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凉山金阳乡村路,群众不愁“让不开”


▲一条脱贫路,带动一方发展

村通村,户连户,通村入户水泥路;连心路,致富路,条条公路奏响致富歌;你有车,我有车,群众出行不走路。

且看金阳广大农村,一条条乡村公路在偏远乡村飞舞延伸,内外连接更加通畅,群众出行更加方便快捷,脱贫致富的激情和信心越来越足,成为党和政府与各族群众的连心路,成为各族群众脱贫奔康的康庄大道。

▲一条条乡村公路在偏远乡村飞舞延伸




沧桑巨变阡陌变坦途


“啊,现在的公路真的干好了,双向水泥路,对开的车各开各的,不管对面开来大车、小车,都是各走各的道,根本不愁‘让不开’,不像过去两车相遇要停下来、或者其中一辆退到较宽的地方给对方让路了。”联点帮扶山江乡的几名驻村工作人员,在下乡途中望着一辆辆迎面飞速而过的车辆,个个深有感触地说,通过脱贫攻坚,公路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好、越修越长,真好!

说起交通,在50年代,金阳县没有公路,只有驿道。就是因为不通公路,农产品卖不出去,生产生活必须品运不进来,群众饱受交通不便之苦,生活在大山深处的各族群众过着“出门靠双腿、运输靠人背马驮、沿着石壁走山谷”的苦难日子。


▲各种修路机械齐上阵

要致富,先修路。全县各族群众扶老携幼、身背干粮、肩扛工具,依靠板锄、钢钎和自制的木质推土工具,遇山开道,逢水架桥,腰拴安全绳,用钢钎打炮眼、撬磐石,用板锄一撮一撮的挖,用“愚公移山”的办法在高山之巅、悬崖绝壁上打通了一条条通往山外的路。

农村奔小康,基础在交通。脱贫攻坚以来,金阳县按照“打开通道、构建路网、支撑发展”的思路,以农村公路“通达、通畅”工程为主,以提高公路建设质量为关键,以增强公路抗灾通行能力和服务水平为落脚点,紧紧围绕“通江达海到边”目标,构建“大动脉”,畅通“毛细血管”,着力构建两纵(S208线、西昭高速路)三横(溪洛渡库区复建公路、宜攀高速路、宜攀铁路)加水运(溪洛渡库区水运)的交通枢纽,全面打响了“大交通、大发展”的交通建设大会战。

在党和国家的大力支持下,把“修好一条公路、繁荣一方经济、造福一方百姓、带动一方文明”作为交通建设的奋斗目标,以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为重点,举全县之力,聚万众之心,大手笔办大交通,大规模投资,高质量建设,使全县公路交通建设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


▲一条条油路向山谷延伸

在交通建设大会战中,金阳县把通村、通组公路建设同乡村振兴、脱贫攻坚、群众脱贫致富结合起来,脱贫任务指向哪里,道路交通建设任务就指向哪里,公路就修到哪里,优先规划和建设资源路、经济路和出口路,将农村公路建设与经济结构调整、生态农业、环境保护等相结合,解决群众出行难、运输难的问题,让广大群众依托便利的交通尽快走上脱贫致富路。

▲建设工人们大力弘扬“5+2”、“白+黑”、“晴+雨”的工作精神,抢抓进度保质量

公路建设主管方、施工方、建设工人们大力弘扬“5+2”、“白+黑”、“晴+雨”的工作精神,通过增加人员、机械设备、工作时间和作业面“四增加”,抢抓交通建设黄金季节,实施工程建设进度倒计时制度,采取超常运作方式加快通乡油路、通村公路规模化、机械化建设,加快推进全县交通建设,推动交通运输更好地服务民生发展、助推脱贫攻坚。

▲公路通到山旮旯

全县县乡村三级公路实现大跨越、大发展,形成“以西昭、宜攀高速公路为骨架,以省道S208线和通阳大桥为延伸,以通乡油路、通村公路为经脉,乡道、县道、省道气脉贯通,便道、公路、水运立体交融”的交通网络体系,实现了农村公路与主干公路相互衔接配套的交通网络,基本实现农村公路村与村、乡与乡、村与乡之间的路网联通格局,形成南下攀枝花,东至宜宾、成都以及到云南、贵州等地的快速通道。

▲旮旯山村处处通公路

截至2019年底,全县公路里程达1564.67公里,实现乡乡通油路690.43公里,村村通硬化路854.83公里,34个乡镇实现“通乡油路”全覆盖,除15个空心村外其余贫困村实现“通村硬化路”全覆盖。

▲公路村村通

阡陌交通,沧桑巨变。公路越修越宽、越修越好、越修越长,让各族群众告别了“人背马驮”的运输时代,实现了几千年来“天堑变通途”的梦想。

▲路越修越好



乡村公路处处通畅

百姓搭上致富快车



“共产党瓦吉瓦,精准扶贫政策瓦吉瓦,党和政府为我们修好了致富路,让我们实现了几十年来的致富梦!”来到高峰乡哼地村,看到批发零售专营户小苦在自家的商店门口,用手机联系着批发商,又联系村里和邻近村的零售商,忙得不亦乐乎。

小苦说,高峰乡是金阳县最后一个通公路的乡,公路修通后,他依托便捷的交通,开起了一个批发部,一直以来,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这不,刚进了一车啤酒,没几天就批发给各村的零售商了,眼看着店里又要缺货了,他得赶紧联系进货。

“没有修这条通村路前,村里有两三户人家办零售商店,所卖的日常生活用品,都要靠马匹从县上运回来的,那时候,早上鸡叫时分就出发去县城,深夜才能把物资运到家,现在,路通了,需要啥货,打个电话,商家就把货送到家门口来了,真安逸!”小苦说,不通公路前,所有商品都比县城贵三成,而现在,商品价格都和县城卖的价一样,群众购买生产生活用品更方便、更实惠了。


▲乡村致富路在延伸

“过去这儿不通公路的时候,这里的群众都很穷,修起这条公路后,就是一年一个样,现在家家都富起来了!”来到南瓦乡特尔村,村民们不约而同说出了心里话:“农村公路就是农民奔向小康的大门,是农民走出大山的希望,有了致富路,群众富起来了,社会更加和谐了!”

特尔村地处偏僻的高寒山区,山高路陡,地势险峻,通村公路通畅通达后,各类车辆越来越多地进入到寻常百姓家,村民们依托公路,或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或跑运输业,或搞客运,经济发展起来了,农民生活像芝麻开花一样节节攀高。

“现在嘛,哪里有人住,公路就修到哪里了,实现了公路‘组组通’(每个村民小组都通公路)、‘户户通’,运点货,一个电话就搞定,人要出门,在自家门口就可上车、下车,像城里人坐公交车一样。”村民阿苦友坡说起交通带来的便利与实惠,乐不可支地说,公路通到了家门口,不仅人出行方便,商品价格便宜了,农副产品价格上来了,群众致富的信心更足了。

高峰乡哼地村、南瓦乡特尔村的广大群众,依托便利的交通走上致富路,仅仅是金阳广大农村的一个缩影。公路通到了家门口,为老百姓架起了“致富桥”,出入深山彝寨的车辆多起来了,搞客运或货物运输“靠车”致富,挣到了“山外”的钱富起来了,走出山外经商的也多了,公路通了,村民种啥都能买得出去,生产积极性越来越高,产业随之发展,封闭、落后的村庄活跃起来了。

“村通村,户连户,通村入户水泥路,走村串户脚底不沾泥;连心路,致富路,条条公路纵横交错,叩开旮旯山村致富门;你有车,我有车,各种车辆进入寻常百姓家,群众出行不再难。”随着大手笔办大交通,大规模投资、高质量建设和改造通乡通村公路,该县交通造福一方百姓、繁荣一方经济、带动一方文明,金阳大地随之有了这个感受大交通带来大变化的“顺口溜”。




一条脱贫路

带动一方发展

致富一方百姓



“路是农民走出大山的希望,是农民奔向小康的大门。”木府乡苍房村棉花地组的村民都说,农村公路建设,让他们成了新农村发展的典型,修好了脱贫路,群众富起来了、社会和谐了、百姓安居乐业了。

苍房村棉花地组地处偏僻小山村,山高路陡,地势险峻,全组95户492人。过去,就是因为不通路,村民们买点青花椒、白魔芋等农产品,要深夜3点钟起来,人背马驮把青花椒运到鸡冠石,再等班车运到芦稿镇上去卖;就是因为不通公路,卖头肥猪还得请人往山下抬,群众生病了,得不到及时救治被延误。

▲交通大发展,致富一方百姓

“路修好后,青花椒好卖了,有些外商还到家门口来收购,不需要花运费,且价格有所提高,收入在不断增加。”村民王国钢说,路通了,什么都好了,不仅促进了青花椒的销售,增加农民收入,还带动了特色产业、运输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流通,群众日子越来越好过了。

富与路就是一对“孪生兄弟”。一条路的畅通,串起了城市与乡村,点缀着希望的田野,承载着农民致富的企盼。组通公路修通后,给棉花地的村民们打开了致富大门。村民们依托公路做好“山”和“水”文章,大力发展经果林,青花椒和白魔芋等产业,村民户均年收入从不通公路前的8500元猛升到现在的38000元,经济发展了,家家户户都修建了新房、美化了家园、改善了居住条件。

窥一隅而知全貌。随着交通建设的大提速,金阳县以交通建设为驱动,逐步打造区域、城乡、产业协调发展的“交通经济”,充分利用南临昆明经济圈、背靠西昌经济圈、上接攀枝花经济圈、下连宜宾经济圈的区域优势,发挥优势资源,培植热门产业,拓宽对接渠道,广开视野、广伸触角、广泛合作,有效对接区域内各大经济圈,对接成凉、攀凉合作大局,强化开放合作,推行招商引资常态化,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品牌,激发经济活力,推进“区位经济”建设,逐步提升了县域经济竞争优势。

交通大发展,带动了产业发展,促使建筑业、服务业等相关产业链同步发展,在创造财政收入新的增长点的同时,支持区域内水利事业、电力工程、扶贫工程建设等重大基础设施项目的顺利进行,为工矿产品运送、农村农副土特产品运出、农用物资的运进等提供便利,促进农民增收。同时,遍布全县犹如“毛细血管”的乡村公路,从根本上改善了交通状况,解决了县域内的通达、通畅问题,加速了城乡物资、信息的互动,促进了农民群众思想观念、生产生活方式的巨大转变,从而为当地经济发展“造血输液”,带动和促进了经济社会的大发展,缩小地区差别,统筹城乡发展。

一条条畅通的乡村公路,为彝家山寨注入了新的活力,昔日因交通不便而藏在深山的土特产品运往山外,声名远播的金阳青花椒、风靡中外的金阳白魔芋走出大山,走进成都、宜宾、重庆等大都市,走向香港、澳门,美国、日本等地区和国家……

路好了,车多了,群众的致富路更宽了。乡村公路为贫困群众开辟了一条条
致富路、小康路、希望路,把农民增收的路子铺到了家门口,从而为贫困群众叩开了一道道致富门。



公路通到山旮旯

百姓乐享新生活



土沟村苦竹坝组,是金阳最边僻的地方,曾有人称之为“木乌拉达”(意为与天连接的沟),过去没有通公路的时候,当地村民一年难得出去一次,村民们过着与世隔绝、自给自足的生活,购买生产生活必需品,均靠人背马驮,且来回需要两天,而如今,公路通到了家门口,需要啥就能买到啥,价格和县城的差不多,有的还更便宜。

▲通了公交车,群众出行更方便

“公交车都通到了家门口,现在,出门就坐车,只需10元钱就到县城了,政策好了,形势大好,群众日子好过了!”马依足乡唐家屋基村村民孔日格说,现在,村里通了公交,实现了“出门就坐公交”的梦想,如今,村民住房漂亮了,出行方便了,腰包鼓起来了,生活更美了。

一条条乡村路,便是一条条出境路、民生路、致富路、发展路和幸福路,不仅改善了投资环境和人居环境,还加快了乡村振兴的发展步伐;不仅解决了群众的出行难问题,还解决了农产品难运、难销、损耗大、价格低等问题,加快了山区群众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引领着百姓幸福美好新生活。


党旗飘扬在交通脱贫攻坚一线丨徐皓然:用三年坚守,书写扶贫工作最好的答卷

“绿色长廊”、村村通客运……乐山交通好消息不断!

交通强国建设试点,四川这样作答!

@四川车主:高速公路恢复收费了,出行请看这份小贴士

来源:“学习强国”四川学习平台、金阳县委宣传部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长按图片☞识别图中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