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95个省级示范县!四川乡村路网建设从“有没有”到“好不好”


通过示范创建,一张阡陌纵横的公路网在全省铺就。五年来,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1.8万公里,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规模居全国第一;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等级以上农村公路比例达95.9%,以县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






























● 从区位看,分为平原地区、丘陵地区、盆周山区、民族地区4类。其中,位于丘陵地区的最多,有50个,占比超过一半;其次是盆周山区,有18个;平原地区有16个;民族地区有11个。

● 从分布看,全省21个市州都有省级示范县。民族地区第一个创建成功的是甘孜州甘孜县,为2018年创建。

● 从数量看,第一批到第三批每年评定的示范县均为10余个,第四批、第五批的示范县都有25个。


▲成都市郫都区青杠树村村道。刘贵明 摄


近日,四川省第五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出炉,经省政府认定,25个县(市、区)晋级“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至此,全省5年来共评定95个省级示范县,占全省县级区划的一半。

“四好农村路”即把农村公路建好、管好、护好、运营好,有力支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2017年以来,我省已连续五年将“四好农村路”建设纳入1号文件进行安排部署。这些省级示范县如何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助力?


95个省级示范县

请滑动并点击图片查看




看整体

丘陵地区占比最多

民族地区迎头赶上




厅公路局农建处负责人介绍,省级示范县的评定按照统一标准打分,超过80分则创建成功。

95个省级示范县中,位于丘陵地区的最多,有50个,盆周山区有18个,平原地区有16个,民族地区有11个。

从分布来看,全省21个市州都有省级示范县。民族地区第一个创建成功的示范县是甘孜州甘孜县,为2018年创建。自2015年以来,甘孜县年均完成农村公路投资额2.5亿元,是其财政本级收入的5倍,在全省民族地区和深度贫困县率先实现了100%的乡镇、建制村通硬化路,县、乡、村道路危险路段安保工程和客运设施全覆盖。“路通百业兴,畅达的农村公路为全县整体脱贫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甘孜县交通运输局负责人表示。

▲《笔直向前的通乡油路(甘孜县甘扎路)》 。王云汉 摄


第一批到第三批,每年评定的示范县只有10余个。第四批、第五批的示范县都有25个,其中,民族地区有9个示范县是这两批评定的。“评定标准并没有放宽。”厅公路局农建处负责人说,这两年申请创建的县均超过30个,只要符合要求,达到示范标准,都予以认定。

我省对率先实现通乡通村硬化路“两个100%”兜底任务的深度贫困县,给予1000万元补助;对“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市、省级示范县分别奖补2500万元、1000万元,对全国示范县奖补2000万元。重磅激励下,95个省级示范县中已有10个成功创建为全国示范县。省评示范县,市县评示范乡、示范村的示范创建评比体系,在全省已初步形成。

▲凉山州会理市彰冠镇古桥村通村公路。刘飞 摄


认定的省级示范县并非‘终身荣誉’,每年交通运输部门都会进行抽查,不符合示范标准的予以退出。”厅公路局农建处负责人介绍,目前还没有被取消的。
 

通过示范创建,一张阡陌纵横的公路网在全省铺就。五年来,全省新改建农村公路11.8万公里,占全国总量的1/10以上,农村公路总里程规模居全国第一;所有乡镇和建制村实现通硬化路,等级以上农村公路比例达95.9%,以县为中心、乡镇为节点、建制村为网点的农村公路网络基本形成。



看特点

路网畅达

旅游路、产业路越来越多




不同批次的省级示范县,评定标准是否有所不同?“总体而言,有共性,又各有特色。”厅公路局相关负责人表示。

前两年,全省全力推进交通脱贫攻坚,实现所有乡镇通油路、建制村通硬化路和符合条件的乡镇、建制村通客运车辆的通路、通车“两通”目标是重点,大部分地区以及整体脱贫前的民族地区,“四好农村路”建设以农村公路的建设、农村客运的通达为主,重在把基础打好。

示范县各出奇招。成都市金堂县在加大财政保障的同时,“群众铺底子、政府盖面子”,加快农村公路建设,2018年就将硬化路修到了各组(社),实现100%的镇通公交、99.5%的建制村(社区)通客车。

▲金堂大道


一条条公路盘旋山尖、穿行云端……行走民族地区的阿坝州壤塘县,路是独特的风景线,从高山峡谷到草原牧区,随处可见这样蜿蜒的水泥路。壤塘县创新农村公路建设模式,通过打捆招标、打捆实施,打通了出行“最后一公里”,在2016年和2019年,分别提前实现了100%乡镇、100%建制村“通硬化路、通客车”。



▲壤塘县“上南天路”


走访第五批省级示范县,看到、听到最多的,不仅仅是路的建设、客车的通达,还有公路管养长效机制,农村路与旅游、产业的融合发展等

尽管已入冬,但广元市朝天区李家镇永乐村地龙坝的旅游热度不减,“秋赏红叶冬玩雪”,周末,这里的农家乐全部满员。不仅仅是秋冬季,“夏天,60多家农家乐几乎天天爆满,一般都要提前一个月订房。”永乐村党支部副书记马建忠乐呵呵地说。

▲曾家山生态旅游环线鸟瞰图(曾家镇段)


李家镇所在的曾家山是“中国十大避暑名山”之一,每年都吸引着各地游客前来,但上山的水泥路不足5米宽,经常堵车。近年来,朝天区打造曾家山生态旅游环线,53公里旅游路提档升级为又宽又平的沥青路。游客多了,沿路的地龙坝一带形成了农家乐集群,夏天避暑旺季,几乎家家开农家乐,民房变民宿、民居变旅居,村民们的收入也大幅上涨。

“新评定的省级示范县,都有这样的产业路、旅游路。”上述负责人介绍,如今“四好农村路”更注重“建、管、养、运”协调发展,更注重路网品质、路产融合。



看未来

品质路下沉到村组

“小黄车”送客又运货




今年,全省首个“四好农村路”示范市出炉——遂宁市全域5个县(市、区)全部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县,该市成功创建为省级示范市。

▲遂宁首个村级“金通邮快驿站”建成


从示范县到示范市,不是简单的“1+1”。遂宁市交通运输局相关负责人举例,针对农村公路的建设、管理,以全域创建为载体,市级层面出台了相应的标准,实现了从项目设计、施工、验收到养护等的全过程标准化管理,“全市统一标准,有着底限要求。”市级交通安排专项资金,开展定期例检和“飞行”抽检,严格质量控制;建立起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机制,用“信用评价”来管住农村公路参建单位。

“全市农村公路实现了从‘有没有’到‘好不好’的跨越发展。”该负责人说,“四好农村路”建设为广袤的农村聚集了人气、增添了财气,遂宁乡村旅游年均达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年均增幅22%,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7815元,增速居全省第9位。

▲德阳市广汉市三水镇三江村组路。吴川 摄


“十四五”期间,“四好农村路”省级示范县创建将提质扩面,预计2025年底省级示范县覆盖全省80%的县,将有更多的市州实现全域示范。

最底层的路网也将更密。在全省所有建制村通达硬化路的基础上,标准更高的等级路、服务发展的产业路将继续下沉,向村组延伸。

以常住人口30户以上村民小组为重点,我省正推进通组硬化路建设,计划到2025年底实现65%的常住人口30户以上村民小组通硬化路。全省乡村振兴产业路旅游路工程已于年初启动实施,厅出台了相关规范和指导意见,将以更高标准建设产业路、旅游路,加强基层路网对农村主要经济节点的支撑带动,推动农村公路由适应发展向引领发展转变。

四川面广、路多,仅靠人力或常规手段难以及时发现道路损坏情况,借助科技手段,未来,信息化在农村公路管养、运营中的占比将越来越重。梳理第五批省级示范县可以看到,无论公路建设、管理,还是农村客运车辆运营和安全管理,都搭建有信息化平台,若集纳或打通这些平台,一个集建、管、养、运一体化的信息化平台就将串起全省。

▲攀枝花市仁和区“金通工程”农村客运交校结合


以高品质的“公路+”为基础,以运营为主的乡村运输“金通+”内涵也在不断丰富,形式也在不断多样化。奔跑在全省畅达农村路网上的“小黄车”,不仅为群众出行提供方便,还为群众收寄包裹、运送农特产品、输送游客提供方便。“十四五”期间,全省所有县(市、区)将实现“金通工程”试点全覆盖,每年打造20个以上“金通工程”样板县,不断完善县乡村三级物流基础设施末端网络,形成乡村运输高质量发展“四川品牌”。


往期回顾

四川交通建设投资冲刺2000亿元,3条高速公路抢抓工期

罗佳明赴阿坝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

四川:交通建设助力民族地区发展

氛围感拉满!暖阳、金黄银杏下的成都公交与电车


文字来源:四川日报

由四川省交通运输厅整理编辑

转载请注明出处


轻触下方公众号名片可跳转至公众号主页

关注、查看更方便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