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不会说话的孩子,迟早要吃亏

钱志亮 钱志亮工作室 2020-11-16


你有没有这样的体验,和有些人说话会感觉如沐春风,愉悦舒服,而和有些人说话,只能是尬聊,或者句句让人来火。


会说话,的确是一门需要学习的艺术。


一个人会不会说话,深刻影响着他的人际关系,而人际关系良好与否,又深刻影响着一个人将来幸福、快乐的水平。


有远见的父母,懂得教孩子说话之道。


会说话的孩子

背后藏着智慧、修养与高情商


第一季《爸爸去哪儿》节目中,几个孩子去当地人家找食材,找完后,当爷爷送孩子出门时,年龄最小的王诗龄牵着爷爷的手,甜甜地对他说:“爷爷,你一个人在家好好的啊~”


这个不到4岁不到的小女孩展现了超出她年龄的懂事与温暖。高情商、会说话的她,一下子收获了无数观众的喜爱和好评。



会说话,不是圆滑世故,察言观色,更多的是一种尊重他人的分寸感、会为别人着想的善良、是智慧和有修养的体现。


反观现实生活中的有些孩子,说起话来不经大脑,想到什么说什么,常常在无形中引起别人的不满、甚至给别人带来伤害


有一次在地铁上,看到一个孩子指着一位女士大声喊:“妈妈,你看这个人好胖啊,哈哈哈。”那位女士明显面露不悦,周围人也纷纷皱眉。


还有次过年到一个亲戚家做客,亲戚家住在农村,家里条件也不太好,有一个七、八岁大的孩子全程在吐槽,“哇,这里也太破了吧”、“这筷子怎么吃啊”、“真是服了,开了眼界”······


不会说话的孩子,不懂得考虑别人的感受,让人难堪,更可怕的是有些家长把孩子的口无遮拦当做天真烂漫、心直口快。


殊不知,这是一种缺乏教养的体现。


如果孩子一直习惯了那样的表达方式,不注意自己的语言管理,在人际交往、社会适应上的表现就是情商低,容易四处碰壁。


会说话的孩子,能用得体、合适的语言表达自己,更容易说服他人,满足自己的需求。


会说话的孩子,总是让人心生温暖,相处起来舒适自在,走到哪里都更受欢迎、拥有更多好的机遇。



如何养出一个会说话的孩子?


哈佛大学校长查尔斯·威廉·艾利奥特曾经说过:


“在对一个淑女或绅士的毕生教育中,我认为只有一种智力开发是必要的,那就是精确而优雅地运用语言进行交流。”


一个会说话的孩子,不是天生或一蹴而就的,一定是父母在日复一日的生活中培养出来的。


3-6岁,是孩子语言高度发展的关键期。从孩子很小的时候开始,家长就应当注重语言能力的发展。


下面三点很关键:


1.父母勤说话、会说话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模仿对象,孩子语言能力受父母的影响非常大。


你会发现,沉默寡言型的父母,孩子通常也是不善言辞,不太会讲话。


养出会说话的孩子,首先,父母要创造丰富的语言环境。


做一个有心人,和孩子聊各种各样的话题。


比如去户外,看到花花草草、历史文物,都可以和孩子讲讲;还可以聊聊孩子感兴趣的话题,恐龙、海洋动物,等等,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

会说话,指的是父母注意说话方式,温和、有理有据、多使用礼貌用语、不讲脏话、不大吼大叫。


孩子会在不知不觉中积累更多的词汇量,通过观察父母多样化的语调、语速,也能更理解情绪和情感。


不仅能刺激孩子语言能力的发展,也会促进大脑发育。


2.亲子共读,训练孩子讲故事


优质的绘本和故事,会扩展孩子的知识面,增加词汇量,让孩子学习多样化的表达方式。


在日常生活中,父母要控制孩子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增加亲子共读的时间,陪孩子阅读,多给孩子讲故事,引发孩子的思考与提问,让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其次,鼓励孩子编故事、讲故事,给孩子积极地反馈,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他爱上表达。


在孩子讲故事时,家长注意帮助孩子学会有条理地表达。



3.积极与孩子对话,锻炼表达能力


有些父母对孩子的要求即刻满足,孩子还没说出来,指一指或者哼一哼,就赶紧满足孩子,这对孩子的语言能力发展是不利的。


当孩子提出需求时,让他好好说,而不是只会哭闹、哼哼唧唧,让孩子学会正确表达自己的感受和需求。


此外,增强亲子互动,在孩子说话时,不随意打断和忽视孩子的话,做到积极倾听和讨论。


做父母的,别让孩子输在不会说话上。

编辑:八月

插画:在在

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推荐阅读

孩子6岁前,这是我做得最对的一件事

真正优秀的孩子,是被“爱”出来的

父母越着急,孩子越差劲!

聪明的父母,都懂得多让孩子做选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