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再爱孩子,也别忘了过好自己的生活

钱志亮 钱志亮工作室 2020-11-16


前段时间人生排序话题一度引发热议:父母、自己、孩子、伴侣,究竟应该以怎样的顺序排列,才能更好地收获一个幸福的人生?


大量事实告诉我们,自己永远应该是第一位的。一个人只有先爱自己,把自己的生活过好,情绪、心态调整好,才能有更多外在的能量去爱别人。


对于父母来说也是如此,可以把孩子看做生活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但是不要忘了,也要过好自己独立的生活。


没有自己生活的父母

容易过度付出、控制孩子


我见过很多人,为人父母之后,就把全部的时间精力都投入到孩子身上,与此同时,也丧失了自我和个人的生活。


从孩子日常的衣食住行到学习、兴趣班、人际交往,事无巨细,操碎了心。


只是,家长越是把孩子当做自己生活的全部,就越难把握住和孩子之间的界限,容易包办替代本该孩子自己尝试做的事情;过度保护孩子,让他缺乏探索和试错的机会。


长此以往,孩子养成了依赖性,难以独立,遇事缺乏主见和勇气。


而父母,又因为过度付出,常喜欢控制孩子,以爱的名义干涉孩子的想法和生活。


于是就演变成“父母一边付出一边抱怨,子女一边依赖一遍嫌弃”的局面,对父母和孩子都是一种伤害。


就像朱雨辰的妈妈,在节目中直言“我是用我整个生命去对待我的儿子的”,“我这一辈子就是为儿子活的。”


她会把儿子的微博一条不落地抄写下来;


她每天都4点钟起床,给儿子熬清肺去火的梨汤,十几年来,基本没有间断。


朱雨辰妈妈对他的爱渗透进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却常常让他感到窒息。


因为与这些浓密的爱对等的另一面,便是密切的控制。朱妈妈坦言,儿子的每一段感情她都会干涉。


节目中,朱雨辰在朋友走后孤单落寞的身影和失声痛哭,不难看出这个已经步入中年的男人内心的脆弱与挣扎。



为人父母之后,总是想把这个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把自己最深切的爱都给孩子,这很正常。


只是在给予爱之前,请想想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这些,还是只是自己的“一厢情愿”。


把握好爱的分寸感,留一点时间空间给自己,也好让被爱包围的孩子可以透透气。


父母过好自己的生活

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


如果父母没有自己的生活,一切都是围着孩子转,就很容易对孩子提出过高的要求,苛求完美。


正因为投入的太多,担心付出与回报不成正比,因此孩子出现一点点问题都会看的很严重、很焦虑。


这样严格的控制和管教,会让孩子背负过重的压力和负担,影响心理健康,做事情畏畏缩缩、害怕失败,不敢尝试;还不如那些“轻装上阵”、不会有太重心思和顾虑的孩子,可以大胆地探索和成长。


心理学家荣格曾说:“父母对孩子的最不好的影响,莫过于让孩子觉得他们的父母没有好好过日子。”


要求孩子努力上进,对待自己的工作却充满敷衍和抱怨;


希望孩子过得幸福快乐,自己却总是展现出消极的一面,也不懂得生活的乐趣。


这样的教育是苍白无力,难以信服的。不懂得过好自己生活的父母,往往很难教出优秀的孩子。


父母的一言一行,认真对待生活、努力活好自己的样子,才是对孩子最有力的影响。


所以,父母在教育孩子的同时,也要记得认真经营自己的生活,努力给孩子做榜样。


关注自我,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努力靠近自己的梦想,让自己努力成为你想让孩子成为的那种人,而不是只会给孩子提要求、谈目标;


关注伴侣,教会孩子如何去爱,如何关心别人,而不是一切以孩子优先,助长他的自私与冷漠;


热爱生活,保持好奇心,把日子过得丰富而有趣,闲暇时可以约上三五好友,爬山、看电影、健身、聊天、学习新技能。


让孩子看到你认真对待生活,充实而快乐的样子,这是对他成长非常好的滋养。


海桑在他的诗歌中写到:


“对不起,孩子并不比我更重要

正如我不比我父亲更重要

我们各人都是自己的

相互区别,相互爱着”


愿每一位父母,都能懂得这个道理。爱孩子,但是也爱自己,关注自我成长,努力经营生活。


这样教出来的孩子,会自然而然变得优秀,也会具备创造幸福的能力。


编辑:八月

插画:在在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孩子这些表现不及时纠正,未来很可能吃大亏!

孩子爱模仿?恭喜你!这样引导他会更优秀

爸爸当得好不好,看这4件事就知道

孩子爱不爱你,都藏在细节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