系统科学地对范长江的媒体形象进行研究与呈现,研究者在深入阅读与系统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建构了一系列变量。主要包括报道来源(1=人民网及其他中央级媒体,2=人民网地方频道,3=地方党报,4=地方都市报,5=其他),报道主题(1=人物缅怀与精神传承,2=作品及人物贡献,3=奖项与机构设置,4=主题活动,5=史实考证,6=人物评价,7=其他),报道调性(1=正面报道,2=中立报道,3=负面报道),发表季度(1=第一季度,2=第二季度,3=第三季度,4=第四季度),是否有明确的肯定式界定(1=是,2=否),是否存在存疑式界定(1=是,2=否),是否提及人物与无产阶级或共产主义的关系(1=是,2=否),是否局限于新闻话语场(1=是,2=否),是否有明显传承关系(1=是,2=否)。在确保信度的前提下,对样本进行了编码,并采用SPSS22.0版本统计分析软件对所得数据进行量化分析。


3研究发现

1.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得到十分明确与清晰的界定


所谓编码,是指文本意义生成的过程,是传者借助材料的取舍、意义的建构等方式来呈现报道,并最终完成传播行为的重要阶段。编码的过程实际上就是符码排列组合与符号意义生成的过程。通常而言,当能指与所指之间具有明确的指向关系时,支配式解码行为更易发生,因此,编码者符号意义赋予的强弱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意义是否能够顺利传输,被解码者所接收从而获得最佳的传播效果。数据分析发现,在范长江主题报道中,其文本呈现出明显的强编码特征,换言之,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得到十分明确与清晰的界定。首先,从报道调性来看,报道全部集中在正面报道(17.8%)与中立报道(82.2%)两种调性,且未出现含有存疑式界定的文章,也即媒体对范长江的报道呈现出“零否定”“零质疑”色彩。


此外,从文本内容的呈现来看,呼应主流基调,媒体在对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建构始终伴随着“新闻巨子”“杰出记者”“长江精神”等一系列符号意指出现。值得注意的是,虽然多数文章(82.2%)采取了中立的报道基调,但仍然有71.9%的文章中出现上述肯定式界定。也即即使在中立性基调的文章中也大量出现了明确的肯定式界定,这表明在媒体报道中,此一系列的符号意指已成为范长江的固有修辞与固定搭配。这就在说明人物身份特征的同时,在人物与其精神象征、符号意义之间建立了极强的关联,树立起了范长江作为新闻界杰出记者的光辉形象。而文章分析发现,这种固定搭配式的建构是一种持久而稳定的行为。因此,可以说,主流媒体在范长江人物形象的建构中,尽管文本内容呈现出不断变动的态势,但有关范长江的符号建构与意义赋予却是始终不变或者说极少存在波动的。媒体对于范长江人物报道的强编码已然为受众解码提供了明晰的导向,从而使得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在新闻场域之外获得与本场域相同的意义解读。


2.与特定的新闻节点融为一体


任意性与理据性是符号学中至关重要的一组概念,也是符号学领域一直以来致力研究的核心问题。所谓任意性指的是符号与意义之间的关联的任意武断性,即符号与其意义之间并不存在与生俱来的联系,而是一种人为设定的、松散的指示关系。与此相反,符号的理据性则是指符号与意义之间存在固有的、明确而紧密甚至偏向于固化的强关联性。符号的意义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一个动态的增长与消弭的过程,社会对于某一符号的使用频率的高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该符号理据性的强弱与否。


作为一个符号,新闻报道对于范长江的呈现显示出高度理据性的特点,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据性始终存在,不断加强,并最终成为一个象征。数据显示,范长江的主题报道显示出明显的聚集性、节点性特征,呈现出特定场景中的符号再现特点。


据笔者统计,从发表季度来看,有关范长江的报道半数以上(50.2%)集中于第四季度,换言之,第四季度的文章数量已经超过了其他三个季度之和。而众所周知,第四季度与范长江人物之间存在极为特殊的关联。一方面,1023日作为范长江的逝世纪念日,各大纪念活动以及借此召开的主题会议等均选择这一时间召开,从而也成为媒体缅怀范长江,追忆长江精神的重要新闻节点;另一方面,“范长江新闻奖”评选活动以及“记者节”作为重要的新闻仪式也在第四季度开展,作为新闻界的重要仪式本就具有极强的新闻价值。而范长江作为仪式最具象征性的符号,无疑会被媒体反复提及从而达到强化仪式性、提升报道价值的目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而言,范长江的符号呈现已经与特定的新闻节点融为一体,借助固定化、仪式性的新闻节点,获得了不断被“重访”的契机,范长江这一符号也在报道中被不断提及与强化,从而赋予其极强的理据性,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一理据性并不断趋于稳定,成为新闻场域中的重要象征。


3.文本呈现统一的风格与大致一体化的内容表达


符号文本有两个展开向度,即组合轴与聚合轴。组合关系指的是符号组合成一个有意义的文本的方式。[5]而聚合关系简单而言,则是一种选择关系。任何符号表意行为都必须在双轴关系中展开。[6]双轴操作是同时运作的,但是一旦文本形成,聚合轴则会隐藏在文本之后,仅由组合轴来表现文本。但当一文本背后拥有丰富的聚合段时,该文本则呈现出宽幅的特征。换言之,其文本风格更为多样,表意层次更为丰富,带来的思考空间更广阔。反之,文本内容则更为单一,风格选取更为狭窄,从而使文本偏向组合轴主导的呈现。


研究发现,在有关范长江的报道中,媒体报道更加偏向于单一的组合轴运作,从而使文本呈现出统一的风格与大致一体化的内容表达。从报道来源来看,针对范长江的新闻报道主要集中在以人民网—人民日报为代表的中央级媒体及其地方频道(占比71.9%),而都市报等非主流媒体则较少有此类报道。这一方面表明作为传统主流媒体旗下的新闻网站,人民网在内容呈现方面仍然是以同层次媒体或者党报作为首要的信息来源,在话语选取方面有一定的界限;另一方面也表明范长江作为一个新闻场域中且与中共及无产阶级有较为紧密联系的重要人物,对其的报道也主要集中在传统主流媒体。然而,由于传统主流媒体在报道风格、内容选取、报道基调等方面存在的同质性,这就从报道源层面为此类报道局限了其文本呈现,使其呈现出统一化的色彩。


此外,从报道主题来看,研究者设计的主题基本涵盖了所有的文本,换言之,有关范长江的报道主要集中在“报道主题”这一变量的维度范围之内,较为狭窄。整体而言,有关范长江的主体报道较为平均,其中史实考证占比最高(30.8%),人物缅怀与精神传承位居第二(23.7%)。尽管媒体报道基本涵盖了此类报道的主题,在话题选取方面仍然呈现出一定的局限性。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由于范长江作为历史人物其自身话语选取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媒体在此类报道中为塑造鲜明人物形象从而统一符号解读的传播需求所导致的,是媒体长期实践而形成的报道规律的呈现。然而,这一单轴化操作的报道方式使得文本呈现出窄幅化的特征,也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其新鲜性与吸引力。


4.政治话语成为文章主题


当对立的两项之间不对称,出现次数较少的那一项就是“标出项”,而对应的出现较多的那一项,就是“非标出项”。[7]而标出项与非标出项常常通过对于中项的争夺来获得“正项”的地位。所谓中项,就是意指并非十分明确,对于其他两项都具有模糊相关性和偏向可能性的表意。中项必须借助标出项才能够完成自身的表达,换言之,其自身无法实现自我界定。因此,对于标出性的研究其实质就是对于对立二项何者少用的规律的探寻,在媒体报道研究中,则是判断何者为媒体着重选取与凸显的意义,何者为次之甚至被隐藏的意义。


理论上而言,有关范长江的媒体报道的符号呈现不应属于非此即彼的二元对立。然而,数据分析发现,此类报道却恰恰呈现出二元对立的博弈局面,且鲜有中项的出场。这主要表现在媒体报道所归属的场域。尽管新闻场域是范长江最为明显与主要的场域,但有关范长江的角色建构已经突破了新闻话语场的局限,在其他场域中溢出。分析显示,在新闻场域之外,政治话语场已经成为最大的话语场。


经统计,在所有文章中,有67.98%(172篇)文章并非局限于新闻话语场,而其中,有62.8%(108篇)提及人物与无产阶级或共产主义的关系,且卡方检验显示,是否提及人物与无产阶级或共产主义的关系与是否局限于新闻话语场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分析报道主题可知,此类报道主题多数集中在人物新闻活动与共产主义的关联,新闻活动已经成为从属的背景式交代,而政治话语成为文章主题。具体而言,媒体主要通过历史史实画面再现政治场域。即在报道中将范长江置于重大历史史实中进行刻画,如范长江与台儿庄战役、范长江与西安事变等等,这表现了媒体试图通过史实重现将人物置于党与国家的政治话语之中加以勾勒,从而建构出其之所以为杰出新闻工作者以及伟大的无产阶级战士的光辉形象这一呈现路径。而新闻话语场与政治话语场的交织同时也是两个场域之间对于符号非标出性的争夺与博弈。但与此相对,符号的中项却表现沉寂,换言之,在政治场域与新闻场域之外,很少出现其他的中项场域,这就导致范长江的人物报道呈现出两个场域极端分化的趋势。


5.媒体将对人物的缅怀与其精神的传承天然地联系起来


德国符号主义哲学家卡西尔(Enst Cassirer)在其《人论》一书中提出了他的“符号哲学”。他认为,在人类的进化过程中,符号的印记越来越重。与其说人类是“理性的动物”,倒不如说人类是“符号的动物”。人类正是通过符号的构筑与运用,创造着历史文化,拓展着生存时空。[8]因此可以说,人类的历史就是一部符号书写与传承的历史,而符号的传承实质上就是人类文明的传承,能够接受时间的洗礼而得以传承下来的符号必定有其特殊的价值与意义。媒体天然具有生产符号、携带符号与传承符号的使命,媒体对于某一符号的不断书写正是当前符号保存与传承的最为重要的形式。从这一意义层面出发,媒体对于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建构及其传承本质上即是一种符号传承。范长江的人物形象通过媒体得以保存与传播,从而拥有了跨越历史的鲜活性与生命力。


研究显示,媒体在对范长江的人物报道中始终体现了传承这一精神内核。根据数据分析,在所有的报道中,有53.8%的文章提及范长江精神,且是否提及范长江精神与是否有明确的传承关系之间存在显著差异。换言之,媒体将对人物的缅怀与其精神的传承天然地联系起来。作为杰出的新闻工作者,范长江的新闻作品代表了革命时期新闻报道的水平,是中国新闻近代新闻事业史的活化石,同时其新闻作品中表现出来的深入基层、实事求是、不畏艰险的新闻职业精神也成为当代新闻工作者学习的榜样,因此,精神传承成为衔接过去与现在的最核心的纽带,也自然成为媒体报道中常提常新的元素,成为此类报道的一个显著特征。

4结论与讨论

对已逝人物的报道是媒体回顾历史、聚焦当下、传承未来的重要题材。对此类新闻文本加以分析,可以使得我们“既可以关注媒体如何利用特定的契机‘重访’过去,也关注常规的、非纪念性的新闻工作对‘过去’和‘现在’的建构。”[9]


研究发现,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已上升为一种符号,而在新闻场域与非新闻场域中,媒体对于范长江的符号赋予了相同的意义。具体而言,通过报道源的选取与限定,以及强编码的内容生产方式,媒体在保证统一话语基调的同时,将范长江与“长江精神”“新闻巨子”等系列符号连接起来,从而使人物获得清晰的符号价值。而借助特定场景中的符号再现与意义强化,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得以不断重访,符号的理据性得以稳固而持久地保持与传承,并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最终成为一个象征。在报道的场域方面,媒体对于范长江的人物形象建构并非局限于传统的新闻场域,而是在史实考证中对于范长江与中国共产党以及无产阶级之间关系的探讨与挖掘,为人物赋予了新闻场域之外的意义内涵,两种话语之间的交融与博弈使人物形象更为丰满。


然而,与此同时,我们也应认识到,任何对于历史人物的纪念与报道其最终目的都应是警示当下,指引未来。在这一基本前提之下,媒体对于范长江的报道及其人物形象的建构其最终归宿都是连接当下,其核心价值应当是借鉴与传承。因此,如何在报道中与当下结合起来,注入新的元素,赋予符号更为丰富的内涵,让人物在报道中得以重生,让符号及其意义服务于当下成为媒体报道应当首要关心的问题。也因此,当前媒体报道中呈现的单轴化操作的现状就需要引起足够的警示。这是由于单轴化操作的窄幅呈现极易造成此类报道的单一性、刻板化,进而影响其传播效果。而研究发现现有报道已经呈现出了平面化、模式化的趋势,因此,对这一问题的重视与解决刻不容缓。此外,尽管特定的时间节点为范长江人物报道提供了天然的新闻由头,然而,同时却也局限了报道的频次与时间跨度,因此,如何让此类报道常态化而非一味迎合仪式而流于形式也是今后媒体报道实践值得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蔡骐、曹慧丹:《焦裕禄:媒介形象的建构与发展》,《新闻记者》,2013年第4期。

[2]蒋晓丽、贾瑞琪:《主流媒体对“中国梦”的意义建构》,《新闻界》,2014年第15期。

[3]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36页。

[4]刘明:《新文话语表征的形式、功能和意识形态》,《现代外语》,2014年第3期。

[5]蒋晓丽、梁旭艳:《场景:移动互联时代的新生力量—场景传播的符号学解读》,《现代传播》,2016年第3期。

[6]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159页。

[7]赵毅衡:《符号学:原理与推演》,南京大学出版社2011年3月,第1版第281页。

[8]卡西尔:《人论》甘阳译,上海译文出版,2004年版第6页。

[9]李红涛、黄顺铭:《新闻生产即记忆实践——媒体记忆领域的边界与批判性议题》,《新闻记者》,2015年第7期。

本文刊载于《新闻与写作》2016年第12期


编辑︱李佳效

视觉︱欧阳言多


往期精彩:


专题研究 | 符号形象学研究专辑

陆正兰 | 从符号学看当代歌词中的女性自我矮化

胡易容 | 符号学方法与普适形象学

蒋诗萍 饶广祥 | 品牌神话:符号意义的否定性生成

孟华 | 形象学研究要注重总体性与综合性


如果这篇论文给你带来了一点启发

请点个“在看”吧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